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票人造肉什麼意思
股票人造肉的概念是因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BeyondMeat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而被關注。被稱為「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Meat公司在美國上市首日股價大漲,受此影響,我國A股的人造肉概念股也受到大眾關注。
美國「人造肉」創業公司BeyondMeat在納斯達克上市,股價首日便飆升163%,突破2000年來美國IPO最大首日漲幅紀錄。
據了解,BeyondMeat產品的主要成分就是豌豆蛋白和黃豌豆提取物。業內人士分析稱,這是BeyondMeat的市值飆升為國內市場帶來的巨大效應。
BeyondMeat創始人伊森·布朗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到,畜牧業是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來源,對於土地、能源和水都會造成一定的負擔,他認為,人類應該改變對「肉」的定義。
2. 肯德基將試水人造肉
肯德基將試水人造肉,與「美股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合作,推出限量試吃版植物雞產品。以下是關於此事的幾個要點:
合作對象:肯德基將與Beyond Meat結盟,後者是美股市場上的人造肉第一股。
產品形式:試水的人造肉產品將以限量試吃版「植物版」炸雞產品的形式推出。
市場反應:該消息引發了人造肉概念股的高度關注,相關股票如雙塔食品、冠昊生物、大康農業等出現了漲停或大幅上漲。同時,Beyond Meat的股價也上漲了5.64%。
人造肉市場現狀:人造肉市場目前處於萌芽起步階段,但素食、健康、環保等因素正在推動其快速發展。美國、歐洲是目前最大的市場,而亞太及南美國家對植物性人造肉的需求也將推動市場快速擴大。
人造肉成本:盡管人造肉的成本目前較高,但隨著規模化生產和更多新公司的進入,成本有望進一步下降。長期來看,人造肉對肉類生產鏈的影響可能是深遠的。
投資機會:從主題投資的角度,未來可能有A股上市公司逐步布局人造肉市場,投資者可以關注原料和加工類以及銷售類等相關公司。
3. 為什麼業績虧損的反而上漲
上市公司一直虧損,股票卻一直在漲,這主要是投資者看好公司未來的預期或資金炒作兩方面的因素,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找到股票上漲的深層次邏輯,才能搞清這個問題。
一、公司虧損,但有良好預期
雖然說這類公司目前是虧損的,但是因為公司所處的行業具有良好的成長前景,並且公司在行業內有明顯的競爭力,使得投資者看好公司的未來,因而目前業績虧損並不能反應公司的真實價值。這類公司,一般是現金流穩定的科技類公司,前期需要投入較多資金,比如需要進行持續的研發,暫時只有投入,沒有產出,公司自然是一直虧損,但是一旦未來公司技術研發成功後,為投資者帶來的回報就是巨大的。
所以這類公司即便業績虧損,還是有投資者看好,他們看好的是公司的技術實力,因此不斷買入並持有,推動股票會一直漲,比如很多人工智慧和生物科技研發的公司,像美國的特斯達公司,人造肉研發的BeyondMeat公司等,即是如此。再比如互聯網類的公司,前期需要持續投入搶占市場,同樣會造成持續的虧損,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公司可以獲得不斷的融資,保證業務規模的擴大,機構依然會看好未來公司扭虧為盈,股價也會上漲。比如以前的京東,還有美國虧了20年的亞馬遜,比如美團點評、拼多多等,也是一直虧損,但股價一直漲。
二、業績不佳,僅靠資金炒作
這種情況和前一種有很大的區別,這些虧損公司並沒有什麼美好的前景,而只是依賴資金的炒作驅動,比如有大資金看好這只股票的某個題材,本身公司又是一隻小盤股,大資金可以利用資金優勢建倉,然後拉抬股價,吸引散戶跟風,同樣可以推動股價不斷上漲。再比如,有些業績一直虧損的股票,它本身已經沒有什麼實際的業務在開展了,只有一個空殼,這時候市場反而會認為可能會有其他公司利用它來實現「借殼」上市,然後一些市場的傳聞配合,同樣可以把股價漲高。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僅依賴於資金炒作的虧損股,上漲都只是階段性的,當大資金賺到錢之後就會撤離,股價就會見頂下跌,最終價值回歸,從哪裡漲起來又跌回哪裡去,讓無數追高的散戶被套牢,需要注意風險。
因此,對於業績虧損而一直上漲的股票,應該具體來看上漲的原因。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麼有些公司是值得投資的,比如當初的阿里巴巴和騰訊都是虧損的,現在成為我國第一大和第二大互聯網公司;但是對於第二類純炒作來說,則一定要注意風險,因為所有炒作最後都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