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格力電器、TCL科技齊發員工持股計劃,這種舉措對員工帶來了哪些影響
格力電器、TCL科技齊發員工持股計劃,這種舉措對員工帶來了哪些影響?一:員工持股計劃
格力電器、TCL科技,6月20日晚齊齊發布員工持股計劃。本次格力電器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規模不超過30億元。擬參與本次員工持股計劃的員工總人數不超過12000人,包括公司董事(不含獨立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計8人,以及對公司整體業績和中長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中層幹部和核心員工。此次員工持股計劃股票來源為格力電器回購專用賬戶中已回購的股份,股票規模不超過1.084億股,占格力電器當前總股本的1.8%。格力電器全部有效的員工持股計劃所持有的公司股票總數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0%,單個員工所獲股份不超過公司股本總額的1%。
Ⅱ 2020年,軟銀紅杉高瓴鼎暉開始「炒股票」
文丨柴佳音 馬慕傑
編輯丨王慶武
來源丨投中網
「在職場,我們似乎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被邊緣化的是哪一個部門。」一PE機構投資總監林唐感慨稱。
入職五年,林唐所處的一級市場投資部從最初匯集各路名校人才、承包公司80%以上主營業務的明星部門,淪為了如今存在感極弱的「游兵散勇」。
「這大半年來,公司實在是募不到錢,在一級市場只投出了一個項目。但是,公司的營收卻並不難看,二級市場的好幾個部門都大賺了一筆。」林唐告訴投中網,在這樣的局勢下,公司創始合夥人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二級市場「炒股票」,「為了賺錢,不難理解。」
2020年,部分一級市場由募資難所傳導而來的寒意猶存,但二級市場的高光時刻已接踵而至:幾近瘋狂的造富效應幾乎無人不曉。
對於此般盛況,敏銳的一級市場投資者自然有所垂涎。於是,大踏步進場,便成為了那些以往低調淘金的VC/PE此時最合宜的姿態。
進軍二級市場,軟銀、紅杉、鼎暉、高瓴加碼
2020年10月,軟銀高管Rajeev Misra在線上會議中透露稱,軟銀願景基金將列出計劃,要在未來兩周內成立一家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SPAC又被稱為空頭支票公司,屬於公募型並購基金的一種。據了解,SPAC比其他並購基金募資能力更強,其投資者的退出更加簡單,只需在二級市場減持SPAC公司的股票即可。
實際上,近期軟銀在二級市場頻頻出手。美國證監會報告顯示,2020年二季度,軟銀斥資約40億美元購買了特斯拉、亞馬遜、Alphabet、英偉達、Zoom、拼多多等多家 科技 股,短期浮盈約40億美元。
在中國,踏足二級市場的VC/PE機構亦不少見。鼎暉投資、高瓴資本、紅杉中國、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等諸多VC/PE機構皆已在二級市場布局。
「鼎暉投資早在2006年起,開始通過關聯公司潤暉投資布局二級市場,二者都有相同頂尖的國際機構投資者作為LP持有共同的投資理念和研究方法論。」鼎暉投資告訴投中網,「潤暉投資是極少數在中國A股市場上,以國際超長線資金踐行價值投資的機構。」
潤暉投資設立後,獲得了包括全球頂級主權基金,國家養老金,捐贈基金,慈善基金會和家族辦公室的廣泛認可,目前管理規模超過80億美元。據悉,在過去的14年裡,潤暉投資取得了凈值增長10倍的優秀業績。
紅杉也在二級市場頻頻發力。外媒報道稱,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2020年8月,紅杉成立了紅杉中國公開市場投資基金(Sequoia China Equity Partners),這支擁有獨立團隊的新基金有著明確的使命,投資於二級市場、全球公開交易的股票。
此外, 2020年6月,紅杉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向中國證監會相關部門申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格審批》,成為首家申請QFII的國際知名創投機構。
深創投、弘毅投資、九鼎投資則選擇公募基金方式出擊。2014年6月,中國首家PE系基金公司紅土創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深創投100%出資;同年7月,九泰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復設立,其大股東為九鼎投資。
2017年12月,弘毅遠方基金獲批,注冊資本為1億元,弘毅投資持股比例100%。這意味著弘毅投資正式進軍公募領域。此外,成立於2015年的金涌投資是弘毅投資旗下專事境內外二級市場投資管理的全資子公司。
誠然,如今二級市場紅利來臨之際,更多的一級市場投資者在通過參與上市公司的定增、收購等方式盡可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自再融資新規落地,被機構稱為「一級半」的定增市場迎來多家巨頭機構入場。如高瓴資本23億拿下凱萊英的八折鎖價定增,當天漲停板浮盈40%,開啟了「一級半」市場的瘋狂前奏。
近期,私募排排網調查顯示,超七成PE機構看好定增項目帶來的業績增厚機會,並認為相關定增產品有望享受3-6個月的政策紅利期。
定增市場火熱的同時,並購大潮亦洶涌而至。
2020年1月,高瓴資本豪擲超400億元入主格力電器,成為其新晉第一大股東。這一經典案例曾在彼時引起投資圈震動。
在泰合資本看來,2020年,相較此前每年鳳毛麟角的並購交易,新常態下的並購交易數量或將倍增。
投中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7月,並購市場整體持續上升,交易金額受頭部大額案例的影響環比增長過半;僅在1個月內,共計31支PE基金以並購的方式成功退出,超1億美元規模完成並購交易31筆。
一並購基金創始人潘辛然對投中網表示,一方面,融資難、增長難等困境使得越來越多的中小型玩家將「賣身計劃」提上日程;另一方面,疫情不斷催化的「二八效應」下,巨頭對於整合、延展的需求日益旺盛。
快錢誘惑?資產配置多元化
不過,在長期主義盛行的當下,「博短期」一度被視為無法登上檯面的「鄙陋」策略。
當然,也有投資人堅信,精準的短線戰術回報效率最高,「且本質上,短期生意也並不背離投資最根本的『高風險、高回報』的運轉邏輯。」
尤其在市場周期利好的行情下,當二級市場的企業價格比一級市場更低,短期投資收益率更高,通過各種方式將業務觸角伸向二級市場並有所為自然成為了那些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構無可厚非的選擇。
14年前就布局二級市場的鼎暉和潤暉則有自己更長線的理解,回想當年潤暉投資設立的設立初衷,主要有三點,一是從企業的生命周期看,VC-PE-二級市場,涵蓋了企業的誕生、成長、成熟的各個階段,在投資研究上看,可以綜合的審視一個行業中不同企業的競爭動態,對行業的生態展開研究;二是從研究上看,PE在項目點上扎的深,二級市場則是對行業的持續跟蹤,緊扣行業脈搏,二者形成了立體的研究;三是從國際比較看,一二級市場的估值最終會趨於一致,更寬的覆蓋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投資機會。
上述觀點,亦是一二級市場跨界投資之典型邏輯,在當下得以充分演繹。恰逢,2020年,二級市場迎來了繁榮時刻。
根據巨豐 財經 數據,2020年上半年,全球主要指數表現中,A股普遍較佳。其中,創業板指以漲幅32.5%位列第一,深成指、滬深300指數、上證指數位列全球主要指數漲幅前五。
這其中,表現最亮眼的無疑是醫葯行業。巨豐 財經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醫葯行業以36.81%的漲幅傲居全市場,是唯一一個每個月都上漲的行業,也是唯一一個漲幅超過創業板的行業。
此際,諸多一級市場投資者開始摩拳擦掌。
不可否認,投資於二級市場,VC/PE有著其天然的優勢。「通常,在一級市場投資,基金內部一定會自上而下把投資賽道研究地透徹清楚,包括競爭對手、行業龍頭等。這種情況下,一級市場的基金更容易捕捉到大賽道的機會。」道彤投資創始管理合夥人孫琦表示。
眾海投資管理合夥人李穎同樣對投中網提到,一些知名機構對於趨勢的把握相對更准確,特別是在二級市場表現比較好的時期,投資機構也希望可以多元化配置資產。再者,市場本身充滿波動性,一二級市場聯動可能會帶來更長期的價值。
「壓力」使然?尋找價值窪地
一級市場的VC/PE湧入二級市場或許還有個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一級市場近年來愈發沉重的壓力。
資管新規出台以來,一級市場募資越發艱難,私募股權行業優勝劣汰加劇。投中研究院報告顯示,2020年受疫情影響,創業項目、投資機構全部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機,更多機構減緩投資節奏,「活下去」成為了VC/PE市場各參與主體共同的目標。
林唐直言,做二級市場其實也是一些老牌VC/PE在尋找出路。「一個有品牌有投研能力的基金,在二級市場募資會相對容易很多,因為二級市場基金投資門檻要低得多,發行門檻要低得多,發行渠道要暢通得多。」
那麼,主動也好,被迫也罷,當一級市場投資者選擇對二級市場進行延伸,又將對資本市場產生怎樣的影響?
「價值挖掘會更充分,是毫無疑問的。」孫琦告訴投中網,「美國資本市場很早就是這樣,一二級互相流通,市場的價值被挖掘得更深。」
此時,投資人會發現,無論是一級市場還是二級市場,尋找價值窪地都在變得愈加艱難:各家機構的雷達已對市場進行全面掃描,基本不留死角。
所以,孫琦相信,對於資本市場整體而言,一二級互相流通是件好事,市場的效率也將逐步提高。
但是,對於投資機構來說,在這樣價值挖掘更加充分的資本市場中,尋找投資機會的挑戰也在變得更大。
同樣以醫療領域為例。「2020年二季度有大量醫療股創了新高,而且還在不斷地創下 歷史 新高,這樣的二級市場走勢反過來對一級市場也有很大的刺激,我幾乎從未見過市場的爭搶如此激烈。」孫琦對投中網表示。
一醫療機構投資人吳寧嘉向投中網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2020年6月,國內一知名大型PE為了搶到一個即將IPO的醫療案子甚至放棄了深度盡調,在沒有完全了解項目基本風格的情況下就執意打出了子彈。而且,該知名PE全然不顧鎖定期三年的投資風險。
「從接觸到交割,一個月全部完成,這個速度簡直匪夷所思。」吳寧嘉告訴投中網,如此快速的流程背後,除了簡單的盡調外,投資協議也基本參照早期投資的條款報告。
事實上,這或許正是二級市場不同於一級市場的慣用打法——以更大的邏輯布局某個賽道,在大趨勢中抓住細分機會。
有投資人就直言,近年來,投資行業魚龍混雜,這實質與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投資管理人的偏差較大。
「市場永遠是對的」,孫琦提到,「做投資的人最好不要去賭市場是錯的,不要站在市場的對立面。VC要盡早預判市場的大勢,PE也要在保有自我判斷的基礎上順勢而為,不要逆著潮頭,同時也要有所克制,有所警惕。」
一二級通吃,一場專屬於頭部基金的 游戲
一個殘酷且客觀的事實是,這場一級市場參與者掘金二級市場的 游戲 或將只屬於頭部機構。
換句話說,「二八法則」已然滲透到了私募股權基金行業的每一寸肌理。即使想換個打法,也得先評判基金自身是否真正具備了「橫跨一二級市場」的資格。
擴充團隊的首要條件自不必多說。要知道,二級市場與一級市場的投資策略、管理風格、研究體系等大不相同,因而,投資機構染指二級市場也並非容易之事。
正如李穎所說,二級市場的競爭十分激烈,進入門檻頗高。在一級市場馬太效應愈發強烈的行業現狀下,大型投資機構可優先跨越多個階段布局一體化。
加之,在公募基金市場本身中,「強者恆強」的行業格局已橫亘多年,中小基金的日子也不好過。根據wind數據,2020年以來,95家公募基金高管發生變更,涉及人數達256家。與此同時,公募基金離職基金經理人數已達168人,不少中小基金面臨人才流失的困境。
某一級市場投資機構HR何朋娜告訴投中網,二級市場的基金經理有一部分流向了一級市場。當前,一級市場投資機構在招募投資經理或投後團隊時越來越看重對方的行研能力,而這也正是那些基金經理的優勢所在。然而,對於某些中小機構而言,配置擁有二級市場背景的人才卻實屬艱難。
「我們機構當時面試了好幾個二級市場的求職者,但均被對方拒絕了。說到底,還是機構體量太小,那些二級市場的人都想找一些有穩定LP支撐的大機構,至少不用發愁子彈的問題。」何朋娜稱。
「一級市場機構如果要向二級市場延伸,基金的體量、投研能力、品牌各方面都要能達到相當的層次。」孫琦對投中網表示,一家機構的品牌和投研能力越強,布局越廣,邁入二級市場的動力就會越強。這是因為,這些機構可以將一級市場的品牌和投研優勢帶到二級市場實現變現。
比如,某些頭部VC/PE擁有自己的二級市場團隊,完全可以自己操盤,不需要將二級市場的蛋糕分給合作夥伴。當這些機構投資的企業上市後,他們還可以在二級市場捕捉另外的機會。
不過,潘辛然也對投中網提到,雖然相對而言,只有頭部機構具備同時布局一二級市場的底氣,但不一定非要自己做,與第三方合作的形式也很常見。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一級市場投資者邁向二級市場的趨勢共識下,並不是每一家有條件延伸的機構都湧向了這股潮流。
甚至,可以說,大部分投資機構仍堅持專注於一級市場。
終歸到底,即便對於頭部機構,是否橫跨一二級市場做全域投資的根本依舊在於基金自身的定位,包括機構目標、價值取向等。就像孫琦口中的那樣,如果機構以資管定位要做全平台的服務,追求的是AUM(資金管理規模),那麼相較於一級市場,近兩年基金在二級市場的規模擴張相對容易很多。
但是,相對容易走的路亦非捷徑。「因為不同領域看似是有關聯性的,但是如果真去做,大家會發現一二級市場的團隊基因不一樣,文化也不一樣,還是有很大挑戰的。」孫琦表示。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林唐、吳寧嘉、潘辛然、何鵬娜均為化名)
Ⅲ 格力渠道生變動了誰的蛋糕
徐自發拉攏省內經銷商轉投飛利浦的「懷抱」。
徐自發為代表的河北經銷商率先「易幟」,並從格力挖走了大批骨幹,租用飛利浦品牌搶占市場。
經銷商一直是格力重要的銷售渠道,格力電器在年報中將銷售渠道描述為「自主管控、互利共贏」,並表示「格力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線下銷售網路,通過27家銷售公司、3萬多家專賣店,為消費者提供服務」,而「京海互聯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正是「互利共贏」的體現。
2007年4月25日,由10家格力電器區域銷售公司組建的「京海互聯」,以戰略投資者身份,從格力集團處受讓格力電器股份,一躍成為格力電器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
據格力電器公告顯示,這10家公司中,徐自發控制的河北格力電器營銷有限公司為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28%,徐自發也一度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後來還因違規減持格力股票遭到處罰。
如今雖然河北經銷商「倒戈」,不過珠海格力也找到了新的接班人,8月22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授權書,同意授權「珠海桓格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省地區所有渠道使用多個格力旗下的商標,此舉被市場解讀為格力通過自家人馬,建立更易於管控的渠道。
Ⅳ 格力電器股票分紅日期
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因此目前大多公司以年度為周期進行分紅,分紅的具體時間一般在公司財務年報公布後的2、3個月左右的時間,具體時間需要看隨年報一起發布的公告。
格力電器每年分紅一次,一般在4月底公布預案,6、7月份分紅。
拓展資料: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組裝生產家用空調,現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製造集團,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現有16個研究院,分別是:製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兩個)、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裝備動力技術研究院、電機系統技術研究院、洗滌技術研究院、冷凍冷藏技術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電工電材研究院。共有126個研究所、1045個實驗室、1個院士工作站(電機與控制),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各1個,同時成為國家通報咨詢中心研究評議基地。
堅持創新驅動。提出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經過長期沉澱積累,目前累計申請國內專利92893項,其中發明專利48473項;累計授權專利53855項,其中發明專利13326項,申請國際專利4378項,其中PCT申請2289項。發明授權連續五年進入全國前十。現擁有33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中國專利金獎2項、中國外觀設計金獎3項。據日經社2020年統計發布,格力家用空調全球市場佔有率達20.1%,位居行業第一。
堅持質量為先。恪守誠信經營的宗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嚴抓質量源頭控制和體系建設。2018年,公司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2019年,格力電器參與起草的《質量管理 基於顧客需求引領的創新循環指南》獲批成為國家標准。
堅持轉型升級。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推進智能製造升級,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2013年起,格力相繼進軍智能裝備、通信設備、模具等領域,已經從專業空調生產延伸至多元化的高端技術產業。目前,格力智能裝備不僅為自身自動化改造提供先進設備,同時也為家電、汽車、食品、3C數碼、建材衛浴等眾多行業提供服務。
Ⅳ 格力電器三次股份回購豪擲240億抄自己的底,為何股價仍未走出下跌通道
股價仍未走出下跌通道主要原因:1.格力業績不及預期,這兩年轉型遇到困難,不被機構看好;2.格力估值並不低,這個業績並不能夠支撐現在的市值;3.回購股份並不能夠代表股票就會上漲,股票上漲需要市場認可,否則都是曇花一現。
格力電器公告,截至2021年8月31日,公司第三期回購計劃已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5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2288%,最高成交價為56.11元/股,最低成交價為42.90元/股,支付的總金額為124.69億元。
從半年報披露的數據看,空調業務依舊是格力最主要的營收來源,上半年格力空調收入671.94億元,同比增長62.57%。上半年美的暖通空調業務營收764.08億元,同比增長19.33%。
雖然營收增長,但兩家企業空調業務的毛利率都有所下滑。格力空調的毛利率為29.79%,下滑了2.26個百分點;美的空調業務毛利率20.85%,下滑了3.35個百分點,格力領先美的近9個百分點。
Ⅵ 怎麼查一支股票10大流通股東
流通股東又稱為無限售條件股東,了解一隻股票的十大流通股東,方法很多。下面介紹最簡單的方法:
一、網頁版查詢
可以登錄任意財經類網站或門戶網站的「證券板塊」,輸入股票代碼,即可看到股票的詳細信息,找到「流通股東」(類似名稱)點擊,即可看到十大流通股東的持續情況。
二、登錄交易軟體查詢
登錄交易軟體,在該股票頁面通常按F10即可跳出該股票的詳細信息,以大智慧為例:
註:十大無限售條件股東通常是在公司出業績報告(季報、年報)時更新,如因重大事項導致股東變更,中途則可能更新。
Ⅶ 格力終於放大招,直接注銷1億股,你如何看待格力的這種做法
董明珠作為我國首屈一指的網紅女企業家,又被稱為到了風口浪尖,是因為上周她居然以低於市場價格一半的價格回購格力公司的股票1.01億支,被格力黑們說成了給自己發紅包,自己的賬戶上直接浮盈超過8億元,很多黑她的人說她是為自己退休做鋪墊。這幫格力黑的言論不值一提,但董明珠的這種做法確實傷害了一批格力大股東的部分利益。這次格力股票回購明面上的說法是員工持股計劃或者是員工獎勵計劃,但有殺富濟貧、討好小股東的意味。
格力空調現在已經不是空調市場的老大,連續多年的霸主地位已經被美的超越。格力號稱掌握核心科技的企業,掌握核心科技的重中之重,便是留住人才,格力現在在空調市場的份額在日漸萎縮,可見其人才挽留方面是出了問題的,這才逼得董明珠做出了這一重大舉動。董明珠已經聲明明年還會繼續幹下去,並不會退休,即便退休了,她也不會提取自己的股份來套現。說白了,董明珠是為了整個格力集團的長遠發展而考慮,並不會計較個人的那一點得失,這才是真正的胸懷廣大的企業家。
Ⅷ 格力電器股票前景怎麼樣
格力電器大夥都知道,特別多的人都有買入了格力電器這只股。在關於家電的行業裡面,格力作為主導企業,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對它有所了解,下面我就詳細給大家講講格力電器。
在開始分析格力電器前,我整理好的家電行業龍頭股名單分享給大家,大家領取一下吧:寶藏資料:家電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做的是生產銷售空調器、自營空調器出口業務及其相關零配件的進出口業務。公司主要產空調、生活電器、智能裝備。據《暖通空調資訊》發布的數據顯示,格力中央空調在2021年上半年憑借16.2%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繼續實現行業領跑;《產業在線》的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格力家用空調內部銷售了33.89%,隸屬於家電行業第一。
從簡述上看格力電器實力很強,下面我們通過亮點剖析一下格力電器適不適合投資。
亮點一:員工持股方案落地,利益綁定長期穩增長可期
2021年6月21日,格力電器公布把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布了,員工持股計劃資金規模在30億元以內,股票來源為公司回購賬戶中的已回購股票,購買價格為 27.68元/股,這個價格達到了回購均價的50%,股票規模不超出1.08 億股,占居到總股本1.8%,擬定參與員工的總數量少於12000人,佔到總員工人數的14%,把董明珠從認購上限3000萬股中刪除後,人均股權是0.65萬股。員工持股計劃實現了核心員工和骨乾的個人利益與上公司業績的高度綁定,很有希望能充分激發核心人員工作熱情,未來公司業績可以實現穩增長。
亮點二:公司產品品類逐漸豐富,綜合競爭力增強。
就當下,公司已從單一品類發展到當前涵蓋消費品和工業品兩大領域多品類產品,其中,空調業務走勢已從家用空調拓展到商用空調以及特殊工況空調,接下來公司會以冷藏冷運、軍工國防、醫療健康等領域為重點擴展的方向。
篇幅有限制,關於格力電器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的更多內容,在這篇研報已經做了整理,點擊可以了解:【深度研報】格力電器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看
2018 年以來,白電市場經過電商下沉的幫助,現在,每家每戶幾乎都能用上冰箱和洗衣機了,而空調更是比較早的就進入了"一戶多機"的時代,未來升級換代將成為主要需求。在目前低基數背景下,更新換代需求旺盛,各地方政府也許會採取相應措施來提高補貼程度,提升白色家電的購買人數。無論是疫情的沖擊還是考驗,經歷過後,龍頭企業憑借其在產業鏈布局、專利規模、科研投入和人才培養制度等領域上的的先進之處,有更大的機會創造「爆品」,白電市場整體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格力電器作為白色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是有望從中受益的。
三、總結
總而言之,格力電器還是很有實力的,綜合來看,市場佔有率是比較高的,通過改革,經營環境明顯的變好了不少,產品也逐漸的豐富,公司發展前景很優秀。文章因為它的滯後性,文章內的數據可能不是最新的,要是想要准確的掌握格力電器未來的行情是怎樣的,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分析,看下格力電器現在行情是否適合買入或賣出:【免費】測一測格力電器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Ⅸ 珠海格力電器和格力集團是同一個單位么有什麼差別
1、股份變少,格力集團由珠海國資委全資持有,原為格力電器大股東。今年年初,格力電器完成混改,格力集團將其持有的格力電器15%股權以416.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了高瓴資本。轉讓完成後,格力集團則只保留3.22%占股,從控股股東變為小股東。未來,格力集團將變身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台。
2、戰略不同,盡管格力電器的董明珠和雷軍「不對付」,但另一家「格力」已經成了小米緊密無間的投資夥伴。最新消息稱,9月初,格力集團給小米投資了35.45億元。
格力集團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近日格力集團與小米集團、中信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三方約定在產業基金、金融服務、產業投資、項目合作、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
據了解,格力集團這35.45億元投資的是小米發起的小米產業基金,該基金主要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核心裝備、前沿科技等領域的小米生態鏈和優質供應商進行深度布局。
3、隸屬關系,格力集團曾是格力電器的最大股東,但近年陸續出售股份後,前者只是後者普通股東的一員。去年4月,格力電器公告稱,格力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格力集團持有的格力電器總股本15%的股票,交易完成後格力集團對格力電器的持股比例將下降至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