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主要產油國發生戰事,石油股會漲還是跌
戰爭和油價變動將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速戰速決,油價沖高回落,對世界經濟影響較小
如果戰爭順利推進,在3個月以內美國取得勝利,那雖然短期內海灣緊張局勢會導致國際原油市場上的恐慌心理,國際油價(WTI)將會沖高至每桶40-45美元左右,但維持時間不會太長。由於國際石油市場長期以來已經形成供過於求的基本格局,隨著戰局明朗和戰爭結束,國際油價將迅速回落至每桶20美元左右,各國消費者、投資者信心得到恢復,企業開始擴大投資,股匯市將呈回升態勢。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戰爭對世界經濟的不利影響相對較小,世界經濟仍可保持溫和復甦的趨勢。
由於美伊雙方軍事、經濟和科技實力對比懸殊,而且美國經過長時間充分的戰爭准備,因此出現速戰速決結局的概率最大。
第二種:戰爭延長化,油價高位徘徊,世界經濟復甦延緩
如果戰爭的推進速度超過美國預期,戰爭延長到6個月左右美國才取得勝利。那麼只要戰爭局限在伊拉克境內,世界原油供應就不會出現大問題,發生石油危機的可能性不大。這種情況下國際油價在短期內有可能沖高至每桶45美元,此後將在每桶35-40美元左右的相對高位徘徊,直至戰局完全明朗。
但戰爭延長化將會延緩世界經濟復甦的進程。國際上一般研究結論是,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並維持一年的話,世界經濟的年增長率會減少0.5個百分點,而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年增長率則會減少0.75個百分點。
考慮到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歷經中東戰爭、兩伊戰爭以及1991年海灣戰爭,具有極其豐富的戰爭經驗,加之美國發動這場戰爭不像上次海灣戰爭那樣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戰爭存在延長化的可能,但概率小於前一種可能。
第三種:戰爭擴大化,油價失控,世界經濟嚴重衰退
如果伊拉克抱著「魚死網破」的態度,不僅炸壞本國的油田,而且向以色列等美國的盟國發動襲擊,戰火蔓延到伊拉克周邊國家,導致一些海灣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動盪,引起阿拉伯世界聯合反美,形成美國與整個伊斯蘭世界的沖突。那麼可能出現油價失控,在每桶40美元左右的高位維持較長時間,導致世界經濟出現嚴重衰退。
考慮到伊拉克遭受了長達10年之久的經濟封鎖,軍事經濟實力大不如前,加之美國及其盟國進行戰略協防,伊拉克恐怕無力將戰爭引向鄰國。因此,這種可能性發生的概率很小。
『貳』 直達國際:萬一發生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股票市場嗎
萬一發生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股票市場嗎?
作者:直達國際Jiya
從2月24日開始,烏俄地緣沖突不斷升級。國際緊張氣氛、禁運等一連串事件使原油價格飆漲,布倫特原油最高達至127.98美元,為7年多來首次破百。有不少市場聲音甚至指出油價可以觸達200美元/桶。同時,從2月到3月中,多個地區的大盤指數都呈現不同的跌勢。香港恆生指數更是慘不忍睹,跌幅超過20%。那麼,地緣沖突和石油危機真的會打擊大盤指數嗎?小妹特意翻查歷史,給各位查找蛛絲馬跡。答案是:不一定。
追溯歷史:70年代末石油危機
首先,我們先看看上個世紀70年代,世界上爆發了兩次著名的石油危機。1973年10月,由於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第一次石油危機」也發生了。此次危機持續時間將近6個月。阿拉伯石油生產國為了抵抗以色列和美國的干涉,把石油作為武器,通過石油減產、停產、提價等一系列手段來發動石油戰爭,導致全球原油價格飆升。根據世界銀行數據統計,此次沖突,原油價格從爆發前的2.7美元/桶一路上漲至13美元/桶,漲幅高達400%。最後隨著事態的平息,最終維持在10美元/桶-12美元/桶。
「第二次石碼脊祥油危機」則發生在1978年底到1980年底之間,導火索是伊朗伊斯蘭革命運動。伊朗核伊拉克開戰導致原油日產量銳減,石油市場每天短缺約500萬桶,隨著原油供給的下降,國際原油價格極速上漲,從剛開始的13美元/桶一直上漲到了40美元/桶,漲幅超2倍。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野基多,此次危機也當時的西方經濟帶來了一個全面的衰退。
(圖:20世紀70年代原油價格走勢(美元/桶),來源:Wind,華西證券研究所)
兩次石油危機下市場反應有差異
一般人認為,石油大漲,引發通脹,妨礙經濟發展,而股票指數是反映經濟走勢的。那麼當經濟堪憂,股票指數也應該下跌。這樣的說法乍聽之下挺有道理的,可是歷史證明:不一定。
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確對股票市場構成沖擊。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美國股市暴跌,標普500出現兩次大幅跳水。第一次跳水是從110.19點下跌至94.42點。第二次跳水更是持續了9個月,從99.8點一直下跌至63.54點。兩次累計跌幅高達至40%+。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次石油危機並不是引起股市大跌的導火索,因為從時間上來看,經濟下行在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前就已經開始了,遲搏只是第一次石油危機的爆發,加劇了全球股市的低迷。同期美元指數也進入弱勢周期。
(圖:第一次石油危機標普500指數表現,來源:Wind,西部證券研發中心)
可是,第二次石油危機就不一樣了,美國股市出現了和第一次石油危機期間截然不同的走勢,標普500指數在短暫的下跌之後,走出了一個累計漲幅達至41%的牛市。在此期間,美元指數和石油價格,甚至反常的呈現同步上升的情況。
還值得一提,當時的美國10年期國債利率水平,在1年內,從9%水平飆升到超過13%。同時,美國GDP增幅從1978年的5.5%下降到1980年的負0.3%,美國企業總體盈利增幅也放緩。業績增幅不好,折現率上升,大盤股價上漲,完全違反一般認知啊!
為何在這兩次石油危機,股票市場表現完全不同?小妹查了不少資料,最後得出一個結論供參考:投資偏好和預期。首先,大家都知道市場漲幅驅動力有三種:業績、偏好和流動性。在業績不好、流動性緊縮的情況下,市場上漲就只有偏好這個解釋了。
市場偏好上升很有可能與當時的市場預期和科技發展相關。第一,在第二次石油危機期間,
傳奇人物保羅·沃爾擔任美聯儲主席,他採取的鷹派貨幣政策(大力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大幅提升聯邦利率,有效調節了市場對通脹會繼續惡化的預期。
科技行業在接力。雖然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那段時間,消費股,例如:可口可樂、百事、保潔等股價都明顯落後於大盤。然而,能源、餘姚和科技股先後領跑帶動上漲。能源相信大家都能理解。科技公司裡面,波音推出以舊換新策略,重新奪回商用飛機的第一寶座,79年初到80年初,股價漲了30%以上。
其後,個人電腦正式面試。1981年,第一台個人電腦正式由IBM推出,並獲取巨大成功。英特爾也因此成功地從內存業務切換到處理器業務。這就是著名的X86 CPU的起源。後面就是微軟推出MS DOS、蘋果推出 Macintosh。IBM和英特爾股價81年到82年的調整領跑市場。
總的來說,高油價打擊企業利潤,令流動性緊縮,但並沒有令投資者失去信心。
(圖:第二次石油危機標普500指數和原油價格表現,來源:Wind,招商證券)
由此可見,哪怕石油危機這么大的事件,石油價格與大盤指數並不一定呈現正相關,或者負相關的關系。我們不能預設市場會因為石油價格大漲而下跌。
萬一市場真的下跌怎麼辦?
萬一市場真的下跌,有什麼方法可以提早警覺避免短期內的虧損呢?這里有一個簡單方法供技術分析經驗不多的朋友參考:就是關注12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回顧2018年1月1日到2022年3月1日的標普500指數,我們可以看到,2018年年底美股下跌、2020年3月新冠疫情、2022年2月烏俄戰爭這些市場調整幅度比較大的事件都令標普500指數跌破120天和200天移動平均線。
所以,當標普500指數跌穿120天平均線時需要警覺,跌穿200天平均線則可能需要考慮對沖行動。當然,投資的方法沒有說只有利沒有弊的。按這個方法來操作,在2018年和2019年都會有不少虛驚一場的小錯誤。可是,這些小錯誤換來的是,當大盤暴跌的時候,都能被有效避過。
尤其在2020年的時候,標普500在2月也出現了跌穿120天和200天後,在此之後僅4周,就大幅暴跌1/3,從約3400的最高點暴跌至最低2191.86點。所以,重點還是看投資者需要什麼。如果希望以逸待勞,指數總會有漲回來的那一天。如果不希望承受短期大幅回撤,那麼對沖是重要選擇之一。
(圖:標普500走勢圖,來源:Wind)
3隻對沖產品,對抗三種風險
美股對沖: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
對於亞洲投資者來說,ICE(洲際交易所)推出的Micro MSCI USA Index Futures(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值得考慮。該期貨產品的優勢是可以作為標普500指數期貨的代替,並且行情報價免費。對於一般需要考慮對沖的投資者,不一定每天都交易,付費開通行情報價顯得不劃算。由於ICE的MSCI美股指數期貨是免行情費用的,對一般對沖投資者來說,就顯得十分實用了。
同時產品以MSCI美國指數作為底層跟蹤資產,而MSCI美國指數擁有600多隻成分股,覆蓋美國股票市場總量的約85%,歷史走勢和標普500指數類似(見下圖),適合做美股投資的人在亞洲時間段做對沖。
(圖:標普500指數和MSCI USA行情走勢圖,來源:ICE)
(圖: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前十大成分股,來源:ICE)
微型MSCI美國指數期貨合約細則
外匯對沖: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數)
眾所周知,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美元指數則是國際市場的一大風向標。美元指數期貨對於國際投資者而言具有重要的風險管理作用。ICE發行的Mini US Dollar Index Futures(迷你美元指數期貨)不僅保留了前者的特點和優勢,而且具有更高的靈活性與成本利用率,其合約規模和保證金相對於美元指數期貨要低很多,有助於低保證金偏好投資者入場交易。同樣,行情報價也是免費。
迷你指數期貨和美元指數期貨的比較:
另外,美元匯率和能源價格是有著密切的聯系。美元作為國際原油價格的計價貨幣,其對原油價格的影響是遠大於其他貨幣的。貨幣匯率的變化會影響原油價格走勢。一般來說,當美元升值的時候,以美元計價的國際原油價格會下跌。根據市場研究表明,在2000年之後,美元和油價的負相關性明顯增強,且呈現油價越高,負相關性越強的狀態。但是這不是一直呈現完全負相關性的,在偶爾短期內也可能會出現美元和石油價格走勢同步的情況。
但從整體上來說,美元和石油價格是負相關的。迷你美元指數是唯一的迷你美匯指數期貨,市場參與者通過交易此期貨合約,即可獲得美元對一籃子主要貨幣的匯率風險管理工具。
(圖:一籃子貨幣及其權重,來源:網路)
(圖:2000年-2015年原油價格和美元指數走勢圖,來源:網路)
對沖通脹:Mini Brent Crude Futures (迷你布倫特原油)
布倫特原油出產於英國北海布倫特地區,其品質高、產量穩定,歐洲、非洲和中東出口的原油均以布倫特原油價格作為市場參考價格。1988年,洲際交易所(ICE) 推出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後,一躍成為當時交易所內最活躍的合約,並被認為是「高度靈活的規避風險及進行交易的工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成為了國際油價的標桿。
2015年11月17日,ICE又推出迷你布倫特原油期貨(代碼:BM),該合約的標的物為100桶布倫特原油,是標准布倫特原油合約的十分之一。在保證金要求更低、靈活性更高的情況下,迷你布倫特原油期貨一經上市便吸引投資者踴躍參與。在其後不久的12月9日,該合約單日交易量創下14188份的新高。同樣,期貨合約的行情報價也是免費的,要知道歐洲布倫特原油行情報價可是動輒幾百美元的收費。洲際交易所的迷你產品真的非常」平易近人」。
迷你布倫特原油和它的「兄弟們」的比較:
在當前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或將轉向的情況下,市場對於原油期貨的關注度持續提升。對於偏好低保證金,免費報價的投資者來說,ICE迷你布蘭特原油期貨產品是非常友好的。既是管理投資組合風險敞口,也是捕捉市場機遇的好工具。
在目前經濟不確定的環境下,你覺得有什麼投資工具,或者方式可以為自己的資產增值?歡迎關注「直達國際」微信公眾號與我們互動。
風險聲明:
文章內的觀點和洞察僅為作者的觀點,且僅供參考與交流用途。直達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為打造專業的投資交流平台不遺餘力。平台非常歡迎老師、同學踴躍投稿,以及任何參與交流的活動,並且歡迎關注我們的公眾號:直達國際。
所有投資均涉及風險﹙包括可能會損失投資本金﹚,期貨價格可升亦可跌。
本資料涉及產品只供參考,並不構成據以所作任何行動的要約、邀請、建議或招攬。
雖然本資料內的內容是取自獲相信為正確的資料,但直達國際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不會對本數據內容之准確性、完整性、適時性、精確性作出任何聲明或保證。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請勿轉載
『叄』 能源危機對股市的影響
您好,就目前來看,靠近上游的原材料與傳統能源,如有色、化工、煤炭、鋼鐵表現較好。能源股是最大受益者,遙遙領先於大盤和其它板塊表現。其它周期行業如工業、原材料也漲幅靠前,符合原材料上漲背景下上游表現好於下游的印象。
其實不必過分恐慌,雖然能源危機會導致股市的部分波動,但能源危機並不一定壓垮股市。
回顧兩次石油危機歷史
參考國信證券報告的梳理,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期間,全球股市所呈現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狀態。
「第一次石油危機」爆發於1973年10月。盡管「第一次石油危機」未必就是股市下跌的起因或導火索,但從1973年到1974年,美國股市確實經歷了暴跌,兩年間里標普500指數累計跌幅達42%,並且徹底結束了此前持續了兩年半時間的「漂亮50」行情。此外,不僅僅是美國股市,同期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的股票市場均出現了明顯的下跌,且普遍跌幅較大。
「第二次石油危機」開始於1979年,但在1979年到1980年這兩年間,全球股市的表現情況卻完全不同。期間美股標普500指數累計漲幅高達41%,儼然是一個牛市的走勢,其他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股市表現也大多是上漲的;恆生指數兩年間漲幅高達197%,完全是一個大牛市的行情。
對此,國信證券這份報告的總結是,在經歷了「第一次石油危機」之後,市場有了很強的學習效應,即意識到無論是經濟衰退還是油價上升,都是短期的、脈沖式的,都不見得有長期的影響。此後,只有「前所未有式」的或「金融危機式」的影響,才會使得美股產生20%以上的調整幅度。
某種意義上,與其糾結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變化,以下兩方面或許更值得我們關注。一是能源危機的爆發或許會更高頻。如開源證券的報告中提到,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傳統能源產能日益萎縮與綠色新能源供給波動較大、疊加儲能系統需要較長時間建立的「碰撞」下,能源危機的爆發可能較過往變得更加頻繁。第二,能源結構調整無法一蹴而就。中信證券的報告中提到,歐洲在能源綠色轉型中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然而在疫情擾動,自然災害頻發的年份,歐洲的能源轉型也暴露了風險,在儲能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發電尚未形成可靠的韌性,無法抵禦自然災害下帶來的供給壓力。借鑒歐洲的能源轉型經驗,能源結構調整無法一蹴而就。在新能源發電尚未形成可靠的韌性、儲能技術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全球對化石能源仍將存在不可避免的依賴性。
『肆』 為什麼天災,石油危機,物價上漲會影響到股票的漲跌
呵呵 不是說股票市場是經濟的晴臘陵雨表么
對經濟的負面消息當然會影響股市啊
天災,石油危機,物價上漲對於經濟發展都是一個負面沖擊
比如這次地震,直接影響GDP下來0.5%
物稿局陸價上升會吃掉經濟發展成果,也是個不利因素
石油危機促進了物價上升,對經濟也是個危害
別的大道理我就不講了。
上面我覺得是最簡單鍵頃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