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研報 > 人工智慧股票2018

人工智慧股票2018

發布時間:2023-03-07 15:50:22

1. ai龍頭股票有哪些

ai龍頭股票有:
長安汽車:人工智慧引領者。聯盟方面,公司將整合全球資源,構建智能駕駛、智能網聯、立體交通三大產業生態聯盟,與合作夥伴實現共贏。
華西股份:人工智慧的引領者。華西股份持有 GTI 8.98% 的股份。 GTI,全稱gyrfalcon Technology Inc.,由矽谷資深AI科學家和半導體晶元行業專家組成的團隊創立。其成員來自AMD等業內知名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將「雲+AI」的力量延伸到本地設備,使其獲得更高的性能和效率,專注於開發低功耗、高性能的人工智慧處理器晶元。
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的引領者。 2018年5月14日公告,公司擬向不超過10名合格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08億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6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用於新一代感知與認知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智能語音人工智慧開放平台項目、智能服務機器人平台及應用產品項目、銷售與服務系統升級建設項目和補充營運資金。

工行推出的AI投是一款智能投顧產品,類似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起投金額為10000元,客戶可以選定自身的風險承受力等級及投資期限,「AI投」計算顯示出這樣的投資偏好下的模擬年化收益率及模擬最大回撤,然後就可以獲得推薦的基金組合,涵蓋貨幣類、固定收益類、股票類、境外內等。當基金組合不符合市場投資形勢時,AI投可以通過「一鍵調倉」完成基金組合調整。
簡單點說,類似這種智能投顧,都是根據你的風險承受力來幫你選基金、做配置,在於通過合理的基金組合來分散風險。工行的AI投剛上線不久,具體效果如何有待驗證,有興趣可以嘗試。
一、人工智慧服務 客戶選定能承受的投資風險等級及投資期限,「AI投」就可以通過智能投資模型,分析股市、債市等各類市場形勢,為客戶量身推薦基金投資組合方案。
二、 極簡操作風格 系統推薦方案後,客戶點擊「一鍵投資」即可完成基金組合購買。當基金組合不符合市場投資形勢時,「AI投」將重新計算並建議客戶調整基金組合,客戶可通過「一鍵調倉」完成基金組合調整。

2. 科創股鑒 | 虹軟科技:不僅是視覺AI第一股

控制人為美藉華人,公司性質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雖然以前也有外企在A股上市,但基本上都是中國台灣企業。虹軟 科技 登陸科創板可以被視為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標志性事件。

上周五,6月21日,在科創板上市委2019年第8次審議會議上虹軟 科技 「過會」。這意味著再過幾個星期,科創板將迎來視覺AI第一股。我考量的結果是,這個第一好像不僅是國內的,多半也是全球的。

虹軟 科技 是視覺人工智慧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20 多年來,虹軟 科技 研發出了一系列視覺人工智慧領域的底層演算法,並將其產品化、解決方案化。目前,虹軟 科技 的視覺人工智慧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主要被用於智能手機行業,客戶包括三星、華為、小米、OPPO、維沃(vivo)、 LG、索尼、傳音等廠商。同時,隨著人工智慧時的來臨,虹軟 科技 開始向智能 汽車 、智能家居、智能保險、智能零售、互聯網視頻等領域進軍。以行業需求為導向,虹軟 科技 在與全球消費電子領導廠商的深度合作中實現了核心技術的不斷迭代及產品的持續創新。

另外,虹軟 科技 還推出了 AI 開放平台,將人臉識別、人證核檢、活體檢測等核心技術免費提供給相關企業、創業團隊和個人開發者,在助力廣大中小企業打破技術壁壘的同時也讓自己的技術與產品在更多的場景中落地。

產品與解決方案

目前,虹軟 科技 提供3類解決方案:智能手機視覺解決方案、智能駕駛視覺解決方案、其他 IoT 智能設備視覺解決方案,其中來自智能手機視覺解決方案的收入佔全部營業收入的絕大部分:2016年為67.93%,2017年為91.27%,2018年為96.57%。

虹軟 科技 針對每一款智能設備的不同特點,在有限的開發周期內,為客戶提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幫助客戶的智能設備在「性能-功耗-硬體成本」三方面達到最優平衡。通過採用虹軟 科技 提供的視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智能設備可以在既有能力的基礎上突破硬體成像能力的限制,提升成像質量、效果,尤其是可以通過先進的演算法對智能計算進行控制、優化來降低功耗,使得眾多全新的智能拍照攝像及相關視覺應用成為可能,用戶體驗和設備的性價比因此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增加。目前,虹軟 科技 提供的視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已經成功應用於智能手機、智能 汽車 、智能家居、智能保險、智能零售、互聯網視頻等多種場景中,且仍在不斷 探索 新的視覺人工智慧技術和產品應用場景。

商業模式

虹軟 科技 是典型的To B企業,即主要面向行業客戶銷售自己的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虹軟 科技 設有銷售部門,採用直銷的方式,主要向智能手機、智能 汽車 、智能家居、智能零售以及各類帶攝像頭的 IoT 設備製造商銷售視覺人工智慧演算法軟體。

盈利模式

虹軟 科技 的盈利模式是將視覺人工智慧演算法技術與客戶的特定設備深度整合,通過合約的方式授權給客戶使用,即客戶將相關演算法軟體或軟體包裝載在約定型號的智能設備。

虹軟 科技 自稱是能以計件的方式對國內外客戶收取軟體技術授權費用的企業,即按照客戶生產的裝載有虹軟 科技 演算法技術的智能設備的數量進行收費。

市場地位

虹軟 科技 是全球視覺人工智慧行業領先的技術、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IDC 的統計數字顯示,2018 年全球出貨量前5的手機品牌中,除蘋果完全採用自研的視覺人工智慧演算法外,其餘4家採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廠商,即三星、華為、小米、OPPO ,其主要中高端機型均搭載了虹軟 科技 智能手機的視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2018年,虹軟 科技 來自這5家客戶的收入分別為26860.37 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58.64%。

招股說明書顯示,採用虹軟 科技 視覺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手機客戶有:三星、華為、小米、OPPO、vivo、魅族、索尼、中興、傳音、聯想、摩托羅拉、HTC、ASUS 等,2018年的前5大客戶是三星、小米、OPPO、 華為、Foxconn。

技術優勢

在招股說明書中虹軟 科技 自稱擁有4種優勢:人才優勢、技術積累優勢、產業鏈深度合作優勢、客戶及品牌優勢,其中最重要的是技術積累優勢:一是端計算和邊緣計算技術的積累優勢;二是視覺人工智慧技術的層次積累優勢。虹軟 科技 自稱已全面掌握了視覺人工智慧及人工智慧的各項底層演算法技術,掌握包括人體識別、物體識別、場景識別、圖像增強、三維重建和虛擬人像動畫等全方位視覺人工智慧技術。截至 2018 年 12 月 31 日,虹軟 科技 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擁有專利 129 項(其中發明專利 126 項)、軟體著作權73 項。2018 年,虹軟 科技 獲得第八屆「吳文俊人工智慧 科技 進步獎」。

實際控制人

虹軟 科技 原為 ArcSoft US 的全資子公司。1994 年 5 月,ArcSoft US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成立。2003年5月,ArcSoft US通過旗下百慕大 e-Image 有限公司以美元現匯的方式出資在中國設立了虹軟有限公司——直白地說就是後者在中國的一家子公司。後來先後經歷4次增資擴股、4次股權轉讓,2017 年 9 月至 12 月,虹軟有限反相收購了ArcSoft US的與視覺人工智慧技術相關的全部業務、資產與人員。2018 年 12 月,軟虹有限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同時更名為虹軟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即這次上市的主體。招股說明書顯示,虹軟有限的性質為「中外合資有限責任公司」,變更後,虹軟 科技 的性質為「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換言之,虹軟 科技 登陸科創板意味著科創板迎來了第一家外資企業。

招股說明書顯示,HomeRun公司是虹軟 科技 最大的股東, 持有其 118698840 股股份,占總股本的32.9719%,為發行人的控股股東。HomeRun公司的注冊地為香港,為Hui Deng(鄧暉)個人所有。

值得注意的是,Hui Deng(鄧暉)並非中國國籍,而是美國國籍。招股說明書顯示,Hui Deng(鄧暉)出生於1962 年 5 月,1991 年 7 月畢業於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博士學歷;1991 年 8 月至 1992年 8 月曾在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2 年 8 月至 1994年4月曾擔任美國Enertronics Research Inc.產品經理和工程師,是首位獲得美國 PMDA 技術成就獎的華人。1994年4月,,Hui Deng(鄧暉)創立ArcSoft US,現任虹軟 科技 董事長、總經理(首席執行官),同時其也是3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虹軟 科技 的其他兩名核心技術人員是王進和徐堅,前者現任虹軟 科技 董事、高級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後者現任虹軟 科技 董事、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官。

另外,招股說明書還顯示,Hui Deng(鄧暉)的配偶Liuhong Yang通過其個人所有在香港注冊的HKR公司控制佔有虹軟 科技 5.4431%的股份,兩人合計共持有虹軟 科技 38.4150%的股份。此外,Hui Deng(鄧暉)還通過股權激勵平台 Arcergate間接持有虹軟 科技 0.3377%的股份。因此, Hui Deng(鄧暉)及其配偶 Liuhong Yang 合計持有虹軟 科技 38.7527%的股份,為虹軟 科技 的實際控制人。

競爭對手與對標企業

在招股說明書中,虹軟 科技 提到5家競爭對手:以色列的CorePhotonics Ltd.、日本的Morpho, Inc.、以色列的EyeSight Technologies Ltd.、中國的商湯 科技 和曠視 科技 。不過,這5家公司均非上市公司,沒有公開的財務數據及其他經營信息可查。因此,在招股說明書中,在就各種財務數據等進行「同行對比」時,虹軟 科技 提及的對標企業並非是上述5家公司,而是中國的中科創達和誠邁 科技 、美國的杜比實驗室。

財務數據

下表為虹軟 科技 2016-2018三年的部分財務數據。

注1:即所得稅前利潤。

注2:主要指政府補貼,其中最大的一項是上一財年的軟體增值稅退稅。2016年記的是營業外收入。

市值估計

下面是虹軟 科技 在招股說明書中提及的中科創達、誠邁 科技 、杜比實驗室3家上市公司和A股最正宗的人工智慧概念股科大訊飛的上一財年營業收入、凈利潤、市值、動態市盈率、市銷率數據,後3項為截至發稿時的數據。

虹軟 科技 在招股說明書中自稱其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為94 億元人民幣。對比上述4家公司的估值,這一估值顯然有點高。不過,由於主業清晰,發展前景較為明確,如果按五六十倍市盈率估值還是合理的。因此,我認為上市後(不是IPO價格對應的市值)虹軟 科技 的市值還是有望達到94億元的,如果科創板剛開板極度瘋狂,甚至會超過。下限可以2018年9-10倍市銷率計,對應的市值約為四五十億元人民幣。

推薦閱讀

數字生態元年|「中國數字生態大會」7月31日重磅來襲!

3. 聽說雲知聲是「AI語音第一股」,是真的嗎雲知聲怎麼樣

是真的。在AI人工智慧領域,智能語音是發展得最為成熟的賽道。作為人工智慧語音行業早期的入局者,雲知聲確實被稱為「AI語音第一股」。通過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不斷深耕,如今雲知聲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頂尖的物聯網人工智慧服務提供商,它以全棧AI技術為核心,立足雲芯一體化平台,提供面向智慧物聯、智慧醫療等場景的物聯網智能化產品服務,深得眾多合作夥伴的信賴與好評。

4. 曠視夭折一年後:依圖、雲從爭相IPO,誰能成為AI第一股

一場由AI企業主導的IPO競賽正在緩緩拉開大幕,獨角獸們紛紛踏出上市步伐,但行業已經喊了兩三年的AI第一股仍未決出最終的答案。

「AI四小龍」中的曠視 科技 曾在去年8月打響了AI初創企業上市的第一槍,然而赴港上市計劃隨著國內外環境變化而終止,失去先發優勢。目前,曠視尚未有明確的上市時間表傳出。

而自11月以來,依圖 科技 、雲從 科技 、雲知聲和雲天勵飛等AI企業先後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其中雲知聲和依圖已進入問詢階段。不過,雲知聲近日遭遇質疑或會拖累其上市進程,AI第一股大概率將花落依圖,或將於明年1月或2月見分曉。

但上市不是終點,這些獨角獸們依然會面臨技術和商業化上的競爭,燒錢大戰也不會停止,同時也將真正接受大眾的檢驗,如何消化存在泡沫的估值是一大壓力。

發展最為迅速、國內估值最高的AI企業商湯曾被視為將第一個上市的企業,但曠視是打響上市第一槍的AI獨角獸。去年8月,在被爆出擬赴港上市計劃四個月後,曠視 科技 正式提交了港交所招股書,估值40億美元,被寄望成為AI第一股。

然而,隨後國內外環境發生了變化。去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包括曠視在內的「AI四小龍」等28家中國企業和機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限制它們從美國購買零部件。曠視的承銷商高盛、摩根大通及花旗均重新評估了與其繼續合作的風險,港交所上市委最初也有擔憂,但最終還是選擇繼續推進。

按照當時計劃,曠視 科技 在補交申請材料、制定去年下半年的財報後,可在今年初實現上市,但環境越發不利。受疫情影響,曠視上市籌備工作不順,直到今年5月底也未遞交補充材料,早在今年2月顯示失效的招股書一直未恢復。

今年6月初,有媒體報道稱曠視中止了港股上市計劃,系主動放棄上市,且在港股和科創板上市中搖擺。當時,曠視回應稱,中止港股上市消息不屬實,並表示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 科技 」企業上市,是中國 科技 企業發展的好機遇,曠視正在積極考慮。

不過,印奇當時表示,曠視並未終止上市計劃。「我們希望上市之後股價堅挺穩定,還是會在合適的時間穩步推進上市,上市是公司業務運營和治理自信的表現,它是一個手段而不是目的。」

今年9月,界面新聞援引知情人士稱,曠視正謀求在香港和內地科創板同步發行上市。該知情人士透露,曠視的上市計劃已有實質性進展,大概率在今年底就會上市,當時曠視方面稱不予置評。

曠視截止目前尚未在港交所或上交所發布新的招股書,年底上市恐已無望。搜狐 科技 近日就上市事宜問詢曠視方面,對方表示,目前尚無消息可以透露。但顯然,曠視已經失去了上市的先發優勢,AI第一股將拱手讓人。

目前,多家AI企業已提交科創板招股書,加入AI第一股爭奪戰,包括「AI四小龍」中的依圖和雲從,以及智能語音企業雲知聲和AI演算法+晶元企業雲天勵飛。這四家企業獲得受理的時間前後相差一個月,其中較早的雲知聲和依圖已在12月初進入問詢,但目前均未作出回復。從進展來看,AI第一股最有希望在這兩家企業中誕生。

不過,近日雲知聲在智慧醫療和家電領域高達70%的市佔率遭遇投資者質疑,其競爭對手科大訊飛也稱其數據嚴重失實。有分析認為,雲知聲或會因此面臨多輪問詢,影響上市進展。那麼,依圖 科技 將有可能會搶先上市,成為AI第一股。

根據修訂後的科創板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科創板企業審核時限為自交易所受理至中國證監會注冊總計不超過3個月。也就是說,若進展順利,依圖 科技 有望於明年1月或2月獲批上市。

此外,還有多家AI企業准備或被爆出啟動上市。國內估值最高的AI獨角獸商湯 科技 此前多次傳出上市計劃,據稍早前《 財經 》報道,商湯在一份融資計劃書提到,預計3年內A+H股兩地上市,目前已在和券商接觸。

此外,提供企業級人工智慧PaaS平台服務的第四範式不久前也被爆出正在進行Pre-IPO輪融資,將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提交上市申請。機器人公司達闥 科技 去年9月也曾提交招股書赴美上市,但也因被列入實體名單而擱置,大概率會選擇科創板,另一家機器人企業優必選在去年就已啟動IPO。在早前的8月底,思必馳在宣布獲得數億元人民幣Pre-IPO輪戰略投資的同時,也表示將全面啟動上市計劃。

可以說,AI獨角獸已經從此前數年的融資競賽逐步升級到IPO競賽。有業內人士表示,被資本裹挾的創業公司,上市之路往往並非創始人能夠完全決定,畢竟背後的資本存在利益回報訴求。同時,科創板適時推出無疑為這些機構提供了退出通道,明年AI將會迎來更為密集的上市潮。

據胡潤今年8月發布的全球獨角獸榜單,中國有超過20家AI獨角獸企業,而目前明確上市計劃的不足一半,更多的AI上市新生力量處在爆發的前夜。

在無法繼續依靠投資機構輸血後,上市成為這些獨角獸們的最後選擇,但上市也意味著更大的壓力和考驗。

據公開信息,目前商湯共完成約40億美元融資,是「AI四小龍」中吸金最多的一家,背後站著阿里、軟銀、IDG、淡馬錫等機構。另外三家也都有著多家知名機構加持,其中曠視融資總額約為13.5億美元,依圖超過4億美元,有著「AI國家隊」之稱的雲從則從多數為政府背景的投資機構手中拿到了35億人民幣。

但是燒了這么多錢,這些企業均還未能實現自身造血,技術研究上尚未形成不可突破的壁壘,商業化落地上也尚未打開更廣闊的空間。從目前已披露業績數據的AI企業來看,營收高速增長、高虧損、高投入是AI企業普遍的現狀,且雖然此前已經獲得巨額資金,但未來的發展依然面臨較大的資金缺口。

在營收方面,曠視、雲從、依圖等企業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均達數倍,但在規模方面不及商湯。《 財經 》披露的數據顯示,商湯去年營收超過50億元,而雲從和依圖分別才剛剛超過8億元、7億元,曠視去年上半年的營收則不到10億元。

雖然營收保持快速增長,但依舊難逃虧損。前述媒體披露商湯在2017年和2018年的凈利潤分別為1100萬和5900萬元,但去年未實現盈利。曠視則在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累計虧損高達96億元,依圖在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累計虧損近73億元,雲從、雲知聲同期分別也虧損近23億元、9億元,雲天勵飛在2017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合計虧損超16億元。

即便是扣除掉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或者是股權費用等非經營因素的影響,不少企業依舊虧損明顯。如依圖扣非後虧損依舊達到近23億元,雲從扣非後虧損也達11億元。同時,這些企業的研發投入也保持增長,占營收比重大多超過100%,成為虧損的主要因素。

在商業布局方面,企業扎堆嚴重,應用領域重合的情況並不少見。如「AI四小龍」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均有布局安防和金融領域,智慧城市/園區、醫療 健康 、交通出行、商業零售等領域也是不少企業同時看中的賽道。這也與行業整體現狀相同,艾媒咨詢發布的有關報告顯示,安防和金融是AI應用最為主要的兩大場景,去年佔比分別達到53.8%、15.8%,合計近70%。

不過,「AI四小龍」雖然都是以計算機視覺起步,但在發展路徑上逐漸呈現出差異。商湯的打法是廣撒網從而覆蓋更多行業,曠視則通過開放平意圖構建行業生態,而雲從打造了人機協同操作系統,依圖基於演算法+晶元融合多個技術領域。與此同時,AI企業造芯和軟硬體一體化也正在成為行業發展趨勢。

不少業內人士此前在接受采訪認為,AI行業已經進入優勝劣汰的階段。這些獨角獸雖然已獲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商業驗證,但如何挖掘更多的場景並且吃透吃深,仍然是挑戰。這就需要通過提升自身的技術或服務打造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從未推動產品應用在更大規模或更大范圍上落地。

但對於目前普遍虧損的AI企業來說,這依然離不開資金的支撐,而上市將為這些企業提供更多彈葯。多家企業均在招股書中提到融資渠道相對單一是自身的競爭劣勢——面對競爭日益激烈的AI應用市場,如何獲取擴大企業規模所需的資金被這些企業認為是制約自身高速成長的重要因素。

隨著AI企業開啟上市潮,一場燒錢大戰也將接踵而來。在目前四家提交科創板的AI企業中,

依圖募資最高,達到75億元,雲從和雲天勵飛也分別達到37.5億元和30億元,雲知聲募資超9億元。AI技術以及相關系統或平台研發是募資的主要流向,如依圖有超過70%的資金將用於晶元研發以及基於視覺推理的邊緣計算系統、高階視覺智能計算平台等五個項目。

這些項目僅僅依靠這些公司目前的現金流很難支撐,而技術仍會是AI企業未來投入的重點,這恐也將繼續成為企業盈利的阻礙。實際上,目前AI行業更多的技術表現在優化層面而非顛覆,多數企業的技術實力還相對淺層,想要維持競爭優勢,就需要不斷優化或發展高階技術,這勢必意味著更大強度的投入。

5. AI都能炒股了,以後就要拼誰的演算法牛了

人工智慧量化交易平台宣布獲得數百萬人民幣融資。據悉,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團隊建設、產品開發和硬體設備投入。

是一家基於人工智慧的量化投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10月,主要將技術應用於量化投資領域,實現低風險高收益的投資回報。

中國私、公募基金規模呈大跨步發展,截止2018年2月底,中國私募基金規模已達12.01萬億元,公募資金規模已達12.64萬億,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高獲得投資收益的效率,是公、私募投資最大需求,國外盛行的量化交易越來越被國內機構所接受。

在量化交易這個領域,目前已有不少項目:私人量化交易平台JoinQuant、RiceQuant以及優礦,為量化交易領域提供核心演算法支持的眾加,量化策略商城微量網、以量財富為代表的量化理財平台,以及為量化投資者提供智能交易和分析工具的名策數據。

量化交易策略的建立是量化交易的重要環節。目前主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輸入與這套邏輯相關聯的因子,比如歷史表現、公司財務數據、宏觀經濟數據、上下游供應商數據等眾多參數,建立一套模型,以算出標的上漲或下跌的概率,並生成投資組合和調倉策略。隨著近幾年人工智慧興起,不少人開始選用機器學習等方式,輸入眾多因子,讓AI自己生成策略。

創始人兼CEO龐表示,的做法則不同,是用神經管網路替代原來用邏輯和策略構建的數學模型,通過輸入股票相關數據,利用訓練不同結構的神經網路來實現機器自主的量化交易。想做量化交易界的Deepmind(研發阿爾法狗的團隊),成為中國的基金。

目前,的首個產品A股機器人「狗」已上線,應用於國內二級市場的投資,產品已實盤測試8個月。數據顯示,狗實盤業績顯著,在2017年11月A股普跌的情況下(中證1000跌幅超4%),狗依然實現了5.23%的收益,最大回撤控制在2.7%,並在2018年1月底上證指數大跌12%的情況下,智富狗做到了提前清盤避險,業績明顯優於大盤。

投資人黃表示:「人工智慧是非常好的提高效率的方式,非常關注人工智慧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我們認為以為代表的、基於神經網路的人工智慧量化交易平台,能極大地提高大型的高頻交易的效率。人的精力有限,一個再好的操盤手也不可能同時看2000支股票,但機器能輕易辦到。」

6. 人工智慧股票有哪些

人工智慧股票:恆生電子、工業富聯、科沃斯、聞泰科技。

1、恆生電子,一家金融軟體和網路服務供應商,1995年成立於杭州, 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代碼600570)。恆生電子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聚焦於財富資產管理領域,為證券、銀行、基金、期貨、信託、保險等金融機構提供整體的IT解決方案和服務,為個人投資者提供財富管理工具。

4、聞泰科技,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993年01月11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張學政,公司經營范圍包括:電子軟體產品的開發;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酒店投資及酒店管理;對房地產、紡織、化工、電子及通信設備行業進行投資。

7. 人工智慧股票有哪些

1、蘇州科達:蘇州科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領先的視訊與安防產品及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以視頻會議、視頻監控以及豐富的視頻應用解決方案幫助各類政府及企業客戶解決可視化溝通與管理難題。

2012年,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1日,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

2、佳都科技:佳都科技(PCI)創立於1986年,總部位於中國廣州,在中國30多個區域設有分公司或辦事處,員工超過2000人,擁有科學家研發團隊,

設立了佳都科技全球人工智慧技術研究院和交通大腦研究院,建設或參與建設2個國家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4個省級工程技術中心。

3、千方科技:北京北大千方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北京大學作為法人股東之一,以留學歸國科技人員、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的教授、博士、碩士為主要技術力量,與北京大學地學院全面合作組建的高新技術企業、軟體企業。

公司在交通領域的業務取得了快速的發展,在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又拓展了交通信息服務和交通出行媒體運營等多方面的業務。

4、衛寧健康:公司成立於1994年,是國內第一家專注於醫療健康信息化的上市公司,致力於提供醫療健康衛生信息化解決方案,不斷提升人們的就醫體驗和健康水平。

衛寧健康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自主研發適應不同應用場景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業務覆蓋智慧醫院、區域衛生、基層衛生、公共衛生、醫療保險、健康服務等領域。

5、神思電子

神思電子是國內著名的身份識別解決方案提供商和服務商,也是公安部認證的居民身份證閱讀機具定點生產企業。

6、科大訊飛

科大訊飛主要從事智能語音及語言技術研究、軟體及晶元產品開發、語音信息服務及電子政務系統集成等等。

7、中科曙光

中科曙光是國內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軍企業,也是亞洲第一大高性能計算機廠商。主要從事研究、開發、生產製造高性能計算機、通用伺服器及存儲產品,並圍繞高端計算機提供軟體開發、系統集成與技術服務等等。

8、浪潮信息

浪潮是中國最早的IT品牌之一,它是中國領先的雲計算、大數據服務商。擁有雲數據中心、雲服務與大數據、智慧城市和智慧企業四大業務群組。浪潮伺服器也位居中國市場第一、全球前三。

閱讀全文

與人工智慧股票2018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未來5年稀缺行業龍頭股票一覽 瀏覽:383
深圳傑美特股票最新消息 瀏覽:148
600700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223
黨員不能買股票和證劵投資 瀏覽:139
第一創業股票app下載 瀏覽:418
一隻股票可以一天兩次購買嗎 瀏覽:470
股票漲停上龍虎榜是好是壞 瀏覽:295
銀行員工投資股票嗎 瀏覽:270
長城軍工好股票最新 瀏覽:125
中國高科的股票分析 瀏覽:65
跟著北向資金買股票行嗎 瀏覽:58
股票中的asi指標 瀏覽:777
股票逆勢拉漲停 瀏覽:521
交易股票有哪些軟體 瀏覽:154
從股票投資的角度來看上市公司 瀏覽:278
銀行相關的股票有哪些 瀏覽:494
最近重組失敗大幅跌停的股票 瀏覽:495
股票兩個資金賬號只能有一個交易嗎 瀏覽:528
有沒有桌面小軟體看股票價格 瀏覽:170
股票衛士app怎麼樣 瀏覽: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