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研報 > 點擊科技股票

點擊科技股票

發布時間:2022-09-25 15:11:25

① 科技股票🈶哪些

科技方面的股票有
一、智能機器人
1、工業自動化:智雲股份(300097)、 科大智能(300222)、藍英裝備(300293)、匯川技術(300124)、寶德股份(300023)、海得控制(002184)、天奇股份(002009)
2、焊接(輸送)設備:佳士科技(300193)、瑞凌股份(300154)、南京熊貓(600775)、銳奇股份(300126)、、泰爾重工(002347)
3、工業機器人:、亞威股份(002559)、華中數控(300161)、三豐智能(300276)、巨輪股份( 002031 )、軟控股份( 002073 )、新時達(002527)、、機器人(300024)、GQY視訊(300076)、金自天正(600560)、博實股份(002698)、工大高新(600701)、錢江摩托(000913)、秦川發展(000837)、英威騰(002334)、上海機電(600835)、山河智能(002097)、金鷹股份(600232)
3、機器人控制器:慈星股份(300307)、科遠股份(002380)
4、家用機器人:紫光股份(000938)
萬訊自控(300112):自動化機械概念,智能閥門定位器、CCS壓力開關、氣動載入電動執行器、散裂中子源
法因數控(002270):09年研製開發的國內首台雙機器人切割工作站在陝汽順利通過驗收並投產運行
海倫哲(300201):消防機器人,公司現有多款機器人產品,主要用於消防領域,如滅火機器人,破拆機器人等
日發精機(002520):RFSCD系類直角坐標機器人,數控機床、機械產品
雷柏科技(002577):機器人集成業務或成主業之一
二、智能穿戴
1、谷歌眼鏡:環旭電子(601231)、水晶光電(002273)、康耐特(300061)、長江通信(600345)、共達電聲(002655)
2、體感技術:聯創光電( 600363)、數碼視訊(300079)、高德紅外(002414)、漢王科技(002362)、川大智勝(002253)、科大訊飛(002230)、漢威電子(300007)、蘇州固鍀(002079)、中穎電子(300327)
3、柔性電路:超華科技(002288)、中京電子(002579)、丹邦科技(002618)、得潤電子(002055)、深圳惠程(002168)、生益科技(600183)、金利科技(002464)、興森科技(002436)
4、智能耳機:漫步者(002351)、奮達科技(002681)、歌爾聲學(002241)
5、可穿戴晶元:北京君正(300223)
6、ihealth:九安醫療
其他可穿戴設備:上海新陽(300236)、福日電子(600203)、長電科技(600584)、達華智能(002512)、榮科科技(300290)

② CEO是什麼意思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首席執行官,是美國人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創新時的產物。
CEO是一個帶有褒義的尊稱,是一個企業掌舵人的意思。在亞洲大多數通用華文的資本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地區)的中小企業中,CEO的稱呼是「老闆」的代名詞,並非嚴謹的專指行政總裁,而被直接作為中小企業管理者的英文簡稱使用。嚴格來說,首席執行官是一個不恰當的稱呼,它是英語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譯,行政總裁才是CEO最恰當的翻譯。但由於「首席執行官」這個名詞在中國內地已經廣泛傳開,人們已經慢慢習慣了這個不恰當的稱謂。
CEO與總經理,形式上都是企業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東權益代言人————大多數

著名CEO王志東(3張)情況下,CEO是作為董事會成員出現的,總經理則不一定是董事會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CEO代表著企業,並對企業經營負責。由於國外沒有類似的上級主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牽制,CEO的權威比國內的總經理們更絕對,但他們絕不會像總經理那樣過多介入公司的具體事務。CEO作出總體決策後,具體執行權力就會下放。由專管人員來負責執行,所以有人說,CEO就像我國50%的董事長加上50%的總經理。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人們發現近來一些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功企業,正在競相推行CEO制度,於是產生了中國的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中國CEO代表人物:王志東先生-新浪網創始人、點擊科技創始人。
編輯本段
基本職責

概括地說,CEO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往往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經營管理決策的權力。在較小的企業中首席執行官可能同時又是董事會主席和總裁,但在大企業中這些職務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擔任的,避免一個人在企業中扮演過大的角色、擁有過多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與公司的擁有人(即股東)之間發生利益沖突。
CEO的主要職責是:
一,對公司的一切重大經營運作事項進行決策,包括對財務、經營方向、業務范圍的增減等;
二,參與董事會的決策,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三,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
四,對外簽訂合同或處理業務;
五,任免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六,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業務情況,提交年度報告。
CEO的其他職責還可以包括樹立、鞏固或變更企業文化,團隊建設等等。
編輯本段
出現歷史

CEO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企業領導人與職業經理人兩種身份的合一。 CEO制度實質上是將董事會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經理手中。CEO最早起源於美國公司結構治理,近年來,中國一些企業紛紛實行首席執行官制度,出現了中國歷史上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CEO)。企業首席執行官制度的出現是對傳統公司治理結構的新挑戰。根本上來說,公司的擁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就是CEO出現的原因。
CEO往往未必擁有公司的任何股權,但其決策權力非常大,可以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作出重大決策。事實上,很多公司會用贈送股份或者贈送認股權證作為CEO報酬的一部分。因此,盡管CEO最初未必擁有股權,但很多CEO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會擁有公司股權,或者他/她在自願的情況下,會用自己賺取的薪金和獎金(花紅)來購買公司的股票。
設立CEO已成為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公司治理方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都設有這一職位。CEO在我國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一些網路公司中,在那裡,CEO往往是自封的,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也很少有人去研究這一稱謂對中國企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後來,CEO一職在中國許多公司尤其是傳統大公司中陸續出現,例如,海爾的張瑞敏、贏創的趙允哲、春蘭的陶健幸、康佳的陳偉榮、長虹的倪潤峰相繼改稱CEO。據不完全統計,到2002年中國公司中自稱為CEO的就已達到1.2萬人。
企業CEO制度是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把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權交給最有能力去管理公司的人,這個人就是CEO,也就是首席執行官。有時候,擔任企業CEO的,可以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也可以是總經理。

中外著名的CEO(17張)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CF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人力資源總監(CHO,Chief Human Resource Officer )、首席運營官(COO, Chief Operations Officer)、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
在國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已建立並運轉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1980年代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日漸繁忙。由於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阻滯和溝通障礙,影響了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一些企業開始對傳統的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式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變革。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之一。
編輯本段
制度意義

CEO體現著真真正正的擁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CEO這個職位擁有很大的權力,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並不需要凡事先請示老闆或者最高管理層。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日漸繁忙。由於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阻滯和溝通障礙,影響了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一些企業開始對傳統的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式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變革。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之一。它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原來董事會手中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原有經營層手中。CEO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裁,它的權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長的權力。董事會成為小董事會,其主要職能是選擇、考評和制定以CEO為中心的管理層及其薪酬制度。CEO雖不是企業的出資人,但它對重大決策卻有拍板權。在國外,對CEO的約束主要不是董事會,而是企業中一個稱為戰略決策委員會的機構。這種戰略決策委員會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經營決策的主要權力機構。在許多國家,組成戰略決策委員會的人員大部分不是企業中的人,更不是企業的出資人,而是社會上從事企業管理、經濟學、法學等方面專業的知名人士。所以說,是人力資本控制了企業,而不是出資人,出資人的利益僅僅表現在產權的利益回報上。 CEO的設立,體現了能者為之,以人為本和為人力資本合理定價的思想。我們通常所講的兩權分離理論為基礎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模式正在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示,現代生產正在由圍繞機器轉向圍繞知識進行。人力資本由此取得了對貨幣資本的壓倒性地位。人們不難發現,年薪制、股票期權以及其他類似的激勵舉措只不過是市場為合理定價企業家人力資本而順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家人力資本必然會找到自己的合理價位。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制度安排進入企業之後,已經引發了企業產權制度的巨大變革。人力資本除了獲得工資之外,還應該獲得產權回報。企業由出資人完全擁有的現象正在逐漸改變。CEO的出現,也標志著傳統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立的理論也已經有了重要修正。 面對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加入WTO,讓許多企業都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忙著策劃、調整,厲兵秣馬,以應對世界市場的挑戰。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國出現的。也應看到,我國一些企業的CEO只是稱謂上作了更改,實際上還是董事會決策下的總經理日常負責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CEO。應該說,人力資本作為資本走上前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最為主要的表現形式。一個企業總經理的稱謂改稱CEO,不能僅僅只是稱謂上與國際慣例的接軌,讓企業在產權制度、治理結構以及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與國際慣例接軌應為更重要。
編輯本段
CEO/董事長/總經理區別

CEO與總經理,形式上二者都是企業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東權益代言人——大多數情況下,CEO是作為董事會成員出現的,總經理則不一定是董事會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CEO代表著企業,並對企業經營負根本責任。
在國外,由於沒有類似的上級主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牽制,CEO的權威比國內的總經理們更絕對,但他們絕不會像總經理那樣過多介入公司的具體事務。CEO做出總體決策後,具體執行權力就會下放。所以有人說,CEO就像我國50%的董事長加上50%的總經理。
另一方面,在我國存在這樣一類企業,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某一個具體的企業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個人威望在企業中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他的稱謂是什麼,他始終是企業事實上的「一把手」,乾的就是CEO要乾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講,CEO與這類總經理、總裁相比,在許可權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③ 王志東的個人履歷

王志東在中國南方農村長大,在考入北大之前曾在鴨場做零工。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員,王志東在引領新浪成為中國三大門戶網站之一的奮斗中居功至偉。自北大畢業後,王志東成為中國矽谷的自由軟體工程師,以軟體奇才揚名業內。1998年王志東公司創辦新浪,2000年4月新浪在納斯達克上市。
初中時期,設計了一個教學演示用的高組電壓表,參加地區教學儀器比賽拿了一等獎。後來又設計了「聲光過壓報警器」,拿了「全省科技小發明獎」二等獎。
高中時期,拿到了學校的最高榮譽「求佳獎學金」。
1981年,畢業於廣東省東莞市莞城中心小學。
1984年,畢業於廣東省東莞市東莞中學。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大學期間,王志東曾獲第一、二屆北京大學五四科學獎。
1989年,進入北大方正集團從事專業開發工作。6月,獨立研製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3.0,被選為北大方正當年七大成果之一。
1990年6月,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1992年4月,和同學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獨立研製成功中文之星中文平台軟體。
1993年12月,得到四通集團500萬港幣投資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7年,為四通利方公司引入650萬美元的國際風險投資,成為國內IT產業引進風險投資的首家企業。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1998年12月,四通在線完成了與美國華淵資訊的合並,創建新浪網。自此長期擔任四通利方與新浪網的總裁兼CEO,並領導新浪網成為全球最大中文門戶網站,並於2000年在NASDAQ成功上市。
2000年4月14日,新浪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
2001年6月1日,段永基等新浪5董事在董事會上突然對王志東宣布免除其在新浪的一切職務。
2001年6月4日,新浪對外宣布王志東辭職。
2001年6月25日,王志東召開媒體會,否認自己辭職,並置疑新浪董事會決定的合法性。
2001年12月創辦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面向企業信息化和電子政務領域,開發並推出「競開協同應用平台」,點擊科技基於「競開協同應用平台」推出的第一個產品是「競開協同之星」。
2002年底,基於此平台的新一代協同應用與通訊軟體——「競開協同之星(GK-Star)」問世。
2003年,點擊科技又推出了新一代協同辦公應用系統——「競開協同OA(GK-OA)」和競開郵件伺服器(GK-Mail)。
2006年,王志東點擊科技開發lava-lava即時通訊工具。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與廣東同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約結盟,啟動了點擊科技新一代企業即時通訊平台GKE和同望科技iOA協同辦公平台的全面戰略合作。
2010年6月27日,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與交通運輸部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直屬單位北京中交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舉行了雙方合作協議簽約儀式。
2010年9月20日,點擊科技對外宣布,其研發的新概念產品——「Lava游戲盒」正式面世。
2010年11月23日,Lava游戲網正式上線試運行。
2011年,點擊科技線下產品將與360合作進行全面開放。
2012年,獲世界莞商大會「傑出莞商」。

④ A股中科技股有哪些

1、在股市中,中小板的科技股主要有:萬昌科技、八菱科技、北京科銳、興森科技、金利科技等等。具體的查詢方法是:打開股票交易系統,選擇中小板股票板塊,再點擊科技板塊即可查看。
2、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⑤ 中小板中的科技股有哪些

1、在股市中,中小板的科技股主要有:萬昌科技、八菱科技、北京科銳、興森科技、金利科技等等。具體的查詢方法是:打開股票交易系統,選擇中小板股票板塊,再點擊科技板塊即可查看。
2、所謂科技股,簡單地說就是指那些產品和服務具有高技術含量,在行業領域領先的企業的股票。比如:從事電信服務、電信設備製造、計算機軟硬體、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有線數字電視、生物醫葯製品的服務與生產等等的公司通稱為科技行業。科技股在市場上魚目混珠,良莠不齊,很難區分。

⑥ CEO指的是什麼

首席執行官(Chief Executive Officer,CEO)是在一個企業中負責日常經營管理的最高級管理人員,又稱作行政總裁(香港和東南亞的稱呼)或最高執行長(日本的稱呼)或大班(香港稱呼)。同時CEO也可以指首席體驗官(Chief Experience Officer)。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首席執行官,是美國人在20世紀60年代進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創新時的產物。
CEO是一個帶有褒義的尊稱,是一個企業掌舵人的意思。在亞洲大多數通用華文的資本市場比較成熟的國家(地區)的中小企業中,CEO的稱呼是「老闆」的代名詞,並非嚴謹的專指行政總裁,而被直接作為中小企業管理者的英文簡稱使用。嚴格來說,首席執行官是一個不恰當的稱呼,它是英語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逐字逐句的生硬翻譯,行政總裁才是CEO最恰當的翻譯。但由於「首席執行官」這個名詞在中國內地已經廣泛傳開,人們已經慢慢習慣了這個不恰當的稱謂。
CEO與總經理,形式上都是企業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東權益代言人————大多數

著名CEO王志東(3張)情況下,CEO是作為董事會成員出現的,總經理則不一定是董事會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CEO代表著企業,並對企業經營負責。由於國外沒有類似的上級主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牽制,CEO的權威比國內的總經理們更絕對,但他們絕不會像總經理那樣過多介入公司的具體事務。CEO作出總體決策後,具體執行權力就會下放。由專管人員來負責執行。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人們發現近來一些已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成功企業,正在競相推行CEO制度,於是產生了中國的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中國CEO代表人物:王志東先生-新浪網創始人、點擊科技創始人。
基本職責

概括地說,CEO向公司的董事會負責,而且往往是董事會的成員之一。在公司或組織內部擁有最終的執行經營管理決策的權力。在較小的企業中首席執行官可能同時又是董事會主席和總裁,但在大企業中這些職務往往是由不同的人擔任的,避免一個人在企業中扮演過大的角色、擁有過多的權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公司本身與公司的擁有人(即股東)之間發生利益沖突。
CEO的主要職責是:
一,對公司的一切重大經營運作事項進行決策,包括對財務、經營方向、業務范圍的增減等;
二,參與董事會的決策,執行董事會的決議;
三,主持公司的日常業務活動;
四,對外簽訂合同或處理業務;
五,任免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
六,定期向董事會報告業務情況,提交年度報告。
CEO的其他職責還可以包括樹立、鞏固或變更企業文化,團隊建設等等。
編輯本段
出現歷史

CEO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企業領導人與職業經理人兩種身份的合一。 CEO制度實質上是將董事會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經理手中。CEO最早起源於美國公司結構治理,近年來,中國一些企業紛紛實行首席執行官制度,出現了中國歷史上首批企業首席執行官(CEO)。企業首席執行官制度的出現是對傳統公司治理結構的新挑戰。根本上來說,公司的擁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就是CEO出現的原因。
CEO往往未必擁有公司的任何股權,但其決策權力非常大,可以對公司的經營管理作出重大決策。事實上,很多公司會用贈送股份或者贈送認股權證作為CEO報酬的一部分。因此,盡管CEO最初未必擁有股權,但很多CEO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會擁有公司股權,或者他/她在自願的情況下,會用自己賺取的薪金和獎金(花紅)來購買公司的股票。
設立CEO已成為國際上通行的一種公司治理方式。在世界500強企業中,絕大部分企業都設有這一職位。CEO在我國最早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末的一些網路公司中,在那裡,CEO往往是自封的,當時並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也很少有人去研究這一稱謂對中國企業到底意味著什麼。後來,CEO一職在中國許多公司尤其是傳統大公司中陸續出現,例如,海爾的張瑞敏、贏創的趙允哲、春蘭的陶健幸、康佳的陳偉榮、長虹的倪潤峰相繼改稱CEO。據不完全統計,到2002年中國公司中自稱為CEO的就已達到1.2萬人。
企業CEO制度是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把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權交給最有能力去管理公司的人,這個人就是CEO,也就是首席執行官。有時候,擔任企業CEO的,可以是董事長或副董事長,也可以是總經理。

中外著名的CEO(17張)
CEO領導下的執行班子,包括:總經理、副總經理、財務總監(CFO, Chief Financial Officer)、人力資源總監(CHO,Chief Human Resource Officer )、首席運營官(COO, Chief Operations Officer)、各部門經理、總會計師、總工程師等。
在國外,CEO是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已建立並運轉成熟的基礎上出現的。1980年代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日漸繁忙。由於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阻滯和溝通障礙,影響了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一些企業開始對傳統的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式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變革。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之一。
編輯本段
制度意義

CEO體現著真真正正的擁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CEO這個職位擁有很大的權力,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並不需要凡事先請示老闆或者最高管理層。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跨國公司全球業務的拓展,企業內部的信息交流日漸繁忙。由於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阻滯和溝通障礙,影響了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一些企業開始對傳統的董事會——董事長——總經理式的公司治理結構進行變革。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之一。它的出現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原來董事會手中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原有經營層手中。CEO不是總經理,也不是總裁,它的權力非常大,其中有40%~50%是董事長的權力。董事會成為小董事會,其主要職能是選擇、考評和制定以CEO為中心的管理層及其薪酬制度。CEO雖不是企業的出資人,但它對重大決策卻有拍板權。在國外,對CEO的約束主要不是董事會,而是企業中一個稱為戰略決策委員會的機構。這種戰略決策委員會才是支持或否定CEO經營決策的主要權力機構。在許多國家,組成戰略決策委員會的人員大部分不是企業中的人,更不是企業的出資人,而是社會上從事企業管理、經濟學、法學等方面專業的知名人士。所以說,是人力資本控制了企業,而不是出資人,出資人的利益僅僅表現在產權的利益回報上。 CEO的設立,體現了能者為之,以人為本和為人力資本合理定價的思想。我們通常所講的兩權分離理論為基礎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模式正在受到挑戰。越來越多的事實顯示,現代生產正在由圍繞機器轉向圍繞知識進行。人力資本由此取得了對貨幣資本的壓倒性地位。人們不難發現,年薪制、股票期權以及其他類似的激勵舉措只不過是市場為合理定價企業家人力資本而順理成章作出的制度安排。在成熟的市場環境下,企業家人力資本必然會找到自己的合理價位。人力資本作為一種制度安排進入企業之後,已經引發了企業產權制度的巨大變革。人力資本除了獲得工資之外,還應該獲得產權回報。企業由出資人完全擁有的現象正在逐漸改變。CEO的出現,也標志著傳統的所有權和經營權必須分立的理論也已經有了重要修正。 面對經濟全球化及我國加入WTO,讓許多企業都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忙著策劃、調整,厲兵秣馬,以應對世界市場的挑戰。CEO正是在如此的背景下在我國出現的。也應看到,我國一些企業的CEO只是稱謂上作了更改,實際上還是董事會決策下的總經理日常負責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CEO。應該說,人力資本作為資本走上前台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一個最為主要的表現形式。一個企業總經理的稱謂改稱CEO,不能僅僅只是稱謂上與國際慣例的接軌,讓企業在產權制度、治理結構以及企業文化等諸多方面與國際慣例接軌應為更重要。
編輯本段
差異比較

與董事長總經理比較
CEO與總經理,形式上二者都是企業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東權益代言人——大多數情況下,CEO是作為董事會成員出現的,總經理則不一定是董事會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CEO代表著企業,並對企業經營負根本責任。
在國外,由於沒有類似的上級主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牽制,CEO的權威比國內的總經理們更絕對,但他們絕不會像總經理那樣過多介入公司的具體事務。CEO做出總體決策後,具體執行權力就會下放。所以有人說,CEO就像我國50%的董事長加上50%的總經理。
另一方面,在我國存在這樣一類企業,在其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某一個具體的企業家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其個人威望在企業中形成了一種強大的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不管他的稱謂是什麼,他始終是企業事實上的「一把手」,乾的就是CEO要乾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講,CEO與這類總經理、總裁相比,在許可權上並沒有什麼變化。
編輯本段
必備能力

第一、系統思維。在原有物質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獨特的思維方式中,研發創新出來的產物或是商業模式。做出世人認可的產品、成就。
第二、強大的知識結構體系,知識結構體系為系統思維提供有力的支撐。
第三、富有創造力的靈魂,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觀念,秉著打破常規的態度,規劃出被常人所能理解接受的方向。
第四、極強的演講表達能力,面對一個人,影響一個人,面對一千人影響一千人,面對多少人發表演講,就能給予多大的影響。
第五、富有領導力,領導力包括合理任命,合理分工,制定合理的規則,合理發揮每個人優勢,等等。
第六、強大的人脈關系。領袖是一個交際的高手,同時領袖放的下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和任何階層的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是他們的殺手鐧。
第七、敢於PK的精神,勇於挑戰、競爭。在激烈的商界拉鋸戰中,勇者總是拔頭籌,從不說NO,只有YES。
第八、懂得感恩、分享、回饋。
編輯本段
自我改造

一.CEO思維的成熟才會有企業成熟的發展
1、企業家必須在不同的階段做不同的事情
2、企業發展的四個階段
二.與「政府」保持密切聯系,與「官場」保持安全距離
三.從「單思維管理」向「彼此沖突的雙思維管理」轉變
中國文化常常使CEO墮落成「企業帝王」
3、中國文化的「三味」毒素
四.老闆:企業不是你的
4、首先是員工的
5、然後是客戶的
6、最後是股東的
五.求之於勢,而不責於人
7、天令其亡,必令其狂
六.領導力是CEO的核心能力
8、領導力=藝術+力量+魅力
9、力量=藝術+思想力+愛+原則力
CEO」是企業發展的最大障礙
10、「敢於面對殘酷的現實」走向「自我超越」

⑦ A股中科技股有哪些

紫光股份、浪潮軟體、華勝天成、容科科技、中國軟體等。

1、紫光股份

紫光股份,全稱為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9年3月18日,是經國家經貿委批准,主營信息產業的高科技A股上市公司,是清華大學為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成立的全校第一家綜合性校辦企業。2014年入選中國夢50科技公司。

2、浪潮軟體

浪潮軟體(SH:600756)原名為「山東泰山旅遊索道股份有限公司」,是以泰安市泰山索道總公司為基礎進行改組,經泰安市體制改革委員會泰經改發1993第019號文批准設立,並經山東省體改委魯體改生字1994第269號文批准創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A股於1996年9月23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交易。

3、華勝天成

北京華勝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勝天成)是中國領袖級的IT綜合服務提供商,是國內第一家服務網路覆蓋整個大中華區域及部分東南亞的本土IT服務商。

旗下擁有兩家上市公司:華勝天成(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600410),香港ASL公司(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00771)。

4、容科科技

榮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2005年11月18日在沈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付永全,公司經營范圍包括許可經營項目:第二類增值電信業務中的信息服務業務(不含固定網電話信息服務和互聯網信息服務)等。

5、中國軟體

中國軟體與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軟,股票簡稱:中國軟體,股票代碼:600536),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CEC)控股的大型高科技上市軟體企業,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體企業。

公司現有員工近7000人,注冊資金1.6億元,總資產超過20億元,工作及配套環境近11萬平米。擁有包括香港上市公司中軟國際(股票代碼:8216)在內的三十餘家控參股公司和境內外分支機構。

⑧ 新浪品牌的秘密

王志東,四通利方總經理。1967年生,廣東省東莞市人。

198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

1989年5月,特邀進入北京大學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研製「中文多窗口圖形支撐環境」。

1990年6月,轉入北大方正負責產品二次開發與新產品研製工作。

1991年6月,獨立研製並推出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中文環境--bdwin3.0。

1992年4月,創辦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任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1993年12月,創辦四通利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任總經理。

1997年,被評為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

人們熟知和佩服的王志東是第一個寫出windows中文平台的程序員。bdwin,中文之星,richwin使只正經寫過五年程序的王志東成為繼嚴援朝之後中國笫二代程序員的象徵。但是,在1994年rich win第一版寫完之後,王志東就放下了往昔賴以安身立命的c語言,撐起了四通利方總經理的帥印。

在新天地摔的那個大跟頭,使王志東明白,營造一個好的軟體開發環境比創造一個好產品更加困難。「我曾經一廂情願地想為自己找一個好的環境使自己能夠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致志寫

程序,但是國內缺的就是這種環境,國內搞技術出身的人倒楣的很多,就是因為他們不懂怎麼經營,怎麼管理,怎麼把握方向。」王志東在找了幾次也沒有為自己找到一個好環境後,就下決心自己為自己營造一個。

作為四通利方總經理的王志東現在要考慮的不再是怎樣精簡程序指令,而是對外合作。「我要考慮,和誰做朋友,和誰打對手。做朋友做到什麼時候,就應該改變身份,千萬不能站錯隊」

政府關系。「richwin現在列入了國家火炬計劃,863計劃,科技成果計劃,九五技改計劃。」

市場策略。「針對中國軟體市場非常不成熟的現實,我們選擇了捆綁和做大用戶的市場策略,這個策略現在看來非常成功。」

讓王志東總經理整天牽腸掛肚的遠不只這些事,「程序是人和人智力上的較量,不用去考慮許多非邏輯的因素,而軟體公司卻要求考慮到方方面面,哪一個方面出了問題,整個公司都不會

成功。技術好,還要產品好,產品好,市場還要好,關系還要好,內部機制更要好。」所有這些給了王志東很大的壓力,但身為公司總經理的王志東「想推也推不掉」。

按照王志東的性格,他「最不喜歡跟誰聊天,誇誇其談,練嘴皮子。最不喜歡看人打架,自己去勸架」。從程序員到總經理,「要做出很痛苦的犧牲,要擺脫原來個人英雄主義的狀態。可能要摔過跤才能下決心完成這個轉變,而且還要有很好的機遇,組織管理和聰明完全是兩回事」

「五年多的程序員生涯,我感覺實在沒過夠癮,挺遺憾才只有五年,其實直到現在,我經常還有回去寫程序的沖動。我現在的情形就像老鼠踩飛輪,越踩越快,其實都是自己給自己加的力,我現在已經踩上去了,想停都停不住。也許三五年之後,四通利方做出來了,我聘一個總經理,自己再去寫程序。」看看王志東的經歷,就能明白王志東做了總經理為什麼還想回去做程序員。

上街

1987年,王志東在北京大學無線電系讀完大三,感覺學分掙得差不多了,就進了中關村。剛出道的王志東在一家不到10人的小公司攢機器、倒機器、前台銷售機器,忙裡偷閑玩一些西文軟

件的漢化,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他漢化了autocad的一個版本,開發過ibm5550上的漢字系統。就這樣一晃一年過去了。

是用戶的一個需求改變了王志東發展的軌跡。這個用戶買了北大方正排版系統,又買了四通4s系統,但兩個排版軟體對硬體配置要求不一樣,不能裝到同一台機器上用,商家告訴他非要買

兩台pc才行,用戶為這事很頭疼,在街上逛的時候,碰到了王志東,問王志東能不能幫他一把,王志東答應試試看。

方正排版系統和4s系統對顯示卡、列印機要求都不一樣,王志東的方案是以4s為原型,把北大方正系統移植到新機器上,這樣就必須改動方正底層的驅動程序。方正產品是加密的,王志東

先解密,然後反編譯,再修改。一個月後,王志東把兩個系統裝到了一台pc上。

這個用戶很興奮,跑到方正說:「你們說不能做的事,我找人完成了。」方正的人不信,這個客戶就把機器拿去給他們演示。方正的人看了演示,一定要追問到底是誰做的,客戶就把王志東供了出來。

從此,王選記住了王志東的名字。幾個月之後,一家大報社向方正提出了同樣的要求。方正就找王志東把問題解決了。發現王志東很能幹,方正的人就對王志東說:「知道你上了街,收入

很豐厚,不好意思叫你過來,但你可以考慮來做客座研究員。」

進方正

把上街看成「下基層」的王志東通過一年多的鍛煉,覺得中關村自己大致了解得差不多了,正想到一個正規化公司修煉一下。於是,就順著這個台階,進了方正。

1989年,進方正的王志東像個消防隊員,主要任務是解決方正系統的硬體兼容和軟體特殊要

求問題。方正對程序源代碼控製得非常嚴格,王志東要在沒有源碼的情況下,先反編譯方正的軟

件,然後,再為方正軟體解決兼容性問題。「加密對我不起作用,我能把原來的加密方法改了,然後,再用自己的方法給它加上密。」

方正的維思系統決定在windows上開發,但當時windows不能處理中文,找微軟,微軟還沒做windows中文版的計劃。王選曾安排過一個學生做windows漢化,做了半年,這個學生去了加拿

大。王選想到了王志東:「你能不能把windows漢化了?」

任務很艱巨,要在3個月內拿出東西。「windows我從來沒摸過,再說,我對c還不是特別熟,我以前多是用匯編和debug一點點改。但我一拍腦袋,就答應下來。我說,行,我試試看。王選說,別試試看,立個軍令狀。我當時想,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大不了又能怎麼樣。」就這樣,王志東正式到了王選的研究所。

王志東開始躲進自己屋裡,什麼人都不見,專心寫自己的程序。各種設計的紙鋪了一地。2個多月後,王志東寫出了漢化windows1.0。

王志東活幹得太快,實在不好管。於是他一口氣做了幾個漢化windows版本後,就從研究所又回到方正公司。

外掛

直接在西文windows上改,版權上有問題,工作量很大,又不能改得很完整,只能夠湊合用。王志東突然想到能不能用外掛的方法解決windows處理中文的問題。王志東用了一個多星期的業余時間,把外掛的方法驗證了。此時,王志東興奮了,「這是全球第一個win�dows外掛系統。原來寫了一萬行的程序,外掛方式一千行全解決了。後來,這個程序越寫越少,而且原來英文windows的所有api都能用了,所有的列印機和顯示器都支持。」

王志東的外掛思想是:假設自己設計一個中文的windows,每個api都可以自己定義,但自己又不可能寫一個完整的中文windows,於是只好寄生在英文windows之上,只要英文windows能做的,就都讓英文windows去做,它做不了的中文部分,才自己做。實現的方法是,把自己的代碼嵌進英文windows去,動態地塞到它裡面去。這樣對於應用軟體和用戶來說,好像是在一個中文操作系統上工作了。外掛系統有兩個核心概念,一個是程序陷阱,另一個是作動態定義。

「這樣一來系統穩定了,我只需要做我自己需要的中文部分,其他部分全部動態定義,全都利用它原有的系統。原則上一個外掛產品,所有windows都能用,這樣就解決了windows中文處理的完備性和可移植性問題。我原來在研究所做的內核漢化方式,後來證明是行不通的。台灣資策會也做內核漢化,但後來微軟不給授權,它就不能做了,而外掛是獨立的。」

程序寫完了,王志東沒有把它太當回事,反正是業余作品,該到方正工作照樣工作,「因為我還沒有完全想好,這東西到底會有怎麼樣的影響。但是到了1990年底的時候,windows3.0全

球火爆,國內也開始炒windows。台灣的漢化windows已經出來了,國內也有長青、保利、長城等五六個版本的windows出來,但都大同小異,和我在方正做的那套內核漢化方案一樣。而我的外掛新方案卻一直沒有人能用,我很著急。11月份,我找了方正領導,方正才知道我有這個東西,但我說錯了一句話,我說我的東西能排版。」

1991年6月6日,首屆全國windows研討會在福州召開,王志東對單位領導說我想參加,後來又說我要參加。為了參加這個會,王志東花了一個多星期時間忙活產品化、測試樣張、宣傳材料,做完以後,王志東把它起名bdwin。

bdwin拿到會議上把所有參加會議的人都震動了,cc�dos發明人、這次會議的策劃人嚴援朝自己開發了一個中文視窗叫做保利視窗,但是他一看到王志東的bdwin,就說,「我的東西不推了,推你的,我的東西不行。」後來,嚴援朝給王志東做了總工程師。

福州會議回來以後,bdwin連加密卡做了幾百套,2個月時間全賣出去了。bdwin年終被評為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中文之星

1991年10月,王志東認為自己在方正該學的都學得差不多了,就想走出方正再學點別的「大學畢業,我不讀研究生,是因為我覺得學校的東西,我都學得差不多了,研究生三年等於白耗時間。對我來說,兩三年是一個周期,一個周期我要學一樣東西,學完就得改學別的。」

離開方正的王志東面臨三條路:一是,自己辦公司;二是,出國;三是,去外企。這其中,到新加坡做edi和多媒體開發,因為技術比較新穎對王志東吸引力最大。「我想去學一學國外企業管理,學幾年,再回來自己干,同時練練英語。」

利用在家等出國手續的機會,王志東又埋頭做了一個全新的中文之星1.0版。不久,他碰到了一個一起上街的北大同學,同學看到王志東寫的這個新玩藝,建議他一起辦公司。「北大的同

學在一起特別務虛,說我的軟體是中國軟體產業的一面旗幟,我們說起大道理來沒完沒了,但特別投機。」

出國包吃包住,什麼都有,但王志東覺得不刺激,雖然新加坡給的是技術移民名額,並且為王志東簽證延期了三次,但王志東此時已經醉心於合夥投資辦公司了。

1992年4月底,新天地成立,王志東出任總工程師和副總經理。「當時看來,這樣的分工很自然,我是搞技術的,公司有管理和技術兩攤事,我只能管技術,我不管技術,沒有人管技術,我也懶得管財務和人。」

5月21日,中文之星1.1版首次在京交會上亮相的展台還是蹭來的。當時王志東他們沒有錢租展位,也來不及,就以參觀者的身份擠了進去,看到有空展台,就把資料把往那兒一放,向人宣傳,展台的主人一來就跑。後來,找到一個展位,是一個學校的,王志東他們正向別人講解得起勁,來了一個老者,王志東他們就給他介紹,把資料發給他,這位老者也不理會,看看展位,看王志東他們問:「你是哪的?」王志東說:「我們是新天地的啊」。老者就樂了:「這是我們的展台。」

中文之星幾乎是一夜成名,在很短幾個月時間之內一下就傳開了。公司當初的定位是:用中文之星出名,不求贏利,以這桿旗幟進行金融、房地產的炒作。這在當時是很時髦的公司架構。

但世事總是出乎人的預料。1992年底、1993年初,中文之星開始贏利,而房地產沒掙到錢。

1993年初,公司開始出現矛盾,王志東感到很痛苦:「我不去國營單位,到公司;沒留在方正,自己辦公司,目的就是希望找一個很輕松的工作環境,如果在自己辦的公司裡面,還出現這

么大的人事、權力矛盾,那就完全背離了我的初衷。」

到了七八月份,矛盾進一步激化,王志東感覺拖下去,對自己絕對不是好事,「我什麼都可以不要,但我不能不要我的自由,而且,我也沒有把中文之星這個產品本身太當回事,這個東西好像我做個作業似的。」

雖然王志東這樣寬慰自己,但中文之星畢竟傾注了他太多的心血,中文之星就像他的兒子。他現在要為他當初的幼稚想法付出代價了。公司成立之初,大家都同意王志東把中文之星登記為

個人發明,又讓王志東當法人代表,王志東卻說:「我才懶得管你啦,我還是做技術吧。我當時還擔心技術是我的,如果權又在我這邊,不平衡不好意思呢。」

雖然「兒子」難舍,但「捨不得兒子套不住狼。」王志東辭職了。

650萬美元風險投資注入

此時的王志東心情悲痛,感傷良久。「我找了一條最難走的路,別人可能認為風光還挺好,但是我走過來,已經是一道一道傷疤了。這時,微軟暗示可以直接到美國去,會有比較好的待遇,但出國是走回頭路,我更不死心。」

辭職以後,王志東找到方正、聯想、長城等幾家大公司,想說服他們聯合起來成立一個新公司開發中文平台,因為王志東覺得它們都需要新的中文平台,但王志東碰了一鼻子灰。

此時,四通找到了王志東,王志東也看中了四通的體制,四通利方成立,王志東親任總經理。

從1993年底到1994年3月,王志東領了六七個程序員,沒日沒夜地做開發,程序量將近100萬行。王志東當時認定richwin最快3年左右才能把整個框架做好,它技術的先進性會有5年到10年。這話後來被驗證是正確的。「richwin已經超越了我在1992年提出的中文平台概念,它要給用戶提供一個實實在在的應用環境。中文的問題它有責任解決,而且,解決得一定要豐富,另外,它還要起到系統增強的作用,還要有中文應用工具和應用環境,比如字典、internet應用工具、漢化工具等。所以,richwin當時定名為多元系統支撐環境,它是中文平台向中文應用平台的發展。」

產品做完以後,公司安定下來。市場也起來了,王志東就把精力集中到了公司國際化上「中國企業具有過於鮮明的中國特色,因此,一定要藉助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管理機制。」

1995年,王志東兩次去矽谷,朋友給他介紹了幾個風險投資基金。「我在大學很喜歡看的一本書是《矽谷熱》,印象最深刻的是,喬布斯穿得破破爛爛去找銀行家,要他投資,蘋果因此一

夜成名。當時,我穿的雖然不是很破破爛爛,其實也是很落魄。」當時談的人正在給netscape做上市,約的是一個小時,但王志東和人家談了兩個半小時。王志東請人家給出出主意。對方說, 「你公司太小,投資才合640萬美元,但業務挺有意思。要爭取風險基金,必須先進行國際化改造。」

王志東就找到羅伯森·斯蒂文思公司,聘請他們做投資顧問,進行了一年多企業改造。到19 97年選了三個投資人,用650萬美元購買四通利方的一部分股份。「這樣公司的資本金增大,公司的管理也更加規范了。」

風險基金對於特別缺錢的中國軟體企業是一劑補葯,但王志東提醒:「吃補葯,也要看自己的體力,補不好是要七竅流血的。」

那天,讓旁觀者瞠目結舌,通常電視里才能出現的戲劇場面一幕幕閃過:早上,他照常到公司上班;下午,公司董事會發布公告稱,終止他公司總裁、首席執行官的職務;接著,懸掛在辦公區的他的畫像被摘掉,郵箱被立刻注銷。

歷史定格在 2001年6月4日,被稱為新浪先聲與互聯網啟蒙的王志東,屬於中國網路的一個傳奇故事,竟如此嘎然而止。

5年後,提起往事,王志東已笑得十分開懷,他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沒有離開新浪,就沒有今天的點擊科技了。」

但人最大的煩惱就是記憶太好。在不同的場合,王志東喜歡如此敘述:「今天的新浪,主要力量還是當年我留下的那些人。」

但當年轟轟烈烈的「杯酒釋兵權」戲劇性故事,至今仍沒有真正的答案。

流傳的最令人信服的答案是:在新浪是否應被中華網收購的問題上與董事會政見不合,王志東負氣出走新浪。但歷史也已證明,中華網並未如願收購新浪。

而在我看來,歷史不應忘記的,還有發生在重慶某網吧里的一個細節:一位15歲少女,望著網頁上王志東離職的新聞,「哇」地一聲大哭起來,眼淚從她紅撲撲的臉蛋上滾滾而下。旁人問她為何如此的傷悲,她說:「我的偶像,不是劉德華,而是王志東。」

在此之前,大小幾十戰,王志東沒敗過,從一個普通的技術人員到一名成功的企業管理者,王志東沒輸過,足以成為這個壓抑曠日持久的民族的青年們的潛藏之夢。

論網站實力,在三大門戶網站排名中,新浪一直居於老大的位置,在網路新聞、網路廣告上,新浪一直傲視群雄。論個人實力,王志東在「網路三劍客」中,尤屬傳奇:1997年最早拿到600萬美元的風險資金;1998年以小博大合並華淵網成立了新浪網;2000年4月,成功地在納斯達克上市……

資本沖擊的大潮中,很多人都預言新浪、搜狐、網易等幾大門戶網站將會崩潰,但誰也沒有想到,王志東成了這根最脆弱的鏈條。「故事還未講完,游戲卻已結束」。

王志東曾說:「我做企業,如果控制不了公司,就沒法成功。」或許他後來才明白,即使成功了,無法控制,也只有離開。

這個結局,在王志東還未成為新浪CEO時就註定了。1998年年底,新浪高層在北京龍苑賓館召開「新浪是什麼」的全體大會。其中關於新浪是不是媒體有一個有趣討論。當時王志東反對做媒體,他說:「又不是要辦成通訊社。」茅道林關心成本,說:「媒體不是那麼好辦的!」而負責內容的陳彤出於自己的職務經驗說:「《體壇周報》就是幾個人辦的,照樣紅火起來了。」

可見,當時的新浪網高層對新浪將來是什麼還是沒有底,最後達成的「共識」是,新浪既是虛擬社區又是軟體公司又是媒體又是商貿中心——一個混合體。

雖然沒有明確方向,但是到1999年新浪在各個方向都不含糊地發展起來,因為它有張朝陽、丁磊羨慕的資金和管理團隊。王志東利用「燒和炒」兩種手法,將大筆錢砸在媒體推廣上,每季度狂燒500多萬美元,換來了在候車廳、燈箱、各個知名網站上出現的新浪的大眼睛。可以說,新浪的前期是圓滿的。

這一度成為許多互聯網企業的通用模式。但也許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互聯網熱潮後的寒冬驟至——大量的投資造就出行業的整體泡沫。

此時,網易的北上先鋒黃志敏正在北京崇文門外的新世界寫字樓里跟裝修公司討價還價,為他老闆丁磊的到來做准備。

2000年前後,三家網站在王志東、丁磊、張朝陽「網路三劍客」帶領下叱吒風雲,並踉踉蹌蹌沖上納斯達克。民間定義說:「新浪是值得尊重的,網易是最有人情味的,搜狐是最狐媚的。」

最有人情味的網易,在丁磊的帶領下有了一個重要特點——本土特色。而搜狐是張朝陽作為一個留學生攜風險投資在國內創立的一家公司;新浪則是從一個軟體公司向一個互聯網公司的轉型,而且通過國際化的運作組成了一個很強的管理層,並在這一過程中引進風險投資。

現在看來,新浪的發展史,其實就是資本、創業者和管理層之間三角戀愛的斗爭史。從最早的沙正治到王志東到曹國偉,代表了資本利益的董事會每一次更換CEO,始終都貫穿了一條主線:資本的力量。

2000年,三大門戶相繼上市後,全球科技股持續下跌,門戶網站的蜜月期開始逐漸消退,罩在網站和公司創始人頭上的光環開始消失。但盡管如此,王志東旗下的新浪網的股票價格最高也曾達到每股56美元,這個記錄一直保持到現在。

然而,在這種情況下,新浪網卻沒有盈利,也沒有做任何其他事情,堅守著廣告、電子商務、軟體三條產品線等待盈利的那一天。

對於為盼望股價上升而望穿秋水的股東來說,首席執行官王志東無疑錯失了「低買高賣」的機會。或者說,新浪上市後除了融到一筆資金外,不但沒有把股票的價值用好,反而是把自己裝進了每季度一次的「軋汁機」中。

到了2001年年初,王志東構思的最重要一個變化是,按照業務把新浪進行拆分。但在2001年,拆分是一個非常另類的觀點,當時的資本市場一直主張合並,因為「投資銀行必須有大的案子才能掙錢。」 王志東的觀點無疑是跟所有的投資人背道而馳。「大家都覺得王志東瘋了,王志東太過自負了。」

這最終導致了王志東在 2001年6月4日,從新浪網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職務上徹底出局。

在今天的一些人看來,假如王志東像丁磊一樣保守,就有了一個重新書寫歷史的機會。「不控股,吾寧死」——這就是丁磊、張朝陽不管公司是虧損,還是業績下滑,都能夠穩坐釣魚台,我自巋然不動的原因。

創業之初的網易為其個人全資擁有,創業夥伴並未擁有股權。直到謀劃上市,重新搭建公司架構之時,丁磊才開始向外轉讓股份。除了向風險投資機構轉讓外,他先後幾次向包括高管在內的公司員工轉讓了數量不等的股權,盡管如此,直到今天,丁磊仍有網易54%左右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

2001年,由於涉嫌財務造假風波,丁磊除保持首席架構設計師頭銜外,不再擔任具體管理職務,但在公司發展戰略規劃上,他依然保持著足夠的影響力。

丁磊創業之初,因個人興趣從事的業務為軟體,後來互聯網熱潮到來,網易搖身一變成為門戶。此後為了到納斯達克上市的目標,丁磊個人和網易公司都發生明顯轉變,哪怕最後是「流血上市」。

2001年,也就在王志東離開新浪後的第四天,網易將要被賣掉的消息開始流傳,但丁磊最終堅持下來,並憑借一家經營簡訊和在線游戲的輕資產公司迅速踏上後來的首富之位。

因此,與丁磊相比,王志東的經歷算是一個教訓。王志東在創立新浪之初便引入了風險投資,此後又經歷多次融資,在新浪上市之後,其個人所持股份卻僅僅在6.1%左右。王志東從新浪的黯然離職,在資本層面沒有實質性控制力顯然是最重要的原因。假設他在股權控制上與丁磊一樣保守,故事就會重新書寫。

內部人士也公開指責王志東的經營風格「太過保守」。為此,王志東也進行過反擊。在2000年底與一名記者的一次交流中,王志東一度認為他的位置已經得到了鞏固,因為原先攻擊他「保守」的人發現,「在股市突變的情況下,固守基本面的做法反倒顯示出優勢來」。王志東認為網上廣告前景光明,卻不料「大意失荊州」。

王志東離開新浪不久,丁磊開始嘗試並推出了一項新的服務:簡訊服務。讓起初很多人大跌眼鏡的是,相比其他業務,和運營商捆綁在一起的簡訊服務讓網站擁有了新的收入來源,並很快變成了實際盈利——簡訊業務,在當時拯救了大批互聯網站。

直到現在,簡訊業務仍是中國大多數門戶網站的重要收入來源,僅次於網路廣告。只有丁磊後來進入的網路游戲,在三大門戶中收入其比重超過了簡訊。

2004年,有媒體在重新回顧這一歷程後,將門戶網站的變化濃縮為一句話:從「輸血」到「造血」。門戶網站開始孕育大量商業機會。

這足以讓人高興。曾經一度唱響悲歌的門戶網站,最終沒有成為革命的先驅,至少到目前還沒有。

2000年,一個電視節目主持人問時任新浪網CEO的王志東:「如果今天退休的話,你最想乾的是什麼?」王志東後來回憶: 「當時,我幾乎是脫口而出,如果我現在退休,最想的就是再辦家自主點的公司。」

為了「有一家更加自主一點的公司」,離開新浪後,王志東創辦了點擊科技,定位於軟體、網路、通訊三種技術的融合。5年來,在江湖上「若隱若現」。2006年6月底,在王志東生日的前兩天,個人協同軟體產品Lava-Lava試運行。

只是偶像或許已黃昏了。2006年4月,一個有風有雨的春天,王志東在某論壇上發表了一大篇關於創新的演說,其中有一句話是,「Google做的東西都是20年前已經有人在做了,而且是已經做爛了。」這種論調,王志東不是第一個說,也不會是最後一個說,卻意外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與攻擊。

閱讀全文

與點擊科技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重組什麼意思6 瀏覽:530
股票軟體三個字 瀏覽:65
股票賬戶開戶成功後多久能交易 瀏覽:533
雞瘟禽流感疫苗生揚科技股票 瀏覽:638
股票賬戶里凍結的股票 瀏覽:32
新三板股票申購要先交資金 瀏覽:7
去年柳工股票最低多少錢一股 瀏覽:900
股票一字漲停後開板 瀏覽:401
亞盛集團股票資金流向 瀏覽:46
一隻股票現在價格是50元 瀏覽:210
銀河證券股票交流qq群 瀏覽:36
河北協同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 瀏覽:781
資產評估股票交易價格 瀏覽:482
葯明康德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290
股票可以變更證券公司嗎 瀏覽:591
spdr長期黃金美元股票今天 瀏覽:270
ST股票脫帽前持續下跌 瀏覽:435
中新科技股票最新資金動向 瀏覽:705
短線買漲停股票 瀏覽:81
想做股票配資資金哪裡來的 瀏覽: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