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在半年左右做投資,投哪種比較好基金還是股票
么利用定投來幫你賺錢!
我個人的看法是做基金定投組合!可以進一步的分散風險,提高收益!
我給您推薦的是華夏回報(混合型)和嘉實300(指數型)
華夏回報在最近一年的時間內,總體規模較高於同類基金的規模;分紅風格方面的表現為在整體基金中偏好分紅。在風險和收益的配比方面,該基金的投資收益表現為很高,在投資風險上是非常小的。
在該基金資產凈值中,投資的股票資產佔比。華夏回報基金經理的管理綜合能力非常強,穩定性好。在選擇基金投資對象方面,偏好投資大市值類的股票,該類型股票具有成長與價值的混合性。該基金重倉股的集中程度中,股票所屬行業集中度集中度一般。
從該基金所屬基金公司的總體管理水平來看,該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基金整體收益稍大於其他基金公司平均整體收益,收益差異度稍大於平均水平,整體風險水平等於平均水平。
所以,建議您推薦買入並長期持有該基金。
在指數基金裡面,嘉實300是當中的佼佼者! 關於這個基金的種種分析,相信你也已經看過了!
推薦指數基金是原因有:
1,按照大盤現在的點位,已經不可能再出現大幅下跌
2,我國的基金經濟面並沒有改變,投資嘉實300,可以享受大盤藍籌上市公司的高速成長的利潤
3,現在的行情,定投指數基金必須在3年以上,這樣才能保證獲得收益
我個人覺得這個定投組合還是不錯的,而且我自己也是這么操作的呵呵!
祝您投資順利哦~~
想在半年左右做投資,投哪種比較好?基金還是股票2011年
㈡ 為什麼封閉期的基金,沒建倉也會虧損,虧的是啥
不少投資人喜歡購買新基金,此時我們就要面對基金的募集期、封閉期和開放期等不同的時間段,基金的凈值也會出現漲跌變化。
處於封閉期的基金,開始建倉了嗎?會不會出現虧損呢?下面詳細和大家說說。
01 正確區分「基金募集期」與「基金封閉期」
開放基金從資金募集到正常交易,通常要經歷三大周期,募集期、封閉期和正常申購贖回期。
募集期最長不超過三個月,如果提前達到份額數,募集期可以提前結束;如果無法達到預期規模,則基金不能成立;如果超出份額限制,則不能確認。
基金公司為了避免募集的資金量過大,進而影響投資效率,通常會對募集限額進行限制,根據既定的限額實行按比例配售。
封閉期是開放式基金的必經階段,它為基金經理提供了相對平穩的建倉時間,基金經理要盡快達成基金預期的持倉倉位。例如,某混合型基金要求持股比例超過80%,即封閉期結束,基金經理要完成建倉。
新基金的封閉期不得超過3個月,具體持續時間,由基金經理根據市場行情、建倉速度以及基金規模確定。最近的新發基金封閉期都比較短,不少基金十幾天就開放申購贖回了。
綜上,進入封閉期的基金已經開始進行建倉,有了股票買賣的操作,基金自然會出現盈利或者虧損。題主應該是弄混了「封閉期」與「募集期」的概念,導致誤判。
02 封閉期的基金為什麼會出現虧損?
經過2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基金市場存量基金已經超過6000支,種類繁多,不同的基金差別很大。
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是「固收類資產」, 因此封閉期內通常能夠獲取收益,只是由於封閉期間尚處於建倉期,收益水平相對較低。
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主要投資「股票市場」, 因此封閉期的收益情況就無法確定,如果建倉時恰逢股市大跌,封閉期結束,凈值跌破1月,也是有可能的。
新基金發行時,對於基金的持股比例是有嚴格限制的。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第四章基金的投資和收益分配,股票型基金要有6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股票,債券型基金要有80%以上的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
對於股票型基金而言,基金經理要在封閉期內,大量購入股票,保證基金在三個月之內完成建倉,持股比例達到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建倉的過程中,哪怕市場節節下跌,基金經理也必須持續買入,此時,基金凈值就會出現下跌,基金出現虧損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市場下挫的行情中,封閉期內基金出現的虧損,正是股票投資的損失,畢竟股票型基金的業績表現,是與A股市場同步的。
基金的建倉規則,也是很多人不願意買入新基金的原因。規則限定之下,基金經理的決策空間很小,哪怕對於市場表現不看好,基金經理也必須快速吸納股票,在超短期的封閉期內,完成建倉。
除了購買股票可能導致虧損之外,基金的各項費用也是處於封閉期內基金虧損的原因。
除了申購和贖回費用之外,基金費用還涉及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等等。這些錢主要用於基金的日常運營管理、用於支付基金經理報仇、支付銀行保管費或者支付銷售機構傭金。
通常,上述的相關費用是按日計提的,無論基金的業績表現如何,是賺錢還是虧錢,基金公司都會根據投資人持有基金的份額,按比例收取費用。
因此,基金雖然處於封閉期,還是需要支付各類費用,進而導致投資者權益減少,基金出現小幅度虧損。
綜上,處於封閉期的基金已經開始建倉,對於貨幣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而言,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對於股票型基金而言,基金經理買賣股票的行為,就可能導致虧損;除此之外,基金的相關費用,也是基金虧損的重要原因。
基金經理「偷吃」啦?為什麼封閉期的基金也會出現虧損呢?
基金發行過程看到題目就會有一個疑問:封閉期的基金沒有建倉嗎?
事實上開放式基金的發行一般分為三個流程: 募集期、封閉期、存續期 。
①募集期
從基金開始發布招募公告到基金成立的這段時間為募集期,這個階段投資者只能認購基金份額無法贖回。
一般基金的募集期在1到3個月不等,不過這兩年基金市場火爆,大多數新基金在短短一兩周內就能完成募集,甚至少數爆款基金兩天就能完成募集,超額募集的基金會通過配比的方式進行基金份額分配。
在完成目標份額的募集之後,基金就會結束募集,經過審計驗資後進入封閉期;如果募集期結束沒有達到招募說明公告上的規模,則這只基金不能成立。
②封閉期
基金完成募集並且宣告基金合同正式生效之後,基金進入封閉期,這個階段投資者無法進行基金申購與贖回。
對於開放式基金而言封閉期是一個必經的階段,基金經理可以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建倉操作,封閉期的長短主要看基金經理根據市場行情、基金規模的建倉速度,不過在《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規定開放式基金的封閉期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這兩年股市行情不錯的情況下,基金經理的建倉速度都很快,封閉期都很短。
(注意重點:封閉期的基金是會建倉的,只有募集期的基金才不會建倉,而只要建倉有了股票的買賣,基金出現虧損就很正常了)
③存續期
存續期指的是在基金完成建倉操作,封閉期結束之後可以正常的申購贖回的階段。
正常情況下這個階段的基金都是可以申購的,但是在市場行情比較好的情況下也有少部分基金為了控制規模便於基金經理掌控,也可能停止申購。
封閉期的虧損封閉期的基金為什麼會虧損呢?虧損的都是些什麼?
封閉期的基金出現虧損,主要有兩個原因:
①建倉後的凈值波動
前面已經提到封閉期是基金募集結束之後建倉時間,不同類型的基金投資標的不同,那麼出現虧損的概率也不相同。例如:
貨幣基金投資方向是低風險的貨幣市場,基本上不可能出現虧損;債券基金投資方向是中低風險的債券市場,很少可能出現虧損,不過前段時間債券市場波動很大,這段時間為募集期的債券基金可能就有虧損的;還有投向股市的基金在持倉之後,因為股票的下跌出現凈值的回撤也很正常。
這種虧損就是正常的投資上的虧損,因為基金經理要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倉促建倉,無法保證投資過程中取得正收益的概率 ,這也是很多投資者不喜歡在募集期就申購新基金的原因。
②費用
在我們進行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時一般會看到申購費與贖回費, 但是實際上基金投資中還包括有運作費、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一系列的費用。
從這些費用的名稱上就能發現主要是用於支付基金公司、基金經理、銀行等的費用,不管基金掙錢還是虧錢,這些費用都會按日計提直接表現在基金凈值上,這也是很多人說基金公司是穩掙不賠的原因。
這種「虧損」就相當於是購買了專業的金融服務的費用。
綜上:一方面由於封閉期是有建倉操作的,那麼因為市場的變化,基金凈值出現下跌可能導致虧損;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在基金的運作過程中,會產生一些費用,在基金沒有掙錢的情況下這些費用的發生也會導致「虧損」。
很多投資者以為基金封閉期,既不能申購也不能贖回(部分基金封閉期後期會先開放申購,但仍不能贖回),因此封閉期內基金凈值應該是不變的!
但實際情況是,封閉期的基金凈值也是會變化的。且封閉期基金會根據自身情況持有一定倉位。因此在此期間內,凈值漲跌都屬於正常情況。
首先基金封閉期的作用:通過上圖定義,可以看出,基金封閉期的主要作用為以下幾點 :
1、方便基金管理者在封閉期內進行募集後的後台管理;
2、為今後恢復正常申購贖回,做好充足准備;
3、基金管理者即基金經理,需要在基金封閉期內對基金進行初步的投資安排,其中包括初步建倉與資產組合的分配等操作;
4、基金封閉期不得超過三個月;
再來看下基金招募說明書中對基金募集期的倉位要求:通過上圖可以看出,基金封閉期內建立初始倉位,是封閉期的一項重要且必須完成的任務!
比如某隻混合型基金,要求股票倉位最低要達到60%,則該基金需在三個月的封閉期結束前,股票資產必須達到上述最低比例才行!
因此,基金封閉期,並非如問題所描述的基金無倉位,相反在封閉期結束時,肯定是達到了招募說明書中規定的最低倉位的!
為何很多投資者誤認為封閉期內基金倉位應該不變:有類似觀點的投資者其實並不在少數,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或習慣導致。
15年後,由於股市一直低迷,基金銷售舉步維艱。但銷售人員還是要拚命銷售,否則由於業績考核等壓力,很多銀行,券商的客戶經理及其他有銷售指標的員工,就不得不用自有資金,甚至自己的當月工資買入部分,來沖業績完成考核。
16-17年間,很多客戶經理為完成最低考核指標,自己買入幾只,甚至十幾只基金的大有人在!
甚至有些銷售較差的基金,大部分規模都是這些客戶經理,銷售人員或基金公司自有資金拼湊起來,才最終完成募集的。
類似情況非常普遍,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其實對此情況也非常清楚。因此大部分基金經理,在路演時便會明確說明,該只基金會在封閉期結束最後幾天才建倉。
由此可以最大程度上降低基金的凈值波動風險,一到封閉期結束,方便那些銀行券商銷售人員立即贖回。
如此運氣差點的,也就虧個1%-2%,一般情況下就損失個申購費贖回費,運氣好甚至能略賺一些。但那些選擇一直持有不及時贖回的,幾個月後虧損個10%也非常常見!
包括現在很多基金經理路演時,也會明確說明建倉時間。
因此,大部分基金的凈值在封閉期的前期,中期,幾乎是不變的,只有在最後幾天才會發生變化。
很多投資者就誤以為封閉期內,基金凈值是不會變化的。看到凈值下跌就覺得困惑,其實了解上述情況,再來看封閉期內凈值漲跌,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而目前股市相比前些年略有好轉,部分基金根據自己的判斷,選擇在募集期的早期就建倉,或者緩步建倉也非常多。
一旦碰到在此期間,股市波動略大,就會產生封閉期內基金凈值較明顯波動,因此該問題歸根結底,封閉期內的凈值盈虧還是由於基金封閉期內所持有的資產漲跌導致!
通常,基金在發行後通常都會有一個封閉期,在封閉期內投資者不能進行申購和贖回。那麼,基金封閉期會虧嗎?我整理了以下內容,快來看看了解一下吧!
據了解,基金封閉期針對的主要是開放式基金。它非常好理解,簡單來說就是基金成功募集足夠資金宣告基金合同生效後,會有一段不接受投資人贖回基金份額申請的時間段。那麼,基金封閉期會虧嗎?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回答,因為基金種類不同,會發生的情況也會不一樣。有些基金在封閉期內不僅不會虧,還會有收益。如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如果它們的封閉期正處於建倉期,那麼收益相對會低一些。而股票基金在封閉期內面臨虧損的風險會比較大,一旦股市下跌,股票基金在封閉期過後基金凈值就會降低,從而發生虧損。
那麼,基金封閉期一般多久呢?這個問題的回答是不確定的。每種基金的封閉期因基金品種不同有所差異,短的十幾天到一個月,長的3個月甚至半年,而根據《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規定,基金封閉期最長不能超過3個月。至於封閉期具體時間多久,這要管理人綜合考量市場、建倉速度以及首發規模而定。
綜上,基金封閉期會不會發生虧損需要看基金種類和市場行情。投資者在基金封閉期時不能對基金完全撒手不管放置一邊,依然需要盯緊市場相關情況,為封閉期後的基金操作做一個充足的准備。這樣,投資者在面對基金封閉期後的盈虧情況時才能迅速做出判斷。
虧的是發行的費用,可能會有律師費,審計費,以及銀行的發行渠道費等等。
題主應當是將基金的募集期和基金的封閉期搞混了,募集期才沒有建倉,封閉期恰好是開始建倉,有建倉自然就有盈利或虧損。
募集期和封閉期是兩個時期,時間一般都是不得超過三個月,這兩者很容易搞混,但這兩者主要的區別就是建倉與未建倉。
基金募集期結束後如不符合設立基金的要求,基金公司將退還投資者的資金,並支付銀行同期利息。也就是說,在基金的募集期內,基金是不建倉的,而募集期一結束,若基金成立,便會進入基金的封閉期。
基金的封閉期便是基金開始建倉,為了避免建倉帶來的流動性問題,保障基金的運作,封閉期就油然而生了——有建倉就會有持倉,而持倉的有價證券有價格波動,便會導致盈利或虧損。
封閉期是相對於開放期而言的時期,而開放期有長有短。比如封閉期結束以後就是開放期,那麼該基金就是開放式基金;若封閉期超過三個月,例如一兩年,而隔一段時間開放期只有十天半個月,那麼該基金就是封閉式基金。
難道封閉式基金在封閉期就不建倉了嗎?顯然封閉期並不是不建倉,而是不提供申購和贖回,為了保障初始狀態的基金運作,正是正在建倉的時候——封閉期自然就會有凈值漲跌,也就會有盈利與虧損。
一隻新發行的基金一般都有封閉期,每種基金的封閉期因基金品種不同有所差異。所謂基金封閉期,新發基金封閉期指在開放式基金成立初期,基金管理人可以在基金契約和招募說明書規定的期限內不接受申購、贖回等業務的時間。
關於新發基金封閉期是否有收益,這個問題不同基金情況不一樣。對於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收益肯定有,不過由於處於建倉期,一般收益相對會低一些。對於股票基金,就難說了,如果建倉期股市下跌,就不是收益了,可能封閉期一過,凈值就低於1元,實際就是虧損了。
我的建議:
1.能申購老基金盡量不要認購新基金,除非它後續不會再開放了。
2.新基金的發行熱度是我們的投資風向標,沒基金公司敢發新基金了,入場反而更加安全。
首先,公募基金公布持倉是每季度公布一次,存在時間滯後性。有可能基金已經逐步建倉,但沒有到基金公布持倉時間節點,基金沒有公布,投資者無法看到,也就無法判斷。有時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基金沒有建倉,卻隨市場同步下跌。
其次,基金除申購贖回費用外,還會收取基金管理費、基金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涉及到支付給基金管理人報酬,支付銀行保管費、處置基金信託財產費用,支付銷售機構傭金、基金的營銷費用以及基金份額持有人服務費等。
其數額一般按照基金凈資產值的一定比例,從基金資產中提取,且和基金是否減倉、盈虧沒有關系。
因此,雖然基金沒有建倉,還是需要支付各類費用,會導致投資者權益減少,基金出現微小虧損。
題主一定是混淆了基金的募集期和封閉期,募集期是基金還沒有成立,自然還不能進行資金運作,就不會虧損;但是一旦募集期結束了,基金成立了,那麼基金就進入了封閉期,封閉期就是建倉期,穩健風格的基金經理會花3-6個月慢慢建倉,激進風格的基金經理可能1個月就建滿倉了。所以,一旦基金成立進入封閉期,就會開始建倉買股票,那隨著市場的波動自然就會有浮盈和浮虧。
一般來說,市場行情十分火熱的時候不推薦買新基金,一是因為新基金建倉需要時間,會跟不上市場行情,二是如果遇到市場行情急轉直下,新基金又有封閉期不能贖回,那麼這些新基金的持有者就成了高位接盤俠,想割肉退出都不行。
但是,市場行情冷淡且波形大的時候則是推薦買新基金,因為新基金可以逢低慢慢建倉,不像老基金必須滿倉然後隨著市場劇烈波動,新基金恰恰可以因為倉位低躲過這樣的震盪行情。
舉個實例吧,2021年春節前的行情十分火爆,從1月到2月春節前發行了幾十隻新基金,並且其中還有很多當日募集就超過千億規模的日光基,但是春節一過,整個資本市場就受到美國國債利率的影響急轉直下,趕在春節前火速成立火速建倉的新基金都損失慘重,比如新聞報導的某隻新發行的私募基金,基金經理在春節前兩天市場最瘋狂的時候直接2天就建滿倉,春節結束後就直接進入滿倉暴跌,兩周跌去40%,這就是激進的後果。而如果是等市場已經調整得差不多的情況下再去買新基金,賺錢的幾率則會高很多。
且聽小招道來~
明確一個實操知識點:基金在封閉期時開始建倉!
要徹底搞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對基金發行過程中兩個重要周期進行梳理:募集期與封閉期。
一、募集期
募集期指的是基金公司開始通過直銷、代銷機構或者銀行向投資者銷售基金的時期,一般來說在1到3個月不等。在此期間,投資者只能認購基金,無法贖回。
很多理財小白可能會認為,基金在募集期就會開始買入股票建倉,但實際上本階段僅為募集資金,並未建倉。
二、封閉期
封閉期指的是基金成功募集足夠資金後,基金管理人開始將資金用於市場投資的時期。之所以被稱為封閉期,是因為此階段投資者無法對基金申購或者贖回,畢竟變動基金份額會影響基金管理人的判斷與決策。
在封閉期,基金管理人開始建倉,而股票有漲有跌,封閉期內出現的虧損便是股票價格波動帶來的回撤。
此外,一些基金會有運作費、管理費等等,這些費用也會反應在基金凈值,出現大家看到的「基金虧損」現象。
㈢ 初代「基金一哥」王亞偉新增持倉曝光,會否重演牛股往事
作者 | 吳丹璐 孫建楠 編輯 | 袁暢
在公募和私募基金界,如果只能有一個「王」——那就是王亞偉。
這個曾經公募界「神一般」的男人,在任職華夏大盤基金經理期間創造了六年半1195.25%的累計業績,年均復合回報50%。
從2006年1月到2012年5月,王亞偉至少有四年在行業內排名前三名,包括其中兩年行業第一。這是一個迄今無人可以顛覆的業績記錄。
01 逆勢殺入次新股
根據長鴻高科的年報顯示,王亞偉發起的千合資本昀錦2號私募基金在四季度成為該公司的新晉大股東。
昀錦2號基金去年末持有該公司50萬股,持倉市值約為1400萬元,位列第四大股東,同時也是前十大股東中唯一的機構股東。
這是王亞偉近期曝光的唯一一個新開個股,也是昀錦2號2018年成立後,第一個公開持股信息。
王亞偉在公募期間,業績大幅超越行業平均水平,重倉股亦和主流行業有較大距離,以一種「不與爾等在一個層面比賽」的姿態在行業內特立獨行。如今的長鴻高科,也是其他專業機構幾乎沒有涉足的個股。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長鴻高科是去年在滬市上市的次新股。
02 公募「巔峰」
2012年王亞偉離開華夏基金正式創立千合資本,這成為當年公募基金最轟動的事件。
這當然是因為王亞偉那迄今無法重復的巔峰業績。
王亞偉早年是高考狀元,後來在清華大學就讀,雙學位畢業後加盟了中信旗下一個投資公司。1995年,「聰明人」王亞偉成為華夏證券東四營業部的投研部經理(負責人),其後參與創辦華夏基金。
2006年開始,王亞偉在海外進修歸來後,開始了神跡一般的公募投資業績生涯。
從2005年12月末理至2012年5月,王亞偉管理的華夏大盤基金創造了近12倍的回報。
當年有一個說法,只要王亞偉在,公募基金的冠軍是沒有懸念的,其餘同行都是來爭奪「行業第二的。
王亞偉的離去,以及此後連鎖反應般的高管離職,還導致了曾經的「權益投資高地」華夏基金的江湖地位一落千丈。
如今的華夏基金以指數產品著稱於世,當年獨步天下的盛況早已不復如初,這個結果不知道王亞偉當初離去時有否預料到。
03 逃不過的「聚光燈」
王亞偉創立私募機構後,刻意低調,自此幾乎不在市場發聲,除了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出來發聲力挺A股投資價值外,再無公開觀點披露。
以他首隻私募產品外貿信託-昀灃為例,買入前十大股東的上市公司,延續了他在公募時期的風格:公司大股東資本運作、偏國資背景。
王亞偉對行業選擇發布廣泛,包括能源、傳媒、運輸、製造業、醫葯、飲料等。他對資產重組的上市公司有偏好,這類公司資產通常發生置換,主營業務切換,實控人也會變更。
截至目前,王亞偉首隻私募基金外貿信託-昀灃的凈值,在三方平台僅更新至2020年8月。2012年12月以來年化收益為11.08%。此外,王亞偉旗下的紫荊二號凈值披露至今年3月31日,年內收益為-6.03%,2020年收益為24.3%。
04 下一個「三聚環保」
王亞偉「奔私」以來,最為長情的持倉股票就是三聚環保,這是生產環保材料的上市公司,主要為基礎能源工業的產品清潔化、產品質量提升及生產過程的清潔化提供產品、技術、服務,涉及化石能源產業、綠色能源等概念板塊。
巧合的是,三聚環保和長鴻高新均屬於環保材料公司。
雖然「一哥」對三聚環保長情,持有整整七年,但最後的結局有些「悲慘」。
他的外貿信託-昀灃正式運作後,2013年一季報披露時,出現於近20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當時就包括三聚環保。
第一次以私募基金模式買入,當時王亞偉就以1930萬股的持有量,高居三聚環保流通股東榜首。
之後不斷加減倉,始終停留於這家公司的十大股東陣營。
這筆投資的開局可謂相當成功,2013年一季度至2017年一季度的四年間,三聚環保股價累計漲幅高達六倍。
當時,市場對「一哥」挖掘牛股的能力十分欽佩。
然而,2018年三聚環保迎來重大轉折,這家公司的行業前景受到質疑,加之公司開始捲入違規關聯交易、信息披露違規等負面事件,經營業績亦出現下滑。
基本面異動爆出後,王亞偉開始持續減倉三聚環保,外貿信託-昀灃最後一次出現於十大股東的時點是2020年一季度,當時王亞偉環比減倉幅度高達20%。
2020年半年報披露時,王亞偉終於消失於三聚環保的十大股東陣營。總結來看,王亞偉在三聚環保上雖然大幅利潤回吐,應該還是賺了大錢的。
05 或為逢低建倉
值得注意的是,長鴻高科的股價曾在四季度出現過大幅回調,而王亞偉的持倉也是四季度披露出來的。這或許意味著王亞偉在該股上是逢低建倉。
長鴻高科的上市開盤價為10.54元,上市後不斷上行,最高沖至37.77元,12月1日之後出現了急跌,連續收獲兩個跌停板,股價來到了28元下方。
目前為止,長鴻高科的股價仍在25到30元區間徘徊,浮盈仍不明顯。
06 限塑令的隱形玩家
那麼這家公司到底是什麼來頭呢?
據查,長鴻高科的主營業務為熱塑性彈性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隻典型的環保概念股。其公司生產的合成橡膠新型高分子材料,被稱為是繼天然橡膠、合成橡膠之後的「第三代橡膠」, 主打買點即是環保替代。
而公司的最新動作也十分驚人,為配合限塑令政策,公司2020年10月忽然宣布擬投建60萬噸/年全生物降解熱塑性塑料產業園PBAT/PBS/PBT靈活柔性生產項目,快速切入新賽道。
此後從11月份開始,針對長鴻高科的調研逐漸增多,包括重陽投資、中信證券、海通證券都有參與。
公司在調研活動中曾回應,PBAT是目前全世界公認的綜合性能最好的全生物降解材料,性價比高,是生物降解塑料用途最廣泛的品種。
同時公司在產品策略層面的替代目標非常明確,主要目標是去替代老百姓日常用的東西,包括回收比較困難的一次性塑料用品,包括塑料袋,一次性飯盒,農業用的薄膜等。
長鴻高科這一新產品的巨大市場潛力或許是推動王亞偉四季度買入的另一原因。
星標華爾街見聞,好內容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