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潤東汽車是否會宣布破產
會的,三方資金一到期,如果不按時還款,銀行就不會與它合作,到時候即使不宣布破產也和破產一樣了,資金鏈斷了,沒錢進車,一網也會退的
② 經銷商陷入破產潮,賠錢賺吆喝的生意還能持續多久
文/宋雙輝
今年以來力帆、眾泰等汽車製造商紛紛陷入經營危機,「車企破產」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但實際上另一個群體汽車經銷商的現狀同樣不樂觀。
與汽車企業一樣,經銷商集團也在經歷洗牌,經營不善者就會被淘汰,行情再差,也依然有人能夠賺到錢。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③ 4家車企破產,龍頭經銷商集團關了31家4S店,車市進入寒冬
來源:汽車服務世界
11月份還沒過去一星期,整個汽車行業的輿論圈子儼然被知名車企重組、停擺、出售股權等新聞承包了。
1-4日,包括華晨、北汽、恆大、長江等在內的4家車企6次曝出不好的消息。
但這樣的廣匯,卻在疫情之後陷入了利潤下滑的困局,整體狀況也受到資本市場和汽車行業的共同關注。
業績上,1-9月,廣匯汽車的凈利潤13.12億元,同比下滑41.6%,與經銷商經營狀況直接掛鉤的現金流更是連續三個季度為負。
此前,《汽車服務世界》也報道過,廣匯汽車上半年的利潤下滑超6成,是下滑幅度最大的4S店集團。
渠道上,1-9月,廣匯汽車一共關閉了31家門店,新開了11家門店,集團門店規模減少了20家。
廣匯的盈利結構也發生了變化。作為主營業務的整車銷售板塊,該板塊1-9月在營收上佔了8成,但毛利率僅為2.55%。
與此同時,廣匯汽車的維修服務、傭金代理等業務,毛利率超50%,其中售後維修業務更是廣匯唯一出現利潤增長的業務。
在這樣的情況下,廣匯的資金鏈問題自然受到關注。
10月,廣匯汽車就被曝「資金鏈陷入緊張」,也有多個投資者針對「廣匯汽車資金呈現持續流出狀態」現象詢問廣匯汽車董秘。
關於公司股價、市值暴跌的原因,但廣匯卻並未給出回復。
但是,廣匯汽車三季度的現金流持續出現70餘億元的「漏洞」也是基本事實,為了補充流動資金,廣匯汽車控股股東還在9月質押了部分股權。
加上10月的時候正通、潤東先後發布股權轉讓/凍結信息,這些經銷商巨頭的動向真實反映了經銷商群體的經營壓力開始加劇。
巨頭們的資金壓力都始終存在,非巨頭的狀況自然也不敢說好。
4S店:被騙or賣龍蝦?這是一個問題
當賣車不再能獲得高額利潤已經成為現實的當下,4S店的日子不容易已經是基本事實。
此前,中國流通協會公布了3組數據體現了4S店的不易:上半年近八成4S店的新車銷量處於下滑趨勢;不到30%的4S店能盈利;有1019家4S店相繼退網。
4S店經銷商撐不下去退網、維權等新聞今年就沒停過,上述出問題的車企幾乎都被自己的經銷商維過權,在此就不過多贅述。
我們來看另一群4S店經銷商面臨困境後的做法和遭遇。
有相關人士指出:下半年汽車市場增長乏力,廠家填補市場的預期不容易實現。
各家車企業績止跌回升的背後,是成千上萬家汽車經銷商,背負著艱巨的任務,承受著巨大壓力。
這種情況下,一些撐不住、想擴大盈利空間的4S店經銷商,會選擇跟非主機廠/車企進行合作等方式減輕自身的負擔、增加自身的盈利空間。
但這種「沒有車企和所屬集團保護」的做法,其中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0月31日,浙樣紅TV報道:杭州多家寶馬經銷商與汽車代理公司合作,卻被騙了上千萬。
一位杭州蕭山汽車城十多年開店經驗的汽車經銷商老闆向媒體反映:自己與某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開展了業務合作,但從9月下旬開始,該公司老闆突然失聯、電話關機、辦公室人去樓空。
媒體在采訪過程中,陸續發現有不少當地4S店經銷商與車主均被該公司拖欠車款,金額高達1000多萬元。
這些經銷商之所以會受騙,原因很簡單:
1、價格便宜:原價28萬的寶馬車,該代理商只賣26萬,低於市場價的五六個點;
2、經銷商想要獲取更多利潤,從該公司訂車以後轉賣可以賺取差價。
3、經銷商會選擇的汽車事務代理公司都會是熟人且有過業務往來,有一定信任基礎。
上述報案的店主跟該公司老闆認識了十多年,卻還是被騙了。
事實上,車企與4S集團的每一次變動,對於最下游的4S店個體來說都是一次洗牌。
過程中他們要麼緊跟上游的腳步走一步看一步、要麼慌路求生找別的賺錢機會,有些4S店老闆覺得自己救不了自己的汽車生意,乾脆選擇發展第二產業了。
在湖北有汽車經銷商的投資人,一邊開店賣車,一邊開店賣小龍蝦,賣小龍蝦的利潤比賣一年車的利潤還高,這已經成為坊間「美談」。
是循規蹈矩繼續承壓苦苦支撐?還是冒著風險跟「車圈的老朋友(汽車事務代理公司)合作」/亦或者發展自己的第二春賣個龍蝦啥的?
這指不定會是未來3萬家4S店老闆隔三差五的靈魂拷問。
寫在最後:
本文的出發點並非唱衰4S店,只是盤點4S店群體當下的真實境況。
細心的讀者可能已經發現,文中並沒有出現「4S店遇難了、獨立售後能不能趁機獲益」等相關言論。
原因很簡單,今年4S店不好、獨立售後也不算理想,只是行業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巨頭整合的動作太多,導致大家的輿論焦點多放在了「強者正在如何越強」身上。
兩個月前,汽車服務世界發過一篇文章《2020年二季度,近1.5萬汽服店轉讓,實體店難在「實體」?》體現了汽服店現狀,其中提到了一點:去年誰店多,誰光榮;今年誰店多,誰頭大。
這其實表明:2020年,獨立售後面臨的窘境與車企、4S集團以及4S店群體是類似的。
動盪的時候,強者的抗風險能力雖然更強,但他們必須進行的轉型動作可能也更慢。
小船怕風浪,大船難轉彎。
-END-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