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一隻股票在底部頻繁大宗交易
股票價格處於低位,一個月內頻繁出現大宗交易,每次折價率在10%左右,說明可能存在低開高走。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一般是指交易規模,包括交易的數量和金額都非常大,遠遠超過市場的平均交易規模。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
由於大宗交易具有不直接沖擊股價及交易目的相對隱蔽的特點,這種影響力更多體現為間接影響或滯後影響。
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規定有所不同。
其中上交所規定(2015年最新修訂版):
1、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萬美元(含)以上;
2、基金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200萬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3、國債及債券回購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4、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企業債、公司債的現券和回購大宗交易單筆最低限額在原來基礎上降低至:交易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參考《關於開展大宗債券雙邊報價業務及調整大宗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5、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1000手,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上海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接受大宗交易申報的時間分別為:
(一)9:30至11:30、13:00至15:30接受意向申報;
(二)15:00至15:30接受大宗交易成交申報;
(三)15:00至15:30接受固定價格申報。
交易日的15:00仍處於停牌狀態的證券,本所當日不再接受其大宗交易的申報。參考關於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的通知,深交所規定:
1、A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30 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0 萬元人民幣;
2、B 股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3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 萬元港幣;
3、基金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200 萬份,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 200 萬元人民幣;
4、債券單筆交易數量不低於 5 千張,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50 萬元人民幣;
深交所大宗交易採用協議大宗交易和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協議大宗交易,是指大宗交易雙方互為指定交易對手方,協商確定交易價格及數量的交易方式。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是指證券交易收盤後按照時間優先的原則,以證券當日收盤價或證券當日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對大宗交易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的交易方式。
採用協議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9:15 至 11:30、13:00 至 15:30。採用盤後定價大宗交易方式的,接受申報的時間為每個交易日 15:05 至 15:30。當天全天停牌的證券,深交所不接受其大宗交易申報。
有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該證券當日漲跌幅限制價格範圍內確定。無價格漲跌幅限制證券的協議大宗交易的成交價格,在前收盤價的上下 30%之間確定。
B. 頻繁大宗交易說明什麼
股票頻繁大宗交易可能意味著主力在吸籌或者大股東在拋售;
股票頻繁大宗交易如果是主力吸籌,那麼股票的價格在未來可能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
大股東拋售一般是股價上漲後股東賣出套現,不過大宗交易過多也會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指單筆交易規模遠大於市場平均單筆交易規模的交易;針對大宗交易建立的不同於正常規模交易的交易制度稱為大宗交易制度。
大宗交易制度一般是針對機構投資者占據主要位置的投資者結構做出的適應性安排,也是海外交易所針對機構投資者常用的交易制度。
大宗交易規則如下:
1、交易時間:每周一至周五8:30-11:30,13:30-15:30(國定節假日除外);
2、交貨時間:根據交易雙方的約定;
3、是否可以撤銷:現貨上市交易達成的合同不能撤銷;
4、賣方交貨:允許實際交貨量與合同數量有±3%的溢短量;
5、對貨物有異議:買方對貨物的質量提出異議,應該在交收日起3個工作日內,用書面的形式通知交易中心。
交易中心會通知買賣雙方在24小時內自行協商,協商失敗由交易中心負責對貨物質量進行檢驗,然後由檢測結果作為判斷依據。
大宗交易制度與市場效率
從交易機制角度來看,證券市場的效率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信息效率,也稱價格效率。②價格決定效率,即價格決定機制的有效性。③運行效率,即交易系統效率。
在三者中信息效率對一個證券市場來講是最重要的,後兩種效率是信息效率在不同層面的表現形式。
對一個市場來說,由於摩擦的存在,研究市場微觀結構各部分對價格形成的影響就是要降低摩擦所導致的,這不僅包括直接成本,還包括落後的技術、過時的規則、較差的信息傳導機制、不合適的金融工具,以及缺乏參與者等所產生的成本。
所有這一切都將影響市場的效率和價格的形成。成本最可能的影響是使得交易價格不能完全、立即地反映所有可能獲得的信息,此外,成本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股票的均衡價格和預期收益。
因此,從信息和操作的觀點來看,一個較低的交易成本是股票市場有效率的標志。大宗交易制度的建立可以降低成本,所以它可以提高市場效率
C. 股票頻繁出現大宗交易好不好
股票大宗交易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過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一般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及以上或者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及以上的交易屬於大宗交易。那麼股票頻繁出現大宗交易好不好呢?
股票頻繁出現大宗交易好不好?
股票頻繁出現大宗交易並不會對股市指數產生直接影響,但是大宗交易成交價格的變化可能會影響到二級市場散戶對於該股票的預期,導致股價會發生改變,一般會出現利空下跌走勢和利好上漲走勢。
大宗交易採用的一般是雙方協商和盤後定價的模式,對股市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1】對股市指數沒有直接影響
股票大宗交易需要達到一定的門檻,即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及以上或者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及以上的交易,一般都是大股東和機構在一級市場或者場外市場進行的,在大宗交易的過程中,買賣雙方會事先協商好成交量和成交價格,在交易所確認之後會在當天收盤之後予以公布,交易的數據也不會納入到當天市場指數變化,因此也不會對二級市場和散戶產生直接影響,所以不會給市場帶來直接的利好或利空,
【2】大宗交易影響市場預期
大宗交易的成交方式包括折價交易模式和溢價交易模式,交易價格的變化會影響投資這的市場預期,間接帶來二級市場的利好利空影響。比如大宗交易是以折價交易成交時,市場散戶會認為主力資金不看好該股票的未來增值空間才選擇了低價交易,於是散戶就會將該股票進行拋售,使得該股票股價後期走弱,從而帶來市場利空行情。而當大宗交易是以溢價交易模式進行的,會給市場散戶帶來一個積極信號,那就是主力資金和機構都看好這只股票的未來成長性,選擇高於市場價格交易,於是散戶就會選擇繼續增持這只股票,使得這只股票的後期的股價不斷上漲,進而帶來市場利好行情。
綜上所述,股票大宗交易雖然不會給二級市場帶來直接影響,但是其具體的成交方式會影響到二級市場投資者的預期,從而對股票價格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