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06-07年的股市情況
1.2007年5月30號,是中國股市歷史性的一天,這一天中國股市總開戶數歷史性地突破了1億戶,中國股市的總市值創記錄地達到了18萬億元人民幣,已經和中國城鄉居民儲蓄總額等值。此時炒股作為一種理財方式,已經植根於中國人的經濟生活當中,股市成為了中國民眾最重要的投資渠道,而開市以來最大的牛市也就在此時出現了。
解說:2007年5月的青島,晚春最後的寒意已經漸漸過去,夏天快要來臨了,操盤手劉江波過早地嗅到了這種氣息,這年的春節過後,大盤開始一路走高,從1700多點持續上揚,到了5月已經突破4000點。
2.劉江波(股市操盤手):很快一個星期長10%、20%這樣的概念,非常快。當時我記得買那個廣船國際從6塊錢漲到16塊錢,兩三個月就到了,非常快,最後這支股票漲到六十多塊錢。
解說:剛剛進入股市不久,還在學校讀研究生的肖明智,也同時感受到了股市的熱度。
肖明智(股民):最有印象的是那一天,我看到三一重工的股票,那時候三一重工是七塊錢,然後我說可以買這個,但是當時候建立一個賬號的第一天,當天是不能買賣股票的,當三一重工就漲停了,後來就一路上漲,到後來它除過一次權,復權以後大概漲了十多倍。
解說:隨後眾多股民發現,股票的上漲並非一個個別現象,而是非常普遍,大盤上市的個股,十有七八都會一路飄紅最終漲停,就連那些平常不甚活躍的股票,也被突然激活,變成了績優股。
3.劉江波:就那個你不想掙錢都不行那感覺,只要你買進去了,你拿著它就行,就是你就是跟股神差不多,你說哪個漲,哪個就第二天漲。
4.馬安強(老股民):當時的那種狀態,好像所有的人都賺錢,沒聽說誰不賺錢,所以受那種氣氛的影響,周邊的同事、同學,好像一聊天都在聊股票,誰誰誰賺了多少錢,誰誰誰賺了多少錢,那碰好時就傻子都賺錢的那種,不是我賺錢,所有人全社會都賺錢。
解說:股市的高漲帶動了整個社會投資股票的熱情,一時之間人們紛紛掉頭轉向股市。新入市者,不僅有城市的工薪階層,甚至還有退休老人、下崗工人、學生等等,銀行的門口,每天都排著取款的長隊,而股票交易大廳更是人滿為患。
5.劉江波:你想佔一台機器非常難,你得特別早來,拿一個杯子,把那地方占上,別動,才能找到台看盤的機器,就這么火。然後呢,一般到真開盤的時間呢,都是好幾個人看一台機器。
解說:大批量的資金流向股市,帶動了整個產業的發展,劉江波的公司開始快速擴張,人數從三個人變成三十多人,而資金規模則從最初的20萬,一下膨脹到了四千多萬。
劉江波:從不到20萬的這種客戶數量呢,很快在一年時間,飆升到了四千多萬,這是很快的一個增長,因為市場非常好,整個錢大量湧入股市,那麼我們整個當時掙錢也非常容易,基本上說,日進斗金是不為過這種感覺。
解說:操盤資金量的擴張,帶來的是收入的節節攀升,劉江波的員工月收入從三五千元到上萬元,甚至三四萬元不等,這樣的收入在當時的青島,是其他行業的幾倍甚至十幾倍,股民的收益也是如此。
6.凱恩斯(股評人):我們以前的一個同事,他自己年輕小孩,還沒有結婚,當時就買了一個叫中國鋁業,應該是買進去就開始漲,然後漲到後來,漲到最好的時候漲到將近60塊錢,20多塊錢買的,兩個月就漲到60塊錢,他自己跟我說,他說我要把這個錢留給孫子。
解說:凱恩斯是專業的股票分析師,中國最早的專業財經博客寫手,2000年之後,他進入股市,從菜鳥級別一路摸爬滾打,成為了業界知名的專業人士。
凱恩斯:我老婆跟我說,你看我們一個同事,買了一個某個鋁業的股票,你看三個月翻了好幾倍,你看你那股票從2005年就拿著,到現在不也就翻了五六倍,你看我們同事幾個月就能賺這么多,你們這方法太慢了,然後呢,所以她就爭著非得要去買股票,非得要去買。
解說:即便是凱恩斯這樣的專業人士,對於這一波牛市的來臨,最初也是霧里看花,形勢前所未有一片大好,已經飆升至4000點的股市,還在上漲。
7.肖明智所在學校,周圍的同學幾乎都進入了股市,他們有的用學費、生活費,有的向家人轉借,一些苦於沒有資金的同學,甚至用信用卡套現的方式來炒股。
肖明智:信息卡套現,那時候的成本一年的年華利率大概是18%,但是當時覺得18%挺容易的,我買兩個漲停板不就回來了嗎。當時大家都處於一種特別,就是過分樂觀的一種情緒裡面吧,特別就渴望資金,特別渴望自己能有一筆錢去買股票,什麼股票都會漲。
解說:肖明智的一位同學,甚至有意將幾年的學費拖欠下來,進行炒股。
㈡ 國內股票最低是跌倒多少點
1990年A股開市,
上證指數最低點95.79.點。
歷史最高點6124點,2007年。
07年以後的最低點在1664點。
隨便打開一個軟體都可以看到,
不需要回答驗證。
看來樓主還沒有下海。
最近機會也不錯,
2318點也是兩年半來最低點。
㈢ 07年牛市的起點和終點有什麼標志性事件,中間又有哪些曲折
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2007年牛市的起點、終點以及其中的波折,探尋那段歷史中的深刻教訓。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2007年,中國股市的盛宴拉開了序幕。然而,牛市的起點並非一帆風順。在5月30日,一個讓投資者記憶猶新的日子,A股發生了著名的「530慘案」。當日,上證指數從4335點驟降至3404點,短短五個交易日暴跌21.7%,這是一次股市的大地震,小盤股如雨後春筍般跌停,跌停潮席捲而來,彷彿世界末日的景象。
表面看來,上調印花稅是導火索,但更深層的原因是市場短期內暴漲,政府調控多次失效,這一舉措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這一事件,自此成為股市歷史中一個鮮明的警示,時常被投資者提及。
有人可能會認為「530」只是牛市中的一段插曲,但它卻標志著投資者心態的轉折點。在慘案之後,股市雖短暫反彈,但投資者並未從中吸取教訓,反而誤以為暴跌無礙。這導致了牛市末期的單月暴跌1200點,投資者在6124的高點上固執地堅守,許多人至今仍未走出虧損的陰影。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股市的增長速度與當年相似,高層對此已有所警覺,可能通過限制融資額度或增加IPO來調控市場。這樣的調控可能會再次引發市場的動盪,提醒我們:在短期快速上漲面前,風險不容忽視,務必保持警惕,合理控制投資。
總結來說,2007年的牛市並非一路順風,曲折中隱藏著教訓。今天的市場,雖然表面上波瀾不驚,但歷史的影子仍在,投資者需時刻保持清醒,以免重蹈覆轍。
最後,謹記: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祝各位投資者在未來的市場中,智慧抉擇,穩健前行。
㈣ 07年股市最高點是多少點
2007年股市最高點: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6124.04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的前身起源於1602年荷蘭人在阿姆斯特河大橋上進行荷屬東印度公司股票的買賣,而正規的股票市場最早出現在美國。股票市場是投機者和投資者雙雙活躍的地方,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和金融活動的寒暑表,股票市場的不良現象例如無貨沽空等等,可以導致股災等各種危害的產生。股票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時時刻刻都是變化的。中國有上交所和深交所兩個交易市場。
㈤ 中國股票大盤歷史最低是多少
90年最低95點·91年最低154點·92年最低386點·93年最低點750點·94年最低點546點·95年最低點552點·96年最低點752點·97年最低點1025點·98年最低點1043點·99年最低點1341點·2000年最低點1874點·01年最低點1514點·02年最低點1353點·03年最低點1307點·04年最低點1259點·05年最低點1004點·06年最低點1541點。07年最低點3767點·08年最低1664點·09年最低點1844點。以上數據為收盤價。2000年後最低點為2005年盤中最低價為998點。
㈥ 股市530慘案是哪一年
2007年5月30日
股民常說的530指的是2007年5月30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其中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達到21.49%。
兩市共有853隻股票跌停!其中上海A股跌停的有508隻,深圳A股有345隻跌停。
所以說股票暴漲後會有暴跌。
530事件是什麼啊?
是530股災。
530股災指的是2007年5月30日,A股上證指數暴跌281.81,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跌幅6.16。其中上證指數在短短的5個交易日里最大跌幅達到21.49%。
上證綜指收盤收於4620.27點,跌幅達6.5%,兩市超2000隻個股下跌,500隻個股跌停,令人再度聯想到2007年上演的“530股災”(2007年5月30日,滬指大跌281.83點,下跌6.5%,其後下跌至3400點才企穩回升)。
爆跌原因
了解了牛市的核心驅動力,那麼從宏觀層面解釋本輪市場慘劇也就變得順其自然。首先,昨日市場傳言定向正回購,期限包括7天、14天和28天,規模超千億,以市場利率定價,這可能動搖了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信心。
其次,部分券商上調兩融保證金比例,收縮兩融杠桿。這可能是監管層開始警惕兩融風險,大盤連創新高,風險積累,券商出於風險防範,開始收縮杠桿。此外,不少銀行反映監管部門已經開始調查是否存在資金違規入市的情況。
什麼是530行情
530行情是指大盤在2007年5月30日的走勢,由於印花稅從2007年5月30日起從原來的0.1%調至0.3%,由此引發股市大跌,大盤短期跌幅達15%以上,許多個股跌幅達30%。2007年5月30日A股大跌6.5%。這一天的股市行情稱為530行情。
㈦ 股市07年的暴漲和暴跌成因
> 指數漲幅
滬 指:998.23-6124.04點 漲幅: 513.5%
深成指:2590.53-19600.03點 漲幅: 656.6%
> 行情特點
第七次牛市起點來自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啟動展開,開放式基金大量發行,人民幣升值預期,帶來的境內資金流動性過剩,資金全面殺入市場。而之後伴隨著基金的瘋狂發行和市場樂觀情緒,在5 30調高印花稅都沒能改變市場的運行軌跡,一路沖高至6124點。此輪牛市曾被媒體稱為全民炒股的時代。
> 指數跌幅
滬 指:6124 (2007.10.16) – 1664 (2008.10.28) 跌幅: 73%
深成指:19559 – 5577 跌幅:69%
> 行情特點
隨著市場的亢奮,監管部門不斷提示風險,07年10月16日見到6124的歷史高點後,在中國的通脹持續升溫、基金暫停發行、美國次貸危機、中國石油上市後大幅下和大小非的減持等利空影響下,引發了第七輪熊市,在下跌過程中一個個整數關口被輕易攻破,直到1664點止跌,後迎來四萬億投資政策,才結束了第七次跌幅驚人的超級大熊市。
㈧ 07年牛市結束時間是幾月幾號到了山頂,開始結束的。
從2005年6月的998點開始至2007年10月的6124點結束;
這輪牛市於2005年緩緩啟動,在2007年快速飆升並達到頂點,期間滬指從2005年6月的998點上漲至2007年的10月的6124點,大盤在兩年多的時間里上漲6倍。盡管中國股市的歷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但如果和美國或英國的百年股指相比較,中國2007年的大牛市,無論是其上漲的幅度,還是財富效應的規模,都可以稱得上百年不遇。
股改帶來的機遇 2005年,中國的股民既興奮又郁悶。興奮的是,壓抑股市長達4年之久的股權分置問題終於邁出實質性的一步。郁悶的是,在周邊資本市場走好的大背景下,滬指從2001年的2245點跌到2005年6月的998點,是中國股市自1997年以來的9年內新低。股諺說得好:「 沒有隻跌不漲的股市」,在A股經歷漫漫四年熊途之後,於2005年6月開始擺脫熊市,而推動這一進程的主要力量就是股改。中國資本市場建立之初,上市主要對象是國有企業,國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像普通股一樣上市流通,國有股、法人股、普通股「同股不同權,同股不同利」,從而造成惡性圈錢、市盈率過高、不能有效與猛旦國際接軌等問題,股權分置現象一直困擾股市發展多年。股改就是要讓國有股和法人股全部像普通股一樣,參與市場流通,通過全流通實現同股同權,同股同利,使得兩者的利益趨於一致。大股東也可以通過期權等激勵方式吸引優秀人才,穩定管理團隊,這有利於公司的規范發展,有利於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超常規發展。但是,如果讓非流通股直接上市,那麼在二級市場以十幾倍溢價購買股票的廣大股民利益將受到很大的損害,如何解決非流通股上市流通和兼顧流通股股東的利益就成了股改的關鍵所在,由於爭議很多,股改一直未能真正啟動。截至2005年初,上市公司7149億股的總股本中,非流通股份達4543億股,占上市枝寬擾公司總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國有股份。股改開始真正啟動了,4月29日,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巧鉛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5月9日,推出首批股權分置改革試點企業,在破解股權分置這一股市「頭號難題」邁出了實質操作的第一步。到了2005年底,50家全部中小企業板股權分置射箭工程完成,由此開始,中小企業板全流通時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