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VC炒股是一種什麼體驗
由於一級市場的投資有很多保密義務,我想主要用我個人的股票投資來做例子。首先看一下我的股票投資業績圖。下圖中紅色線的是「凈利潤」,藍色線是我的本金的變化,另外我還加了一個綠色的「標普500指數線」 用做業績比較基準。
為什麼他們會「鬆了一口氣」然後賣掉呢?核心原因就是他們受到了一種「非理性的情緒」的影響—— 「被套了」,有點郁悶,期盼著趕緊「解套」。但公司的長期股價走勢是取決於業務基本面的,和這種情緒沒有邏輯關系。
我在Facebook上市38美元的時候也買了一點,之後價格跌了又繼續買,在跌到19美元的時候重倉買入,之後歷經許多起伏都沒有賣,一直到我擔心WhatsApp對它的威脅才賣掉,在它並購了WhatsApp之後我又把它買回來了。我的邏輯見知乎貼"facebook社交網站會受到諸如微信等新的社交工具的影響嗎?"。
股價的波動也會影響我的情緒,但是我的投資決策是依據自己的獨立觀察和對企業長期盈利能力的判斷,每當股票價格波動或者我有交易的沖動的時候,我都會去看看有沒有新的我沒有掌握的信息,重新審視一下它的基本面(例如用戶增長、黏性、變現潛力),如果我的判斷沒有改變,而股價僅僅是因為市場情緒的波動而下跌,我反而會有「暗自慶幸」的喜悅,繼續買入。
另外一個情緒影響決策的典型例子是「佔便宜思維」。有個著名的天使投資人讓我推薦股票,我說「好未來」不錯,我從23塊開始一直在買進。他說對啊我也特別喜歡這家公司。然後他把這家公司深刻而准確地分析了一下。我問他,那你買了嗎,他說沒有,主要是市場一直不給他機會,這只股票一直在漲,從來沒有調整過。這種「佔便宜」的心態,讓他不理性地去等待一個價格調整,結果反而錯失機會。
我有一個「基本世界觀」,就是「純理性的判斷」是最高效的,只要「情緒」參與了決策,決策的效率就會降低。然而大量例子證明,人類的本能不擅長在做決策時抵抗情緒的干擾。不但如此,它還常常「偷懶」,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它怎麼「偷懶」。
三. 理解真實世界需要「用力思考」,而人類的本能總是傾向於「偷懶」
先分享一個我犯過的錯誤。朋友推薦過一隻股票給我,QIWI。這是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俄羅斯公司,是「俄羅斯的支付寶」。我去找了一些投行的研究報告,發現它無論是交易金額,市佔率,活躍用戶數都遙遙領先競爭對手並且差距還在繼續拉大。而且它還有17萬個線下終端(相當於ATM和「村淘」的電商代下單終端),壁壘很高。當時的公司股價22美金,市值大約是10億美金,而且市盈率只有10倍多。我覺得它被嚴重低估,於是買入了。買入之後3、4個月就漲了近50%,於是我心中暗喜,又抓到一隻「十倍股」。
沒過多久,QIWI就開始跌了。我很奇怪,於是研究了一下,發現是因為石油和俄羅斯盧布對美元的匯率大幅下跌。我想,兩個貨幣的匯率短期取決於消息導致的供需變化,長期取決於購買力平價,而購買力平價的變化是很緩慢很痛苦的,所以俄羅斯盧布肯定會回升。於是我繼續買入。之後俄羅斯盧布果然回升了,我又心下暗喜。可是沒過多久,股價又跌了,而且這一次跌個不停。我再去找各種報告,也沒找到原因,於是繼續持有,又過了很久,我才發現除了俄羅斯盧布的匯率還有兩個別的問題1)俄羅斯出了個新政策,導致QIWI的17萬個線下終端有一部分會被迫關閉,直接影響交易量;2)俄羅斯的年輕人中用QIWI的比例在降低,更多人開始用銀行卡直接支付。
看到這兩個新信息之後,我就斬倉了。不但全部利潤回吐,而且還虧了1/3。這個公司可能其實還是一個很優秀的公司,但是我真的不足夠了解,而且我也沒有時間去了解。說實話,這兩個問題為什麼會發生,我其實並不知道。回頭來看,除了一些人口、電商滲透率等統計數字,我對俄羅斯幾乎一無所知。為什麼我在買入和持有期間,覺得自己很懂這個公司呢?是什麼東西給了我這種虛幻的安全感呢?
簡單地總結,就是「偷懶」是人的本能,而我的本能把我給騙了。在這里,我總結幾個本能「偷懶」的例子。
1. 人的本能總是喜歡偷懶地依賴間接的信息,而不擅長獨立觀察、獨立思考。
形式會給人虛幻的安全感。我找到的投行的報告用了大量的繪制精美的圖,數據很豐富,分析很詳實,很「平衡」地指出了許多風險點,而且很「厚」。這些形式上的完美,讓直接相信了它的結論,也讓我更加自信,而忘了我做投資決策的重要原則:我應當有信心比基金經理們更了解一家公司,否則就不要碰它。這個報告的結論本身是一個間接的信息,而它的「形式」也是一個間接的信息。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被灌輸各種規則和知識,這為我們節省了大量時間,因為「直接學習經驗」比「自己總結經驗」要高效太多。然而,這種便利也讓我們習慣於依賴間接的信息來了解世界。比如,我們會根據一個人的穿著、聲音、相貌來判斷他是否值得信賴,會根據一個公司(銀行)的辦公室的地段和裝修來決定是否和它合作,也會因為滿城人沒戴口罩在外面走來走去覺得「霧霾也沒什麼大不了」。同樣原因,我們會常常簡單地相信 「那麼多人都這么想,那總錯不了」或者「這么多年了都是這么做的,那總錯不了」。
我在這篇文章之初,提了幾個「投資大師」的名字,目的就是讓讀者覺得「這些人很牛,所以這個作者應該也很牛,所以他說的東西應該也很有道理」。這種提供「間接信息」的策略通常很有效(你就承認了吧),但是其實沒有邏輯的必然性,這些大師很牛不代表我牛,更加不能代表我說的有道理。
2. 一切的溝通都是低效的溝通,人的本能會高估語言文字的信息傳遞效率。
我後來發現,QIWI的2013年的年報的「風險揭示」部分,白紙黑字地寫了這兩個風險點(參見[i]和[ii]),但是我做投資決策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不是我沒看它的年報,而是我根本不可能注意到這些信息,即使我看到了這些文字,也不會真正理解它的含義,因為所有的招股說明書和公司年報裡面都有類似的關於監管風險和用戶行為變化風險的提示。
事實上,人類語言的信息傳遞效率是非常低的。一個人在把事實轉換成語言的時候,就丟失了很多信息又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另一個人在把語言轉換成事實時,又加入了自己的想像同時也會遺漏很多信息。問題在於,我們對此總是過於樂觀。而且,現代社會治理、公司管理中的很多制度和規則,也是基於「語言能完美傳遞信息」的假設來設計的。
3. 人們決策所依賴的,是大腦中的一個「真實世界的投影」,這個「投影」其實大部分都是憑空想像,但是人的本能無法分辨哪些是事實,哪些是想像。
我在中國、美國、歐洲和新加坡都生活過,但是從來沒有在俄羅斯生活過。我在做研究的時候,看到很多類似人口、互聯網、電商相關的數字,腦子里實際上在同步地把自己的生活經驗往裡「補充」,以形成一個完整的「俄羅斯的模型」,而這些經驗大量地來自於我對於其他地方的消費者和企業的觀察。我其實無法分辨這個「俄羅斯的模型」中哪些來自我的想像。(順便說一句,人的記憶其實也是這樣,你無法分辨哪些是真的記憶,哪些是大腦根據別的記憶拼湊出來的東西。)
4. 人類的本能會偏向過於自信。
在QIWI這個例子上,股價上升的時候我覺得是因為我判斷准確,股價下跌的時候,我就去尋找股票被市場誤判的證據。我的這種心態,導致我在很長一段時間選擇性地忽略了俄羅斯盧布的匯率波動對這只股票的影響,更沒有想到要去關注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復盤的時候,我才發現我買入之後的第一次股價上漲也主要是由於俄羅斯盧布匯率的驅動。
許多研究證明,人常常只能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事實,選擇性地忽略和自己願望不一致的事實。然而,人總是知道自己「知道什麼」但很難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人類的本能除了這些,還有許多別的「偷懶」的方式,例如它常常被「錨定效應」影響,它不喜歡用統計學的方式思考問題,等等。這些問題都在《思考·快與慢》裡面有深入的闡述。想克服本能偷懶的毛病,就要養成「用力思考」的習慣,用一雙「懷疑一切」的眼睛來觀察世界,勇於承認自己的無知和錯誤,並時刻警惕自己在決策時被情緒和無關動機影響。
有些讀者看到這里,可能覺得膽戰心驚,人類本能有這么多缺陷,那我還是把錢交給基金經理來管理吧,他們好歹是一個機構,一群人做決定,總比一個人做決定要更客觀、更理性吧。然而,這可能是個誤解。接下來我們聊一聊「集體決策」的話題。
四. 集體決策傾向於依靠人類本能,人類本能傾向於依靠集體決策
我發現,在需要「用力思考」的情況下,一群人來做決定更加難以做到客觀、理性,人越多越難。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做個思維小游戲(純屬虛構)。請你想像一個場景,有一個五口之家決定要買一套房子。經過幾個月的考察,在總價差不多的兩套房子之間猶豫不決:A——交通方便,但面積較小,單價較貴,而且小區有點舊;B——樓盤比較新,面積比較大,單價便宜,但在遠郊交通不方便,周邊配套也不太成熟。
爸爸是個理性派,考慮因素是交通便利、性價比和升值潛力,選A。媽媽是個感性派,主要考慮樓盤檔次、舒適度,喜歡B。兩個人意見不一致,於是媽媽提議全家討論一下。外婆一看價格,說A的單價那麼貴,還是選B吧。外公不太關心這事情,說隨便你們吧,但是媽媽說不行,必須選一個,於是外公說,那我就選A吧,離我打麻將的伙計們比較近。又是平局,氣氛緊張了。於是爸爸問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小寶貝,說,上次我們全家去看了兩套房子,我們搬到第一套(A)去好不好?小寶貝說,不要啊我不要搬家。爸爸說,不行哦,我們現在的房子住不下了必須得搬家,你選A還是選B呢?小寶貝眨了眨眼說,B。
三比二,最後買了B。搬進去以後,外婆就後悔了,每天早高峰的時候要陪著外孫坐一個小時公交車去上學,然後坐車回來,下午還要去接,每天兩個來回要花四五個小時。小寶貝也覺得很痛苦,於是吵著著要搬回去。爸爸就說,這可是當時你選的,你當時為啥要選B呢。小寶貝大哭,說,那天來看房子的時候樓下有一隻狗狗很可愛,可是搬過來以後,就再也沒見到它了!
一群人做投資的決定,和這個場景其實非常像。我來總結幾個特徵:
支持或者反對的「人數」、亮點或風險點的「數量」,常常起到決定性因素,但是往往影響結果的一兩個關鍵因素的權重遠遠超過其他因素,而集體討論的時候,大部分人無法按照這個思維模式來思考。
「用力思考」需要花時間,一群人討論的時候「停頓」是很失禮的,只能依靠直覺快速而膚淺地思考。而且很多人只有自己獨處的時候才能正常思考,面前有一個人,就開始有點緊張,有兩個或更多人,尤其是裡面有職位比自己高的,就完全無法正常思考了。還有些人在開「電話會議」的時候思考能力會下降。麻煩的是,表面上不一定看得出來。這種人在人群中比例多大我不知道,反正我自己就算一個(工作十幾年了,現在好一點)。在很多集體討論、電話會議中,我覺得自己沒有想明白,就會保持沉默,有時候還會因此遭到誤解。
鼓勵「contribute」,是一種被普遍認同的文化,但其實有很大的副作用,因為術業有專攻,對任何一個行業和一個公司有深入觀察的總是少數人,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但是他們要麼並不認為自己不懂,或者即使不懂也裝懂。但是,他們的意見的權重是一樣的。
「什麼樣才是好公司」,「股價現在是貴還是便宜」,其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所以大家表態的「基準」並不一樣,綜合的結論其實沒有意義。
很多看上去像事實的觀察,例如「產品很受歡迎」,「管理團隊很優秀」,其實都沒有統一標准。一個人發言說的觀察和論點,其他人聽到耳朵裡面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和稀泥的中立派」總是聽上去更加客觀、更加正確。
大多數人其實是跟風的。
直接反對,是傷面子的。
總之,集體決策傾向於依靠人類本能,而人類本能喜歡「偷懶」。
有的朋友可能想說,不對啊,市場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並不是「投票」來決定股票買賣的,就是基金經理決定的。
確實是,但是每個人都在一個「力場」中身不由己,每一個「力場」其實都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集體決策。我舉幾個典型的例子。
「反身性力場」。股市本身,就是個巨大的「投票機器」。只要大多數人(資金)相信一件事(比如漲或者跌),這件事情就會發生。所以每一個參與者,都在一邊觀察和預測其他參與者的行為,一邊影響其他參與者(用「買」和「賣」來投票)。這種思維方式在短期非常合理,但是長期來看是完全不理性的,一個公司的長期價值取決於行業特性和公司自身的業務發展,和人們相不相信它的股票會漲是基本沒有關系的。人很難完全逃脫這個「力場」的束縛,我也做不到。
「投資人手銬力場」。有一次我和一個管理了30億美金的基金經理聊天。他說,我真羨慕你們做風險投資的,可以有這么長期的資金。你別看我管了30多億美金,但是只要一個季度業績不好,就有投資人開始撤退,有些老客戶合作了十幾年了,我幫他們賺了好幾倍,但他們撤退起來毫不含糊。有些同行好的時候一片風光,不行的時候瞬間就完蛋。所以我50多歲了還要如履薄冰,天天盯著這些公司下一個季度的財報,一有風吹草動就得趕緊跑路,即使我知道一個公司長期的前景很好,也不敢長期持有。
「職業經理人力場」。很多基金經理看上去是手握重權,但是其實他們也有老闆,可能還不止一個,比如類似「首席投資官」、「首席風控官」之類的。基金越大,各種「官」就會越多,誰都得罪不起。基金經理在做投資決策的時候,潛意識中需要考慮很多和投資回報本身不相關的東西。
「勝利者的墳墓力場」。一個基金做得不好則已,如果做得好,必然會越來越大,資金規模大了,就需要投資更多的公司,需要招聘更多的「小基金經理」和分析師來研究這些公司,大基金經理就只能靠「投資研究報告」來了解這個世界,但是他又不敢相信這些「投資研究報告」,就變得很焦慮(自己未必能發現)。怎麼解決焦慮呢?多問幾個人的意見吧,最好大家集體討論一下。
「文化和人性力場」。其實我們從出生開始已經處於這種力場之中了。對於權力的追求和表達自我的慾望是人的本性。你今天看了我這篇文章覺得我講得有點道理,也同意「集體決策」不能完全理性,但是過兩天你們小區的「業主委員會」里如果有人說「以後你們大家所有人都要聽我的」,你還是會投票把他趕下台。如果在一個落後的部落,說不定這個人會被打死。在一個基金裡面也是一樣,一旦一個基金形成了「集體決策」文化(甚至制度),就再也改不回來了。
讀到這里,有些讀者可能心都涼了:似乎人類沒救了啊,一個人決策效率不高,因為很難抵抗情緒干擾而且本能會傾向於「偷懶」,然後一群人決策效率也不高,因為群體決策傾向於依靠本能,而本能又傾向於依靠集體決策。這怎麼辦啊,你們藍湖資本是怎麼弄的呢?誰實話,我們自己也在不斷實踐和摸索中。一方面我們限制了投資團隊的人數(目前只有6個,以後也會在個位數),以降低溝通成本,另一方面我們也會進行大量的線下一對一的溝通。我統計過,我們投的十六七個項目裡面只有一個是在集體開周會的時候做的決策,其他都是「offline」決策的。
按照慣例,最後還是給創業者們一些建議:
保持自省,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學會常常「用力思考」而不簡單地依賴於經驗和直覺,讓「對抗本能」成為你的本能
不要輕易相信各種內部和外部的「報告」,利用數據和親身體驗來了解你的客戶、員工
設計組織機構的時候,要避免「群體決策」,避免關鍵崗位的決策受到無關動機的影響
相信年輕人,重用有良好思維習慣的年輕人
② e海通財手續費多少
e海通財手續費分為有印花稅:單邊收取,賣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10(0.1%),過戶費:僅限於滬市,每100股收取0.06元,傭金:買賣雙向收取,成交金額的萬分之2到萬分之30,起點5元。即最高是萬分之30,買一萬元的股票,要交給證券公司30元的傭金。最低的是萬分之2,即買一萬元的股票,要交給證券公司2元的傭金。
拓展資料
一、e海通財的集團背景簡介
e海通證券與旗下富國基金、海富通基金、海通資管等子公司合作建設產品體系,根據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和特點,向客戶提供固收、大宗商品、期權、公募、資管等在內的專業金融服務,e海通財APP整合了多金融品種投資,比如直接投資貴金屬,貴金屬是大類資產配置的一項重要資產,只有少數幾家大券商持有貴金屬銷售牌照。產品體系豐富,可滿足各類客戶個性化需求。
二、e海通財的優勢
1、e海通財推出信託產品及股權投資產品,幫助客戶實現財富增值。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實現了鄂海通才APP與PC的互聯互通,構建了專業的交易系統,為客戶提供專業化、智能化的服務,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關注。
2、e海通財推出「智能選基」,可以根據收益率、產品類別、基金凈值等多個標准選擇基金。以「通聚匯匯」、「蔡安安穩富」、「海鷹」等品牌為核心,提供多種資產配置服務和個性化定製服務建立了以絕對收益為核心、大規模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為兩翼、理財產品代理銷售為配置手段的綜合客戶服務模式。
3、e海通財通過創設優質標桿產品,推動科技創新板基金、ETF股票掉期、新版新客戶財富管理等關鍵產品的實施,完善產品體系,優化產品展示和現場服務,增強服務粘性,提升客戶滿意度提升客戶服務體驗。
4、e海通財APP推出了「大規模智能投資」智能產品和服務矩陣,包括市場跟蹤、選股、戰略、財務管理、賬戶和信息等六個智能工具,讓客戶從各種信息中解放出來。有效提高客戶的投資效率。以海通自主研發的智能策略「指數估值」為例,分析該指數的PE/PB/ROE等指標,確定市場指數當期估值水平,延長投資周期,輔助投資者決策。低估買入,高估賣出,實現盈利增長。
5、e海通財提供低投資門檻的金融產品服務,如收入證明、貨幣基金和投資組合智能分配服務。例如,收入憑證中的主導產品「指數寶」與滬深300指數或中國證券500指數等股票指數掛鉤,這在確保本金和部分收入安全的同時,提高了資產組合的績效。賬戶中的閑置資金將在當日收盤時自動認購股票,持有的股票可作為T+0可用資金用於A股和金融理財產品交易,同時可獲得貨幣資金收益。
③ 管理富國互聯科技基金的基金經理許炎怎麼樣,有人知道他的履歷嗎
是個好人。
許炎先生:中國國籍,研究生、碩士,曾任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2015年6月加入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行業研究員,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任富國天益價值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原富國天益價值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2019年3月起任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具有基金從業資格。2020年8月11日擔任富國成長策略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基金經理。
富國互聯科技(基金代碼:006751)不錯,一隻「致力於做純粹的科技基金」的產品」。主要投資通信、計算機、新能源車、傳媒等科技類板塊,這些行業發展前景還是不錯的。而富國互聯科技近一年的取得97.11%的回報,可以說是不錯的。個人覺得還是可以考慮入手的。
④ 定投富國互聯科技基金怎麼樣,理財小白求告知~
可以考慮呀,富國互聯科技(基金代碼:006751)成立以來的回報達90.01%,個人覺得這個收益還是蠻不錯的。富國互聯科技(基金代碼:006751)基金經理許炎被業界成為「科網捕手」,聽這稱號,想來就不會差。
⑤ 科技板塊基金有哪些
目前主要的科技指數如下,主動管理基金相對投資范圍比較廣泛,如果看好科技下的某一個細分領域,不妨選擇跟蹤相關細分行業的指數基金。
科技指數基金可以劃分為綜合科技概念指數、細分科技主題指數和其他與科技相關指數三大類
、寬基指數
(1)科技類指數
科技龍頭指數:偏大中盤風格,持股&行業集中度高,在核心科技股領漲的行情中更能跑贏其他指數,但波動性和回撤水平較高,在科技股回撤階段風險也更大。
中證科技指數:設置高風險預警指標,成分股採用綜合因子得分加權,偏中小盤風格,持股相對分散,通信和電氣設備板塊佔比較高,指數在震盪行情中表現不佳,但在下行階段的抗跌性較好。
科技100指數:偏大中盤風格,行業配置高度分散,重倉股中有多隻汽車、傳媒、機械類個股,2016年以來低波動、低回撤,走勢相對穩健,長期歷史收益領先。
新興科技100指數:基本面價值加權,偏中小盤風格,傳媒板塊佔比高導致指數在各行情階段表現均不突出,近3年風險及收益指標相對落後。
深圳科技指數:偏中小盤風格,行業權重傾斜度較高,前十大個股合計倉位佔比高,指數在上漲階段表現較好,但抗跌性差,下行行情中回撤較大。
(2)信息技術
中證500信息指數:偏中小盤風格,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計算機、傳媒,持股集中度不高,在中小盤成長風格的行情中走勢領先。
中證信息指數:偏大中盤風格,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計算機、傳媒,前十大個股權重傾斜度高於其他3隻信息指數,在大盤藍籌風格的市場行情中占優,2016年以來相對其他3隻信息指數表現出低波動、低回撤的特徵,在上漲行情中走勢也相對領先,長期業績較好。
全指信息指數:市值分布相對均衡,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電子、計算機、傳媒,個股權重分散,2016年以來的走勢與中證500信息指數相關性較高。信息安全指數:市值分布相對均衡,前三大行業分別為計算機、通信、電子,相對其他3隻信息指數,低配電子和傳媒板塊,高配計算機和通信板塊,前十大重倉股均為計算機類個股,在計算機領漲的2017年和2019年上半年表現較好。
(3)TMT
TMT50指數:覆蓋深交所TMT個股龍頭,行業主要分布在電子、計算機、傳媒和通信板塊,電子板塊佔比高,指數在上漲階段走勢領先,風險收益比優於其他兩只TMT指數。
TMT150指數:個股權重分散,行業主要分布在電子、計算機、傳媒和通信板塊,中小流通市值個股佔比接近80%,在龍頭股領漲行情中不佔優勢。
中證TMT指數:100隻TMT個股等權編制,傳媒板塊佔比在20%左右,指數2017年以來走勢偏弱。
(4)創新主題&人工智慧
CS人工智指數:中小盤個股為主,行業配置高度集中,計算機和電子板塊合計佔比達到80%,2016年以來相較於科技龍頭和科技100指數體現出更高的波動性和回撤屬性,在計算機和電子板塊領漲的分化行情中表現較為突出。
具體到投資上,市場上科技股眾多,細分領域眾多,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小夥伴來說,買指數基金就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綜合以上分析,華夏中證5G通信主題ETF聯接、國泰中證全指通信設備ETF聯接、國泰中證計算機ETF、國泰CES半導體ETF聯接這幾只科技主題指數基金值得長期關注。
1、科技ETF,基金代碼515000。
2、科技聯接基金,基金代碼007873。
3、半導體50ETF,基金代碼512760。
4、華夏中證新能源汽車ETF,基金代碼515030。
5、5GETF,基金代碼5150505。
6、金鷹科技創新股票,基金代碼001167。
7、華安科技動力混合,基金代碼040025。
8、富國創新科技混合,基金代碼002692。
9、東方創新科技混合,基金代碼001702。
10、華夏科技城鎮股票,基金代碼006868。
11、紅土創新新科技股票,基金代碼006265。
12、鵬華醫葯科技股票,基金代碼001230。
13、大摩科技領先混合,基金代碼002707。
14、華寶科技先鋒混合,基金代碼006227。
15、富國互聯科技股票,基金代碼006751。
⑥ 2020年以來,科技股成為熱門板塊。現在來看,科技板塊的估值是否過高現在還能上車嗎
對於目前科技板塊輪番上漲的表現,天風證券策略分析師認為:「2020年的科技股,從超額收益的角度來說,關注的焦點應當是景氣度趨勢能否延續,而非當前股票的估值和漲幅。」那麼,如此「香」的科技行業,2020年該不該布局呢?
樓主答,見「基」行事。目前,富國基金家有著以下幾只基金主攻「科技」板塊,分別是「科技先鋒」李元博管理的富國高新技術(100060)、富國創新科技(002692);「數碼小王子」許炎管理的富國互聯科技(006751);以及,可以在交易軟體上買賣的ETF產品——科技50ETF(525750),可以考慮。
⑦ 比較好的科技基金有哪些
信達銀澳新能源基金,生存和自我,績優或墮落,掙扎吧,奧利給!
科技類基金測評系列之「銀河戰艦」
廣發科技先鋒、雙擎升級、小盤成長等劉格崧的基金,選一支選哪個
最新數據,諾安混合成長,依舊是最強的科技晶元半導體基金
還有科技基金對比的如:
28支新能源車和智能汽車基金對比,全方位數據分析選出最優車基金
富國互聯科技股票PK諾安成長和銀河創新,你想要的數據都給你
科技基金持有哪支?黃興亮萬家行業PK秒殺廣發、銀河、諾安半導體
電子晶元/半導體、5G網路通信,科技基金只有這幾支值得配置
還有一些其他的相關文章,再次不一一列舉,需要查看的可以點擊置頂文章。
既然粉絲有需求,那麼必須要滿足,今天繼續寫科技基金測評文章,今天這篇科技文章,同樣是對市場10470支基金中,近三年各階段排名前10的科技基金細致測評,讓大家對科技基金近幾年的表現有個全面的了解。廢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一、什麼是科技基金,為什麼選純科技基金?
本次測評只針對純科技基金,何為純科技基金,為什麼要選純科技基金,聽我分析:
1、何為純科技基金?
我認為純的科技基金應該具備純科技的品質,也就是說成立以來持倉全部是科技股票。對於重倉科技板塊的、混合持倉科技的、各季度持倉風格不能不固定的(本季度純科技,下季度又換了),都應該排除在外。
2、為什麼要選純科技基金?
我們買科技基金,就是想讓他投資科技板塊,如果他隨意更換風格,調倉醫葯板塊、消費板塊或其他板塊的話,一是打亂我們的投資配置比例,二是科技基金經理相對沒有專門的行業基金經理專業,三是不確定性太強。所以非常不建議這種混搭的,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基金經理做,這才是最好的安排。
⑧ 在基金中,什麼是科技類的基金
很多人在投資基金中是有著自己的天賦的,他們有著敏感的嗅覺,能夠察覺到哪支基金能夠賺錢。但是如果你不懂基金的相關知識,就不要貿然的去投資基金。比如你知道什麼是科技類的基金嗎?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總結
不過科技基金的波動也是很大的,一旦企業無法創新出新的科技獲得出現落後的現象,那麼科技基金的價格也會下跌。所以很多科技公司就將大筆的資金投入到科技研發中去,這樣才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才能夠讓基金購買者獲得收益。不過現在國家對於科技發展是非常支持的,總是會給這些企業一些撥款,讓它們更好的發展科技。
⑨ 富國基金靠譜嗎,想買他們家的富國互聯科技,但是心裡沒底,求安心
從幾個層面,如公司歷史、基金經理、產品收益看,富國基金還是比較靠譜的。不過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沒有人能保障說百分百無風險。個人覺得吧,如果是富國重點宣傳的產品應該不會差,如富國互聯科技(基金代碼:006751)、富國宏觀策略(基金代碼:000029),近一年的表現都很不錯。你可以到官網上看看這一些產品歷史收益數據判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