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國的股票市場到底有哪幾個交易所可以上市他們都有什麼區別(包括但不限於紐交所和納斯達克)
您好
下面的資料您參考
紐交所可以追溯到1792年,而納斯達克成立於1971年
紐約證交所是世界投資基金的集散地。紐約市場股票種類繁多,是個綜合性的股票市場,包括許多行業,如石油,鋼鐵,運輸,醫療等。
納斯達克則是全球第一家電子化證券市場,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和交易規模超過紐約市場。
但是在電子交易普遍應用的今天,對於交易員來說,2個市場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貳』 當公司從市場上購入本公司股票時,股價會怎樣變動
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歷史顯示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2012-11-10
A股二十多年的發展史上,進行過回購的上市公司僅有十餘家,在大多數企業更願意增發股票以融資的大環境下,願意回購的企業堪稱「鳳毛麟角」。
上市公司回購股份,從理論上來說,將減少公司的發行股份數量,從而增厚每股利潤等指標,本應是極有利於股東的大利好。然而在A股市場,有回購行為的公司的股價,卻往往體現不出「利好」的價值,並沒有受到市場的熱烈追捧。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投資者又該如何看待不同情況下的回購行為?本期《每日經濟新聞》證券周刊將為投資者作一個詳細梳理。
A股市場盡管已經運行二十餘載,上市公司家數也已經接近2500家,但回購這件事對於大部分投資者來說,還算是個新鮮玩意兒。原因無他,實在是20多年裡都沒有多少公司進行過回購,才會讓投資者對此感到陌生。
眼下,在上證指數不斷徘徊於2000點之際,證監會與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前期均表態支持上市公司、特別是有條件的中央企業進行股份回購。不過從近期上市公司公告來看,大部分公司寧願選擇增持而非回購。
有這樣一種說法:當產業資本紛紛進行股份增持或回購時,往往意味著市場已經進入底部區間,也即是此時的股價已經被產業資本認為是低估了。不過從目前市場環境來看,似乎還不能簡單地得出這一結論。
本周,中國水電(601669,收盤價3.29元)停牌兩天召開董事會,討論到底是回購股份還是建議控股股東增持。最終,其控股股東中國水電集團選擇了增持。
但從海外成熟市場經驗來看,一些巨無霸公司在成熟階段回購股票已經成為一種潮流。
2011年,就連耄耋之年的巴菲特也提出了四十年來首次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計劃。可以預見,隨著A股市場日趨成熟,上市公司回購股份也勢必增多。此時,研究一下回購對公司股價可能產生的影響,將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近期上市公司積極回購
所謂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現金等方式,從股票市場上購回本公司發行在外一定數額股票的行為。公司在股票回購完成後一般會將所回購股票注銷。由於回購後公司在外發行股份減少,因此回購會提升每股收益等關鍵指標。
如果回購後公司現金減少、從而不得不加大融資力度,或者回購本身就依靠借債進行,那麼還將提升財務杠桿;對競爭地位強、經營進入穩定階段,且長期負債比率過低的公司,會起到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資本成本的作用。
同花順iF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A股歷史上共有25家公司曾提出過回購方案。其中有11家完成回購,寧波華翔(002048,收盤價6.15元)、長安B(200625,收盤價3.15港元)曾經兩次提出並實施。
今年10月以來,晨鳴B(200488,收盤價3.05港元)、大東南(002263,收盤價5.69元)、申能股份(600642,收盤價4.08元)董事會提出了回購預案,正等待股東大會審議。南玻B(200012,收盤價4.90港元)的回購方案已獲得股東大會批准;粵水電(002060,收盤價5.02元)回購方案則被股東否定。江淮汽車(600418,收盤價5.36元)、安凱客車(000868,收盤價4.39元)、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和魯泰B(200726,收盤價6.67港元)則正在實施回購。
部分回購公司股價逆市上漲
江淮汽車或許是近期最積極開展回購的上市公司之一。11月6日,公司剛剛正式公布股票回購計劃書,第二天就實施了首次回購。根據其11月7日的公告,公司首次回購數量為30.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02%,購買的最高價為5.19元/股,最低價為5.15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57.87萬元。
8月30日,江淮汽車股價曾一度跌至4.3元/股,跌破每股凈資產。公司管理層認為當時股價過低,遠低於公司價值,旋即推出回購方案。根據計劃,公司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用不超過3億元自有資金,以每股5.20元或更低的價格回購公司股票。公司預計,此次計劃將合計回購公司股份約5769.23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約4.48%。
不過在首日回購後,江淮汽車本周股價出現小幅上漲,已經超過了回購價格上限。而自9月14日公司公告將回購以來,江淮汽車股價上漲約16%。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本周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江淮汽車投資者熱線,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當時提出5.20元/股回購價上限時,公司股價還不到5元,但沒想到最近二級市場股價已經上漲到了回購價之上。「無論如何,在剩餘的回購期限內,只要滿足條件,我們還是會做的」。
同樣屬於江淮汽車集團控股,且與江淮汽車同樣地處安徽的安凱客車也在11月6日披露了回購報告書。到明年10月16日為止(即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一年內),安凱客車可以以不超過5.2元/股的價格,回購不超過2000萬股公司股票,動用資金上限為1.04億元,占總股本的2.84%。目前安凱客車股價在4.3元左右,距離回購價上限尚有20%的空間。因此安凱客車並未像江淮汽車那樣急著回購。
而寶鋼股份目前則在獨唱央企上市公司回購大戲。
8月末,寶鋼宣布擬斥資50億元進行回購,每股價格不超過5元,預計回購股份約10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約5.7%,占社會公眾股約22.8%。9月21日,寶鋼首次實施了回購。而截至11月1日,寶鋼已回購2.43億股,購買最高價為4.67元/股,最低價為4.51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1.17億元(含傭金)。這意味著寶鋼已經完成了回購計劃的20%以上。
歷史經驗:回購後多數股價下跌
從二級市場來看,這些提出或正在回購的公司股價走勢往往強於宣布回購前,甚至強於相同板塊個股。
如8月28日,在寶鋼宣布回購當天,這家總市值高達700億元的巨無霸罕見地以漲停價報收。盡管尚未達到5元/股回購價上限,但寶鋼已較回購前上漲約14%。安凱客車從9月以來漲幅更是超過25%。
不過現在走強並不意味著一直走強。A股市場上,那些為數不多曾經回購的公司就演繹過回購時股價有支撐,回購完成後股價江河日下的「悲劇」。甚至有些公司回購期間也不能起到「托市」的作用,只能眼睜睜看著股價下跌。
以寧波華翔為例。這家為大眾、通用等歐美系合資廠商提供內外飾配件的零部件公司2005年上市,是最先登陸中小板的民營企業之一。2011年和2012年,寧波華翔在很短時間內兩次提出回購,並均付諸實施。
2011年5月17日,寧波華翔董事會提出以不超過2億元、價格不高於14.5元/股的條件,回購不超過1379萬股公司股份。消息公布當天,寧波華翔以上漲6.02%報收。當年11月30日,寧波華翔回購期滿,此後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總計回購1394萬股,超額完成計劃。但由於當年5月以後公司股價一路下滑,至回購期滿跌幅超過25%,因此公司反而只花費了約1.44億元,節省不少資金。
回購期滿後,寧波華翔的股價表現更差。2011年12月,寧波華翔出現斷崖式下跌,一個月時間就跌去27.20%,年底收盤價僅為7.20元,較當年5月提出的回購價上限已經「腰斬」。
第一次回購高調開場卻股價走低,並未打擊寧波華翔董事會積極性。
今年1月31日,寧波華翔再次提出回購方案,擬分兩期投入不超過11億元回購公司部分社會公眾股份,預計可回購1.64億股,約占公司總股本的29.6%。在股價不高於7元/股(除息後6.92元/股)時,使用不超過5億元資金進行第一期回購,在第一期5億元回購資金使用完畢且公司股價不高於6.5元/股的前提下,再追加使用6億元進行第二期回購。
受該回購計劃的支持,今年2月至6月,寧波華翔股價一直維持在7元上方,其中兩度逼近7元即迅速反彈。
9月4日,寧波華翔公布了最終回購結果。截至8月14日回購期滿,公司已回購股份共計231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4.19%,成交最高價為6.92元/股,最低價為6.72元/股,支付總金額約為1.6億元(含印花稅、傭金等交易費用),只相當於11億元回購計劃的約15%。
從近期寧波華翔走勢來看,與第一次一樣,回購並未對公司股價形成強有力的支撐。本周五(11月9日),寧波華翔收於每股6.15元,較其回購限價低出約10%。
此外,去年德美化工(002054,收盤價6.67元)也曾經花費5473.75萬元回購公司股份548.48萬股,價格在8.96元/股~11.73元/股之間。公司回購期限結束日為2011年12月31日。而今年以來,德美化工跌幅已接近30%。
健康元(600380,收盤價4.41元)
也在2011年2月19日~11月30日之間實行了回購,從去年12月至今,健康元股價跌幅超過20%。
上述公司的股價在回購後依然出現下跌,不排除市場整體處於下跌趨勢中的系統性因素。不過,也並不是每家進行回購的A股公司都會出現暴跌。
2007年7月,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完成回購後股份注銷,那一次九芝堂累計回購1384.55萬股,價格為4.67元/股~5.29元/股,斥資6969.95萬元。此後5年,九芝堂股價幾經浮沉,仍然在今年8月創出歷史新高(復權後)。
/海外借鑒/
巴菲特:長期投資者期待的是股價下跌
A股市場畢竟歷史太短,樣本有限。如果放眼海外,回購對公司、特別是大公司的經營和股價影響則更具有參考價值。
IBM,從打孔機到超級計算機和PC機,到軟體和服務,再到如今提出「藍色基因」計劃,這家經歷了百年風雨的公司多次改變了世界。20世紀70年代,IBM一度出現大量現金盈餘。由於缺乏顯著投資機會,IBM公司在增加現金紅利 (1978年的紅利支付率為54%,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紅利支付率僅為1%至2%)的同時,於1977年和1978年共斥資14億美元回購本公司股票。1986~1989年期間,IBM公司再次斥資56.6億美元回購4700萬股自家股票。
現在,IBM已經不再試圖「戰勝」人類大腦,而是試圖在2019年左右完全模擬人類大腦了。股票市場上,IBM股價已經從50年前的2美元漲至190美元(不考慮復權),成為一家市值超過2100億美元的巨無霸公司。
和30年前一樣,IBM仍然積極推行股票回購。今年前兩個季度,IBM均使用了超過30億美元資金用於回購股票。10月31日,IBM更是宣布,將回購股票資金增加75%,使之達到117億美元,並表示計劃在明年4月要求董事會批准繼續增加回購股票金額。
IBM回購股票對提升股東價值的影響從2011年巴菲特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信中可以一窺究竟。2011年,此前號稱「從不投資科技股」的巴菲特斥資109億美元購買6390萬股IBM股票,佔比約5.5%,成為去年轟動全球資本市場的重磅新聞。
巴菲特在股東信中表示,對於IBM這家可能會花500億美元左右在未來幾年回購股份的公司,作為一個長期投資者,應該期待的是股價的下跌,而非上升。在公司股本下降,持股數不變的情況下,長期投資者的持股比例將上升。如果股價下跌導致IBM回購股份數量增多,那麼在IBM能持續盈利的情況下,未來長期投資者將分享到更多的盈利份額。
這種想法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或許是屬於顛覆性的。但巴菲特在闡述為何會回購伯克希爾·哈撒韋股份時,更加清楚地表示了回購的意義。
2011年9月,伯克希爾·哈撒韋宣布將以最高為股票賬面價值的110%回購股份,為四十年來首次。其後在觸及限定價格前,伯克希爾回購了價值6700萬美元的股份。
「當滿足兩個條件時,我和查理會選擇股份回購:1、公司擁有充裕的資金來維持日常運轉和所需的現金流;2、股票價格遠低於保守估計的公司內在價值。只有當回購價格低於股票內在價值時,繼續持有的股東的利益才不會受損。而當持有的現金少於200億美元,我們也不會進行股票回購操作。在伯克希爾,財務實力毫無疑問比其他所有事情都要重要。」巴菲特表示。
到2011年為止的過去47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賬面價值從每股19美元增長到99860美元,年復合增長19.8%。今年年初,伯克希爾紐交所A股股價約為11.45萬美元,到11月8日美國東部時間收盤時上漲至12.69萬美元,其最新每股凈資產為10.69萬美元。
/深度解析/
三大原因導致回購不受追捧
每家上市公司在宣布回購的時候,原因基本上都是一樣的:「鑒於近期公司股價持續低迷,無論是市盈率還是市凈率均處於歷史較低水平。為增強投資者信心、保護廣大股東利益,綜合考慮市場狀況和公司的財務資金狀況,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
這幾句話幾乎成了回購公告的標准開頭模板。但為什麼大部分實施回購公司的美好願望都落空了呢?背後的原因又是什麼?《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以供投資者參考。
原因一:宏觀經濟增速放緩
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大部分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不佳,A股市場估值重心也因此不斷降低。今年第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率為7.4%,為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並且也低於政府設定的全年7.5%的GDP目標。前三季度,近2500家上市公司凈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7%,剔除銀行股及 「兩桶油」後降幅更是達到15%。而官方製造業PMI直到10月才回升至50%的「榮枯分水嶺」上方。以中小企業為主要樣本的匯豐PMI仍處於萎縮區間,則說明實體經濟仍未重回大幅增長軌道。
在此背景下,A股市場在近一年時間內都鮮有增量資金入場,也沒有大級別反彈。今年以來,上證指數下跌近6%,個股跌幅超過20%的比比皆是。熊市的時候,往往再多的利好投資者也視而不見,而利好釋放完畢後,則彷彿最後一個支點被抽取,股價更容易出現大跌。
原因二:行業景氣度影響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只有30餘年時間,A股市場的歷史更短。中國企業中,鮮有像IBM這種能夠將產品賣到世界各地,並能引領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公司;也沒有出現類似伯克希爾·哈撒韋這樣的傳奇。大部分上市公司、特別是中小企業藉助中國城市化進程分享到了中國經濟騰飛的成果,卻也隨著中國經濟面臨結構轉型而不得不面對自身出現的瓶頸。
如寧波華翔 (002048,收盤價6.15元)作為汽車零部件公司,2009年受益於汽車消費的井噴,當年凈利潤增長率高達150%,而到2010年下降至17.46%。2011年和今年三季報,公司業績分別下跌32.38%和21.23%。獨唱央企回購大戲的寶鋼股份(600019,收盤價4.65元)僅僅依靠資產處置收益,今年三季報實現70%的凈利潤增幅。但無法忽略的事實是,到2011年底,我國鋼鐵產能已經高達9億噸,較2000年的1.28億噸增長6倍。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放緩和房地產高景氣度不再,寶鋼所在的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可能面臨甚至「賣鋼不如賣水」的困境。
但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另類是九芝堂(000989,收盤價13.48元)。這家老字型大小企業恰恰屬於醫葯行業——被一些投資人稱為「最容易出牛股的天生好命行業」。九芝堂主打產品包括驢膠補血顆粒、足光散等。今年前三季度,針對醫改政策變化所導致的市場不穩定性及流通秩序亂象,九芝堂進行了營銷模式轉型,業績因此同比下滑近20%。但凈利潤現金含量高達127.9%,毛利率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盡管11月9日九芝堂以跌停報收,但今年1月至8月初,公司股價區間最高漲幅超過100%。
由此可見,回購只是向投資者傳達出管理層對公司現在估值以及未來發展的態度,而非市場價格的決定性因素。真正能決定公司股價走勢的還是所處行業的發展情況、公司自身經營和業績。許多投資者以是否破凈作為支撐公司股價上漲的理由,但凈資產無法支撐其股價,本身就反映了市場對其未來的悲觀,以及資產可能減值的預期。
原因三:回饋機制不完善
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對投資者的回饋機制尚不完善,造成大部分投資者熱衷的是股價短期漲跌,而非長期價值的實現。
海外的情況恰恰相反,2002年,彭明盛擔任IBMCEO以來,市值2100億美元的IBM已經斥資超過1000億美元進行股票派息或股票回購。這對A股上市公司和投資者來說幾乎是天文數字。在巴菲特購買IBM股票前,彭明盛曾表示計劃在2015年之前斥資500億美元用於股票回購,以實現到2015年運營利潤達到至少每股20美元目標。
而A股市場上,即使有一些上市公司願意進行高分紅高派現,也常常因為自身經營或未來融資等原因,高派現不具有持續性,甚至出現有時候為某種目的多年不分紅後忽然一次性高派現、其後又繼續當鐵公雞的情況。如2011年中期,西南證券(600369,收盤價8.68元)每10股派息5.5元,但當期公司每股收益僅為0.14元;而在2010年8月,公司實行了定向增發方案,受益最大的卻是參與定增的股東。
還有一些高分紅的公司,則又會因為股性不活等因素而受到投資者冷對。如寧滬高速(600377,收盤價4.83元)每年分紅比例都非常高,2011年度的分紅方案均為10派3.6元,以其派息日2012年7月10日收盤價5.27元估算,股息率達到6.83%,遠遠高於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但今年以來寧滬高速跌幅近10%,抑制了股東長期持股的積極性。因此回購對中小投資者來說,更容易被看作短期利好,而像巴菲特那樣,期待回購期間IBM股價下跌,更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
在證監會主席郭樹清的倡導下,今年上市公司紛紛制定了未來股東的回報計劃,要提升投資者的回報,並引導價值投資理念形成。只是巴菲特花了整整四十餘年的時間才讓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所以,對A股市場來說這同樣需要時間。這不但需要監管層努力,而最根本的是,如果A股市場能出現類似IBM這樣的上市公司,那麼一定是A股投資者的福音。
『叄』 緹庡浗涓婂競涓姒傝偂涓瑙堣〃
鏈変互涓嬩笂甯備腑姒傝偂錛
1浜樺枩鐢熺墿銆
2紲佽繛鍥介檯銆
3搴撳㈤煶涔愩
4闆捐姱縐戞妧銆
5鏄撶數琛屻
6澶╃澘紲ャ
7涓鍖楄兘銆
8鎷撹嚮鐢熺墿銆
浜樺枩鐢熺墿錛屼簬2017騫村壋絝嬶紝鏄涓瀹剁粏鑳炴不鐤楃敓鐗╁尰鑽縐戞妧鍏鍙搞
2019騫2鏈堬紝浜樺枩鐢熺墿瀹屾垚8500涓囩編鍏冪殑B杞璧勯噾錛岀敱娣¢┈閿¢嗘姇錛岀ぜ鏉ヤ簹媧插熀閲戙佺考鏈磋祫鏈銆並ingStarCapital鍜孋hengMiaoji璺熸姇銆
鎵╁睍璧勬枡
涓姒傝偂闇鍦ㄦ搗澶栨敞鍐屽拰涓婂競錛屾渶澶ф帶鑲℃潈鎴栧疄闄呮帶鍒朵漢鐩存帴鎴栭棿鎺ラ毝灞炰簬涓鍥藉唴鍦扮殑姘戣惀浼佷笟鎴栦釜浜虹殑鍏鍙革紝鏄涓鍥戒紒涓氫互鍦ㄦ搗澶栦笂甯傜殑鏂瑰紡鏉ヨ幏鍙栧冨栨姇璧勭殑涓縐嶆柟寮忋備腑鍥芥傚康鑲′富瑕佸寘鎷涓ゅぇ綾伙細涓綾繪槸鍦ㄦ垜鍥藉ぇ闄嗘敞鍐屻佸浗澶栦笂甯傜殑浼佷笟錛涘彟涓綾繪槸鉶界劧鍦ㄥ浗澶栨敞鍐岋紝鍙鏄涓諱綋涓氬姟鍜屽叧緋諱粛鐒跺湪鎴戝浗澶ч檰鐨勪紒涓氥
涓鍥芥傚康鑲″氨鏄澶栬祫鍥犱負鐪嬪ソ涓鍥界粡嫻庢垚闀胯屽規墍鏈夊湪嫻峰栦笂甯傜殑涓鍥借偂紲ㄧ殑縐板懠銆備篃鏈夌О涓鍥芥傚康鑲℃槸鈥滃氨鏄涓轟簡浣誇漢鐩鎬俊鍏惰皫璦鑰岀紪閫犵殑涓鍒囪皫璦鈥濄傛傚康鑲℃槸涓庝笟緇╄偂鐩稿硅岃█鐨勩備笟緇╄偂闇瑕佹湁鑹濂界殑涓氱嘩鏀鎾戙傛傚康鑲″垯鏄渚濋潬鏌愪竴縐嶉樻潗姣斿傝祫浜ч噸緇勬傚康錛屼笁閫氭傚康絳夋敮鎾戜環鏍箋
涓鍥芥傚康鑲℃槸鐩稿逛簬嫻峰栧競鍦烘潵璇寸殑錛屽悓涓涓鍏鍙稿彲浠ュ湪涓嶅悓鐨勮偂紲ㄥ競鍦哄垎鍒涓婂競錛屾墍浠ワ紝鏌愪簺涓鍥芥傚康鑲″叕鍙告槸鍙鑳藉湪鍥藉唴鍚屾椂涓婂競鐨勩傜編鍥芥帴鍙椾腑鍥芥傚康鑲$殑鍘熷洜涓昏佹槸涓鍥界殑搴炲ぇ甯傚満鐨勫獎鍝嶏紝鏄鐩稿綋浜庢姇璧勪腑鍥藉叕鍙革紝浣嗚繖涓鍘熷洜涓昏佹槸璧勬湰鐨勫埄鐩婂彇鍚戱紝涓轟簡榪芥眰鏇撮珮鐨勬姇璧勫洖鎶ワ紝鍜屾斂娌繪棤鍏熾
涓鍥芥傚康鑲″氨鏄鍦ㄥ浗澶栦笂甯傜殑涓鍥芥敞鍐岀殑鍏鍙革紝鎴栬櫧鍦ㄥ浗澶栨敞鍐屼絾涓氬姟鍜屽叧緋誨湪澶ч檰鐨勫叕鍙哥殑鑲$エ銆
涓鍥戒笂甯傚叕鍙哥呰胺閾惰屾湁鍝浜
鑵捐鎺ц偂銆侀樋閲屽反宸淬佺櫨搴︺佷腑鍥界Щ鍔ㄣ佸彴縐鐢點佺埍濂囪壓銆佸啘涓氶摱琛屻佷含涓滅瓑銆
1銆佽吘璁鎺ц偂
鑵捐鎺ц偂2018騫1鏈29鏃ユ敹浜47160娓鍏冿紝鍒涗笅涓婂競浠ユ潵鏈楂樻敹鐩樹環錛2018騫4鏈15鏃ユ敹鐩樹粎鏈38680娓鍏冦備笉鍒頒笁涓鏈堟椂闂達紝鑵捐鎺ц偂甯傚艱捀鍙戜簡805871浜挎腐鍏冦
2銆侀樋閲屽反宸
鐢靛瓙鍟嗗姟宸ㄥご闃塊噷宸村反闆嗗洟鍦ㄧ編鍥藉綋鍦版椂闂2014騫9鏈19鏃ユe紡鍦ㄧ航浜ゆ墍涓婂競錛屼唬鐮佷負BABA錛屽紑鐩樹環涓927緹庡厓錛屽ぇ娑363%錛屽競鍊艱揪鍒238332浜跨編鍏冦
3銆佺埍濂囪壓
鐖卞囪壓2018騫存e紡鍦ㄧ編鍥界撼鏂杈懼厠涓婂競錛孖PO鍙戣屼環瀹氬湪18緹庡厓/ADS錛岃瀺璧勯噾棰濊揪225浜跨編鍏冿紝榪滆秴姝ゅ墠璁″垝鍕熼泦鐨15浜跨編鍏冦傛誨競鍊間負110浜跨編鍏冦
4銆佺櫨搴
2005騫8鏈5鏃ワ紝涓鍥藉ご鍙風綉緇滄悳緔㈠紩鎿庣櫨搴﹀叕鍙哥殑鑲$エ鍦ㄧ撼鏂杈懼厠甯傚満棣栨″叕寮涓婂競錛岃偂浠峰綋澶╃媯娑354%錛屼粠27緹庡厓鐨勬瘡鑲″彂琛屼環涓婃定鍒版敹鐩樻椂鐨勬瘡鑲12254緹庡厓錛岀洏涓涓搴︽浘鍐茬牬姣忚偂150緹庡厓澶у叧銆
5銆佷含涓
緹庡浗褰撳湴鏃墮棿2014騫5鏈22鏃ワ紝浜涓滃湪綰蟲柉杈懼厠姝e紡鎸傜墝涓婂競錛岃偂紲ㄤ唬鐮佷負鈥淛D鈥濓紝寮鐩樻姤浠蜂負2175緹庡厓錛岃緝鍙戣屼環19緹庡厓涓婃定1447%錛屽競鍊艱揪鍒扮害297浜跨編鍏冦
鍙傝冭祫鏂欐潵婧愶細鍑ゅ嚢緗-2018騫翠腑鍥戒笂甯傚叕鍙稿競鍊500寮哄悕鍗曞嚭鐐夛細浜涓滆穼鍑哄墠20
涓鍥藉湪緹庡浗鏈夊摢浜涗笂甯傚叕鍙
涓鍥藉湪緹庡浗紜呰胺閾惰屾湁澶氬朵紒涓氾紝鍖呮嫭闃塊噷宸村反銆佽吘璁銆佺櫨搴︺佷含涓滅瓑錛岃繖浜涗紒涓氱殑鑲$エ涔熷湪緹庡浗紜呰胺閾惰屼笂甯備氦鏄撱傛ゅ栵紝涓鍥芥柊涓浠d俊鎮鎶鏈浼佷笟涓鐩村彈鍒扮編鍥界呰胺閾惰岀殑榧撳姳錛屽苟涓嶆柇鎶曡祫鍜屽叧娉ㄨ繖浜涗紒涓氱殑琛ㄧ幇錛屼互鏀鎸佷腑鍥戒紒涓氬湪緹庡浗甯傚満鐨勫彂灞曘
涓鍥芥湁鍝浜涘湪緹庡浗涓婂競鐨勫叕鍙革紵
綰戒氦鎵
涓鍥界煶娌廣佷腑鍥界煶鍖栥佸崕鑳藉浗闄呫佸悏鏋楀寲宸ャ佷笂嫻風煶鍖栥佷腑鍥介摑涓氥佸箍娣遍搧璺銆佸厲宸炵叅涓氥佷笢鏂硅埅絀恆佸崡鏂硅埅絀恆佷腑鍥界數淇°佷腑鍥界綉閫氥佷腑鍥借仈閫氥佷腑鍥戒漢瀵褲佷腑鑺鍥介檯銆佺帀鏌村浗闄呫佷腑嫻鋒補銆佷腑鍥界Щ鍔
綰蟲柉杈懼厠甯傚満
涓鍗庣綉銆佹柊嫻緗戙佹悳鐙愮綉銆佺綉鏄撱乀OM緗戙佺洓澶х綉緇溿佷鯨鍏寸數璇濄佺┖涓緗戙佸墠紼嬫棤蹇с侀噾鋙嶇晫銆佹惡紼嬬綉銆佷簹淇$戞妧銆佹帉涓婄伒閫氥乁T鏂杈懼悍銆佷節鍩庡叧璐搞佺涔濆煄甯傘佸寳浜縐戝叴銆佸崕鍙嬩笘綰銆佹苯杞︾郴緇熴佸お騫蟲磱鍟嗕笟銆佸垎浼椾紶濯掋佸痙淇℃棤綰褲佺櫨搴︺佹潹鍑屽崥榪媯銆佺編涓滅敓鐗┿乪榫欍佷腑鍥藉尰鐤椼佷腑鍥界戞妧
鍥藉唴鍝浜涗紒涓氬湪緹庡浗涓婂競浜嗭紵
1銆佺航綰﹁瘉鍒鎬氦鏄撴墍錛
涓鍥界煶娌 涓鍥界煶鍖 鍗庤兘鍥介檯 鍚夋灄鍖栧伐 涓婃搗鐭沖寲 涓鍥介摑涓 騫挎繁閾佽礬 鍏栧窞鐓や笟
涓滄柟鑸絀 鍗楁柟鑸絀 涓鍥界數淇 涓鍥界綉閫 涓鍥借仈閫 涓鍥戒漢瀵 涓鑺鍥介檯 鐜夋煷鍥介檯
涓嫻鋒補 涓鍥界Щ鍔 鏂頒笢鏂
2銆佺編鍥界撼鏂杈懼厠甯傚満錛
涓鍗庣綉 鏂版氮緗 鎼滅嫄緗 緗戞槗 TOM緗 鐩涘ぇ緗戠粶 渚ㄥ叴鐢佃瘽 絀轟腑緗
鍓嶇▼鏃犲咖 閲戣瀺鐣 鎼虹▼緗 浜氫俊縐戞妧 鎺屼笂鐏甸 UT鏂杈懼悍 涔濆煄鍏寵錘 絎涔濆煄甯
鍖椾含縐戝叴 鍗庡弸涓栫邯 奼借濺緋葷粺 澶騫蟲磱鍟嗕笟 鍒嗕紬浼犲獟 寰蜂俊鏃犵嚎 鐧懼害 鏉ㄥ噷鍗氳開媯
緹庝笢鐢熺墿 e榫 涓鍥藉尰鐤 涓鍥界戞妧 涓鍥芥暀鑲 鐟炵珛
3銆佺編鍥絆TC甯傚満錛
涓璐哥綉 涓栫邯姘歌仈 娣卞湷钃濈偣 椋為工涔充笟 澶╃嫯鍥介檯 闂諱涵鏁板瓧 灞變笢鍦f椇 涓婃搗鍥涙柟
涓鍥介氳 鍚紲ョ戞妧 娉拌揪鏃呮父 鏄庡崕鍥介檯 涓鑳界戞妧 澶榫欐帶鑲 騫沖窛鑽涓 鏂扮綉緇
涓鍥芥柊鍗 涓栬錘闆嗗洟 浜誇竾闆嗗洟 鎷撴櫘闆嗗洟 姣斿厠鐢墊睜 鍥捐吘鍥介檯 騫跨數璁 浜氭簮鎺ц偂
涓闄 涓鍥藉畨闃 涓鍥藉ぉ鐒舵皵 鍝堝皵婊ㄧ數姘 銆
寰堝氱殑鍟婏紒灝變婦榪欎箞澶氫綘鐪嬬湅
涓鍥藉叕鍙告湁鍝浜涘湪綰蟲柉杈懼厠涓婂競浜
姣旇緝澶氣棊
闂ㄦ埛緗戠珯綾燴棊ASIA
浜氫俊縐戞妧鎺ц偂鏈夐檺鍏鍙
TOMO
TomcomSINA
Sinacom
SOHU
sohucom
CHINA
Chinacom
鈼庢父鎴忕被鈼嶴NDA
鐩涘ぇ浜掑姩濞變箰
NTES
緗戞槗
NCTY
9鍩
WZEN
Webzen鍏鍙(涓鍥芥傚康)
鈼庣煭淇″炲兼湇鍔♀棊LTON
鎺屼笂鐏甸
HRAY
HURRAY
HOLDING
CO
LTD,鍗庡弸涓栫邯
KONG
Kongzhong,
絀轟腑緗
鈼庨氫俊鈼嶶TSI
UTstarcom
CNTF
寰蜂俊鏃犵嚎
CHA
涓鍥界數淇
CNC
緗戦
CHU
鑱旈
CHL
涓鍥界Щ鍔ㄩ氫俊
GRRF
鍥戒漢閫氳
TSTC
涓滄柟淇¤仈
鈼庡㈡埛鏈嶅姟緗戠珯鈼嶤TRP
鎼虹▼
LONG
E榫
JRJC
閲戣瀺鐣
JOBS
51jobsco
BIDU
鐧懼害
FMCN
鍒嗕紬浼犲獟
APYM
Asia
Payment
Systems
HMIN
濡傚惰繛閿侀厭搴
JOBS
51JOB錛嶅墠紼嬫棤蹇
XFML
鏂板崕璐㈢粡濯掍綋
EFUT
瀵屽熀杞浠
鈼庣敓鐗╃戞妧鈼嶴VA
Sinovac
Biotech
BBC
鍗氳開媯鍐滀笟鑲ユ枡
YHGG
浜氱洓
AOB
涓滄柟鐢熺墿縐戞妧
ADY
American
Dairy
CKGT
搴峰お鐢熺墿縐戞妧
AXJ
娌堥槼鐢熷寲
AXM
Pharma
Inc
CMED
涓鍥藉尰鑽
TCM
鍚屾祹鍫傚埗鑽
SSRX
涓夌敓鍒惰嵂
SCR
鍏堝0鑽涓
SYUT
鍦e厓鍥介檯
鈼
鑳芥簮鈼嶻ZC
鍏栧窞鐓ょ熆
SHI
涓婃搗鐭沖寲
JCC
鍚夋灄鐭沖寲
PTR
涓鐭蟲補
SNP
涓鐭沖寲
HNP
鍗庤兘
CEO
涓鍥芥搗媧嬬煶娌規誨叕鍙
CESV
China
Energy
Saving
STP
鏃犻敗灝氬痙
YGE
澶╁▉鑻卞埄
CSIQ
闃跨壒鏂澶闃寵兘
JASO
鏅舵境澶闃寵兘
TSL
甯稿窞澶╁悎
SOLF
鏋楁磱鏂拌兘
TSL
澶╁悎鍏夎兘
CSUN
涓鐢靛厜浼
LDK
奼熻タ璧涚淮
鈼庤繍杈撯棊ZNH
鍗楁柟鑸絀
CEA
涓滄柟鑸絀
GSH
騫挎繁閾佽礬
HIHO
Highway鎺ц偂鏈夐檺鍏鍙
鈼庡叾浠栤棊ACH
涓鍥介摑涓氳偂浠芥湁闄愬叕鍙
I
INTAC鍥介檯鑲′喚鏈夐檺鍏鍙
LFC
涓鍥戒漢瀵胯偂浠芥湁闄愬叕鍙
NINE
涔濆煄鍏寵錘錛峃INETOWNS
DIGITAL
WORLD
TRADE
HLDGS
NTE
鍗楀お鐢靛瓙
SMI
涓鑺鍥介檯
VIMC
涓鏄熷井
SVA
鍖椾含縐戝叴
Sinovac
Biotech
Ltd
JST
閲戠洏鍥介檯鑲′喚鏈夐檺鍏鍙
Jinpan
International
Ltd
TBV
澶╃嫯鍥介檯
NWD
New
Dragon
Asia
Corp
Food
instry
CYD
鐜夋煷鏈哄櫒
DSWL
Deswell
Instries
CHDX
緹庝腑浜掑埄鍏鍙
CBA
鍗庢櫒涓鍥芥苯杞︽帶鑲℃湁闄愬叕鍙
COGO
縐戦氶泦鍥
ASTT
ASAT
Holdings
CBAK
姣斿厠鐢墊睜
CTDC
涓鍥界戞妧
ACTS
鐝犳搗鐐鍔涢泦鎴
EDU
鏂頒笢鏂
PACT
澶騫蟲磱鍟嗕笟緗戠粶錛嶇數淇″炲間笟鍔℃彁渚涘晢
BBC
鏉ㄥ噷鍗氳開媯
MR
榪堢憺鍖葷枟
ATV
姍℃灉鍥介檯
YTEC
瀹囦俊鏄撹瘹
SPRD
灞曡閫氫俊
SOLF
奼熻嫃鏋楁磱
SEED
濂ョ憺閲戠嶄笟
CSIQ
奼熻嫃闃跨壒鏂
HRBN
娉板瘜鐢墊皵
CSUN
涓鐢電數姘
FFHL
瀵岀淮鍚勮啘
CPSL
涓鍥界簿瀵嗛挗閾
CAAS
China
Automotive
Systems
渚ㄥ叴鐜鐞
QXM
渚ㄥ叴縐誨姩
SORL
鐟炵珛
鍦ㄤ腑鍥界編鍥介兘涓婂競浜嗙殑涓鍥藉叕鍙告湁鍝浜涳紵錛燂紵錛燂紒錛侊紒錛燂紵
鎴姝㈠埌2019騫12鏈15鏃ワ紝涓鍥藉叡鏈103瀹朵紒涓氬湪綰蟲柉杈懼厠涓婂競銆
鍒嗗埆鏄錛
鏂版氮銆佹悳鐙愩佺綉鏄撱佺櫨搴︺佺涔濆煄甯傘侀噾鋙嶇晫銆佹惡紼嬬綉銆佸墠紼嬫棤蹇с乁T鏂杈懼悍銆佹嘲鍏嬮炵煶
鍗庤嗕紶濯掋佽埅緹庝紶濯掋佺憺絝嬮泦鍥銆佸瘜鍩烘棆椋庛侀樋鐗規柉銆佹瘮鍏嬬數奼犮佷腑奼界郴緇熴佷腑鍥藉ぉ鐒
瀵岀淮鍚勮啘銆佹硾鍗庝繚闄┿佸囨櫙鍏夌數銆佹櫠婢沖お闃熾佸嚬鍑哥戞妧銆佹収鑽g戞妧銆佺熃鍝併佸拰淇¤秴濯
鐣呮父銆佸崕浣忛厭搴椼佸湥鍏冨浗闄呫佽仈娓哥綉緇溿佽摑奼涖佸悍榪杞︿笟銆佷腑緗戝湪綰褲丄TA鍏鍙搞佺憺杈劇數婧
涓鍥界敓鐗┿佹眽騫垮帵鎴褲佸ゥ鐟為噾縐嶃佷竾寰楁苯杞︺佺幆鐞冭祫婧愩佹搗婀捐祫婧愩佸弻濞佹暀鑲層佹柊濂ユ販鍑
姝︽眽閫氱敤銆佽壘鏍艱彶鍥姐佺爺鎺х戞妧銆佷腑寮鴻兘婧愩佸拰鍒╂椂鑷銆佽仈鍚堜俊鎮銆佷腑鍥藉熀紜銆侀珮縐戣兘婧
鐩堜赴縐戞妧銆佷腑鐜鐞冭埞銆佽タ钃濆叕鍙搞佷腑鍥芥竻媧併侀懌杈鵑泦鍥銆佸渤楣忔垚鐢點佷節媧插ぇ鑽銆佸ゥ鏄熷埗鑽
涓鍥芥苯杞︺佺戝叴鐢熺墿銆佸ゥ鐩涘壋鏂般佷笘綰浜掕仈銆佷腑鍥戒俊鎮銆佹㈣仛鏃朵唬銆佸痙鍗銆佷簹澶鐢電嚎
鍗楄寕縐戞妧銆佽豹楣忓浗闄呫佹棴鏄庡厜鐢點佹亽寮傜數瀛愩佷笂涓恆佹ч檰縐戜華銆佹櫠絝嬨佷腑鍥 Cab
鍏璺鎺ц偂銆侀噾鍑扮彔瀹濄佽兘鍙戜紵涓氥佹嘲閭︾敓鐗┿佺戝厓鐭沖寲銆佷腑鍥介櫠鐡楓佸鉤娼嫻鋒磱銆侀矆涔″皬璐
璇哄崕瀹跺叿銆佸井鍗氥佽揪鍐呯戞妧銆佺埍搴峰浗瀹俱佷含涓溿侀旂墰銆佽繀闆楓佸ぉ鍗庨槼鍏夈侀檶闄屻佹搗浜鏁欒偛
鐧炬祹紲炲窞銆侀摱縐戞帶鑲°佷紬緹庤仈銆佸浗鍙岀戞妧銆佷腑鍥借捶嬈俱佸湥鐩堜俊銆佸哄簱銆佺憺鎬濄佸拰淇¤捶銆佷箰淇
鎵╁睍璧勬枡錛
浼佷笟鎯沖湪綰蟲柉杈懼厠涓婂競錛岄渶絎﹀悎浠ヤ笅涓変釜鏉′歡鍙婁竴涓鍘熷垯錛
鍏堝喅鏉′歡
緇忚惀鐢熷寲銆佺敓鎶銆佸尰鑽銆佺戞妧錛堢‖浠躲佽蔣浠躲佸崐瀵間綋銆佺綉緇滃強閫氳璁懼囷級銆佸姞鐩熴佸埗閫犲強闆跺敭榪為攣鏈嶅姟絳夊叕鍙革紝緇忔祹媧昏穬鏈熸弧涓騫翠互涓婏紝涓斿叿鏈夐珮鎴愰暱鎬с侀珮鍙戝睍娼滃姏鑰呫
娑堟瀬鏉′歡
鏈夊艦璧勪駭鍑鍊煎湪緹庨噾浜旂櫨涓囧厓浠ヤ笂錛屾垨鏈榪戜竴騫寸◣鍓嶅噣鍒╁湪緹庨噾涓冨嶮浜斾竾鍏冧互涓婏紝鎴栬繎涓夊勾鍏朵腑涓ゅ勾紼庡墠鏀跺叆鍦ㄧ編閲戜竷鍗佷簲涓囧厓浠ヤ笂錛屾垨鍏鍙歌祫鏈甯傚礆紙Market Capitalization錛夊湪緹庨噾浜斿崈涓囧厓浠ヤ笂銆
縐鏋佹潯浠
SEC鍙奛ASDR瀹℃煡閫氳繃鍚庯紝闇鏈300浜轟互涓婄殑鍏浼楁寔鑲★紙NON鈥擨PO 寰楀湪鍥藉栬劇珛鎺ц偂鍏鍙革紝鍘熷嬭偂涓滃繀闇瓚呰繃300浜猴級鎵嶈兘鎸傜墝錛屾墍璋撶殑鍏浼楁寔鑲′緷緹庡浗璇佺′細鎵嬪唽錛圫EC Manual錛夋寚鍑猴紝鍏浼楁寔鑲′漢涔嬫寔鏈夎偂鏁伴渶瑕佸湪鏁磋偂浠ヤ笂錛岃岀編鍥界殑鏁磋偂鍗充負鍩烘湰嫻侀氬崟浣100鑲°
璇氫俊鍘熷垯
綰蟲柉杈懼厠嫻佽屼竴鍙ヤ繗璇錛欰ny company can be listed錛宐ut time will tell the tale錛堜換浣曞叕鍙擱兘鑳戒笂甯傦紝浣嗘椂闂翠細璇佹槑涓鍒囷級銆傛剰鎬濇槸璇達紝鍙瑕佺敵璇風殑鍏鍙哥夋寔璇氫俊鍘熷垯錛屾寕鐗屼笂甯傛槸榪熸棭鐨勪簨錛屼絾鏃墮棿涓庤瘹淇″皢浼氬喅瀹氫竴鍒囥
鍙傝冭祫鏂欙細
鐧懼害鐧劇戔旂撼鏂杈懼厠鍦ㄧ編鍥戒笂甯傜殑涓鍥藉叕鍙稿悕鍗曟眹鎬伙細
鈼 闂ㄦ埛緗戠珯綾燴棊
ASIA 浜氫俊縐戞妧鎺ц偂鏈夐檺鍏鍙
TOMO Tomcom
SINA Sinacom
SOHU sohucom
CHINA Chinacom
鈼庢父鎴忕被鈼
SNDA 鐩涘ぇ浜掑姩濞變箰
NTES 緗戞槗
NCTY 9鍩
WZEN Webzen鍏鍙(涓鍥芥傚康)
鈼庣煭淇″炲兼湇鍔♀棊
LTON 鎺屼笂鐏甸
HRAY HURRAY HOLDING CO LTD,鍗庡弸涓栫邯
KONG Kongzhong, 絀轟腑緗
鈼庨氫俊鈼
UTSI UTstarcom
CNTF 寰蜂俊鏃犵嚎
CHA 涓鍥界數淇
CNC 緗戦
CHU 鑱旈
CHL 涓鍥界Щ鍔ㄩ氫俊
GRRF 鍥戒漢閫氳
TSTC 涓滄柟淇¤仈
鈼庡㈡埛鏈嶅姟緗戠珯鈼
CTRP 鎼虹▼
LONG E榫
JRJC 閲戣瀺鐣
JOBS 51jobscom
BIDU 鐧懼害
FMCN 鍒嗕紬浼犲獟
APYM Asia Payment Systems
HMIN 濡傚惰繛閿侀厭搴
JOBS 51JOB錛嶅墠紼嬫棤蹇
XFML 鏂板崕璐㈢粡濯掍綋
EFUT 瀵屽熀杞浠
鈼庣敓鐗╃戞妧鈼
SVA Sinovac Biotech
BBC 鍗氳開媯鍐滀笟鑲ユ枡
YHGG 浜氱洓
AOB 涓滄柟鐢熺墿縐戞妧
ADY American Dairy
CKGT 搴峰お鐢熺墿縐戞妧
AXJ 娌堥槼鐢熷寲 AXM Pharma Inc
CMED 涓鍥藉尰鑽
TCM 鍚屾祹鍫傚埗鑽
SSRX 涓夌敓鍒惰嵂
SCR 鍏堝0鑽涓
SYUT 鍦e厓鍥介檯
鈼 鑳芥簮鈼
YZC 鍏栧窞鐓ょ熆
SHI 涓婃搗鐭沖寲
JCC 鍚夋灄鐭沖寲
PTR 涓鐭蟲補
SNP 涓鐭沖寲
HNP 鍗庤兘
CEO 涓鍥芥搗媧嬬煶娌規誨叕鍙
CESV China Energy Saving
STP 鏃犻敗灝氬痙
YGE 澶╁▉鑻卞埄
CSIQ 闃跨壒鏂澶闃寵兘
JASO 鏅舵境澶闃寵兘
TSL 甯稿窞澶╁悎
SOLF 鏋楁磱鏂拌兘
TSL 澶╁悎鍏夎兘
CSUN 涓鐢靛厜浼
LDK 奼熻タ璧涚淮
鈼庤繍杈撯棊
ZNH 鍗楁柟鑸絀
CEA 涓滄柟鑸絀
GSH 騫挎繁閾佽礬
HIHO Highway鎺ц偂鏈夐檺鍏鍙
鈼庡叾浠栤棊
ACH 涓鍥介摑涓氳偂浠芥湁闄愬叕鍙
I INTAC鍥介檯鑲′喚鏈夐檺鍏鍙
LFC 涓鍥戒漢瀵胯偂浠芥湁闄愬叕鍙
NINE 涔濆煄鍏寵錘錛峃INETOWNS DIGITAL WORLD TRADE HLDGS
NTE 鍗楀お鐢靛瓙
SMI 涓鑺鍥介檯
VIMC 涓鏄熷井
SVA 鍖椾含縐戝叴 Sinovac Biotech Ltd
JST 閲戠洏鍥介檯鑲′喚鏈夐檺鍏鍙 Jinpan International Ltd
TBV 澶╃嫯鍥介檯
NWD New Dragon Asia Corp Food instry
CYD 鐜夋煷鏈哄櫒
DSWL Deswell Instries
CHDX 緹庝腑浜掑埄鍏鍙
CBA 鍗庢櫒涓鍥芥苯杞︽帶鑲℃湁闄愬叕鍙
COGO 縐戦氶泦鍥
ASTT ASAT Holdings
CBAK 姣斿厠鐢墊睜
CTDC 涓鍥界戞妧
ACTS 鐝犳搗鐐鍔涢泦鎴
EDU 鏂頒笢鏂
PACT 澶騫蟲磱鍟嗕笟緗戠粶錛嶇數淇″炲間笟鍔℃彁渚涘晢
BBC 鏉ㄥ噷鍗氳開媯
MR 榪堢憺鍖葷枟
ATV 姍℃灉鍥介檯
YTEC 瀹囦俊鏄撹瘹
SPRD 灞曡閫氫俊
SOLF 奼熻嫃鏋楁磱
SEED 濂ョ憺閲戠嶄笟
CSIQ 奼熻嫃闃跨壒鏂
HRBN 娉板瘜鐢墊皵
CSUN 涓鐢電數姘
FFHL 瀵岀淮鍚勮啘
CPSL 涓鍥界簿瀵嗛挗閾
CAAS China Automotive Systems
XING 渚ㄥ叴鐜鐞
QXM 渚ㄥ叴縐誨姩
SORL 鐟炵珛
『肆』 中國有哪些企業在紐交所上市
http://blog.sina.com.cn/u/1233721385
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已有7年的歷史,在華爾街上經歷過三起三落,「7年中,既有像中華網這樣中國概念股風光無限好的輝煌,又有大半股票價格跌破發行價,有些股票僅值幾毛錢慘不忍睹的苦澀。」一位國際金融和投資銀行專家這樣總結中國公司海外上市的7年歷程。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了四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中國股票首次登陸華爾街
1992年底中國證監會成立,隨後,就批准第一批公司到海外上市。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股市上露面是在1993年7月的青島啤酒,隨後還有上海石化、馬鞍山鋼鐵、儀征化纖等八家。它們的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全球存股證方式(GDR)和美國存股證方式(ADR)分別在全球各地和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1998年8月,上海石化H股在香港上市的同時,將50%的H股轉為ADR、GDR在紐約上市。通過其他途徑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與中國有關的股票是1992年10月9日上市的華晨金杯汽車,發行價為16美元,當年11月底升至33美元。第二家是中國中策輪胎,第三家是上海摩托車。由於是中國公司第一次在美國上市,很快就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形成一股熱潮,在1993年7月份達到高峰。這些股票以青島啤酒受到追捧最為典型,當時,39家外國著名投資公司爭著要當其代理商,認購率也超額200倍,股價最高時達14港元。
第一批海外上市的企業有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絕大部分改制前為國企,二是行業限於製造業。那麼,這些股票為何受到國際投資人的青睞呢?專家認為,首先從宏觀上講,當時中國經濟GDP增長速度高於世界平均值的一倍多。第二,國際投資人看好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做決策時,只關心幾個簡單的數字,就是說,中國人均某一個產品消費是多少,然後與國際平均數字進行比較,感到潛力驚人。此外,中國製造業有較長期的歷史,基礎比較雄厚,而且中國政府對製造業一向大力扶持。
第一次浪潮持續到1994年就消退了,股價跌到谷底。一方面是受到墨西哥的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公司本身的原因,這也是主要的原因。上市半年後的中期業績公報和一年後的年報業績較差,與公司管理層在上市推薦過程中所做的預測有很大出入。於是,國際投資人對中國製造業產生懷疑,雖然是股份制企業,但這些上市企業在管理制度、體制、公司的治理結構等方面仍存在著傳統的痕跡,特別是存在缺少激勵機制,公司運營業績和股價表現與管理層和員工利益關聯不大等一系列問題。第一次浪潮就這樣退下去了。
第二波浪潮:基礎設施類股票領風騷 以製造業為主的股票引發的第一次浪潮消退不久,到美國上市的第二批中國股票又開始出現在華爾街。不過,這次製造業公司很少了,取而代之的大部分是以基礎設施和公共事業為主的公司,這些公司涉及航空、鐵路、公路、電力等領域。如華能電力國際、中國東航、南方航空、大唐發電等公司。
這些公司一上市,很快吊起那些想購買中國基礎設施股票的人的胃口。不過,投資人換了一波。他們同樣拿人均航空里程、人均用電量、人均能源消耗量等指標與國外進行比較,發現均遠遠落後於世界主要國家,具有極大的增長潛力。認為投資這類股票風險較小,於是,紛紛購買。 然而,好景不長。購買這些股票的主要是一類機構投資人,他們原打算長期持有,進行戰略投資,不到迫不得已時是不輕易出手的。結果,這些機構紛紛拋售這些中國公司股票,造成股價狂跌。
中國股票在華爾街的第二次潮漲潮落的原因與第一次大同小異。從宏觀上講,由於經濟疲軟,許多項目被迫緩建或停建。此外,基礎設施領域惡性競爭,導致企業嚴重虧損。像民航業,進口飛機過多,飛機運力過剩,機票打折,導致民航業全面虧損。
第三波浪潮:紅籌股一度紅透半邊天
中國概念股在華爾街掀起的第三次狂潮是紅籌股,這波狂潮起始於1996年底,終結於1997年10月的金融風暴。它所引發的震盪遠遠超過頭兩次,其主戰場雖然是在香港,事實上華爾街也倍受沖擊。
所謂紅籌股,是我國以某一個部門和某一級政府為背景,投資到香港的窗口公司,這些公司利潤往往有超常規的增長。盡管這些公司主掛牌在香港,但通過美國存股證方式(ADR),也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這些股票有航天科技、招商局、中國華潤、上海實業、北京控股、廣東粵海等。像北京控股認購時,香港六十個財團入股,凍結資金數千億,創造了1200倍認購率的香港股市記錄。香港六大富豪一同出席推介會,這在香港還是頭一回,一時成為投資界的美談。1997年5月18日掛牌,上市股價是11.48港元,當天收市漲到44元,最高時達到66元,去年收市價為12.25港元。
紅籌股有幾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資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國概念」,受益於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二是海外投資者認為,紅籌股與前兩類企業有很大的不同,他們注冊在香港,由香港當地的管理層運作,有相當的自主靈活性,經營環境較好,融資方便,避免了前兩類企業的不足。中資企業背後要麼有行業部門的支持,要麼有強大的地方政府作後盾。
三是,這些企業可獲得優質和超常規資產注入,資產組合多元化,可帶來企業高速發展。
第四,擁有一大批戰略投資者。最後,與香港回歸祖國的大環境有關。然而,隨著1997年底亞洲金融危機的突然爆發,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氣極度低迷,再加上紅籌股業績和表現欠佳,結果,好景曇花一現,不少股票跌到發行價以下,至今仍在這一價位徘徊,像粵海還走上了清盤的道路,令人扼腕嘆息。
第三次浪潮消退後,國外資本市場對中國股票大門緊閉長達15個月。
第四波浪潮:高科技概念股掀起新狂飆
1999年7月14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企業申請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同一天,中華網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掛牌當日,股價由20美元飆升到67.2美元,上漲235%,當日市值超過110億人民幣,集資1億美元。16日股價由58美元,突然飆升至101.3美元,漲幅達75%;17日,再次狂漲至137美元。2000年1月11日,收盤價高達82美元(一拆二後)。
中國電信年前最後一天收盤價為128美元,逼近歷史最高價。中國榮昌國際控股公司在中美入世協議達成前,每股股價僅為一美元,16日,該股收盤價上漲了11倍,達到11.06美元,17日又狂升至每股32.06美元,幾天後,股價一度上升至每股80美元。中國華潤發展公司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17日上漲了19美元。中華輪胎公司兩天上漲77%,達到每股10.06美元。其它股票也有不俗的表現。
1999年2月17日,以生產數碼無線電話稱雄市場的廣東企業———僑興環球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上市,因而成為我國第一家境外上市的民營企業。由於受到中美簽署入世協議利好因素刺激,僑興環球股票17日升幅達268%,上漲8.375美元,收市11.5美元,成交也創下天量。1999年12月31日,股價飆升至28美元。幾天內扶搖直上,價格榮登納斯達克市場一周漲幅十大股票第六位,市值一周內增加了1.5億美元。外國記者形容:這些日子,中國民營企業股票就像坐上了火箭一樣往上漲。
『伍』 各行業龍頭股有哪些
煤炭行業:兗州煤業、中國神華
電力行業:長江電力、中國核電、國電電力、國投電力
石油行業: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石化
鋼鐵行業:寶鋼股份、方大特鋼、杭蕭鋼構。近期表現突出的鋼鐵股有八一鋼鐵、三鋼閩光等。
有色金屬行業:江西銅業、洛陽鉬業、山東黃金
化工行業:萬華化學、魯西化工
建材行業:海螺水泥、中國巨石
造紙行業:晨鳴紙業、中順潔柔
礦物製品:方大炭素
食品飲料行業:伊利股份、雙匯發展、安琪酵母、海天味業
釀酒行業:貴州茅台、五糧液
家用電器行業:美的集團、格力電器、青島海爾
汽車行業:上汽集團、華域汽車
醫療保健行業:魚躍醫療、華大基因、愛爾眼科、迪安診斷
醫葯行業:復星醫葯、恆瑞醫葯、葯明康德、雲南白葯、東阿阿膠、白雲山、同仁堂、片仔癀
商業連鎖行業:蘇寧易購
傳媒娛樂行業:分眾傳媒、華誼兄弟
文教休閑行業:晨光文具
旅遊行業:中國國旅
運輸設備行業:中國中車
工業機械行業:機器人
電氣設備行業:上海電氣、陽光電源、歐普照明、寧德時代
工程機械行業:三一重工、徐工機械、中聯重科
電氣儀錶行業:海康威視、大族激光、匯川技術
電信運營行業:中國聯通
環境保護行業:三聚環保
運輸服務行業:中國國航、大秦鐵路
倉儲物流行業:順豐控股
交通設施行業:上港集團、上海機場
銀行行業: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
券商行業: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
保險行業:中國平安、新華保險
多元金融行業:安信信託、中航資本
建築行業:中國建築、中國鐵建、中國交建、中國電建、中國中鐵
房地產業:萬科、保利地產
元器件行業:京東方A、紫光國微
軟體服務行業:科大訊飛、恆生電子
互聯網行業:東方財富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僅供參考!
騰訊控股:騰訊控股2018年1月29日收於47160港元,創下上市以來最高收盤價,2018年4月15日收盤價為38680港元。不到三個月時間,騰訊控股市值蒸發約8058億港元。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集團在2014年9月19日正式在紐交所上市,代碼為BABA,開盤價為927美元,大漲363%,市值達到2383億美元。
愛奇藝:愛奇藝2018年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IPO發行價定在18美元/ADS,融資金額達225億美元,遠超此前計劃募集的15億美元。愛奇藝總市值約為110億美元。
網路:2005年8月5日,中國頭號網路搜索引擎網路公司的股票在納斯達克市場首次公開上市,股價當天狂漲354%,從每股27美元的發行價上漲到收盤時的每股122.54美元,盤中一度沖破每股150美元大關。
京東:2014年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JD」,開盤報價為217美元,較發行價19美元上漲144.7%,市值達到約297億美元。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2018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名單出爐:京東跌出前20
『陸』 2元以下的股票有哪些
2元以下股票大部分是ST股。查股票軟體顯示有67隻股票股價低於2元。
一、ST龐大、ST節能、包鋼股份、ST兆新、ST宜生、ST富控、ST德豪、ST眾泰、ST剛泰、ST中絨、ST聯絡、ST赫美。
二、山東鋼鐵、和邦生物、ST宏圖、ST金洲、ST潮葉、ST夢舟、ST天潤、ST金鈺、ST華儀、ST海創、ST東電、ST同洲。
三、ST利源、ST天夏、ST當代、ST東網、永泰能源、重慶鋼鐵、ST慧業、ST新億、ST瑞德、ST恆康、ST林重、ST銀河、ST勤上。
四、ST康盛、ST金正、酒鋼宏興、ST中安、海航控股、ST中商、ST新光、ST中珠、ST長城、ST中天、ST中孚、ST飛馬。
五、ST東洋、ST榮華、ST金貴、ST安信、ST貴人、石化油服、ST松江、ST安泰、ST圍海、ST天成、ST摩登、ST冠福、ST科迪、ST銀億、ST實達、ST勝利。
關於電力板塊的股票代碼
st後連續兩年虧損會退市。
退市新規規定:上市公司凈利潤虧損並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時將被ST(取消了兩年虧損的要求),若連續兩年凈利潤虧損並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直接退市,取消恢復上市環節。
股票被st後並不代表股票會被退市,只能說明這只股票存在較大的風險,如果被st後上市公司沒有恢復盈利能力,後續會變成ST,這時股票會有隨時退市的風險。在股票被st,用戶購買這樣的股票會面臨更大的風險,用戶要謹慎投資。
如果一隻股票被退市,那麼這只股票會有30個交易日的整理期,在這個時間內用戶可以把股票賣出,然後把錢提出來,需要注意的是,在股票確定退市後,股價會出現下跌,這時賣出股票會損失很多錢,但是也沒有辦法。
用戶在日常投資股票時最好具備股票方面的知識,比如知道股票各種術語的含義,能夠看懂K線圖等。掌握一定的知識後可以讓用戶盡快掌握買賣的技巧,然後在買賣股票時賺錢。
在買入一隻股票時要確保它的各個指標在合理的范圍內,然後分析市場的走勢,最後決定是否買入。用戶在買入股票後要注意它的股價變化,然後選擇在較高的位置賣出,如果買入的股票出現下跌,這時要學會止損。
在股票市場中,股票被st指的是出現財務狀況或其他狀況異常的被特別處理的股票。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就是給市場一個警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將對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出現異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由於「特別處理」,在簡稱前冠以ST,因此這類股票稱為ST股。
事實上,交易所完全有必要對全部交易賬戶進行風險提示,要求投資者只有在簽署風險揭示書後方能進行ST類股票的交易,以防突如其來的風險降臨,這是對新股民的一種保護。有些准備拿出部分資金與ST股票共存亡的投資者,則可以尋找自己心儀的公司進行風險性買入。即拿出一部分可以視為放棄的資金,去買入幾乎可以肯定會暫停上市的ST股票,長期持有,等待其重組。對於這樣的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投入資金比例不可過高,否則投資風險將過於集中,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
求索尼和東京電力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代碼?急
以下是所有電力板塊的股票:
股票名稱代碼市盈率
電力指數991003
深圳能源0000278430769348
深南電A000037-0
東方市場0003013974789734
富龍熱電000426-1068500122
穗恆運A0005312273223877
粵電力A0005391272
皖能電力000543322
建投能源000600-1974522247
韶能股份000601-2634782471
寶新能源0006901876666718
惠天熱電0006923514018555
ST能山000720-6226415253
漳澤電力000767-4315385056
吉電股份0008758206349487
湖北能源0008831042105255
贛能股份000899-9415072632
凱迪電力0009392454545593
ST東熱000958-521428566
長源電力000966-0
閩東電力0009934390438538
豫能控股001896-0
黔源電力0020398471428711
富春環保0024791354070129
易世達3001250
華能國際6000113325
上海電力6000219244992065
華電國際600027-1071794815
廣州控股6000981938496552
明星電力6001013656603699
三峽水利600116-847500061
岷江水電6001312447499756
江泉實業6002124625
桂冠電力6002362238709717
九龍電力6002923086000244
桂東電力6003102056990204
金山股份6003960
涪陵電力6004524251613159
西昌電力600505468981781
天富熱電6005091443333282
京能熱電600578160
申能股份6006425782894897
樂山電力6006442047158508
川投能源6006741905162048
大連熱電6007196955975342
華電能源600726-405
華銀電力600744-2032046509
紅陽能源600758136375
通寶能源600780-2775784912
國電電力6007951002941132
內蒙華電6008632881080933
哈投股份6008642572973022
ST梅雁600868-2168421021
國投電力6008862270270264
長江電力6009002104325867
郴電國際600969306333313
廣安愛眾6009793580
寧波熱電6009828168380737
文山電力6009952011666718
大唐發電6019911043661987
東電B股9009491178294468
今年退市的股票有哪些
東京電力並沒有在紐交所上市,在美股OTC市場有TKECY和TKECF這兩只ADR,交易量都很小,主要的交易還是在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的股票,代碼9501。
見:日本東京電力公司股票
索尼在紐交所的股票代碼為SNE,在日本東京交易所的股票代碼為6758。
st後多久退市
新億,拉夏,中新。
截止2023年2月20日。退市的股票有新億,拉夏,中新,長動,艾格,東電,德奧,綠庭,西水,游久等。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它是股份有限公司簽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
核電股票有哪些?
一般來說,股票st只是代表該股票有較大的風險,並不代表股票會退市。所以股票st後多久退市,不能一概定論。通常,交易所會將有風險的股票名稱前冠以"ST」 , 以示區分,如果公司處理好了異常情況,可以摘去這個稱號。如果公司在被冠以"ST" 之後,經營狀況持續惡化,隨時都有可能會退市。
1、ST只是說明某隻股票有較大的風險,並不是說股票會退市。當ST變成ST時 ,那麼就是證交所提醒投資者,該只股票具有退市的風險了。從ST變為ST ,要求後一一個年度仍舊沒有恢復盈利,那麼ST隨時都會有退市的風險。因此我們可以理解為, ST股票一年後有可能會退市。
2、不過ST股票也有投資的潛力,第一種是ST股票第三年業績改善,這時候就有脫帽的可能。第二種是被借殼上市,那麼該股票的價格就會上漲。
股票被ST的條件:
(1)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凈利潤為負值。
(2)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其股東權益低於注冊資本。也就是說,如果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
(3)注冊會計師對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財產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
(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股東權益扣除注冊會計師、有關部門不予確認的部分 ,低於注冊資本。
(5)最近一份經審計的財務報告對上年度利潤進行調整,導致連續兩個會計年度虧損。
(6)經交易所或中國證監會認定為財務狀況異常的。
ST股票交易規則:
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漲幅5%,跌幅5%;
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鋼管」;
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由於對ST股票實行日漲跌幅度限制為5%,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莊家的刻意炒作。投資者對於特別處理的股票也要區別對待。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ST股主要是經營性虧損,那麼在短期內很難通過加強管理扭虧為盈。
B股是什麼
東方鍋爐,東方電機,中核科技600642申能股份。2004年進入核電領域。
600627上電股份;600786東方鍋爐;600875G東電;600835上海機電;600226G拜克;600202哈空調;000151G中成;000777中核科技;000733振華科技。 000543皖能電力,000777,中核科技, 000601韶能
B股是指以人民幣為股票面值,以外幣為認購和交易幣種的股票,它是境外投資者和國內投資者向我國的股份有限公司投資而形成的股份,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或深圳交易所上市流通(以前只對國外投資者開放,現國內投資者只要有美元就可以開戶投資)
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目前,B股與A股交易均實行T+1制度,非T+0回轉交易,即投資者當日買入的證券,在當日不能賣出,須第二天才能賣出。具體費用,請查看「上證所網站-市場指南-交易費用」。
B股有多少只?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B股114隻,其中滬市55隻,深市59隻。
B股市場產生於何時?
1992年2月21日,真空B股在滬上市(招股時間為1992年1月12 日 ) ; 1992年2月28日,深南玻B(2012)在深上市(招股時間為1991年11月1日),宣告我國B 股市場誕生。
B股最高點、最低點分別為多少?出現在什麼時候?
從上證B股自1992年2月21日的12986點開盤至今歷時9個年度的K線走勢可以看出,最高為1992年5月26日的14085點,最低為1999年3月10日的2125點, 其上下振幅為11960點,而其開盤至今的市場價值中樞在8013點附近。
B股市場由地方性市場向全國性市場發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1993年6月閩燦坤成為深圳第一家異地B股上市公司;1994年12月華新B 股成為上海第一家異地B股上市公司,由此B股市場開始由地方性市場向全國性市場發展。
在B股股票中,流通B股股數最大的是哪只、最小的是哪只?
東電B股(900949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流通B股69000萬股,是兩市最大的B股股票;深本實B( 2041) 流通B股1573萬股,是兩市最小的B股股票。
粵電力B(2539)流通B股66534萬股,是深市最大的B股股票;聯華B股(900913 行情,資料,咨詢,更多) 流通B股3600萬股,是滬市最小的B股股票。
我國B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是多少?市盈率最低的是哪只股票?
2001年2月19日收盤時,我國B股市場的平均市盈率約15倍。ST中華B 當日收盤價為121元,市盈率為309,為兩市市盈率之最低。
B股上市公司業績如何?
2000年中報顯示,B股公司平均每股收益0082元,而滬深上市公司的平均收益為每股01037元,B股上市公司的業績水平比兩地市場整體差26%,同時, 目前大量業績虧損的股票出自含B股的公司。B股上市公司質地良莠不齊,ST、PT公司超過 1/10,有些已滑到破產和退市的邊緣。2000年中期每股收益最高的是中集B(2039),每股收益0606元;最低的是PT中浩B(2015),每股收益-038元。
『柒』 什麼是中概股
1992年,華晨中國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晨汽車」)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紐交所」),開啟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先河,也標志著中概股的正式誕生。華晨汽車IPO價格為每股16美元,受到大家一路追捧。
自此,中概股大幕拉開。中國企業海外上市成為中國經濟領域一道亮麗的風景。
趕海
中國概念股,是指外國投資者對所有海外上市的中國股票的統稱。由於同一家企業既可以在國內上市,也可以在國外上市,所以這些中國概念股中也有一些是在國內國外同時上市的。中國概念股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在我國大陸注冊、國外上市的企業;另一類是雖然在國外注冊,可是主體業務和關系仍然在我國大陸的企業。
截至2022年4月13日,中國企業在海外上市主要集中在美國,美股中概股公司數量為280家,其中在納斯達克上市數量為190家、紐交所上市數量為83家,AMEX上市數量為7家。
從華晨汽車在紐交所上市拉開中概股序幕至今已有30年之久,這30年,中概股的發展有著鮮明的階段性特徵。
中概股發展的第一個階段,1992年-2004年左右。
此時的中概股公司以國企居多。當時的中國要融入世界發展經濟,需要藉助國外的資本擴大國內的產業規模,促進國企改革發展。在這樣的需求下,鄧小平在南方談話中明確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1992年國務院證券委員會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宣告成立,隨後便批准了第一批公司海外上市,內地企業海外上市的大門被打開。
1993年上海石化分別在紐約交易所、香港聯合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完成上市,成為第一家在香港、上海、紐約三地上市的公司。同時期還有馬鞍山鋼鐵等7家國企赴美上市,然而僅一年,在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的股價普遍大跳水,但這並沒有阻礙國企境外上市的熱情,在之後的幾年中,廣深鐵路、南方航空、中國石油、中國聯通、中國人壽保險等紛紛在美國上市。
中概股發展的第二個階段,2004年-2014年左右。
這一時期是互聯網公司境外上市的繁榮期。其實早在1999年我國就有第一家互聯網公司中華網登陸納斯達克,該股發行價為20美元,開盤即飆升到67.2美元,全日漲幅220%。
中華網的開門紅成功刺激到了中國互聯網公司。第二年,新浪、網易和搜狐紛紛緊隨其後登陸納斯達克,但不巧趕上了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指數狂跌至谷底,互聯網公司一度面臨退市的危機。
但進入21世紀後,我國的互聯網產業開始蓬勃發展,2003年,網易股票崛起,10月10日股價升至70.27美元,比年初股價攀升了617%,丁磊也憑借網易股價的上漲成為2003年的中國大陸首富。2004年,空中網、盛大網路集團(以下簡稱「盛大」)紛紛在納斯達克上市。盛大成為當時全球最大的網路游戲股,盛大創始人陳天橋掌握的股票市值達到約11.1億美元,一躍成為當年新的中國首富。中國互聯網公司自此進入增長黃金期。2005年網路、分眾傳媒在美上市,網路融資1.09億美元,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海外IPO融資紀錄。巨人網路和完美時空2007年在美國上市,網路在納斯達克的股價歷史性突破300億美元,成為納斯達克第一家邁入百億美元市值的中概股公司。
隨後的兩年裡,暢游、優酷、土豆網、麥考林、當當網、搜房和易車網紛紛赴美上市。2010年僅一年就有63家中國企業在美國成功IPO,創下歷史紀錄,華爾街開啟中國年。一直到2014年阿里巴巴敲響紐交所的鍾聲,京東上市納斯達克。
中概股發展的第三個階段,2014年左右至今。
中概股公司在上一時期的飛速發展,吸引了做空公司的注意,2010年知名做空公司渾水先後做空東方紙業、綠諾國際,致使其股價大跳水,後者被逼退市。2011年一年內做空機構獵殺46家中概股公司,中概股迎來「做空潮」,此番做空洗禮下,最終約有超過40家中企以停牌、退市告終,因此這兩年中概股也迎來了第一次私有化高峰期,2014年中概股迎來持續數年的退市潮。
2015年-2016年中概股公司股價普遍被低估,在遭遇腰斬、破發和集體訴訟的情況下,中概股迎來第二次私有化高峰。這兩年有38家中概股公司宣布私有化,計劃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也有一些公司選擇拆除VIE架構借殼A股回歸。
近10年中概股的發展可謂跌宕起伏,在經歷過兩次私有化退市潮後,2018年-2019年再次迎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小高峰,有250多家公司赴境外上市,但仍面臨著做空機構帶來的威脅,2018年-2020年就有超40家中概股公司遭到渾水等知名做空機構圍獵。
2021年哈啰出行、小紅書、Keep、喜馬拉雅等多家公司紛紛宣布取消赴美上市。
雖然近10年中概股頻繁遭遇劇震,動盪不斷,但不可否認的是,「中概股」仍是近10年來全球經濟中耀眼的明星,是中國經濟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借船
為何中國企業如此熱衷到海外上市?肯定不是想去聽聽納斯達克等市場的敲鍾聲有多響。
很多人辛辛苦苦創業,其目的就是為了等公司上市,原因不一而足:可以引入更多的資源;讓公司管理更加規范;提高創始人團隊的財富;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融資;提高企業的知名度;等等。
可為什麼不選擇在國內上市呢?那是由於當時國內資本市場處於初創期還不成熟。首先,當時我國資本市場的監管理念和政策跟不上企業發展的速度,國內資本市場要求企業上市前必須有一定規模的利潤,創業板和主板的上市要求都比較高,而許多新興行業難以達到這些要求。
其次,國內上市中股權激勵、募集資金投向等隱性門檻也阻擋了許多企業在國內IPO的步伐。
第三,在A股上市的審批工作在兩三年左右,更久的甚至在5年以上,很多企業上市是為了盡快實現融資幫助企業發展,國內上市的時間成本過大,許多企業無力承擔。
1999年,紐交所調整上市標准,只要企業滿足市值不低於10億美元、年收入不低於2.5億美元,即便沒有盈利也可以上市。同時,美國資本市場可以給予企業較高的估值,而較高的估值代表企業融資成本的降低,有利於企業發展。美國的市場相對穩定,市場資金容量大。如納斯達克市場資金容量是香港創業板的幾百倍。此外,在美國上市也可以提高企業知名度,為今後現金流發展帶來好處。
然而實現境外上市並不容易,國內法律與境外法律不同,對公司的管理、股票發行和交易要求也不同。我國在政策上限制或者禁止電信、傳媒等多個行業外資投資,因此一些公司通常選擇紅籌模式來規避政策的限制從而實現境外上市的目的。一般來說,紅籌模式泛指所有中概股的「出海」模式,紅籌模式分為「小紅籌」和VIE模式。
「小紅籌」模式,指的是公司的創始人在境外設立離岸主體,通過該主體持有境內運營公司,離岸主體作為接受境外資本投資和境外上市的主體。
VIE模式(Variable Interest Entities),即可變利益實體,也被稱為協議控制架構,即國際投資者通過投資離岸控股公司來控制設在中國境內的技術服務公司,並由該技術公司通過獨家服務合作協議的方式把境內增值電信公司和境外離岸控股公司連接起來,達到離岸公司合並報表的目的,進而獲得上市資格。最早採用這種結構上市的中國公司是新浪,因此也被成為「新浪架構」。
據彭博社數據統計顯示,截止到2015年7月,赴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超過90家企業使用了VIE架構,占總體60%。
如果說「VIE模式」是一條快速路,那借殼上市就是不折不扣的高速路。所謂借殼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過證券市場收購已掛牌上市的公司,然後向收購的公司注入自己的有關業務及資產,達到間接上市目的的一種企業並購行為。一般來說,企業都會找業績差、發展前景不佳、股本結構簡單或者股本規模較小、股價較低的殼公司。
借殼上市把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熱情推向了高潮,僅2020年一年,就有63家中國企業赴美上市。
VIE架構確實使中概股跨越了國內政策對海外上市的限制,但該架構本身存在著巨大的隱患,這也是中概股後期遭到做空機構圍獵的原因。選擇VIE架構的企業多為我國限制上市的企業,而多數企業選擇VIE架構來逃避政策的限制,必然會使國家安全存在風險。
由於我國外匯管制政策沒有放開,因此使用VIE架構的企業在將境外募集的外資調回境內運營實體以及境內公司利潤轉移海外等方面都存在外匯管制風險。
2021年12月24日,證監會公布《國務院關於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規定》)和《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備案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備案辦法》),並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在對協議控制(VIE)架構企業境外上市監管方面,該負責人表示,在遵守境內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滿足合規要求的VIE架構企業備案後可以赴境外上市。
屢冰
從2010年渾水針對東方紙業發布39頁做空報告打響狙擊中概股第一槍到現在,過去的10多年間,中概股經歷多次合規事件。一次次退市浪潮總是階段性地不期而至。
中國高速頻道、東南融通等公司相繼步東方紙業的後塵,到2011年底,共有5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因財務、信息披露等問題面臨退市。
做空機構一直熱衷於圍獵中概股公司,有一些公司確實存在信息披露上的問題而被做空,卻也不乏做空機構惡意做空致使無辜企業受冤的情況。一旦被做空,中概股就面臨著信任危機,股價暴跌並且市值縮水。在上市過程中如果存在財務數據造假、欺詐等違法行為,那麼中概股公司將面臨集體訴訟風險和刑事責任風險。美國投資人有權利提起集體訴訟,追究相關人員的民事賠償責任。同時根據美國證券交易法的規定,中概股公司還需要根據事件嚴重情況而定面臨罰款和監禁。
當時赴美上市熱潮一瞬間降至冰點,2011年,只有16家中國企業在美IPO,僅為上一年的四分之一。
此後,跨境監管問題始終暗流涌動。中美雙方的證監部門就這些風險帶來的相關問題積極地協商溝通,不斷完善相關監管法案,致力於找到妥善的解決方案。
然而自2018年以來,中概股站的浪尖越來越高。
美國監管機構從「強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審查」「限制對中國企業的證券投資」和「提高上市融資的制度門檻」三方面層層加碼不斷收緊政策。2019年3月《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簡稱HFCAA)雛形初現,2021年《加速HFCAA》(Accelerating HFCAA)步履急迫,讓遭遇多方圍堵的中概股遭遇空前壓力。
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細則要求,符合以下兩條規定的公司,可以進入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以下簡稱PCAOB)的臨時被識別名單(Provisional List):1、公司聘用了PCAOB無法對其進行展開檢查或調查的審計師事務所;2、經過PCAOB認定,公司「無法檢查」或者「無法調查」的狀態是由公司所在地政府立場造成的。
根據這一法案,企業必須證明不受外國政府控制並提供審計工作底稿審核。如果連續3年未能遵守法案要求,上市企業將無法在美國交易所包括場外市場進行證券交易。
而在國內,新《證券法》再次重申,未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與證券業務活動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3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以下簡稱SEC)將5家中國公司列入《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暫定清單。
受這一消息影響,中概股股價一度普遍暴跌。據統計,當日至少38家下跌幅度超過10%,120家超過5%。
3月16日,在市場最艱難的時候,國務院金融委專門召開會議研究當前的形勢。明確要保持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長期態勢,各方共同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特別提到,對於中概股,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
消息一出,港股、中概股均實現了較大反彈,此前的恐慌情緒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中概股反彈與美國股市走穩有直接關系,也是對前期超跌的修正。中美保持良好溝通,中方提出了新的解決方案,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同時,近段時間美股投資者看到部分受影響中概股採取易地上市和多地上市等不同策略應對美國監管政策的變化,中國股市監管者也採取了積極措施歡迎中概股回歸,種種跡象顯示美國政策變化並沒有對中概股公司產生實質性不利影響。」張躍文表示,各方面信息使投資者對中概股問題的看法趨於理性,使中概股反彈有了更充分依據。
何從
這波大浪不過是無數浪花蓄勢已久的奮力一涌。
截至2022年4月15日,美國SEC共將包括網路、愛奇藝等明星中概股在內的23家中概股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他們面臨著被退市的威脅。
圍繞中概股產生的擔憂有三:
市場擔憂之一,中概股能否「留得住」。
沸水裡游泳,也不是長久之計。
市場擔憂之二,中概股能否「回得來」。
目前來看,中概股回歸路徑主要有三個:一是私有化後回歸A股主板或港股;二是保留紅籌架構,回歸A股科創板;三是以第二上市或雙重上市方式回歸香港市場。
如今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為新經濟公司上市創造了更加開闊的條件。
張躍文表示,我國已經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試點效果良好,國內股市包容性提高,企業發行上市審核速度加快。A股市場即將全面實行注冊制,配合剛剛發布的CDR和GDR新規,中概股迴流A股基本沒有制度障礙,國內企業在境內上市的便利度也將明顯提高。
董登新認為,我國內地的資本市場加速改革,尤其是北交所和科創板與創業板的互聯互通的轉板機制建立之後,內地的企業在新三板孵化,在北交所掛牌,然後再轉板到創業板和科創板,上市與轉板的閉環已經形成,它將對我們的內地企業掛牌上市更有吸引力,同時掛牌的門檻更低,成本更低,風險更小。滬深交易所的互聯互通,尤其是轉板機制的達成,將為我們的中小型高科技企業、新經濟公司的上市大開方便之門。
張鵬表示,近年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蹄疾步穩,金字塔式結構已現。隨著內地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包容性不斷增強,准入門檻高、上市流程慢的現象已有所改觀,這從近年來一些案例就可以得到驗證,特別隨著科創板成立、創業板改革和北交所成立等重大舉措實施,中國內地資本市場體系完備、錯位發展和功能互補的格局已在初步形成。此外,中概股回歸大多都是新科技和硬科技部分企業,此類「明星」登陸一般都會有較高風險溢價,為投資者提供多樣化選擇。
但私有化回歸不易,再次上市同樣要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和風險。
相較於境內公司,回歸中概股在上市過程中除了要滿足A股上市的相同條件外,還需要特別處理好有可能遇到的一些特殊問題,如法律、規范性、財務、稅務、籌資等方面的問題。
張鵬表示,中國資本市場未來的發展重點,是要通過建設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支持架構為各類企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持,繼續充實資本市場體系,為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發展保駕護航。
其次,穩步推動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完善轉板機制,優化板塊聯動,細分上市條件,實現更大范圍市場擴容,引導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投早、投小、投專精特新硬科技,及早發現有潛力和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優質市場主體,使更多的優質企業成長壯大並脫穎而出為龍頭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若中概股短期批量密集回歸,或將對A股和港股產生一定壓力。
根據Wind統計,截至4月13日,美國納斯達克、紐交所和AMEX的市值分別為261542億美元、371561億美元、1762億美元,總市值為63.49萬億美元,而A股各市場目前最新總市值為78.06萬億元人民幣,港股總市值為38.93萬億港元。
張鵬表示,目前A股和港股市場規模,與美國納斯達克和紐交所兩大主要市場規模差距很大,短期內中概股密集回歸對A股和港股承接能力形成較大考驗。此外,美國除了具有巨大市場規模的市值優勢外,其最大特徵還在於相對完善的生態、監管體系以及投資者結構等方方面面,中概股很多企業成長壯大也與此密切相關,如果中概股全部回歸,相當於徹底脫離美國市場,與海外資本市場形成「脫鉤」,不利於已有和未來中國互聯網和高科技企業充分利用海外資本市場,由於企業股價主要在於反映「未來」,這將會降低行業整體發展預期,可能加劇投資者看空中國,這與我國資本市場不斷開放和吸引戰略投資者初心不相符。
去與留,都看如何取捨,還需理性對待。
返港
2022年中概股回港熱潮不減。
港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偏重長期的價值投資,以科技企業和新興消費類企業為主的中概股總體業績較好,存在較大的投資機會,回港上市能使這些中概股企業保持自身市場估值的競爭力。
企業的「返港」速度在加快。
據交銀國際研究,2018年以來,大部分在美國的中概股都是採用二次上市的方式回港上市,也有百濟神州、小鵬汽車等少數企業選擇雙重上市。根據港交所的規則,二次上市的規則較一般上市寬松,發行人大致還是受其主要上市所在司法權區的規定及機關規管。
據交銀國際估算,雖然新增的融資需求難免將對中國市場造成壓力,但中國離岸和在岸市場的容量是足夠的。「當前,在美國的中概股的總市值大約為1.3萬億美元。經過過去幾年的努力,包括港交所上市制度的改革等措施,已經回歸香港市場的中概股市值已超過1萬億美元。到如今,符合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總市值大約為1300億美元,也就是約1萬億港元。如果樂觀地估算,至2024年底,滿足第二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公司很可能會帶來約2000億港元的新增融資需求。相對於中概股回歸潮之前香港市場每年的IPO融資額平均大約2300億港元的體量來看,中概股回歸對於香港市場的流動性沖擊理論上應該是可以承受的。假設中概股在2024年以前以一個相對平穩的節奏回歸。考慮到未來2年到3年是中概股回歸的重要時間窗口,假設所有滿足香港二次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均在這個時間區間內完成二次上市。在我們的假設路徑中,2022年滿足二次上市要求的中概股公司的融資需求被平攤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完成,2023年滿足二次上市的新增融資需求被平攤在2023年和2024年完成,而2024年滿足二次上市的新增融資需求將在2024年完成。如是,因中概股二次上市給香港市場帶來的融資壓力理論上是可控的。」
從融資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截至今年2月底,國內M2總量已超244萬億元,相當於美國與歐盟的總和。2021年,A股共有493隻新股上市,融資金額高達5478億元,再創歷史新高。港股市場去年有96家企業IPO,首發募資金額共計2850億港元。
至於回歸後可能的市場表現,還有待觀察。歷史上看,從美國退市的中國公司回歸中國上市,無論是在岸市場還是離岸市場,剛上市一段時期內很多表現都不俗。
但黑天鵝總是不期而至。
遠航
市場擔憂之三,企業赴美融資還能否「去得成」。
從政策的角度來說,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仍然是主基調。
2022年3月16日,國務院金融委召開會議強調:關於中概股,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等等。
張鵬表示,上述會議釋放的關鍵信息不僅給中概股市場送上了一顆「定心丸」,也表明了中國未來仍將繼續支持企業赴美上市,利用好海外資本市場。
4月2日,證監會就修訂《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公開徵求意見。
為支持企業依法依規赴境外上市,提高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過程中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水平,推動深化跨境監管合作,證監會會同財政部、國家保密局、國家檔案局對《關於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09〕29號)進行修訂,形成了《關於加強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徵求意見稿)》。
針對近年來境外發行上市相關新情況、新問題,本次修訂擬主要對原規定作出以下調整:一是完善法律依據,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作為上位法。二是調整適用范圍,與《國務院關於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的管理規定(草案徵求意見稿)》相銜接,明確適用於企業境外直接和間接上市。三是明確企業信息安全責任,為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活動中境內企業、有關證券公司、證券服務機構在保密和檔案管理方面提供更清晰明確的指引。四是完善跨境監管合作安排,為安全高效開展跨境監管合作提供製度保障。
國家繼續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企業赴境外上市,不斷深化跨境監管合作,相信規定修訂將進一步提升境外上市企業的合規水平,促進境外上市活動健康有序發展。
那麼,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是否還具有「性價比」?
在張鵬看來,中國企業赴美上市「性價比」仍然較高。
另一方面,考慮到美國畢竟還是全世界第一大市場,投資者結構較為成熟,主要以券商、基金、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為主,美股市場的市場化程度以及監管各方面制度也較為完善,市場生態也最為完善,無論是場內市場還是場外市場、無論是股市還是其他市場、無論是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優良的生態為優秀企業成長提供了支持,也為加速劣質企業淘汰和出清提供了方便,所以中國赴美上市除了能夠獲得全世界資金支持外還能夠汲取較為成功的創新、管理經驗,當然也為全世界投資者提供了分享中國經濟創新和高質量發展成果的機會。因此,無論從上市條件、融資便利性、市場生態還是審批效率方面看,赴美上市仍是中國企業特別是早期發展的互聯網、高科技企業的重要選項之一。
但是也有專家表示,赴美上市並非唯一選擇。
在董登新看來,從2018年以來,隨著香港市場大刀闊斧的改革,以及內地市場的注冊制改革,滬深港和北交所足以抵消美國股市的影響。內地的企業在滬深港和北交所完全可以找到替代美國股市的上市環境和條件,北交所市場的包容性非常強,任何新經濟公司和高科技中小型企業都可以在北交所上市。「港交所從2018年以來已經開始接受虧損的高新技術企業上市,以及雙層股價結構的企業上市,再加上港交所的國際化、自由化程度已經超過了美國,所以港交所已經具備了完全替代美國股市來滿足中資企業上市掛牌的需要。」
盡管美國市場是中國境內企業上市的主要目的地,但並非唯一彼岸。除紐交所和納斯達克外,還包括港交所、倫敦證券交易所、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泛歐證券交易所、東京證券交易所、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韓國證券交易所等。
張躍文認為,國內企業對於境外上市有現實需求,除美國外,新加坡、英國、日本和韓國也是中企境外上市的備選國家。2月份證監會發布了境內外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監管規定,明確了國內企業可以發行GDR方式在德國和瑞士交易所上市,進一步拓寬中企在歐洲資本市場上市通道,一定程度上對沖了美國新監管政策對中企海外上市的不利影響。此外,上文提到我國已經在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試點效果良好。
近期證監會發布了中企海外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規定的徵求意見稿,這是對中企境外上市監管規定的重要補充。
現在來看,此次的中概股事件客觀上加快加深了我國同歐洲和周邊資本市場的合作與聯通,加快了我國資本市場的制度型開放,提高了我國股市的國際化程度,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捌』 美國最高價股票是
確實是巴菲特的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股票,不過股價是12.5萬元/股。因為巴菲特認為分紅對股東是不利的,所以這個公司上來只分過一次紅利。其它利潤全部用來投資。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小城奧馬哈,前身為一家紡織公司,巴菲特入主後轉型為多元控股公司,主營保險和再保險業務,旗下掌管80多家子公司,涉及物業、商品零售、鋼鐵、珠寶、汽車製造等諸多領域,還持有公共事業股份和630多億美元現金。因此任何一種劃分公司種類的做法都不適合伯克希爾公司,只能稱它是一家混合型公司。
1963年,巴菲特收購伯克希爾的時候,其股票交易價格僅僅在8美元左右。在巴菲特接手之後,經過多次收購和投資,股價在1970年達到130美元。
從1977年到2007年30年間,伯克希爾股價年平均升幅30.4%(標准普爾500指數年均升幅僅為9.8%),30年中有22年跑贏大市,升幅最大的一年是1979年,總共上漲了110.5%;至2011年12月19日,伯克希爾紐交所A股以112325美元股價傲視全球,成為名副其實全球第一「貴」股(市值排名全球第四)。
5月1日,伯克希爾·哈撒韋股價收盤報收215800美元,漲2400美元,上漲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