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來說下人工智慧最有前景公司有哪些
曠視科技用 6 年的時間,讓人臉識別從一項技術變成了一類產品。通過在金融、安防、地產、零售等行業的摸爬滾打,使得曠視的人臉識別技術和產品在各垂直領域有了豐厚的積累。過去的一年中,曠視推出了業界首款全幀智能人像抓拍機、智能安防系統上線 26 省,同時還與十家以上智能零售頭部品牌達成戰略合作、為幾乎所有國內一線安卓手機廠商提供了人臉識別解鎖方案、實現了刷臉支付商用在全球的首發落地,因此也造就了「AI+安防」、「無人超市」「人臉解鎖」及「人臉支付」的元年。
Ⅱ 為什麼各大資本都在拋售阿里股份,請說干貨,不要廢話
究竟是誰在拋售阿里的股份?
阿里股份減持的背後是蘇寧、富士康、軟銀這些「大財團」,他們拋售減持的理由其實我們心中也大都有數。
上圖為 2014 年至 2018 年阿里巴巴的凈利潤走勢圖,曲折的趨勢也能看出其中的不穩定因素。隨著傳統的電商業務遭遇京東、拼多多等平台的擠壓,互聯網金融又遭遇理財通、銀行理財APP的「異軍突襲」,業務越來越難做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阿里巴巴現在的市值已經高達 4796 億美金,按照 1:6.72 的匯率進行計算,摺合下來約為 3.2229 萬億人民幣,要知道「宇宙第一大銀行」,2018年全年凈利潤將近達到 3000 億人民幣的工商銀行市值才只有 2.04 萬億,阿里巴巴比它多了整整 57.99%!其中存在泡沫是顯而易見的。
總結
只要是用於交換的商品、股票總是會經受大行情、以及其自身真實價值的影響而發生行情的起伏波動,所以面對阿里遭遇大資本的減持我們也需要理性去看待。
Ⅲ 阿里市值蒸發3萬億,工信部採取行動,馬雲頻繁現身想幹嘛
阿里在電商方面做得非常好,但他們在擴張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其中就有壟斷。阿里因涉嫌壟斷被處罰,阿里雲被工信部處罰,市值蒸發了3萬億。馬雲現身主要有三個目的:一個是為了發展新農業;一個是為了重振阿里;一個是為了他的事業發展。
一、馬雲認為新農業是阿里新的增長點
阿里的發展,與馬雲有密切的關系。因為馬雲是阿里的股東,阿里還與馬雲的公司,聯系密切。無論公私,馬雲都不會棄阿里不管的。大家覺得,馬雲此舉可以提升阿里的市場份額嗎?
Ⅳ 參股商湯科技的a股上市公司
立昂技術、聯絡互動、電廣傳媒。
立昂技術:與商湯科技共同設立「新疆湯立科技有限公司」,定位為提供人工智慧產品和集成解決方案的科技型公司,並形成市場銷售規模。
聯絡互動:發起成立「獨角獸孵化計劃」,投資估值在10億美金左右,且還沒有上市的公司。
電廣傳媒:全資子公司達晨創投投資了多家「獨角獸」企業,2017年有18家投資的企業A股上市。
【拓展資料】
一、 什麼是商湯科技概念股:商湯科技概念股是指和商湯科技深度合作的上市公司股票。
二、商湯科技是人工智慧領域的一家獨角獸公司,2018年4月,商湯科技通過阿里巴巴和其他投資者融資6億美元;2018年5月31日,人工智慧平台公司商湯科技SenseTime宣布完成C輪6.2億美元融資;2018年9月10日,軟銀中國已投資商湯科技10億美元,將商湯估值抬至60億美元。截至目前,商湯科技已披露的融資共計10輪,總融資額接近30億美元,投資方包括高通公司旗下的高通風險投資公司、軟銀願景基金、厚朴投資、銀湖資本、阿里巴巴、中金公司(601995)和蘇寧易購(002024)等。
三、商湯科技龍頭股解析及排名:
1.科大訊飛(002230),最新股價65.98元,總市值1467億:科大訊飛在全景網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透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少量持股商湯科技。
2.蘇寧易購(002024),最新股價5.59元,總市值520.43億:公司以約5,000萬美元(摺合約人民幣為3.43億元)的對價認購SenseTimeGroupInc.(商湯科技)增發的271,740,000股C-2輪優先股;商湯科技是中國領先的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的科技企業,在計算機視覺演算法和場景落地中擁有獨特的能力和優勢。
3.上海臨港(600848),最新股價21.69元,總市值455.94億:上海臨港和商湯科技達成戰略合作,將聚焦園區建設、項目落地、人才培養等方向。依託優勢資源,雙方將在臨港浦江科技城等園區共同推動人工智慧示範園的打造;加快商湯人工智慧超算中心、智能駕駛等重大產業項目落地臨港科技城,積極探索和推進與臨港松江科技城等園區的載體型、平台型項目的合作;共同打造人工智慧研究及人才培養平台,促進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創新、產業孵化和專業人才培養。
Ⅳ 有潛力的高科技股有哪些
全球股市科技牛
近期全球股市呈現科技牛的特徵。比如在美股市場,無論是以1個月、3個月還是年內迄今的周期計算,標普信息技術股指數均為11大板塊中表現最佳者,其年內漲幅高達近4成。
標普道瓊斯指數高級指數分析師Howard
Silverblatt指出,科技巨頭蘋果,Alphabet,微軟,臉譜網和亞馬遜是標普500指數今年漲幅的五大貢獻者。
其中的阿里巴巴和網路來自亞洲中國。截至今年10月,MSCI亞太信息技術指數年內漲幅達到約56%,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開啟反彈周期以來的最佳表現。
洲際交易所甚至在最近推出了「FANG+」期貨,「FANG」代表著臉譜網、亞馬遜、Netflix和谷歌。除此之外,該期貨合約還包括蘋果、阿里巴巴、網路等另外6隻科技股。
科技牛有望蔓延至A股
而隨著對外資進入權益資本市場的程度進一步放寬,A股市場也有望跟風全球市場的科技股牛市浪潮。
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表示,為落實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相關部署,中方決定將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證券、基金管理、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上述措施實施三年後,投資比例不受限制。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現在新的境外投資者單個和累計持股比例開放力度比較大,有助於吸引外資中長期進入中國市場。
而海外資金對於A股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有市場觀點認為,這或將有助於A股核心龍頭科技股掀起新一波的漲勢。
招商證券分析師張夏表示,類似貴州茅台開啟價值重估,受到海外資金參與,當前A股若干科技龍頭也開始受到海外資金的關注並持續買入。在當前政策重視科創力度上升、新科技技術革命漸行漸近並逐漸落地、消費者生活需求不斷提升推動技術進步,海外科技股龍頭價值重估持續提升的大背景下,A股稀缺科技龍頭有望迎來重估。
張夏指出,過去單純的外延式增長無法帶來技術的真正進步。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夠大規模持續投入研發,並已經形成了一定技術和平台優勢的公司變得稀缺,稀缺因子從小市值轉向高研發、高無形資產和高平台價值。
當前,科技正在高速發展,在互聯網紅利逐步釋放後,物聯網和人工智慧逐漸浮出水面,成為各國研究的必爭之地,並在持續加大投入。新一代通訊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新材料、基因技術等各領域創新層出不窮,並逐步走向產業化。
以美國為例,人工智慧、消費電子的快速發展帶來半導體行業需求回升,半導體行業迎來大幅上漲,其他行業在整個美國經濟大復甦的背景下,也迎來了業績提升和估值提升的戴維斯雙擊。最近,多家美股公司財報超預期,科技進步已經帶來了全球科技龍頭企業盈利的改善。
而招商證券為此提出了「稀缺科技50」的概念。招商證券表示,在科技領域,十九大定調增長模式和增長動力轉變、新的科技進步將面臨落地以及海外投資者的持續參與,基於傳統估值思維已經不適用當前A
股稀缺科技龍頭。
招商證券表示,這些公司作為各自領域稀缺性龍頭,在人工智慧、創新葯和新能源車及智能製造升級的大背景下,以其在未來獲得增長的確定性和稀缺性,同樣享受了稀缺性溢價。
Ⅵ 投資阿里巴巴股票的收益前景如何
阿里巴巴,這個是一支神一般的股票,雖然在全球的地位比不上谷歌亞馬遜,但是絕對是股民的好朋友。不過,如果你篤信你一定要投資十年然後每幾年才看一次股市的話,小弟的建議可能暫時幫不了你,長期投資小弟還不敢給方案(小弟也在往這個方向努力),因為小弟前幾年才剛開股票賬戶,而且也是在阿里的時候開的,那個時候只持有阿里的股票,根本不交易,就在17年才剛剛開始交易。
你也可以認為這就是抄波段,但是我其實並不在炒波段,我是在做中短期投資,因為這樣的收益幅度一年內要是沒有我也不會動,直到有了我就會動。有了期望你就會變得不那麼貪心,當然你說阿里去年漲了94%,你這么炒根本不可能有94%的,那麼好,都說了要投資長期了,我說的機會每年有至少一次或者多次,而94%的機會會不會每年都有,要知道阿里已經5000億了,再94%一下就全球最高了,目前我認為他還沒有谷歌那麼厲害,國際市場還非常弱,人工智慧發展也不是第一,之所以能漲94%是因為原來大家還是低估了中國這個巨頭。
Ⅶ 阿里為什麼要回歸港股
這個問題可能好多人都不解,按理說阿裏手握的現金很多啊,不缺錢啊。我的理解:主要是對未來的不確定。阿里是一個有個遠大目標的企業,他要為未來儲備糧草,但是,互聯網企業變化太快了,在國內,京東、拼多多虎視眈眈,發展勢頭不容小覷,沒准哪天就超越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人工智慧革命的到來,阿里不想落後就得投資、投資再投資,所謂的買買買,就是不想在ai方面落伍,但是,需要大量的持續的資金投入,所以,現在趁著阿里前景大好的時候融資,為未來准備好糧草,僅是個人的猜測,歡迎大家討論。
Ⅷ 為什麼有人說阿里巴巴已經大到無法倒了
現在的阿里巴巴看起來很是牢固,十分強大,但是說已經大到無法倒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科技公司技術更新速度很快,如果抓不住主要潮流,跟緊市場,就很有可能被後來者趕上,想想國內四個門戶網站也沒有風光多久就被bat超越了。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倒一個企業就是停滯不前的。如果阿里迅速倒下,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劇烈風波,如果是慢慢倒下如同上了年紀的老朽,到了年紀只能退休,那阿里的倒下對整個社會來說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Ⅸ 阿里巴巴 AI labs 為什麼要引進兩位年薪百萬美元的科學家
兩位科學家的年薪達到百萬美元。據悉,阿里巴巴人工智慧實驗室以研發人員為主,佔比約八成。除了陳穎、譚平外,核心產品及技術研發團隊還包括負責人陳麗娟、語音技術首席科學家聶再清、首席設計師李劍葉、硬體終端總經理茹憶、產品運營總經理杜海濤等。
阿里方面表示,陳穎博士的專業積累可以幫助阿里提升視覺能力,更好的賦能AIoT生態合作夥伴,同時,阿里的業務可以為其繼續探索機器對於這個世界和人的理解力提供豐富的研究場景。而在譚平看來,阿里主要看中自己在演算法方面的一些經驗,「最近這幾年AI非常火,其中做兩維圖像的識別、檢測的工作比較多,但是在三維視覺方面還比較缺乏。」「譚平教授所從事的真實感的三維重建技術,則可以幫助阿里進行商品、店鋪的三維建模以及打造沉浸式的電商體驗。」阿里方面表示。譚平表示,團隊未來可能會做一個全息世界的項目,通過建立一個真實世界的三維數字化版本,讓用戶可以在虛擬的世界裡面來做真實世界裡面的很多事情。比如用戶可以在虛擬商店裡購物,而店鋪也可以脫離空間的限制,實時進行空間或者貨物更新,相比單純的商品列表更加豐富立體,進而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除了三維空間購物,譚平及團隊未來還將研究AR或機器人導航產品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