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創藍籌股票包括哪些股票
創藍籌股票包括: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華安上證180ETF(510180);南方500ETF;金融ETF(510230);央企ETF(510060);價值ETF(510030)。
(1)2018股票科技新藍籌擴展閱讀:
基金調倉曝光 撤離白馬藍籌加倉創業板股票
「未來一個階段,A股將進入大盤搭台、小盤唱戲的階段,同時大盤底部的確認是成長『出奇』的必要條件。」天風證券策略分析師劉晨明表示,從行業結構上看,今年成長行業業績的轉好,是支撐創業板指相對滬深300業績趨勢更好的核心因素。
數據顯示,全部A股2017年年報和2018年一季報凈利潤同比增速分別為18.9%和14.9%,增速放緩;中小板年報和一季報增速分別為19.6%和19.5%,增速走平;創業板(剔除溫氏、樂視、光線、堅瑞)年報和一季報增速分別為7.7%和27.8%,創業板50(剔除光線傳媒)為10.4%和27.6%,一季度增速有較大幅度回升。總體來看,各板塊2017年年報表現均低於預期,但創業板2018年一季報表現略高於預期。
創業板與主板之間盈利差正在擴大。據華泰證券測算,2018一季度主板非金融累計歸母凈利增速回落至25.5%;2018一季度創業板(不含溫氏股份、樂視網)歸母凈利增速自2017一季度以來首次超過主板非金融,達到34.5%;創業板與主板歸母凈利增速差從2017三季度的-18.9%擴大至2018一季度的9%。
「主板業績增速回落,創業板與主板盈利差擴大,ROE修復進入後半段,創業板與其凈利差值將繼續走擴,成長股估值提升有望持續。」曾岩表示。
平安證券分析師魏偉、張亞婕表示,當前A股盈利具有兩個特徵,一是板塊盈利格局發生了反轉,即創業板盈利高於主板,成長高於藍籌;二是創業板內部盈利分化加大,創業板50指數的盈利增速遠高於創業板。
「政策基調使得市場風格發生微妙變化,維持今年風格偏向成長的判斷,但近期周期價值板塊的配置價值有所提升。」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表示,成長股方面,建議聚焦優質「新藍籌」。創業板一季報較好,但半年報仍面臨商譽減值風險,看好一級行業的軍工、新能源行業。金融消費等價值板塊有望迎來修復窗口。金融開放步伐加快疊加MSCI的資金流入利好價值藍籌表現,前期金融消費板塊經歷一波調整,部分優質價值龍頭的估值從國際視角看並不太貴,可能逐漸迎來較好的配置時點。
❷ 為什麼一些公司回歸A股上市
一文讀懂中概股公司為何紛紛回歸A股
2018年03月04日
2月28日,互聯網安全公司360成功登陸A股,市值達到4000億美元左右,較其在美國上市的市值增加了5-6倍。
這兩日,網路、網易等公司創始人被問的最多的,也是會不會、何時會回歸A股等問題。
為何「回歸A股」再次成為互聯網行業熱點?為何中國熱門互聯網公司紛紛選擇赴美上市?回歸A股要經歷哪些過程?騰訊科技梳理相關問題,爭取讓您一文讀懂。
為何回歸A股再次成為熱點
騰訊《一線》2月28日報道稱,知情人士透露,證監會發行部近日對相關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4個行業中,如果有」獨角獸「的企業客戶,立即向發行部報告,符合相關規定者可以實行即報即審,不用排隊。「兩三個月就能審完。」
根據A股IPO要求,對於主板和中小板而言,最近3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整數且累計超過人民幣3千萬元;創業板需要連年連續盈利,最近兩年凈利潤累計不少於1千萬元。
上述人士表示,對於上述4個行業的獨角獸公司,在盈利要求上可以放寬。
1月31日,證監會在2018證券期貨監管工作通報中表示,「以服務國家戰略、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導向,吸收國際資本市場成熟有效有益的制度與方法,改革發行上市制度,努力增加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加大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支持力度。」
富士康從特殊通道IPO則是證監會支持新企業的最新例證。
2月1日,富士康招股書申報稿上報,2月9日招股書申報稿和反饋意見同時披露,2月22日招股書預披露更新。
一般而言,招股書預披露到預披露更新,時間間隔7到8個月,但富士康2周就已完成。
投行人士透露,證監會對富士康IPO實施了一事一議的特殊監管,在申報過程中就與發行部進行了溝通和反饋。他預計富士康在未來兩周內上會,3月將拿到IPO批文。
鑒於不少」獨角獸「行業公司都有VIE架構,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並不需要等待VIE架構拆除後才能申報。「申報後再去拆除VIE架構就行。「VIE架構不會成為即報即審的障礙。
盈利要求放寬、上市時間縮短、VIE障礙變低,這些可能會推行的新的政策變化,增加了海外公司回歸A股的吸引力。
據財新網報道,第一批入圍CDR名單已出爐,共有8家企業,除了BATJ這四家,還有攜程、微博、網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學。前七家企業均是中國上市互聯網公司領頭羊。
另一類公司被歸位「新藍籌」,包括富士康、滴滴、今日頭條、美團點評等尚未上市的互聯網和新經濟巨頭。
為何當初選擇去美國上市
相較於A股IPO對企業季度或年度連續盈利的要求,美股對企業的盈利要求就更為寬松,甚至不要求企業盈利。
另一方面,新興科技公司的股權結構也難在A股上市。新興科技公司大多採用的是「同股不同權」模式,即將股票分為A、B兩個系列,其中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A系列普通股有1票投票權,而管理層持有的B系列普通股每股則有N票(通常為10票)投票權。這並不被A股所允許。
另外,注冊制上得快、美股市盈率早期一度比A股高、企業國際化發展等考慮,也是中國互聯網公司選擇美國上市的原因。
但最近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赴海外上市,
企業發現股票在美國交易數量不高,股價也持續低迷,另外還有被海外機構做空的風險,美國上市的中概股的市值存在低估,在一個用戶與投資者分離的市場,這些企業也經常遭遇被歧視的尷尬。
相較而言,國內股票市場越來越成熟,國家的新經濟戰略、股民對互聯網等新興經濟模式的認知提升,以及經常有同類型公司獲得幾倍於海外上市公司市值的案例,這些誘惑著中概股公司。
海外公司如何回歸A股
回歸A股需要經過私有化退市、拆除VIE、登陸A股三步。
【私有化退市】
中概股私有化主要包括兩種方式:長式合並路徑和要約收購和簡要合並,要約收購和簡要合並,是指大股東通過要約收購獲得目標公司總股份的90%以上的股份;第二步與小股東進行一個簡易合並。
私有化主要流程包括:
收購方委任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目標公司宣布收到或接受收購要約——目標公司成立特別委員會——特別委員會委任財務顧問和法律顧問——收購方設立並購母公司與並購子公司——目標公司與收購方的並購子公司簽訂並購協議——向美國證監會提交表格13E-3——召開臨時股東大會(Extraordinary
General Meeting of Shareholders)——股東大會投票通過並購——私有化完成,股票停止交易,退市結束。
中概股退市通常需要6-12個月。
【拆除VIE架構】
由於從早期開始,對中國互聯網公司投資的主力一直來自於海外創投公司,而中國的相關政策對外資創投設定了多種限制,如外資控股企業無法獲得互聯網經營許可等,這使得這些公司從一開始就在尋求海外上市的路徑。
簡單來說,就是外資股東要退出,內資股東要進入。內資付現金給外資解除前述咨詢服務公司和境內實體公司之間業務、債務等所有協議。境內實體公司經營企業實際控制主體變更。
【登陸A股】
拆除VIE後,接下來企業需要考慮是自己上市,還是借殼上市,差別就是後者用時較短,而最大的阻力則是對盈利的要求。
當然,企業也可以直接到新三板去掛牌,時間會縮短一點,不過新三板目前的融資能力和流動性都面臨很大挑戰。
借殼上市是一個節約時間的方法,但是目前A股市場主板的殼最少需要30億元,分眾買殼就花了40億元,這個資金成本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夠承擔起的。
即使用時最短的借殼,目前來看也難以短期完成。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已完成私有化的中概股來看,通常需要近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