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股票歷史上幾次牛市是什麼時段到什麼時段當時段那些股票漲幅最高
當然也決定了分析指標的未來走勢。我現在真的明白熊市潛台詞的內在含義了。還記得上次熊市的原因和結束條件嗎?上一次的原因是國有股減持導致了多方長期壓制,短期內資金不平衡。因此,熊市已經形成三年多了。上一輪熊市的結束,這輪牛市的誕生條件,是國家暫停國有股減持。為什麼三年後國家在那個時候頒布了一項政策?因為沒人敢抄底,敢抄底的資本也被抹去了
Ⅱ 每輪牛市,什麼樣的股票漲幅最大
1、回顧過去每一次市場較大幅度的反彈,券商都不會缺席。
上一輪牛市是小盤股的大行情,但大盤股也有幾倍的漲幅,尤其是14年底的券商板塊轟轟烈烈的大行情,大家肯定也是記憶猶新。目前沖關突破就需要券商來助力,所以券商板塊短線都有機會。
股票池:東方證券(600958)、華泰證券(601688)
2.只要沒有政策面的打壓,次新股板塊從來都不會缺席每一輪較大級別的上漲,更不要說是牛市了。
不過從近期次新股的表現來看,雖然一個中科信息倒下了,但是千千萬萬的中科信息又要快速的崛起,可見政策打壓的實際作用已經越來越小。
其實上一輪牛市裡,次新股的漲幅更大,從2012年底的480點漲到2015年5295點。形勢一片紅的大環境+次新反彈的決心,該板塊的想像空間巨大。
股票池:張家港行(002839)、華大基因(300676)
美股漲幅最大的板塊
早盤弱勢反彈,看成交量就知道,依舊不是增量資金作為。創業板還是目前的關鍵,創業板沒事,只要你不買藍籌以及沒有故事可講的傳統行業都沒大事。早盤最大的一亮點就是博彩股(鴻博股份、新華聯、安妮股份、姚記撲克、高鴻股份、)的大面積上漲。
其實博彩股,並非今天才漲,已經連續漲了很多天,博彩股跟高科技股比起來,大家都容易懂,吃喝嫖賭,我想除非你是弱智,否則人類幾千年來的吃喝嫖賭這四大行業大家都懂,所以分析行業沒是意義。
美國這幾年漲幅最大的就是博彩股,中國股市從來都是跟風美國股市,美國什麼行業漲,我們相關的行業也漲,畢竟人家就是引領世界潮流的地方,經濟越不行,高利貸跟博彩越盛行,看看這幾年到處盛開的小棋牌游戲,以及時時彩、3D足彩這些野盤就知道了。
現在各位也知道了牛市漲幅裡面最多的板塊也給大家分析了,同時大家也需要去好好了解一下美股漲幅最大的板塊,大家也贊同的話,那麼也可以試著去炒股哦!同時牛市操盤技巧大家也需要去了解一下。
Ⅲ 2007年牛市裡股票按漲幅排序是
2007年一季度漲幅最大10隻股票:600837都市股份389.48% ,002019鑫富葯業298.63% ,600234 *ST天龍291.1% 。
600287江蘇舜天275.29% ,600552方興科技273.05% ,600733 S前鋒258.79% ,000034 S*ST深泰252.5%,000584舒卡股份247.37%。
600506香梨股份241.69% ,600477杭蕭鋼構229.75%,其中漲幅最高的為海通證券,漲幅高達846.90%。
股票價格指數就是用以反映整個股票市場上各種股票市場價格的總體水平及其變動情況的指標。簡稱為股票指數。
(3)上一輪牛市漲幅大的股票擴展閱讀:
普通股股東按其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以下基本權利:
(1)公司決策參與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參與股東大會,並有建議權、表決權和選舉權,也可以委託他人代表其行使其股東權利。
(2)利潤分配權。普通股股東有權從公司利潤分配中得到股息。普通股的股息是不固定的,由公司贏利狀況及其分配政策決定。普通股股東必須在優先股股東取得固定股息之後才有權享受股息分配權。
(3)優先認股權。如果公司需要擴張而增發普通股股票時,現有普通股股東有權按其持股比例,以低於市價的某一特定價格優先購買一定數量的新發行股票,從而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有比例。
(4)剩餘資產分配權。當公司破產或清算時,若公司的資產在償還欠債後還有剩餘,其剩餘部分按先優先股股東、後普通股股東的順序進行分配。
Ⅳ 每次牛市來了,什麼樣的股票漲的最厲害
股票市場進入牛市,其實每一輪牛市的牛股都會出現不同的板塊,每次牛市到底哪些股票漲的最好呢?下面我們根據A股市場歷史牛市數據進行分析這個問題。
根據A股歷史牛市行情的數據,真正漲幅最厲害的股票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類股:政策股
每一輪牛市受到政策支持的股票是漲幅最驚人的,一輪牛市下來漲幅高達十幾二十倍,這類股票在牛市中最厲害的。
以上三大方面的股票是每一輪牛市漲幅最大,其中漲幅最厲害的也是在這些三大股票類誕生。其實牛市中漲幅最少的就是超級大盤股,這類股票能翻一兩倍都是非常大了,上一輪牛市漲幅最小的是電力股、煤炭、水利等等板塊,一輪牛市下來還沒有翻倍。
總之永遠記住,每一輪牛市行情是不同的,只能借鑒不能復制,每一輪牛市都會有不同熱點的,一定要根據政策支持的板塊作為方向標,進行篩選真正的牛市牛股。
Ⅳ 牛市的輪漲順序是什麼
經歷過06-07年牛市,也參與了14-15年牛市,發現牛市的上漲都是有規律性的,也確實是有順序的。
但是細心的股民都會發現,每一輪牛市的輪漲順序,除了券商先漲以外,鋼鐵最後以外,其實都在發生變化。
我們先看看 歷史 ,來看一下牛市上漲的一些規律,也可以幫助大家在未來,先人一步抓到牛市帶來的紅利。
不管是06-07年牛市,還是14-15年牛市,都是在極度哀嚎中啟動的。
所謂的極度哀嚎,指的是03-05年,12-14年都是漫長的熊市,三年左右的熊市,成交量的極度萎靡,人氣明顯的不足,板塊的嚴重低估,都是催生牛市的必要條件。
資金進入市場,需要的是明顯的價值窪地和上漲空間,同時,寬松的貨幣市場環境,也是很必要的。
熊市的結尾,一般是銀行股為首的大藍籌補跌作為標志。
到了牛市的初期,第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量能的放大,市場開始活躍。
雖說不是所有的股民都解套,但是對於牛市前半年內買入的股票,都會有不錯的漲幅。
當有了一定的漲幅後,市場籌碼就會出現松動,對應的情況自然就是成交量放大。
交易的活躍,最直接利好的一定是券商,所以牛市的急先鋒一定是券商。
券商絕對不會在任何一輪牛市中遲到,即便僅僅是小牛市行情。
券商作為一個行情開始的標志,預示著行情的到來,各路資金緊隨其後,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入場。
對於大資金來講,能夠入場的板塊必然是大市值的,對於小資金和游資來說,會選擇規模相對較小,成長空間較足的板塊。
歷年牛市,第一類被資金關注的,除了券商,就是藍籌股,尤其是一線藍籌股。
在熊市末期,很多績優藍籌股已經被長線資金先關注,一旦市場啟動,就會出現籌碼供不應求的狀況,所以是被市場第一時間搶籌的。
小盤績優股表現最為搶眼,其次是二線藍籌會緊隨其後,這個階段其實沒有太多的板塊之分,各個板塊中的績優股和小盤股會相對比較搶眼。
當市場出現普漲後,一些後知後覺的資金也會跟風進入市場。
這個時候所有的優質個股已經有一定的漲幅,資金就會開始選擇題材股進行炒作,因為炒作題材只需要故事支撐,不需要業績來支撐。
因此,資金湧入的題材股開始活躍,而低價股和垃圾股因為也有部分題材的概念,而且價格較低,上漲空間大,會被一並炒作。
這個時候,權重股的第一輪漲幅會結束,進入盤整期,很多人會開始質疑牛市的級別和持續性,一部分資金會從權重股撤離,進行觀望。
大牛市中,一般在猶豫和盤整之後,都會開啟第二輪普漲格局,以中小盤個股的表現更為突出。
因為中小盤個股市值較小,後期拉升還有較大空間,權重股市值大,會出現滯漲。
牛市的末期,則是出現中小盤績優股和題材股滯漲,權重股補漲的格局。
當權重股出現高位的補漲,行情進入尾聲,大盤未動,小盤股、題材股、垃圾股紛紛開始跳水。
一般來說,券商是牛市的開始,鋼鐵和石油是牛市的結束。
歷年牛市,除了券商牛和鋼鐵牛佔了一頭一尾,中間還會有很多的板塊出現輪動。
以保險和銀行為首的大金融板塊和房地產板塊,雖說表現不俗,但牛市中總體漲幅是比較靠後的。
鐵路、基建、水泥、石油等板塊,雖說會出現輪漲,但板塊總體漲幅也是弱於大盤。
06-07牛市中, 漲幅最大的權重板塊是有色金屬,包括鋼鐵還有能源類 ,或者我們可以叫做資源板塊。
除了券商,為什麼會炒作有色金屬,其實邏輯也很簡單,因為當時沒有太多 科技 技術類的公司,是製造加工業最旺盛的時期,那資源本身就成了價值,任何的制葯加工業都需要,加上通貨膨脹對於資源本身漲價的預期,價格水漲船高,有色相關企業的利潤自然也會有大幅度的上漲。
但到了14-15年,製造業已經趨於平穩,資源已經不再那麼稀缺,而 科技 興國的主線已經非常明確了,所以中小板和創業板中的 科技 股在這一輪牛市出現了極大的漲幅。
所以諸如信息技術,互聯網等行業出現了較大漲幅。
還有一個平時非常低迷,卻從來不會錯過任何一輪牛市的板塊,就是 軍工。
軍工企業是國家重點戰略企業,戰略地位極高,但是企業利潤並沒有特別大的體現,所以只有在牛市裡才會有特別突出的表現。
大消費概念,食品、飲料、白酒、醫葯,包括 旅遊 相關概念等 ,在牛市裡也會有不俗的表現。
牛市是會讓老百姓們變富起來的,哪怕僅僅是紙面財富,也會變相的催生消費需求,從衣食住行到吃喝玩樂,相關企業都是利好。
牛市中還有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板塊, 次新股。
次新股牛,牛市就在,次新股不行了,牛市就要走了。
行情中後期,由於所有的板塊估值都偏高,資金又不想離場,就會盯上次新股。
炒作次新股是純資金炒作,沒有任何理由,這部分最活躍的資金一旦撤走,標志著行情即將結束。
很多人直觀的感受是牛市確實是賺錢的,一到熊市裡就很快虧的不像樣子。
另外,有些人在牛市賺到了大錢,有些人卻只賺到了一些小錢。
從操作上來看,不要經常換板塊,換個股是上上策。
牛市的行情是資金輪動的,確實有一小部分人對於行情的輪動是能夠把握,但是絕大多數人,參與輪動都是失敗的。
板塊輪動在牛市前期切換較慢,上漲板塊較為集中,上漲持續性強,一般3-5天才出現輪動。
建議採取,早發現早追隨。
板塊輪動在牛市後期,會異常頻繁,往往1-2天就換品種,很難把握。
建議採取,守株待兔。
牛市是普漲格局,減少操作,在很多時候,可能賺的更多,沒有能力的不要刻意抓板塊輪動。
牛市裡賺不到錢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看不懂牛市。
上漲初期,懷疑是反彈不是牛市,到了中期,抓不住領漲板塊和個股,牛市末期,又因為貪婪沒有及時鎖定收益,結果滿倉被套。
應對牛市的最佳策略,就是控制倉位。
你可以滿倉在低位被套,但牛市到來後,倉位要懂得控制。
3000點以上開始逐步降低倉位,越漲越降低, 倉位控制的好方法就是了結利潤法 。
比如你投資的金額是20萬,一輪上漲後,變成了30萬,了結10萬利潤,另外20萬繼續。
如果大牛市,起碼可以漲幅100%以上,那麼利潤部分就有20萬,剩餘20萬本金可以繼續折騰。
這樣即便熊市裡遭遇腰斬,還是能保有不錯的收益。
很多人一直在討論牛市什麼時候來,因為距離上一輪牛市已經過去五年。
我想說的是。
我們要明白什麼時候股票「便宜」,什麼時候股票「貴」。
牛市就是股票從便宜到貴的過程,熊市就是股票從貴回到便宜的過程。
總體板塊估值,是決定股票「貴」還是「便宜」的最好參考依據。
估值低,就是便宜,估值高,就是貴。
便宜的時候買,貴的時候賣,准沒錯。
從目前來看,總體板塊估值是合理的,沒有便宜,也沒有貴。
也就是說,現在所處的位置,要麼就是在熊市中期,要麼就是在牛市中期。
如果從2018年的2440開始算,到3400點已經漲幅40%了,不算牛市嗎?
有些人說,不喜歡瘋牛,喜歡慢牛,但A股其實是長期處在慢牛通道中,只是慢的有點太慢。
給大家一個長期參考指標。
年K線,MA20均線,也就是20年線,是經濟命脈的上升通道線。
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親身經歷過2007年的大牛市,還有比較近的2015年牛市,談談自己印象比較深的體會。
牛市裡面賺錢不容易印象特別深的是,自己看好的個股一直震盪,漲的比較少,其他股票瘋漲。於是決定改追牛股,剛賣掉持倉股票沒多久,就開始瘋漲。而原來的牛股卻開始下跌了…
踏錯幾次節奏,心態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經快結束。這樣反而在牛市裡面沒有賺到錢。
所以,在回答輪漲順序之前,我想強調,踏對行業板塊的節奏其實很不容易,往往結果是踏錯,而且一步錯,步步錯,心態一旦崩潰,基本就GAME OVER。
那麼,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場是怎麼漲的呢?首先是券商大漲,這是牛市的先頭部隊,毫無異議,所以這一輪大家一開始應該買什麼板塊,不用再問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證券先漲了3倍,才開始輪到其他板塊。
2007年還沒有TMT這類 科技 股,而且當年是經濟景氣周期的高點,最牛的是資源類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基本是10倍-100倍漲幅。
2015年處於經濟周期低點,有色其實沒怎麼漲,反而是TMT的股票漲幅最高。
2007年還有裝備製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時講工業化、高端製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沒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慘。
其實不用舉更多例子了。
這已經說明牛市裡面的板塊輪漲,不能刻舟求劍,覺得2007、2015年是這么漲的,那麼我就依葫蘆畫瓢,這肯定會出錯。 站在2020年,我認為出牛股的板塊就三個, 科技 、消費、醫葯。傳統的有色、煤炭會因為牛市而上漲,但是的確缺乏想像力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年輕的投資者加入市場,還會記得這些股票嗎?所以,資金不斷湧入的必然是具備想像力和炒作空間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這一點!不用過多解讀,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貿易戰、 科技 戰的背景, 科技 興國的大背景下,必然會誕生萬億市值的 科技 巨頭!至於是哪只,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幾只龍頭 科技 股,那麼還有10倍以上的想像空間!
消費是長期牛股其實茅台這么多年一直走牛,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高ROE消費類股票大概的風格。在牛市裡面,消費類股票一般都會跟漲,不會錯過行情。
醫葯有長期潛力醫葯今年以來已經漲很多了,但是時間拉長來看,創新葯、抗癌葯、疫苗等類高 科技 的產品不斷推出,醫葯股也具備想像空間。所以,醫葯也是必然會出牛股的板塊。
其他行業板塊,比如有色、煤炭、銀行、地產、化工等等,會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備長期想像空間,不建議去過多參與。
配置策略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醫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費、醫葯。
3.牛市後期超配醫葯(會有防禦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
不建議做板塊輪動的原因,一開始就說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錯,那麼踏空的損失會更嚴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與交流!
不請自來,經歷過牛熊的人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塊的輪動其實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會有一個大致啟動的順序:
1、領先於大盤的板快:深市的創業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開始頻頻出現,所謂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醫葯,牛股連連,不用多說了吧
2、短期風格切換開始炒作低PE的券商、銀行
3、低PE繼續輪動那就是地產、煤炭、有色、鋼鐵等二線藍籌,所謂的煤飛色舞
4、再重新輪動到題材股,各種概念這個時候基本上是普漲的階段,市場陷入瘋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題材全線拉升之後估值過高導致資金再度選擇,最終調倉換股至權重,低位權重最後一波補漲,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結束的時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詩供參考:
券商瘋,券商瘋完銀行瘋;
銀行瘋,銀行瘋完保險瘋;
保險瘋,保險瘋完地產瘋;
地產瘋,地產瘋完有色瘋;
有色瘋,有色瘋完煤炭瘋;
煤炭瘋,煤炭瘋完垃圾瘋;
垃圾瘋,垃圾瘋完散戶瘋;
散戶瘋,散戶套在最高峰。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牛股連連之後開始權重,之後低估值,然後煤飛色舞,最終群魔亂舞,千萬不要太瘋癲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幫助到你
Ⅵ 牛市的輪漲順序是什麼
親身經歷過2007年的大牛市,還有比較近的2015年牛市,談談自己印象比較深的體會。
牛市裡面賺錢不容易印象特別深的是,自己看好的個股一直震盪,漲的比較少,其他股票瘋漲。於是決定改追牛股,剛賣掉持倉股票沒多久,就開始瘋漲。而原來的牛股卻開始下跌了…
踏錯幾次節奏,心態就崩了,而且牛市可能已經快結束。這樣反而在牛市裡面沒有賺到錢。
所以,在回答輪漲順序之前,我想強調,踏對行業板塊的節奏其實很不容易,往往結果是踏錯,而且一步錯,步步錯,心態一旦崩潰,基本就GAME OVER。
那麼,印象中的2007年大牛市,市場是怎麼漲的呢?首先是券商大漲,這是牛市的先頭部隊,毫無異議,所以這一輪大家一開始應該買什麼板塊,不用再問了吧?
2015年牛市也是中信證券先漲了3倍,才開始輪到其他板塊。
2007年還沒有TMT這類 科技 股,而且當年是經濟景氣周期的高點,最牛的是資源類企業,尤其是有色金屬,基本是10倍-100倍漲幅。
2015年處於經濟周期低點,有色其實沒怎麼漲,反而是TMT的股票漲幅最高。
2007年還有裝備製造出了很多的大牛股,那時講工業化、高端製造的故事,到2015年就沒有人玩了,一直跌很慘。
其實不用舉更多例子了。
這已經說明牛市裡面的板塊輪漲,不能刻舟求劍,覺得2007、2015年是這么漲的,那麼我就依葫蘆畫瓢,這肯定會出錯。 站在2020年,我認為出牛股的板塊就三個, 科技 、消費、醫葯。傳統的有色、煤炭會因為牛市而上漲,但是的確缺乏想像力了,這么多年過去了,年輕的投資者加入市場,還會記得這些股票嗎?所以,資金不斷湧入的必然是具備想像力和炒作空間的股票。
科技 最符合這一點!不用過多解讀,大家都很清楚中美貿易戰、 科技 戰的背景, 科技 興國的大背景下,必然會誕生萬億市值的 科技 巨頭!至於是哪只,我們不清楚,但是可以均衡布局幾只龍頭 科技 股,那麼還有10倍以上的想像空間!
消費是長期牛股其實茅台這么多年一直走牛,這個例子就說明了高ROE消費類股票大概的風格。在牛市裡面,消費類股票一般都會跟漲,不會錯過行情。
醫葯有長期潛力醫葯今年以來已經漲很多了,但是時間拉長來看,創新葯、抗癌葯、疫苗等類高 科技 的產品不斷推出,醫葯股也具備想像空間。所以,醫葯也是必然會出牛股的板塊。
其他行業板塊,比如有色、煤炭、銀行、地產、化工等等,會有短期行情,但都不具備長期想像空間,不建議去過多參與。
配置策略1.牛市前期超配券商,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醫葯。
2.牛市中期超配 科技 ,均衡配置消費、醫葯。
3.牛市後期超配醫葯(會有防禦作用),均衡配置 科技 、消費。
不建議做板塊輪動的原因,一開始就說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基本做不到,往往做錯,那麼踏空的損失會更嚴重。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關注與交流!
不請自來,經歷過牛熊的人來說一下自己的感受
每次牛市板塊的輪動其實都不太相同,但一般都會有一個大致啟動的順序:
1、領先於大盤的板快:深市的創業板、中小板,其中大牛股開始頻頻出現,所謂先有牛股,再有牛市,去年的 科技 ,今年的 科技 、醫葯,牛股連連,不用多說了吧
2、短期風格切換開始炒作低PE的券商、銀行
3、低PE繼續輪動那就是地產、煤炭、有色、鋼鐵等二線藍籌,所謂的煤飛色舞
4、再重新輪動到題材股,各種概念這個時候基本上是普漲的階段,市場陷入瘋狂,低PE的短期熄火
5、題材全線拉升之後估值過高導致資金再度選擇,最終調倉換股至權重,低位權重最後一波補漲,也就宣告行情基本結束的時候了
附加一段牛市打油詩供參考:
券商瘋,券商瘋完銀行瘋;
銀行瘋,銀行瘋完保險瘋;
保險瘋,保險瘋完地產瘋;
地產瘋,地產瘋完有色瘋;
有色瘋,有色瘋完煤炭瘋;
煤炭瘋,煤炭瘋完垃圾瘋;
垃圾瘋,垃圾瘋完散戶瘋;
散戶瘋,散戶套在最高峰。
當然,在此之前還是牛股連連之後開始權重,之後低估值,然後煤飛色舞,最終群魔亂舞,千萬不要太瘋癲被套到最高峰哦
希望能幫助到你
牛市口訣:券商瘋、券商瘋完銀行瘋;銀行瘋、銀行瘋完保險瘋;保險瘋、保險瘋完地產瘋;地產瘋、地產瘋完有色瘋;有色瘋、有色瘋完煤炭瘋;煤炭瘋、煤炭瘋完散戶瘋;散戶瘋、散戶套在最高峰。
牛市踏准節奏,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結論:牛市第一波全倉券商,接著過渡到創業板,高潮處清倉走人,牛市結束。
一,牛市節奏很關鍵
牛市之初,要吸引散戶進場,拉動個股的漲幅非常巨大,大面積的漲停,連續的漲停,都是很常見的。如果沒有踩准節奏,買到震盪不漲,或者漲的比較少的,看著其他個股瘋漲,心態會是崩潰的。再者牛市板塊快速輪動,可能你賣掉去追熱門股,好不容易追到,熱門股不漲了,你賣掉的反而漲起來了。所謂一步錯,步步錯。
二,每輪牛市漲幅最大板塊
如果能抓到每輪牛市漲幅最大的板塊,那麼也就抓住了牛市的大部分。表格顯示前兩輪牛市比較確定的是券商。另外,從時代角度出發,每輪漲幅最大的板塊,都是緊跟時代發展腳步。09年,漲幅居前的有:券商,機場航運,鋼鐵,有色,煤炭,石油開采。15年,漲幅居前的有:通訊,計算機,儀表,貿易,物流,券商。20年,大概率是:醫葯,白酒,消費, 科技 ,券商。
先有牛股後有牛市,這一年來, 科技 ,醫葯,白酒,消費板塊已經有一定漲幅,創業板也是漲幅居前。券商已經橫盤很久,所謂橫有多久,豎有多高。券商接下來的漲幅也會令人矚目。
三,每個階段漲幅特點
2009年牛市,券商表現:
第一波大漲,漲幅57%,第二波橫盤
第三波大漲,漲幅206%
2015年牛市,券商表現:
第一波大漲,漲幅85%,第二波橫盤
第三波小漲,漲幅39%,第四波橫盤
2015年牛市,創業板表現:
第一波小跌
第二波大漲,漲幅276%
總之,牛市第一波券商券商漲幅最大,其他板塊基本橫盤,券商過後,題材股,小盤股大行其道。
牛市的發動機和旗手,券商不會缺席。第一波買入券商一直持有,兩輪券商第一波上漲天數19天和12天,出現第一次大跌宣告第一波券商行情結束。切換到創業板,可以買創業板指數ETF。
幹掉95%的股民,你就是最靚的仔。
這一波行情的上漲是有點瘋狂,2440點上漲至今已經接近3000點了,2800點突破也是毫無阻力,2900點上攻更是輕而易舉,可想而知場外的資金已經是開始跑步入場了。而此輪的行情上漲,除了看的見的中美經貿事件,券商利好消息,加上科創板推出外,也未見其它任何能催生股市走牛市的因素,所以,很大程度是屬於一次大資金推動化解股市當下低迷行情的舉動。
從早盤到午盤的走勢可以用瘋狂來形容,當日的資金流入已經達到了8000億,這還是在熊市不到2個多月的上升行情中出現,這也是一直提及的市場從不缺錢,只缺賺錢的行情。不過此輪的板塊上漲是從券商先開始,和以往牛市有些差距,然後疊加了 科技 股的上漲,其中5G概念中已經出了十倍牛股,這是當下市場走強的板塊。
但是,目前並不能確定是牛市,入市操作也需要控制風險,防止瘋狂後的二次下跌行情。在月底還有MSCI擴大納入A股20%的比例消息,預計納入成功,將帶動藍籌股上行,加上科創板的消息頻出,券商走後,5G概念,創投,然後就是一些滯漲股上漲,總之當下的問題是這輪上漲需要是牛市,才有輪動的機會,否則,一些題材股漲完,指數繼續下挫,板塊輪動機會就會大打折扣。
今日行情接近了2900點,上方3000點是一大壓力區域,也是近年套牢盤集中的點位,除非能上破3000點才能確定熊轉牛,否則反彈越快,沒有調整走勢,一旦難以沖破,跌勢也會迅猛。
這個問題,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觀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思路。
總體來說,一句話:牛市就是,周期股先行,大盤股搭台,小盤股唱戲,垃圾股收尾。
從行業之間的輪動來看,我的感覺是這樣的:
牛市初期,大家還沒有從熊市的氛圍中緩解過來,股市裡的活躍資金也較少。因此,先知先覺的資金一般是一些盤子比較小,股價跌到底部的周期股為突破口,進行第一輪炒作。因此我們看到最先啟動的一般是有色金屬,券商和 科技 股。
在經過了一些賺錢效應之後,市場的氛圍開始好轉,流入資金也開始增加,這時候一些真正的成長股也開始進行估值修復。熊市中,很多公司經營也比較好,但是估值被下殺的厲害的那樣一些成長類的公司,將走上估值修復的道路。一般是一些醫療,消費類偏成長的公司,開始接棒。
隨著賺錢效應的進一步擴散,牛市氛圍也越來越強,很多外圍資金開始大舉入市。這個時候市場上會有一些標志性的事件,例如百億基金大規模出現,而這些基金的建倉需求,會帶動市場大盤股的上漲。這個時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主升浪。可以看到銀行,地產,保險,基建等相關行業有一個較為明顯的漲幅。這也是市場上漲最快的階段。
隨著賺錢效應的全面擴散,市場上一些垃圾股也開始參與最後的炒作。例如st類股票大規模漲停。
最後,隨著市場整體估值的急速提升,股市也會在萬有引力的自然作用下開始回落。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事件,成為股市下跌的導火索。很長時間以後我們回顧這一段過程,才會恍然大悟,原來牛市在那個時候已經結束了。
(晴溪)
今天A股市場走得非常瀟灑,帶量亮相,兩市成交量破萬億,共有200多隻股票漲停,各大股指漲幅均超過5%,市場呈現出一片紅盤狀態,萬千股民歡呼雀躍,賺錢效應100%。也有很多人在討論,A股市場是否已經進入了牛市行情。雖然今天大盤股指漲的比較猛,而且量價關系非常合理,量能有效的支撐了股市上攻,但現在談論牛市行情,還為 時尚 早,只能說是一個階段性的確立趨勢,至於未來如何發展,還需要仔細觀察,但現在可以把A股市場的這波反彈定義為中期反彈,值得好好把握。
那麼一旦出現這么大級別的反彈,市場板塊一般是怎麼輪動的呢?首先一定是券商板塊先知先覺,最近兩天來券商板塊集體漲停,可以說走出了一個非常強的態勢,這也直接推升了股指的走高,券商板塊歷來被認為是行情的啟動板塊,它的強勢一般代表著市場的轉暖。
券商的走強會直接帶動泛金融類股票的走強,比如銀行,保險等等,隨後就是主題板塊上漲,比如以5g概念為代表的 科技 股等等,這類板塊股性一般比較活躍,是最容易出現翻倍牛股的版塊,也是市場交易的熱點和中心,必須好好把握。反彈的尾聲一般都是權重藍籌股,基建類,農業類等等。
如果市場開啟了牛市行情或者是階段性反彈,一般所有的板塊都會有輪漲的機會,但從目前市場的態勢來看, 科技 股無疑是這波反彈的中軍,一定要圍繞著 科技 無反復操作,獲取最大的收益。
今天三大股指全面暴漲,確實是有牛市的味道,但是牛市也是牛市初期階段,大家也別盲目追高,耐心等待後期的回調機會。
藉助這個問題我們來聊聊每次牛市開啟時,各個板塊是如何輪動的話題?
咱們A股已經過去20多年,真正在股民投資者當中影響最深的當然是2007年大牛市和2015年小牛市,這兩波牛市才是真正的走勢股民投資者心中的牛市;根據前面兩輪牛市啟動前的板塊輪動規律,各大板塊輪動上漲情況如下:
(1)牛市開啟初期最先漲的板塊就是 證券板塊 ,因為證券板塊行情就是股市行情的晴雨表;但股市來牛市時候最先漲的是證券板塊;反之但股市走熊市時候最先跌的也是證券板塊。
(2)當然牛市開啟初期除了證券板塊之外,其餘還會藉助其他權重股拉升大盤指數,依次都會在 證券板塊、銀行板塊、保險板塊、石油板塊 等四大板塊輪番啟動拉升帶動指數上漲。
(3)牛市開啟逐步加速時候的板塊輪動會啟動二三線藍籌股,也就是哪些 有色板塊、水泥板塊、鋼鐵板塊、煤炭板塊、水電板塊 等五大板塊就是牛市初中期輪動的板塊行情。
(4)牛市已經到了加速行情,牛市加速期間上面的哪些一二三線藍籌板塊任務已經完成,他們只是作為一個護盤的任務,接下來真正啟動的板塊就是各大題材板塊,比如 5G板塊、互聯網、大數據、國產軟體、智慧城市、人工智慧 等等板塊啟動拉升,這也是牛市最賺錢的時候,主要是抓到中小題材板塊為主。
(5)已經到了牛市末期了,最後啟動,最後漲的板塊當然是那些ST板塊、業績預虧、微利股、問題股等等的板塊是最後的補漲啟動行情。
最後可以總結為每次牛市開啟, 各大板塊是輪動是第一是證券板塊;第二是保險、銀行、石油等;第三是有色、水泥、鋼鐵、煤炭、水電等;第四為大數據、互聯網、智慧城市等;第五是ST板塊、虧損股等 。根據A股 歷史 每次牛市開啟時候,各大板塊的輪動情況如以上情況。
經歷過07年大牛市,也經歷過2015年的大牛市,可能正經歷著眼下這一輪大牛市。在牛市中,賺錢才是王道,不賺錢都是扯淡,要賺錢就要踏准節奏,踏准板塊的輪動節奏,踏准個股的節奏。
首先來說一下,2015年的那輪牛市,在2014年我們就看到了,創業板開始抬頭,開始一步步走強,再然後是券商股的連續上漲,再然後是中字頭個股的連續大漲,再然後各種股票的全面開花。可以說,創業板扮演了領跑的角色,券商股扮演了人氣的角色,中字頭推波助瀾,最後一片花海。
再次,來看一下當下的A股形勢,同樣是創業板率先走出了牛市的走勢,細心的投資者發現自2019年開始,創業板便一路走強,創業板經歷了2016年到2018年三年的調整,這三年中,上證50、中證100、滬深300個股可謂表現良好,但A股的創業板跌跌不休,一直到了2019年隨著 科技 股的崛起,創業板越走越強。
科技 股開始,接著是醫療醫葯板塊隨著疫情的爆發, 而出現連續上演的行情,然後是消費股,以白酒食品飲料為代表的消費股開始發力,再次是券商股的發力,也就是眼下券商接連拉出漲停板。接下來會是什麼板塊呢?
第一,周期股存在著炒作的機會,周期股受益於全球貨幣寬松政策,受益於疫情沖擊後的經濟復甦,將出現補漲的機會。周期股包括煤炭、有色、鋼鐵、化工等板塊,這些板塊將後續行情中繼續上漲。周期股最後的爆發點是兩桶油的大漲,本輪行情下,中國石油與中國石化最終也會爆發一下。
第二, 汽車 股、軍工股、電力股、航空股、 旅遊 酒店等板塊也將存在板塊輪漲的機會,這些板塊前期都沒有怎麼上漲,後續隨著行情火爆的推進也將掀起一輪漲幅。
最後,行情的結束往往還是以指數的繼續拉升為掩護,通常銀行等板塊扮演著這一角色,通過拉升指數掩蓋個股的撤退。
在A股市長,往往說是券商先漲,把人氣做起來之後才會輪到其他板塊。
兩市成交額繼續放量,券商板塊帶領指數繼續大漲,券商龍頭中信證券封漲停,成交額接近200億。
3號兩市成交額高達11716億,高於昨天10801億,連續兩天站上一萬億。其中北向資金昨天凈流入171億,今天繼續大幅凈流入132億。
在增量資金的支撐下,券商板塊帶領指數繼續上漲,上證指數漲幅超2%,而券商板塊在昨日上漲7.5%之後,今天繼續上漲7.7%,並且更為震撼的是券商龍頭中信證券封漲停,成交額接近200億!
下周繼續漲!
Ⅶ 2015年漲幅最大的股票有哪些
第一名:暴風科技
回顧今年的A股市場,暴風科技絕對是值得單獨分析的一隻個股。集中概股、互聯網+、次新股概念於一體的暴風科技,掛牌交易後連續28天一字漲停,5月6日稍加調整,隨後又連續5天漲停。
第二名:中文在線
作為今年發行的新股代表,中文在線上市後,連續拉出22個漲停。雖然其後經歷了震盪盤整,但在收購消息及聯手合作等多重刺激下,中文在線股價最高沖上250元,全年累計上漲1703%。
第三名:易尚展示
在9月17日完成半年度「10轉10」的利潤分配方案之後,僅僅3個多月的時間,易尚展示上演了一波超預期的填權行情。
第四名:樂凱新材
作為今年上市的另一隻新股,樂凱新材連續29天拉出漲停,一舉打破了暴風科技之前創出的記錄。股價最高超過200元,全年累計上漲842%。
第五名:創業軟體
創業軟體上市後,正值「互聯網+」概念如火如荼,毫無懸念的,創業軟體拉出連續27個漲停板站上268.88元的股價高位。此後雖大幅回調跌破百元,但目前股價穩定在180元左右,全年累計上漲831%。
Ⅷ 每一輪牛市中哪些股漲幅大希望提供歷史上每次牛市漲幅最大的股票名單及漲幅
分四個階段:
87.1-93.2:(90年以前沒有交易所)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豫園商城(600655)為代表的上海老八股。漲幅就不好算,因為這些股票都是從原始股轉入股市的,據說買原始股的人如果在最高點賣,能賺上千倍
96.1-97.5: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深科技(000021)、四川長虹(600839)、發展銀行(000001)為代表的優質股票,當年這些股票業績很好,現在除了發展,其它兩是垃圾了。深科技在一年多時間里漲幅達2300%。
99.5-01.6:這波行情漲幅最大的是以上海梅林(600073)為代表的網路概念股,上海梅林是導火索,但漲幅不是最大的,最大的是綜藝股份(600770),漲幅930%。
05.6-07.11:這波行情漲幅最大是以貴州茅台(600519)為代表的藍籌股,漲幅最大的是中國船舶(600150),漲幅達到5000%(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