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概股有什麼股票
你好,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概股主要有京東、中華網、新浪網、搜狐網、網易、TOM網、盛大網路、僑興電話、金融界、攜程網、亞信科技、掌上靈通、UT斯達康、九城關貿、第九城市、空神北京科興、斗耐虧華友世紀、汽車系統、太平洋商業、分眾傳媒、德信無線、網路、楊凌博迪森、美東生物、e龍、瑞立等。
在紐約上市的中概股:中國鋁業、東方航空、中國綠色農業、中國人壽、中石化、南方航空、鄉村基、大全新能源、當當網、通用鋼鐵、廣深鐵路、華能電力、南太電子、中石油、上石化、兗州煤業、英利新能源、新東方、阿里巴巴、諾亞財富、獵豹移動、天和光能、聯拓、晶科能源、泰和誠醫療、鑫苑置業、21世紀不動產、易車網、汽車之家、永新視博、橡果國際、易居中國、搜畝褲房網、葯明康德、樂居等。
Ⅱ 吳鷹的人物平生
成也小靈通敗也小靈通
1989年,在紐約街頭的吳鷹,頗為意外地與後來擔任UT首席技術官的黃曉慶相逢,而正是這段美麗的邂逅,最終成為吳鷹人生中需要用濃墨重彩去勾勒的標志性事件。
5年後的1994年2月,黃曉慶正式脫身貝爾實驗室並一頭扎進由台灣人陸弘亮一手撐起的Unitech公司,而當時的陸弘亮正在美國集中精力從事通信軟體的開發。後來,在黃曉慶的努力下,吳鷹、薛村禾、陸弘亮才得以有機會在酒桌上把酒痛飲,感喟「相識恨晚」。而當50%:50%的合並方案在吳和陸之間深入交流並最終敲定後,吳鷹更是將黃曉慶拉到了中國。
1996年,時任浙江餘杭市郵電局局長的徐福新,去日考察時偶然發現了PHS技術(小靈通)的可用性,並迅速回國搞出了小靈通。據知情人士透露,當時的徐曾密切接觸過多家國際通信巨頭,力圖合作開發,奈何對方均以小靈通技術落後為由,拒絕合作,其中華為、愛立信對此曾認真做過專項研究,但最終還是放棄了。
正是這些通信巨頭們的集體缺席,吳鷹才得以買斷該技術並強勢推廣。1998年,在國際巨頭紛紛不看好的情形下,吳鷹斥資數千萬發展小靈通業務,並最終一炮打響。2000年3月3日,UT斯達康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登陸當天,股價一度高沖到73美元,漲幅達278%,公司市值瞬間膨脹為70多億美元,被納市戴上了2000年第一季度10佳公司的桂冠。
吳鷹下注小靈通,居然成功了。
股市的好消息以及媒體的吹捧讓吳鷹沉醉其間。天南海北飛來飛去,各種名人派對、財富論壇上總可見吳鷹的標志性身影,其氣勢、光環與大牌明星並無二致。
在繼美國《商業周刊》2002年評定UT為全球IT100強,遴選其為全球成長最快公司之後,2003年,美國《時代周刊》更是將吳鷹與eBay創始人惠特曼、Google 全球副總裁Omid Kordestani、Dell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Kevin Rollins、搜狐總裁張朝陽等14人一道,給予了隆重的特別報道。
在這期名為「Tech survivors」的重磅推介中,《時代周刊》對吳鷹在小靈通技術上引人矚目的商業貢獻表達了耐人尋味的推崇:「吳鷹於1998年在中國推出小靈通業務時,估計誰也不會想到,截至2003年,其用戶能夠突破1800萬。而更為離奇的是,這種技術早在90年代初就已經問世於日,而吳鷹愣是憑借他新澤西理工學院的電子工程學位,重新定義了小靈通概念,並以此說服了中國信產部的官員,讓他們相信小靈通是固定通信業務的延伸和補充,並將該技術賣給了中國的兩家固網運營商——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而這兩家公司當時也正躊躇於沒有移動運營許可證而扼腕嘆息中,合作自然水到渠成。」
《時代周刊》援引某位咨詢師的觀點,耐人尋味地披露:「吳鷹最奇妙的地方在於,他總是能夠將不可能的東西變得合理合法。」
但吳鷹的好夢只持續了幾年,隨著小靈通業務的急速落敗,UT決策層宛若熱鍋上的螞蟻。他們從前都是將大把的力氣用在小靈通上,很久以來也未曾想過今後的發展謀略,滿心以為靠這一個東西就能夠吃上些年月了。
處境的尷尬逼迫變局的出現,扭轉頹勢成為當務之急。但吳鷹的押寶心態郁結在心頭化不開,其「大賭定輸贏」的氣質似乎已經全然融會在他的血液里:從扛著巨資砸入3G幾乎血無歸,再到謀劃中國IPTV版圖結果前途渺茫,UT和它的精神領袖吳鷹彷彿無頭蒼蠅,開始到處亂撞。
吳鷹,那個被烙上小靈通標志的物質載體,此刻卻再也不想提什麼小靈通了。
2006年10月17日,在位於北京長安街東方廣場的UT斯達康中國總公司的辦公樓里,其市場總部高級投資關系經理張純面對《IT時代周刊》記者的提問說,吳鷹確實是在這里辦公,但已經去美國,而且他經常是美國、北京、杭州三地飛,時間很不確定。在與張純交流前,刊記者在前台和接待小姐聊天,對方稱吳總經常不在北京。
在其辦公樓的幾面牆上,分別擺放著UT的最新產品圖示、最新產品模型、各個時期的榮譽證書和獎杯,記錄著小靈通曾經的輝煌。據信產部發布的權威數字,2005年上半年與2006同期相比,整體利潤上漲31.5%,而2006年上半年,比2005年同期僅僅增長2%。盡管從數字上看似乎仍在增長,但就行業整體而言,預期已很不看好。而UT的官方數字顯示,2005年,公司凈虧損4.62億美元。2006年僅上半年凈虧損就已突破3210萬美元。分析人士甚至預測,2006年UT全年財報將會比2005年更加難看。
在小靈通風光不再的時候,吳鷹終於也脫去了他那一層神奇的光環。不過,對於吳鷹不再就任CEO職位一事,UT方面稱,這只是公司讓吳鷹承擔更重要的職能,尋找公司戰略選擇,而不是因為小靈通的問題。
身陷泥潭
小靈通業務不再風光,吳鷹開始了新一輪的賭博。他頻頻在WCDMA、CDMA2000、IPTV等業務上下注,希圖扳回敗局。但這一次,命運之神顯然沒有再次眷顧他。對吳鷹下注IPTV一事,號稱「拚命三郎」,對吳鷹了解甚深的周韶寧在接受《IT時代周刊》采訪的時候說,「沒錯,IPTV目前在發展模式上還有待探索,標准也不確定,監管也有問題,到大規模應用可能還有一個漫長的過程,大量投入可能會有風險。」周韶寧曾供職於UT長達9年,當時與吳鷹、黃曉慶並稱UT中國的三架馬車。對於這個說法,UT斯達康稱,經他們核實,該刊記者與周的對話被稱為斷章取義,嚴重違反被訪者初衷。但可惜的是,他們是如何核實的,UT並未明言。
原供職於摩托羅拉、現為摩托羅拉旗下公司飛思卡爾半導體亞太區總裁的關永祺,曾經專門負責PHS技術在日的研發推廣,但PHS業務後來被摩托羅拉果斷砍掉。
2006年10月19日,北京和平里中街乙十六號商務會所,關永祺接受了《IT時代周刊》的獨家專訪。
關永祺對刊坦言:「當初摩托羅拉在日也發展小靈通,但後來我們徹底退出了。因為那時候日政府認為,這個技術已經面臨淘汰,技術應該往高處走,而不是相反。我一直密切關注UT和吳鷹的發展路徑,我也曾看到,吳鷹把這個東西拿到中國來,做得很好,我可以祝賀他,但我們不會去做!」
「小靈通是一種很特別的產品,但不是一個長遠發展的方案,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時間、一個特定的機會,它冒了出來而已。即使你在幾年前問我,飛思卡爾要不要上一個小靈通晶元項目,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不。盡管你可以說,靠這樣一個不能維持長久的方案,UT斯達康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大公司。」 關永祺對小靈通的發展軌跡基持否定的態度。
而多位專家在和刊記者談及UT和吳鷹時,都表達了惋惜之情。因為他們沒有考慮到「范圍經濟」,把幾乎全部的力氣投注到小靈通上,最後當小靈通業務呈現發展遲滯徵兆時,再提轉型,在時間上已經晚了好幾步,處境自然不利。
轉型往哪裡轉,又是一個問題。先是投3G,從WCDMA到CDMA2000,再到IPTV,給人的印象是急速冒進、雜亂無章。在3G領域,企業進入很多,諾基亞、愛立信、北電、華為幾年前早已安營紮寨、厲兵秣馬,在終端設備上擁有明顯優勢。
值得一說的是華為,它是一個與UT截然不同的企業,幾乎通信領域的所有分支技術華為都有涉及,是產品線完備的一個典型,在各個領域與國際一流企業展開全球性競爭。所以,在這樣的競爭環境里,UT似乎並沒有多少話語權。
已經公開的消息是,很早以前中國電信就已經與愛立信簽署協議,就3G技術設備進行合作。廣東移動也很早就提出決定採用愛立信的3G設備,而此時的UT卻還在如火如荼地拼殺小靈通。在這樣的情形下轉型做3G,從時間和整體氛圍上講,對UT已經很不利。
一位接近吳鷹和UT達數年之久的內部人士對《T時代周刊》記者透露,由於當初吳鷹做小靈通做得很強勢,分搶了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的飯碗,曾經給兩者造成了很大壓力, UT一度與兩者關系很僵。所以,就3G業務,愛立信、諾基亞等企業領導都曾拜會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均盛情接待,唯獨吳鷹吃了對方的閉門羹,再加上3G遲遲不發牌照,UT更是雪上加霜。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由於在小靈通業務上的深度合作,UT和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等固話運營商積累了不錯的關系。但從某種意義上講,當初中國電信、中國網通力推小靈通實屬迫不得已。因為沒有移動GSM牌照,小靈通又屬於固網通信,所以便只能找小靈通這一僅有的途徑去拓展業務,除此沒有其他任何選項。
董事會否決了吳鷹的全球CEO
小靈通的戰略失誤所造成的公司與個人的窘迫心境,一度讓吳鷹回憶起當年在美國貝爾實驗室的那段經歷:在被貝爾實驗室開除出局的一剎那,農民出身、勤懇治學、一步步走到當下的吳鷹頓時淚流滿面。強大的自尊心燃燒起來的是無比高亢的鬥志,吳鷹隱忍並堅強地搜尋著可能成就事業的一切線索,直到發現了小靈通。吳鷹曾經擲地有聲地表示:只有在最困難的時候,你才能判斷出誰是man,誰是boy!
吳鷹試圖凝聚全身氣力扭轉頹勢。在轉投3G深陷無底洞之後,他亮出了最後一張王牌:IPTV!
事實證明,他又錯了。
身處漩渦之中的UT首席科學家楊景,不得不對IPTV加以褒揚。他表示,IPTV是消滅數字鴻溝、實現全社會信息化的最有效途徑。此言外之意便是,大家都要給IPTV捧個場,那樣UT也能好過些!
股價一挫再挫,虧損無邊擴散,UT董事會眼睜睜看著曾經高高在上的公司股票,如今變得如同大白菜一樣被低廉拋售,心中自是焦慮萬端。更有分析師表示,UT股價在5美元才基符合實際情況。
固定資產在不間斷地無形流失,企業員工的勞動積極性倍受打擊,高管跳槽風波愈演愈烈,而更為重要的是,股民的集體不買賬已經凝聚成為公司內部的巨大壓力。
一向只負責資層面,並不實際操作中國業務的UT董事長兼全球CEO陸弘亮惱了。當時透露出來的可靠消息是,從2007年1月1日起,由UT獨立董事Tom Toy擔任公司董事長,陸離職後仍將擔任公司戰略顧問,但全球CEO將不再考慮吳鷹。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在不久前的一次新聞采訪中,吳鷹曾經透露,自己雖然很早以前就曾被陸老闆「欽點」為全球CEO(公司也作過公告稱將於2007年1月1日起由吳鷹擔任全球CEO),但總感覺自己的能力還有差距。但當2006年5月陸老闆決定辭職並繼續委任吳鷹時,吳鷹開心地表示:自己的能力可以勝任了,一定要把這個工作做好!
如今老闆的臉色變了。
行業資深人士何濤在接受《IT時代周刊》記者采訪時,深刻剖析了陸與吳的復雜關系。
據何濤講述,陸弘亮是一個非常好相處、非常大度的人,更是一個可以做哥們、值得託付的人。早在與吳鷹合作之前的很長時間里,陸在美國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只是國內對此關注度不夠。直到吳鷹和小靈通在國內的一路高歌才促使大家發現,原來在吳鷹和小靈通背後還有這樣一個精明的戰略投資家在整體策劃。
「我的弱點也是我的優點,就是太容易相信別人。很多時候我明明知道某個人借錢有去無回,但我還是要幫他。別人都說我太天真。」總是保持一臉笑眯眯表情、曾經創辦過3家公司且深諳矽谷創新機制的陸弘亮,這樣對自己人格作剖析,無論怎麼看都有些是針對吳鷹的意思。
對於這個結論,刊向UT斯達康求證時,UT只是表示結論錯誤,但具體是哪錯了,並未向刊明言。
諸多分析人士在與刊記者交流時都流露了類似的觀點:陸弘亮在UT是一個相當有份量的人,至今無人能夠撼動。UT董事長陸弘亮和董事會為什麼要否決吳鷹的職位?其實無非是給股民一個交代。
固執的性格害了自己
UT走到了尷尬的懸崖邊上,無論怎麼走,都很危險。
自詡「60分的能力,80分的舞台」的UT,處處宣揚尊重人才的「一團和氣」,但其實不然。
某位UT前員工對《IT時代周刊》講,當初見到大鬍子的吳鷹,並認真聆聽了其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宏大解讀後,當即感嘆自己「找對了領頭羊」。但承認「理想高過現實」的該員工,卻在具體工作中,逐步修正了自己從前的觀點,而且後來隨著UT整體發展多次遭遇掣肘,「吳鷹在UT的標桿作用已大幅度退化」,而其內部機制也凸現了重重漏洞。 公司領導的個人意志往往會影響一個企業的最終走向,是否善於採納下層員工的可行性建議非常關鍵,吳鷹和他的UT從企業戰略上來說,似乎並沒有理順這樣一個基關系。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連福表示,作為小靈通精神象徵的吳鷹,確有他的過人之處,但從小靈通一夜成名後,他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一個沒有理性思維的人如果一度財力膨脹,性格往往扭曲,自己認為無所不能了,別人的正確建議都聽不進去了,一切自我說了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單一的市場、單一的產品是很危險的,尤其對做高科技產品的企業而言,是最危險不過的,而吳鷹卻偏偏固執地走到了這一步。
消息靈通人士透露,不論UT是否「改嫁」,吳鷹這次鐵定是要離開UT了。只不過,根據雙方簽署的意向書,吳鷹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UT董事會最新調整下達之前,緊密配合其他同事以及美林證券,站好UT最後一班崗。而在此關鍵時刻,吳鷹需承擔相應責任。之後,UT斯達康向《IT時代周刊》回復,認為這是商業謠言,公司早就公開辟謠,並掌握了謠言出籠背景。但讓記者感興趣的是,謠言的出籠背景是什麼,UT並沒有透露。
10月27日,一位UT在職員工在多次表露「千萬不能署名」後,終於接受了刊記者的采訪。在深入交流後,該員工就公司整體運營狀況和吳鷹離職傳聞,談了自己的幾點體會。他說:「其實, UT內部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動盪了,原因有兩個。首先,大家心裡一直都綳著根弦,而且不論基層員工還是中層領導,都很惶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公司運作的整體不景氣極有可能再度引發大規模裁員。再者,整個公司從上到下,無論在杭州、深圳、北京還是在美國加州,在尚未傳出正式消息前,就已經對吳鷹的去向猜測紛紛,而其中,除一部分高層在私下表示過吳鷹將要離開的消息外,更多人聽到的卻是:吳鷹即使不走,也會被降職處理,很有可能調離北京,去杭州負責研發、生產,但這樣的任命,對好強的吳鷹來說,接受起來很不容易,是否接受這樣的任命非常難說,所以,離開的可能性非常大。」對於UT員工的這段采訪,事後刊向UT求證時,卻仍然被UT定義為謠言。UT在回復刊的意見函中,表示願意真誠地與媒體溝通,但當刊記者與UT方面進行溝通時,得到的卻不是這個結果。在發展戰略上飽受重創的UT,這個號稱「東方智慧,西方創新」的國際「大」企業,再度面臨艱難的選擇。
精於交際、口才超人、融匯中美文化於一身的吳鷹,被尷尬地丟在死寂、灰暗的世界裡。
Ⅲ 螞蟻金服持股最高的是誰
馬雲曾說「我對錢不感興趣」,如今卻接連減持套現,半年獲得400多億人民幣現金。現在看來,股市的輝煌都是虛幻的,放在自己口袋裡才是最有把握的。
img src=' https://P5-testd cdn .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714432 e 68 f 6b 49 b 793 e 7894 e 911 Fe 58 f '/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發布的最新財報,阿里最新的股權結構也已曝光。馬雲實際持有多少股份?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7月2日,日本軟銀集團持有阿里24.9%的股份,仍為阿里巴巴第一大股東;馬雲持股從去年的6%下降到4.8%,因為馬雲在此期間套現400多億。
可以發現,阿里巴巴集團的最大股東是軟銀集團,孫正義手中最值錢的資產是阿里股票,早已超過1300億美元。隨著近期阿里股價的上漲,孫正義手中的財富不斷升值。
馬雲是阿里巴巴集團最大的個人股東,持股比例為4.8%。蔡崇信的持股比例從去年的2%降至今年的1.6%。持股比例下降的原因是現金。蔡崇信半年套現120億人民幣。
img src=' https://p9 .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41 b 05d 09 ecbe 4d 74 a 13 a 1 AFB 8 c 7 db 42a '/
雖然馬雲和阿里合夥人持股不多,但根據合夥協議,馬雲和他的團隊牢牢控制著整個阿里巴巴集團。軟銀和雅虎作為前兩大股東,無法參與日常經營管理。這是國內互聯網公司特有的股權結構,即同股不同權。
除了阿里巴巴,馬雲還有一張王牌——螞蟻金服(支付寶母公司),現在已經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獨角獸。2020年6月,螞蟻金服已經更名為「螞蟻科技」。7月,工商信息已經更改,技術爛扮屬性成為第一。
那麼,螞蟻金服(支付寶的母公司)的最大股東是誰呢?馬雲持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和阿里巴巴一樣,馬雲持股不多,但馬雲仍然可以控制螞蟻金服。
img src=' https://p9 .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91b 30867 FEC 24 a 679 a 22 af 4 ab 1 db 7 a 92 '/
工商查詢信息顯示,螞蟻金服(支付寶母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為杭州君逸股權投資,持股比例為28.45%;第二大股東為杭州君傲股權投資,持股比例為21.53%。杭州韓軍和君傲合計持有螞蟻金服近50%的股份。
那麼,這兩家公司是什麼來歷呢?公開資料顯示,杭州韓軍的第一大股東是杭州接君,杭州君奧的第一大股東是杭州季峻。杭州接君和杭州季峻主要由阿里高管、合夥人和螞蟻金服高管持有,股份非常分散。
img src=' https://P3 . 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d2f 5b 24 f 1921437688d 4978884 BD 8da 0 '/
根據阿里巴巴2020財年報告,阿里巴巴持有螞蟻金服33%的股份,杭和君傲合計持有螞蟻金服50%的股份,馬雲持有螞蟻金服8.8%的股份。值得一提的是,馬雲擁有螞蟻金服50%的投票權,通過股權層層滲透,馬雲對螞蟻金服擁有實際控制權。
可以發現,阿里巴巴及其成員持有螞蟻金服83%的股份。此外,全國社保基金持有螞蟻金服2.97%的股份,新華人壽持股0.42%,中國人壽持股1.06%,中國太保持股0.74%。因為小股東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螞蟻金服的內資股東結構主要由4部分構成:阿里巴巴集團和螞蟻金服管理層、國字型大小參股公司、馬雲的朋友圈參投公司和私募股權基金公司。
其中,阿里巴巴集團和阿里/螞蟻金服管理層持股大約83%,國字型大小公司持股10.68%,馬雲的朋友圈企業持股大約4.5%,私募股權基金持股大約1.75%。
所有內資股東(阿里巴巴集團也姑且默認為內資股東)占總股本的大約90-95%,國際資本大鱷占總股本的5-10%。
1)員工及高管持股:阿里+螞蟻金服高管持股49.98%,阿里巴巴集團持股33%,合計持股82.98%
1、杭州君瀚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占股28.45%,出資669224.0657萬元人民幣。杭州君瀚早前占股42.27%,經引進外部股東後,股權稀釋到28.45%。杭州君瀚由杭州君潔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實際控制,而杭州君潔有26位股東,其中25位自然人股東均為阿里高管,一位法人股東為馬雲全資控股公司杭州雲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所以,杭州君瀚的實際控制權掌握在馬雲全資控股公司杭州雲鉑手上。
2、杭州君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占股21.53%,出資506580.6273萬元人民幣。杭州君澳早前持股34.15%,經股權稀釋後,持股比例降至21.53%,合計26位股東,其中24位為自然人股東,均為阿里高管,兩名法人股東,其中馬雲全資控股公司杭州雲鉑為執行事務合夥人。另一名法人股東為杭州君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而杭州君濟除一名法人股東為馬雲的杭州雲鉑外,其餘均為阿里高管。
以上均為有限合夥,而執行合夥事務的均為馬雲全資控股的杭州雲鉑投資咨詢有限公司。
3、杭州$阿里巴巴(BABA)$ 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持股33.00%,出資776300.2334萬元人民幣,杭州$阿里巴巴-SW(09988)$ 經過VIE股權架構,實際控制人為淘寶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注冊於香港。
2009年,阿里巴巴將旗下全資控股子公司支付寶的股權轉讓給了管理層控制的公司,此舉當年引發軒然大波,也讓阿里巴巴集團大股東雅虎、軟銀頗為不滿。
後來經過多次協商,阿里巴巴集團、雅虎、軟銀簽訂協議,支付寶的控股公司承諾在上市時予以阿里巴巴集團一次性的現金回報。回報額為支付寶在上市時總市值的37.5%(以IPO價為准),回報額將不低於20億美元且不超過60億美元。2017年的支付寶估值已經達到600億美元,按照37.5%的比例計算,對應值為225億美元。而如果按照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1500億美元計算,37.5%的比例價值562.5億美元。相對於當初承諾的20-60億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落差。而這正是阿里巴巴有條件最終獲得螞蟻金服33%股權的根本原因。
2)國字型大小參股公司,十四名股東,合計持股大約10.68%
1、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2.97%,出資6.99億元。
2、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為國務院全額持股,占股1.06%,出資2.49億元。
3、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控股,占股0.24%,出資0.57億元。
4、海南建銀建信叢林基金合夥企業,持股0.81%,出資1.9億元。
5、人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財政部全資控股,出資1.28億元,占股0.54%。
6、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控股,占股0.42%,出資0.99億元。
7、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二期(壹),占股0.36%,出0.85億元,是上海國資委旗下基金。
8、北京創新成長企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占股0.30%,出資0.71億元,該公司實際控制人為國開行。
9、蘇州工業園區國開鑫元投資中心,占股0.20%,出資0.48億元,背後實際控制人也是國開行。
10、置付(上海)投資中心,占股1.96%,出資4.61億元,國務院控股的漢廣投資和中金系是實際控制人。
11、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占股0.74%,出資1.74億元。
12、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持股0.18%,出資0.43億元,背後資本是CCTV旗下國有獨資資本。
13、北京千舜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股0.18%,出資0.43億元,背後公司中投海外由國務院全資控股。
14、北京中郵投資中心,持股0.70%,出資1.64億元,其實際股東為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
3)馬雲朋友圈:圈中好友背後的投資公司
1、上海麒鴻投資中心占股1.05%,出資2.48億元。
2、上海祺展投資中心占股1.02%,出資2.4億元。
3、上海眾付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占股1.31%,出資3.08億元。
4、上海經頤投資中心占股0.27%,出資0.63億元。
5、上海雲鋒新城投資中心占股0.66%,出資1.56億元。
6、通海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持股0.12%,出資0.28億元。
7、德邦星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占股0.07%,出資0.17億元。德邦星睿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為德邦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經層層股權控制,其實際為復興集團郭廣昌名下產業。
8、北京盈溢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持股0.06%,出資0.14億元,經股權穿透分析,由巨人網路實際控股。
以上歸類,基本屬於馬雲圈中好友,追溯各投資企業的股東名單,不難發現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雲峰基金中的虞峰、華誼兄弟的王忠軍、巨人投資史玉柱、九陽王旭寧、泛海控股盧志強名下通海資本、UT斯達康吳鷹的鷹溪谷投資、新希望名下拉薩經濟技術開發區草根合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等。
4)私募股權基金公司
1、春華景信景福(天津)投資中心(有限合夥),占股0.17%,出資0.4億元。
2、春華景信(天津)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持股0.30%,出資0.7億元。
3、春華榮信(天津)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持股0.19%,出資0.45億元。
4、北京中金甲子伍號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屬於私募股權基金,占股0.12%,出資0.29億元。
5、上海蒔泓投資中心占股0.04%,出資0.09億元。
6、北京京管投資中心占股0.93%,出資2.18億元。
請注意,以上只是螞蟻金服國內資本的結構構成。
2018年,螞蟻金服進行過一輪全球最大的私募融資,當時領投的主要投資方就是國際金融大鱷,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銀湖投資、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T.RowePrice旗下基金、凱雷投資集團、JanchorPartners、DiscoveryCapitalManagement以及BaillieGifford等全球頂尖資本成為新增的戰略投資者。
附
這么復雜的控股持股,嵌套,錢都在水下面了
Ⅳ 在紐約上市的股票名稱
票代碼 股票名稱 收盤價 報價單位 漲跌 漲跌幅(%) 上市地點
JOBS 51job 15.140 美元 0.100 0.665% 美國納斯達克
LONG e龍 13.530 美元 0.010 0.074% 美國納斯達克
TOMO TOM在線 12.420 美元 -0.190 -1.507% 美國納斯達克
UTSI UT斯達康 8.010 美元 0.380 4.980% 美國納斯達克
BIDU 網路 77.400 美元 0.600 0.781% 美國納斯達克
NCTY 第九城市 26.490 美元 0.990 3.882% 美國納斯達克
FMCN 分眾傳媒 59.350 美元 -0.540 -0.902% 美國納斯達克
HRAY 華友世紀 5.580 美元 0.170 3.142% 美國納斯達克
JRJC 金融界 5.420 美元 0.010 0.185% 美國納斯達克
NINE 九城集團 4.800 美元 -0.020 -0.415% 美國納斯達克
KONG 空中網 7.130 美元 0.210 3.035% 美國納斯達克
LTON 靈通 4.130 美元 0.090 2.228% 美國納斯達克
XING 僑興環球 10.980 美元 -0.340 -3.004% 美國納斯達克
SNDA 盛大網路 15.920 美元 -0.150 -0.933% 美國納斯達克
SOHU 搜狐 21.680 美元 -0.070 -0.322% 美國納斯達克
NTES 網易 17.010 美元 0.240 1.431% 美國納斯達克
CTRP 攜程 51.440 美元 0.920 1.821% 美國納斯達克
SINA 新浪 23.510 美元 0.300 1.293% 美國納斯達克
ASIA 亞信 4.200 美元 0.050 1.205% 美國納斯達克
CHA 中國電信 34.140 美元 -0.120 -0.350% 美國紐約交易所
LFC 中國人壽 70.260 美元 -0.680 -0.959% 美國紐約交易所
CN 中國網通 33.690 美元 -0.190 -0.561% 美國紐約交易所
CHL 中國移動 32.050 美元 0.090 0.282% 美國紐約交易所
CHINA 中華網 5.500 美元 0.250 4.762% 美國納斯達克
SMI 中芯國際 6.400 美元 -0.090 -1.387% 美國紐約交易所
VIMC 中星微 10.440 美元 -0.010 -0.096% 美國納斯達克
Ⅳ 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有哪些
很多啊,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特別多:最著名的就是阿里巴巴網路京東拼多多了!還有很多知名企業:蔚來汽車,搜狐搜狗,新東方,迅雷,斗魚,網易等等上百家
Ⅵ 恆瑞醫葯股票能長期持有嗎
可以長期持有,道理很簡單,強者恆強,一個優秀的醫葯公司,產品越來越來成熟,技術越來越先進,市場越來越龐大,它的生命周期會很長,會有百年甚至幾百年的發展,這才十八歲,正是美好年華,它的上升空間還很大,所以別預測它還能漲多高,誰也預測不出來,但我知道,200倍在A股中根本不算高,漲幅達千倍,五百多倍的優質股票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家,萬科,蘇寧,青島海爾,格力,茅台等等,難道它們會因為漲幅大就停止了上漲?答案卻是這些股票穿越了牛熊,股價至今一直持續上漲。這就是正真的優質公司,真正的優質股票!國外還有上漲一萬倍的股票,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爾基金54年來持續上漲,到19年,每股上漲幅度達到10479倍。這就是股市的魅力,這就是長期持有的魅力
拓展資料:
因5G概念而一度被熱炒的中嘉博創(000889.SH),終於低下了其高昂的頭顱,自4月14日沖上14.74元/股的高位之後一路向下,至5月15日收盤時已跌至10.68元/股,跌幅近30%。 而比股價快速下跌更讓市場關注的是,中嘉博創2019年年報巨虧12.4億,市場一直擔心的中嘉博創商譽減值的雷終於爆了。 中嘉博創的三次收購,不僅帶來29.7億商譽壓頂,更是令一度銷聲匿跡的前UT斯達康創始人吳鷹重新被置於聚光燈下。
12億巨額商譽減值 上市公司深陷虧損泥潭 4月28日,中嘉博創發布2019年年報,其營業收入31.63億,同比增長4.35%,歸母凈利潤卻是赫然虧損12.4億,同比暴跌590.41%。 從2014年到2018年,中嘉博創的凈利潤都是同比增長的,5年累計凈利潤約9.55億元,而2019年一年就虧掉12.4億,直接抹去了此前五年的成果。 確實厲害!不出手就罷了,一出手,就是大手筆。
巨額虧損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中嘉博創的公告稱是計提商譽減值和應收款項壞賬准備。其中計提商譽部分,子公司創世漫道商譽減值4.63億元;子公司長實通信商譽減值7.39億元。應收款項部分,計提壞賬損失1.41億元。 此次商譽減值共計12.02億元,幾乎佔了中嘉博創虧損額的全部。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中嘉博創形成了高達29.72億的商譽,占凈資產的比例高達82.5%。換句話說,中嘉博創的凈資產中,絕大部分都是虛無的「商譽」。此次減值之後,中嘉博創的商譽依然高達17.6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