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華大基因開盤跌停幅度有多少
7月16日電 16日,華大基因股價開盤跌停。截至發稿,華大基因報92.3元/股,封單超8萬手。
7月13日,對無創產前基因檢測技術(NIPT,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以及相關業務提出質疑,將華大基因再次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該文報道,湖南長沙一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的患段瞎慧兒母親,質疑以華大基因為代表的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出錯,未能起到篩查作用,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
對此,7月13日晚,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回應稱,相比傳統唐氏篩查技術而言,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具有高准確性的特點。多個大規模臨床樣握答本驗證研究證明無創具有高靈敏性、高特異性等特點。
華大基因介紹,無創產前基因檢測作為針對21號染色體、18號染色體和13號染色體非整倍體異常的篩查手段,可能出現假陽性和假陰性。在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衛計委關於規范有序開展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產前篩查與診斷工作的通知》中,對於常規染色體非整倍體的檢出率做了以下要求:21三體、18三體、13三體的檢出率分別不低於95%、85%和70%,而非100%。
華大基因指出,由於無創基因檢測作為一項篩查技術存在假陰性的風險,為保障受檢者,華大基因為每一位受檢者購神蘆買檢測醫療保險。
值得注意的是,華大基因16日還將迎來巨量限售股解禁。華大基因11日的公告顯示,7月16日,華大基因將有2.06億限售股獲得解禁,佔到公司總股本的51.6%,其中可實際流通的股份高達2.01億股,佔到了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0.17%。有觀點稱,機構的套現預期,勢必令華大基因的股價承壓。
華大基因12日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今年上半年預盈1.95億元至2.15億元,同比增長2.06%-12.53%。華大基因稱,報告期內,公司各項業務總體保持增長態勢,生育健康、基礎科研、復雜疾病與葯物研發等業務較上年同期繼續增長;預計上半年非經常性損益約為39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100萬元。
Ⅱ 華大基因股票漲多少了
經查證核實,300676華大基因股票最高價260元,已經上漲10多倍了,建議出局觀察、等待調下來再低吸進場操作方為上策。
Ⅲ 華大基因股票最高多少
上市初期最高價是267元左右。
Ⅳ 再被王德明實名舉報「核酸檢測不準」,華大基因:造謠
雷達 財經 出品 文|李亦輝 編|深海
華大基因的實名「舉報門」事件,有了新的進展。
對於舉報中「被暴徒毆打致傷殘」一事,華大基因表示與其發生沖突的不是華大員工,此事已經由當地公安機關依法依規處理。
華大基因最新財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7.66億元,同比下降19.42%;實現歸母凈利潤14.61億元,同比下降30.08%,原因是新冠業務市場競爭加劇,全球新冠核酸試劑和檢測單價下降。
再被舉報檢測不準確
「很多人以為我舉報的華大檢測不準只是疫情的新冠檢測,並不只疫情新冠檢測,華大檢測什麼都是不準確,如一把尺子刻度錯了,它測量的一切都有問題。」王德明在一篇文章中表示。
據其描述,知曉華大檢測不準並實名舉報,是因為與華大基因合作時發現,該公司孕婦檢測的陽性率高於國家衛健委和世衛組織標准十倍。
文章舉例,按華大自己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5月他們共檢測313萬例,檢出『常異』1.9萬例,概率合1/164。」與國家衛計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官方數據,唐氏綜合征發病率低於1/1000,還是高出六倍多。
王德明將檢測不準的原因指向華大技術缺陷,測序流程不同,流程多、容易出錯等方面。其中提到,華大基因的試劑盒被國家食葯監局查處存在缺陷,華大多位檢測工程師跟其說過,在已知的醫院里有質控品失效的情況。
除了王德明的舉報,2018年7月,虎嗅網一篇《華大癌變》的文章刷屏,據文中的描述來看,一位湖南長沙市的產婦之所以誕下異常兒,是因為三位醫生在彩超和B超都出現明顯異常數據的情況下,仍然拿無創DNA檢測的可能性結果,給出了令產婦放棄確認檢查的建議,最終導致產婦生出帶有生理缺陷的嬰兒,且不予理賠。
文章稱,因為華大基因無創DNA檢測做出的「低風險」判斷,導致三位醫生接連誤判,產婦又在醫生建議下,連續放棄或忽視了四次其它產前檢測(唐篩、超聲、穿刺)。華大基因的結論,直接和間接地將這家人送進了深淵。而這個湖南家庭,只是眾多「無創漏檢」悲劇家庭的縮影。
隨後華大基因發布澄清公告,稱「公司在相關無創知情同意書中明確告知了無創基因檢測的適用范圍和技術局限性。由於無創基因檢測作為一項篩查技術存在假陰性的風險,為保障受檢者,華大基因為每一位受檢者購買檢測醫療保險。」
雷達 財經 梳理發現,近兩年的公開報道中,也出現過數起質疑華大基因新冠檢測產品不準確的案例。
2020年8月25日,據路透社報道,瑞典公共衛生署近日宣稱,中國華大基因公司出口給該國的檢測試劑不準確,導致了約3700個「假陽性」病例的出現。
公共衛生署表示,有兩家瑞典的實驗室通過核查發現,華大基因的檢測試劑導致了約3700個「假陽性」的結果。但後文隨後又稱,出現「假陽性」結果的「大多是只有輕微症狀或沒有感到症狀的人」。
對此,華大基因發布公告回應稱,所謂的「高陽性檢出率」問題主要是因為無症狀感染者通常病毒含量較低,不同國家和地區在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確認及管理規范方面存在差異。
此外,2021年4月22日深夜,據香港政府發布通報稱,華大基因化驗所報告了29宗核酸檢測陽性及1宗「不確定」,多個病患被送往醫院後,接受核酸檢測和抗體檢測均呈陰性,顯示他們並未受到感染,即華大的檢測結果可能為「假陽性」。
2021年2月,該化驗所還因為出現16宗新冠檢測「假陽性」案例,遭食物及衛生局警告。
而華大提交的假陽性調查報告分析,可能出現的失誤包括:人為原因、試劑殘留或污染,以及環境污染。警方通報則提及,化驗所經過內部調查後,懷疑是一名化驗所助理涉嫌搖晃新冠病毒檢測樣本影響化驗結果。
華大基因稱,此人屢次對華大進行造謠詆毀,毫無底線,侵犯華大名譽權,其微博、微信賬號也已經多次被平台永久封禁。就此,華大已通過司法訴訟進行維權。
宿怨始於6年前的合作
華大基因提到的合作,是雙方於2016年4月4日簽署的一份《國家基因庫技術服務合同》合作項目。
上述合同簽署時,王德明任總經理的南京昌健譽嘉 健康 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昌健譽嘉」),內容約定昌健譽嘉在江蘇省區域內將合格樣本運送給華大基因研究院,再由後者進行制備和儲存並收取技術服務費。
根據一份裁判文書記錄,2017年8月28日,華大基因向昌健譽嘉發出《關於撤銷對貴司區域授權的通知》,稱昌健譽嘉未完成考評標准(在合同約定的啟動期內,被告未完成考評標准要求的 150例送樣量,且遠遠低於該標准)、未經原告許可擅用 「國家基因庫江蘇分中心」等名義對同行企業進行實名舉報、擅用國家基因庫 L0G0、名稱開辦網站等嚴重違約行為。
復函中昌健譽嘉接受解除合同,但對解除的理由持有異議:一是啟動期未達150例樣本量是由於魏則西事件突發、行政執法部門干預影響以及華大基因擔心籌備上市被影響而放棄細胞業務要求;二是昌健譽嘉對採集臍帶血殘害嬰兒的違法行為向江蘇省衛計委反映,是基於法律法規並有充分科學依據,配合打擊違法犯罪。
2018年1月9日,華大基因向昌健譽嘉郵寄《關於解除的通知函》,稱「截卡本函發出之日,貴司提交的儲存細胞樣本量僅為17例,僅占本年度考校量的5.7%,遠未完成本年度考核量,已構成嚴重遲延履主要合同義務,現解除合同」。
上述解約理由被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法院所採納。但王德明認為,自己長期以來「被華大基因欺騙和玩弄」,隨後開始了網路舉報之路。
舉報帖中,被舉報的公司是深圳華大基因 科技 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21日,是深圳華大基因 科技 有限公司為生命 健康 小鎮建設而成立的全資子公司。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調查,相關「圈地」證據並不充分。華大基因也表示,華大控股及華大研究院並未在江蘇參與任何房地產項目,也未曾獲得土地資源。
去年凈利下降3成
在涉足新冠檢測的企業普遍增收的情況下,華大基因的表現卻正好相反。
根據財報,2021年,華大基因實現營收67.66億元,同比下降19.42%;凈利潤為14.62億元,同比下降30.08%。
對於業績下滑,華大基因表示,主要是因新冠業務市場競爭加劇,全球新冠核酸試劑盒檢測單價下降,以及部分國家和地區防疫策略的變化,公司主動戰略性調整新冠相關產品結構與供應鏈策略,基於新冠相關的利潤較2020年較高基數相比有所下降。
資料顯示,早在2020年疫情出現的第一時間,華大基因就推出多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同時還在全球多地區推出了「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
核酸檢測機遇讓公司的業績迎來爆發式增長。2020年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99.86%達83.9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656.43%達20.9億元。
其中,當年「感染防控綜合解決方案」一項,即基於新冠病毒下的核酸檢測服務營收就達51.42億元,一舉成為公司第一大收入來源。
但由於疫情檢查的技術門檻不高,華大基因自身也沒能抓牢這個機會。
2022年04月12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台提問:貴公司的經營策略是不是出了問題?核酸檢測試劑盒國內基本出局,沙特土豪這邊不再續購,歐美沒有什麼份額,非洲倒是乾的起勁,可惜非洲一年的銷量也追不上達安基因國內三天的銷量。
華大董秘回復稱,在後疫情時代,公司將不斷推動常規業務在海外的轉化落地,力爭將華大基因全球抗疫的勢能,轉化為常規業務發展的動能。
在這種情況下,盡管公司稱截至2021年年底,其新冠檢測產品覆蓋了全球超過180個國家和地區。但在2021年,公司海外市場整體營業收入規模為38.82億元,較上年同期的55.99億元同比下降超過30%。
但在營收下滑的同時,公司的銷售費用不降反升。根據財報,2021年華大基因銷售費用12.38億元,而2020年為10.78億元,同比上漲了14.82%。與此同時,公司的研發費用比2020年有所下降。
同期公布的一季報顯示,2022年一季度,華大基因實現營收14.3億元,同比下降8.52%,凈利潤3.3億元,同比下滑37.06%。
業績增速下滑,公司股價也連續調整,繼去年下跌31%後,今年以來再次跌去24%,目前股價66.33元/股,總市值約270億元。
對比去年年報和一季度股東名單來看,一年前定增入股的高瓴資本已減持止損。2021年2月,華大基因以145元/股完成定增,高瓴資本旗下禮仁投資進駐成為第七大股東。
但伴隨著股價下跌,高瓴資本的持股量從422萬股減至404萬股,截至去年年報時保持不變。至今年一季度時,高瓴資本相關基金已退出華大基因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
按照該公司第十大流通股東持有約167萬股測算,若非清倉退出,高瓴一季度至少拋售237萬股。行情數據顯示,一季度華大基因股票均價為89元,較145元的定增價下跌近四成,這意味著高瓴的「割肉」幅度不小。
Ⅳ 華大基因一周宣布三度增持有何意義
國內基因測序上市公司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最近1個多月因頻頻爆出負面消息股價持續下跌。7月23日晚間,公司宣布再度增持,這次出手的是公司實際控制人汪建。
華大基因高管紛紛增持背後是股價的持續下跌。6月14日,「獨孤九劍王德明」在天涯論壇發布文章,實名向江蘇省人民政府舉報華大基因偽高科技忽悠欺詐涉嫌賄賂官員,大規模套騙國有資產。
7月13日,虎嗅刊發頭條文章《華大癌變》,報道了去年在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婦幼保健院誕生了一名「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綜合症」男嬰,認為該男嬰的不幸降臨和當時負責產檢的醫院和提供無創DNA檢查的華大基因有關。
另外,7月16日也是華大基因巨額限售股解禁日,解禁數量為2.06億股,占公司股本總額的51.6%。按解禁前一天收盤價計算,華大基因解禁股市值約為211億元。
「舉報門」至今,華大基因股價已下跌逾37%。7月16日解禁日之後曾連續兩日跌停,7月23日跌幅為3.63%,報收76元。華大基因總市值已由最高時的突破1000億元縮水至304.08億元。
來源:澎湃新聞網
Ⅵ 華大基因不是新股為什麼今天漲幅超過十幾點
因為華大基因是創業板的股票,創業板今年改革了,漲跌幅都調整擴大到20%了! 所以可以超過10% 但不能超過20%
Ⅶ 獨股求敗:一家獨大上海超短幫大幹華大基因1.25億!(附點評)
周二大盤指數跳空高開上漲,全天呈現逐步沖高的態勢。截止周二收盤情況上看,三大指數均是紅盤報收,創業板指數漲幅2.96%,漲幅最大。上證指數收盤於2846點,漲28點,漲幅1.01%。兩市成交金額5300億元,較周一的量能多一點點。兩市漲停個股達到118家左右,相比周一的漲停數量是明顯的增多,可見市場環境明顯轉強起來。
創業板的變化: (注冊制創業板,機會很多),全天分時震盪大漲;K線收中陽線,明顯的強於大盤,一旦後期注冊制推行了,創業板的活躍度會更高,機會會更多。短期均線系統雖然被站上,但距離多頭向上,還很遠,最重要的是創指也有跳空缺口,隱患啊!
板塊熱點的變化: 無線耳機題材漲幅靠前,智慧松德、東方網力、漫步者、惠威科技、斯迪克等漲停;消費電子概念漲幅較強勢,科創股天准科技和華興源創漲停板,斯迪克、聯創電子漲停;次新股板塊也是最強的焦點之一,除了科創股大漲之外,非科創股的宇瞳光學、和遠氣體、通達電氣及瑞瑪工業等漲停;漲幅較小的板塊題材,則是電力改革、風電、水泥等板塊。整體看周二的板塊熱點變化上,無線耳機、消費電子、次新股是較強勢的三大熱點。
市場情緒的變化上: 周一顯然處於較弱的狀態下。隨著周二的高標股申通地鐵的強勢封板,帶動前期高標股紛紛反彈,加上連板人氣股創元科技繼續漲停,市場情緒進入了沸騰階段。大盤指數走勢呢,周一的縮量十字星K線,就是見底企穩的信號,沒量何談下跌。當然,周二的量能也並未有效放大,滬指單日量能2074億,基本和周一持平。所以,市場是存量資金的博弈,也是短線資金的抱團戰,無關長線資金,無關權重板塊。
周三大盤指數的走勢關鍵了,如果權重股不發力上漲,大盤指數應該會繼續維持窄幅震盪,量能還會縮量下去,單日滬指量能降至2000億以內也是正常的。但也說明了大盤指數短時期仍將窄幅震盪,維持盤底築底磨底的階段,非常適合短線客交易的階段。大膽干,不要慫!想成為少數人必須這樣的。
一、龍虎榜
龍虎榜是市場中最活躍,最頂尖的資金交易行為的集合,不管是機構也好游資也好,這些活躍在市場最前沿的資金基本代表了國內最頂尖的操盤水平。通過觀察龍虎榜,可以盡可能的了解和靠近市場主流資金的交易邏輯,這是龍虎榜最大的意義。其中機構席位是指基金、社保、券商自營等席位,機構持續買入的股票通常具有較好的成長性或估值優勢,機構大幅賣出則需注意風險。
章盟主 買入滬硅產業1億元、新乳業三日榜2726萬元、楚天科技三日榜1417萬元;賣出安科生物4527萬元、新乳業三日榜2805萬元、夢潔股份三日榜2782萬元、威奧股份718萬元。
上海超短幫 買入焦作萬方1581萬元、永悅科技三日榜590萬元、華大基因1.25億元、星期六3586萬元、安科生物2061萬元、創維數字910萬元;賣出安科生物2594萬元、星期六759萬元。
飛雲江路 買入英唐智控三日榜855萬元;賣出泰林生物1394萬元、吉艾科技715萬元。
炒股養家 買入供銷大集3217萬元、京威股份1645萬元。趙老哥買入省廣集團6432萬元。
作手新一 買入賽升葯業2553萬元;賣出華盛昌1820萬元、吉艾科技533萬元。
上海溧陽路 買入漫步者5047萬元、天准科技1134萬元;賣出吉艾科技539萬元。
流沙河 買入泰林生物1705萬元、創元科技1296萬元;賣出泰林生物2724萬元。
著名刺客 買入省廣集團4624萬元。喬幫主賣出朝陽科技515萬元。
金田路賣出金現代1780萬元。
點評: 周二市場情緒極度轉強下,游資大佬們明顯買入量增多。「抖音」概念股省廣集團,趙老哥買6432萬,著名刺客買4624萬,這哥倆算是把省廣干停了!上海超短幫大幹華大基因1.25億,一家獨大了。作手新一點火賽升葯業2553萬漲停。周三熱點股會大幅分化,看這些游資大佬們如何表演吧!其它個股就不一一點評了。
二、龍頭板塊點評:
龍頭板塊一: 醫療器械
龍頭: 華大基因
貴醫療器械板塊近期表現很強,龍頭華大基因再次新高漲停,會議中重點提及的熱點,同時內部機構高瓴資本也重倉了醫葯行情,對其他機構資金有明顯的引導作用,可以重點關注相關行業龍頭或者機構重倉標的
龍頭板塊二: 消費電子
龍頭: 東方網力
消息面,蘋果頭戴式耳機或將於下月發布,受此利好蘋果相關概念無線耳機、消費電子、智能穿戴、語音技術等今天領漲,東方網力4連板,前龍頭漫步者漲停,繼續觀察漫步者和東方網力的走勢,能連續漲停板塊機會加強,反之短線行情
龍頭板塊三: 大消費
龍頭: 貴州茅台
大消費乳業、白酒今天走勢還是很穩定的,機構報團下短線趨勢不容易改變,如果明天市場分化,資金會再次拉升大消費的,乳業周一大漲後可以繼續關注前排強勢股機會
主力資金流入前十股:
浩洋股份、威奧股份、和遠氣體、惠威科技、匯得科技、省廣集團、通達電氣、天准科技、湘佳股份、宇瞳光學
陸港通資金流向:
滬港通:凈流入17.56億,連續2日凈流入
深港通:凈流入35.22億,連續13日凈流入
5月26日機構最優評級個股研報:
隆基股份、通化東寶、華友鈷業、溫氏股份、金達威、伯特利、大亞聖象、數據港、中聯重科、火炬電子
Ⅷ 華大基因一年半估值縮水38億是怎麼回事
金陵晚報消息,作為基因領域的龍頭企業,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基因)的招股書於3月14日晚間更新,並再度叩關A股。從相關數據看,雖然這家公司一度被VC、PE擠破門檻,但在後起之秀的追趕下,所謂「神一般存在」的評價已大打折扣。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按照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華大基因目前總股本3.6億股,公司擬募資17億元,發行股票數量不低於4000萬股。簡單測算,公司IPO募資計劃中的估值為42.5元/股,其目前總估值約為153億元。相比一年半以前,估值縮水38億元。
基因界的騰訊還是富士康?
這固然與投資機構起初的盲目樂觀有關,但從財務數據看,華大基因的業績也並非外界想像中那麼光鮮。
招股說明書顯示,華大基因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32億元、13.19億元以及17.11億元,凈利潤分別達到5852.98萬元、27205.52萬元和35001.75萬元。公司2015年凈利增長3.6倍,這是因為公司前身華大醫學於2014年12月啟動與華大科技的重組,華大控股、華大三生園將其持有的華大科技合計57.6225%的股權評估作價對華大醫學進行增資。
而根據此前公司披露的資料,2012-2014年,華大基因的營業收入分別為7.95億元、10.47億元、11.32億元,同期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8173萬元、1.36億元、2812萬元,其中2014年凈利潤較上年下滑79.3%。對於如此大的業績波動,華大基因此前並未在招股書中解釋詳細原因。而在這次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中,2014年的凈利潤變成了5852.98萬元。
前述投資界人士推測,可能華大基因獨立發展的業績表現跟不上公司一路飆升的估值,控股股東才啟動了2014年底的重組。
追溯過往,2010年,華大從美國基因測序儀器公司illumina購入128台高通量測序儀,使其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基因測序機構。2013年,華大完成對美國測序儀生產商CG的收購,從而具備二代基因測序儀的生產能力。
這也導致市場上一直有兩種聲音:一說華大基因是「騰訊」,有著強大的生物學領域創新技術;一說華大基因是「基因界的富士康」,一家基因測序的來料加工企業而已。
競爭對手正在謀求上市
近些年,基因市場被投資界熱捧,競爭程度也在加劇。
招股說明書顯示,在華大基因2016年銷售額排名前五的大客戶中,美年大健康位列第二大客戶,采購額5739.55萬元,佔比3.35%。作為國內最大的民營體檢機構之一,美年大健康對基因檢測服務有旺盛需求。然而,《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美年大健康旗下已經自設基因檢測服務公司美因基因,並且已經在2016年11月順利融資1.67億元。
此外,華大基因收入來源最高的是生育健康類服務,2016年該板塊收入達9.29億元,佔比54.62%。而在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中,貝瑞和康一直被視為華大基因有力的競爭對手。巧合的是,貝瑞和康也在謀求上市。據上市公司*ST天儀(原天興儀表)2017年3月9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貝瑞和康2014年、2015年、2016年營業收入分別為3.34億元、4.46億元、9.22億元;2014年、2015年、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0.36億元、0.37億元、1.42億元。
可見,貝瑞和康2016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比2015年增長285.63%。另外,在主要的生育健康類基因檢測服務方面,貝瑞和康9.22億元的營收已經接近華大基因的9.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證監會就華大基因《招股說明書》發出《問詢函》,總共提出了59個疑問要求華大基因解釋。證監會表示,華大基因歷史上重組較多,主要通過收購股權和資產的方式,將華大控股下屬一些板塊納入發行人體系。因此,證監會要求華大基因說明:是否在資產、人員、機構、財務、業務等方面是否均獨立於關聯方。
對於外界疑問,《金證券》記者曾多次致電公司披露的公開電話,始終無人接聽。截至發稿,記者傳送給公司郵箱的采訪提綱也無人回復。
Ⅸ 如何購買華大基因股票
買股票首先要開立證券賬戶,然後轉錢進去,華大基因代碼:300676,目前股價202.31元,最低100股起步。
Ⅹ 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發展看什麼
去年華大基因的業績受疫情刺激,收入和凈利潤都暴漲數倍,股價從60多元漲到近200元。但從去年7月開始一路下跌,從最高點到現在下跌幅度超過40%,接近腰斬。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市場認為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核酸檢測的需求不可持續,業績高增長缺乏持續推動力。其次,股票市場整體熱度有所下降,抱團股炒作風格轉換,帶動市場整體回落。
那麼,疫情過後華大基因的業務會如何發展?是回到疫情以前的狀態?還是更上一層樓?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看看華大基因疫情以前的業務發展現狀是什麼。
華大基因是華大集團在A股的第一家上市公司,在疫情前,主要業務有 生育 健康 、腫瘤防控、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感染防控業務、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 ,其中生育 健康 是核心業務,目前主要是做新生兒產前檢測的,占總收入比例接近一半,這塊業務發展還行,還在全國推廣中,滲透率逐漸提高,但是現在年輕人不愛生孩子是個壞事,不過短期看影響不大,這塊業務短期的增長還不錯,長期看還需持續的技術創新推動。
腫瘤防控就是做腫瘤的「防」和「控」,這塊業務市場前景很大,是兵家必爭之地,單就腫瘤早篩這塊現在就已經成就了幾家獨角獸公司。華大基因目前在這塊的投入在增加,目前收入佔比較小,未來有望成為下一個增長點。
精準醫學綜合解決方案是給大型科研、醫療機構做解決方案的,簡單說就是賣設備和耗材的。這塊挺重要,疫情以前收入佔比能佔到兩成,增長也挺快,主要是To B的業務。
感染防控業務是直接受益去年疫情的一塊業務,本來不是華大基因的主力軍,去年一下子成為絕對主力,貢獻了絕大多數的收入和利潤,收入來源主要是國外的核酸檢測試劑需求,今年這塊業務增長率肯定會下降,但是這塊業務的地位隨著國家的重視,已經不能同日而語了。去年華大基因在中國和國外大建火眼實驗室,為全球抗疫做出了很大貢獻,同時,也把華大基因的設備和技術帶到了世界各地,很好的展現了中國的實力和擔當。疫情過後,這些實驗室怎麼繼續發揮作用?是否能成為海外業務的重要抓手?是華大基因未來幾年的重要看點。
多組學大數據和合成業務是做科研外包的,各大科研機構、葯廠、醫院都科研的需求,基本上現在做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都會從基因層面做一些分析,也就是需要做基因測序,而做測序發論文是華大基因的強項,所以自然就發展成一門生意。但是這塊業務現在競爭比較激烈,基因測序的設備和技術在業內已經比較普及了,不是個特別神秘的東西,賺錢能力一般。這塊業務的比重最近幾年在下降。
應該來說,經過去年的洗禮,華大基因既發展了業務,鍛煉了隊伍,又收獲了 社會 的贊譽和信任,公司的士氣和信心都空前高漲,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傳統生育 健康 業務受疫情影響收入有一定程度下降,腫瘤業務的推進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未來三年,是華大基因非常重要的三年,我個人會關注以下三點:
一看華大基因如何轉化抗疫紅利,重點是海外市場
二看華大基因腫瘤防控業務進展,是否有明星產品落地
三看華大基因生育 健康 業務發展,技術創新和市場推廣兩條腿怎麼走
備註:華大基因是我非常尊敬的一家公司,從華大的發展 歷史 看,技術創新是最大推動力,發展過程和基因突變有點相似,存在不可預測性,有過好幾次跨越式發展,也踩過一些坑,但總的趨勢是積極向上的。生命科學是未來改變世界最重要的幾個領域之一,也是國家高度重視和支持的領域,行業的前景不用贅述,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各國都在爭著搶占技術制高點,中國作為大國必須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有競爭力的產業,不能受制於人。華大基因作為行業領軍企業,其發展對整個行業都有帶動作用,期待華大基因未來給 社會 創造更大的價值,基因 科技 造福人類。
本文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作為投資理財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