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JF17梟龍和F16A/B那個比較厲害如題 謝謝了
梟龍04上天之後,各種贊美之詞充斥網路。什麼比F16A/B型要好啦,定位是三代半戰斗機呀之類的。最有趣的莫過於認為它在隱身方面比殲十更有潛力。聽了這些,伊拉克前外長薩哈夫都要自嘆不如了。 梟龍的起因是巴基斯坦的軍刀II計劃。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巴軍方為替換大量的殲6,提出了軍刀II計劃。本意是尋求一種價廉性能又不比F16低太多的戰斗機,與F16高低搭配。成飛為了取得這個項目,與格魯門公司提出了超七計劃。成飛本來提出的外形極為保守,簡單地只是在殲七的基礎上,將機頭進氣改為兩側進氣。類似於從殲八改到殲八II,進氣道的外形有點像強五。對這個方案,巴方不滿意。在格魯門公司的提議下,兩側進氣道改為肋部進氣,三角翼變為梯形翼。(今年第七期的《兵器知識》有介紹)發動機和雷達本來也准備採用F16上的產品。後來發生了兩件具有重大影響的事,讓格魯門公司退出了這個項目。一是1989年的那次眾所周知的事;二是1990年美國因為巴基斯坦堅持與印度核競賽而對它實行的制裁。在經歷發動機和雷達等航電設備的幾經周折之後,中巴才與1998年簽訂合同。原來的超七也變成了現在的梟龍,中方編號FC1,巴方編號JF17。 從梟龍的研製歷程,我們可以看出這么幾點:一、中方,其實只是成飛,一直都是把這個項目建立在巴方是否購買的基礎上的。巴方要,項目進行,巴方沒有興趣,則項目停滯。成飛在介紹梟龍項目時也說了,這個項目是中巴共同出資,共擔風險的項目。二、梟龍的氣動外形基本上是建立在格魯門公司設計的基礎上的。梟龍01與原來格魯門公司提出的超七差別只在添加了邊條翼,而梟龍04則是加大了邊條翼和使用了DSI。三、關於梟龍的定位。起初的超七定位是作為與F16高低搭配的低檔飛機,後來,由於美國的制裁和印度空軍的實力增加,巴方想將之變成可以與F16相媲美的戰斗機。 梟龍的發展與F16息息相關,許多網友也喜歡把這兩者做一比較,那我們就來比較一下。 從外形上看,梟龍與F16很像,最大的不同是以肋部進氣取代腹部進氣。那哪種好?兩側進氣最大的缺點是大仰角飛行性能不佳,肋部進氣可以部分解決這個問題。但它終究還是兩側進氣的,無法與腹部進氣相比。兩側進氣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機身融合不佳,這點對單發的輕型戰斗機影響更大。看梟龍的外形表面,可以發覺其稜角分明,這對氣動有影響,而這種稜角又不是為了隱身。有人會說,美國的F15、F22、F35不是都採用兩側進氣的?F15和F22的進氣道向下有個切角,以提高大仰角時的進氣效率。F22和F35之所以把進氣道放在機身兩側,有隱身方面的考慮。腹部進氣道對地面雷達的隱身效果不佳。F35還有個考慮就是要在機身兩側放升力風扇。而梟龍用肋部進氣道則純粹是技術水平的限制。梟龍研製時,我國研製成功的戰斗機最多隻是兩側進氣的(1998年殲十還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