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傳聞已久的吉利收購力帆終於有了實錘,這次力帆有望東山再起嗎
從今年4月份開始,隨著力帆財報的公告,很多人就主觀的給它判了「死刑」,當然力帆也沒有辜負這些人的眾望,在一片期待中它最終倒下了。這時,一個已經被打上「愛收購」標簽的吉利出現了,就在6月19日,網上放出消息稱「吉利要收購力帆了」,隨之力帆的股票1分鍾內漲停,但隨後吉利官方就出來辟謠,吉利不會收購力帆且公司內部也沒有任何收購力帆的打算。這一波操作可謂是實實在在的割了一波韭菜,讓很多人知道了股市的深淺!
其次是即便吉利為力帆注入技術,力帆的市場口碑也是處於自主品牌底部的,現階段的國內車市是下行狀態,不要說國產品牌銷售壓力大,即便是如今的法系、韓系以及美系車都面臨巨大的銷售壓力,並且隨著競爭的加劇,這些合資品牌會進一步壓縮國產品牌的生存空間。屆時,吉利、長安、長城等一線國產品牌的處境都可能變得很艱難,那力帆的處境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力帆或許註定就是我國汽車工業車輪下的一個「炮灰」,這樣的結局對於80多歲的尹老爺子來說可能很殘忍,但這就是現實!這次力帆的倒下,幾乎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力帆科技能到15元嗎
力帆科技股票有可能達到15元,但這取決於多種因素,包括市場走勢、公司業績、行業環境等。
首先,從市場走勢來看,股票價格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如果力帆科技能夠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並且有更多的資金流入該股票,那麼股價就有可能上漲。然而,市場的變化是難以預測的,因此股價能否達到15元還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次,公司業績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之一。力帆科技如果能夠在經營上取得顯著成果,比如提升銷售額、降低成本、增強盈利能力等,這些積極信號將會提升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從而可能推動股價上漲。反之,如果公司業績不佳,股價則可能受到打壓。
再者,行業環境也對股價有著重要影響。力帆科技所處的行業如果整體發展勢頭良好,市場需求旺盛,那麼公司的業務就有可能受益於行業的繁榮,進而帶動股價的上漲。然而,如果行業面臨困境或者競爭加劇,公司的業績和股價都可能受到負面影響。
綜上所述,力帆科技股票能否達到15元是一個動態的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公司業績以及行業環境,以做出理性的投資決策。同時,也要注意風險控制,避免盲目追高或者過度交易。
3. 吉利正式接盤力帆,瞄準換電新風口,長安汽車迎來最強對手!
日前,*ST力帆(601777)發布對外發布了一份《重整計劃(草案)之出資人權益調整方案公告》,這宣告自去年以來就在流傳的吉利收購力帆被實錘了。
公告顯示的具體重整方案為:由吉利邁捷、兩江基金共同發起設立的"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企業(有限合夥)",以及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或二者持股比例達70%以上的絕對控股的公司,成為參與公司重整投資的實施主體。
簡單點說,就是吉利要藉助力帆來大肆開展換電業務。根據計劃,吉利今年要在重慶建成35座換電站,到2023年落成200餘座換電站。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和基於換電模式的"盼達用車",正好可以作為吉利換電業務現成的載體。由此一來,吉利汽車也將成為重慶本土車企在新風口之下的最大競爭對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4. 實錘了!吉利正式接盤力帆,用意卻出人意料
根據計劃,吉利今年要在重慶建成35座換電站,到2023年落成200餘座換電站,而力帆旗下的移峰能源正好是吉利眼中的「肥肉」,能夠通過換電站、電切站增加換電網點的覆蓋。
與此同時,力帆基於換電模式的分時租賃業務「盼達用車」在共享領域運營幾年,注冊用戶數超過350萬,可以成為吉利換電業務板塊現成的載體。入股力帆,吉利可以將移峰能源和盼達用車收入囊中,給自己的換電業務布局省下了很多功夫。
此外,根據公開資料,力帆汽車三大工廠年總設計產能約為40萬輛,正好可以用來支持吉利前款換電型純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生產。
由此可見,吉利接手力帆,瞄準的是政策支持下的新風口——換電模式,雙方的合作正好是各取所需,至於未來能擦出多少火花,則有待進一步觀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力帆重整慘遭「暴雷」 吉利覬覦之心再現
剛剛宣布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投資將參與力帆股份的重整工作,力帆控股及實際控制人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是吉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而在今年,吉利控股集團的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吉利科技智能換電站陸續落地兩江新區。
招銀國際研究部白毅陽認為,以力帆目前的情況,雙方在乘用車層面的協同效應不大。從現有情況看,力帆的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吉利汽車的港股平台需求性不是很高。從吉利方面來說,力帆現在債務風險、法律風險都非常高,其接手力帆需要相應的風險回報。如果完成重組,預計吉利控股將充分整合力帆在重慶的地塊,以及上市殼資源、生產基地及資質、金融牌照等等資源。未來吉利控股有望利用重組力帆的契機,在汽車金融,科技出行等領域,與重慶市及兩江新區展開合作。對此車語者采訪了吉利汽車楊學良,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紅利消退,被傳面臨破產重組的還有眾泰、海馬等車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當潮水褪去之後,才知道是誰在裸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