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有的股票已經漲停了,還有成交量的
股票漲停不是停止交易,而是指價格到達了漲幅限制,不能再上漲。漲停後股票雖然不能買入,但是可以賣出,交易是還在繼續。所以還有成交量。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規定了交易價格在一個交易日中的最大波動幅度為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上下百分之幾。即規定當日交易最高價格和最低價格。
拓展資料:
股票交易基本規則:
1、股票T+1交易制度:
當天買入的股票,當天不能賣出,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當天賣出股票的資金當天無法取出,第二個交易日才能取出。
2、、股票交易時間
非法定節假日的周一到周五,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所有節假日或者周末,A股都會休市。
3、股票交易方式
股票買賣按照價格有限、時間優先的原則排序。上午9:15—9:25進行集合競價,這個時間段可以開始報價,9:20前的報價可以撤銷,9:20後的報價不能撤銷,系統收集所有人的買賣報價後,統一按照價格和時間原則集中撮合,成交額最大的交易,對應價格即為開盤價。9:30—11:30,13:00—15:00為連續競價時間,系統對有效委託進行逐筆處理,遵循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原則。
4、股票交易單位
股票交易單位為「股」,平時看到的股價就是每股價格,買股票至少要買1手或其整數倍,1手=100股。如果申購新股,至少要申購1000股。賣出股票則沒有太多限制,最低1股也能賣出。比如我們經常聽人講持有某股票50手,實際上就是說持有該股票5000股。
5、股票漲跌幅
每個交易日,單只普通股票(除上市首日、復牌等特殊情況)的股價較上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漲跌幅度不得超過10%;ST開頭的股票,漲跌幅不得超過5%;新股上市首日,最高漲幅限制為44%。
6、委託規則規定:
1手=100股,1—99股為零股,不足1股為零碎股。買入委託必須為整百股(配股除外),賣出委託可以為零股,但如為零股必須一次性賣出。股票停盤期間委託無效,買入委託不是整百股(配股除外)委託無效,委託價格超出漲跌幅限制委託無效。
❷ 為什麼一個股票賣出比買入多但還持續漲停
可能是股市拉高後沖價賣出,也可能是散戶籌碼,為了後面的股價做的波動,以此獲得更大的交易空間,這樣就會股價沖動。
技術分析系統中經常有「外盤」、「內盤」出現。以賣方委託成交的納入「外盤」,是主動性買入,顯示買勢強勁,用紅色顯示,是人們常說的搶盤;以買方委託成交的納入「內盤」是主動性賣出,顯示賣方力量強勁,用綠色顯示,是人們常說的拋盤。
當股價漲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內盤,但上漲的決心相當堅決,並不能因內盤遠大於外盤就判斷走勢欠佳,而跌停時所有成交都是外盤,但下跌動力十足,因此也不能因外盤遠大於內盤而說走勢強勁,而且股票的盤子都是供求關系所導致的,供求不穩定股價就會隨之浮動,所以選擇股票的時候就應該先看看公司的發展前景。
賣盤和買盤表示的是主動性買盤,並不是表示的是實際成交量。在股價陰跌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外盤大、內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明股價一定會上漲。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拋單將股價打至較低位置,然後在賣1、賣2掛賣單,並自己買自己的賣單,造成股價暫時橫盤或小幅上升。此時的外盤將明顯大於內盤,使投資者認為莊家在吃貨,而紛紛買入,結果次日股價繼續下跌。
拓展資料:
在股價上漲過程中,時常會發現內盤大、外盤小,此種情況並不表示股價一定會下跌。因為有些時候莊家用幾筆買單將股價拉至一個相對的高位,然後在股價小跌後,在買1、買2掛賣單,一些投資者認為股價會下跌,紛紛以叫買價賣出股票,但莊家分步掛單,將拋單通通接走。
這種先拉高後低位掛買單的手法,常會顯示內盤大、外盤小,達到欺騙投資者的目的,待接足籌碼後迅速繼續推高股價。
❸ 股票漲停了,但是有大量的賣盤,說明了什麼呢是莊家在出貨還是其他的呢
說明其實股票的賣盤和買盤表示的是主動性買盤,並不是表示股票的實際成交量。
股票漲停後買一被大筆買單封住,沒有賣一,此時如有買單進入,只能排在買一其它買單的後面,而不能即時成交,故此時沒有主動買進。如此時有人想賣,只要按買一價輸入賣單就能即時成交,故被大筆買一封在漲停的股票,即時成交均為主動賣出。所以股票漲停了每筆顯示的都是賣盤。
作為投資者如何決絕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這個和是否進入交易密集區有關,比如一隻股票在10元處停留時間很長,後來股票下跌,這就導致在10元處買入股票的人全部套牢,當股票上漲到10元時,那些被套牢很久的籌碼就會瘋狂出逃解套。強勢股會將股票拉至漲停後大量收集籌碼,然後快速拉升後,逐步出貨;或者莊家前期由於大盤不景氣,也導致大量套牢,於是將股票拉至漲停出貨。情況要結合obv和macd查看莊家要干什麼。
這個道理在買單也如此。
有時候數量很大的賣單只是嚇唬人的,如果成交是紅單數量大於綠單,騙人的五檔行情上賣盤多於買盤,至能說明擺的單是看著多,股票價格就自然推上去了,你要在成交明細中發現端倪才行,同時成交的數量也是紅單大於綠單的成交數量,但是這些擺單是可以撤銷的,關鍵是成交,同理,股票自然就上漲了。
所以當股票一直在上漲,即賣盤多,買盤少時,假如該股票再上漲到14元,於是接手了。價格上漲,覺得還會漲,而接手的人的想法則是,即賣盤少。
比如一股票現價10元,有人想買股票,股票就上漲,於是又賣掉了,賣盤就象供需關系的供。有人看好的股票,在1所謂的買盤就象供需關系的需,當他漲到12元或許其中的20%人覺得有賺錢了,價格下跌。到沒賣盤時股票漲停。,000人手上,有人卻不看好。
全國1億的股民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的,有人想賣出股票,有人看好這股票。
供過於求時,趕快賣掉,就有存在有人想繼續存有股票。
市場規律,該調整了。供不應求時,到沒買盤時股票跌停,買盤多時。或許又有20%的人覺得漲的差不多了,股票就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