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上海鳳凰股票行情走勢

上海鳳凰股票行情走勢

發布時間:2024-08-11 17:55:12

① 什麼是股票,是怎麼交易的

什麼是股票?它代表著上市公司的一份子。
股票的誕生依賴於其所代表的企業的資產。但股票一旦出生,脫離了母體,它就有了自己的 生命,不再完全代表母體了。
一頭母豬現價 100 元,把它分成 100 份股票出賣,每股應是一元。這一小學生都不會算錯的 題目在股市上就會走樣了。假設將這頭母豬注冊成鳳凰大集團,發行 100 股鳳凰大集團的股 票,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每股值多少?如果將這些股票上市,你認為鳳凰大集團的股票 會以什麼價錢交易?答案是它既可能以每股一毛錢的價格交易,因為股民會認為母豬會老, 會死!但也可能以每股上百元的價位交易,因為他們也會想像到母豬每半年能生 10 只小豬, 而小豬長大後又會生小豬,真是財源滾滾,永無止境!只要養這頭母豬的張嫂,也就是鳳凰 大集團的張董事長,能說服股民們相信這頭母豬的生育能力奇強,而她 經營管理能力又是特 高!鳳凰大集團的股票被炒到上千元也不奇怪。毫無疑問,鳳凰大集團的公司介紹上不會說 只是一頭母豬,它會告訴股民們集團從事的是"飼料購銷、良種培育"之類挑戰性的業務。
到底股價和股票所代表的價值有什麼關系?華爾街流傳這樣的故事:兩位炒手交易一罐沙丁 魚罐頭,每次交易,一方都以更高的價錢從對方手中買進這罐沙丁魚,不斷交易下來,雙方 都賺了不少錢。有一天,其中一位決定打開罐頭看看,了解一下為什麼一罐沙丁魚要賣這么 高的價錢?結果他發現這罐沙丁魚是臭的。他以此指責對方賣假貨。對方回答說: "誰要你打 開的?這罐沙丁魚是用來交易的,不是用來吃的! "
股票的迷惑性不在於 股票所基於的價值,而在於它給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更多資料參看我的空間

中國股市歷史上股價最高的股票

全通教育以467.57元創A股最高價

今年的資本市場格外熱鬧,上市公司的股價跌宕起伏的數不勝數,但最讓投資者高攀不起的非全通教育莫屬。
全通教育自2014年1月21日上市以來,從發行價30.31元/股一路上漲,尤其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簡直是以火箭的速度,最高曾漲至467.57元/股(除權前),一度超過茅台成為股王,被成為2015年創業板的「大明星」,並成為A股有史以來的第一高價股。

③ 股票元寶坑形態是什麼元寶坑形態股票怎麼找買入點

股票元寶坑形狀是什麼?說起元寶,咱們都知道元寶是古代的一種錢銀,股市買賣中,股票價格走勢也是一種具有上漲潛力的股票的形狀,不知道有多少出資者在股票中遇到過元寶坑的形狀,元寶坑形狀是什麼樣的,在股市中有怎樣的使用技巧,下面咱們一同來了解下。


股票元寶坑有怎樣的形狀


1、股價在某一個階段是元寶的形狀,左邊股價跌落的進程,中心是築底的進程,右側是發動上漲的進程。


2、跌落的時分,成交量是逐步削減的,築底的進程中,成交量是低量的,反彈的時分,成交量是逐步變大的。


3、元寶坑的左邊形狀或許會呈現向下的跳空缺口,仍然在跌落途中。


4、元寶坑的右側打破左邊的高點地方便是買入的點位。

股票元寶坑形狀事例剖析


股市在買賣的時分,也有這樣的形狀呈現,今日咱們就看兩個事例剖析,經過其間的走勢改變,來了解這個形狀。


我國武夷走勢圖


我國武夷2014年走勢改變,股價在前期的一個渠道整理呈現了一個跌落大陰線,跌破了短期的均線走勢,後來股價呈現了接連的跌落走勢,而且逐步的構成了一個小陰小陽的走勢渠道,經過很多個買賣日橫盤築底之後,股價呈現了一個向上跳空陽線的方位,獲得了均線上漲的支撐,隨後股價打破了前期的高點,這個時分是出資者的買入方位。


在買入之後,看走勢的走勢改變,發現股價呈現屢次的跳空向上走勢,而且呈現可屢次的陽線漲停或者是一字漲停,最終股價在7.58的方位,開始向下回調,這個時分對應的成交量開始縮小,出資者能夠考慮賣出操作,防止後市呈現損失。


上海鳳凰走勢圖


相同的,個股走勢中構成跌落的趨勢比較顯著,向下跳空的巨大缺口形狀,像圖中股價呈現的接連三根陰線跌落之後,呈現了一個巨大的跳空缺口,之後經過很長時刻的築底渠道的調整,股價開始反彈,股價呈現一個十字星形狀,預示著行情的改變,後市上漲的可能也變大了,這個時分,均線的構成是金叉向上擺放的走勢形狀,出資者能夠活躍的買入,等候後市的上漲,盡管股價沒有打破前期的高點,可是打破了長時間底部渠道的整理,也是一個穩健的打破性的買入點。


本文經過幾個實戰事例講解了元寶坑的根本形狀和實戰中詳細的操作方法,其間採用了判別技能主要有K限走勢形狀和成交量改變,均線的形狀,股市盤中量價時空是出資者判別根本出資戰略,期望對咱們後市的操作有協助。

④ 股市歷史

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9日,當時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還有兩家關聯企業,上海飛樂股份和上海飛樂音響,俗稱「大飛樂」和「小飛樂」。「大飛樂」要比「小飛樂」大得多,僅從員工規模看,一個約2,700人,另一個只有50人。「大飛樂」的總經理也是「小飛樂」的董事長,其「父子」關系不言而喻。事實上,「小飛樂」的發起單位之一便是「大飛樂」的前身「上海飛樂電聲總廠」。但從市場化或股份制的資歷而言,「小飛樂」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而「大飛樂」建立於1987年。更為重要的是,1986年,***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後者向***贈送了一枚紐交所徽章,憑它可以在紐交所自由進出。***回贈了一張「小飛樂」的股票,這就是「父以子貴」了。「小飛樂」1984年發售股票時,也未在媒體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當地市民報紙《新民晚報》上報道了一則創立大會的新聞。

「小飛樂」、愛使股份與另一家延中實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沒有國家股,當時被稱之為「集體企業」,俗稱「街道企業」。延中實業據說是為安排失業(當時叫待業)人員而建。申華電工也沒有國家股,但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建國是當時川沙縣孫橋鄉副鄉長和工業公司總經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貴最富國企意味的是真空電子,1989年,它在全國最大的100家電子企業中銷售額排名第十二,利稅總額則是第二。真空電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億多元,占上海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不過,真空電子就像後來許許多多的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資者喜歡,但又無法忽視它。真空電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長薛文海公開揚言中小股東無足輕重,他雖道出了真實狀況,但其粗魯的態度簡直無法讓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之處——每年都分紅,而且股息率很高,這在此後許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會出現了,投資者們不得不以追求資本利得為目標。當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也只能以股息來吸引人了。當然,所謂的高股息是和當時的高通脹背景聯系在一起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當年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發放。

特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掛牌企業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安達、深金田和深原野。深發展盡管是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考慮到姍姍來遲的中國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所以深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一顆明星。深萬科當時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產公司,只是裡面有一個聰明的企業家王石,他為了盡量擺脫控股國企「婆婆」的影響,利用深圳市委急於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書記支持萬科成為股份制公司。還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頗具典型,因為它是中國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時候,國家股佔了60%,港資佔20%,還有兩個個人股東各佔10%,其中一個叫彭建東。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原野只剩下了兩個股東,一個是佔5%股份的深圳國企,另一個是香港公司,佔95%股份,背後的控制人便是彭建東。原野上市後,彭建東將股價炒高,然後套現。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為「世紀星源」復牌。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當時沒有對外披露,只是法院後來以挪用公司資金罪和侵佔罪的名義將澳大利亞國籍的彭建東驅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東之外,沒有多少人對此深究和憤怒,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原野這類上市公司會在今後泛濫成災。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證券公司
進入上交所後,我的主要工作是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刊》的記者,顧名思義,這是交易所辦的一份報紙。中國的許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說」,悄悄地幹完,等大家發現,「生米已煮成熟飯」。國家對待交易所的態度也一樣,不準主流媒體播報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場化的,沒有公開的信息,這個市場一定會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辦報,向廣大投資者進行市場推廣。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報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會員單位1990年時僅有26家,其中以信託投資公司為主,佔了14家,證券公司僅有6家,還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兩天調研完5家信用社營業部的經歷)。上海的證券公司主要有3家——萬國證券公司、申銀證券公司和海通證券公司。申銀證券背後的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海通證券公司屬於交通銀行體系,萬國證券則是一家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萬國和申銀等證券公司原始資本的積累離不開對國庫券的套利。當時,中國各地市場因投資者市場意識不同,國庫券價格差異很大,把黑龍江的80多元國庫券弄到上海,就能賣到100多元。但當時沒有什麼電子化交易,國庫券全是實物券,面額最大的才10元,2,000多萬元的國庫券總得需要裝十幾個麻袋、十幾個箱子,租一節火車皮,配上多名經濟警察和槍支押運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個體投資者也在做同樣的事,有個叫楊百萬的人就是這樣發家的。中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水平一直不高,行為與一個散戶或暴發戶沒有什麼兩樣,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另外,當時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對稱的信息優勢乃至違法獲得先機來牟取暴利。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串門,看到了1988年國庫券准備在一個星期以後上市的內部文件,趕緊以黑市價75元買進,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斬獲。萬國證券的行動引來了其他證券公司的跟風,最後皆大歡喜。

很多年來,中國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個謎,原因是為了操縱股市、提高認購和配售新股中獎率等原因,個人或投資機構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證,然後開戶,俗稱為「拖拉機」,結果把中國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個月中,我很幸運地見到了幾乎所有的上海股民(佔了當時10萬中國股民的絕大部分)。上交所為了無紙化交易,也為了消滅黑市,要求投資者本人必須來浦江飯店換取新的股票賬戶。交易所所有員工從下午到深夜12時加班加點工作,我的崗位是最後將賬戶遞給客戶。整整3個月,拿著小喇叭喊號的我看到了無數張臉,那是很真實的事情,不似後來,市場變得越來越玄虛了。
(三)市場的狂亂與挫折(「810」事件)、中國證監會的設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飯店門外站著不少投資者,他們在議論著該不該買股票和買什麼股票,我記得自己站在他們中間,太陽曬得有點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經沒什麼可以議論的了,因為市場每天單邊上場,而且都漲停在0.5%的漲停板上。由於普遍惜售,像鳳凰化工從前周成交的6,280股縮小到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漲不是個辦法,上交所在9月30日開始以成交量調控股價,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當天就不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人作出些「貢獻」,湊足成交量,然後股價繼續向上。於是,出現了世界股市上難得一見的奇觀,證券公司每天聚滿人群,看著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幾股或十幾股的成交量,最後積累成功,延中實業2,800股,真空電子1,500股,大飛樂400股,愛使電子85股,申華電工110股,小飛樂65股,豫園商場40股,鳳凰化工2,140股,股價上漲,大家欣喜若狂,一齊鼓掌。它之所以給我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以後的中國股市一直被「擴容」壓力所困擾,也就是說,發行的股票總是多於市場中的資金,不會出現在股市中買不到股票的現象。但是,這個奇觀還是預示了以後中國股市的宿命——荒誕的政策不斷地扭曲市場,市場又時不時作出離奇極端的反應,讓政策制定者惱羞成怒或焦慮萬分,用更離奇的政策來束縛或刺激市場,然後市場奄奄一息或亢奮異常,接著政策又……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後才出現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興業房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不願意讓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應求。
那時的深圳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深發展的擴股遭到股民的反對,1991年8月11日其股價曾狂跌41.6%,在證券公司前的一名婦女目睹此景當場暈倒。9月6日,深指已從全年最高點136.9點跌至最低點45.6點。當地政府一邊實施2億元資金秘密救市行動,一邊採取取消漲跌停等多種市場化方法,終於使市場反轉。
1992年年初,***南巡講話,提到了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龍頭的重要性,也具體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當然,***的肯定是辯證的和謹慎的,一方面講要大膽試,又說搞得不好就關)。3月,原來的上海市市委書記、上交所的創建者,當時已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朱基公開稱贊深圳市場比上海成功的報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總經理尉文淵。他越過主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領導申請全面放開上海市場的股價,讓市場自己說話,終於形成了股價天天小漲、最後變暴漲的局面。例如豫園商城的股價就從800多元/股上漲至10,500元/股(10年後,一些中國股市投資者高喊要創造第一個百元股的奇跡,卻未考慮到豫園商城早就是萬元股了。即使將百元1股拆細至1元1股,豫園商城也是中國第一個百元股票)。

深圳臨近亞洲金融重鎮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廣東又得改革之先機,要比當時正欲改革起飛的上海,在市場意識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幾年之內是很難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場的寵兒,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由於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不僅全國各地大量的身份證寄往深圳,據說上百萬外地人湧入了這個常住人口只有60萬的城市,各售表機構門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隊。到了8月9日早上,排隊人數可能已達100萬,當天晚上9時,500萬張抽簽表售完。未獲得抽簽表的人群目睹了種種不公正和fb行為後湧向市政府。午夜12時後,警察與示威者發生沖突,到處是石塊、汽水瓶、催淚瓦斯、水炮、電棍,汽車、商店被燒被砸,混戰持續了4個小時。事後調查,至少有10萬張以上的抽簽表被內部藏留私買,涉及金融系統幹部職工4,000多人。

盡管事後朱基副總理認定「8.10」事件是「一次技術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長鄭良玉曾在公眾面前泣不成聲,他12月16日轉任江西省副省長。隨後,市委書記李灝被調回北京。

「8.10」事件觸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線。中國***人深知金融穩定事關政權安危,1948年舊上海金融市場的崩潰正是國民黨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場不能影響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否則的話就必須關門。作為金融市場最活躍又最不穩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這點,誰都沒有把握。上交所開業時,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和上海分行行長龔浩成就對尉文淵說:「半年內不出問題就是勝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麼的不確定。

因為「810」事件,深圳市場是夠得上「關門」條件的,盡管深圳市場沒有關門,卻從此元氣大傷,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與上海競爭。「8.10」事件也引發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卻沒有讓上交所循規蹈矩,他們反而趁著上海的改革開放大肆發展,直至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才讓上交所領略了什麼叫「關門」。

「8.10」事件還有一個得益者是中國證監會,地方上的混亂給了北京集權的理由,於是,證監會於當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場營運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沖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但由於這一年有30多隻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長了3.88倍,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和資金面壓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點,出現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彈,在當年年底,上證指數收在780點上。
與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額的幾十倍地放大,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30倍,市價總值558.4億元,增長了317.98倍。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也達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場內的席位也從最初的25個擴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個,到1994年則擴大到了3,000多個。
在這個擴張過程中,出現過上海市場交易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即營業部太少,投資者沒有「跑道」可以買進賣出。為了獲得營業部限量發放委託單,投資者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讓人感嘆的是,十幾年後的上海房市泡沫時,又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於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場」——文化廣場中搞了一個超大型的證券營業部,1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在那兒設立臨時拒台,接受股民的委託。有些緊張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開門時,沒想到竟來了4萬人,有關方面准備不足,只得臨時關閉。6月9日,它才開始順利運行,半年後的12月,這個違反規定開設的證券經營場所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座位於過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國梧桐的陝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廣場」,後來成了鮮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系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范」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范,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范和名曰「規范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比如「國家股」、「法人股」與「個人股」,就是一些當時就有點矛盾、今天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從市場中直接買來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為什麼它們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亂,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股票被人為地劃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當年的不流通,緣自於對所有制意識形態的考慮,不能讓民間力量「私有化」公有企業,但由於「法人股」與「不流通股」劃上了等號,結果後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稱為「法人股」或「國家股」,就可以想辦法變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沒有「法人股」這個概念的,只有所謂的「單位股」,這在上海市場的「老八股」當年的報表中出現過,後來有許多就化為流通股了,否則今天北大方正(當年的「延中實業」)和華晨集團(當年的「申華電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還有好多,太長了,自己去網上找一下吧!

⑤ 2005年股市漲跌幅排名

找規律決勝未來 2005十大牛股剖析

證券時報/尹宏

今天是2005年的最後一天,明天就將迎來2006年。我們通過分析研究2005年的一些規律性事物,可以大致「瞭望」2006年的股市運行特點以及投資的注意事項。

在2005年即將結束之際

,股市中誕生出今年的十大牛股。我們可以通過回顧2005年大牛股誕生的原因,從中找出牛股的規律和選股的技巧。限於篇幅,以下只能概括性介紹十大牛股誕生的原因:

G天威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題材龍頭、業績增長、大資金介入;

洪都航空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壟斷性、大資金介入、增長預期;

航天電器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概念獨特、技術優勢、增長預期、大資金介入;

華僑城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贏利能力強、成長性佳、大資金介入;

GST農化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資產重組、扭虧為盈的預期;

寶鈦股份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大資金介入、業績增長;

蘇寧電器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行業龍頭、競爭力強、大資金介入;

G永久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盤小活躍、大股東不減持、業績增長;

寧波華翔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優勢明顯、企業前景值得看好、大資金介入;

G宏達成為十大牛股的主要原因是:機構看好、鉛鋅礦資源優勢、金融優勢。

可見,業績增長是十大牛股誕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絕大部分牛股都出現不同程度的業績增長或有明顯的增長預期,而GST農化具有扭虧為盈的預期。這與介入這些牛股之中的機構資金重視價值投資理念有密切的關系。

通過分析這十大牛股的誕生原因,可以發現牛股中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大資金介入跡象,表明牛股的產生與大資金的介入是息息相關的。如果單單是憑借利好消息,股價雖然能瞬間沖高,但往往是曇花一現。只有大資金的介入才能使得股價長時間的持續性上漲。這些大資金不是指一般的游資主力,主要是指近年來不斷成熟壯大起來的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當然其中也有個別例外情況,比如寧波華翔上市短短兩個月,其換手率就達到500%以上,三季報顯示,股東人數較上期減少35%,籌碼快速集中,大資金介入跡象十分明顯,但是十大流通股東卻不顯山露水,全是持股幾十萬的個人投資者,至於股價卻上漲將近一倍。

十大牛股往往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洪都航空具有行業壟斷優勢,公司是生產教練機的國內唯一企業;航天電器具有技術優勢,其產品先後參與了我國「神州」飛船1號至5號及相關運載火箭的配套研製;蘇寧電器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在「2005中國上市公司競爭力100強」中排名第七;寧波華翔的優勢來自於穩定而強大的客戶資源;G宏達則具有鉛鋅礦資源優勢和金融優勢。

成為十大牛股的大多數是龍頭股,龍頭股大致上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行業龍頭,如寶鈦股份是我國最大的以鈦為主導產品的稀有金屬材料專業化生產、科研基地;另一類是題材龍頭,如G天威是新能源板塊的龍頭。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概念比較獨特,或者有股改加重組題材的也成為個股走強的因素,而G永久大股東上海中路承諾在公司A股最高歷史價以下不減持(這是目前唯一一家作此承諾的公司),也對股價形成一定支持作用。

十大熊股--2005年中國股市"跳水明星"

在股市回暖的氛圍中,2005年不知不覺來到了歲尾。從12月22日開始,本報連續推出由經濟編輯部特別策劃的系列報道??「2005年中國股市檔案」。今天推出最後一篇??「中國股市檔案之
利潤殺手」。這組系列報道的前七篇分別是「中國股市檔案之十大新聞」、「中國股市檔案之新新詞彙」、「中國股市檔案之拍案驚奇」、「中國股市檔案之眾說紛紜」、「中國股市檔案之大浪淘沙」、「中國股市檔案之驚人言論」、「中國股市檔案之發財機會」。近日,本報將和搜狐證券頻道聯合推出該系列報道的網路版,敬請讀者關注。

2005年大盤還未從弱市中走出,不過跌幅開始收窄;放眼個股,跌幅仍不小,尤以領軍「大熊」跌得悲壯。「大熊們」以暴跌的方式,釋放出自身的巨大風險,同時對市場人氣帶來打擊。可以說有「大熊」肆虐,熊市就還沒有結束;而「大熊」終結之時,可能就是牛市來臨之日。(太陽每天都是新的,帳戶每日都在增值!)

1、思達高科(000676)最大跌幅86%

思達高科是2005年度當之無愧的高台跳水冠軍,以86%的最大跌幅入選年度十大熊股之首。公司主業經重組後轉變為以電力設備為主的電子產品的生產銷售,但基本面及盈利水平仍非常一般;但在二級市場上,其股價因有小盤優勢和重組題材而被爆炒,漲幅驚人,尤其是在4年大熊市中一直拒絕調整,成為籌碼高度控制和股價嚴重脫離基本面的老莊股。但該股今年6月份的暴跌,充分說明一點:缺乏基本面支撐的虛高或過高的股價,其最終無一不是轟然倒下痛苦回歸。從這里,投資者會意識到:一定要堅決迴避高度控盤、股價嚴重虛高的老莊股,像金宇車城(000803)、金德發展(000639)等,一定要視之如無「股」,等待它們的同樣是痛苦的價值回歸過程。

2、ST太光(000555)最大跌幅86%

該股是今年ST板塊中的跳水冠軍,前7個月基本上是「跌得沒完」。該股可以說是2001年前大行其道的牛股縮影:一是袖珍盤,自然獲得高定位;二是高科技+重組,在當時是最具爆炸力的,引來莊家幾乎完全控盤。所以盡管多次重組沒有什麼結果,盡管基本面極度惡化,仍能高位橫盤拒絕跟隨熊市調整,成為人見人怕的「死股」。但從今年第一個交易日開始,該股自覺無趣不得不選擇了漫長痛苦的價值回歸之路,其下跌前半段還能做個樣護護盤面,下半段終於出現連續硬跌停,一口氣就走完了別人用了4年才走完的路。雖然今年逃過了暫停上市的噩運,但前途仍然非常艱難。這說明一點:嚴重偏離基本面的交易品種,不跌是時候不到,一旦開始跌就是以最慘痛的方式展開。

3、*ST金荔(600762)最大跌幅80%

金荔科技是典型的上市公司造假、機構人為爆炒的「怪胎」。原飛龍實業主營物資回收,雖績差但因小盤重組定位偏高,在有機構高位接過籌碼的同時,金荔集團入主公司配合運作,先是造出一個喜人的經營業績水平,後又製造出杜仲產業這一概念刺激股價;機構是從讓市場相信發展到自己最終也迷失於概念之中,而錯過出逃機會,直到今年初上市公司問題掩蓋不住,股價才終於徹底引發雪崩似的下跌,其後雖一度垂死反抽但無奈公司造假、虧損等壓力重重壓下來,股價一頭狠狠地栽到1.05元才喘過氣來。這就等於是上市公司和機構一起將股價泡沫吹大,啥勁都使出來了,但最終還是要破的。這在2001年前是市場比較流行的做莊手法,但能堅持到今年才倒下來,其手法已屬隱蔽高明。所以投資者在如今市場上,要細研財務報表和行業動向,才能避過造假這一最傷人的傷害。

4、*ST雲大(600181)最大跌幅79%

雲大科技淪為十大熊股行列可以說是無辜的,完全是利益集團惡性爭奪控股權的犧牲品。作為雲南第一家高校上市企業,曾因產業基礎堅實和業績優良被寄予厚望。但隨著股權運作的開始,公司就此陷入曠日持久的股權相爭惡性大戰,導致主業經營荒廢了,化肥和農葯等原有農業優勢不復存在,新上的生物制葯推廣很困難,財務黑洞屢屢曝光等,其二級市場股價也是一瀉千里,面臨暫停上市噩夢;並且現在還看不到轉機,而面對「爛」掉的企業和股票,爭購方已開始撤退,想想當初頗有意氣用事之感。在這場因股權之爭而導致經營惡化、股價暴跌的事件中,可以說是沒有贏家,當然最受傷的還是那些拿自己錢買流通股的普通投資者。

5、三木集團(000632)最大跌幅78%

三木集團是2005年度搶先出閘的第一個「跳水明星」,從2月1日開始連續8個跌停進入慘痛的價值回歸過程,其後更是一路陰跌至1.91元才獲得支撐。該股是典型的資金強攻型老莊股,股價一直高位盤住,公司基本面卻並無引人注目之處,也無趕潮流之舉,經營業績長期是維持一般水平;股價最終撐不住而一瀉千里,公司當時並未爆出什麼丑聞黑洞之類的,但年底預告將首次出現年度虧損。跌成十大熊股,外因應該是做莊資金無法支撐方面問題,內因是相對於市場整體調整水平,其基本面根本就無法支持其過高的股價。因此即使公司基本面平靜,也要衡量其股價水平在整個市場架構中的位置。

6、華源制葯(600656)最大跌幅76%

從「老八股」的浙江鳳凰經歷多次重組,最終納入央企華源系醫葯大產業藍圖之下,二級市場股價也一直表現堅挺,拒絕跟隨熊市調整。但進入2005年,該股卻以慘烈的方式從牛股迅速變成「北極熊」,股價一口氣從8.06元猛跌至最低1.9元,其後也一直走熊。究其原因,一是其股價水平相對於整個市場架構來說,本身就有內在的調整要求;二是經營遭遇困境,像國際維生素C市場價格持續走低等,導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三是華源系多年大舉債大擴張的策略,今年終於遭遇資金緊張、銀行逼債、股權凍結,公司也相應受累。這說明處於「系」中的上市公司是最容易受傷的。好在華源央企的背景,隨著央企誠通集團投入巨資重組,華源系走出困境指日可待,同時公司作為國內維C生產四大龍頭之一的產業基礎很堅實,並擬專注於此,因此流通股東還存在一定希望。

7、ST商務(000863)最大跌幅74%

和光商務是典型的視大股東上市公司為提款機,長達數年掏空上市公司的個案。原北商技術上市後憑袖珍盤就獲得很高的定位,其後和光集團入主,通過一些高科技概念股價更是獲得爆炒。公司主業並不明晰,所宣揚的科技概念一直都讓市場覺得晦澀難懂,更未能形成產業效益,但這並不影響市場對其盲目追捧。隨著證券市場輝煌散去,上市公司問題掩蓋不住之際,公司實際控制人玩起走為上計、出逃國外,棄巨額債務及經營爛攤子於不顧。二級市場股價在持續陰跌後,今年更是等來更猛烈的暴跌,完成了從昔日「科技明星」到今日「垃圾明星」的巨變。由於公司已完全掏空、負債累累,幾無資源,無人願填這個大窟窿,公司前景非常渺茫。這里投資者要引起注意的一點是:對於無法搞懂在做什麼的上市公司,還是敬而遠之為好。

8、*ST蘭寶(000631)最大跌幅73%

從當年大牛股淪落為熊股明星,起伏皆因從長春蘭寶更名為蘭寶信息。公司主業是為一汽提供保險杠等汽車配件,靠著地利日子過得本還可以,但以這么一個小攤子卻想撐起長春光谷的大半壁江山,先後投入巨資建起筆記本電腦、液晶電視、手機等三大生產基地,股價是炒得老高,但「信息」就是下不出蛋來。結果是三大信息產業的高投入高消耗,終於壓垮了本可勉強糊口的汽配小產業,股價在去年底大跌的情況下今年又出現暴跌。雖然有急欲擴張的民企有意收購,但前景不明。

9、撫順特鋼(600399)最大跌幅70%

撫順特鋼不幸在2005年機構和公司共同上演的一出鬧劇中,出演了一個悲劇性角色。該股是鋼鐵股中的績差股,所以在鋼鐵藍籌行情中一直沒有表現。其後卻從4元下方一路狂飆至9元,這時公司發布消息山西晉煤集團擬收購重組,同時翻看股東名單卻發現先知先覺的基金扎堆前十大流通股東。正在市場期望最熱門的煤炭能給上市公司業績和股價再燒把旺火,該股4月份卻從9.2元一頭猛栽下來,單邊下跌創出上升以來新低2.8元才企穩。這時公司又發布一個晉煤集團終止收購重組的消息,同時翻看股東名單卻又發現原來扎堆的基金,再次先知先覺地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一些自然人流通股東還站在山頂傻等著山西的煤來升溫。從這里可以看出:基金也炒重組股,不過都是高手,能先得到消息,進出還挺快。因此,投資者對於那些提前透支炒作、導致股價虛高的股票,一定要保持應有的警覺,而不能完全迷失於絢麗的想像。

10、*ST國瓷(600286)最大跌幅70%

如果說要評選2005年市場最熊的板塊,那可能非湘股莫屬。隨著鴻儀系、成功系等崩塌,湘股大面積進入最為災難深重的階段,而國光瓷業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縮影。鴻儀系入主後,棄具品牌優勢的原有主業於不顧,極盡手段地利用上市公司平台去惡意融資,從而將公司陷入主業經營困難、財務黑洞深不見底、職工安置成問題等極度困境中,二級市場股價今年也是暴跌之後還能暴跌。這是較有代表性的民企利用國企改制和資本魔方實現財富大挪移的事件。如果鴻儀系的大窟窿沒人去填,那等待公司的很有可能是退市的命運。所以投資者對於那些不顧自身實力盲目造「系」的,尤其是民營企業,最好是只當「戲」來看。

撰稿 中證投資 張志民

閱讀全文

與上海鳳凰股票行情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華泰證券和財通證券股票 瀏覽:447
投資市盈率低的股票能回本嗎 瀏覽:243
銀行卡怎樣轉股票里 瀏覽:918
農業高業績股票 瀏覽:881
股票退市裡面股票資金咋辦 瀏覽:28
學而思獎勵給員工的股票情況 瀏覽:761
股票歷史盈利怎麼查 瀏覽:141
故事最具投資價值的股票 瀏覽:377
st股票購買限制 瀏覽:883
2016最新股票分析報告範文 瀏覽:392
股票都要發業績預告嗎 瀏覽:668
怎樣看一隻股票主力的成本 瀏覽:327
萬家樂股票最低多少錢 瀏覽:201
瑞源科技股票 瀏覽:681
華測檢測股票今天走勢圖 瀏覽:573
了解股票基本面的app 瀏覽:803
etf可以算股票市值嗎 瀏覽:232
山東黃金股票的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429
股票賬戶丟失怎樣銷戶 瀏覽:802
st的股票為什麼5漲停 瀏覽: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