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騰訊計劃打造的醫療與人工智慧,為何能被稱為「救命的AI」
數字醫療專家喬爾·杜德利分享了人工智慧、大數據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杜德利團隊於今年6月發現了阿爾茨海默病的新可能成因,他期待通過數據的積累,未來做出突破。他說:「我的夢想就是所有的診所、病人都能夠連結在一起,我們可以進行信息的分享。」人工智慧解決多領域難題 騰訊打造「救命的AI」
發布於2017年8月的「騰訊覓影」是騰訊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目前已構築起兩項核心能力:利用AI醫學影像分析,實現食管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乳腺癌等疾病的早篩;以及利用AI輔診引擎,對700多種疾病風險進行預測診斷。2017年11月,科技部宣布,依託騰訊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截至2018年7月,騰訊覓影已累計輔助醫生閱讀醫學影像超1億張,服務超百萬患者,提示高風險病變15萬例。
『貳』 2021年,有哪些科技股值得關注
2021年,最值得關注的優質科技股名單,建議收藏!
電子製造行業
1、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全球安防視頻監控產品龍頭企業。公司為全球提供領先的視頻產品、專業的行業解決方案與內容服務。服務的對象有:公安、交通、司法、文教衛、金融、能源、智能樓宇等。
公司看點:全球各產業智能化、數字化加深,以視頻為核心的智能物聯網應用正逐步加大。
2、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被譽為國內的「富士康」,有超越富士康成為,全球第一消費電子製造龍頭的潛力。公司專注於研發生產:連接器、連接線、馬達、無線電子、FPC、無線、聲學、電子模塊等產品,廣泛運用於消費電子、通訊、企業級、汽車以及醫療等領域。
公司看點:進入蘋果產業鏈。相關業務有:蘋果手機組裝、無線藍牙耳機模組代工、蘋果智能手錶代工。
3、防護玻璃龍頭:藍思科技,全球消費電子防護玻璃龍頭企業。公司主要產品有:3C(手機、平板、筆記本)防護外屏、數碼相機鏡片、智能穿戴玻璃材料、車載電子玻璃材料等。
公司看點:進入蘋果產業鏈。為蘋果手機提供外屏、邊框、背面玻璃蓋板等,未來有望繼續深入蘋果智能手錶、VR、AVR等產品。
4、TWS代工龍頭:歌爾股份,全球無線藍牙耳機模組代工龍頭企業。公司專注於聲學、感測器、光電、3D封裝模組等精密零組件,未來有望在VR、AVR、智能穿戴等多領域發力。
公司看點:進入蘋果產業鏈。代工蘋果的Air pods、Air pods pro等產品。
5、ODM+功率半導體龍頭:聞泰科技,全球智能手機組裝、功率半導體龍頭企業。
公司看點:5G換機潮的催化,以及新能源汽車帶來的半導體器件使用增量。近期收購歐菲光攝像頭模組業務,切入蘋果供應體系,或許在未來跟蘋果公司能有更深入的合作。
其他科技行業
1、通訊設備龍頭:中興通訊、億聯網路。
中興通訊,全球5G基建龍頭企業之一,受益於5G產業發展的催化。
億聯網路,全球SIP話機龍頭企業,受益於企業通信(視頻會議)的蓬勃發展。
2、光學電子龍頭:京東方A、TCL、三安光電。
京東方A、TCL,全球面板雙巨頭。受益於日韓企業(如三星、JDI),逐步退出面板業務,雙巨頭市場份額、產品單價迎來雙豐收。
三安光電,國內二極體外延及晶元龍頭企業。公司看點主要是mini-LED這個新生產品,能帶來多大的市場發展空間,目前公司是這個領域的龍頭。
3、激光裝備龍頭:大族激光,亞洲工業激光裝備龍頭企業。
公司看點:IT業務受益於下游擴產需求,PCB激光受益於5G伺服器和國產替代,兩大業務有望保持高增長。另外,光刻機、光伏等激光設備的拓展,將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長力。
4、計算機設備龍頭:中國長城,國內計算機設備龍頭企業。
公司看點:是國內少數能生產自主可控的計算機企業之一,產品包括筆記本、台式機、一體機。
我是股市干貨君,一位致力於挖掘好公司的職業投資人,轉發、分享、點贊文章,更多精彩投資訊息等著你!
*本文已簽約維權公司,請勿私自抄襲!違者必究!
*免責申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投資者需自行決斷,並承擔投資風險!
『叄』 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鏈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創新分析報告》
第1章:互聯網對中國醫療行業的重構與推動
1.1 互聯網+醫療主要解決的五大問題
1.1.1 改變健康管理方式
1.1.2 重構就醫方式
1.1.3 重構醫患生態
(1)從院方角度
(2)從患者角度
(3)互聯網的介入讓醫患關系重新得到改善
1.1.4 改善就醫體驗
(1)預約掛號環節
(2)繳費環節
1.1.5 重構購葯方式
1.2 互聯網+醫療市場的四大驅動力
1.2.1 國家政策利好
(1)公立醫院改革步伐加快
(2)醫生多點執業簡化注冊審批程序
(3)葯品網路銷售監督管理辦法將出台
(4)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意見正式出台
1.2.2 相關技術推動
(1)感測器技術日臻成熟
(2)無線技術日益成熟
(3)互聯網普及率上升
(4)機器深度學習技術發展
(5)大數據和雲技術迅速發展
1.2.3 發展環境變化
(1)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
(2)慢性病人群進一步增加
(3)人們健康管理意識增強
(4)環境惡化致就醫需求增大
1.2.4 市場資本推動
(1)PE/VC融資
(2)互聯網巨頭
第2章: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模式創新
2.1 中國互聯網+醫療商業模式切入點及創新
2.1.1 從患者角度切入
(1)健康管理環節上
(2)自診和自我用葯環節上
(3)在院內導診、候診和診斷環節上
(4)醫院外康復環節上
2.1.2 從醫生角度切入
(1)幫助其連接更多患者
(2)幫助其提高行醫水平
2.1.3 從醫院角度切入
(1)建設醫院信息系統
(2)打造網上醫院
(3)輔助營銷
(4)提高服務患者的水平
2.2 中外互聯網+醫療盈利模式及收費方向探索
2.2.1 向葯企收費的盈利模式
(1)向葯企收費的盈利模式概況
(2)國外案例分析借鑒:Epocrates基於軟體的雙向服務
2.2.2 向險企收費的盈利模式
(1)向險企收費的盈利模式概況
(2)國外案例分析借鑒:WellDoc:向保險公司與企業僱主收費
2.2.3 向患者收費的可行方式
(1)向患者收費的可行方式分析
(2)國外案例分析借鑒:Zeo
2.2.4 向醫生收費的可行性分析
(1)向醫生收費的可行性概述
(2)國外案例分析借鑒:Zocdoc醫患對接平台
1)公司簡介
2)提供的主要服務
3)盈利模式
4)經驗總結
2.2.5 向醫院收費的盈利模式
(1)向醫院收費的盈利模式概述
(2)國外案例分析借鑒:Vocera醫院移動通訊,向醫院收費
1)主要產品功能
2)Vocera的盈利模式
3)經驗和教訓總結
2.3 中國互聯網+醫療模式最具潛力的四大方向
2.3.1 在線問診
2.3.2 醫葯電商
2.3.3 預約掛號
2.3.4 智能設備
第3章:互聯網+醫療行業投資並購分析
3.1 美國互聯網+醫療領域投資並購分析
3.1.1 投資情況
(1)投資概況
(2)細分領域
(3)重點案例
3.1.2 並購情況
3.1.3 IPO情況
3.2 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投資分析
3.2.1 投資概況
3.2.2 融資階段
3.2.3 細分領域
3.2.4 地域分布
3.3 中國互聯網+醫療企業IPO分析
3.3.1 企業數量
3.3.2 募資金額
3.3.3 重點案例
3.4 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並購分析
3.4.1 數量金額
3.4.2 重點案例
第4章:重點企業互聯網+醫療業務布局
4.1 國際科技巨頭的互聯網+醫療布局
4.1.1 IBM互聯網醫療布局總覽
4.1.2 蘋果互聯網醫療布局總覽
4.1.3 微軟互聯網醫療布局總覽
(1)NExT計劃:醫療創新領導者
(2)微軟在醫療領域投資情況
(3)微軟整個互聯網醫療布局
4.2 國內互聯網巨頭的互聯網+醫療布局
4.2.1 網路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布局特點
4.2.2 阿里巴巴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布局特點
4.2.3 騰訊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布局特點
4.2.4 京東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布局特點
4.2.5 小米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布局特點
4.3 其它上市公司互聯網+醫療布局
4.3.1 衛寧健康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發展規劃
4.3.2 萬達信息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發展規劃
4.3.3 運盛醫療
(1)互聯網+醫療布局優勢
(2)互聯網+醫療布局舉措
(3)互聯網+醫療發展規劃
第5章:中國互聯網+醫療發展前景與潛在趨勢
5.1 中國互聯網+醫療面臨的三大機遇
5.1.1 需求激增與有限供給創造行業發展大機遇
(1)讓更多患者獲得醫療
(2)讓患者獲得合適的醫療
(3)極致化患者體驗
5.1.2 資本回歸互聯網醫療行業創造良好機遇
5.1.3 中外環境差異創造絕佳創新機遇
(1)政策差異
(2)醫院差異
(3)醫生差異
5.2 中國互聯網+醫療面臨的三大挑戰
5.2.1 配套政策
5.2.2 標准缺失
5.2.3 信息孤島現象
5.3 中國互聯網+醫療最值得關注的四個潛在趨勢
5.3.1 行業潛在趨勢——從紛雜到整合,行業集中度迅速提升
5.3.2 商業模式潛在趨勢——從獨立環節到重度服務閉環
(1)從患者角度看
(2)從醫療平台角度看
5.3.3 資本介入趨勢——早期投資熱度下降,中後期更易受到青睞,產業資本活躍
5.3.4 政策發展趨勢——開放仍是主旋律
(1)在多點執業方面
(2)在處方葯方面
(3)在民營醫院方面
(4)在商業保險方面
圖表目錄
圖表1:2011-2018年中國網民規模及互聯網普及率情況(單位:億人,%)
圖表2:204-2017年中國醫療大數據應用市場規模統計(單位:億元)
圖表3:2011-2017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數量及占總人口比重情況(單位:億人,%)
圖表4:2011-2018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VC/PE融資情況(單位:億美元,起)
圖表5:2018年Q2國內醫療健康行業VC/PE融資重點案例(單位:億美元)
圖表6:BAT巨頭互聯網醫療布局分析
圖表7:大姨嗎盈利模式分析
圖表8:咕咚運動網上商城
圖表9:好大夫在線發展歷程
圖表10:好大夫患者端為患者提供便利的就診前服務
圖表11:春雨醫生商業模式
圖表12:支付寶未來醫院移動就醫平台
圖表13:中衛萊康商業模式解構
圖表14:丁香園商業模式解構
圖表15:杏樹林商業模式解構
圖表16:互聯網+醫療模式最具潛力的四大方向
圖表17:2011-2017年美國數字醫療領域融資情況(單位:億美元,筆)
圖表18:2017年美國數字醫療細分領域融資情況(單位:億美元,筆)
圖表19:2017年美國數字醫療領域投融資交易重點案例(單位:億美元)
圖表20:2014-2017年美國數字醫療領域並購情況(單位:筆)
圖表21:2012-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領域投資情況(單位:起)
圖表22: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融資階段結構(單位:起,%)
圖表23: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融資細分領域(單位:起)
圖表24:201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融資地域分布(單位:起)
圖表25:2011-2018年中國醫療健康企業IPO數量(單位:家)
圖表26:2011-2018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IPO募資金額(單位:億美元)
圖表27:2017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IPO募資金額(單位:億美元)
圖表28:2011-2017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並購情況(單位:百萬美元,起)
圖表29:2017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重點並購案例(單位:百萬美元,%)
圖表30:2018年上半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重點並購案例(單位:百萬美元,%)
圖表31:IBM20世紀的重要醫療舉措
圖表32:IBM近年醫療健康產業布局情況
圖表33:蘋果公司互聯網醫療產業布局情況
圖表34:微軟中國創業孵化園入選的醫療類企業
圖表35:微軟近年來醫療行業投資情況(單位:美元)
圖表36:微軟互聯網醫療行業布局情況
圖表37:網路互聯網醫療布局情況
圖表38:阿里「自有」醫療布局
圖表39:阿里「投資」醫療布局
圖表40:騰訊「自有」醫療布局
圖表41:騰訊「投資」醫療布局
圖表42:京東互聯網醫療布局情況
圖表43:京東互聯網醫療投資布局
圖表44:小米互聯網醫療布局情況
圖表45:衛寧健康創新「4+1」戰略
圖表46:衛寧健康生態與「4+1」布局
圖表47:萬達信息互聯網醫療布局情況
圖表48:運盛醫療互聯網醫療布局情況
圖表49:互聯網醫療的創新機遇
圖表50:中國互聯網+醫療面臨的挑戰
『肆』 馬化騰騰訊股票佔比
馬化騰個人僅持有騰訊股份14.3%。
【拓展資料】
騰訊公司的微信(WeChat)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由張小龍所帶領的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台通過網路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路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流媒體內容的資料和基於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台「、」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截止到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經覆蓋中國94%以上的智能手機,月活躍用戶達到8.06億,用戶覆蓋200多個國家、超過20種語言。此外,各品牌的微信公眾賬號總數已經超過800萬個,移動應用對接數量超過85000個,廣告收入增至36.79億人民幣,微信支付用戶則達到了4億左右。微信提供公眾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戶可以通過「搖一搖」、「搜索號碼」、「附近的人」、掃二維碼方式添加好友和關注公眾平台,同時微信將內容分享給好友以及將用戶看到的精彩內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微信由深圳騰訊控股有限公司(Tencent Holdings Limited)於2010年10月籌劃啟動,由騰訊廣州研發中心產品團隊打造。該團隊經理張小龍所帶領的團隊曾成功開發過Foxmail、QQ郵箱等互聯網項目。騰訊公司總裁馬化騰在產品策劃的郵件中確定了這款產品的名稱叫做「微信」。
微信提供的閉環式移動互聯網商業解決方案中,涉及到的服務能力包括:移動電商入口、用戶識別、數據分析、支付結算、客戶關系維護、售後服務和維權、社交推廣等。這也預示著微信再次加大商業化開放步伐,為合作夥伴提供連接能力,助推企業用戶商業模式的移動互聯網化轉型。
通過為合作夥伴提供「連接一切」的能力,微信正在形成一個全新的「智慧型」生活方式。其已經滲透進入以下傳統行業,如微信打車、微信交電費、微信購物、微信醫療、微信酒店等。為醫療、酒店、零售、百貨、餐飲、票務、快遞、高校、電商、民生等數十個行業提供標准解決方案。
『伍』 涉足軟體服務行業的股票有哪些
軟體服務概念股
軟體服務概念股(軟體上市公司)包括軟體外包上市公司、管理軟體(包括ERP軟體上市公司、財務軟體上市公司)、電力行業軟體上市公司、金融行業軟體上市公司、醫療行業軟體上市公司、電信行業軟體上市公司、物聯網應用軟體上市公司、智能交通軟體上市公司、安全軟體上市公司以及其他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軟體外包上市公司:
1.中國軟體(600536.sh),公司主營軟體與信息產品開發、行業應用及系統集成服務、歐美及日本地區的軟體外包業務,產品覆蓋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行業應用軟體三大領域;公司還是A股唯一一家擁有LINUX操作系統與辦公軟體業務的企業。
2.用友軟體(600588.sh),公司是亞太本土第一大企業管理軟體供應商,中國最大的管理軟體、ERP軟體、財務軟體、客戶管理軟體、財政軟體、金融企業管理軟體、資產管理軟體供應商,也是中國最大的獨立軟體供應商;公司形成了NC、U8、「通」三條戰略業務線,NC業務重點推進建築地產、冶金、電力、煙草等行業業務,HRM軟體簽約中國電信、中國聯通(600050)等戰略大客戶,ERP軟體鎖定6個重點行業:金融、煙草、冶金鋼鐵、軍工、房地產和行政事業,並有望向煤炭和電信業延伸;公司通過擁有100%股權的上海英孚思為信息科技主要從事汽車行業應用軟體和解決方案的設計、研發及實施。
3.浙大網新(600797.sh),公司外包服務事業集團積極推進離岸、在岸服務外包協同發展,把握並購機遇,形成了跨越日本、歐美、中國三個服務外包市場以及從ITO、BPO到KPO全方位外包服務業務體系;公司子公司InsigmaU.S.,Inc.簽訂軟體集成開發總包協議,將以軟體項目總包集成商的身份為該機構提供具有市場領先地位的核心管理平台、醫療管理等一系列軟體集成開發服務。
4.海隆軟體(002195)
5.神州泰岳(300002.sz)
管理軟體上市公司(包括ERP軟體上市公司、財務軟體上市公司):
1.久其軟體(002279.sz),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管理軟體供應商主要從事財務決算、統計及決策分析,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等相關系統及平台的研究和開發,以提供報表管理軟體、商業智能軟體、ERP軟體等管理軟體產品及其服務為主營業務;公司參股20%的拜特科技是專業從事資金管理軟體產品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2.用友軟體(600588.sh)
3.華力創通(300045.sz),公司投資建設「企業信息化項目」包括網路基礎平台建設和信息化系統建設,保障信息化過程中信息系統軟體之間的必要交互,相互協作,為企業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信息平台。
4.三五互聯(300051.sz),公司企業信息化軟體通過SaaS模式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OA和CRM等服務。
電力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1.東方電子(000682.sz),公司以電力系統自動化、信息化和能源管理系統解決方案為主營業務,並已進入鐵道(包括鐵路、城市、地鐵)自動化領域和智能電網領域;公司參股45%的煙台海頤軟體業務主營集中在電力、公安領域。
2.遠光軟體(002063.sz),公司電力專業軟體、電力行業財務和管理軟體市場佔有率高達80%;公司與IBM在多個大型軟體項目合作,由IBM提供戰略咨詢、軟體實施、系統集成、伺服器、網路存儲等技術支持。
3.新世紀(002280.sz),公司軟體業務主要面向電力、煙草行業,退出了與SAP公司ERP融合的電力安全生產管理系統解決方案、工商信息協同系統;公司收購的南京江琛自動化系統是一家專門從事電力系統安全生產管理軟體研究開發、生產銷售和工程服務的高新技術公司,長期專注電力系統相關軟體的開發。
金融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1.長城信息(000748.sz),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金融電子和醫療電子系統領域,參股55%的長城信息海南系統技術有限公司為嵌入式軟體開發與高級人才培訓基地。
2.海隆軟體(002195.sz),公司軟體服務業務佔92%,應用領域包括金融信息領域、移動通訊領域、物流流通領域;公司是國內主要對日軟體外包企業之一,擁有嵌入式軟體外包業務、CAD軟體包外包業務。
3.同花順(300033.sz),公司主要提供證券、期貨軟體終端和手機金融服務網。
4.銀之傑(300085.sz),公司主營軟體產品為銀行影像應用軟體產品、電腦驗印系統產品。
5.御銀股份(002177.sz),公司在金融領域擁有KTUDP統一開發平台和多國貨幣自動識別系統。
6.三泰電子(002312.sz),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安防監控系統、電子回單系統、ATM監控系統、智能排隊管理系統、銀行數字化網路安防監控系統。
7.金證股份(600446.sh),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金融證券軟體開發商之一;公司通過深圳市衛生信息網數據交換與信息共享平台建設項目,由此拓展醫療衛生IT領域;公司承建了深圳、珠海、許昌等城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數字執法系統。
8.恆生電子(600570.sh),公司是一家以證券、銀行、基金等行業應用軟體開發為主營業務的民營高科技企業;目前公司在國內證券行業應用軟體開發領域占據了領先的地位,並計劃進入社會保險、電信行業等行業應用軟體領域;公司控股99.975%的上海聚源是一家專業從事金融數據服務的機構。
9.湘郵科技(600476.sh),公司產品主要是應用軟體和支撐平台,擁有證券、財政、XMOVE車輛調度系統等5條產品線。
醫療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1.浙大網新(600797.sh)
2.長城信息(000748.sz)
3.南天信息(000948.sz)
電信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1.新大陸(000997.sz),公司行業應用軟體開發及服務業務占經營業務59%,公司業務包括中國移動電子回執項目、動物識別溯源系統項目(二維碼系統)。
2.七喜控股(002027.sz),公司100%控股的廣州賽通移動科技經營范圍包括手機軟體設計和通訊設備設計。
3.科大訊飛(002230.sz),公司主要業務集中在語音支撐軟體、行業應用系統領域;公司語音搜索電信增值業務已經推廣應用到全國28個聯通省級運營點、9個移動省級運營點以及10個電信省級運營點。
4.神州泰岳(300002.sz),公司是中國移動飛信和農信通產品合作夥伴,參股8%的大連華信是國內目前排名第二的外包服務公司,其業務主要來自日本市場。
5.聯信永益(002373.sz),公司在電信應用軟體行業排名進入前十;公司收購(100%股權)的長沙創新艾特數字集成主要從事煙草行業軟體開發與服務。
6.華平股份(300074.sz),公司主要從事基於IP網路的多媒體通信系統的研究、開發、銷售和技術服務,主要產品包括視頻會議系統、視頻監控指揮系統和行業解決方案。
7.浪潮軟體(600756.sh),公司專注於軟體及系統集成業務,控股100%的山東浪潮通信系統主要經營業務為圍繞著第三代移動通信(3G)軟體平台、增值業務服務和無線互聯網等進行的系統開發、生產、銷售等。
8.南天信息(000948.sz),公司軟體及系統集成業務占經營業務30%,主要集中在電子、醫葯行業。公司擁有南天移動互聯網支付應用綜合解決方案。
物聯網應用軟體上市公司:
1.遠望谷(002161.sz),公司業務領域覆蓋鐵路、煙草物流、軍事應用等領域;其全資子公司深圳射頻智能科技主營畜牧業自動識別追溯系統。
2.太工天成(600392.sh),公司在IT業務上已基本形成以自主知識產權為主的智能化電子產品、應用軟體及網路系統為主營方向的產業格局,擁有「感應式數字液位感測器及其測報系統」自主知識產權,圍繞該技術的測控系統集成是利潤主要來源。
3.華勝天成(600410.sh),公司擁有雲計算環境下的信息融合服務平台建設及市場推廣項目、物聯網應用支撐平台的研發及行業應用推廣項目、面向「服務型城市」的新一代信息整合解決方案、數據治理軟體及行業解決方案;公司收購現代前鋒軟體100%股權,增加公司在電信行業核心競爭力;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華勝天成軟體技術通過CMMI和國家保密局組織的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涉密甲級資質。
智能交通軟體上市公司:
1.紫光股份(000938.sz),公司主要軟體產品包括專業圖文系統;公司參股26.62%的紫光捷通科技介入智能交通(包括公路交通、軌道交通、城市交通)監控、收費、售票系統。
2.川大智勝(002253.sz),公司業務領域包括空管自動化系統和地面交通管理系統;公司空管自動化系統是第一套國產民航主用系統,在空管重大軟體市場佔有率位居國內企業第一;地面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統核心技術是「高速行駛汽車號牌自動識別系統」。
3.皖通科技(002331.sz),公司主營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設,承擔有高速公路綜合信息管理系統、皖通高速(600012)公路綜合信息系統、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綜合服務平台、高速公路機電系統運行維護平台;公司持有100%股權的煙台華東電子軟體技術主要軟體產品集裝箱軟體CiTOS、散雜貨軟體GCTOS、船代軟體在細分領域市場佔有率均位居前列。
4.交技發展(002401.sz),公司主要從事智能交通系統集成和工業自動化業務,自主開發有i-SCOPE交通監控軟體平台。
5.四維圖新(002405.sz),公司產品包括車載導航、消費電子導航和電子地圖服務,是國內導航電子地圖龍頭企業,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導航電子地圖資料庫和更新網路體系,在中國車載導航地圖市場份額超過60%;在GPS手機地圖市場佔有率達到68.64%、在PND地圖市場佔有率為18.73%;每天通過LBS和互聯網地圖服務使用公司地圖產品的點擊量達9100萬次;在移動位置服務領域與中國移動、電信等深度合作,而在互聯網地圖服務領域,網路、騰訊、攜程等網站均使用了公司導航地圖。
6.塞維智能(300044.sz),公司主營業務包括軌道交通智能化和建築智能化控制系統,其城市軌道交通智能化系統解決方案包括綜合安防系統、乘客資訊系統、綜合監控系統、通信系統、自動售檢票系統共5個系統。
7.銀江股份(300020.sz),公司主要業務分布於城市智能交通、智能醫療信息化、智能建築等物聯網行業應用領域。在城市交通智能化領域,主要產品有城市交通智能化管控綜合平台系統、城市交通智能化誘導系統、快速公交信號優先控制系統等各類城市交通管理應用系統;在醫療信息化領域,主要產品有整體信息化系統和電子病歷數據交換平台系統、無線醫護系統、病患管理系統。
8.超圖軟體(300036.sz),公司專注於從事專業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平台軟體的研究開發、產品銷售和技術開發服務;公司持有36.6%股權的日本超圖株式會社主要進行SuperMapGIS日文版的銷售和應用服務。
9.湘郵科技(600476.sh)
安全軟體上市公司:
1.啟明星辰(002439.sz),公司是信息安全行業龍頭企業,擁有內網安全系列軟體、網路管理軟體和泰合信息安全運營中心。
2.衛士通(002268.sz),公司是國內最大密碼產品供應商和特定敏感行業用戶市場最大信息安全廠商,擁有完整信息安全產品研發、製造和檢測試驗體系,是國內規模最大信息安全企業之一;公司擁有網路安全系列產品和「一Key通」綜合安全防護系統升級;另外,公司手機支付平台已基本完成系統測試與聯調,並與中國銀聯四川分公司法博衛士通Mo寶產品,逐步開始外部小范圍試用。
汽車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1.啟明信息(002232.sz),公司主營汽車電子軟體管理軟體與汽車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在汽車業管理軟體產品研發與服務和車載信息系統研製及服務兩個領域市場份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位,其核心產品包括企業資源計劃管理系統(ERP)、產品數據管理系統(PDM)、製造執行系統(MES)、供應鏈管理系統(SCM)、辦公協同系統(OA)、銷售管理系統(TDS)等;公司還研發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PS監控軟體和車載信息系統。
2.華東電腦(600850.sh),公司參股啟明軟體,持有24.586%股權。
3.軟控股份(002073.sz),公司主營輪胎橡膠行業應用軟體、系統集成開發和數字化裝備製造。
電子政務軟體上市公司:
1.數字政通(300075.sz),公司是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軟體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基於GIS應用的電子政務平台的開發和推廣工作,為政府部門提供GIS、MIS、OA一體化的電子政務解決方案,並為政府提供各個部門間基於數據共享的協同工作平台,主要產品包括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統、數字化城市管理無線數據採集系統、國土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和電子政務管理信息系統。
2.立思晨(300010.sz),公司主要面向政府機構和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提供辦公信息系統。
3.天源迪科(300047.sz),公司全資控股的上海天緣主營公安、政府行業的軟體開發及系統集成業務。
4.太極股份(002368.sz),公司主要為軍事、航天領域提供計算機、計算機軟體及系統設備,並承擔有基於國產基礎軟體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與決策支持系統建設應用課題。
5.易聯眾(300096.sz),公司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軟體及嵌入式軟體(IC卡)、硬體及系統集成和技術服務外包、民生信息服務等,是福建社保信息系統建設唯一的承擔單位。
6.東華軟體(002065.sz),公司主要從事行業應用軟體定製開發、系統集成及相關服務業務,並取得了計算機信息系統集成、設計國家秘密計算信息系統集成、CMMI資質,主要業務領域包括金融、能源、醫療、政府等行業和部門;公司承擔了國家發改委新一代互聯網網路監控分析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東華合創科技主要從事涉及政府、軍隊、軍工行業的軟體開發和信息系統集成業務;公司募資投入電信與移動增值業務系統、電子政務系統、商業銀行綜合業務系統、人力資源系統、煤礦聯網安全監控系統。
酒店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石基信息(002153.sz),公司是國內最主要的酒店信息管理系統全面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為酒店提供信息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酒店分校在線處理系統。
建築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廣聯達(002410.sz),公司主要為建築行業工程項目建設提供軟體產品和服務,包括工程造價軟體、項目管理軟體等。在工程造價軟體領域,市場佔有率約為53%,處於行業主導地位。
鋼鐵行業軟體上市公司:
寶信軟體(600845.sh),公司是上海寶鋼集團控股的上市軟體企業,核心產品為鋼鐵行業ERP、MES(鋼鐵行業市場佔有率70%)以及BI,業務遍及冶金、電力、交通、金融、貿易、醫葯衛生等多個行業,在企業信息化、過程自動化和城市信息化的三個領域具有領先的優勢。
軟體銷售上市公司:
1.綜藝股份(600770.sh),公司控股88.75%的北京連邦軟體占據了國內正版軟體零售市場30%的股份。
『陸』 阿里健康、騰訊覓影在AI醫療影像診斷行業算是龍頭企業么
阿里健康,騰訊,迅鷹在air一聊一象徵短行也算龍頭企業是非常好的企業,還得企業可以非常信任。你覺得。他怎麼樣?
『柒』 未來10年什麼最值得投資
一、 生態農業
種植業與養殖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在未來為了緊跟時代的變化,也會進行相應的轉型,生態農業包括生態種植業與生態養殖業。
1、 目前種植業所涉及的范疇很廣,例如室內的盆栽盆景,園林工藝以及鮮花裝飾等等,都與種植業息息相關,目前種植業已經像機械化方面發展,一邊實現大規模生產與管理。
2、 大家熟悉的雞排、豬扒等等原材料均來自於養殖場,加上目前大家的消費水準上升,相對應的需求量也會增加,因此養殖行業也會得到發展,值得一提的是,現在的養殖場並不像之前那樣臟亂,很多都已經進行了機械化管理,安全且衛生。
二、 人工智慧
為了解放生產力,很多的工廠採用機器代替人工,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簡易粗糙的機械化已經滿足不了當下的需求,人工智慧便應運而生,人工智慧的優點就是可以進行智能化處理,在一定的條件下做出相對應的操作,目前人工智慧已經不僅限於工廠,已經融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例如比較典型的就是智能關鍵,一鍵控制燈光溫度等等。
三、 新能源技術
中國是最大的新能源市場,發展新能源產業是改變我國的能源結構,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度,減少環境污染的必然選擇。像石油這類不可再生資源的蘊藏量是有限的,但是工業需求不會降低,因此急需開發出新能源來頂替,像目前的太陽能、風能等新興能源技術還未被完全開發出來,但是發展趨勢是不可質疑的,目前已經在致力於研發電動汽車來降低石油的消耗,太陽能熱水器也得到了推廣應用。
四、 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市場在國內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及國內老齡化程度的提高,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同時,一批利好政策的出台,為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的快速成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投資者可以選擇一些國產創新型醫療器械,智能家用醫療器械公司。
五、 消費娛樂行業
消費升級使得國人的消費習慣逐漸向文化娛樂領域延伸與發展,由漫畫、手游等衍生行業將帶動了在新生代人群之中流行的二次元產業的發展;除此之外,知識類的付費消費也將逐步成為民眾日常所需,
綜上所述,中國正處於快速發展過程中,各行各業都面領著壓力與挑戰,符合發展需求的行業都有著無限的發展潛能。
『捌』 談一談阿里騰訊百度三巨頭到底在人工智慧醫療如何布局
騰訊,企鵝醫生,騰訊通過自建、合作、投資三種手段連接了患者、醫生、醫院這三大醫療主體。阿里巴巴:ET醫療大腦,因為他自身有支付寶平台,所以方便了很多。網路:依然結合搜索引擎。因為自身是主要搞搜索引擎通過海量醫療數據、專業文獻的採集與分析,輔助醫生完成問診。
『玖』 人工智慧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呢
人工智慧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人工智慧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網路網路(BAIDU)、騰訊(TCTZF)、阿里巴巴(BABA)、科大訊飛(002230)等。
本文核心數據:
全球人工智慧行業市場規模情況,歐洲人工智慧市場投資情況,美國人工智慧市場投資情況,歐洲人工智慧市場投資情況,日本人工智慧市場投資情況,全球人工智慧行業整體發展趨勢
1、 人工智慧行業規模巨大
當今,全球科技界最炙手可熱的名詞莫過於「人工智慧」,全球科技巨頭諸如谷歌、微軟、蘋果、IBM、Facebook、英特爾等都將人工智慧視為下一個技術引爆點,紛紛砸入巨額投資展開研發與競爭。谷歌把人工智慧作為未來重大戰略,全力開發「谷歌大腦」;Facebook斥巨資成立人工智慧實驗室;微軟推出旨在探索人類大腦奧秘的人工智慧系統「Adam」(亞當),直接與「谷歌大腦」抗衡。
近年來,深度學習+大數據+並行計算共同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實現跨越式發展。「人工智慧+」應用已開始落地開花,從智能安防,到智能客服,再到智慧教育和智慧醫療等。基於人工智慧技術的各種產品在各個領域代替人類從事簡單重復的體力或腦力勞動,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生活質量,也促進了各個行業的發展和變革。
得益於深度學習等AI技術的進步,以及Al在各個行業的深入應用,產業發展迅速。根據沙利文的統計預測,2019年全球人工智慧行業的市場規模約為1917億美元,初步估計2020年全球人工智慧規模將達到2335億元。
2、歐美國家投資規模波動上漲,日本相較歐美差距較大
歐洲人工智慧處於領先地位,近年來,歐洲為推動人工智慧的發展,歐盟制定了覆蓋整個歐盟的人工智慧推進政策、研究和投資計劃,協同推進戰略實施,確保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全球競爭力。從2014-2020年的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來看,歐洲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資規模呈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行業投資熱度有所下降,相對而言保持穩定。2020年,歐洲人工智慧相關投資事件為40起,投資金額達到39.72億元。
美國在腦科學、量子計算、通用AI等方面超前布局,同時,充分依託矽谷強大優勢,由企業主導建立了完整的人工智慧產業鏈和生態圈,在人工智慧晶元、開源框架平台、操作系統等基礎軟硬體領域全球領先。
從2014-2020年的投資數量和投資金額來看,美國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資規模不斷擴大。雖然2019-2020年投資事件有所減少,但投資金額卻不斷增加,單筆平均投資金額持續上升。2020年,美國人工智慧相關投資事件為101起,投資金額達到429.23億元。
日本的人工智慧研究,首先是從大學校園里開始的。有日本機器人之父之稱的早稻田大學教授加藤一郎,早在1970年代就開始研發人工肌肉驅動之下的下肢機器人。1990年代又研發出以液壓和電機驅動的下肢機器人。而大阪大學智能機器人學教授石黑浩帶領的研究小組,在2010年就開發出了可以模仿人類表情的女性替身機器人。在戰略上,日本政府將人工智慧定位為增長戰略的支柱。
日本人工智慧市場的投資規模遠不如美國、歐洲和中國等國家和地區,其中日本人工智慧企業數量較少也是其中影響因素。
3、全球人工智慧將呈現螺旋式發展
未來全球的人工智慧將呈現螺旋式發展,同時在人工智慧應用快速普及的情況下,場景將呈現出快速整張的趨勢。細分賽道中,機器學習、圖像識別、智能機器人最具有發展潛力。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慧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