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加快智能化布局 雄獅科技南京研發中心投入運營
5 月 6 日,奇瑞「雄獅科技」南京研發中心宣告正式啟用。據了解,南京研發中心未來將主要承接車聯網雲平台、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及系統測試技術的研發與運營、大數據運營等業務,並與其他研發中心協作互補,助力奇瑞集團智能化戰略提速。
「雄獅科技」南京研發中心目前已有研發人員 85 人,2020 年度規劃人員將達到 200 人,日常業務包括產品規劃、視覺交互、軟體及 OS、測試、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大數據開發和運營。
未來一年裡,南京研發中心將完成車聯網運營平台的建立、車聯網 OS 系統交付、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及集成測試能力、大數據運營產品交付等各項工作。由「雄獅科技」開發的各類自動駕駛、車聯網和大數據產品,將陸續在奇瑞集團旗下各類車型搭載落地。
奇瑞汽車是較早推動智能化轉型的車企之一,自 2010 年起研發汽車智能互聯技術。據了解,奇瑞集團的「奇瑞雄獅」智能化戰略包含 5 大業務:代表自動駕駛業務的「雄獅智駕」,代表智能互聯業務的「雄獅智雲」,代表智能製造的「雄獅智造」,代表大數據運營的「雄獅智贏」,以及代表未來移動出行服務的「雄獅智行」。未來一個時期,「雄獅科技」將重點聚焦自動駕駛、車聯網、大數據三大領域,開展高級輔助駕駛及自動駕駛核心技術研發和解決方案業務、基於車輛及用戶的大數據採集、分析及數據產品開發及運營、智能座艙和車載娛樂操作系統的開發、車聯網生態維護、車輛相關的雲服務用戶運營等,加速推進奇瑞集團智能化戰略落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貳』 國產特斯拉價格一降再降刺痛了誰
作者丨錢漪
編輯丨郝秋慧
01
大事件
4月庫存預警指數再下滑,5月車市或將恢復去年水平
5月6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召開了線上月度形勢分析會,發布了4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汽車消費指數、及2020年3月與一季度中國二手車交易等汽車流通數據。4月,中國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56.8%,環比下降4.2%,同比下降6.9%,庫存預警指數位於榮枯線之上。汽車消費指數為67.6,預計5月份銷量較4月份有所提升。
周點評:庫存預警指數以50%作為榮枯線,50%以下為合理范圍。庫存預警指數維持榮枯線以上水平反應出市場需求低,經銷商庫存壓力和經營風險大。
庫存預警指數環比下降是一個回暖的積極信號,但較去年同期水平仍有差距。疫情對汽車行業的長遠影響仍在持續,車企促銷、政策救市、需求釋放等利好因素加持下,車市緩慢復甦。在疫情中被壓制的汽車消費需求正在被喚醒,目前來看爆發式增長是不存在的。
02
汽車公司
國產特斯拉再降價,補貼後售價跌破28萬
5月1日上午,特斯拉中國官方宣布國產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的基礎售價將會調整為29.18萬元,補貼後售價因此降至27.155萬元。這是國產Model 3標准續航升級版自發布以來的第二次官方降價。此前的4月23日,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提出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即日起至2020年7月22日為過渡期,新補貼政策首次規定過渡期後售價30萬元以上車輛將無法享受補貼。
周點評:30萬元的補貼門檻給了特斯拉降價的充分理由。自從特斯拉入局,便激起中國電動車市場的「浪花」,反觀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滲透路徑,先打品牌滲透,包圍市場,國產化兩次降價,此次降價給30萬元區間國產電動車的激烈競爭再添一把火。
3月國產特斯拉銷量破萬,特斯拉在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主導優勢初現端倪。此次降價不是終點,或許只是一個開始,隨著特斯拉零部件國產化率的逐步提升,利潤空間仍有釋放餘地,國產電動車玩家們須得加足馬力應戰了。
上汽集團4月零售終端銷量由負轉正,實現同比正增長
5月2日,上汽集團發布零售快報顯示,4月份上汽實現銷量43.25萬輛,同比增長0.5%。其中國內零售41.33萬輛,同比增長1.3%,終端銷售恢復增長;海外及出口4月批發銷售26385輛,同比增長0.7%,1-4月,海外市場累計銷量9.32萬輛,同比增長4%;高端產品銷量佔比57.7%。
周點評:多家主流車企4月呈"V"字形反彈,似乎在為車市的全面復甦吹響號角。第一季度,上汽集團在營銷端積極推進線上線下創新模式,中期改款和全新車型密集「雲」上市,配合全面復產和需求復甦為銷量推波助瀾,下半年前景似乎很樂觀。但需要注意的是,銷量回轉的背後,上汽通用三大品牌經銷商普遍採取的去庫存措施或為最大功臣。
通用汽車2020第一季度凈利下跌87%
5月6日,通用汽車在底特律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通用第一季度凈收入為327億元美元,跌幅為6.2%,凈利潤為3億美元,同比下跌86.7%。
周點評:疫情讓總部位於美國的通用汽車損失慘重, 其掌門人瑪麗·博拉在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挑戰之時,話語間仍充滿自信。一部分原因歸咎於疫情在中國受到控制,車市銷量恢復同期水平可期,增添了通用汽車對在華市場的信心。
四面受敵的通用也正在駛向未知。
北京賓士下調2020產能目標,否認海外零部件供應受阻
5月6日,億歐汽車獨家獲悉,因母公司方面的變速箱等零部件供應困難,北京賓士已將2020年的產能目標下調。相關消息人士向億歐汽車透露:「變速箱的庫存與海路運向中國的加在一起,最多僅夠北京賓士兩個月左右的產能需求,之後的需求還沒有太好的著落。」
針對此消息,北京賓士對億歐汽車回復稱:「原則上,我們不對猜測性信息進行評論。目前,北京賓士的生產活動正按計劃有序進行,不存在供應鏈短缺的情況。」
周點評:當前,中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海外疫情仍在持續發酵,諸多國內車企面臨核心零部件斷供。這對於像北京賓士等合資車企,由於部分關鍵零部件需要進口,出現供應鏈短缺在情理之中,這勢必會影響北京賓士在華產能,下調產能也實屬無奈之舉。
奇瑞雄獅設立南京研發中心,斥資數億元加速智能化
5月6日,億歐汽車獨家獲悉,奇瑞雄獅南京研發中心正式投入運營。雄獅汽車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是蕪湖雄獅汽車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2019年1月19日即已成立,是奇瑞控股集團智能化業務在南京的運營載體,主要承接車聯網雲平台、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及系統測試技術的研發及運營,大數據運營等業務。根據規劃,南京研發中心將在1年內完成車聯網運營平台的建立、車聯網OS系統交付、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及集成測試能力、大數據運營產品交付。
周點評:2019年,奇瑞以「雄獅科技」作為實體,落地「奇瑞雄獅CHERY LION」智能化戰略,全力發展智能汽車研發。奇瑞雄獅南京研發中心的啟用,將加速奇瑞智能網聯化發展進程,同時讓智能網聯汽車賽道格局演繹得愈發激烈。
03
科技公司
擲9億美元收購Moovit,英特爾出行布局再添一棋
5月4日,英特爾公司宣布以約9億美元收購出行即服務(MaaS)解決方案提供商Moovit。總部位於以色列的Moovit員工僅為200餘名,但在全球已擁有8億多個用戶,業務遍及103個國家的3200個城市。Moovit將直接並入自動駕駛Mobileye業務部門,其品牌和現有的合作夥伴關系將得到保留。合並後,Mobileye得以充分利用Moovit匯集的7500家主要的交通運輸機構和運營商的交通資料庫,每天可收集60多億條有關交通狀況和用戶需求情況的數據,在此基礎上優化預測技術,提升用戶體驗。
周點評:這是繼英特爾2017年以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後,又一布局科技出行的關鍵動作。8億的用戶基數將給Mobileye帶去龐大的原始資料庫,收集大量交通數據及用戶習慣,對自動駕駛技術來說,是實現精準預測、提升安全性的基礎。
Moovit加入後,Mobileye距實現「全面的出行服務提供商」的目標又近了一步。
B輪注資後,博泰與小米第一款AIoT產品將上市
5月7日,億歐汽車獨家獲悉,上海博泰與小米合作的第一款AIoT產品即將落地上市。不久前,博泰獲得小米集團的B輪戰略投資,雙方將車聯網領域展開深度合作,投資金額以及具體股比尚未透露。在過去幾年中,博泰與小米集團已經有多次深度溝通,未來將在軟體、硬體、語音多場景交互等方面開展全方位的合作。
周點評:小米作為智能手機重要玩家,從2019年便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2020年,小米在成立十年之際,再次進行了戰略升級,加碼5G+AIoT超級互聯網風口,小米的語音助手「小愛同學」將會在車聯網場景中發揮作用。
萬物互聯時代,產業互聯網是當下最熱詞,「車聯網」是未來科技的重要一環,汽車也是未來最重要的智能終端。正因此,車聯網領域正被越來越多互聯網「小米們」密切關注。
四維圖新與一汽解放等跨界合作,加註商用車聯網
5月6日,四維圖新稱其控股子公司中寰衛星與一汽解放、一汽創新基金、羅思韋爾、知行家簽署股東協議,共同投資設立「魚快創領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多方將共同開拓商用車聯網、商用車後市場業務。四維圖新表示,本次投資主要為了與合資方達成合作,發揮各方特長,進一步拓展商用車聯網視野,所用的3500萬元資金為子公司中寰衛星自持有資金,並不會對母公司四維圖新的業務產生重大影響,且投資金額不高,風險可控。
周點評:在汽車大環境不景氣的2019年,起步於定位數據服務的四維圖新,憑借智能網聯服務實現逆勢增長。四維圖新提前感知到了智能網聯行業的爆發潛力,低調拓展車聯網領域朋友圈的同時,積極推進激光雷達及自動駕駛地圖領域的跨界合作。四維圖新緊盯更龐大的市場份額,預先鋪設道路,意在厚積薄發。
汽車產業調整期中,自動駕駛與車聯網作為重要變數的價值尤為顯著,革命性改變汽車行業的同時,或為汽車銷量帶來第二曲線的增長機會。
賈躍亭破產重組獲超80%債權人支持通過
5月8日,美國第三方計票網站EPIQ披露的文件顯示,賈躍亭個人破產重組方案歷經半年,獲得超過80%的債權人投票通過。賈躍亭債務處理小組相關人士確認了該消息,並對所有賈躍亭債權人表示感謝,稱已經開始著手准備5月21日的美國加州中區破產法院最後的聽證會,保證破產重組盡快生效,最終實現全體債權人債務的足額償還。
周點評:持反對票的債權人僅有個位數,如此高的支持比例在美國破產重組案件中較為罕見。破產重組方案通過,最大獲益者必然是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這對其正在推進中的股權融資和拓展B2B業務意義重大。2周後,5月21日的聽證會將最終敲定賈躍亭破產方案,如果法院批准該方案,賈躍亭將解決其個人擔保債務問題。
04
投融資
車好多完成2億美元追加融資,D輪融資總額達17億美元
5月6日,車好多集團宣布完成2億美元追加融資,投資方為軟銀願景一期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D輪融資總額達到17億美元。投前估值與上一輪持平,超90億美元。截至目前車好多共計融資35億美元,估值90億美元上下,投資方包括軟銀、經緯中國、今日資本、雲鋒基金等。
周點評:二手車行業作為受疫情拖累尤甚的行業之一,黑天鵝頻飛的資本寒冬中,這筆融資的意義更為特殊,是為非常時期給行業注入信心,從投資人角度而言二手車行業或復甦在望。
對車好多來說,擱淺多時的融資到賬實乃幸事,資方最終出手,一方面是投資人對車好多長遠發展的持續看好,也是共渡時艱,「這是一家在二手車市場佔6%左右市場份額的公司,你不能讓它折在黑天鵝上」,投資人表達共擔風險的態度。
另一方面,隨著二手車賽道格局日益明朗,燒錢的意義不大了,精細化運營、緊縮成本、調整盈利模型勢在必行,在行業格局急劇變化的當下,哪怕獲得來之不易的融資,更長久的經營之路難言輕松。
維納股份獲中國石油億級戰略投資,德同資本跟投
5月8日,維納股份宣布獲得中國石油數億戰略投資,現有股東德同資本參與跟投。創立於2010年的維納股份,專注於打造互聯網智慧加油場景,通過近場支付、AI識別及智能終端支付等一系列技術應用,為B端(保險/銀行/運營商等)提供營銷、結算等產品與服務,為C端車主提供油站位置導航、便捷移動支付、加油便利與優惠等綜合服務。
周點評:在O2O浪潮之下,互聯網加油高頻、高價的特點由此凸顯,加油成為多數企業切入市場的入口級服務,加油站數字化轉型由此成為大勢所趨。
中國巨大的汽車保有量且仍有增量空間的前提下,企業將移動互聯網技術、營銷科技和金融科技融入加油站數字化轉型,在高頻交易場景中,擴大基礎設施網路和核心資源壁壘。互聯網能源支付市場大有可為,傳統加油場景的商業化模式還有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叄』 中國煙草有那些股票
1、9000812陝西金葉A股煙草概念龍頭,主營煙標印刷、煙用絲束、咀棒生產,公司發起人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陝西省投資公司,客戶主要是陝西中煙;控股子公司湖北金葉玉陽化纖有限公司擁有《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該特許經營權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2、10300195長榮股份子公司力群股份主營業務為煙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下遊客戶為卷煙生成企業。
3、11603607京華激光主營產品包括激光全息防偽紙、激光全息防偽膜等激光全息防偽包裝材料,產品在浙江、湖北市場同行業細分市場佔有率均位居前列;客戶主要分布在煙酒、化妝品、葯品、食品等領域,例如「利群」、「黃鶴樓」、「黃金葉」、「泰山」、「黃山」
4、6603058永吉股份公司是貴州省印刷龍頭企業,公司作為貴州中煙煙標采購的第一大供應商已經超過十年,主營煙標與葯盒印刷;17年成功中標「貴煙(跨越)」、「貴煙(硬黃精品)」、「貴煙(硬高遵)」、「黃果樹(佳遵)」等7個煙標。
5、7002836新宏澤國內優質煙標印刷服務供應商,在高度分散的煙標印刷行業中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公司是浙江中煙、雲南中煙等十家省級煙草中煙公司的合格供方,服務的卷煙品牌有「利群」、「雄獅、「雲煙」、「紅塔山」、「玉溪」、「雙喜」、「嬌子」、「紅金龍」等。
『肆』 煙草股票有哪些
1、9000812陝西金葉A股煙草概念龍頭,主營煙標印刷、煙用絲束、咀棒生產,公司發起人為中國煙草總公司&陝西省投資公司,客戶主要是陝西中煙;控股子公司湖北金葉玉陽化纖有限公司擁有《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該特許經營權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
2、10300195長榮股份子公司力群股份主營業務為煙標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下遊客戶為卷煙生成企業。
3、11603607京華激光主營產品包括激光全息防偽紙、激光全息防偽膜等激光全息防偽包裝材料,產品在浙江、湖北市場同行業細分市場佔有率均位居前列;客戶主要分布在煙酒、化妝品、葯品、食品等領域,例如「利群」、「黃鶴樓」、「黃金葉」、「泰山」、「黃山」
4、6603058永吉股份公司是貴州省印刷龍頭企業,公司作為貴州中煙煙標采購的第一大供應商已經超過十年,主營煙標與葯盒印刷;17年成功中標「貴煙(跨越)」、「貴煙(硬黃精品)」、「貴煙(硬高遵)」、「黃果樹(佳遵)」等7個煙標。
5、7002836新宏澤國內優質煙標印刷服務供應商,在高度分散的煙標印刷行業中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公司是浙江中煙、雲南中煙等十家省級煙草中煙公司的合格供方,服務的卷煙品牌有「利群」、「雄獅、「雲煙」、「紅塔山」、「玉溪」、「雙喜」、「嬌子」、「紅金龍」等。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股票是股份制企業(上市和非上市)所有者(即股東)擁有公司資產和權益的憑證。上市的股票稱流通股,可在股票交易所(即二級市場)自由買賣。非上市的股票沒有進入股票交易所,因此不能自由買賣,稱非上市流通股。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標准、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金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
『伍』 統一集團高層管理人員都有誰
資料來源:統一企業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官網
(http://www.uni-president.com.cn/about-3.asp)
========================================================
執行董事
羅智先先生 59歲,本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羅先生亦擔任本公司大部分之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董事會董事長。羅先生於1998年9月加入本集團,負責本集團整體策略計劃及管理。彼於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30年之經驗。羅先生目前擔任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統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大統益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長及太子建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之副董事長,另擔任台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及台灣證券櫃台買賣中心上櫃公司德記洋行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彼亦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企業」),為本公司主要股東(定義見香港法例第571章期貨及證券條例),董事長與統一企業及其附屬公司(本集團除外),(統稱「統一企業集團」)關聯企業旗下116間成員公司之董事。羅先生擁有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彼為統一企業創辦人高清願先生之女婿。
陳國煇先生 47歲,本集團之執行董事兼財務長。陳先生於2011年5月加入本集團。陳先生亦擔任本集團於中國之所有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監事。陳先生亦為蘇州工業園區華穗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民馥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之監事,而本集團持有上述公司之50%權益。彼亦為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團擁有權益投資之公司)之董事。1997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間,陳先生曾任職統一企業,並於財務管理方面擁有逾19年經驗。陳先生持有英國斯特萊斯克萊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非執行董事
侯榮隆先生51歲,本公司非執行董事,侯先生於1993年2月加入統一企業集團,現為統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統一企業」)總經理。侯先生歷任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分公司經理、珠海麒麟統一啤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銷售部長、北京統一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及統一企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營銷企劃室總經理和人資總監。侯先生於食品飲料行業有逾23年經驗並持有中國北京清華大學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蘇崇銘先生58歲,本公司非執行董事。蘇先生於2007年8月加入本集團。彼於2000年8月加入統一企業集團,現為統一企業之副總經理、統一企業集團旗下之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及台灣神隆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該等公司均為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蘇先生亦為統一企業集團旗下24間成員公司之董事。蘇先生於銀行及財務管理領域擁有逾30年經驗。於加入統一企業集團前,彼曾於花旗銀行台北分行擔任副總經理。蘇先生於1988年任日本東京西武百貨之財務專員,於1990年獲委任為東京Nortel NetworksAsia╱Pacific之高級專員。蘇先生持有愛荷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獨立非執行董事
陳聖德先生 61歲,於2007年8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陳先生於銀行及金融業擁有逾32年經驗。彼現擔任卓毅資本有限公司之主席。彼亦為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及雄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獨立董事,以及台北富邦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及台星科股份有限公司之董事。在此之前,陳先生於2005年至2012年期間擔任富登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北亞及大中華地區)之總經理。陳先生於2005年擔任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現在被稱為中國信託金融控股(股)公司)總經理,並於2003年至2005年期間擔任中國信託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於2001年至2003年擔任花旗集團台灣法團業務地區主任及地區主管以及於1998年至2001年擔任花旗集團亞太金融市場區域主管。彼自於花旗銀行及花旗集團擔任之各類職位中獲得廣泛財務管理經驗,且因接待食品及飲料行業客戶而獲得該行業一般知識。陳先生持有密蘇里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學士學位。
陳志宏先生 56歲,於2015年12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現為香港科技大學財務學系及管理學系兼職副教授。陳先生於2005年加入蘇黎世保險集團(「蘇黎世」)管理層,彼於2005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間於蘇黎世亞太區擔任多項高級管理層職務,而彼於蘇黎世之最後職位為中國區主席。加入蘇黎世之前,陳志宏先生為羅賓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中國管理委員會執行委員,以及羅賓咸永道北京分所主管合夥人。
陳志宏先生亦為九興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36);阿里巴巴影業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60);及中國民生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45)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及非凡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股份代號:8032),該公司於聯交所創業板上市。由2005年至2014年1月,陳先生擔任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336,其股份於聯交所主板上市)的非執行董事。陳志宏先生持有羅德島大學頒發的會計學理學碩士學位及強生威爾士大學頒發的會計學學士學位,並為美國執業會計師。
范仁達先生 55歲,於2007年8月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現為東源資本有限公司之主席兼董事總經理。彼亦為同方泰德國際科技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06)、利民實業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29)、上海實業城市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63)、人和商業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387)、天福(開曼)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6868)、中信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05)、國電科技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296)、國開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062)、香港資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882)、勒泰商業地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2)、同方友友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68)及中國廣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811)之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均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彼持有美國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路嘉星先生 60歲,於2007年11月獲委任為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彼現為China Enterprise Capital Limited董事。彼亦為中國服飾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146)主席及執行董事及味千(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38)獨立非執行董事,該等公司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路先生於2013年5月8日辭任中國釀酒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非執行董事(現稱中國北大荒產業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0039)。路先生於商業領域擁有逾22年經驗並持有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數理經濟學與計量經濟學學士學位。
高級管理層
劉新華先生 45歲,本公司總經理。本集團的日常營運及董事會所指定策略及方針的實施乃委派本公司管理團隊負責,管理團隊由劉先生領導。劉先生曾任統一中投之營銷企劃室總經理兼戰略委員會總召集人。彼於食品及飲料行業具有22年策略營銷經驗。劉先生於1994年7月加入本集團,自此參與本集團行銷及經營企劃事務。彼於2006年11月至2008年8月期間,擔任成都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之四川省食品銷售公司總經理。彼於2008年8月至2014年9月擔任統一中投食品事業群總經理。劉先生持有中國西南交通大學企業管理博士學位。
張伶先生 47歲,於1994年10月加入本集團,於1994年至2009年期間在本公司不同的子公司,如南昌統一企業有限公司、沈陽統一企業有限公司、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擔任市場行銷管理工作。張先生於2010年1月擔任本集團食品事業本部品牌經理,於2014年10月聘任為本集團食品事業本部總經理,在食品工業領域超過21年工作經驗。張先生擁有華中科技大學漢口學院工學學士學位,在職期間曾接受各級行銷管理培訓課程。
趙念恩先生 39歲,於1999年4月加入本集團,於2000年3月至2006年10月歷任崑山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推廣主管、業務主管、乳飲事業部主管,2006年10月起擔任本集團包裝水產品業務主管,於2014年10月起擔任本集團綜合飲料產品業務主管,於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17年經驗。趙先生持有上海海事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魏志仲先生 47歲,於1999年加入統一企業台灣食品部,2003年加入本集團,至2010年曾任於食品群、綜合飲料事業群、果汁事業群品牌經理及投資企劃組經理,2010年擔任PL(Private Label)代工事業部新事業BU,2011年調任子公司上海統星食品貿易有限公司貿易總經理,2012年擔任貿易事業部總經理,2013年始為本集團果汁事業群總經理,於食品及飲料行業擁有逾22年經驗。魏先生畢業於美國賓州爵碩大學企管碩士。
陳瑞芬小姐 43歲,於2009年2月加入本集團附屬企業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至2011年10月以前在集團附屬企業廣州統一企業有限公司及武漢統一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從事市場行銷管理工作,2011年10月調任本集團茶事業本部擔任副總經理,並於2013年7月正式聘任為茶事業本部總經理。在加入本集團之前曾於美國惠氏葯廠台灣分公司、頂新國際集團及永豐余等集團任職市場行銷管理工作,累積有19年食品快消品相關經驗。2006年進入頂新國際集團旗下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大陸工作,至今有10年大陸工作經驗。陳小姐持有台灣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及台灣國立中興大學EMBA上海班碩士學位。
陳國煇先生 47歲,本集團之執行董事兼財務長。陳先生於2001年5月加入本集團。陳先生亦擔任本集團於中國之所有全資附屬公司之董事及或監事。陳先生亦為蘇州工業園區華穗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民馥管理咨詢(上海)有限公司之監事,以及煙台統利飲料工業有限公司之董事,而本集團持有上述公司之50%權益。彼亦為黑龍江省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本集團擁有權益投資之公司)之董事。1997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間,陳先生曾任職統一企業,並於財務管理方面擁有逾19年經驗。陳先生持有英國斯特萊斯克萊德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彭家輝先生 45歲,本公司之公司秘書。彭先生自2008年2月至2014年4月期間曾任職於本公司,並於2014年9月起再次加入。彭先生為智盛企業服務有限公司之董事,彭先生擁有23年財務管理及公司秘書專業的工作經驗。彭先生持有香港理工大學公司管治碩士學位、工商管理(會計學)學士學位,並為香港特許秘書工會和英國特許秘書及管理人員工會的會員。
『陸』 一汽南京、毫末智行、奇瑞雄獅,起底自主品牌背後智能駕駛子公司
4月9日,一汽集團斥資5000萬元在南京市江寧區注冊成立一汽(南京)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據內部員工的描述,這是一汽集團層面專注智能駕駛研發的全資子公司
與之類似,一家名為「毫末智行」的公司在2019年11月在北京豐台悄然成立。
這家公司的法人張凱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兼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部長,實際控制人甄龍豹則是長城汽車技術中心智能駕駛系統開發部主任工程師。
顯然,這也是長城的智能駕駛關聯公司。
更早,奇瑞汽車在2014年7月成立蕪湖市汽車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2017年12月更名為雄獅科技。
在更廣泛的智能汽車領域,還有吉利的關聯公司億咖通、老牌商用車零部件廠商濰柴動力成立的濰柴智能,以及一汽、東風、長安與中國兵器集團等主體聯合發起的?T3科技平台。其中T3科技平台資金實力最為雄厚,根據幾方的合作合資協議,這家公司的注冊資金高達160億元。
1、車企必須掌握汽車「大腦」
車企紛紛成立智能駕駛子公司背後,一位在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主機廠之間遊走和浸淫多年的資深業內人告訴汽車之心,「車企不可能不掌握汽車的大腦」。
在外部成立子公司進行獨立運作,背後有多方面的考慮:
首先是利於招聘高端人才。
高端人才在乎的主要是兩個因素:薪酬待遇以及發展的空間。
相對於傳統車企內部比較穩固的薪酬體系,外部子公司的自由度更大,給得出高薪酬,而且子公司還能進行股權激勵。
傳統車企的組織架構穩定,決策權已經在現有高層手中,真正懂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人才很多時候沒有機會在新項目中佔有話語權。
如果成立外部子公司,真正的人才會有更多機會承擔更大的責任。即便暫時出現了才不配位的情況,所謂「船小好調頭」,也可以快速調整。
其次是獨立子公司便於外部融資。
新技術產品的研發,新商業模式的探索,都意味著大量資本投入。拆分子公司,有利於企業獨立融資,獲得更多第三方的資源支持。
再者就是獨立子公司未來除了服務母公司之外,還能為其他的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
雖然早期這一模式可行性不高,但是到後期企業發展壯大、技術的領先性完全建立後,有機會向其他車企供應產品和服務,這也是一種更為健康的模式。
歷史上,通用分拆的德爾福、豐田分拆的電裝、福特分拆的偉世通都是在變革中誕生的零部件巨頭。
我們也期待中國自主品牌車企的獨立子公司中,能有機會誕生新的頂尖供應商,打造中國的智能汽車「大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