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情中心 > 美國血液技術股票走勢

美國血液技術股票走勢

發布時間:2024-11-14 01:49:19

㈠ 美國基因泰克公司的公司目標

基因泰克制訂了雄心勃勃的研發計劃,將推出5個抗腫瘤葯和5個免疫類產品,計劃在2010年前進入人體試驗階段,並期望屆時成為全球第一大腫瘤葯制葯公世森司。Avastin獲得FDA的批准及在市場上的表現極大鼓舞了基因泰克的士氣。
為了實現成為全球第一大腫瘤葯制葯公司的目標,基因泰克中止了長效重組人生長激素Nutroppin Deptot的研究,專注於Avastin等腫瘤葯物的研究和開發上。基因泰克是最早成立的生物技術制葯企業,也最早開發出生物技術葯品。 這個生物醫葯業新貴深諳創新天平的黃金定律:一邊是科學的力量,另一邊是嫻熟的商業技藝
30年前,29歲的風險投資者羅伯特·斯萬森(Robert Swanson)有了個異想天開的主意。他找到生物化學家赫赫伯·玻伊爾(Herbert Boyer),對他說,如果將其在細胞重組技術上的發現商業化,赫伯特將成為最富有的科學家之一。
1976年的全球商界還沒發明出「生物技術公司」這么個單詞,羅伯特對這個主意的狂熱令人不解。經過再三游說,赫伯特終於答應了這個建議,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生物技術公司,基因公司(Genentech Inc.)就此誕生。
赫伯特可沒想到自己的後半輩子也就此和基因公司拴在了一起,他以科學家的身份,在副總裁的位置上坐到1990年,此後成為公司董事。而這段時間,基因公司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赫伯特退居二線的這一年,瑞士羅氏公司(Roche)收購了基因公司56%的股份,成為控股方。基因公司不負眾望,成了那些苦苦掙扎的生物科技小公司們的燈塔。去年年中,基因公司不但以950億美元的市值超越了行業老大安進(Amgen)公司,而且也將全球排名第五的統制葯巨頭默克公司 (Merck)甩在身後。
生物科技被投資者戲稱為「下一輪網路泡沫」的年代似乎真的已經過去,基因公司的「造錢」能力令同行們咂舌:去年,基因公司的利潤漲幅為 47.8%,高於安進的27.2%,同時,在它36.3%的利潤率的反襯下,Fortune500強中15家制葯公司15%的平均利潤率頓時黯然失色。
基因公司的創新秘訣看起來相當樸素:敬重科學的力量,並且利用成熟的商業手腕不惜一切保護其研發利益。 很多制葯公司的首席執行官都會羨慕喬伊·麥克蘭肯(Joe McCracken)的辦公室。從他的落地窗向外望去,舊金山海岸線迷人的景色一覽無余。然而,這位基因公司負責商業拓展的副總裁堅持,在基因公司,最好的辦公室屬於科學家,與之相比,他的「海景房」只是小巫見大巫。
基因公司希望自己成為科學家的理想世界。進入基因公司研發部門的領地,更像是進入了一個舉猜一望無際的校園。西海岸的隨意休閑和生物科技公司的自由在這里融合。員工們可以隨意享有地下商場、汽車服務和星期五的社交活動。他們還擁有健康補貼和股票期權。
赫伯特時代確立的公司傳統至今沒有改變:在基因公司內部賦予科學無比崇高的地位,以支撐研發為王的公司戰略。
一些頂級的科學家在基因公司享有特殊待遇:薪水和副總裁一樣高,但不用承擔任何管理職能。為了讓科學家真正在其專業領域做到最好,公司允許他們花大量時間在非公司項目的研究上。這使得基因公司的科學家在分子腫瘤學、免疫學和組織生長與修復上的建樹讓其他所有制葯巨頭艷羨。
在業內,基因公司還以對科學家的堅定支持而著稱——明星葯物Avastin就是一個例子。2002年,Avastin在一個晚期乳腺癌測試中失敗,致使公司股票大跌。但基因公司的科學家堅信科學測驗的結果:結搜答畝腸癌葯物Avastin的確能起到治療乳腺癌的作用,問題出在臨床設計。在此緊要關頭,公司管理層站到了科學家這一邊。他們重新設計了臨床試驗,終獲成功。 事實上,Avastin作為結腸癌類葯物在2004年獲得美國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文之前,耗費了15年時間進行研發。Avastin的創新之處在於:切斷腫瘤細胞的血液供應來源,使腫瘤萎縮。這個巧妙的研製視角和反復的實驗給了基因公司足夠的信心。
癌症是基因公司花費大量財力和人力探索的領域——不僅因為這是人類最難以攻克的疾病,而且因為其可觀的利潤前景,完全可以彌補投資周期的漫長。今年第二季度,Avastin剛剛創下 4.53億美元的單季銷售額。
從開始的抗結腸癌葯物到後來的治療乳腺癌明星,Avastin產生的衍生利潤相當驚人。去年3月,基因公司宣布,Avastin還能夠延長肺癌患者2個月的生命。不久之後,Avastin被輿論稱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葯物。
同時,科學家在小劑量使用Avastin的原理基礎上,開發出了另一種治療老年白內障的葯物Lucentis,它於今年初上市。分析師預測,Lucentis今年全年銷售額將達到11億美元。
明星葯物的長期效應並非偶然的幸運。基因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勞·拉維內(Lou Lavigne)曾如此歸納基因公司的研發投資策略: 「這不是一個放多少錢在研發上面的問題,而是取決於你如何花些錢,集中於哪裡。錢要花在刀刃上。」——別忘了,在基因公司,科學家可以自由進行非公司項目的研究,這其實是葯品潛在功能的最堅實基礎。
確定核心葯物為投資重點的做法看起來起非常奏效:除擁有Avastin之外,基因公司另外兩個明星葯物:治療哮喘類葯物Xolair和治療牛皮蘚葯物Raptiva獲批於同一年上市。和Avastin一起,這些葯物在接下來幾年裡大幅拉動公司的利潤增長。新的研發仍在繼續,2005年,基因公司共有30種新葯進入臨床試驗,其中25個已經進入了最後一個階段的臨床試驗。 公司畢竟是盈利機構,單純的研發能力並不是最終訴求,事實上,對基因公司來說,研發成果大有用處:可以換來市場和渠道,也可以吸引強有力的研發夥伴,將競爭對手扼殺在搖籃中。
安進公司曾經為自己獨立於任何大型傳統制葯公司的掌控而自豪,它是靠產品線的多元化和一系列並購獲得目前頭把交椅的地位。然而,它被基因公司市值趕超的事實說明了獨立發展並不一定是新興生物制葯公司的黃金定律。如何利用傳統制葯巨頭來為自己的發展鋪路,也許是更高明的手段。
長期以來,它巧妙掌控著和大股東羅氏公司之間的平衡,既避免被羅氏控制,又始終將自己置於羅氏穩健的財務支持之下。
事實上,羅氏公司一直支持基因公司渡過漫長的研發期,還負責其產品的海外銷售和市場營銷。其合作模式可以歸結為:前者以研發優勢換取後者的財務支持和銷售網路。但事實上,和羅氏的關系只是基因公司和傳統制葯公司合作模式的一種,它與諾華(Novartis)的合作展示了另一種生存智慧:隨時注意和吸取其他科學家研發成果的精華,並在自己的新葯上市之前,成功阻止同類葯物上市。
1986年,台灣裔生物學家張子文獲得哈佛大學生物學博士學位,和妻子唐南姍在休斯敦成立了Tanox公司。他們希望找到一種抗體,能夠治療食物過敏引起的哮喘症。超過150萬名美國人患有對食物過敏,而這種過敏引發的炎症隨時會奪取人的生命。Tanox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創造了一系列抗體,其中的TNX-901會危及基因公司相應哮喘症葯物Xolair。
和很多年輕有為的科學家一樣,張因為缺少資金而無法將其研究結果商業化。好在唐南姍成功從瑞士汽巴嘉基公司獲得了投資,後者在1996年與山德士公司合並成為諾華公司。
但幾年後,獲得這一消息的基因公司宣布了在同領域的抗體項目研究成果。Tanox看到了威脅,以盜用研究成果為名將其告上法庭。然而,法院一直沒有做出對Tanox有利的判決。Tanox試圖變被動為主動,以自己的實驗成果為條件,和基因公司、諾華公司進行談判。
最終三方達成協議。投資了Tanox的諾華看來更加信任基因公司的研究成果。基因公司主導合作聯盟的研發工作,諾華和基因公司主導葯物的臨床實驗、製造和銷售。Tanox將自己的研究專利讓渡給聯盟,由聯盟選擇最有發展前景的抗體來發展葯物,Tanox可以分得葯物銷售等收入。
合作聯盟最終選擇了基因公司的抗體,TNX-901隻是作為候選抗體。不服氣的張子文開始獨立於合作聯盟自行研發以TNX-901為基礎的抗過敏葯物。1999年,基因公司和諾華公司聯名將Tanox告上了法庭。
雙方在法庭上爭論的焦點在於,Tanox認為,三方合約並沒有限制Tanox獨自進行相同目的的研究,而基因公司和諾華公司堅持所有抗體利用的權利都應屬於合作實體,無論這個合作實體是否真正著手來利用他們。
義理之爭看來只能在法庭外繼續延伸了——已經花費了7500萬美元的Tanox沒有足夠的財力來支撐起高昂的訴訟費用,決定罷手。基因公司再次成了最後贏家。Xolair於2003年獲批上市,成為了該公司當年的銷售明星。
事實上,基因公司的研發實力當然是諾華予以支持的基礎,然而如若沒有老道的生意手腕和商業策略,基因公司斷不會成為贏家。

㈡ 核酸股票都有哪些

核酸股票有:
金域醫學,金域醫學短期業績受益於核酸檢測需求的增加,公司是第三方核酸檢測量最高的機構。
達安基因,公司立足於自主創新,積極建設沒有圍牆的研究院,以平台化建設為基本定位,構建了核酸診斷技術平台、測序診斷技術平台、免疫學診斷技術平台、細胞學診斷技術平台、生化診斷技術平台和其他新興診斷技術平台並行發展的技術及產品研發體系。
上海萊士,GDS是全球知名血液製品企業基立福的全資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血液檢測設備和試劑生產的血液檢測公司,主營業務是核酸檢測、免疫抗原和血型檢測。
華昌化工,公司參與投資的蘇州瑞華投資合夥企業參股的南京世和基因、實踐醫學已成功研發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
西隴科學,控股子公司艾克韋生物擁有冠狀病毒分子診斷通用型的檢測技術和基因測序的方法,且有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可對新型冠狀病毒進行檢測。
明德生物,公司測定儀包括免疫層析類QMT8000、全血化學發光CF10、血氣類PT1000及ST2000,除ST2000配套美國進口試劑使用外,公司儀器均配套公司的試劑使用。
安科生物,公司主要業務涵蓋生物製品、核酸檢測產品、多肽葯物、現代中成葯、化學合成葯等產業領域。
麥克奧迪,麥迪醫療下屬的廈門麥克奧迪檢驗所具備核酸檢測資質。
國檢集團,國檢京誠集團青島京誠醫學檢驗實驗室目前正常開展核酸檢測等相關業務。
之江生物,公司在第一時間研製成功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試劑和儀器設備銷往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

㈢ 血液製品概念股有哪些

華蘭生物 002007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預計2017年采漿量突破1000噸,夯實行業龍頭地位。1)公司現有漿站17個,數量僅次於上海萊士(002252)和天壇生物(600161),估計2015年采漿量700噸,僅次於上海萊士。本次石柱分站獲得采漿許可證之後,重慶6個分站均已可開始正式采漿,預計重慶地區漿站采漿量有望提升30%以上。隨著現有漿站潛力挖掘,2017年采漿量有望突破1000噸。2)從產品線來看,公司現有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VIII、破傷風人免疫球蛋白、人纖維蛋白原等11個品種,為國內當前產品線最多的公司之一,整體盈利能力處於行業上游。

將享血製品行業量價提升機遇。2015年6月最高零售價取消以來,血製品產業鏈紅利釋放,漿站拓展積極性持續提升。1)從漿站設置來看,2014、2015年全國新批漿站約40個,近期重慶、廣東等地審批加快顯示部分省份漿站審批態度發生了積極的改變。公司目前獨享重慶、河南漿站資源,在兩地漿站獲批能力較強,僅重慶就還有9個縣未設置漿站,河南作為人口大省具有更大的發展潛力。2)從產品價格來看,在供不應求無法有效緩解之前,除了白蛋白可以從國外進口更低價格產品而無法提價外,其他產品都存在強烈的提價預期。靜丙出廠價保持穩步上漲態勢,預計未來有望保持年10%-20%提價幅度,特免、人纖維蛋白原等小品種價格彈性更大。我們認為血製品行業迎來量價齊升的景氣周期,公司作為行業龍頭,具有巨大的業績提升空間。

WHO預認證有望推動疫苗放量,提前布局單抗藍海市場。流感疫苗已獲WHO認證,流腦疫苗也即將獲得WHO認證,有望藉此進入規模超過10億美元的WHO疫苗采購系統,並藉此立足國際市場,對外出口將成為疫苗業務的新增長點。合資子公司華蘭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專注於單抗業務,阿達木、利妥昔、貝伐、曲妥珠單抗等重磅品種的2014年銷售額都超過60億美元,國內仿製葯目前都處在臨床階段,上市後都有望成為上億元大品種,未來市場空間較大。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別為1.08元、1.30元、1.61元,對應當前市盈率為39倍、33倍、26倍。我們認為公司為血製品一線企業,內生增長動力強勁,將充分分享行業景氣周期紅利,給予「買入」評級。

博雅生物 300294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業績超預期,血製品提價是核心原因。我們之前預測公司2015年凈利潤為1.34億元(+29%),此次業績預告超出我們預期的主要原因在於血製品提價對業績貢獻大。自發改委在2015年6月份取消最高零售價限制以來,血製品企業均紛紛提價。目前公司的靜丙提價幅度接近20%,纖原提價幅度更是超過100%,提價幅度和業績都超出市場預期。供不應求的現象長期存在是血製品提價的主要推動力,目前我國對血漿的年需求量超過8000噸,但年采漿量僅為6000噸左右,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分產品來看,白蛋白可以從國外進口更低價格產品因而基本不存在提價空間;凝血因子VIII 主要由醫保支付因而提價空間較小;靜丙使用量大涉及人群廣因而也不可能出現大幅度提價;纖原屬於一次性用葯且葯佔比小,主要由患者自付,提價空間最大。公司靜丙所佔的市場份額小,主要跟隨行業而逐步提價;但纖原市場佔有率超過40%且技術壁壘高,擁有市場定價權,未來還存在巨大的提價空間。隨著血製品價格逐步提升,公司營收和利潤都將出現大幅度增長,推動業績高速成長。

漿站拓展能力強,采漿量實現跨越式增長。2014年公司僅有5個漿站投產,采漿量僅為130噸左右,但到2015年公司有3個新漿站開始投產,並新獲批2個漿站,漿站總數達到10個。公司2016年采漿量將達到284噸,同比增長60%,漿站數和采漿量均實現翻番。由於血製品供不應求現象嚴重,衛計委大力鼓勵各地政府放開漿站審批,2015年廣東、江西、新疆、河南等省份紛紛加大了漿站審批力度,行業回暖趨勢明顯。公司是江西省唯一的本土血製品企業,政府支持力度大,目前已經在江西獲批8個漿站,其中2個在2015年新獲批,未來每年獲批1-2個漿站是大概率事件。另外公司還在四川省廣安市獲批了2個漿站,四川地廣人多是國內采漿大省,公司未來很可能繼續獲批更多漿站。

業績預測與估值:考慮到公司血製品量價齊升趨勢明顯,我們大幅度提高公司盈利預測,預計2015-2017年EPS 分別為0.57元、1.21元、1.88元(原預測值分別為0.50元、0.85元、1.22元),對應PE 分別為68倍、32倍、21倍。公司血製品采漿量和價格均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未來成長性強,是業績彈性最高的血製品企業,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新產品開發或低於預期的風險、非血製品業務整合或不達預期的風險、新漿站投產進度或低於預期的風險。

科華生物 002022

研究機構:申萬宏源

控股TGS和奧特診青島,強化化學發光產品線。公司與AltergonItalia共同出資設立科華義大利公司,科華通過香港子公司出資2880萬歐元佔80%股權,AltergonItalia將人員、設備和奧特診青島公司作為診斷業務資產注入新公司,出資完成後科華間接持有TGS和奧特診青島80%的權益,其中TGS主要產品是基於化學發光的優生優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診斷試劑,奧特診青島主要致力於研製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通過收購豐富了科華在化學發光試劑的產品線並與現有的化學發光儀器形成協同。

構建國內化學發光診斷平台,拓展全球市場空間。TGS是瑞士IBSAInstitutBiochimiqueS.A.的全資孫公司,2014年收入規模1603萬歐元,凈利潤虧損17萬歐,按照收購價格1880萬歐元計算,TGS公司對應2014年PS倍數約為1.17倍,價格相對較低,公司核心產品是優生優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化學發光檢測試劑,以及代理的相應酶聯免疫檢測產品,細分領域技術優勢顯著,銷售網路覆蓋歐洲,開拓科華的海外市場;奧特診青島的子公司是母公司的重要研發平台,產品以化學發光分析儀為主,目前尚無銷售業績,新一代產品後續有望加速上市;公司通過引入TGS的優勢產品以及青島奧特診的技術,將全面建設公司的化學發光診斷平台,在科華現有化學發光分析儀的基礎上市場地位有望大幅提升,預計TGS的優生優育和自身免疫疾病的診斷試劑最快需要兩年時間通過CFDA認證,TGS的歐洲業務預計於明年開始貢獻利潤。

方源資本定增後帶來新變化,外延並購有望持續。今年大股東定增以來持續為公司帶來積極變化:1、上半年引入明星管理團隊,剝離真空采血管業務,收購四家控股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2、三季度成立香港子公司,打造國際收購合作平台;3、與康聖環球全面合作,作為客戶深度綁定,並藉助其檢驗中心建設經驗布局該領域,後續股權合作可期。本次收購TGS明確了科華對外延方向和國際市場的態度,有望在化學發光診斷領域進行更多的外延發展。

IVD龍頭,外延可期,維持增持評級。公司是我國IVD龍頭企業,受益於國家診斷試劑行業的高增長及進口替代,鞏固國內龍頭地位並不斷拓展海外市場;公司內生產品結構不斷豐富升級,化學發光、分子診斷以及POCT有望繼續拉動公司業績增長;大股東方源資本的資源及資本運作能力有望帶來公司實現突破性外延擴張。我們維持15-17年預測EPS0.69元、0.86元、1.05元,對應市盈率39倍、32倍、26倍,維持增持評級。

博暉創新 300318

研究機構:東吳證券

主營業務IVD業務持續創新,進軍血液製品領域:公司致力於醫學檢驗產品的智能化、快速化、集成化,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目前已發展元素檢測、免疫檢測、微流控核酸檢測、原子熒光重金屬檢測、質譜分析等技術平台。2015年上半年收購河北大安48%的股權和6月份收購廣東衛倫30%的股權,新增血液製品業務。

微量元素業績拐點,二胎政策有利業績增長:

我國新生人口拐點已過,出生率及出生人口處於增長狀態,0-14歲人口數目也開始增長,公司微量元素業務於2015年上半年取得恢復性增長。全面二胎政策出台後,出於優生優育的考慮,作為孕檢的必檢項目,微量元素檢測業務有望大幅增長。

技術平台創新,向其他領域拓展:公司通過並購及技術創新,發展微流控核酸檢測、質譜分析等技術平台,增強公司的產品競爭力。收購北京銳光和美國Advion公司,獲得原子熒光儀器及小型化質譜儀器業務,同時利用收購公司的技術實力開發P-MS儀器,加強公司在元素分析領域的優勢;公司研發的微流控核酸檢測平台,解決傳統PCR分子診斷操作復雜、對操作者要求高的問題,開發的HPV檢測項目市場容量大,微流控平台具有良好的前景;公司建立免疫熒光層析技術及技術,用於測定維生素D及小兒腹瀉等疾病,與原有業務共用推廣渠道,市場前景可以期待。

進軍血製品業務,為公司帶來穩定現金流:我國血漿資源緊缺,需求不斷增長,產品供不應求,行業政策壁壘高,整個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河北大安與廣東衛倫存在業務協同能力,河北大安血漿資源豐富,廣東衛倫血製品批文更多,兩者合作可提高血漿綜合利用率,獲得更多高附加值的血液製品,有利於增強公司在血液製品板塊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公司微量元素檢測業務出現拐點,未來5年內有望保持較為穩定的增長;微流控平台儀器已經獲得的批件,HPV晶元將於2016年上半年獲批,預計當年將能夠帶來一定的業績,隨著市場推廣及後續產品的不斷推出,微流控平台的分子診斷業績將會迅速增長;並購大安制葯及廣州衛倫獲得稀缺血製品資源,如能獲得CFDA批准調撥計劃,血製品將能夠為公司帶來穩定的現金流。按照大安制葯並購的利潤承諾,2015-2018年預計攤薄後對應EPS分別為0.10、0.17、0.26、0.37元,對應PE為239X、147X、95X、67X。看好公司在元素分析領域保持領先地位,血液製品業務帶來穩定的現金流,微流控晶元技術平台和質譜平台潛在市場空間難以估量,繼續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微流控晶元產品研發進度風險;大安制葯業績承諾不達預期等。

ST生化 000403

研究機構:西南證券

事件:公司公告稱擬向控股股東振興集團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 2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擬用於:(1)廣東、廣西等五省10家單采血漿站工程建設項目;(2)血液製品生產基地二期工程建設項目;(3)細胞培養基工業化研發和生產線建設項目;(4)償還所欠信達資產債務;(5)補充流動資金。

加碼主業,血製品龍頭正在崛起。1)我國血製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將長期存在, 行業處於持續景氣狀態,最高零售價放開後,我們預計血製品將會呈現每年5%-10%的階梯式逐步提升,給血製品企業貢獻更多利潤。2)公司目前的5個成熟漿站合計采漿量300噸左右;4個在建漿站2016年有望投產;此次定增還將新增10個漿站,預計未來3年內新增漿站數約20個,漿站總數將達到30個左右。隨著新漿站的采漿,公司未來投漿總量上升,預計在建及籌建的漿站運營成熟後公司采漿量峰值超過1000噸,有望成為國內血製品行業領頭羊。

擬設立細胞培養基子公司,進軍生物製品產業鏈上游。1)生物葯是醫葯行業的未來發展趨勢,細胞培養基作為生產生物葯的關鍵原材料,產業地位十分重要,前景值得看好。2)目前國際整體細胞培養基工業市場的年銷售額約50億美元,並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中國市場上95%的培養基都需要依賴從美國進口,昂貴的進口原材料價格極大地拖累了中國生物製品企業的利潤,細胞培養基國產化的需求十分迫切。3)我們認為公司在該領域的率先布局有望佔領市場先機,填補國內市場空缺。

償還所欠信達資產債務,有望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截止2015年9月30日,公司對信達資產的負債為3.8億元。因該筆債務,信達資產申請法院凍結了公司所持子公司廣東雙林、振興電業股權。我們認為該筆債務的償還將消除公司核心資產廣東雙林股權被強制執行的風險,亦為剝離振興電業股權、完成股改承諾掃清障礙。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後公司將實現脫帽,輕裝上陣。

業績預測與估值:暫不考慮細胞培養基放量的情況下,我們預測公司2015-2017年攤薄後的EPS 分別為0.27元、0.42元和0.66元,對應PE 分別為107倍、69倍、43倍。從公司估值看,當前的5個槳站采漿量約300噸,博雅生物(300294)15年噸槳對應市值約0.4億,因此ST生化(000403)類比博雅對應市值至少120億,山西的4個槳站的投產及未來3年內新增的20個漿站都將為公司市值進一步提升打開的無限遐想,且此次定增後公司將實現脫帽,輕裝上陣,其優秀的血製品和細胞培養基資產將綻放光彩,看好其長期發展。首次覆蓋給予「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非公開發行失敗風險、漿站建設進度不達預期風險。

上海萊士 002252

研究機構:東興證券

外延加內生式發展資源整合效果明顯。上海萊士通過一系列收購動作迅速確立了國內血液製品行業龍頭的地位,我們認為公司未來通過內生和外延式發展的邏輯不變。今年同路生物並表使得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長51%,顯示了公司對於被收購資產整合效果明顯,整體營收持續快速增長,符合我們之前的預測。

作為目前國內血液製品行業中結構合理、產品種類齊全、血漿利用率較高的血液製品龍頭企業,上海萊士通過加強漿站布局和外延並購,迅速成為國內漿站(28家、含3家在建)、采漿量(900噸左右)和血液製品產能第一的企業,公司已經將發展目標定位為未來五年內成為世界級血液製品企業(采漿能力1500噸以上),我們預計公司未來在外延式擴張的方面將進一步取得較好的成績;收購同路生物後,公司在漿站布局方面的能力進一步提升,我們樂觀估計今明兩年內新漿站獲批幾率較大,公司在新設漿站布局及原有漿站提升采漿量方面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扣非後凈利潤增速較好凸顯公司成長價值。公司投資的萬豐奧威(002085)的股票受益於今年上半年的階段性牛市,產生了6.7億的投資收益(目前萬豐奧威股價與6月底相比只小幅下跌10%左右),這是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增長379%的主要原因。公司扣非後凈利潤增速57%、高於收入增速,主要原因是由於公司對被收購企業的資源整合效果好,上海萊士與同路生物、鄭州萊士在研發、銷售、管理等方面的合力逐漸顯現,整體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增速低於收入增速,並且同路生物新納入合並范圍以及銀行存款增加而使利息收入增加,綜合因素使得期間費用率比去年同期下降2個百分點。通過收購實現采漿量提升的同時,公司產品線也得到擴充(血液製品由原來的7個增加至11個),豐富的產品結構有效地提高了血漿的綜合利用率,使得血液製品(占公司營業收入97%)整體毛利率提升了2個百分點。期間費用率下降、產品毛利率提升帶動扣非後凈利潤增速較好,凸顯了公司的成長價值。

實際控制人增持及高送轉方案彰顯負責任的態度。此次10轉10的利潤分配預案是繼2014年中報之後,再度推出類似的分配方案,由於公司持股比例較為集中,此次高送轉分配完成後,將有利於提升公司股票的交易活躍度。今年7月初在市場大跌的背景下,公司前兩大股東分別表示要以不超過20億元增持公司股票,並已經逐步兌現承諾;在已陸續發布股東或高管增持計劃的股票當中,合計不超過40億元的增持計劃金額名列前茅。股東增持計劃和高送轉分配方案,彰顯了控股股東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對於全體股東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對於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信心。

結論:作為民族血液製品龍頭企業,未來上海萊士將持續復制自身的「內生性增長加外延式並購」的快速發展模式,近三至五年公司采漿能力有望提升至1500噸以上;控股股東增持彰顯了良好的社會責任感及對於公司持續發展的信心;公司對被收購企業資源整合效果明顯,費用率下降、毛利率提升帶動扣非後凈利潤增速較好,凸顯了公司的成長價值。我們預計公司2015年-2017年的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分別為13.5億元(含投資收益)、14.3億元和18.3億元,每股收益分別為0.98/1.04/1.33元,對應PE分別為83/79/62X。維持「強烈推薦」評級

㈣ 從美國百年金融史去看,美國主流資產都是怎樣

從美國百年金融史去看,美國主流資產都是怎樣?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㈤ 你是如何從兩千多隻股票中選出心儀的股票的

寫在開頭

我個人從2009年開始接觸股票,因為從事投資工作,所以有時間做很多研究和學習。但一直到2011年前,我從來沒有賺到過一分錢,書讀了很多,報告也沒少看,嘗試各種選股方法,但就是掙不到錢。和很多人一樣,一買就跌,一賣就漲,作為一個以投資為工作的人,真是一件挺失敗的事情。

2011年前後,我認識到也許是因為我每天都看股票,過於頻繁地做出判斷和選擇導致了難以堅持一種投資策略。於是我決定改為選擇我認為的成長股,長期持有。這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在這之後,我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成長股選擇策略,買入並持有了一隻股票:上海萊士,幸運地獲得了超過800%以上的回報。使用同樣的策略,我在2012-2013年分批買入了另一隻股票:美盈森,到目前為止獲得了200%以上的回報。在2014年買入了第三隻股票:廣電運通,到目前為止獲得了100%回報。

****這里要說明的是,其實後兩只都比我預計的上漲速度快了不少,這和市場環境有關系,我的選股思路並不是希望買到那些買入就開始上漲的股票,這不是目的,也不會以此作為選擇股票的考量。****

至此,我認為這不完全是偶然現象,這個策略大概是有一點價值的。優秀的選股策略和投資策略有很多,但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並堅持執行,才有可能獲得回報。在此,我願意分享自己的心得。還是要建議你跟隨專業的機構學習,不要盲目投資,工眾號xinshouchaogu,是其中一個不錯的團隊,可以推薦給你,好好學習。

為什麼要有自己的投資策略?

我在09年剛開始投資股票的時候,會很教科書地分析公司和行業,看很多報告,相信那些報告裡面關於公司未來3年增長的預測,這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盡信書不如無書,能看明白家門口煎餅攤的商業模式和發展預期其實就能看懂很多上市公司的(無非就是進貨、生產、銷售,發展預期在於潛在用戶數量和競爭對手情況),但我們很多時候總願意給自己這樣那樣的理由相信那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我們相信一個做啤酒的能研製出最先進的疫苗,我們還相信奧巴馬連任成功所以澳柯瑪能上漲。)

任何時候,悲觀地去看一個企業的未來預期,但是樂觀地去看過往業績。一家公司的過往業績是能說明很多東西的,技術實力,供需關系,管理層水平和態度,都會或多或少反映出來。用看煎餅攤的標准和態度去看一家公司即可:雞蛋和薄脆進價是不是合理?銷量降低是因為天氣冷了人少還是天氣熱了大家嫌煎餅燙手?和馬路對面那個煎餅攤相比,這家的煎餅更好吃嗎?價格更低嗎?和客人關系更好嗎?

我想說明的是,對於能夠下一些功夫花一些時間的人,上市公司沒有那麼難以看懂。不要以此為理由輕易相信別人的分析,更不要接受任何人任何形式的「薦股」。我自己曾經密切接觸券商和基金,有段時間每天手機上要沒有10條8條薦股簡訊都說不過去,但結果呢?也許某一次你聽信了別人,買的股票上漲了,那麼你就會產生依賴,以至於最後徹底失去自己的判斷,而只要一次失敗了,你之前賺的錢就都回去了。所以,請相信你自己,沒有誰比你自己更可靠。

成長股的篩選

成長股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我個人認為成長股的要點在於成長,在A股的環境中,可以理解為流通市值的成長。像一些流通股本已經比較大,流通市值上百億的公司,雖然這樣的公司不是不能成長,但大概率來看,流通股本越小的公司成長空間越大。

初步篩選

毛利率

我不喜歡低毛利率的公司,傳統製造業和零售業里很多企業做的很好,比如賣電器的,比如造汽車的,都有好公司,但是毛利率不足20%,這就說明規模是這類企業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當他們的規模到一定程度,成長速度的下降幾乎是必然的。我一般只看毛利率30-40%以上的,當然因行業而異;

股本

這是放之世界皆準的標准,股本越小,擴張動力越大,潛力也越大,中國股民更是格外熱衷於炒小盤股。總的來說,總股本不超過10個億,越小越好,現在很難找到質地好流通股本還很小的股票了;

凈資產收益率(ROE)

我個人比較迷信這個指標,算是懶人選股票比較實用的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指標,通常我會要求5%以上,10%為佳;

主營業務佔比

這個不用多說,不務正業的公司絕對不碰,越高越好,100%最好;

股票價格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因素,通常價格越低的股票上漲空間越大,想像空間也越高。不是誰都會在100多買茅台,200多買中國船舶的,這東西不太好定一個統一標准,我一般希望在10-15元以下;

行業壁壘

毛利率是可以一定程度反映行業壁壘的,50%以上剩下的不是軟體互聯網,就是醫葯。這一條重要在於,稀缺的東西首先從價值上就是可以長期升值的,從概念上就更是可以爆炒的,資源類股票是一種代表,但並不推薦,繼續看下一條我會解釋;

需求

需求決定供給,決定價格,為什麼不推薦資源股票,就是因為越稀缺的資源往往跟一般老百姓離得越遠,需求反映到供給端的鏈條過長,或者本身需求面就很窄。比如稀土,沒錯,這玩意是稀缺,但是你告訴我這東西能有什麼用呢?稀土是戰略資源,但是跟老百姓有什麼關系?一般人感受不到這種東西的稀缺。我看不到稀土供求的大眾現實意義,所以我覺得大部分股民也看不懂。稀土行情熱過很多次,跟著炒可以,但我一般不會選擇長期持有這種股票。

這段多說兩句,用我最通俗的理解,什麼叫需求?沒有不行是最好的,其次還得難以替代,價格最好是發改委限價或者自己隨便定價;要麼就是背靠政府或大型國企,未來若干年的成長可以確定;

股東結構

必須有靠譜的單一大股東,我國企業擅長股東內斗,倆個大股東要還能專心經營絕對是楷模級別的。雖然單一股東很多時候意味著獨斷專行和家族企業,但是你還能分析,還能判斷,倆個股東分析就很難了。如果你能做到分析揣摩每一個股東的利益訴求,那你肯定能超越王亞偉,這是他自己說的。

投資非主營業務

投資非主營業務(比如參股,並購等方式)無非倆個訴求:第一,靠概念炒股價圈錢,這幾年來上市公司相繼熱衷於投資過手遊行業,傳媒行業,互聯網金融行業。都是什麼熱投什麼,就是想把自己和最熱門的投資概念扯上關系,這和娛樂圈七八線小明星抱大腕大腿搏出位是一個思路;第二,自己的主營業務增長放緩或者前景變差,需要布局其他領域,這種情況上市公司的出發點是好的,某些傳統行業的企業,因為行業發展放緩,或者宏觀經濟因素,主營業務萎縮,嘗試通過投資開辟新的領域。但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直接賣出即可,真的認為公司管理層很好的,可以等投資的新方向明朗了再進入。真正好公司的買入點從來不差那幾個漲停板。

精細篩選

通過前幾個指標,你大概可以篩出幾百隻股票,看看後幾個指標,最後能有幾十隻,接下來就可以開始細看了。

細看完全是因人而異,因公司而異,我一般先把主營業務看不懂的篩掉,比如什麼做奇怪的軟體系統,奇怪的製造業,奇怪的葯品,我看很多遍還是不明白其涉及的專業。(當然,如果你自己了解某些特定行業,那大可以選擇這些行業的企業)再例如核心技術過於黑盒子,你也不知道這企業是真有技術含量還是蒙人的,我也不太敢選擇。這類企業很多,例如,主營業務看著很好,其實收入一半來自於關聯交易中的貓膩,或者什麼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跟主業好與不好沒關系。

下一步,我會把明顯是靠關系的篩掉,開發飛信的神州泰岳,當初創業板剛上的時候很火,需求明確,誰都能看懂,伴隨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浪潮,還背靠移動,簡直就是白給的好股票啊。我當時差點就買了,只是當時有個原則,這類背靠關系的最少要背靠2個以上的關系,飛信不符合,加上當時漲得有點多了,我就放棄了。現在看來謹慎還是有道理的。

最後會考慮一些純粹的市場因素,比如你選中的這只股票概念是否別人也能理解,是否會被關注,股價之前的走勢如何。以我下面要提到的股票上海萊士為例,當初我就沒有考慮其主業血液製品稀缺這個概念是否能被別人注意到,這只股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股價平平,沒有人關注。某種意義上,算是判斷得不夠好的。

實際操作

我開頭提到的股票,上海萊士,以這家公司為例,我來解釋下我是如何運用上面的策略進行篩選的。

上海萊士,血液製品行業,主要財務指標很好,毛利率尤其高(大於50%),公司管理層專業度很高(核心成員均有國外學習和研究背景),控股的大股東是很有能量的民生銀行籌備人之一。

在篩出這只股票後,一開始其實我想放棄的,因為我不太明白這家公司的產品到底有什麼必要性,血液製品是幹嘛的呢?沒聽說誰看病非得用這個的。但是直到我一個朋友得病,重病,最後的一段日子必須一直用人血白蛋白,我記得當時聽護士聊天說這葯真難買,來了就沒了。而且價格挺貴。我回來看了一些血液製品相關的醫學知識,有了一些了解,開始覺得這家企業好像還不錯。

血液製品嚴格受到國家管制,作為原材料的血漿只能通過國家批准建設的采血站獲得,這種采血站數量少,獲得審批極其艱難,而血液製品企業的資質幾乎不再發放。這符合了稀缺的要求。

國內的血液製品嚴重依賴進口,當時看到的數據我記得是國產供應率不到50%。而這不是因為國外技術好,是因為國內不夠,這個缺口不算小了。國內沒有壟斷性的龍頭企業,天壇生物和華蘭生物是行業內第一梯隊的上市公司,上海萊士算是行業內第二梯隊的,但發展空間很大。(我沒有選擇天壇生物的原因是其股票被屢次爆炒,業績不穩定,且公司管理團隊水平可能有問題;而放棄華蘭生物的原因是它除了血液製品外,疫苗也是其重要業務之一,我不喜歡主營業務佔比不夠高的公司。盡管華蘭生物在後來因為疫苗概念曾經走出一波很好的行情,但我仍然認為以一家血液製品企業來衡量,上海萊士是比華蘭生物成長性更好的。)

血液製品是發改委限制最高價格的,因為需求供給太不平衡、缺口太大了,每年發改委會上調最高限價。雖然這不如自有定價權的,但對於這種極度稀缺行業,我已經很滿足了。

基本上在確定了這些後,我就買了,我09年第一次買,然後11年賣了;12年又買,拿到現在。這種「真」成長型公司,不用太操心,它的增長水平是比較穩定的。雖然不會有太多超預期的表現,但穩定的30%-50%年增長足夠了。說句大話,這股票我覺得我敢拿5年到10年,問題不大。

截至今天(2015年3月25日),上海萊士已經通過自身發展和一系列並購成為了血液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市值高達700億元人民幣,在各項指標已經名列國內前茅,而公司的目標是在未來幾年成為世界排名前列的血液製品企業。這一定程度上得益於:1. 專業的管理層團隊,技術出身的團隊保證了業務上的不斷發展和持續競爭力; 2. 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通過兼並收購快速獲取了稀缺的血漿資源,我猜測,這與其大股東背後的實際控制人背景不無關系。

在最初選擇這只股票時候的兩個重點都得到了印證,看看當時的競爭對手,華蘭生物血液製品業務發展速度放緩,疫苗業務也沒有了當年的風光,天壇生物自身的體制和管理有問題,雖然股票總有莊家在炒,但公司業績並不好。

幾年的時間,看著自己選擇的公司一步步變成行業龍頭,你別說,我還真是有那麼一點巴菲特的感覺,看著年報的時候,有時能體會到那種自豪的成就感。

寫在最後

對於股票,有人喜歡短期漲得快的,有人喜歡規模大的,有人喜歡特定行業的,單純靠表面分析是很難百分之百分析出一家成長企業的。我個人的看法是你得跟談戀愛似的,真的很在乎,願意去了解一家企業,且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才能看到一些報表不告訴你的東西。

找到一隻好股票,固然是興奮且激動的,但還請一定耐下心來,等待一個別人放棄了的時點,如果你相信你找到的是一家好公司,那無論股市跌成什麼樣子,它仍然是那家好公司,跑不掉的。

㈥ 美國安進公司的美國安進公司簡介

安進公司是由一群科學家和風險投資商於1980年創建的。原供職於雅培公司的George B.Rathmann博士是該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並擔任首任董事長兼CEO。1981年公司開始運作,由風險投資商和另兩家主要投資公司共籌集1900萬美元作為啟動資金。公司地址選在學術氛圍很濃的加洲Thousand Oaks,這里靠近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加洲理工學院。由於一直沒有產品上市,公司先後於1983,1986,1987年通過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以維持公司的生存。安進公司在美國Nasdaq股票市場的代號為AMGN。
20世紀後10年是生物技術飛速發展的10年,也是安進公司快速成長的10年。1988年,Gordon M.Binder先生接任Amgen公司CEO時,公司規模還很小,員工僅479人,沒有任何產品上市。1989年6月安進公司的第一個產品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簡稱EPO)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引起的貧血和HIV感染治療的貧血.1991年2月公司第二個產品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filgrastim,G-CSF)獲得美國FDA批准,其適應證為腫瘤化療引起的嗜中性白細胞減少症。安進公司的這兩個全球商業化最為成功的生物技術葯物EPO(商品名EPOGEN)和G-CSF(商品名NEUPOGEN),不僅造福了無數血液透析患者和癌症化療患者,也為公司帶來了巨額的利潤,公司也據此迅速發展壯大。(只是Amgen的當家EPO命運坎坷,在最糟糕的時候為了從強生融資1900萬就把EPO的所有海外銷售給了強生才得以生存,沒有這1900萬也很可能就沒有現在這個約千億市值的巨大的傢伙。)1992年安進公司首次躋身財富500強,當年公司產品銷售首次突破10億美元。2000年財富500強排名,安進公司排在455位。2000年在全球醫葯50強中排在21位。
目前,安進公司已擁有數千名員工,公司分部遍布全球。強大的資金支持,換來公司井然有序、儲備充足、前景光明的產品鏈條,更進一步推動公司優勢發展。作為上市公司,對股東的回報是豐厚的,若當年對Amgen公司投資100美元,那麼10年後的今天投資者將獲得近60倍的回報:5884美元!Amgen是當之無愧的國際生物技術公司的成功典範。
作為全球最大生物制葯企業之一的「安進公司」(Amgen),雖貴為全球生物醫葯產業領頭羊,擁有極強的研發能力和產品優勢,堅持在疾病治療的生物技術領域內發展,主要涉足的領域有人類基因組,癌症,神經科學和小分子化學等;但在新產品研發上依然風險很大。
為保持公司持續的成長性,2001年12月「安進」管理層天價並購了產品具有「巨型炸彈」類葯品潛質的「英姆納克斯」。安進公司宣布,以160億美元並購美國另一家生物技術領域頂尖企業「英姆納克斯公司」(Immunex)。這宗全球技術最領先、產品最具競爭力的兩家生物技術公司合並案,大大刺激了美國股市。消息宣布當天「安進公司」股價勁揚6.18%,「英姆納克斯」股價大漲13.43%,在其帶領下,美國生化股一掃一周前的陰晦,美交所生化股指數(BTK)當日收盤時大漲4.03%,納斯達克生化股(NBI)也銳升了3.65%,充分表現出美國投資者對該並購案及整個生物醫葯產業的關注和青睞。
2004年3月29日,安進宣布,將以價值13億美元的股票收購杜拉瑞克公司(Tularik)80%的股份。杜拉瑞克公司目前尚沒有產品上市,但這家總部設在南舊金山的公司因開發治療食道癌、炎症、糖尿病以及肥胖症等的葯品而頗受重視。與普通葯品開發商不同的是,這家公司開發的新葯是利用基因技術達到治療目的,因此收購這家公司有利於擴大安進公司開發新葯的市場與能力。
按照協議,安進將以相當於每股25美元的價格收購杜拉瑞克公司,比後者26日的收盤價多了47%。杜拉瑞克公司去年的營業收入為3070萬美元,虧損1.51億美元,相當於每股虧損1.8美元;而安進公司的營收則高達83.6億美元,盈利22.6億美元,相當於每股盈利1.69美元。
安進正尋求具有開發治療癌症、自動免疫以及代謝疾病的葯品,而杜拉瑞克公司在這三方面都具備優勢。2003年5月,為了合作開發治療癌症新葯,安進公司購買了杜拉瑞克約21%的股票。

閱讀全文

與美國血液技術股票走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市場指數的投資收益率 瀏覽:189
如何判斷股票資金進入這股票 瀏覽:27
雷柏科技股票新聞 瀏覽:422
買股票基金什麼手機軟體好 瀏覽:654
如何從資金流向判斷股票 瀏覽:587
如皋銀行股票掛牌 瀏覽:581
股票賬戶可用資金比資金余額少 瀏覽:146
民營高科技股票 瀏覽:680
賣弘厲股票軟體 瀏覽:532
石油期貨開通對股票的影響嗎 瀏覽:877
方正證券這只股票咋樣 瀏覽:531
光電信息類股票代碼 瀏覽:525
股票怎麼會變負資產 瀏覽:647
中信怎麼買st股票 瀏覽:409
全倉買入股票長期持有 瀏覽:635
股票中國遠洋的代碼 瀏覽:641
分了紅股票持股資金變少 瀏覽:500
2017年股票數據怎麼找到 瀏覽:759
中國聯通股票分紅怎麼樣 瀏覽:979
什麼軟體可以股票查120漲幅排行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