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請高手列舉一下從2000年到2011年的今天,股市的大漲大跌的數據
下面是我自己總結出來的十二生肖和中國股市的關系,雖然只是娛樂卻有著某種神秘的聯系一樣,呵呵。2000年是龍年, 2000年龍年股市大漲,2001年蛇年狠毒股市2215點做頂後大跌, 2002-2004分別是馬羊猴股市跌的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見底很低迷如同軟綿綿的羊。2004年是猴年有部分個股有上漲沖動顯示猴性因為大盤2005年見底有些個股會提前見底。2005年998點見底反轉,這一年是雞年,也就是傳說中的金雞報曉,接下來迎來了中國股市最強大的大牛市。2006年是狗年,這一年大盤股市旺旺旺的向上大漲。 2007年是豬年,豬是祥和瑞氣之物,金豬祥瑞,故此延續漲勢。2008年是鼠年,金融危機來襲,股市6124點見頂後膽小如鼠,巨幅下跌近70%跌至最低1664點。2009年是牛年,各國救市舉措推出,股市牛氣沖天迎來大反彈。 2010年股市猶如猛虎下山,虎頭蛇尾,行情上下波動比較迅猛。 今年2011年,兔年, 待解。。。。。。此外我覺得現在是中長線買入的好時機,別人恐懼時我們要貪婪。做股票正是在低迷時入市在高潮時退出。最後嚴重建議請中長線投資尚處於低位或者相對低位優質良好成長性中小盤股票,那種大幅上漲過的股票就要謹慎再謹慎了最好迴避。祝你好運。 大善知識改變命運,如有心學習請網路股道若禪登入本人新浪博客閱讀學習。
❷ 96年到98年漲得最好的股票
1996年漲幅最大的股票前五名分別是:1、000551蘇物貿727%,2、000571新大洲569%,3、000031深寶恆544%,4、000046南油物業526%,5、000021深科技505%。1997年漲幅最大的是:1、000021深科技291%,2、000636風華高科237%,3、000519蓉動力208%,4、000670天發石油203%,5、600607聯合實業201%。1998年前五名分別是:1、000633合金投資404%,2、600669鞍山合成317%,3、600657天橋百貨266%,4、000695燈塔油漆229%,5、000048康達爾200%
其實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玄學分析,中國股市逢8必跌,逢9必漲,98年亞洲金融危機,08年世界金融危機,2018年啥危機也沒有,但就是跌去了上千點。而完全相反,在中國股市的歷史上,99年爆發了519行情,在2009年,出現了刺激大反彈,指數也能翻倍。到了2019年,這春節剛過完,指數已經底部拉升超過了20%!如果非要在這個玄學上找一些確定性的原因,其實也是有的,8這個數字代表著舊,而9這個數字代表著新,為了到9能有一個舉國歡慶,過生日的氣氛,所以8的時候會特別謹慎。要把所有的好消息都釋放在9這一年。另外,8這個數字剛好跟世界經濟的朱格拉周期重合,每十年一次,都有經濟衰退的隱憂,所以被動的經濟周期壓制,和主動的消極應對,造成了逢8必跌,而8跌下去之後,9就有了漲的機會。
❸ 股市歷史
上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9日,當時在上交所上市的企業有8家,有趣的是,8家上市公司中還有兩家關聯企業,上海飛樂股份和上海飛樂音響,俗稱「大飛樂」和「小飛樂」。「大飛樂」要比「小飛樂」大得多,僅從員工規模看,一個約2,700人,另一個只有50人。「大飛樂」的總經理也是「小飛樂」的董事長,其「父子」關系不言而喻。事實上,「小飛樂」的發起單位之一便是「大飛樂」的前身「上海飛樂電聲總廠」。但從市場化或股份制的資歷而言,「小飛樂」成立於1984年,是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而「大飛樂」建立於1987年。更為重要的是,1986年,***會見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董事長約翰.范爾霖,後者向***贈送了一枚紐交所徽章,憑它可以在紐交所自由進出。***回贈了一張「小飛樂」的股票,這就是「父以子貴」了。「小飛樂」1984年發售股票時,也未在媒體上刊登招股公告,只在當地市民報紙《新民晚報》上報道了一則創立大會的新聞。
「小飛樂」、愛使股份與另一家延中實業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沒有國家股,當時被稱之為「集體企業」,俗稱「街道企業」。延中實業據說是為安排失業(當時叫待業)人員而建。申華電工也沒有國家股,但它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鄉鎮企業,董事長兼總經理瞿建國是當時川沙縣孫橋鄉副鄉長和工業公司總經理。
8家上市公司中,身份最高貴最富國企意味的是真空電子,1989年,它在全國最大的100家電子企業中銷售額排名第十二,利稅總額則是第二。真空電子在1991年6月的市值是8.6億多元,占上海股市總市值的60%以上。不過,真空電子就像後來許許多多的大型國企上市公司那般,很少有投資者喜歡,但又無法忽視它。真空電子最有名的事件是其首任董事長薛文海公開揚言中小股東無足輕重,他雖道出了真實狀況,但其粗魯的態度簡直無法讓人接受。
8家上市公司有一個共同之處——每年都分紅,而且股息率很高,這在此後許多年的大部分上市公司身上再也不會出現了,投資者們不得不以追求資本利得為目標。當年的股份公司在不能交易的情況下,也只能以股息來吸引人了。當然,所謂的高股息是和當時的高通脹背景聯系在一起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大多都是18.75%,它正是當年一年定期儲蓄存款的利息率。最高的股息率是22%,1989年由豫園商場和鳳凰化工發放。
特區深圳證券交易所也在1991年7月3日正式營業,掛牌企業有深發展、深萬科、深安達、深金田和深原野。深發展盡管是一家股份制銀行,但考慮到姍姍來遲的中國金融改革,它能上市,在15年前是件令人驚訝的事情,所以深發展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市場上的一顆明星。深萬科當時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地產公司,只是裡面有一個聰明的企業家王石,他為了盡量擺脫控股國企「婆婆」的影響,利用深圳市委急於改革的心情,直接要求市委書記支持萬科成為股份制公司。還有一家公司深原野也頗具典型,因為它是中國股市最早出局的玩家。
原野是第一家中外合資的上市公司,在1987年成立的時候,國家股佔了60%,港資佔20%,還有兩個個人股東各佔10%,其中一個叫彭建東。但過了不到兩年時間,原野只剩下了兩個股東,一個是佔5%股份的深圳國企,另一個是香港公司,佔95%股份,背後的控制人便是彭建東。原野上市後,彭建東將股價炒高,然後套現。1992年7月7日,原野停牌,直到1994年1月才改名為「世紀星源」復牌。期間究竟發生了何事,當時沒有對外披露,只是法院後來以挪用公司資金罪和侵佔罪的名義將澳大利亞國籍的彭建東驅逐出境。
除了原野的中小股東之外,沒有多少人對此深究和憤怒,也沒有多少人想到原野這類上市公司會在今後泛濫成災。
(二)不完善、不健全的證券公司
進入上交所後,我的主要工作是擔任《上海證券交易所專刊》的記者,顧名思義,這是交易所辦的一份報紙。中國的許多改革的特色是「只做不說」,悄悄地幹完,等大家發現,「生米已煮成熟飯」。國家對待交易所的態度也一樣,不準主流媒體播報股市信息,可股市恰恰是最市場化的,沒有公開的信息,這個市場一定會死掉。上交所索性自己辦報,向廣大投資者進行市場推廣。
除了股市行情之外,可報道的信息十分有限。上市公司只有8家,而交易所的會員單位1990年時僅有26家,其中以信託投資公司為主,佔了14家,證券公司僅有6家,還有就是城市信用合作社(我有兩天調研完5家信用社營業部的經歷)。上海的證券公司主要有3家——萬國證券公司、申銀證券公司和海通證券公司。申銀證券背後的銀行是工商銀行上海分行,海通證券公司屬於交通銀行體系,萬國證券則是一家股權較為分散的公司。萬國和申銀等證券公司原始資本的積累離不開對國庫券的套利。當時,中國各地市場因投資者市場意識不同,國庫券價格差異很大,把黑龍江的80多元國庫券弄到上海,就能賣到100多元。但當時沒有什麼電子化交易,國庫券全是實物券,面額最大的才10元,2,000多萬元的國庫券總得需要裝十幾個麻袋、十幾個箱子,租一節火車皮,配上多名經濟警察和槍支押運回上海吧。有意思的是,個體投資者也在做同樣的事,有個叫楊百萬的人就是這樣發家的。中國證券公司的經營水平一直不高,行為與一個散戶或暴發戶沒有什麼兩樣,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
另外,當時的券商充分利用不對稱的信息優勢乃至違法獲得先機來牟取暴利。萬國證券的總裁管金生在1989年去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金融管理處串門,看到了1988年國庫券准備在一個星期以後上市的內部文件,趕緊以黑市價75元買進,一上市就是104元,大有斬獲。萬國證券的行動引來了其他證券公司的跟風,最後皆大歡喜。
很多年來,中國股民真正有多少人,一直是個謎,原因是為了操縱股市、提高認購和配售新股中獎率等原因,個人或投資機構收集了大量的非股民身份證,然後開戶,俗稱為「拖拉機」,結果把中國股民弄得面目全非。但在1991年夏天的3個月中,我很幸運地見到了幾乎所有的上海股民(佔了當時10萬中國股民的絕大部分)。上交所為了無紙化交易,也為了消滅黑市,要求投資者本人必須來浦江飯店換取新的股票賬戶。交易所所有員工從下午到深夜12時加班加點工作,我的崗位是最後將賬戶遞給客戶。整整3個月,拿著小喇叭喊號的我看到了無數張臉,那是很真實的事情,不似後來,市場變得越來越玄虛了。
(三)市場的狂亂與挫折(「810」事件)、中國證監會的設立(1991年下半年-1992年)
1991年6月上海浦江飯店門外站著不少投資者,他們在議論著該不該買股票和買什麼股票,我記得自己站在他們中間,太陽曬得有點吃不消。到了7月,大家已經沒什麼可以議論的了,因為市場每天單邊上場,而且都漲停在0.5%的漲停板上。由於普遍惜售,像鳳凰化工從前周成交的6,280股縮小到這周成交55股。每天空漲不是個辦法,上交所在9月30日開始以成交量調控股價,如果當天成交量不到其可上市交易量的0.3%,當天就不漲。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總會有人作出些「貢獻」,湊足成交量,然後股價繼續向上。於是,出現了世界股市上難得一見的奇觀,證券公司每天聚滿人群,看著行情大屏幕,像久旱盼甘霖那般等待幾股或十幾股的成交量,最後積累成功,延中實業2,800股,真空電子1,500股,大飛樂400股,愛使電子85股,申華電工110股,小飛樂65股,豫園商場40股,鳳凰化工2,140股,股價上漲,大家欣喜若狂,一齊鼓掌。它之所以給我們印象如此深刻,是因為以後的中國股市一直被「擴容」壓力所困擾,也就是說,發行的股票總是多於市場中的資金,不會出現在股市中買不到股票的現象。但是,這個奇觀還是預示了以後中國股市的宿命——荒誕的政策不斷地扭曲市場,市場又時不時作出離奇極端的反應,讓政策制定者惱羞成怒或焦慮萬分,用更離奇的政策來束縛或刺激市場,然後市場奄奄一息或亢奮異常,接著政策又……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不難理解,上交所成立一年後才出現了第一家新上市公司興業房產。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一直不願意讓新公司上市,造成粥少僧多,供不應求。
那時的深圳市場又是另一番景象,深發展的擴股遭到股民的反對,1991年8月11日其股價曾狂跌41.6%,在證券公司前的一名婦女目睹此景當場暈倒。9月6日,深指已從全年最高點136.9點跌至最低點45.6點。當地政府一邊實施2億元資金秘密救市行動,一邊採取取消漲跌停等多種市場化方法,終於使市場反轉。
1992年年初,***南巡講話,提到了上海作為改革開放龍頭的重要性,也具體肯定了股票交易所在市場經濟中的作用,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氛圍(當然,***的肯定是辯證的和謹慎的,一方面講要大膽試,又說搞得不好就關)。3月,原來的上海市市委書記、上交所的創建者,當時已是國務院副總理的朱基公開稱贊深圳市場比上海成功的報道,深深刺激了上交所的總經理尉文淵。他越過主管單位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直接向市委領導申請全面放開上海市場的股價,讓市場自己說話,終於形成了股價天天小漲、最後變暴漲的局面。例如豫園商城的股價就從800多元/股上漲至10,500元/股(10年後,一些中國股市投資者高喊要創造第一個百元股的奇跡,卻未考慮到豫園商城早就是萬元股了。即使將百元1股拆細至1元1股,豫園商城也是中國第一個百元股票)。
深圳臨近亞洲金融重鎮香港,它所在的地域廣東又得改革之先機,要比當時正欲改革起飛的上海,在市場意識方面成熟得多。如果不是出了「810」事件,上海股市在幾年之內是很難超越深圳的。
1992年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在大牛市中,新股是市場的寵兒,如何公平公正地發行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兒。由於每張身份證可花100元買一張抽簽表,不僅全國各地大量的身份證寄往深圳,據說上百萬外地人湧入了這個常住人口只有60萬的城市,各售表機構門前提前3天就有人排隊。到了8月9日早上,排隊人數可能已達100萬,當天晚上9時,500萬張抽簽表售完。未獲得抽簽表的人群目睹了種種不公正和fb行為後湧向市政府。午夜12時後,警察與示威者發生沖突,到處是石塊、汽水瓶、催淚瓦斯、水炮、電棍,汽車、商店被燒被砸,混戰持續了4個小時。事後調查,至少有10萬張以上的抽簽表被內部藏留私買,涉及金融系統幹部職工4,000多人。
盡管事後朱基副總理認定「8.10」事件是「一次技術失控事件」,但深圳市市長鄭良玉曾在公眾面前泣不成聲,他12月16日轉任江西省副省長。隨後,市委書記李灝被調回北京。
「8.10」事件觸及了中央政府的底線。中國***人深知金融穩定事關政權安危,1948年舊上海金融市場的崩潰正是國民黨垮台的直接原因之一。金融市場不能影響社會和政局的穩定,否則的話就必須關門。作為金融市場最活躍又最不穩定因素的股市能否做到這點,誰都沒有把握。上交所開業時,當時的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鴻儒和上海分行行長龔浩成就對尉文淵說:「半年內不出問題就是勝利。」由此可想上上下下是多麼的不確定。
因為「810」事件,深圳市場是夠得上「關門」條件的,盡管深圳市場沒有關門,卻從此元氣大傷,直到1996年才打起精神再度與上海競爭。「8.10」事件也引發了上海股市的暴跌,卻沒有讓上交所循規蹈矩,他們反而趁著上海的改革開放大肆發展,直至1995年的「327」國債期貨事件,才讓上交所領略了什麼叫「關門」。
「8.10」事件還有一個得益者是中國證監會,地方上的混亂給了北京集權的理由,於是,證監會於當年10月26日成立。
(四)本末倒置的市場營運和1994年的大暴跌(1992-1994年)
今天最能代表中國股市的量化指標是上證指數(上證指數以1990年12月19日為100點),它的最初發布日是1991年7月15日,以133點報收,到了年底的12月31日,已是292點。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開股價,上證指數從前一天的623點沖到1,334點,並在5月26日達到全年最高點1,429點。但由於這一年有30多隻新股票上市,比1991年增長了3.88倍,對投資者的心理沖擊和資金面壓力巨大,股指一路下滑到393點,出現了上海股市的第一次「熊市」。但不久就反彈,在當年年底,上證指數收在780點上。
與上市公司激增同步的,是股票交易額的幾十倍地放大,股票總成交金額247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近30倍,市價總值558.4億元,增長了317.98倍。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也達到75家,比以前增加了49家,交易所場內的席位也從最初的25個擴大到1992年年底的500多個,到1994年則擴大到了3,000多個。
在這個擴張過程中,出現過上海市場交易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即營業部太少,投資者沒有「跑道」可以買進賣出。為了獲得營業部限量發放委託單,投資者開始通宵達旦地排隊(讓人感嘆的是,十幾年後的上海房市泡沫時,又讓我們看到了同樣的場景)。於是,上交所竟然在昔日的「跑狗場」——文化廣場中搞了一個超大型的證券營業部,100多家證券公司營業部在那兒設立臨時拒台,接受股民的委託。有些緊張的是,1992年6月1日第一次開門時,沒想到竟來了4萬人,有關方面准備不足,只得臨時關閉。6月9日,它才開始順利運行,半年後的12月,這個違反規定開設的證券經營場所才結束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座位於過去的法租界、植有法國梧桐的陝西路永嘉路口的「文化廣場」,後來成了鮮花集市,最近又要挪作它用了。很少人能將它和大型股票委託展銷會聯系在一起,這可能也是世界股市史上的一絕,可它確實充滿了早期的市場精神,是不「規范」的早期中國股市的象徵。
比起文化廣場股票委託點形式上的不規范,影響到中國股市長遠發展或者說讓中國股市受到不良「路徑依賴」的,是看似規范和名曰「規范意識」的文件和規定,它們非常在意股東與國家的關系,而不是從股東的權利來界定股票類型,從而衍生出許多看來富有「創造性」,但最終卻被證明不是不可行就是成為市場發展障礙的東西。比如「國家股」、「法人股」與「個人股」,就是一些當時就有點矛盾、今天更是讓人匪夷所思的概念,保險公司和投資公司從市場中直接買來的股票是不是法人持有的股票呢?為什麼它們就不是「法人股」呢?界定概念的混亂,直接導致了中國股市的結構性缺陷,股票被人為地劃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當年的不流通,緣自於對所有制意識形態的考慮,不能讓民間力量「私有化」公有企業,但由於「法人股」與「不流通股」劃上了等號,結果後來很多民營企業的「法人股」也不能流通了。
有趣的是,只要不被稱為「法人股」或「國家股」,就可以想辦法變相流通。在1992年之前是沒有「法人股」這個概念的,只有所謂的「單位股」,這在上海市場的「老八股」當年的報表中出現過,後來有許多就化為流通股了,否則今天北大方正(當年的「延中實業」)和華晨集團(當年的「申華電工」)就不可能是全流通的股票了。
我還有好多,太長了,自己去網上找一下吧!
,
❹ 在股市中,你見過虧得最慘的人,有多慘
身邊一個真實的案例,在我小姨的廠里有個小夥子,他是在廠里負責畫設計圖的,也就是所謂的藍領,3年前就有7、8千左右的收入。
小夥子為人老實,話不多,前面娶了個漂亮的媳婦,生了一對雙胞胎,一家老小過的還算幸福。但是這兩年,他沉迷股市一發不可收拾,把身上所有的積蓄都投了進去。
很顯然,全折進去了,一家老小的生活自此沒了著落。但他並沒有就此罷手,從網上借貸幾萬塊錢繼續玩。
沒曾想不但沒有回本,網上借貸的日期到了,由於沒能按時還上款,利滾利,一下子欠了十幾萬的債,借貸方天天打電話給他,打到廠里和他所有通訊錄的好友,這件事一下子被廠里所有人知道。
他怕被借貸的追上門來,帶著一家老小跑路了,可憐剛出生不久的一對雙胞胎。
其實我不反對玩股票,賺多少無所謂,虧的時候關鍵要懂得及時止損,而不是抱著僥幸心理以為有轉機。還有經驗也是決定你有沒有機會玩下一輪的資本
身邊有很多炒股的,要說慘的還真有一個。
14年那年,他過得最風光了,才一年的時間,解決了車、房兩件大事,車60多萬,房子150多平方,而且屬於全額付的。據說他的錢都是在股市上賺的。可是,15年他就沒那麼風光了。
記得從15年上半年開始,他就到處借錢,除了借錢還騙錢,就是忽悠別人把錢交給他操作,也許是14年他在朋友圈裡太出名了,還真有人敢把錢交給他去炒。
開始一兩個月,有時賺有時賠,所以大家也沒太在意,他請了一個星期假,說是去 旅遊 ,那些人居然還真信了,可是,在他離開單位的第三天,一群彪形大漢沖進單位來找他,這時大家才知道,他出事了:他利用職務之便,居然挪用公款去炒股,沒想到被套了。為了堵住單位的缺口,才開始四處借錢籌款,可惜股市行情一天比一天糟糕,為了保飯碗,他居然跑去借了高利貸來填補單位的缺口。
自從朋友知道他的實際情況後,再也不放心把錢交給一個如此不靠譜的人去打理,都紛紛要求要回投資款,這樣一來,他連炒短線的資本也沒有了,最要命的是,高利貸的利滾利讓他很快就陷入困境。為還高利貸,他的車被人家開走了,房子也被人家通過法律手段強行拍賣掉了。而他的女朋友知道他的情況後,果斷地分手了。我們不知道他究竟借了人家多少,還了多少,反正催債的人每隔三五天就來拜訪一下。
那年11月中旬,絕望的他從一幢爛尾摟頂跳了下去,從此才徹底解決了由炒股而帶來的煩惱。
我是入門老手,說兩個例子,一個是我自己,一個是我同事。
首先是我自己,我很少玩股票,我前幾年是做白銀T+D,賠了很多。當時剛接觸TD,之前都是做紙白銀,但是覺得紙白銀賺的不夠多。剛開始做TD業務的時候,還算順利,短短倆月賺了有個三萬多。後來就放鬆警惕了,直接滿倉而且不設止損,結果記得是有次非農,白銀暴跌,我也沒看行情,到了夜裡一看,嚇一跳賠了五萬多。我也不敢割肉,沒辦法只能補充保證金,想著應該不會跌太多了,結果那次白銀連續11天陰線,最後強制平倉,虧損達到15萬,這次虧損幾乎給了我家庭致命打擊,媳婦跟我大吵一架,我們難受的一周沒怎麼吃飯,畢竟我也是工薪階層。後來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我重倉不設損是犯了做單大忌,以前做紙白銀波動小,無杠桿不覺得,但是TD帶杠桿就大不一樣了。這是我交易這幾年賠的最大一次,這幾年做單從來不敢這么玩了,都是輕倉止損,加上研究了一個交易系統,多少能賺一點了,我現在的技術也基本都是交學費換來的。
另外說我同事,他算是很慘的一個,15年那會,有一段時間他沒去上班,公司都報人員失聯了。後來從別人那裡才了解到做股票虧了,據說是虧了上百萬。他在失聯之前找了我們很多同事借錢,最多的借了十多萬。他好像還借了網貸,結果第二聯系人還留了其他同事的名字,導致網貸平台找另外同事催貸,也算是躺槍。最後這人離職了,據說還賣了房子,也離婚了。很多同事的錢,那些借給他一萬兩萬的,也都沒法要,不了了之了。
所以說, 不管做什麼交易都要把風險控制放在第一位,墨菲定律是誰也繞不開的。
我是股痴三多,熱愛炒股,2005年入市至今,經歷過兩輪牛熊市,擅長短線操作,15年股市實戰中悟出了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易系統!
現把自己15年的炒股經歷與心得分享與同在路上的小散戶朋友們,希望能相互交流學習,不斷完善自己的交易系統!
三多炒股故事還得從2005年末的一天說起,那天在公司看到一個女同事在偷偷摸摸的炒股,當時很詫異,對於股票,我之前只是在電視劇上看過,影響中是有人炒股虧的底朝天跳樓了,所以一直心裡把它等同於毒品。沒想到身邊的女同事都在炒股,再一打聽上海的好多老頭兒、老太太都會炒股!好奇心和男人的好勝心使然,沒多久我就有了屬於自己的股票交易賬戶,當時轉入了3000元,告訴自己股票里從今以後總共就投這么多,再多一分都不能加。
說也奇怪,剛開始什麼都不知道,完全憑感覺買,有時候買完了才會去看公司是做什麼的,奇葩的是買了還漲,我TMD是不是就是天生的股神啊:),那一段時間整個人都飄起來了。
不往賬戶里加錢的誓言第二個月就破,2006年全年我都是每月把剩餘的工資不斷加投到股市,2007年初股票賬戶居然被我稀里糊塗的賺了10倍,到現在都想不明白當時為什麼運氣那麼好,買什麼沒幾天就漲停,我有一個在大多數人看來很不好的習慣,甚至是大忌、從炒股第一天開始一直是滿倉買股,現在已經持續了15年了,上天保佑那時我心血來潮在上海訂購了一套房子,交房款前一周,我還在用自己全部身家准備再短線賺他個30%,這樣房子就可以全款付。
600029南方航空,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個股票, 歷史 最高位滿倉追進,4個交易日虧了30%,那時所有人都說大盤會過10000點,我也堅信南方航空只是短線回調(它可是從3元漲到30元的股票),直到資金影響到我付房款首付時,才被迫割肉,當時再極度不幹中交了房子首付。經歷這次重創,心情受到了嚴重打擊,剩餘的幾萬元滿倉買了一隻記不起名字的股票,然後被迫努力工作賺錢還房貸,股票賬戶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交易,當我後來再打開賬戶時只剩了6000元,大盤6124點一路已經跌到1664點。
接下來的幾年,我努力工作,閑暇時間一直會炒炒股過癮,因為資金少,總體來說又贏多虧少(這些年炒股盈利的概率相比較還是不錯的,讓我最郁悶的是一般都是10次獲利趕不上一次虧損,而且虧損都是大盤很好,雞犬升天的時候),交易盈利概率高逐漸讓我心裡淡化了上輪牛熊轉換恐怖的經歷,膽子又慢慢肥起來了,不斷把家裡的資金投入股市,2014年第一季度賬戶就翻倍了,我TMD是不是為股而生的啊,太崇拜自己了,我簡直,不,我就是股神!神就應該掌控更多資金,我選擇了找家人和親戚融兩倍的資金開始加杠桿炒股,只是吸取之前的教訓,絕不高位追漲。那段時間看著賬戶里飛快賺到的錢,我開車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串,想買一個超市,這樣以後就不用上班,可以全職炒股了。
接下來的事情,估計有些老股友猜到了,我做夢都沒想到居然還有個詞叫「熔斷」,滿倉3天3個跌停,CNDY所有股票開盤直接跌停,賣都賣不出,什麼叫絕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等可以割肉的時候,賬戶里的錢全部還完賬我還欠債50萬。
後面一兩年的日子裡,我讓整個家庭處於隨時揭不開鍋的邊緣,有時候想死的心都有,腸子都悔青了,我TMD的那是什麼股神啊,就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愛炒股的小老百姓!
生活總歸要繼續,自己做的孽要想辦法彌補,帶著對於家人的內疚和虧欠,借了啟動資金,我選擇了再創業,發誓要加倍努力做事,直到現在有了自己的穩定事業,股市也一天沒離開過,真心喜歡股市交易帶來的快感,也可能是真愛吧!不過我給自己立了一個軍令狀,正當熊市僅給股票賬戶轉10000元本金,今後只體現不充值,吵到什麼程度算什麼!哈哈
經歷過兩輪牛熊,兩次大起大落,讓我更深刻的了解了我自己,也逐漸悟出適合自己的炒股方法和規避人性弱點的對策。
不一定對,以下分享與志同道合的股友們;
1.炒股心態第一,心態是指如何找到管控自己人性的弱點的對策,三多盤感好卻是賭徒性格,喜歡超短線滿倉操作,熊市我管控自己心態的對策是賬戶只轉入了1萬元。
2. 股票賬戶里的資金對於家庭和我是可有可無,就算一夜之間全沒了,也無所謂,
一萬元漲10%就是1000元,如果自己真是那塊料,熊市做炒股本金足夠了
3.盤感非常重要,盤感在技術儲備充實的基礎上才會靈驗
4.紀律是管控心態的保險絲,沒了紀律一切玩玩
5.止盈要果斷,割肉要堅決
6.沒事賬戶里賺的錢轉出來一點給家人改善一下生活,賺錢不就為了這嗎!順便說一下我賬戶里一萬本金早轉出吃喝慶祝了呵呵
三多的交易理念:
短線強勢低吸高拋
滿倉一隻股,看好就滿倉,不看好就清倉
15年實戰悟出適合自己的兩套戰法:吸新打法和獨股九擊,經實踐檢驗,可以結合起來適用於牛熊市。
炒股是三多一輩子的愛好,三多希望未來的日子裡自己修煉成為一位快樂的投資者!
以上分享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交流,相互提高!因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教育背景、人生觀、價值觀都不盡相同,所以炒股方法也會有千萬種,文中只是三多的自己心得,不喜勿噴!
三多痴迷股市,炒股自娛自樂,發布的所有內容不做任何推薦,不薦股!
最後,謝謝大家!期待每一位和我一樣熱愛炒股的小散們都能盡快悟到屬於自己股票交易系統!
入市時間不長,不知道其他人如何,我見過在股市中虧最慘的就是我自己了。
第一次:2010年無聊入市,被套,一路跌跌不休,股值貶值還剩四分之一,無奈也只能放在那裡,畢竟還在工作,沒有影響到生活,好在2015年5月解套,沒虧也沒有賺。
第二次:2015年這一年工作很忙很累,年底再次入市入手股票本打算短線,結果又被套,2016年3月,開通了融資融券,又買入股票,沒有想到還是一路跌,不擅長對抄,只能放在那,融資放一天就是一天利息,就這樣一度連生活費都沒有了,我說給朋友聽,他們都以為我開玩笑,當時只好賣了一輛舊車換了點生活費,融資利息半年一結,你必須把半年利息准備好吧,於是又賣了一套小房子 ,就這么撐著股市還是一路下行,2017年算熬過去了,如果再不還一部分融資利息壓力太大了,跌的一度差點平倉,客戶經理打電話通知我,我只能拋掉一部分,也不是長遠之計,於是又開始變賣資產,把商鋪和自己住的房子掛了出去,本想賣商鋪把融資全還了,可是半年多商鋪無人問津,自己的住房子確賣出去了,都快五十歲了我們確沒了住處,和老公也只能到處找房租房,房款到手2018年還了一部分融資,還是有一部分融資欠款還不了,其實我和老公的生活本來可以小康的無憂無慮安享晚年,就因為自己入市不夠嚴謹,現在落的兩人一狗居無定所,每月靠店鋪租金勉強維持生活開銷和支付現在住房的租金,手頭所剩還是不夠支付剩下的融資利息,壓力山大,我不知道還能撐多久,反正就那樣了,一切認命了,繼續等待吧。
這可都是我十幾年每日每夜伏案工作的血汗錢,所以在此奉勸大家真的應該謹慎入市!對我而言深受其害,生活質量大打折扣,在此回答問題不是來比慘而是希望朋友們能引以為戒!
❺ 股市走勢與國家整體經濟形式之間有什麼關系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讓我想起一句話,一百多年前,查爾斯·H·道的道氏理論對股市有個十分經典的歸納:「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一直到今天,幾乎從來沒有人會從根本上去否認這句話;在其他國家或許這個歸納是適合的,但在中國,二者之間雖然也有一定關聯性,卻並不那麼明顯。
我們以美國為例,從長期看,美國股市幾十年來的快速成長,離不開美國經濟的支持。美國國內生產總值自1960年到2006年增長了近26倍,從5000多億美元(名義GDP)增長到13萬億多美元(見下圖1),同期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也上漲了26倍多,從1960年代初的400至500點,上漲到2006年的14000多點(見下圖2)。其間盡管幾經波折,但是,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支撐了美國股市頑強的成長之路,而美國股市的迅猛發展,也為宏觀經濟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來源。
1960年-2006年美國道瓊斯工業股票平均指數走勢
觀察美國股市的發展之路可以發現,美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正是美國股市不斷增長的基礎所在,宏觀經濟的持續增長又是股市強勁增長的堅實基礎,二者之間血肉相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中國,股市和經濟在5年前、10年前甚至更久的時候里,股市和經濟基本上是完全背離的,幾乎沒有關聯性,原因是中國股市總市值和中國經濟總量不成正比,所以關聯性小。
中國股市嚴格來講還處於初級發展階段,規模小、質量差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盤子小的個股更容易被資金大戶所控制。在其他相對成熟的股市,一波上漲或下跌行情一般需要幾個月到一年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在我國一波行情能在數天之內走完全部歷程,時間快得連人們使用技術分析的工夫都沒有,股價波動也沒有什麼規律。也就是說只有當股市達到一定的規模後,也只有當股市的變化與當時經濟發展狀況相聯系的時候,股市才能起到經濟「晴雨表」的作用。
從股市與經濟增長率之間關系來分析:
近10多年間,我國GDP的實際增長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從1993年開始,連續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達低谷。但在這7年中,我國股票市場以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來算,有5年上漲。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長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達30%以上,股票市場卻連續4年上漲,漲幅達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間,GDP的增長率連續提高,股票市場卻連跌了4年。由此看來,股市對經濟的反應並不那麼機械地對等。
從股市與公司利潤之間關系來分析:
從兩方面來看:
1、是上證指數與公司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從1994年平均17.77%的凈資產收益率開始,到1998年9.17%,我國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連續4年下降,降幅高達48.4%。而這4年的股票市場有兩個為強勢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兩個為顯著上漲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證指數的年平均數4年間上升了78.76%。
2、是指數與利潤增長率,為更准確地反應客觀狀況,扣除新股貢獻後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從1994年以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增長率有5年為負,分別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兩個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兩個強勢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這一結果依然叫人氣餒,號稱經濟晴雨表的股市竟然連公司利潤增減都無法提前反應。
由此可見,經濟好,只是股市上漲的一個積極因素,如果有更多更大的負面因素,經濟很好,股市有可能持續熊市。以中國股市為例,2003年,全球股市的熊市結束的一年,全球經濟也開始回升,中國在這一年開始,經濟自大概1995年前後第一次GDP增速重新達到了10%,並且一直持續了5年。但中國股市2003年只反彈了10%,2004和2005年繼續下跌創新低。什麼原因?因為2001年中國股市積累的泡沫太大,雖然經濟增長減少了泡沫,但阻止不了泡沫的破滅。
當然,也並不是說股市和中國經濟之間一點關系也沒有,起碼也反映了三點:
1、股市從總量趨勢上反映宏觀經濟。
宏觀經濟總量的長期趨升推動股價指數的長期趨升。這種反映同樣也不是機械的,即宏觀經濟總量的上升並不一定會推動股市上漲,股市只是圍繞宏觀經濟總量在上下波動而已。這種波動也不是無規則的:每當股價指數到達一個高點,股市就會由升轉跌,到達一個低點,就會由跌轉升。而促使這一轉折的因素很多,有時是公司利潤的增減,有時是經濟增長率的變化,有時是利率變動等。
2、股市從平均數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
統計1995年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利潤的年平均增長率,得出一個數據:12.41%。然後我們以1995年的上證指數年平均數661點為起點,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個年份的上證指數的理論值,最後再將實際的指數與之比較,顯示兩種趨勢高度重合,只是當市場樂觀時,指數就在它的理論值上方運行,當市場悲觀時,指數就在它理論值的下方運行。
3、股市與利率的關系比股市與宏觀經濟的關系更為密切。
特別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間,以1年、3年、5年3種基準利率平均數計算的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從12.36%下降到2.61%,這可以完全解釋這7年的牛市歷程。2001年,由於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應,大盤開始調整。2002-2003年,伴隨利率小幅下降,股市進入相對平穩階段。2004-2005年,利率重續升勢,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間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潤出現53.61%的巨大升幅,推動股市大幅上漲。2007年,雖然平均基準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潤達到63.88%,推動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最後總結一下,未來股市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比如二三十年內,和經濟可能是基本對應的,不過大多數投資人不可能像投資房產一樣中長期持有股票,而對於一兩年的股市行情,資金因素是股市漲跌的關系。因為最近10多年,社會主流的投資渠道是買房;最近一兩年,信託業的興起又導致較多的股市資金流向10%左右固定收益的信託產品。而股市的話,中國的股票消費者雖然普遍比較「小白」,但畢竟不是傻,決策層長期把股市消費者當成了「備用小金庫」,一旦有了更好的投資渠道,股市就會越來越被拋棄。
❻ 國內第一隻開放式基金和第一隻貨幣基金分別成立於哪一年
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混合(040001) 20010921
第一隻貨幣基金--華安現金富利(040003) 20031230
華安現金富利A成立於2003年12月30日,比景順長城貨幣市場早,那時候還沒有市場基金。
2005年7月15日景順長城恆豐債券證券投資基金正式轉變為景順長城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不是第一隻貨幣基金。20031230是景順長城恆豐債券證券投資基金的成立日期,2005年7月15日是景順長城貨幣市場證券投資基金的成立日期。
❼ 投資股票3年時間長不長啊
算是比較長的了,股市這一年內增加了很多投資啊,以前大家都不怎麼敢去投資。因此三年前就炒股了,算是中齡考上的了
❽ 急急急!!!利率變動對股市影響的數學公式(數學模型也可以)
沒有公式,你看下面的信息自己做一個正反比例的模型,然後倒入這幾年的經濟數據擬合吧!!
(參考資料,英文中文都有)
---------------------------------------------------------------------------------------------------------------------
一般理論上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因此,利率的高低以及利率同股票市場的關系,也成為股票投資者據以買進和賣出股票的重要依據。
利率對於股票的影響可以分成三種途徑:
一是利率變動造成的資產組合替代效應,利率變動通過影響存款收益率,投資者就會對股票和儲蓄以及債券之間做出選擇,實現資本的保值增值。
通過資產重新組合進而影響資金流向和流量,最終必然會影響到股票市場的資金供求和股票價格。利率上升,一部分資金可能從股市轉而投向銀行儲蓄和債券,從而會減少市場上的資金供應量,減少股票需求,股票價格下降;反之,利率下降,股票市場資金供應增加,股票價格將上升。
二是利率對上市公司經營的影響,進而影響公司未來的估值水平。
貸款利率提高會加重企業利息負擔,從而減少企業的盈利,進而減少企業的股票分紅派息,受利率的提高和股票分紅派息降低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必然會下降。相反,貸款利率下調將減輕企業利息負擔,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盈利能力,使企業可以增加股票的分紅派息。受利率的降低和股票分紅派息增加的雙重影響,股票價格將大幅上升。
三是利率變動對股票內在價值的影響。
股票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資產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股票的內在價值與一定風險下的貼現率呈反比關系,如果將銀行間拆借、銀行間債券與證券交易所的債券回購利率作為參考的貼現率,則貼現率的上揚必然導致股票內在價值的降低,從而也會使股票價格相應下降。股指的變化與市場的貼現率呈現反向變化,貼現率上升,股票的內在價值下降,股指將下降;反之,貼現率下降,股價指數上升。
以上的傳導途徑應該是較長的一個時期才能體現出來的,利率調整與股價變動之間通常有一個時滯效應,因為利率下調首先引起儲蓄分流,增加股市的資金供給,更多的資金追逐同樣多的股票,才能引起股價上漲,利率下調到股價上漲之間有一個過程。如我國央行自1996年5月以來的八次下調存款利率,到2002年1年期定期儲蓄存款的實際收益率只有1.58%。在股票價格在較長時間內持續上漲的情況下,股票投資的收益率遠遠高於存款的報酬率,一部分儲蓄存款轉化為股票投資,從而加快了儲蓄分流的步伐。從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率來看,1994年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率45.6%,之後增幅連年下滑,而同一時期股票市場發展迅速,1999年下半年開始儲蓄分流明顯加快,到2000年分流達到頂點,同年我國居民儲蓄存款增長率僅為7.9%。這一年股票市場也牛氣沖天。2001年儲蓄分流則明顯減緩,增長率14.7%,居民儲蓄傾向增強。2001年股市波動性加大,股價持續幾個月的大幅回調,則是2001年儲蓄分流減緩、居民儲蓄存款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利率對於企業的經營成本影響同樣需要一個生產和銷售的資本運轉過程,短時間內,難以體現出來。因此,利率和股票市場的相關性要從長期來把握。
實際上,就中長期而言,利率升降和股市的漲跌也並不是簡單的負相關關系。就是說,中長期股價指數的走勢不僅僅只受利率走勢的影響,它同時對經濟增長因素、非市場宏觀政策因素的反應也很敏感。如果經濟增長因素、非市場宏觀政策因素的影響大於利率對股市的影響,股價指數的走勢就會與利率的中長期走勢相背離。
典型如美國的利率調整和股市走勢就出現同步上漲的過程。1992年至1995年美元加息周期中,由於經濟處於穩步增長階段,逐步收緊的貨幣政策並未使經濟下滑,公司盈利與股價走勢也保持了良好態勢,加息之後,股票市場反而走高,其根本原因是經濟增長的影響大於加息的影響。
我國從1996年5月進入降息周期的拐點。股指也進入上升周期。利率與股指的走勢發生了5年的負相關關系。但2001年在利率沒有進入升息周期的情況下,股指開始了下跌的趨勢。分析其原因,我國非市場宏觀政策因素的影響大於利率對股市的影響。人們對非流通的國有股將進入市場流通的擔心和恐懼導致了股市投資的風險和收益發生了非對稱的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目前非市場宏觀政策因素仍然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利率對股市的影響不能夠成為我們研究和預測股市中長期走勢的主要因素。
就短期而言,我國利率的變動對股價的走勢很難判斷存在相關性。利率調整當天和隨後的股價波動並不能說明二者之間有何必然的聯系。從當前股市的狀況分析,很明顯也和利率的走勢不符合理論上的負相關性。股票市場的低迷更多地被歸結為上市公司的質量以及諸多體制性問題和投資者信心問題。因此,在看待我國加息預期對於股票市場的影響時,還要考慮其他諸多因素,而不能簡單從前文所述的理論關系來判斷。利率只是影響股市的因素之一,而不是惟一決定因素。因此,我們不能唯利率升降是從,要具體分析,何況即使利率上升,股市也並不是就完全沒有投資機會。(
Interest rates. Most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m, and they can impact the stock market. But why? In this article, we'll explain some of the indirect links between interest rates and the stock market and show you how they might affect your life.
The Interest Rate
Essentially, interest is nothing more than the cost someone pays for the use of someone else's money. Homeowners know this scenario quite intimately. They have to use a bank's money (through a mortgage) to purchase a home, and they have to pay the bank for the privilege. Credit card users also know this scenario quite well - they borrow money for the short term in order to buy something right away.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stock market and the impact of interest rates, the term usually refers to something other than the above examples - although we will see that they are affected as well. (To read more, see Who determines interest rates?)
The interest rate that applies to investors is the U.S. Federal Reserve's federal funds rate. This is the cost that banks are charged for borrowing money from Federal Reserve banks. Why is this number so important? It is the way the Federal Reserve (the "Fed") attempts to control inflation. Inflation is caused by too much money chasing too few goods (or too much demand for too little supply), which causes prices to increase. By influencing the amount of money available for purchasing goods, the Fed can control inflation. Other countries' central banks do the same thing for the same reason.
Basically, by increasing the federal funds rate, the Fed attempts to lower the supply of money by making it more expensive to obtain.(To see more on the Federal Reserve, read Get To Know The Major Central Banks, The Fed Model And Stock Valuation: What It Does And Does Not Tell Us and Formulating Monetary Policy.)
Effects of an Increase
When the Fed increases the federal funds rate, it does not have an immediate impact on the stock market. Instead, the increased federal funds rate has a single direct effect - it becomes more expensive for banks to borrow money from the Fed. However, increases in the discount rate also cause a ripple effect,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oth indivials and businesses are affected.
The first indirect effect of an increased federal funds rate is that banks increase the rates that they charge their customers to borrow money. Indivials are affected through increases to credit card and mortgage interest rates, especially if they carry a variable interest rate. This has the effect of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money consumers can spend. After all, people still have to pay the bills, and when those bills become more expensive, households are left with less disposable income. This means that people will spend less discretionary money, which will affect businesses' top and bottom lines (that is, revenues and profits).
Therefore, businesses are also indirectly affect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s a result of the actions of indivial consumers. But businesses are affected in a more direct way as well. They, too, borrow money from banks to run and expand their operations. When the banks make borrowing more expensive, companies might not borrow as much and will pay a higher rate of interest on their loans. Less business spending can slow down the growth of a company, resulting in decreases in profit. (For extra reading on company lending, read When Companies Borrow Money.)
Stock Price Effects
Clearly, changes in the federal funds rate affect the behavior of consumers and business, but the stock market is also affected. Remember that one method of valuing a company is to take the sum of all the expected future cash flows from that company discounted back to the present. To arrive at a stock's price, take the sum of the future discounted cash flow and divide it by the number of shares available. This price fluctuates as a result of th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that people have about the company at different times. Because of those differences, they are willing to buy or sell shares at different prices.
If a company is seen as cutting back on its growth spending or is making less profit - either through higher debt expenses or less revenue from consumers - then the estimated amount of future cash flows will drop. All else being equal, this will lower the price of the company's stock. If enough companies experience a decline in their stock prices, the whole market, or the indexes (like the Dow Jones Instrial Average or the S&P 500) that many people equate with the market, will go down. (To learn more, check out Why Do Markets Move?, Forces That Move Stock Prices and What causes a significant move in the stock market?)
Investment Effects
For many investors, a declining market or stock price is not a desirable outcome. Investors wish to see their invested money increase in value. Such gains come from stock price appreciation, the payment of dividends - or both. With a lowered expectation in the growth and future cash flows of the company, investors will not get as much growth from stock price appreciation, making stock ownership less desirable.
Furthermore, investing in stocks can be viewed as too risky compared to other investments. When the Fed raises the federal funds rate, newly offered government securities, such Treasury bills and bonds, are often viewed as the safest investments and will usually experience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interest rates. In other words, the "risk-free" rate of return goes up, making these investments more desirable. When people invest in stocks, they need to be compensated for taking on the additional risk involved in such an investment, or a premium above the risk-free rate. The desired return for investing in stocks is the sum of the risk-free rate and the risk premium. Of course,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risk premiums, depending on their own tolerance for risk and the company they are buying. However, in general, as the risk-free rate goes up, the total return required for investing in stocks also increases. Therefore, if the required risk premium decreases while the potential return remains the same or becomes lower, investors might feel that stocks have become too risky, and will put their money elsewhere.
Interest Rates Affect but Don't Determine the Stock Market
The interest rate, commonly bandied about by the media, has a wide and varied impact upon the economy. When it is raised, the general effect is to lessen the amount of money in circulation, which works to keep inflation low. It also makes borrowing money more expensive, which affects how consumers and businesses spend their money; this increases expenses for companies, lowering earnings somewhat for those with debt to pay. Finally, it tends to make the stock market a slightly less attractive place to investment.
Keep in mind, however, that these factors and results are all interrelated. What we described above are very broad interactions, which can play out in innumerable ways. Interest rates are not the only determinant of stock prices and there are many considerations that go into stock prices and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market - an increased interest rate is only one of them. Therefore, one can never say with confidence that an interest rate hike by the Fed will have an overall negative effect on stock pr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