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要退市的股票還有人買退市後怎麼交易
A股市場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從最初的老八股到現在的四千多隻股票,從來都是上市容易退市難。大量垃圾股的存在使股市越來越臃腫,這些難以為繼的公司寧願想各種辦法留住A股,也不願意主動退市。一旦未來實行全面注冊制,這樣的股票投資機會會被進一步壓縮,為什麼還有人敢冒著極大風險去買呢,持有的股票退市後又該怎麼交易呢?以下為您解答。⑵ 華為5G手機發售!預約量破100萬 概念股已隨之大漲
在中興5G手機發售之後,華為的5G手機也要來了。
華為5G手機發售
8月16日,華為Mate 20 X 5G版在10:08正式發售,售價6199元(8GB+256GB) 。作為華為首款開賣的5G旗艦,華為Mate 20X 5G搭載麒麟980+巴龍5000雙7nm晶元模組,全面支持三大運營商的5G頻段,具體包括中國移動N41和N79 5G頻段、中國聯通N78 5G頻段和中國電信N78 5G頻段。
此前一日,華為心聲社區微信公號發布文章表示,截至8月15日中午12點,華為Mate 20 X (5G) 預約量已突破100萬。有分析認為,市場之前預估5G手機今年的出貨量大致為500萬部,由此看華為5G手機預約數量似乎超過市場預期。
相關概念股大漲
受華為5G手機發售的消息帶動,華為概念、OLED、消費電子、5G等多個相關概念股紛紛拉升。
其中5G概念股持續拉升,截至收盤沃特股份、武漢凡谷、天和防務、和而泰等漲停,科創新源漲近9%。
與此同時,OLED板塊午後沖高,截至收盤,弘信電子、領益智造強勢漲停,長信科技、歐菲光、麥捷科技、香山股份等個股紛紛跟漲。據官網介紹,華為Mate 20 X (5G)正面搭載7.2英寸OLED全景巨幕屏。
5G手機陸續發售
中國信通院在近日發布報告稱,7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3419.9萬部,同比下降7.5%。2019前7個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20億部,同比下降5.5%。值得注意的是,5G手機在7月開始出貨,當月出貨量為7.2萬部。
5G手機將降至2000元?
不過,目前已經公布的5G手機均售價不菲,大部分突破了萬元大關。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5G手機高價格是由於出貨量少和產業鏈不成熟帶來的高成本,未來有較大降價空間。
中國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5G手機價格昂貴,主要原因是因為出貨量較少。而到了明年年中,3000元到5000元價位的5G手機將會出現,價格還會持續走低,甚至會出現2000元左右的5G手機。
中泰證券的研報也表示,預計明年一季度將迎來5G手機的全面推出,價格也會持續優化。今年底和明年初將迎來手機出貨量的預期拐點,明年將出現2千元價位的5G手機,並見證其滲透率的顯著提升。
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也表示,隨著5G手機晶元成本降低和其他工藝逐漸完善,明年下半年5G手機將迎來銷售高峰,2020年年底5G手機售價將集中在2000元到3000元。
華為產業鏈打開新空間
作為傳統消費旺季,三季度5G新機將密集發布和上市,消費電子產業鏈或將進入備貨高峰。
華創證券認為,華為手機出貨逐步恢復,並且大力布局智慧物聯,華為產業配套迎來機遇。華為此前在開發者大會上宣告華為手機出貨逐步恢復,全年預計2.4億部。華為近期系列動作充分利好本土供應鏈,亦將加速半導體等核心元器件本土化進程。
中金公司認為,品牌5G手機將陸續上市,滲透率持續提升。華為首款5G手機的低定價可提高消費者的體驗積極性,在第一批消費者的助力下,5G 網路參數與終端功能將進一步得以優化成熟。
開源證券指出,華為5G手機正式發布為手機產業鏈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華為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有望迎來業績釋放期。除了華為,包括中興、vivo在內的多個品牌5G手機也將在今年上市銷售。同時近期蘋果預計將在秋季發布iPhone,市場或將掀起一波「換機熱」,消費電子端上市公司業績預期有望改善。產業鏈中,終端天線、射頻前端、終端PCB、電感等細分領域受益明顯,有望迎來量價齊升。
財富證券表示,2019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3.41億部,同比下滑2.6%,環比增長6.5%,為近四個季度內最好的季度表現。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環比回暖,換機需求有望逐步釋放。目前,國內手機產業鏈廠商二季度業績表現回暖以及台積電和蘋果公司對下半年消費電子旺季的展望反映智能手機廠商備貨相對積極。從現在的時點看,5G商用進程的推進將帶動電子產業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行業中保持較高業績增速的標的有望受到市場長期關注。此外,從估值角度看,行業配置安全邊際較高。
僅供投資者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
(文章來源:研究中心)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⑶ 豈止晶元,關鍵卡脖子技術來了!龍頭股在此(名單)
吾輩當自強。 科技 日報曾整理出中國35項卡脖子關鍵技術,主要集中在信息技術、高端製造、新材料等領域。數據寶將大致按照上述分類進行一一解讀,首先推出信息技術篇,以饗讀者。
著名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為了鎖死地球 科技 的發展,並實時監控地球人類,防止地球有可能在三體艦隊到達前實現 科技 飛躍並用新技術打敗三體艦隊,向地球發送了很多黑 科技 改造過的質子,這些質子因為有強大的運算能力和人工智慧系統,被稱為「智子」。
5月15日,美國再次封殺華為,意圖進一步限制華為晶元設計和製造。根據國家海關數據統計, 2018年,中國晶元進口總量為3120億美元,佔全球集成電路500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近60%。 目前晶元產業鏈話語權基本被美國企業所壟斷,我國半導體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中美脫鉤論愈演愈烈。美國或許正在通過「智子」鎖死中國 科技 發展。更令人擔憂的是, 不只晶元,我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還有多達34項,有些領域國產化為0。 可以想像,在這35個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上,有多麼大的市場空間。而以晶元概念過去一段時間在A股市場的表現,相關概念股也有可能被挖掘出來。當然,我們更願意看到的,不僅僅是股價的上漲,還有真正的 科技 突破。
高 科技 之路,道阻且長,吾輩當自強。
1、 光刻機、光刻膠
製造晶元的光刻機,其精度決定了晶元性能的上限。最新消息顯示,上海微電子裝備計劃於2021年交付首台國產28nm的immersion光刻機,即使這一技術的交付對比荷蘭ASML公司(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一,光刻機製造領域全球領先)有著近20年不足,但對於國內光刻機製造來講,已經要跨出了很大的一步。 對於上海微電子來說,其28nm光刻機的順利推出,將打破國外廠商的對於IC前端光刻機市場的壟斷。
目前高端光刻機市場依然被荷蘭ASML公司壟斷,用於高端面板的光刻膠,也同樣如此。目前,LCD用光刻膠幾乎全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至今被TOK、JSR、住友化學、信越化學等日本企業所壟斷。
A股市場上,光刻膠和光刻機概念歸類在一起。從市值角度看, 張江高科和雅克 科技 最新市值均超過200億元, 上海新陽、安集 科技 、萬潤股份 等個股市值均超百億元。
市場表現方面,南大光電、容大感光、安集 科技 、上海新陽、雅克 科技 、華特氣體等個股年內漲幅翻倍。機構關注度方面,萬潤股份、飛凱材料、寶通 科技 、雅克 科技 、捷捷微電等個股均有10家只以上機構評級。綜合市場表現、概念的關聯度等條件,證券時報·數據寶篩選出光刻機/光刻膠概念股名單,如下。
2、 晶元
低速的光晶元和電晶元已實現國產,但高速的仍全部依賴進口。 國外最先進晶元量產精度為10納米,我國只有28納米,差距兩代。 據報道,在計算機系統、通用電子系統、通信設備、內存設備和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多個領域中,我國國產晶元佔有率為0。
A股市場上,目前涉及到的晶元類概念非常豐富,包括最大類的晶元概念,小類別的如存儲晶元、AI晶元、晶元材料、晶元封裝、晶元設計、晶元製造等。
從大類角度分析也基本上可以得到各小類別的龍頭。從市值角度看, 韋爾股份、聞泰 科技 、瀾起 科技 等個股市值超過千億元, 匯頂 科技 、三安光電、兆易創新 等個股市值超過800億元。市場表現方面,晶方 科技 、上海新陽、雅克 科技 等個股漲幅翻倍。機構關注度方面,北方華創、深南電路、兆易創新等個股均有20家以上機構關注。綜合市場表現、概念的關聯度等條件,數據寶篩選出晶元概念股名單,如下。
3、 操作系統
數據顯示,2017年安卓系統市場佔有率達85.9%,蘋果IOS為14%。其他系統僅有0.1%。這0.1%,基本也是美國的微軟的Windows和黑莓。沒有谷歌鋪路,智能手機不會如此普及,而中國手機廠商免費利用安卓的代價,就是隨時可能被「斷糧」。
最新消息顯示, Counterpoint Research預測,華為自主操作系統鴻蒙將在2020年取得2%的市場份額(全球范圍),超越Linux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 並預計2020年底,鴻蒙在中國市場的份額會達到5%,明年底達到10%,而鴻蒙OS設備在華為今年所有出貨設備中的比例是1%。
期待著華為自主操作系統帶來更多的驚喜。
A股市場上,國產操作系統概念股,市值最大的是 中興通訊和三六零 ,均超過千億元;紫光股份、浪潮信息、中國長城、中國軟體等個股市值均超過300億元。股價表現最好的是誠邁 科技 ,年內漲幅超過90%。機構關注度最高的股票分別是中興通訊、浪潮信息、中新賽克、紫光股份等個股。數據寶篩選出國產操作系統概念股名單,如下。
4、 手機射頻器件
2018年,射頻晶元市場150億美元;高端市場基本被Skyworks、Qorvo和博通3家壟斷,高通也佔一席之地。射頻器件的另一個關鍵元件——濾波器,國內外差距更大。手機使用的高端濾波器,幾十億美元的市場,完全歸屬Qorvo等國外射頻器件巨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手機生產國,但造不了高端的手機射頻器件。這需要材料、工藝和設計經驗的踏實積累。
A股市場上,移動射頻概念包括 順絡電子、三環集團、電連技術、麥捷 科技 等;移動天線概念包括信維通信、碩貝德、盛路通信;5G射頻晶元概念有和而泰等;濾波器概念主要有武漢凡谷、東山精密、世嘉 科技 等。
5、 高端電容電阻
電容和電阻是電子工業的黃金配角。中國是最大的基礎電子元件市場,一年消耗的電阻和電容,數以萬億計。但最好的消費級電容和電阻,來自日本。 電容市場一年200多億美元,電阻也有百億美元量級。 所謂高端的電容電阻,最重要的是同一個批次應該盡量一致。日本這方面做得最好,國內企業差距大。國內企業的產品多屬於中低端,在工藝、材料、質量管控上,相對薄弱。
A股市場上, 三環集團、風華高科、順絡電子、潔美 科技 等個股從事電阻行業。
6、 核心工業軟體
中國的核心工業軟體領域,基本還是「無人區」。工業軟體缺位,為智能製造帶來了麻煩。工業系統復雜到一定程度,就需要以計算機輔助的工業軟體來替代人腦計算。譬如,晶元設計生產「必備神器」EDA工業軟體, 國產EDA與美國主流EDA工具相較,設計原理上並無差異,但軟體性能卻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現在對先進技術和工藝支持不足,和國外先進EDA工具之間存在「代差」。 國外EDA三大巨頭公司Cadence、Synopsys及Mentor,占據了全球該行業每年總收入的70%。發展自主工業操作系統+自主工業軟體體系,刻不容緩。
EDA概念股方面,目前A股市場無相關標的,北京 芯願景 軟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獲受理。 華大九天 是龍頭企業,A股市場有相關影子股。 申通地鐵、隧道股份 通過上海建元股權投資基金參股華大九天,上海建元持有華大九天17.42%股份,愛建集團則通過愛建資產間接參股。另外大眾公用,則通過深創投間接參股,後者持有華大九天3.59%股權。另外, 深圳能源、粵電力A、廣深鐵路、中興通訊等上市公司,也均通過深創投間接持股。
7、 ITO靶材
ITO靶材不僅用於製作液晶顯示器、平板顯示器、等離子顯示器、觸摸屏、電子紙、有機發光二極體,還用於太陽能電池和抗靜電鍍膜、EMI屏蔽的透明傳導鍍膜等,在全球擁有廣泛的市場。ITO膜的厚度因功能需求而有不同,一般在30納米至200納米。在尺寸的問題上,國內ITO靶材企業一直鮮有突破,而後端的平板顯示製造企業也要仰人鼻息。燒結大尺寸ITO靶材,需要有大型的燒結爐。 國外可以做寬1200毫米、長近3000毫米的單塊靶材,國內只能製造不超過800毫米寬的。 產出效率方面,日式裝備月產量可達30噸至50噸,我們年產量只有30噸——而進口一台設備價格要一千萬元,這對國內小企業來說無異於天價。
每年我國ITO靶材消耗量超過1千噸,一半左右靠進口,用於生產高端產品。A股市場上靶材概念股主要有 江豐電子、有研新材、隆華 科技 等。
8、 資料庫管理系統
目前全世界最流行的兩種資料庫管理系統是 Oracle和MySQL ,都是甲骨文公司旗下的產品。競爭者還有IBM公司以及微軟公司的產品等。甲骨文、IBM、微軟和Teradata幾家美國公司,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資料庫管理系統國貨也有市場份額,但只是個零頭,其穩定性、性能都無法讓市場信服,銀行、電信、電力等要求極端穩妥的企業,不會考慮國貨。
9、航空設計軟體
自上世紀80年代後,世界航空業就邁入數字化設計的新階段,現在已經達到離開軟體就無法設計的高度依賴程度。 設計一架飛機至少需要十幾種專業軟體,全是歐美國家產品。 國內設計單位不僅要投入巨資購買軟體,而且頭戴鋼圈,一旦被念「緊箍咒」,整個航空產業將陷入癱瘓。據媒體報道,設計殲-10飛機時,主起落架主承力結構的整個金屬部件是委託國外製造。但造完之後,起落架的收放出現問題,有5毫米的誤差,只好重新訂貨製造。僅僅是這一點點的誤差,影響了殲-10首飛推遲了八九個月。沒有全數字化的軟體支撐,任何一點細微的誤差,都可能成為製造業的夢魘。
在這35項被卡脖子的關鍵技術中,信息技術行業基本上能找到對標的概念股,但與全球龍頭相比,差距非常大。比如晶元概念的市值龍頭韋爾股份,市值1500多億元,而英特爾、英偉達等晶元公司市值均超過1.5萬億元,高通市值超過6000億元。再比如計算機行業,我們的企業頂多也就是千億市值,而美國的微軟市值接近10萬億元。
近年來,我國在信息 科技 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此次華為被封殺,暴露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必須由自己掌握。
未來,我們要成為信息 科技 大國、強國。願國運恆昌。
⑷ 九月機構密集調研378家公司 34隻三季報預喜股或迎上漲機遇
對此,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當前A股估值仍處於 歷史 較低位置,A股無疑是全球資本市場比較大的估值窪地,凸顯出較強的吸引力,A股大概率將展現韌性上漲。隨著三季度財報季拉開序幕,投資者可在季報行情中尋覓一波機會。
上述378隻被機構調研個股近期股價表現較為活躍,9月份有228隻個股股價實現上漲,佔比逾六成。其中,激智 科技 (45.87%)、樂歌股份(43.03%)、國聯股份(40.67%)、凱利泰(37.80%)、春風動力(37.26%)、光正集團(35.45%)、歐菲光(32.22%)、廣信材料(32.22%)和恆信東方(30.01%)等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在30%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9月份共有66隻個股備受場內主流資金的青睞,合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達42.11億元。其中,欣旺達、水晶光電、天齊鋰業、雙匯發展、TCL集團、通富微電、大族激光、雲南白葯、宋城演藝、吉祥航空、石基信息、恆信東方、老闆電器、寧波銀行、激智 科技 等個股期間均受到1億元以上大單資金搶籌。
進一步統計發現,截至10月7日,已有54公司率先發布了三季報業績預告,業績預喜公司家數達34家,佔比逾六成。具體來看,朗新 科技 (2409.77%)、恆大高新(306.47%)、雪人股份(264.64%)、科達利(245.00%)、康力電梯(240.00%)、海鷗住工(193.40%)、萬馬股份(180.00%)、雙塔食品(180.00%)、高德紅外(150.00%)、滬電股份(134.86%)、高盟新材(112.26%)和雲海金屬(109.98%)等12家公司均預計三季報業績同比翻番,保稅 科技 、廣日股份、麥達數字、燕塘乳業、奧飛 娛樂 、思源電氣、視源股份、微光股份、海翔葯業等9家公司三季報業績均有望同比增長50%以上,雲圖控股、小熊電器、恩華葯業、大華股份、游族網路、海康威視、比亞迪、老闆電器、科瑞技術等9家公司三季報業績也均有望繼續增長,聯化 科技 、光正集團、武漢凡谷、運達股份等4家公司三季報業績也均有望扭虧為盈,後市表現值得期待。
(編輯喬川川)
來源: 證券日報
⑸ 華星創業股票
大富科技、華星創業、盛路通信、亞洲光學、利達光電等。1、大富科技深圳市大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1年,是全球領先的移動通信基站射頻器件、結構件生產服務商,被認定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深圳市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股票代碼:300134.SZ。2014年4月4日,大富科技承認與特斯拉的合作關系,並預計2014年訂單不超過1.9億元。2、盛路通信盛路通信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各類通信天線、微波器件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民營高科技企業,也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國內領先的天線、射頻設備及器件的生產基地,產品主要為天線、射頻有源設備、射頻無源器件等1500多個品種。公司擁有一個大型微波暗室和五個標准微波屏蔽室,並配備有100多台安捷倫的先進測量儀器儀表、多套三階互調測試系統和近遠場天線方向圖測試系統;環境實驗室擁有鹽霧、振動、高低溫恆溫恆濕、紫外線耐氣候、淋雨等全套實驗設備。3、華星創業華星創業,前身華星有限成立於2003年6月5日,注冊資本50萬元。2008年7月17日,經股東會批准,華星有限以截至2008年5月31日經審計的凈資產4,431.46萬元摺合成股份有限公司3,000萬股,整體變更為華星創業。2008年7月24日,公司在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注冊號3301 0800 0004 579,法定代表人程小彥,注冊資本3,000萬元。4、亞洲光學亞洲光學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1年。早期與日本合作研磨鏡片,現生產多種高科技光電產品,如光學鏡頭、光學薄膜元件、顯微鏡零組件、照相機器材、激光測距儀等。1995年成功開發另一項新產品 ─ 雷射測距儀(透過POWERLINK(B.V.I)在菲律賓投資SCOPRO子公司生產瞄準器產品),至98年又透過ASIA(B.V.I)轉投資東莞信泰,開始生產光學鏡片、相機之組裝及加工,正式發揮台灣接單、大陸生產之分工優勢,目前則是積極跨入DWDM領域。5、利達光電利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光學元組件製造企業。主要經營范圍:光學零件、光學薄膜產品、光學鏡頭、光學引擎、光學輔料、光電儀器及相關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後服務。產品應用領域:數字投影機、數字高清大屏幕投影電視、數碼相機、DVD、航空航天探測等高精度光學系統。
⑹ 宜通世紀是信創概念股票嗎
宜通世紀是信創概念股票的。
目前華為概念股有:
1、與華為手機相關的廠商:
凱樂科技(股票代碼600260):智能手機PCBA的生產廠商;
卓翼科技(股票代碼002369):智能手機OEM的代加工廠商;
福日電子(股票代碼600203):智能手機ODM的設計和代加工廠商。
2、華為相關個股(包括華為前員工出去創辦的公司、華為投資是原始股東的公司、華為產品分銷商等):
海康威視(股票代碼002415):視頻監控設備OEM;
武漢凡谷(股票代碼002194):射頻器件;
盛路通信(股票代碼002446):無線天線和射頻器件;
大富科技(股票代碼300134):射頻器件;
光迅科技(股票代碼002281):無源光模塊子系統;
興森科技(股票代碼002436):PCB板試產和設計;
華工科技(股票代碼000988):有源光模塊。
⑺ 武漢凡谷屬於新基建嗎
屬於。
武漢凡谷屬於新基建,5G建設將適度超前,新建5G基站2.5萬座以上。
武漢凡谷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194)的前身是成立於1989年的武漢凡谷電子技術研究所。
⑻ 武漢凡谷是軍工股嗎
武漢凡谷是軍工股嗎答案如下:是,它從一開始就是軍工企業控股的。
⑼ 黃崢捐120億,王興捐148億,為什麼他們都捐股票而不是現金
股票與現金是有區別的,股票是虛值,而且大宗股票交易都是有條件限制的,但捐贈就簡單多了,他們所捐股票又都是原始股。
如果是上市前配送的原始股,成本是很低的,上市後便翻了幾倍幾十倍,如果不是有制度限制,大股東上市當天都會套現走人。
當前股市,大股東市價減持本就是不公平!周末便曝出了被炒高的醫美龍頭大股東清倉減持套現的大利空,套現上億資金走人,大家要知道,他們持有的股票幾乎都是接近零成本。
這個周末,被炒高的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公告。公告的熱門公司有:朗姿股份、華熙生物、哈三聯;天賜材料,海南椰島,廣信材料,武漢凡谷!
這些股票清一色都是當前的熱門股,股價幾乎都是 歷史 高點或接近 歷史 高點,其股價早已透支了未來多年的業績。
其中朗姿股份三股東擬清倉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98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4.49%。朗姿股份表示,申炳雲減持系其本人生活安排和資產規劃的需要;申炳雲堅定地看好公司未來發展的前景,對公司醫美業務的發展充滿信心。
朗姿股份大股東把股份清倉了,還宣稱本次減持為了改善生活,並且堅定看好公司未來的發展,尤其對醫美業務充滿信心,這話太虛偽了。 朗姿股份今年以來暴漲158%, 歷史 新高,較兩年前低位大漲9倍 ;股東不賣也不符合人性!
周末幾大熱門股票都有減持,板塊估計都要承壓。白酒、鋰電是最近最強風口,而且減持金額也不多,估計影響沒那麼大。
中國股市,大股東市價減持真要改一改了,大股東清倉式減持,接盤的全是中小股民,這種擼羊毛也太不公平了!
拼多多和美團據說是受監督的壓力和反壟斷調查,這兩家都是上市公司,錢都在股票里,也就是變現不如換種模式,"股票"還能讓消費者和商家喜歡。
對虛擬 游戲 規則制定者來說,玩虛別人坐實自己才是一種穩賺不賠的買賣。
一是來源內心的良心
二是想為國為民做更多的貢獻
三是為了避免高額的稅收。股票捐作基金會做公益事業,是可免稅。
只是換個方式持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