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岌岌可危10家子公司待重整,力帆股份遇破產/退市風險
[汽車之家?行業]?力帆的處境正在進一步惡化。7月10日,力帆股份(601777)發布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10家子公司(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銷售、力帆進出口等)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進行重整,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並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也面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
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提到,子公司力帆乘用車、力帆汽車銷售、力帆汽車發動機、無線綠洲、移峰能源現階段生產經營均不正常。債權人的申請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能否進入重整程序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概括來說,在10家子公司均出現「無法清償到期債務」的情況後,力帆股份正在遭遇重大危機:如果重整失敗,力帆股份很可能宣告破產、被終止上市;即使重整執行完畢,公司後續經營和財務指標如果不符合法規,仍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
力帆股份表示,在法院受理審查案件期間,公司將依法配合法院對力帆乘用車等10家全資子公司的重整可行性進行研究和論證。若法院裁定以上全資子公司進入重整,公司將依法行使股東權利,配合法院及管理人的重整工作,並促使全資子公司依法履行債務人的法定義務。
近來,圍繞力帆股份的負面消息一直不斷,公司經營正在經歷巨大危機。銷量方面,2020年前5個月,力帆汽車總銷量不足1500輛,自身造血難以為繼。今年6月中旬,力帆股份披露,公司涉及訴訟(仲裁)已達392件,涉及金額29.06億元。經銷商、供應商、消費者,甚至是自己旗下子公司,紛紛把力帆告上法庭;6月22日,大批力帆經銷商趕赴重慶向廠家索賠維權,長久積累的矛盾愈發激烈。總的來看,力帆股份當前的危機涉及方方面面,已經到了一個生死攸關的時期。(文/汽車之家才麗媛)
㈡ 身負14億的訴訟糾紛,如今財務危機四伏的力帆車企究竟是為何走到這般
老牌車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來麻煩不斷,業績暴跌、轉型新能源遇阻,資金更是捉襟見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資金「拆東牆補西牆」,不過隨著資金狀況的惡化,先是3.79億元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引來監管的問詢函,而後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負多宗訴訟糾紛。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有關規定,統計了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發生的涉及訴訟(仲裁)事項,涉及金額合計人民幣14.23億元(其中: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訴訟費等)。公告顯示,上述訴訟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資租賃合同等糾紛。
資金短缺再無現金流
除此之外,隨著力帆資金狀況的惡化,3.79億元的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到期無法歸還,也引來監管的問詢函。據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認購對象非公開發行股份,籌得16.63億元,用於「汽車新產品研發」項目。但隨著公司財務壓力增加,這部分資金中有4.49億余元被用於暫時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現行規定,閑置募集資金暫時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單次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億元閑置資金,共分三次暫時補充流動資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規模3.79億元。也就是說,今年7月5日這筆資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將於7月23日召開股東大會,審議「終止部分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並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當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發問詢函,要求力帆股份說明相關情況。最終,迫於相應的審議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這次會議。
力帆股份表示,鑒於目前國內汽車行業及客戶群體正在發生轉變,傳統燃油汽車競爭加劇,新能源汽車行業也在發生技術革新,此前的募投項目「汽車新產品研發」擬開發的部分車型已不再適應市場需求,所以決定終止,相關資金也將用於永久補充流動資金。而後力帆股份在回復上交所的問詢函中稱,公司在未歸上述3.79億元元已到期募集資金前,不啟動永久補充流動資金相應審議流程。
是否真正實際進行了新產品研發我們不能確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確挪用了其中的4.49億元作為補充流動資金,且無能力償還,並試圖將結余募集資金永久補充流動資金。對於一家上市車企,3.79億並不算一筆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資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
事實上,力帆的危機遠不止於此。日前,因銷量慘淡,引發經銷商維權,要求退網並賠償:包括但不限於保證金、建店補償、返利、銷售款等全額返還給他們;全額回收庫存車和庫存配件及專用工具。隨著力帆老掌門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這艘大船的千瘡百孔逐漸顯露出來,而未來它將駛向何處?
㈢ 重慶力帆汽車怎麼樣
4月23日,ST力帆發布公告稱,即日起停牌一天,26日復牌並取消其他風險警示,變更為「力帆碼喚股份」。同時,因公司名稱及股票簡稱變更,將於同日變更為「力帆科技」。
不到兩個月後,力帆在證券市場擺脫了退市等風險警示,隨後迎來了股價上漲的利好局面。尤其是摘掉帽子,意味著力帆的股價不再受原來5%的限制,而是提高到10%。
這要歸功於去年年底力帆實施的破產重組。由此,被吉利汽車接手的力帆汽車擺脫了之前留下的巨額債務,依靠債務重組獲得巨額利潤。2020年,其凈利潤達到5800多萬元,扭虧為盈。在力帆汽車公布的2020年年報中,出現了這樣一行數據:債務重組收入918841.12萬元(即近92億元)。
顯然,摘帽成功並不意味著危機解除。相反,力帆之所以能輕松摘掉帽子,還要看相關規定的變化——扣非凈利潤不再需要為正。由於在重源襲組中處遲裂凱置了所有停產車型的專用設備,力帆已經喪失了旗下車型的製造和銷售能力,成為吉利汽車的代工廠。
如今,只推出楓葉30X和楓葉80V兩款油改電產品的楓葉汽車是力帆的代工對象。這被外界視為吉利汽車試水新能源、改電領域的汽車品牌,也成為力帆在摩托車業務之外生存的基礎。
力帆曾經輝煌過。2010年11月25日,在成立18年後,力帆走上了資本市場的舞台,被世人賦予了「私家車第一股」、「私家車第一股」、「國產摩托車之王」等一系列稱號。當時正處於人生巔峰的尹明善萬萬沒想到,自己一手創辦的企業有一天會風雨飄搖,與自己無關。
以摩托車行業為生存狀態,力帆涉足乘用車行業,通過模仿和逆向工程,迅速推出了力帆520、320、530等20多個產品。比如力帆520的整車技術被曝是基於PSA集團旗下的愛麗舍。
同時,早在2010年,新能源戰略啟動,新能源R&D項目布局。當時,在國內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以及「新能源汽車銷量越多,補貼越多」的背景下,力帆汽車成功獲得了可觀的政策紅利。
然而「新能源成就,新能源失落」,尹明善建立的「朱樓」在2016年開始崩塌,一張作弊器名單將力帆送入深淵。隨著市場上產品競爭的日益激烈,力不從心的力帆在「聲名狼藉」的情況下陷入了債台高築的境地,在證券市場上披星戴帽。
如何避免退市成為當時力帆迫切的現實。和大多數企業一樣,力帆選擇了轉讓資產,包括年產15萬輛的乘用車生產基地、重慶力帆100%股權和乘用車生產牌照。但這還不夠。
於是,在被迫破產重組中,吉利的接管成了一場及時雨。隨著尹明善的突然出局,力帆被束縛住了。
當生命線被吉利收緊的時候,力帆或許還是一家車企,但已經不是人們熟悉的那個力帆,也不可能回到摩托王時代。對於力帆來說,摘星戴帽只是換個名字而已。無法掩蓋的事實是,它只有汽車代工的能力和無法翻身的痛苦。
百萬購車補貼
㈣ 力帆股份未來市值會不會突破4000億
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基本不可能,因為力帆集團之前一直是做農用車的,就是說摩托車和三馬車,這些東西他做的確實比較好,但是他現在想轉型汽車,效果就不是那麼好,他推出了一些新的車型,不受到大眾的承認,大眾覺得他設計的很醜,然後也沒有自己突出的優點特點,沒有打開市場,那麼從短期來看,如果它不做出一個戰略上的轉變,工作重心上的轉移,顯然是不可能達到那麼高的市值的。
㈤ 力帆股票為什麼會跌那麼多
1、力帆股票大幅下跌的原因有很多:
(1)受大盤指數的影響:目前中國股市的大盤指數在不斷震盪,如果大盤指數也在大跌,那麼力帆股票作為個股下跌也是正常的。畢竟大盤指數本來就是由這樣各種個股構成的。
(2)受力帆集團的業績影響:根據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報,該公司在2014年的業績下滑,導致很多投資者不看好這個上市公司,從而股價下跌。
(3)受汽車行業的市場影響:目前由於各種利空信息的影響,汽車股普遍下跌,所以力帆股票作為汽車股會下跌。截至8月14日,中國股市中的汽車股普遍都下跌,力帆股份(咨詢 買賣)跌超3%,一汽夏利、海馬汽車(咨詢 買賣)、金杯汽車(咨詢 買賣)、長安汽車(咨詢 買賣)跌超2%,江鈴汽車(咨詢 買賣)、悅達投資(咨詢 買賣)、比亞迪(咨詢 買賣)、中通客車(咨詢 買賣)、長城汽車(咨詢 買賣)等跌超1%。
2、力帆集團成立於1992年,是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歷經21年發展,成為以汽車、摩托車的研發、生產、銷售(包括出口)為主業,並投資於金融業的大型民營企業。2012年,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現銷售收入86.79億元,產銷汽車13.15萬輛,出口創匯5.82億美元,位列重慶民營企業第一位。截至2012年12月,累計申請專利8007件,其中已獲授權專利6951件,各項指標居全國同行領先地位。目前,公司現有員工9375餘名,其中具有大中專文化程度7080餘人。力帆已十度入選中國企業500強,連續多年成為重慶市出口第一名。2010年11月25日,力帆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碼為601777,是中國首家上市A股的民營乘用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