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高瓴資本增持股票會如何走勢

高瓴資本增持股票會如何走勢

發布時間:2023-01-20 06:19:51

⑴ 從高瓴資本持倉變化,來看2021的投資方向

美國時間,2月13日。


華人最著名的基金,高瓴資本向SEC提交了截至2020年Q4(第四季度)末的持倉報告。


由於變化非常大,我決定插播到大年初三的文章里。


給大家講講,中國的股神--張磊,他的公司的投資方向。


也來談談我個人的看法和觀點。


1

高瓴資本介紹


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熟悉高領資本,我簡單介紹一下。


高領資本,是由張磊2005年創立。


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亞洲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


去年很火的一本投資書《價值》,就是高瓴的張磊寫的。


總結一下,他Q4持倉的變化:


該基金的有一定程度的減倉。


整體持倉規模從Q3的132億美元,降低到了Q4的125億美元。


從持倉中,總共增持了9隻股票、減持了15隻股票。


新進了19隻股票,清倉了13隻股票。


2

前10大持倉股



從持倉來看,高瓴繼續看好拼多多。


由於股價大漲,拼多多已經成為高瓴第一大重倉股。


和百濟神州,一起成為唯二兩個持倉比例超10%的股票。


從整個持倉能看出,


高瓴的投資基本就是布局兩個領域:


互聯網+生物醫葯。


並且互聯網,是以中概股為主。


從數量來看,高瓴一共持有95家公司的股票。


其中中概股,佔30%


從市值上看,中概股佔比超60%。


3

清倉和減持的



看看這個部分里,有沒有大家重倉的部分。



減倉和清倉動作最大的五隻股票。


1)ZOOM


這是一家美國做線上辦公的互聯網公司。


大家可以簡單理解,我們用的騰訊會議就是模(chao)仿(xi)他的。


這家公司,我第一次看到他出現在高瓴的持倉中,應該是2019年的Q4。


當時股價就70-80塊錢。。。我准備買的,沒跟上。


後來就一路上漲,我一直不敢買。到150的時候,我還猶豫了一下。


最終一路漲了450塊。。。我腸子都會悔青了。。。


這家公司,由於受到美國疫情的影響,業績暴增。


一年股價翻了4-5倍。


此次被減持,我個人猜測可能是高瓴覺得價格虛高了。


要回歸理性。


我們昨天講的,格雷厄姆的價值投資理念還記得嗎?


任何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最終都會回歸理性值,回歸這個企業的基本面。


2)阿里巴巴


高瓴是完全不看好阿里在未來電商的競爭優勢啊。。。


我們回看,他第一大持倉是拼多多,第三大是京東。


說明是非常看好中國電商行業的。


但他不看好阿里,是因為PDD不在不斷蠶食阿里的電商份額。


2020Q4財報一發,阿里份額又下降了,PDD又漲了。


馬爸爸現在太難了,大家都懂的。。。馬已經服。


但是作為,阿里老員工的我。


在阿里的態度上,我是看好阿里的。


我看了阿里Q4的財報,電商份額在下降是確實。


但我看到的最大的亮點是,阿里雲的爆發式增長。


阿里雲單季度營收首次破百億,成立10幾年首次實現盈利。


電商,說實話,是辛苦錢。金融這塊被監管。


那阿里未來最大的想像空間,就在於雲計算。


阿里雲現在在國內是絕對的老大,其他所有廠商加起來,才和他的份額差不多。


這是我持續持有阿里巴巴的理由。


要知道,微軟現在的市值,有一大半都是雲業務支撐起來的。


不過,在螞蟻事件後,我也減倉了阿里巴巴。


從第一大重倉股,已經降低到第5位了。


我目前,第一大重倉股是B站。(港美股里)



愛奇藝基本沒怎麼動,另外兩只就不詳細分析了。


4

增持部分



從數據可以看到,


其實拼多多倉位佔比排到第一,並不是由於主動加倉導致的。


高瓴只主動加倉了拼多多0.23%。


更多的是由於拼多多的市值大漲,導致的佔比提升。


第2和第4的公司,都是屬於生物醫葯的。


Doordash,是美國的美團外賣。。。


從行業布局依然是沒變,互聯網+醫葯。


5

大資本的一致性


如果說,一家基金減持或者增持代表個人觀點。


那幾家大基金都有同一動作時,我們就可以好好參考了。


你以為,國外的機構就不抱團了嗎?


1)先說減倉


除了高瓴減持了阿里巴巴。


景林資本同時也減持了阿里巴巴。


2)再說加倉


高瓴現在的持倉里,拼多多已經成為第一大權重股了。


景林資本,同時也大幅度增持了拼多多。


除此之外,強少經常推薦的書《原則》的作者,達·里奧,


他的橋水基金也大幅度加倉了拼多多,持倉142W股,


進入了十大持倉。


其中橋水Q4,加倉了PDD32.7W股,加倉比例29.89%。



強少是不是也要考慮,加倉一些拼多多了。


我告訴你們,我拼多多是90塊錢賣的,然後把賣掉後的全部資金,


在45塊左右,分批買入了B站。


6

抄作業的好處


高瓴在選股這塊是超級厲害的。我也跟著他抄到了兩次作業。


1)PDD


在2019年Q4的持倉報告公布時,大概是2020年2月份公布的。


我發現高瓴大幅度買入拼多多,當時疫情被封在家。


作為一個4-5線城市,我發現身邊好多親戚在用拼多多。


我於是就跟著一起買了PDD。


當時價格31塊。。。上周五的價格是196塊。。。


不過強少太菜了。。。沒拿住,上面說了,在90塊錢的時候全部賣掉了。。。


這就是抄作業沒抄好。


人家高瓴還在加倉呢。


哈哈哈,不過也還好,換了B站也漲了很多。


2)阿里巴巴


高瓴在2020年Q2,大幅度加倉了阿里巴巴。


是當季度最大的增持。


結果那半年時間,阿里股價漲了50%。


那波肉,我吃到了。當時阿里是我的第一大重倉股。


大家可以回看下我在6月份發的一篇文章,


當時我認為阿里比騰訊更具投資價值。


有好作業,但是我沒抄到的。。


3)ZOOM


這個是我腸子悔青系列一。。。



可惜沒買。


4)富途控股


2020年Q3,高瓴資本首次買入富途控股。


富途從Q3的27塊,漲到現在145塊。其中最高點204塊。。。


這個作業也沒抄到。


腸子悔青系列二。


7

盡信書不如無書


我又要說那句話了:


你永遠無法賺到認知范圍以外的錢。


即使大佬給作業給你抄了,


但是由於你對那些公司研究不夠,也不敢貿然出手。


錯過這些機會是理所應當的,


如果賺到那些錢就是靠運氣。


所以,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知識,而不是天天到處抄作業。


大佬也有犯錯的時候。


比如高瓴去年最近最大的錯誤,就是在2019年年底,他清倉了特斯拉。


基本錯過了整個新能源的爆發。


2020Q3,他建倉了中國的新能源三傻:蔚來、理想、小鵬。


Q4,又清倉了。


這次他會對嗎?


拭目以待。


我們要帶著自己的思維,來看待。


盡信書不如無書!


8

總結


還有人問我,買股票一直抄作業可以嗎?


不可以!


因為基金持倉,每個季度只公布一次。並且一般公布的時候,都是有1個月的延遲了。


你拿到的都是滯後信息。


同理,靠內幕炒股的一樣。


你能聽到的「內幕」消息,都是超過20手的消息了。。。


早已經沒什麼時效性了。


要想賺錢,老老實實的學知識。


做基本面分析,長期價值投資。


最後,再記住一句話,散戶最好不要炒股。


買基金是最好的方式。

⑵ 高瓴資本Q4持倉:拼多多升至第一大重倉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 當地時間周五,知名私募高瓴資本向美國SEC提交了截至四季度末的美股持倉情況(13F表)。由於顯著減持多隻重倉股,該基金持倉規模從Q3的132.02億美元小幅下降至125.78億美元。

根據13F數據平台Whalewisdom統計,在高瓴Q4持倉中,總共增持9個標的、減持15個標的、新進19個標的、清倉13個標的。

從前十大持倉股變化來看,高瓴在Q4季度大幅減持Zoom視訊和優步,同時清倉了所持有的404萬股阿里ADR。拼多多雖然僅獲得高瓴增持2.3萬股(季度末總持倉1023萬股),但由於公司股價本身的優異表現上升至基金第一大重倉的位置,前一季度拼多多倉位占基金總市值比重僅為5.73%。

高瓴本季度的加倉主要集中在新建倉股票中,Q3季度前五十大持倉股中本季度增持的僅有拼多多、Salesforce和小市值生物醫葯企業Forma therapeutics。在主要新建倉的企業中除了剛上市的美國外賣龍頭DoorDash和中概股一起教育,其餘的兩家均為高瓴一向偏愛的生物制葯企業。

此外,高瓴還在本季度新建倉蘋果公司30萬股、逸仙電商200萬股,增持綠山咖啡74.8萬股、華住酒店42.8萬股。

在減持方面,除了阿里巴巴以外,高瓴還清倉了遺傳性心臟病治療企業MyoKardia、蔚來 汽車 、理想 汽車 、小鵬 汽車 、歡聚時代、諾瓦瓦克斯醫葯等公司。

⑶ 本田汽車、高瓴資本投巨資參股寧德時代,機會與風險並存

在寧德時代此輪非公開發行股票過程中,作為汽車生產企業出現的參股股東本田汽車,果斷認購了37億元,佔比18.78%,為第二大參與者。此前本田曾表示,擬通過其境內子公司本田技研工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認購寧德時代非公開發行股份,本次公告算是正式官宣。

生活中有一句老話,叫「無利不起早」。那麼,本田汽車以及高瓴資本為何投入巨資參股寧德時代?

據了解,本田汽車是寧德時代本次定增發行對象中,唯一的汽車生產企業。面對全球都在不斷推進的新能源汽車項目,各車企都在展開行動,紛紛與動力電池生產企業進行合作,以加快並促進本企業新能源汽車項目的發展,因此,本田入股寧德時代,其最大的用意就是為了加速其電動化進程。

早前有業內人士指出,日本車企在混動及燃料電池領域參與度較深,而在純動力電池領域略顯落後。本田汽車自然是看到了「短板」,才有心參股寧德時代,並通過參股,獲得更多的好處。

今年7月10日,寧德時代曾和本田簽訂長期戰略合作關系,雙方將就動力電池技術進行共同開發。

在股權合作上,本田方面表示,將自願鎖定5年,而非其他機構的6個月。因此,本田入股寧德時代下的是「長期賭注」。

而高瓴資本跟本田汽車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極」,本田汽車專注汽車研發和生產,高瓴資本則是一家專注於長期結構性價值投資的投資公司,目前已發展成為亞洲地區資產管理規模最大的投資基金之一。顯然,高瓴資本是看好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長期發展和寧德時代牢牢占據裝機容量半壁江山的未來價值。

據了解,高瓴資本已不是第一次入局寧德時代,早在2018年,高瓴資本就出現在寧德時代中報股東名單中,彼時其持有公司0.09%股權,位列十大流通股東第8位。到2019年一季度,高瓴資本已持有寧德時代0.15%股權,位列第6大流通股東。這之後,隨著寧德時代限售股解禁,高瓴資本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這應該是賺了一波之後,寧德時代變現走人。

據媒體報道,以陪伴企業共同成長著稱的高瓴資本也時常減持。其曾在2018年底連續減持美的集團;在2019年定增解禁後也減持了愛爾眼科和葯明康德等優質公司。

此次高瓴資本參股寧德時代的股份鎖定期限為「自本次發行股份上市之日起六個月內不得轉讓」。

業內人士指出,股份鎖定期限較短,未來高瓴資本想轉讓寧德時代股份是可以自由決定的。

再回到寧德時代本身。盡管有眾多資本追隨者,但並不代表其就高枕無憂,潛在的風險並不是不存在。

據寧德時代發布的2020年一季度報告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0.31億元,同比下降9.53%;凈利潤7.42億元,同比下降29.14%。

另外,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17.5GWh,同比下降42%。其中寧德時代以8.64GWh的裝機量、市佔率49.37%位列第一。

分析人士指出,相對2019年51.01%的市佔率,寧德時代實際上丟失了份額。

此外,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的路線之爭也是隱憂。特斯拉Model3並沒有將所有的「雞蛋」都投入到三元鋰電池這一個籃子中,而是增加了磷酸鐵鋰電池版本。磷酸鐵鋰電池並非寧德時代的技術特長。未來一旦市場技術路線偏向安全穩定更高的磷酸鐵鋰,那麼以生產三元鋰電池著稱的寧德時代此前投資的數百億產能將面臨巨大風險,影響難以預計。

據媒體報道,2017年以來,寧德時代毛利率由最高點的36.29%下滑至如今的25.09%,凈利率則由2017年的20.97%腰斬至如今的10.02%。這家公司讓利促銷空間已經不多了。

寧德時代也稱,若未來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使得公司產品售價及原材料采購價格發生不利變化,公司毛利率存在繼續下降的風險。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董明珠和張磊:兩個狠人的進與退

5000人看似不多,但董明珠發聲的背景,是家電行業一片愁雲慘霧:海信裁員一萬人,美的高管降薪30%,中國大陸家電(不含3C)零售額2020年一季度為1326億元,同比下降36%。格力也難以獨善其身,光2月份就虧損200億元。然而董明珠就是敢喊。這一點和她同一代的營銷大師 宗慶後也自嘆弗如:「我們沒有她魄力大。」

外界覺得她敢喊,董明珠自己覺得這是敢做——現在是銷售的谷底,卻是積累人力資本的良機, 她這是在抄底, 為格力下半年的復甦積攢力量。無獨有偶,剛成為董小姐大老闆的高瓴資本掌門人 張磊,這段時間也在四處下注,逆市而行。 2月16日,作為國內外大中型制葯企業、生物技術企業提供葯物研發、生產一站式CMC服務的凱萊英披露,高瓴資本將通過現金方式認購非公開發行股票23.11億元;3月6日,高瓴資本增持微創醫療4773.4萬股,持股比例達到6.61%;3月17日,高瓴資本參與了對石家莊君樂寶乳業有限公司的融資;3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三生制葯發布公告稱,高瓴通過旗下投資基金,擬購買一項貸款,並以此獲得轉換成公司股票的權利。如果轉股,高瓴將擁有三生制葯約5%的股權。而在傳統 科技 創投領域,張磊也在瘋狂出擊。從3月20日到23日僅僅4天時間內,高瓴資本主導並參加了估值50億美元的小紅書E輪,以及估值超過160億元的喜茶新一輪融資。

……

和搭檔董明珠一樣,張磊領導的高瓴資本揮舞支票砸出最少幾十億人民幣時,創投圈因為對經濟形勢預判而紛紛降低投入,瑞幸打頭的中概股造假風波更是導致投資行業一片哀鴻。然而,正像他在與黑石老闆蘇世民對話時說的那樣,張磊也用實際行動告訴市場,「當下,我認為最大的投資機會就在中國, 現在就是重倉中國最好的機會」。

張磊

面對黑天鵝時相同的邏輯,也許可以說明張磊和董明珠為什麼會走到一起。 巴菲特那句名言得到了他們堅定而凌厲的踐行:在他人恐懼時貪婪。 一個有趣的問題是,在日後的合作中,當他們中的某一位恐懼時,另一位會怎麼做呢?董明珠是出了名的「鐵娘子」,而張磊說過一句未必為很多人所知的話: 「投資中國不適合內心軟弱的人。」 李斌和劉強東肯定領教過張磊強硬的內心,以及手段。

張磊在2016年發表過一次演講《在中國尋找鋼鐵俠》。雖然沒有明確指出誰是中國的鋼鐵俠,但外界大都認為,張磊說的就是李斌。高瓴對蔚來的投資,據說是李斌和張磊在一起滑雪時敲定的,兩人的交情可見一斑。2015年,高瓴資本領投蔚來1億美元A輪融資,並在C輪及C+輪繼續跟投蔚來。蔚來IPO時,高瓴持股比例達7.5%,是蔚來第三大股東。2019年二季度,蔚來股票價格一路下跌的時候,高瓴資本還大力增持了蔚來 汽車 2061.85萬股,持有總股票數佔比超過12%,同時張磊還買入特斯拉66.83萬股。

當時,張磊持有兩家中美新能源 汽車 企業股票市值超2億美元。然而,2019年第三季度,當蔚來 汽車 的資金鏈越來越吃緊、李斌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的時候,張磊果斷放手,高瓴開始大幅度減持蔚來,到了第四季度,蔚來和特斯拉這兩家張磊眼中的「鋼鐵俠」,一起被高瓴資本清倉。對於張磊的果斷與乾脆,劉強東領悟得更早。

當初劉強東想上馬自建物流,遭到內外幾乎一致反對,他找到張磊,希望融資7500萬美元,但張磊說, 「這個生意如果不砸錢是看不出來行不行的,要麼不投,要投我們就投3億美元!」 像不像這一幕——雷軍提出要打一塊錢的賭,董明珠說:賭一塊錢有什麼意思?要賭就賭10億!

京東上市之前,張磊還送出神助攻,撮合了騰訊入股京東,京東獲得了微信巨大而穩定的流量支持。那時候,劉強東視張磊為恩人,而張磊則擁有了一個經典的投資案例。2018年的明州事件,成為高瓴和京東關系的轉折點。事件爆出來之前,高瓴資本雖然在減持京東的股票,卻是屬於獲利回吐的正常操作,而且有賣有買基本保持穩定。事情被曝光後,張磊毫不猶豫開始清盤京東股票。數據顯示,到2018年第二季度,高瓴資本從最高持有接近1.6億股減持到2100萬股京東股票,持股比例進降低至1.45%,已經退出了京東主要股東的行列。

而在減持京東股票的同時,張磊開始不斷加倉購進阿里的股票,當年就投資過10億美元不斷重倉持有。到了2020年4月9日,最新的股票持有統計信息顯示,高瓴資本依舊在不斷加倉阿里,而京東還是繼續減持24%。 賭桌上沒有永遠的贏家,張磊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收起籌碼,全身而退。 正是這一點把張磊和董明珠區分開來。

董明珠有進無退。 強硬既是董明珠的性格,也是她的人設。 至少在公開場合,沒見鐵娘子軟過。從36歲在格力做業務經理開始,董明珠將格力從一個小工廠帶到了年營收過2000億的巨無霸,堪稱當今最優秀的企業家之一。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讓董明珠在格力逐漸養成了在說一不二的作風。而 作為國企經理人,產權不完備,隨時可能被其他人摘桃子,使得董明珠不能卸下盔甲,露出空門。

問題是,任何人都不能保證永遠打勝仗。董明珠也不能,打敗仗沒什麼,但 董明珠因為不斷勝利的說一不二,和因為缺乏安全感而導致的更加說一不二,在格力內部排除了一切對沖力量,註定讓她難以在最合適的時機,從本不足以影響大局的小敗局中退出。 2015年因為與雷老闆的打賭在前,董明珠宣布格力要做手機,「分分鍾滅掉小米」。

不久後第一代格力手機面世,董明珠堅持把個人照片設成了系統內置的開機動畫。在接受采訪時她表示, 開機畫面放她的照片是為了表達對消費者的尊重。 然而,現實狠狠教育了董小姐。除了針對內部員工的強制購買之外,市場銷售成績沒有突破三位數,格力手機變成了人人皆知的滑鐵盧。董小姐當然沒死心,她認為做手機的失敗只是一次偶然。沒想到的是,偏執並堅持ALL IN投資銀隆 汽車 ,導致了一次更大的敗局。2016年1月在珠海人大的會上,董明珠認識了在河北開發過地產,現在又跑回珠海去搞新能源 汽車 的魏銀倉。董明珠當時就拍板投資銀隆 汽車 ,哪怕魏銀倉當時並沒有引資的需求。2016年8月18日,格力公布了130億元收購銀隆新能源100%股權及相關定向增發的方案,在媒體會上,董明珠公開宣稱「珠海銀隆就是格力 汽車 」。

然而,董明珠始料未及的是,在10月30日的股東會上,以往對他言聽計從的股東們「反水」了。一家家電製造企業要以130億的代價收購一家新能源 汽車 公司,後者拿掉國家補貼連年虧損,「核心技術」買自一家長期虧損、從納斯達克退市的美國企業。這種事怎麼看都不靠譜,股東們沒有同意。董明珠發飆了。她不滿「進場沒有人鼓掌」,提高聲調提醒投資者,「你看看上市公司有哪幾個這樣給你們分紅的?我5年不給你們分紅,你們又能把我怎麼樣?」

被股東拒絕的董明珠並不甘心。

格力電器發布終止收購公告的當日,她高調宣稱,個人攜大連萬達集團等四方與珠海銀隆簽署增資協議,共同增資30億,獲得珠海銀隆22.388%的股份。其中,董明珠個人投資約10億元。之後,董明珠一方面不遺餘力地到處站台,打開銀隆的市場擴張潛力,引進大客戶以及渠道資源。另一方面,她也利用個人關系,為珠海銀隆解決了資金問題。然而真相很快揭開,這個被董明珠推到馬上就要上市地步的銀隆 汽車 ,居然是個「銀樣蠟槍頭」。本身技術就不過關,還借高利貸維持生計,拖欠供應商貨款,逾期未支付的貨款至少12億元。董明珠動手更換銀隆的管理層,結果引起激烈反彈。之後,就是雙方持續很長時間的罵戰以及法律糾紛。到目前為止,格力 汽車 還是一個圖紙上的夢。

就像《蘭德手冊》里說的那樣,每一位傑出領導者不斷地挑戰更大的難題,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他們傑出之所在,可也常常是他們走向滑鐵盧的開端。畢竟,這樣的成功者非常固執,哪怕明知失敗也不會去改變自己。

格力的問題很明顯:缺一個能給董明珠提意見並且能讓她聽進去的人。以前朱江洪可以勝任這個角色,自從他退休之後,這個角色就一直缺位。 而張磊,現在被很多投資圈的大佬一致看好。

高瓴這一次從激烈角逐中勝出,成為各方都接受的格力電器大股東,博弈過程不得而知,不過,除了豐富的投資經驗和雄厚的實力,張磊敢於伸手,在項目進行不下去的時候自己接盤調整,應該是一個難以忽略的因素。董明珠時代的格力堪稱輝煌,然而她今年已經66歲, 離開董明珠的格力怎麼發展?或者當董明珠已經不足以驅動格力時,怎麼辦? 這個問題被提上議程順理成章,不去思考這個問題才不符合常理。在這樣的情況下,高瓴的優勢格外凸顯:百麗陷入困境,作為投資方的高瓴乾脆自己直接介入管理、用兩年的時間實現數字化對傳統企業改造,並將國際部分重新拆分上市。如果說格力存在董明珠之外的B計劃,那麼高瓴顯然是這個B計劃最佳執行者。

這就引出了另外一個有趣的問題:說一不二的團隊領袖怎樣和類似於護航者的角色相處?

當然,張磊也是一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人。從資本的角度上看,如果一帆風順格力的盈利年年上漲,張磊躺著也能拿到分紅,何樂而不為。為了安撫管理團隊,張磊顯得很大方。不僅承諾贈與董明珠等管理層、骨幹員工近4%的格力電器股權激勵,而且 高瓴保證董事會提名由格力電器管理層主導,格力電器將處於無實際控制人的局面。

4月14日,格力電器發布公告稱,擬以不低於30億元(含)不超過60億元回購公司股份。當前董明珠直接或間接持有格力9.64%的股權,若最終的回購比例按公司總股本的1.42%計算,董明珠在格力持股比例將達11.06%。

對於這次格力回購股票,自媒體阿爾法工廠評價道: 格力電器行動邏輯更像一家外資主導的美股公司。 格力用以回購股票的資金來源於中國銀行180億額度的超短期融資,考慮到當下的通脹率,格力借這筆錢幾乎約等於負利率。除此之外,高瓴在對百麗改造過程中顯示出強大的線上能力:通過大數據對貨品安排,精益管理提升供應鏈能力,優化了整個供應鏈的通路,改變了百麗的負增長,大幅提升了盈利。而這對長於線下短於線上的格力來說,顯然正是急需的力量。

因此,現在看來,高瓴入駐格力,盡管保持低調,但已經開始在財務和渠道方面發揮作用,成為驅動格力前進的生力軍。可以肯定的是,張磊與董明珠之間,一定會發生很多的故事。

⑸ 半年慘跌67%!高瓴曾相中的凱利泰為什麼不行了

我覺得這個個局,高瓴本來應該是想通過增發後獲得公司控股權,其目的沒有達到,所以打壓股價,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股票,以達到控股目的,經過慘烈洗盤後,相信這支票會有長牛的出現,我在12。28買入,13.08賣出,做了一次反彈,判斷應該會破11元,同時做出高瓴會打壓吸籌的舉動,後續再有殺跌,會再次抄底,持有至長牛開始。希望這個想法和計劃是正確的,目前我持有甘李葯業,基本也是如此超作的,希望與大家分享。

去年中旬,凱利泰的估值還有70多倍,從過去幾年的業績增長和所處的骨科賽道上來看,凱利泰算得上是一隻潛力巨大的成長股。

到現在為止,凱利泰的估值又回到了20多倍,這應該算是一個正常的估值。它的股價在去年初啟動之前,也就差不多這個價位,2019年,公司已經計提過一次商譽。大家以為利空出盡,可以進了,沒想到,今年又計提3.85億,對於凈利潤只有3億左右的企業來說,扣了三個多億,等於不賺錢。

所以,成長股就是這么不確定。彼得林奇建議,投資成長股,最好選五到六隻股票,分散投資,只要一隻真正成長起來,其餘幾只全部虧成零,你到最後還是賺錢的。

凱利泰的基本面我就不分析了,這些大家一眼就能看到。我來說說它的優缺點,這是一家優點和缺點都十分突出的企業。

凱利泰所處的賽道非常優秀。醫療器械行業,以前國內市場一直由國外大型醫療器械公司占據,我國這些行業處於起步階段,我國每年醫療器械的增量保持在15%以上。

我們的醫療器械行業的主要邏輯,是取代進口產品。國產的醫療器械有價格和渠道優勢。

另外,凱利泰的椎體成形微創也是非常好的商業模式。這兩項業務分別佔比17%和42%,兩者毛利率都在80%以上,超過部分白酒企業。

從成長性的角度來看,凱利泰確實是行業中的好公司。

但是,凱利泰從2014年開始,開啟收購模式,產生了大量商譽。

所謂的商譽,假設一家骨科醫院,市場估值1千萬,在實際的收購過程中,公司出了1200萬收購這家醫院,那麼這多出來的200萬就是商譽。

商譽只能在利潤裡面計提,優秀的企業,比如上海醫葯,每年收購每年計提,非常有計劃。但是小公司,由於資金和規劃等等原因,往往在公司不景氣的時候,一次性計提。這就導致公司股價慘上加慘。

公司不景氣,股價往往會下跌,這時候再來一次大的計提,能跑的資金都會跑,股價會更慘。

凱利泰業績預告,預計去年虧損1.8億到1億之間,我們按最低的算,計提3.85億,去年前三季度利潤1.9億,說明四季度還有2000萬至1億的利潤,全年利還有2億多 。

同時,集采也對凱利泰影響極大。很多企業受集采影響不是太大,但是大家受集采情緒影響最大,只要產品在集采中,往往不考慮實際影響,一概殺跌。

可以參考去年信立泰受集采影響,股價一度從30多塊跌破18元,短時間又站穩30多塊。

高瓴資本一共持有凱利泰2.44%的股份,按市值150億的時候進入,總共才買了近4億元。對於這么大體量的投資公司來說,根本不算什麼。高瓴去年僅在寧德時代和隆基身上賺的錢,就超過150億。

再說,高瓴的投資從來不看短期收益,張磊投資京東的時候,京東幾乎快運營不下去了,當初2億多美元的投資,經過這么多年,已經變成130多億美元市值。

如果說凱利泰不行了,我覺得為 時尚 早。投資需要逆向思維,同時不要被眼前的事物迷惑。

獅子捕獵的時候,眼前有很多蠅蚊騷擾它,而它的眼裡從來只有獵物。

我非常幸運的關注了這只票。其實它現在處於價值回歸階段,跌一跌,洗一洗更 健康 。關注,也許會是牛股。

就是股神在大勢面前也得退讓,記住是時勢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時勢。

凱利泰主營業務屬於骨科行業的骨柱細分市場,核心業務椎體成形微創手術。主要原因是骨科利潤下降,以前賣好幾萬的產品,現在只能賣幾百元,股價不跌才怪了

⑹ 高瓴資本已清倉蔚來股票

中國網汽車2月17日訊據高瓴資本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的文件顯示,高瓴資本截至2019年12月31日已不再持有蔚來汽車股份。

公開資料顯示,高瓴資本一直都是蔚來汽車的主要投資方,高瓴資本曾於2015年在蔚來汽車A輪融資中領頭1億美元,並在C輪及C+繼續跟投。至2018年9月12蔚來上市時,高瓴資本持股比例為7.5%,是蔚來汽車第三大股東。

蔚來ES6

高瓴資本在2019年第二季度曾增持蔚來汽車股份至4193.8286萬股,彼時股價一度跌至每股1.19美。直至2019年年底發布第三季度財高於市場預期後,蔚來股價開始反彈,但高瓴第三季度卻減持蔚來汽車股份至1336.8900萬股,減持幅度達68.12%。至2019年12月31日,高瓴則已經全部清空了蔚來股份。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退市5年後鞋王百麗再擬上市,高瓴將會帶來哪些改變

作為百麗公司的控股股東之一,高瓴資本的股價將會有所提升,而其所獲得資本也會大幅增加。而另一個尤為明顯的改變就是,該集團的競爭優勢將會越來越多。該集團以投資其他公司為主要業務,並且通過控股獲益。

鞋王百麗之所以能夠重新上市,就是因為其背後的資本力量強大。高瓴集團在投資百麗之後不僅能夠有效促進該公司的發展,而且會進一步提升其盈利能力,從而促使百麗達到上市的條件。退市5年後鞋王百麗再擬上市,高瓴將會帶來哪些改變?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個改變:

一、投資戰略升級。

在我看來,其控股公司得以上市會給該集團帶來積極正面的影響,而且也會進一步改變其投資的模式和案。其投資的公司能夠為上市做充足的准備並且成功上市,也就意味著該集團需要進一步升級投資戰略,並且擴大投資范圍,從而有效提升投資效率,這就是其改變。

以上就是我分析的內容。

⑻ 高瓴資本重倉的百濟神州闖A股,6年虧損124億,曾遭機構做空

文 | 楊萬里

又一家葯企巨頭擬回A股上市。

近日,百濟神州公告稱,預計將於2021年上半年在科創板上市。該公司接受采訪時表示,「這主要出於公司業務及戰略發展的考量」。

如果百濟神州成功登陸科創板,它將成為第一家同時在美股、港股和A股上市的本土葯企。

百濟神州在美股市場和港股市場表現較好,被資金追捧的原因是明星投資機構高瓴資本持股以及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

然而,百濟神州也被外界爭議,主要是公司業績持續虧損,6年間累計虧損約124.6億元。業績虧損背後又與高研發投入有關。

值得關注的是,去年9月,百濟神州曾遭做空機構狙擊。機構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曾質疑公司造假,一度引發股價暴跌。

時隔一年後,如今百濟神州向A股IPO發起沖刺。按照以往規律,若上市大概率會被市場炒作。但沒有基本面支撐,估值也難以被「故事」支撐。

回顧百濟神州的上市歷程,公司於2016年2月份以24美元價格在美股上市,目前在美股累計漲幅超10倍。2018年8月,百濟神州又以108港元價格在港股上市,目前在港股累計漲幅超50%。

百濟神州被資金追捧的第一個原因是高瓴資本為公司股東。高瓴資本在資本市場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大部分被重倉的個股皆受投資者追捧。

高瓴資本三季度美股持倉數據顯示,百濟神州位列其第二大重倉股。實際上,高瓴資本一直重金押注百濟神州,從2015年至今,連續8次不斷投資該公司。今年7月份,百濟神州定增1.46億股票,募集資金20.8億美元,高瓴資本就認購了不低於10億美元。

百濟神州被資金追捧的第二個原因是公司手握重磅自研產品。

目前,百濟神州已有兩款產品實現商業化,分別為PD-1葯物百澤安(替雷利珠單抗)和BTK抑制劑百悅澤(澤布替尼)。

百澤安於去年年底獲批上市,用於治療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今年4月,經國家葯監局的批准,該產品適應症擴展到尿路上皮癌(比如膀胱癌)。

三季度財報顯示,百澤安在華產品收入為4994萬美元,去年同期收入為零。這意味著,百澤安開始給公司帶來收入。

另一款產品百悅澤於去年11月獲得美國FDA批准上市。有 財經 媒體分析稱,它是 歷史 上第一個完全由中國企業自主研發,得到美國FDA批準的抗癌新葯。

三季度財報顯示,百悅澤在華和在美的產品收入為1566萬美元,去年同期收入為零。同樣,百悅澤也開始給公司帶來收入。

有業內人士曾表示,百濟神州的研發能力確實強,百悅澤(澤布替尼)雖然銷售額並不高,但卻是第一個被FDA批準的中國抗癌葯,這也是支撐近兩年它股價大漲的重要原因。

百濟神州雖然是資本市場的明星公司,也一直被投資者爭議。外界聚焦點在於該公司處於持續虧損狀態。

美股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百濟神州歸母凈利潤虧損11.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3.7億元),同比增加約100.45%。

百濟神州對此表示,主要系臨床試驗費用和研發費用的顯著上漲。今年前三季度,百濟神州的研發投入高達9.39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1.5億元),超過A股葯企龍頭恆瑞醫葯逾20億元。

一般而言,創新葯企都以研發導向為主,「燒錢」是一大特徵,百濟神州正是符合。

在2014-2019年期間,百濟神州研發投入分別為 2186萬美元、5825萬美元、9803萬美元、2.69億美元、6.79億美元和9.273億美元,6年間累計投入研發費用約為20.5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4.4億元)。

高研發投入導致公司持續虧損。

在2014-2019年期間,百濟神州歸母凈利潤分別虧損1828萬美元、5710萬美元、1.192億美元、9311萬美元、6.738億美元和9.486億美元。合計看,百濟神州6年累計虧損約1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4.6億元)。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部分投資者更看重市場估值差異所帶來的收益,而並非業績成長所帶來的收益。因此,即使百濟神州處於虧損狀態,投資者仍然會追捧。

我們關注到,在2019年9月5日(美東時間),J Capital Research(美奇金)對百濟神州發布做空報告,直指百濟神州涉嫌偽造近60%的銷售額並捏造了超過1.54億美元的收入。

做空報告發布當日,百濟神州在美股大跌6.78%,市值蒸發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9.3億元)。

到了9月6日下午,百濟神州回應稱,該報告的指控「失實、毫無依據且具誤導性」。但是,當日百濟神州股價再次下跌7.95%。

作為明星葯企,如果百濟神州成功回A股上市,可能會被資金炒作。但投資者也得警惕「過山車」行情。此前,回A的明星葯企康希諾和君實生物已上演類似一幕。

康希諾上市首日,股價最高漲至477元,總市值一度突破1100億元。之後,在一個月時間里,其股價最低跌至249.23元,跌幅高達47.7%。截至周三收盤,康希諾股價為378元,依然未超過前期高點。

君實生物上市首日,股價最高漲至220.4元,總市值一度突破1900億元。然而,由於業績持續虧損以及被自媒體公開質疑,其股價已跌破70元,總市值不到600億元。

股價最終由基本面決定。市場現在之所以追捧百濟神州,是對公司未來看好。如果業績不能落地,再好的「故事」也難以支撐公司的估值。

百濟神州能否成功過會以及後市表現如何,我們將繼續保持關注!

閱讀全文

與高瓴資本增持股票會如何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資金流入看什麼 瀏覽:806
科創50指數ETf投資哪些股票 瀏覽:467
林園股市最新股票 瀏覽:525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股票 瀏覽:132
宜信最新股票價格 瀏覽:144
亞盛股票走勢 瀏覽:450
工業設計軟體概念股票 瀏覽:971
中國股票最高的是什麼股 瀏覽:274
如何利用股東數據分析股票 瀏覽:155
同濟科技股票配股價 瀏覽:219
股票短期融資債券到期兌付是好是壞 瀏覽:597
股票交通銀行000001 瀏覽:811
債券比股票 瀏覽:518
中國軟體這個股票怎麼樣 瀏覽:545
股票里的特殊賬戶 瀏覽:426
最准確的股票數據網 瀏覽:30
網商銀行的股票代碼 瀏覽:393
行業互動對股票市場有什麼影響 瀏覽:555
必需品投資組合股票行情分析 瀏覽:621
股票看盤重要時間點 瀏覽: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