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大學生開戶炒股利大還是弊大
大學生炒股的利與弊
前言: 中國 A 股市場自 2001 年以來經歷了長達近五年的漫漫熊途,後經過股權分置改革及資本市場法制建設的完善, A 股市場終於 在 2005 年 7 月谷底反彈,由此拉開了持續至今的牛市。 2007 年 2 月 16 日 上證指數突破 3000 點達到歷史最高位,面對如此火爆的股市,不少學生族尤其是大學生們紛紛開戶入市。面對大學生炒股,社會上褒貶不一。我們推出此文就是要探討一下大學生炒股的利與弊,希望此文能給正在炒股或者准備炒股的學生族們一些指導。
一 誘人的股市
火紅的股市早已不再只是吸引老股民了。 事實上,現在 " 股市學生軍 " 已經不是新名詞, 學生炒股 ,早在上一輪股市走牛的時候,就曾引發過不小的爭論。
" 牛市就是(投身股市)最簡單的原因。因為牛市,所以參與,所以賺錢。 " 大學生小蔡自信地說。一定程度上,學生們是被股市誘人的行情和全民炒股的熱潮裹挾進來的。數據顯示, 截至 2007 年 3 月 21 日 , A 股日開戶數連續超 10 萬的歷史新紀錄擴大至 8 天。目前,滬深兩市賬戶總數已達到了 8591.53 萬戶 ,創歷史新高。前不久更傳出 廣州小學生拿利市炒股的新聞,可想而知,作為「專業對口」的廣東金融學院的大學生們 , 對股市外匯肯定不陌生,因而可以推測我們學校學生炒股的比例應該不小。
二 股市的陷阱
然而,中外股市歷史都告訴我們,即使是牛市,也決不意味著市場不存在風險。一項關於投資者盈虧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 2006 年有 13.78% 的投資者持平,虧損的則高達 20.92% 。很顯然,牛市裡也有投資者成為 " 犧牲品 " 。
據《廣州日報》載: 「 炒股已經深入大學校園,不少學校院系幾乎全民皆股 」 。這說明炒股熱已波及寧靜的校園,也反映出目前金錢至上以及 「 吹糠見米 」 的社會心態。
專家稱,十人炒股二賺一平七虧是普遍規律。有報道說的珠海某高校金融系小潘先賠 5000 元後賺 50 萬元只是個例,不足為據。另一位同學倒是說出了實情: 「 周圍的同學都是有賺有虧,幾乎打平手 」 。
或許 2001 年 7 月末那次的 「 黑色星期周 」 能給我們一些啟發,那一周的持續下跌結束了持續了幾年的牛市行情,上證指數轉入了長達五年的跳水期。而之前因為股市走牛而入市的許多大學生股民不得不 「 喋血股市 」 。在這次 「 黑色星期周 」 中,大多數學生賠了,有的甚至血本無歸。
三 學生現身說法
在網上,時有「大學生股神」出現。最傳神的故事之一來自復旦大學 -- 該校學生周強,靠著 3000 元資金起家,現在已經是一個私募基金的 " 頭頭 " 。
" 我是 2004 年股市在 1700 多點的時候入市的。 " 周強說,之後遭受股指一路下跌,雖然資金量小,也還是虧多賺少。 " 吃了很多虧之後,慢慢摸索出了一套選股的方法。比方我現在喜歡選擇各個板塊的龍頭,或者業績不錯的二線龍頭。 " 兩年左右的股市歷練,已經讓周強頗有心得。
去年 11 月買入陸家嘴股份,被周強稱為自己的 " 成名戰 " 。當時他由 7.8 元 / 股買入,兩周內飆升了 70% 。他當即賣出,再全部買入長安汽車,又在中途漲停的時候做了一次差價。這一系列操作讓周強獲利豐厚,整個去年,其收益率超過了 300 %。以至於現在已經有不少人找他推薦股票、委託理財,合作者也遠不止身邊的同學了。
「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大學生炒股在某種程度上走一個比較冷靜、理智的路子,即先模擬炒股,後進入股市搞金錢實戰。對於已入市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大多都炒一些中線,因為大部分時間我們還得看書,他們認為炒股對自己有益的是,炒股使學生對經濟形勢的關注度大為增加。大部分學生股民 表現得比較理性,一夜暴富並不是他們的目標,他們希望通過股市操作,能夠更多了解利率、匯率走勢等等。
四 家長的態度:支持的聲音越來越多
在大學生小蔡的爸爸看來,支持兒子炒股不是希望他能賺錢,他說 " 也許虧點錢對他更好,年輕人,心態不免浮躁,人生第一筆錢賺得太順絕對不是好事,股市如人生,有起有落,這是對他們的額外歷練。
一位姓伍的家長則稱:我支持兒子炒股,通過炒股讓他明白賺錢的艱辛,從而達到教育兒子用錢有度的目的 , 同時又教會他如何理財,增強了投資意識。
但有家長則表態,反對大學生炒股,因為他們心智不穩定,又沒有經濟基礎,用父母的血汗錢去做摸不著邊際的事,既影響學業,又加重父母的負擔。
在大多數情況下,子女如果選擇炒股,父母都會理解甚至是支持。畢竟對大學生來說,這是他們的自由了,但通常父母會要求子女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進行。
五 專家 觀點 股市有風險不鼓勵學生炒股
對大學生炒股一事,人們有贊有彈, 贊者認為炒股可以培養財商,使其更適應社會發展 。反對者認為,沉迷股市必然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荒廢了學業,如果要做到炒股學習兩不誤可不太容易,對於應以學習為重的青年學子來說,如此心有旁騖將會得不償失。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我國著名經濟學家林木西教授在談到大學生炒股時認為,大學生炒股行為顯然是弊大於利,高校和家長不應該支持。 他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炒股一方面固然可以使大學生得到鍛煉,但畢竟是一項風險較大的投資。再者,一些大學生之所以投身炒股,大多是出於利益驅動,想通過炒股取得一定的經濟利益。正因為炒股具投機性質,大學生即使能夠在炒股中獲得一定經濟利益,也將不利於大學生人生觀的形成和塑造。很多剛入市的投資者在對待虧錢的問題上,也沒有做好充分准備,盲目跟風的入市很可能放大這些風險。但無論是學生還是其他人,以平常心對待股市,不激進,也不恐懼,才是最重要的。
青年發展和成才研究專家、中國青年研究雜志社社長劉俊彥認為,對於經濟類專業的學生和有志將來從事經濟類工作的學生來說,如果家庭經濟能力允許,在不至於影響到正常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下,炒股是一種實踐。但如果不顧自己的經濟能力,耽誤了學習,得不償失。所以大學生炒股還是要自己把握好 「 度 」 。
總結大學生炒股要把握 「 度 」
看過本文後,我想同學們都對炒股有了更理性的認識,在此本刊小編給本校的學生股民們一些建議:首先學習是天職,炒股只能是學習活動,而不是賺錢手段;其次,炒股金額不能過多,否則會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最後,每個星期用來炒股的時間不應超過 7 個小時,即每天 1 個小時,大學時代不應該讓自己成為 「 炒股專業戶 」 ,而是應該珍惜大學這段美 好時 光。
⑵ 投資2000萬創業,虧損倒閉後將廢銅賣出3600萬,你怎麼看
有一個故事。多年以前,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一個猶太人對他的兒子說:現在我們唯一的財富就是智慧,當別人說一加一等於二的時候,你應該想到大於二。
1946年,兩猶太父子來到美國,在休斯敦做銅器生意。一天,父親問兒子一磅銅價格是多少?兒子答35美分。父親說:對,整個得克薩斯州都知道每磅銅的價格是35美分,但作為猶太人的兒子,應該說3.5美元。你試著把一磅銅做成門把看看。
20年後,父親死了,兒子獨自經營銅器店。他做過銅鼓,做過瑞士鍾表上的簧片,做過奧運會的獎牌。
他曾把一磅銅賣到3500美元,這時他已是麥考爾公司的董事長。然而真正使他揚名的,是紐約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但好幾個月過去了,沒人應標。正在法國旅行的他聽說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後,未提任何條件,當即就簽了字。
紐約許多運輸公司對他的這一愚蠢舉動暗自發笑。因為在紐約州,垃圾處理有嚴格規定,弄不好會受到環保組織的起訴。
就在一些人要看這個猶太人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分類.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把水泥塊和木頭加工成底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最後,他甚至把從自由女神身上掃下的灰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不到3個月的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0萬美元現金,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有很多股民在投資的過程中都做著分散投資的操作,資金量不大,卻買入多支股票。最後發現這樣的操作在牛市中很難賺錢,但是在熊市中卻很容易虧錢。
解決方法:與其在股市中做分散投資不如去買指數基金,小編發現往往有很多朋友都不懂分散投資的理念,有的買入的股票都屬於同一個行業,根本無法分散風險。我們在實操過程中,買入的股票數量最多不超過三隻,並且不能是同一個行業,這樣才能把握住板塊輪動的機會。
下面給大家介紹三則故事揭示股市真諦
故事之一
一富翁家的狗在散步時跑丟了,於是報紙上發布了一則啟示:有狗丟失,歸還者,酬謝1萬元。
送狗者絡繹不絕,但都不是富翁家的。富翁太太說,肯定是真正撿到狗的人嫌給的錢太少,於是富翁將酬金改為2萬元。
一位乞丐在公園的長椅上打盹時撿到了那隻狗,他第二天一大早就抱著狗准備去領酬金,但卻發現,酬金已變成了3萬元。於是乞丐又折回他的破窯洞,把狗重新拴在那兒。
在接下來的幾天,乞丐一直在關注著告示。當酬金漲到使全城的市民都感到驚訝時,乞丐返回了他的窯洞。
但是,那隻狗已經死了,因為這只狗在富翁家吃的都是鮮牛肉和牛奶,對乞丐從垃圾桶里撿來的東西,它根本就受不了。
見好就收,別讓泛濫的物慾迷了眼睛。貪婪使你喪失理性,使你連應得的一份都落空。股市中合理的設置目標位,並密切關注趨勢動態,當然是對的,但當基本面發生重大改變時而你不關心,就有可能出現災難。
故事之二
一群老鼠爬上桌子准備偷肉吃,卻驚動了睡在桌邊的狗。老鼠們同狗商量,說:"你要是不聲張,我們可以弄幾塊肉給你,咱們共享美味。"狗嚴辭拒絕了老鼠們的建議:"你們都給我滾,要是主人發現肉少了,一定懷疑是我偷吃的,到那時我就會成為案板上的肉了。"
做好你的本職工作是第一位的。貪圖眼前的兩塊肉,最終會使自己受到懲罰。交易中只做自己熟悉的,做有勝算的趨勢。
故事之三
一隻狗經常到寺院里去尋食物。當地有兩座寺院,一座在河水的東岸,另一座在河水的西岸。狗聽到東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鍾聲,便去東岸寺院去討食;聽到西岸寺院僧人開飯的鍾聲,又去西岸寺院去討食。
後來,兩座寺院同時鳴鍾開飯,狗渡河去討食,當向西遊去時,惟恐東岸寺院的飯食比西岸寺院的好;向東游去時,又怕西岸寺院的飯比東岸寺院的好。這只狗一會兒向西遊去,一會兒又向東游去,最後渾身無力,活活地淹死在河水中。
專注投入地做好一件事,目標太多會讓你花了眼,到頭來一事無成。股市中的盤整行情出現時,人們常頻繁的參與其中而迷失了方向。
⑶ 淺談二板市場
一、「二板市場熱」的背景自
1998年7月28日香港證監會和聯交所委託北京標准咨詢公司,在北京召開首次「大陸企業赴港二板市場融資上市詢證會」以來,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二板」是被人們日漸熟識,2000年4月的
「世界經濟論壇2000年中國企業高峰會」和5月的「第三屆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對境內外二板市場的關注和探討,可以說達到了火爆的程度。這些活動的背景有三:
第一,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迅速成為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增長的主要載體。
第二,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成長急需建立新的融資機制,傳統的商業銀行融資要麼在政策上難與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配套,要麼其安全性和短期性特徵與高科技企業的高風險高收益特點不相適應。
第三,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的融資機制有其特殊性。一是來自風險基金的風險投資;二是來自投資銀行的戰略投資,但這兩類投資均須以在實施投資前即能找到退出資金的出口為前提,投資後一俟時機成
熟即可通過溢價轉讓股權的方式從這一出口退出。
能夠滿足股權式投資的進入和退出機制特點的只有資本市場,而二板市場又是惟一具備風險投資進退機制的資本市場。因此,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擔負起我國經濟未來發展重任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個能為
其高速成長提供資金保證和制度保證的二板市場體系。
二、加快論證確立我國二板市場的組建模式
由於進入二板市場的門檻低,因此成為培育新興高科技企業的肥田沃土,以世界最大的二板市場———美國納斯達克(NASDAQ)為例,美國85%以上的高新技術上市公司都是這個市場培育的,它有先
進的證券交易自動報價系統和投機性很強的做市商制度,為投資者提供最具想像空間的概念企業,正如朱?基1999年4月為納斯達克提詞所言「科技與金融的紐帶,成功與運氣的搖籃」。
高科技、高成長型企業成為各國二板市場爭奪的物件。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之間存在競爭,同一國家不同證券市場之間也存在競爭。香港聯交所創業板已明確把大陸成長型企業當作爭取物件,美國
納斯達克市場更是對中國的高科技公司寵愛有加,隨之,加拿大二板市場來了,新加坡二板市場來了,連為歐洲統一而設立的歐洲股票自動報價系統EASDAQ也來了。
面對***二板市場雲集華夏的大力度推介和國內眾多符合***二板市場條件、上市願望迫切的成長性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中國二板市場的發展惟有加快步伐,而即不為其提供境內上市機會,又不讓其到
海外上市的做法顯然難以難系。在這一背景下,建立中國的二板市場已成為人們的共識,而且必須加快論證,選擇適當的模式。
目前,國際上二板市場的組建模式主要有以下3種:
模式一(一所二板平行式):在現有證券交易所中設立一個二板(SecondBoard),作為主機板的補充,與主機板一起運作,二者擁有共同的組織管理系統和交易系統,甚至相同的監管標准,不同的只
是上市標準的高低,如香港的創業板和新、馬、泰等國的二板,二者不存在主、二板轉換關系。
模式二(一所二板升級式):在現有證券交易所內設立一個獨立的為中小企業服務的交易市場,上市標准低,上市公司除須有健全的會計制度及會計、法律、券商顧問和紀經人保薦外,並無其它限制性標准,
如倫敦證券交易所的替代投資市場(AlternativeInvestmentMarket,簡稱AIM),加入AIM市場兩年後若無大恙,即可申請在倫敦股票交易所掛牌。顯然,主機板和二板之
間是一種從低階到高階的提升關系。
模式三(獨立模式):二板市場本身是一個獨立的證券交易系統,擁有獨立的組織管理系統、報價交易系統和監管體系,上市門檻低,能最大限度地為新興高科技企業提供上市條件,如美國的NASDAQ
法國的NewMarket及歐洲的EASDAQ。
就我國國情而言,大陸的二板概念主要受香港影響和不設第二交易所的政策制約,因此人們想當然地選擇模式一或模式二,即「一所二板」模式。然而我們必須看到「一板二板」模式存在的問題,其一,由於
深滬股市擴容過快,上市公司存在相當多的問題,主機板風險本來就很大,而二板企業的上市標准低,股份又可全額流通,必然加劇深滬股市的投資風險和管理風險;其二,把主機板與二板共融於同一交易所而採用
兩套完全不同的上市標准和監管手段,將加大管理成本和管理難度;其三,深滬交易所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法人股不能流通,這與二板市場股份全額流通的高科技企業形成巨大反差,混在一起,對主機板市場沖
擊過大;其四,用發展的眼光看,主機板和二板的關系既不能簡單合一,又不能長期分離,而像英國AIM市場把二板上市公司向主機板升級過渡的作法也不符合日趨成為我國經濟增長主力軍的高科技企業的實情
。
目前,說我國是一個科技大國還為時尚早,但我國卻是一個國際公認的人才大國,這就為我國跨入世界科技大國之列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撐。
制度優於技術,資本決定製度,新經濟的主要內容是科技創新,而科技創新的主體既不是 *** ,也不是高校,只能是誕生於資本經濟環境下的現代公司。今天,人們已經認識到了高科技與現代公司組織的關系,
並日漸接受資本經濟是高科技之母的說法。
顯然,通過資本市場大力發展建立在資本經濟基礎之上的公司高科技無疑是我國新世紀經濟改革戰略中最重要的制度性選擇,而這一變革無疑將在不遠的將來把我國帶入科技強國之列。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主張應將「獨立模式」,即美國NASDAQ模式作為我們的重點選擇,其具體理由如下:
第一,美國NASDAQ系統成立最早、規模最大、運作最成功,是二板市場的典範,這與其獨立運作模式密切相關。
第二,在我國有近千萬家企業,上百萬家公司,未上市的股份公司數萬家,這樣龐大的企業群僅依託深滬兩個交易所遠遠不夠。
第三,建立獨立的二板證券交易系統,形成我國資本市場三足鼎立之態勢十分有利。
第四,從分散到統一,競爭出優勢,競爭出繁榮是資本經濟客觀發展的必然規律。
第五,建立以高科技、高成長、高風險、高收益為特徵的獨立市場,既有利於為高科技公司籌集風險基金,又有利於給中小投資人以警示,維護其權益,保證二板市場的健康發展,保持社會的穩定。
第六,在獨立模式下,有利於探索把我國的證券交易所從現有的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加會員制的舊體制模式逐步向擁有 *** 特許經營權的公司法人所有制模式發展,向國際規范靠攏,真正實現證監會 ***
主席所言「要通過市場化逐步取代 *** 行政審批的體制」。一方面使我國證券管理體制盡快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減少 *** 機構監管資本市場的風險。
三、建立我國第二資本交易系統的兩種選擇
綜上所述,在探索建立我國的二板市場時應對獨立模式給予高度重視,我們認為,建立我國獨立的第二資本交易系統有兩種選擇:
第一,如果說20世紀我國改革開放最成功的標志之一是成功地誕生了上交所和深交所,它們對深圳的崛起和上海的振興起了難以估量的歷史作用,那麼在21世紀初的今天,在黨中央明確要加快開發北京
中關村經濟帶,建立中國高科技的矽谷城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這一地區建立為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服務的中國第二資本市場體系是中關村經濟帶迅速生成的第一要件,而由於二板市場是建立在電子
交易的自動報價系統基礎之上的,不是深滬股票交易所那樣的有形市場。這不僅符合中關村作為網路經濟時代高科技企業孵化器的戰略地位,而且由於其電子網路的成形,無場無所,也與北京作為政治中心
應保持穩定的目標相一致。
第二,深滬兩個交易所科學分工,即一個發展為成熟的、風險相對較小的主機板市場,如上海證券交易所。其特點和地位類似於美國的紐約股票交易所,以傳統產業為主的道瓊斯指數為標志。另一個則可發展
為以新經濟、高科技創新為目標,收益高、成長性好,但風險也相對較大的二板市場,如深圳證券交易所。其特徵與美國的NASDAQ市場相象,以高科技為主的NASDAQ指數為參照。
盡管筆者更傾向於第一種選擇,但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表明:只有獨立的二板市場才能形成中國的第二資本市場體系,正如證監會副主席高西慶所說:「當前我們必須建立我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而獨
立的二板市場作為深滬交易所的補充,必將充實我國的資本市場體系,最終實現為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新生力量———民營、中小高科技企業的融資上市服務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