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行業研報 > 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發布時間:2024-10-24 03:33:42

Ⅰ 長沙市工商銀行 簡介

公司簡介

2010年,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工商銀行」)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主動適應全球金融監管變革要求,融入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大局,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定不移調結構,腳踏實地促轉變,鞏固了全球市值最大、客戶存款第一和盈利最多的大型上市銀行地位,擁有優質的客戶基礎、多元的業務結構、強勁的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

[業務概況]

截至年末,工商銀行擁有397,339名員工,通過16,227家境內機構、203家境外機構和遍布全球的逾1,562家代理行以及網上銀行、電話銀行和自助銀行等分銷渠道,向412萬公司客戶和2.59億個人客戶提供廣泛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基本形成了以商業銀行為主體,跨市場、國際化的經營格局,在商業銀行業務領域保持國內市場領先地位。

2010年末,總資產達134,586.2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6,735.69億元,增長14.2%;總負債達126,369.6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15,308.46億元,增長13.8%;總市值達2,335億美元,居全球上市銀行之首。2010年實現凈利潤1,660.25億元,較上年增長28.4%,增幅同比加快了12.0個百分點,繼續穩居全球最盈利銀行地位;平均總資產回報率和加權平均權益回報率分別為1.32%和22.79%,處於全球銀行業領先水平;每股收益為0.48元,較上年增加0.10元;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連續11年保持雙下降,不良率降至1.08%。受益於經營結構的優化、再融資的完成以及利潤留成比例的適當擴大,資本充足率和核心資本充足率分別達到12.27%和9.97%,資本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公司金融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積極應對宏觀環境變化,加快經營結構調整,推進公司金融業務轉型。合理配置信貸資源,推進信貸結構調整,保持市場領先優勢。加強商業銀行與投資銀行業務互動,發展投融資顧問、債務融資工具承銷、銀團貸款業務,滿足客戶多元化融資需求。加快現金管理、資產託管、養老金和對公理財等業務發展,優化公司金融業務結構。支持中資企業「走出去」項目,拓展海外業務市場,加快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提升全球服務能力。推進分層營銷體系改革,構建差別化客戶服務體系,提升優質客戶服務水平。榮獲英國《金融時報》「中國最佳公司銀行」稱號。2010年末,公司客戶412萬戶,比上年末增加51萬戶;有融資余額的公司客戶10.2萬戶,增加1.8萬戶。

對公存貸存款業務方面。配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把握信貸投放總量、節奏和投向,優化信貸結構,實現信貸業務平穩健康發展,年末境內公司類貸款余額47,003.43億元,比上年末增加7,425.57億元,增長18.8%。利用機構網路優勢,加強對產業鏈客戶集群、城市圈客戶群等營銷,吸引和集聚客戶資金,年末境內公司存款余額54,713.09億元,比上年末增加6,828.19億元,增長14.3%。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0年末,工商銀行公司類貸款和公司存款余額保持同業第一,市場份額分別為12.2%和12.8%。

中小企業業務方面。提升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水平,不斷完善產品體系,擴展專營機構覆蓋面,累計建成1,200餘家小企業專營機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榮獲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優秀中小企業服務機構」稱號,蟬聯中國中小企業家年會組委會「全國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佳商業銀行」獎項。2010年末,有融資余額小企業客戶63,081戶,比上年末增加18,838戶。

機構金融業務方面。與多家證券公司合作推出第三方存管開戶預約等新產品,業務保持較快增長,客戶數及資金量均居同業首位。推廣銀銀平台業務,延伸同業合作領域,國內代理行數量增至109家。深化銀保業務合作,提升代理保險業務量,推動在資產託管、現金管理和銀行卡等多個業務領域合作。鞏固與政府機構客戶合作關系,保持代理財政收付業務和預算單位公務卡發卡量同業領先。

結算與現金管理業務方面。推廣結算積分和結算套餐服務,提升「財智賬戶」品牌知名度,把握第三方支付市場發展機遇,積極營銷非金融機構支付代理業務。2010年末,對公結算賬戶505萬戶,比上年末增加65萬戶,全年實現對公人民幣結算量87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30.2%,繼續領跑同業。依託全球現金管理系統功能,鞏固同業領先優勢,連續第四年分別被《財資》、《金融亞洲》授予「中國最佳現金管理銀行」稱號,並榮獲《亞洲銀行家》首屆「中國現金管理成就獎」。2010年末,現金管理客戶50.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77.0%。

投資銀行業務方面。加快投資銀行產品結構調整,推動投資銀行業務快速發展。創新推出股權投資基金主理銀行業務,拓寬企業股權融資渠道。拓展債券承銷業務,全年主承銷各類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2,070億元,穩居境內市場第一。投資銀行業務品牌影響力持續提升,蟬聯《證券時報》「最佳銀行投行」稱號。2010年,投資銀行業務收入155.06億元,比上年增長23.7%。

國際結算與貿易融資業務方面。累計完成53家境內外機構單證業務集中,新設合肥、成都單證分中心,提升單證和貿易融資業務集約化經營能力。加快跨境人民幣業務發展,在本行開立境內人民幣清算賬戶的境外機構和代理行覆蓋至31個國家和地區,初步形成全球人民幣同業清算網路。2010年,境內分行貿易融資累計發放9,747億元,比上年增長43.4%,其中國內貿易融資6,244億元,增長66.8%。境內分行累計辦理國際結算7,827億美元,增長43.4%,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

資產託管業務方面。託管保險資產規模近萬億元,市場佔比提升至39%。全球託管業務穩步發展,託管QFII客戶數位居中資銀行首位,託管QDII資產規模保持市場領先。推出「安心賬戶」資金託管業務,推廣銀行理財產品、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計劃和股權投資基金託管等新興託管業務,優化託管業務結構。蟬聯《全球託管人》、《環球金融》和《財資》等知名財經媒體中國最佳託管銀行獎項。2010年末,託管資產總凈值28,75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9.2%。

養老金業務方面。發揮綜合競爭優勢,加大市場拓展力度。推出「如意養老3號」企業年金計劃產品,豐富業務和產品體系,擴大品牌影響力。投產養老金綜合管理系統,提升養老金服務和業務管理水平。2010年末,共為22,790家企業提供養老金管理服務,比上年末增加4,470家;受託管理養老金427億元,管理養老金個人賬戶912萬戶,託管養老金基金1,487億元。

貴金屬業務方面。形成實物類、交易類、融資類和理財類四大產品系列,推出多款品牌貴金屬產品,推廣品牌金積存業務,推出賬戶白銀產品和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白銀延期交收業務。開展黃金租賃和黃金質押融資業務,推出首支掛鉤實物貴金屬理財產品——「如意金」復合型理財產品。2010年,貴金屬業務交易量2.44萬噸,比上年增長23.6倍。代理上海黃金交易所清算量1,288億元,繼續保持同業領先。

對公理財業務方面。推出收益遞增型分段計息理財產品、可贖回固定收益理財產品,拓展股票收益權理財產品、結構化證券投資理財產品等資本市場類投資產品,提升理財產品收益水平。推出「如意人生」養老金系列理財產品,延伸理財產品功能。榮獲《21世紀經濟報道》「最佳資產管理團隊」稱號。2010年,累計銷售對公理財產品21,655億元,比上年增長20.6%。

[個人金融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加快個人金融業務經營管理體制轉型,推進「強個金」戰略實施,打造中國第一零售銀行。積極開發以商品交易市場為代表的新市場,拓寬個人金融業務領域。構建工銀商友俱樂部等新型營銷平台,創新客戶拓展方式,探索新的客戶關系模式。推動儲蓄存款和理財業務良性互動發展,鞏固儲蓄存款和理財業務市場地位,擴大個人客戶金融資產總量。依託自身金融資源優勢,加快銀行卡、私人銀行業務發展。加快個人客戶星級評價服務體系應用,拓展優質客戶,提升客戶服務水平。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零售銀行」稱號。2010年末,個人客戶2.59億個,其中個人貸款客戶685萬個。根據人民銀行數據,2010年末,儲蓄存款和個人貸款余額均列同業首位,市場份額分別為17.1%和14.5%。

儲蓄存款方面。以工銀商友俱樂部、名人理財俱樂部等新平台為載體,拓展新的客戶群體,拓寬存款資金渠道。加強與對公業務聯動營銷,通過代發工資業務,推動集團式、批量式客戶拓展。2010年末,境內儲蓄存款余額52,436.57億元,比上年末增加5,832.25億元,增長12.5%。其中,活期儲蓄存款增加4,444.77億元,增長24.6%;定期儲蓄存款增加1,387.48億元,增長4.9%。

個人貸款方面。緊密結合商品消費,大力發展個人消費貸款。在商貿集群、產業集群資源豐富地區,拓展商戶經營貸款。積極支持縣域經濟發展,推出個人小額貸款。加快產品創新,推出個人循環貸款「卡貸通」和網路融資業務「網貸通」,充實個人信貸產品體系。2010年末,境內個人貸款16,331.9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4,263.42億元,增長35.3%,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增加1,099.30億元,增長69.7%。

個人理財業務方面。加快銀行類理財產品創新,相繼推出中秋、國慶主題理財產品,可轉債理財產品等。大力推廣期交、保障型保險產品,全年代理個人保險產品銷售885億元,比上年增長22.2%。代理開放式基金銷售3,561億元,保持同業領先。代理國債銷售715億元,穩居同業首位。2010年,境內銷售各類個人理財產品23,739億元,比上年增長55.4%,其中銷售個人銀行類理財產品18,577億元,增長109.4%。

私人銀行業務方面。為個人金融資產在800萬元以上的高凈值客戶,提供涵蓋財務管理、資產管理、顧問咨詢、私人增值以及跨境金融等內容的私人銀行服務。成立北京、上海、廣州等十家私人銀行分部,形成覆蓋國內重點經濟區域的業務布局。榮獲《歐洲貨幣》「中國最佳私人銀行」和《21世紀經濟報道》「年度中資優秀私人銀行品牌」稱號。2010年末,私人銀行客戶突破1.8萬戶,管理資產3,543億元。

[銀行卡業務]

2010年,工商銀行加強市場拓展,加快銀行卡產品創新和服務水平提升,進一步鞏固同業領先地位。2010年末,銀行卡發卡量3.5億張,比上年末增加6,560萬張。全年銀行卡消費額22,395億元,比上年增長49.5%;銀行卡業務收入136.87億元,增長45.5%。

信用卡業務方面。啟動星級客戶信用卡營銷活動,加大交通卡、聯名卡等優質項目推廣力度,擴大發卡規模。境內首家推出網上辦卡業務,拓寬發卡渠道,提升發卡效率。VIP客服中心新增34家,電話服務白金卡專線和集團專線投入使用,服務供給能力和服務水平顯著提高。蟬聯美國《讀者文摘》信用卡發卡銀行類信譽品牌金獎。2010年末,信用卡發卡量6,366萬張,比上年末增加1,165萬張;實現年消費額6,383億元,比上年增長42.2%;境內信用卡透支余額915.61億元,增加546.85億元,增長148.3%。信用卡發卡量、消費額、透支額均保持同業領先。

借記卡業務方面。加快借記卡產品創新,推出工銀商友卡、楊瀾•靈通卡、嫣然天使基金靈通卡和淘寶靈通卡等主題卡,以及電信聯名卡、公積金卡等聯名卡,豐富靈通產品線,擴大發卡量。發揮晶元卡業務科技領先優勢,推出亞運靈通卡、寶貝成長卡等多款晶元借記卡,提升產品競爭力。開展多種專項主題和區域性營銷推廣活動,增強客戶刷卡消費意識,擴大刷卡消費額。2010年末,借記卡發卡量2.91億張,比上年末增加5,395萬張;年消費額16,012億元,增長52.7%。

[電子銀行業務]

圍繞全行發展戰略,推進電子銀行向集交易、營銷和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業務平台轉型。全年共推出49項新產品,優化和完善155項原有產品功能,鞏固電子銀行核心競爭能力,提升客戶服務水平。2010年,電子銀行交易額比上年增長37.2%,電子銀行業務筆數佔全行業務筆數比上年提高9.0個百分點至59.1%,交易主渠道作用進一步發揮。

網上銀行方面。推出企業網上銀行跨境外匯匯款、個人網上銀行在線財務分析系統以及同時覆蓋企業和個人網上銀行客戶的全球賬戶管理業務,豐富網上銀行產品體系開展網上銀行資產業務創新,推出供應鏈金融平台、網貸通等新功能。加快海外網上銀行推廣,在15家境外機構開通網上銀行服務。2010年末,企業網上銀行客戶比上年末增長26.5%,年交易額增長46.6%;個人網上銀行客戶增長27.7%,年交易額增長60.1%。榮獲《亞洲銀行家》「中國最佳網上銀行」、《環球金融》「中國最佳個人網上銀行」等獎項。

電話銀行方面。完成一體化電話銀行工程建設,完善電話銀行運營管理,實現全行坐席資源靈活調配。推出簡訊客服,有效分流電話銀行座席業務量,拓寬95588服務渠道。電子銀行中心(合肥)和電子銀行中心(石家莊)投入運營,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推進海外電話銀行中心建設,在工銀加拿大、工銀印尼和法蘭克福分行開通電話銀行服務。

手機銀行方面。適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加快移動金融產品創新步伐,推出手機銀行理財、貸款和向境外VISA卡匯款等新功能,豐富手機銀行產品體系。推進手機門戶、電子地圖等產品創新,拓展移動營銷服務外延。手機銀行客戶數量和交易額保持快速增長。

自助銀行方面。優化自動櫃員機選址布局,優化自助終端交易流程,豐富自助終端業務功能,提高自助設備使用效率。2010年末,擁有自助銀行11,414家,比上年末增長30.8%;自動櫃員機42,868台,增長25.8%。自動櫃員機交易額33,753億元,增長64.9%。

[國際化經營]

工商銀行全面推進國際化經營戰略,2010年國際市場布局取得新突破,抓住後金融危機階段的有利機遇,新興與成熟市場並舉,加快境外機構申設和並購步伐。河內分行、工銀馬來西亞和阿布扎比分行相繼開業;完成對加拿大東亞銀行、泰國ACL銀行的股權收購並分別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加拿大)有限公司、中國工商銀行(泰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銀亞洲私有化;收購富通北美證券清算部門成立工銀金融服務有限責任公司;簽署金盛人壽股權買賣交易相關法律協議;巴黎分行、阿姆斯特丹分行、布魯塞爾分行、米蘭分行、馬德里分行和巴基斯坦機構(卡拉奇分行、伊斯蘭堡分行)申設境外監管審批順利完成;韓國、印尼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二級網路拓展和本地化進程進一步加快。

截至2010年末,工商銀行在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3家境外機構,其中境外分行及其分支機構21家,境外控股公司及其分支機構181家;與132個國家和地區的1,453家境外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基本建成跨越亞、非、歐、美、澳五大洲,渠道多樣、層次分明、定位合理、運營高效的全球金融服務網路。境外機構(含境外分行、境外子公司及對標准銀行投資)總資產757.27億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35.21億美元,增長45.1%;稅前利潤11.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7.2%,包括新設機構在內的全部境外經營機構均實現盈利。

[科技領先]

工商銀行以先進的信息科技持續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2010年13項科技成果被人民銀行評為年度銀行科技發展獎,並榮獲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家版權局授予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創意金獎(中國)——推廣運用獎」。應用產品不斷創新加快應用產品的研發與優化,建立全行統一的客戶服務支持管理系統,搭建客戶統一評價體系;拓展晶元卡多應用平台,推出手機晶元卡移動支付業務,推廣高速公路速通卡項目;全面實現全行一體化電話銀行系統;建立「全額集中、逐筆計價」模式的本外幣一體化資管理體系架構;自主研發操作風險高級計量法、市場風險內部模型法等風險管理系統;完成境外機構綜合業務處理系統(FOVA)在25家境外機構的推廣;系統內跨境匯款產品已於2010年7月推向市場;全球個人賬戶管理在工銀澳門和深圳分行試點推廣,通過櫃面和電子銀行渠道為客戶提供全球賬戶查詢、轉賬匯款等服務。2010年全行新增產品449個,累計達到2,815個,產品總量比上年末增長19%。2010年,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權24項,擁有的專利數量達到115項。

[社會責任]

工商銀行始持履行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在支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等方面樹立了負責任的大行典範,堅持「以客戶為中心、服務創造價值」的經營宗旨,品牌內涵不斷豐富,在接受世博、亞運等重大國際盛會的「大考」中展現了卓越的品牌形象。2010年,工商銀行實施了十大服務提升工程,通過深入開展「服務價值年」活動,關注客戶體驗與評價,不斷加快科技創新,推動產品升級,優化渠道建設和業務流程。在「2010年度中國銀行業文明規范服務千佳示範單位」評選中,有138家營業網點入選,位居同業第一。

工商銀行秉承「源於社會、回饋社會、服務社會」的責任理念,全心投入社會公益事業,持續增加慈善捐助投入。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後,快速反應,雪中送炭,捐款捐物5,000餘萬元;第一時間開通綠色通道,為抗災救災提供快捷、周到的金融服務。集中信貸資源支持四川汶川地震災區重建,累計發放各類抗震救災、災後重建貸款486億元。繼續開展綠色扶貧、扶助教育、關愛農民工子女、普及金融知識等多種慈善公益活動,累計向公益事業投入6,252萬元。

[國際榮譽]

工商銀行憑借良好經營表現贏得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2010年,《歐洲貨幣》、《環球金融》、《亞洲銀行家》、《金融時報》等境內外知名媒體及中介機構將「中國最佳銀行」、「亞洲最佳銀行」、「中國最受尊敬銀行」等189個獎項頒給了工商銀行。國際專業品牌調研機構給予工商銀行較高評價,其中在明略行(MillwardBrownOptimor)發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排名中工商銀行位列第11位,並繼續蟬聯金融行業榜首;在福布斯(Forbes)發布的2010年全球2000家大公司按公司銷售收入、利潤、資產、市值四項指標綜合排名中,工商銀行位列第5位。

公司戰略

在新三年規劃的指引下開拓奮進

《中國工商銀行2009-2011年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新規劃」)和《中國工商銀行2009-2011年發展戰略規劃分解落實方案》(以下簡稱「分解落實方案」)已於2009年6月9日正式下發全行實施。新規劃是工商銀行十年戰略轉型期內的第二個三年規劃,是在總結《中國工商銀行2006-2008年發展戰略規劃》(以下簡稱「首個規劃」)執行經驗基礎上,根據全行發展實際和對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發展趨勢的深入研判後作出的,既是對首個規劃戰略方針的沿承,也是面向未來的一次戰略升級與發展。

一、工商銀行首個三年規劃執行情況及經驗

《中國工商銀行2006-2008年發展戰略規劃》是工商銀行改制後的首個中期發展戰略規劃,該規劃提出的轉型戰略是工商銀行在總結過去20多年經營發展的規律與得失,並在結合中國金融變革方向、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礎上,得出的能夠引領工商銀行實現脫胎換骨改革和可持續發展的正確決策。它確立了工商銀行利用10年左右的時間實現戰略轉型的思路和方向,通過首個三年規劃的制定與實行,全行就戰略轉型逐步統一了思想和認識。

從2006-2008年的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工商銀行首個三年規劃所提出的主要經營指標執行效果理想,實際完成值契合甚至優於規劃制定的三年總目標和總要求。2006-2008年,全行以14.8%的年均資產增長速度,實現了43.2%的利潤年均增速;在貸款增速低於非信貸資產平均增速的情況下,平均資產收益率突破1.2%,整體資產獲利能力持續提升。作為一家上市股份制銀行,規劃期內本行以超過19%的股東權益回報率、超過0.3元的每股收益和超過1.8元的每股凈資產值,履行了向股東的回報承諾,充分顯現出轉型成長的價值。全行深入貫徹轉型戰略思想,認真依照規劃部署全面推進全行改革發展,規劃提出的經營結構調整戰略、區域發展戰略、創新戰略、差異化服務戰略、跨國經營戰略、全面風險管理戰略、科技引領戰略和人才興行戰略等「八大戰略」得到順利推進,經營模式和增長方式有了重大轉變,實現了規模和效益的協同發展,效率和質量的同步提升,轉型發展的實際效果好於規劃預期。截至首個三年規劃期末,即2008年年底,中國工商銀行不僅在市值方面成為全球第一大行,也成為全球最盈利的銀行。

首個三年規劃得以順利完成的主要經驗包括:一是堅持戰略轉型方向不動搖,成功邁出了傳統業務模式轉型的第一步;二是堅持以效益為核心,努力提升綜合收益能力;三是堅持狠抓風險管理不放鬆,保持轉型穩健推進;四是堅持在發展中實現轉型,戰略實施富有靈活性;五是認真抓落實,不斷充實和完善戰略體系。

二、工商銀行新三年規劃的戰略框架

首個規劃的成功實施堅定了本行持續推進戰略轉型,保持穩健可持續發展的信心與決心。當前與未來一段時期,本行面臨經濟周期性波動的嚴峻挑戰,同時也面對經濟格局調整中存在的潛在機遇,因此,本行必須保持發展戰略的延續性,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經營結構調整,以實現經營結構和增長方式的戰略轉型,同時要加強對於機遇的把握能力,鞏固提升本行的市場地位。為此,新規劃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推進經營轉型,努力開拓創新,實現全行又好又快的、穩健可持續的發展」的新規劃期內的指導思想,同時確立了三大階段性任務。

為全面貫徹落實戰略指導思想和切實完成三大階段性任務,本行提出了新的規劃期內必須堅持的「從工商銀行的實際出發,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落實於轉型的每一步和全過程」、「把可持續的價值增長作為發展的根本目標,使發展能夠帶來不斷穩定成長的長期市場價值」等發展原則。同時,為具體落實本行的戰略方針和任務要求,新規劃提出將重點推進結構調整、金融創新、服務提升等十大戰略工程,並根據十大戰略工程中提出的戰略目標與任務設計,分區域、分業務制定了具體實施目標與措施。

為確保新規劃的各項戰略得到貫徹執行,確保規劃期內能順利達成各項發展目標,本行制定了新規劃的分解落實方案,對於規劃期內各業務、各分行的分解落實任務和責任作出了細致和明確的安排。

為確保新規劃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本行建立了新規劃與年度經營計劃的協調機制。在2009-2011年的三年期間,全行以及各專業每年的年度經營計劃將以新三年規劃為基礎制定,以便持之以恆地貫徹和推進經營模式與結構轉型的戰略意圖和戰略安排。同時,每年年初,將根據經營環境的實際變化和上一年規劃執行情況對規劃指標進行必要的調整。

對新規劃的執行情況、落實進度和存在的問題本行將定期進行檢查,並向董事會匯報。新規劃的落實情況將與各執行部門和分行的年度業績考核結合起來,以確保新規劃能夠得到有效貫徹落實。

我們相信,新的三年規劃將對工商銀行未來三年的經營發展發揮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通過它的實施,必將使工商銀行經營再上一個台階。

公司架構

Ⅱ 雷軍的貪婪時刻:兩個月密集投8家晶元公司,小米極速「補」芯!


智東西(公眾號:dxcom)文 | 韋世瑋

2020年開篇不久,「投資公司」小米又開始有所行動了。

巴菲特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在全球經濟陷入危機邊緣的時刻,雷軍的小米產業基金已經開啟貪婪模式。

從1月16日起,小米集團通過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在短短兩個多月內,先後投資了帝奧微電子、靈動微電子和翱捷 科技 等八家半導體公司。

這一波操作,距離2019年11月19日,小米第一次投資速通半導體才過了不到半年。至此,小米供應鏈投資版圖一隅,半導體布局已擴展至19家,覆蓋Wi-Fi晶元、射頻(RF)晶元、MCU感測器和FPGA等多個領域。

小米的造芯夢並未停止。

去年10月,智東西曾針對小米的供應鏈投資情況進行了調查報道,圍繞小米的生態鏈和供應鏈投資戰略,尤其是半導體領域進行了梳理。(《小米突圍戰:兩年投資12家供應鏈企業的布局與廝殺,雷軍還有多少底牌?》)

小米在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中透露,截止2019年6月30日,其共投資公司超過270家,總賬面價值287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0.8%。與此同時,截至8月20日,它已投資12家供應鏈公司,覆蓋半導體到智能製造領域。

其中,它所投資的8家半導體公司,不僅在短期內為自身的「AI+AIoT」雙引擎戰略提供了續航動力,同時也為它長期沖擊晶元研發市場,打通產業鏈「經脈」埋下了技術伏筆。

而這些,都是小米在澎湃S2晶元流產後,針對半導體領域所進行的產業鏈「自救」與新打法。

隨著小米在2020年以來的一系列投資動作,智東西決定再次聚焦小米的半導體投資規劃,在探究小米在半導體領域的布局與進展的同時,也從中摸清它隱藏在背後的戰略思路和變化。

與此同時,小米的產業鏈投資戰術是否真能開創出新的技術布局玩法?長路漫漫,小米的造芯之路又體現了雷軍的哪些野心和期待?

今年2月,在小米開年首個產品發布會上,在太空走了一遭的旗艦機小米10再次引起行業熱度,其中撐起產品性能的主角,也從高通驍龍855升級到了驍龍865。

驍龍865「光環」加持的背面,是小米澎湃S2「暗淡」的第三年。

「自研晶元」一詞,從2017年小米5C手機及其搭載的澎湃S1面世後,逐漸成為小米的又一軟肋,而這也是一個早已被行業講「爛」了的故事。

2018年,自小米旗下的半導體公司松果電子重組,成立南京大魚半導體後,小米的自研造芯路在外界看來似乎已經停止了步伐。

雖然在一年後,大魚半導體聯合平頭哥共同發布了名為U1的NB-IoT SoC晶元,面向物聯網領域,內置GPS和PA(功率放大器晶元),支持北斗NB-IoT R13,卻未在市場中掀起太大的浪花。回頭看,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松果電子的官網也早已落滿了灰,顯示無法訪問。

但與小米自研晶元進程緩慢相反的是,小米的半導體投資動作正逐漸加快。

2018年1月23日,小米旗下的紫米 科技 和雷軍合夥創建的順為資本,對從事集成電路(IC)研究和設計的半導體公司——南芯半導體進行了A輪投資,交易金額數千萬人民幣,打響小米踏足半導體投資戰場的第一槍。

隨後兩年裡,小米投資「引擎」不斷加速,相繼入股了雲英谷 科技 、樂鑫 科技 、芯原微電子等19家半導體公司,覆蓋顯示驅動晶元、MCU感測器、Wi-Fi晶元和射頻晶元等多個領域。其中,聚辰半導體、樂鑫 科技 和晶晨半導體3家公司,已成功在科創板上市。

而小米的這股沖勁兒也延續到了2020年,並在市場展現出更猛的勢頭。

自1月16日以來,小米旗下的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在兩個月內共投資了8家半導體公司,新增投資7家,遠遠超過以往頻率。

據公開信息統計, 這8家半導體公司分別為帝奧微電子、速通半導體、芯百特微電子、Fortior(峰岹 科技 )、昂瑞微電子、翱捷 科技 、靈動微電子和瀚昕微電子。

1、帝奧微電子

成立於2010年2月的帝奧微,是一家混合模擬半導體IC設計及製造公司,其創始人兼董事長鞠建宏畢業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電子工程專業,在正式創立帝奧微前,他曾在美國仙童半導體有著近十年的工作經驗,負責晶元的設計、技術、應用和市場等工作。

目前,帝奧微面向消費類電子、智能家居、LED照明、醫療電子及工業電子等領域,提供相應的晶元解決方案,主要產品包括LED照明元件、超低功耗及低噪音放大器、高效率電源管理電子元件,以及應用於各種模擬音頻/視頻的電子元件。

截至2019年7月1日,帝奧微已申請65項各類專利。其中,已授權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7項。

據江蘇南通蘇通 科技 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公開信息,2019年6月30日,帝奧微已獲得科創板上市入軌。

而在2020年1月16日,帝奧微也迎來了小米的一筆戰略融資,其股東新增長江小米基金,持股17.23%,但關於交易金額尚未披露。

2、靈動微電子

靈動微電子是一家MCU晶元及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於2011年3月,其董事長兼CEO吳忠潔博士畢業於東南大學,有著多家大型晶元設計公司工作經驗。

在產品方面,靈動微電子基於Arm Cortex-M0及Cortex-M3內核,研發了MM32系列MCU產品,主要為F/L/W/SPIN/P五大系列,分別針對通用高性能市場、超低功耗及安全應用、無線連接、電機及電源專用,以及OTP(One Time Programable)型MCU。

據了解,MM32系列MCU產品已廣泛應用於 汽車 電子、工業及電機控制、智慧家電及醫療、消費電子等市場。

實際上,早在2015年8月31日,靈動微電子就已在新三板掛牌上市,但該公司在2019年發布公告稱,其將於3月14日起終止股票掛牌,宣布退市。

緊隨著小米半導體產業鏈投資的擴大,小米也將投資的目光聚焦在靈動微電子的MCU技術優勢上。今年1月19日,靈動微電子獲得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投資的戰略融資資金,注冊資本增至5668萬元,增幅19.88%。

與此同時,小米產業基金管理合夥人王曉波成為靈動微電子新任董事。

3、芯百特微電子

相比於小米投資的其他半導體公司,成立於2018年10月的芯百特則顯得尤為年輕。

據了解,該公司創始人兼CEO張海濤從清華大學微電子專業碩士畢業後,赴美求學獲得了加州大學微電子系博士學位,並在高通、TriQuint和RFaxis公司有著十餘年工作經驗。同時,他也曾帶領研發團隊負責蘋果iPhone5/6和德州儀器WiFi射頻終端項目。

芯百特主要利用高性能射頻晶元技術,進行無線通訊射頻器件的設計和研發,產品布局5G、Wi-Fi和IoT等領域,面向通訊設備、消費電子、 汽車 電子、醫療電子和智能設備等多個市場。

目前,該公司已研發出Wi-Fi 5前端模塊(FEM)、5G通訊功率放大器和射頻開關等產品,與小米、聯想、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公司達成合作夥伴關系。

今年1月21日,芯百特也披露其第一筆股權融資情況,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投資56.03萬人民幣,持股佔比4.33%,成為該公司第七大股東。

4、峰岹 科技 (Fortior)

成立於2010年5月的峰岹 科技 ,是一家較為低調的IC設計公司,主要研發電機驅動控制專用晶元。

據調查,創始人兼CEO畢磊在2012年曾入選國家中組部的第八批「千人計劃」,而CTO畢超在2015年同樣也入選了第十一批「千人計劃」,這是我國針對引進歸國人才方面,所實行的一項重要人才政策。

與此同時,畢超擔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後導師、IEEE高級會員,並曾擔任新加坡 科技 局資深科學家,在電機技術領域有著豐富的研發經驗。

▲峰岹 科技 CTO畢超

目前,峰岹 科技 在中國和新加坡分別設立了兩大研發中心。

它通過多項三相、單相無霍爾直流無刷驅動等核心技術,研發了直流無刷電機驅動全系列產品,包括三相BLDC專用控制晶元、單相BLDC專用控制晶元、電機專用MCU系列等,廣泛應用於終端設備、無人機、消費電子、家電電和醫療設備等領域。

2014年4月,峰岹 科技 獲得了交易金額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而今年1月21日公開的戰略融資,則由小米長江產業基金、中興創投等機構投資,其中小米投資129.72萬人民幣,股權佔比1.87%。

5、昂瑞微電子

對剛剛搬了新家的昂瑞微來說,小米在2月20日投資的310.71萬人民幣,無疑是個喜上加喜的好消息,在此之前,昂瑞微已經七年未曾進行增資。據了解,這筆投資後小米股權佔比為6.98%,成為昂瑞微的第三大股東。

與此同時,這筆投資昂瑞微也將用於5G手機終端的射頻前端晶元,以及新一代物聯網SoC晶元的研發中。

昂瑞微成立於2012年7月,是我國重要的射頻/模擬集成電路設計研發廠商之一。

它通過長期積累的CMOS、SiGe、GaAs和GaN等射頻工藝,面向手機終端和物聯網領域,研發了2G/3G/4G/5G射頻前端晶元、藍牙低功耗(BLE)晶元、雙模藍牙晶元、低雜訊放大器等一系列射頻前端和無線連接晶元,量產晶元已超過200款。

據了解,昂瑞微研發的晶元已覆蓋移動終端、可穿戴設備、無人機和智能家居等消費領域,客戶包括三星電子、富士康、中興、TCL和聯想等在內的廠商。

6、速通半導體

與其他傳統晶元廠商相比,成立於2018年7月的速通半導體也較為年輕,是一家Wi-Fi 6晶元設計公司,但它卻是小米2020年半導體投資中唯一非新增投資的企業。

實際上,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在2019年11月19日就已入股速通半導體,成為該公司第六大股東,而這也是小米2019年在半導體領域的最後一筆投資。

基於速通半導體在Wi-Fi 6領域的晶元研發技術,小米決定加大砝碼,並於今年2月20日領投該公司的A輪融資,耀途資本跟投。至此,速通半導體的注冊資本從最初的1040萬人民幣增長至1300萬人民幣,增幅25%。

除了進一步擴大工程研發團隊外,速通半導體還計劃將這筆投資用於Wi-Fi 6 SoC產品的研發和量產中。

據悉,該公司的核心研發團隊有著較為豐富的Wi-Fi 6標准化經驗,此前已在全球范圍內研發了超20款Wi-Fi、藍牙和蜂窩4G的無限SoC晶元組。

現階段,該公司亦正在加速下一代Wi-Fi 6晶元組的研發和量產工作,以進一步滿足市場對Wi-Fi 6晶元的強勁需求。

7、翱捷 科技

翱捷 科技 是一家主要研發移動終端設備、物聯網、導航以及其他消費類電子晶元的基帶晶元設計公司,成立於2015年,並在2017年8月獲得了阿里巴巴的和深創投投資的A輪融資,阿里巴巴為第一大股東,持股21.75%。

有著豐富的融資歷程的翱捷 科技 在今年2月24日,獲得了由長江小米產業基金、興證投資等機構的戰略投資入股,注冊資本亦從3.63億美元增長至3.75億美元。其中,小米的認繳出資額為519.17萬美元,佔比1.38%。

據了解,翱捷 科技 創始人兼董事長戴保家碩士畢業於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氣工程學,還擁有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在創立翱捷 科技 前,他還曾擔任射頻晶元公司銳迪科的董事長兼CEO。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在2017年收購了Marvell公司的移動通信部門(MBU),成為我國為數不多擁有全網通技術的公司之一。

目前,翱捷 科技 的產品線已覆蓋2G/3G/4G/5G和IoT在內的多制式通訊標准,並成功研發了移動通信基帶晶元、Wi-Fi晶元、LoRa晶元和多模物聯網可穿戴晶元等多款通信晶元。

8、瀚昕微電子

成立於2017年3月的瀚昕微電子,是一家快充協議晶元公司,包括數模混合晶元、電源晶元等。目前,該公司已擁有LDO(low dropout regulator)、電壓檢測、鋰電池充電、快充介面識別和USB充電協議埠等多條業務產品線,廣泛覆蓋玩具、智能電表及快速充電等領域。

據了解,瀚昕微電子不僅與TCL、SK海力士在2017年達成了數千萬戰略投資合作,同時還是高通、華為和展訊等公司的快充協議供應商,快充協議晶元的累計出貨量已將近1億顆。

就在一周前的3月10日,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宣布新增對外投資,正式入股瀚昕微電子,認繳出資30.86萬人民幣,持股佔比9.92%,成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東。

與此同時,瀚昕微電子的注冊資本也從原來的277.78萬人民幣,增長至311.21萬人民幣,增幅12.04%。

不難看出,小米的半導體產業布局和雷軍慣用的「一手生態鏈,一手產業鏈」投資路徑相同,也將「雞蛋」放在了兩個籃子里,一個是自研晶元,一個是產業鏈投資。

但從實際情況看來,小米的自研造芯路走的並不順暢。

據了解,小米在2017年推出的澎湃S1是一顆64位處理器,採用28nm製程工藝和八核心設計,並包含了4顆2.2GHz主頻A53內核、4顆1.4GHz主頻A53內核,以及4核Mali-T860 GPU。

對於互聯網起家的小米來說,澎湃S1的誕生雖然已很不容易,但雷軍將小米半導體研發的第一槍打在了移動智能終端市場,那麼這顆晶元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在性能、工藝和功耗等方面卻仍顯疲軟。

隨著坊間傳言澎湃2晶元因無法突破功耗性能瓶頸,以及高管團隊無力承擔晶元研發和流片等環節巨額開銷,小米原本聲勢浩大的自研造芯計劃漸漸悄無聲息。

雖然隨著松果電子公司的重組,大魚半導體在2019年與平頭哥聯合推出了NB-IoT SoC晶元,但卻表現平平,未能真正刷新行業和市場對小米「造芯能力不足」的標簽。

那麼,雷軍磕磕絆絆的自研造芯夢該醒了嗎?目前看來,這個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在產業鏈投資領域熟能生巧的小米,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漸漸開辟出了一條具有「小米特色」的半導體供應鏈投資路,從側面彌補了自身半導體研發實力不足的短板。

據智東西梳理發現,在過去兩年小米投資的19家半導體公司中,其通過的投資主體除了雷軍合夥創建的順為資本外,還包括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合夥企業(簡稱長江小米產業基金)、江蘇紫米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簡稱紫米 科技 )、天津金星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武漢珞珈梧桐新興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和People Better。

而在小米徐徐鋪開的半導體投資版圖背後,長江小米產業基金則發揮了最為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該基金成立於2017年,基金目標規模120億人民幣,主要用於支持小米以及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業務擴展。但與其他重點投資物聯網企業的基金不同,這一基金的對外投資則主要聚焦在半導體領域。

智東西發現,目前長江小米基金在企業工商信息查詢平台上公開的對外投資共24筆,覆蓋手機及智能硬體、電子產品核心器件、智能製造、工業自動化、新材料及新工藝等領域。

其中,該基金半數以上的投資落在了半導體領域,共計13家,已然成為小米投資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武器。

目前看來,「天使投資人」雷軍的半導體投資夢,正蓄足了力向前沖。

2020年,不僅是雷軍宣布啟動小米的「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後的第二年,同時也是小米造芯夢的第三年。

現階段,小米的半導體投資版圖已布局MCU、FPGA、RF、GaN和IP等多個領域,逐漸實現了從半導體材料、電子元器件到IC設計等全產業鏈覆蓋。

但不難發現,小米的造芯夢正在轉舵,從最初雷軍瞄準的移動終端晶元市場,慢慢朝著物聯網市場發展。

最直接的體現在於,小米的智能手機產品硬體依然採用高通晶元為主,而自己的半導體投資重點則布局在應用范圍更廣泛的AIoT領域。

例如,小米投資涉及智能家居領域的半導體公司超過8家,包括無錫好達、晶晨半導體、芯原微電子、安凱微電子和昂瑞微電子等。

這無疑是小米在2018年市場掀起的AIoT發展風口下,落的重要一步棋子。

據市場研究機構艾媒咨詢(iiMedia Research)報告數據,2018年我國的AIoT硬體市場規模已達到5000億元,而這一數據到2020年預計將突破萬億。

隨著2019年年初,雷軍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投入100億人民幣在AIoT領域,小米的研發投入費用亦逐年上升。

今年2月13日,小米發布自願性公告公開了最新收入及研發費用。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的研發費用預期約為70億人民幣,並計劃加大在5G+AIoT領域的重點投入,進一步擴大公司在IoT方面的優勢。

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小米的研發費用預計將超過100億人民幣,比雷軍在2019年承諾的5年內達到100億研發投入提前了4年。相比之下,2017年小米投入的研發費用僅為31.51億,占總營收2.75%。

從另一角度看,小米更傾向於走「投資雙贏」的造芯路。簡單地說,小米即是那些半導體公司的「金主」之一,同時也是它們的重要客戶。

以小米在2018年11月投資的晶晨半導體為例,該公司以研發多媒體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晶元為主,包括亞馬遜、谷歌、阿里巴巴、網路和小米在內的公司均為其客戶。其中,2018年晶晨半導體對小米的銷售金額約2.62億人民幣,占同期營收11.06%。

正是基於這一戰略關系,小米的AIoT業務在2019財年中亦拿下了不錯的成績。

據小米2019年Q3財報數據,截至2019年9月30日,小米IoT平台已連接的IoT設備(不包括智能手機及筆記本電腦)數達到213.2百萬台,同比增長62.0%。

除此之外,小米的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營收156億元,同比增長44.4%。其中,據奧維雲網統計數據,小米電視在2019年第三季度中,以16.9%的市場佔有率穩居國內出貨量第一。

由此看來,小米正以不斷加速的半導體投資布局,彰顯它在AIoT與造芯浪潮下勃勃野心。

但小米的造芯路,光有野心是僅僅不夠的。在半導體投資版圖的背後,小米仍在忍受著「缺芯」和「缺技術」軟肋的刺痛。就目前看來,小米要真正站上行業制高點,成為如雷軍所說的一家「偉大的公司」,它依然缺少一顆「芯」。

回看小米造芯的輿論場,一面是行業對小米自研晶元的調侃和質疑,一面又是資本市場對小米戰略投資的好奇與期待。

現階段,就小米在半導體產業鏈的投資和具體發展情況而言,其造芯突圍仍是一場漫長持久戰。一方面,小米仍在等著松果電子的「東山再起」,並希望「新秀」大魚半導體能後來居上;另一面,雖然小米正不斷擴大半導體投資版圖,卻尚未真正撼動國內頭部玩家的市場地位。

不可否認,小米投資半導體公司雖有助於自身AIoT業務的豐富與擴展,但歸根結底,這些投資對小米自身晶元研發技術的加持力度如何?能否真正給小米帶來技術創新?我們還不得而知。

小米逐漸加速的半導體投資布局,在短期內能為自身的「AI+AIoT」雙引擎戰略提供發展動力,豐富和壯大自身的AIoT業務。但從長期來看,小米雷軍的造芯夢仍道阻且長。

閱讀全文

與北京速通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歐林生物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瀏覽:450
海底撈股票員工 瀏覽:791
如何選准連續多天漲停股票 瀏覽:406
在國外用什麼方式買中國股票 瀏覽:60
疫情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瀏覽:773
國企投資的公司有哪些股票有哪些方面 瀏覽:547
證券交易所股票基金怎麼找 瀏覽:365
九華旅遊的股票分析軟體 瀏覽:679
香港陽光能源股票 瀏覽:911
買股票的錢需要銀行轉證券嗎 瀏覽:112
開股票證券戶 瀏覽:541
神州信息股票股 瀏覽:448
如何識別股票主力進入賣出 瀏覽:13
買個股票軟體好用嗎 瀏覽:169
貴州茅台股票2020年價格走勢 瀏覽:503
游久游戲股份股票走勢 瀏覽:402
股價高於每股凈資產的股票多少為好 瀏覽:745
浙江醫葯股票行情走勢 瀏覽:578
總資產500萬的模擬股票 瀏覽:379
鋒龍科技股票 瀏覽: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