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被低估的科技股:年報業績預增70%,面板龍頭
這兩天 科技 股開始活躍起來,比如5G概念股龍頭中國聯通、中興通信;軟體龍頭中國軟體、浪潮;晶元龍頭兆易創新、北京君正等,這說明沉寂多時的 科技 要爆發了!
中國 科技 正在迅速崛起,以史為鑒,美股10年長牛,正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的 科技 牛市,10年間,美股前10大市值公司中, 科技 含量越來越高, 科技 龍頭更是保持了長達十年的上漲趨勢;那麼在回到A股市場來看,自從2019年開始 科技 賺錢效應凸顯,一年多的時間誕生了很多牛股,同時, 科技 賽道更是獲得資金疊加政策的支持,賽道可以說是優質的好賽道。
TCL 科技 :面板行業龍頭,通過收購中環電子、茂佳國際,分別切入上游半導體材料、下游產品加工及整機設計服務,對產業鏈一體化的供應能力,實現了垂直整合,近期獲得機構大幅買入,公司發布了2020年業績預告,全年預計實現凈利潤44億左右,同比增長60%-70%,公司業績增速驚人,印證了景氣度,同時收購韓廠,未來可期。
三安光電:國內最大全色系超高亮度LED晶元生產企業,國內光電領域龍頭,公司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加強專研積極開拓半導體晶元的應用領域,從事的半導體集成電路6英寸外延、晶元業務填補了國內空白。
京東方A:是我國液晶顯示產業的開拓者和領導者, 是唯一一家集自主研發、生產、製造於一身的半導體顯示器產品企業,是 科技 板塊中的老牌活躍股,從14年開始,機會每個一兩年都會有一波大行情。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Ⅱ TCL集團:重組完成,逆風起航
從彩電股到面板股,重組完成後的TCL集團交出了轉型後的首份答卷。8月12日晚,TCL集團發布了2019年中報,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437.8億元,同比下滑16.6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0.9億元,同比增長31.93%,經營性現金流61.5億元,同比增長40.6%。
由於此次中報業績包含了已剝離的家電業務一季度營收,報表數據不具備可比性。TCL給出了兩個參考口徑,2018年和2019年均剔除家電業務的備考口徑和均加入家電業務Q1業績的報表同比口徑。
TCL集團已經從家電為主的多元化集團轉型為半導體顯示集團,備考口徑的指示意義更大。2019年上半年公司備考口徑營收261億元,同比增長23.9%,歸母凈利潤20.9億元,同比增長42.3%,研發投入增長28.3%至22.3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比例達到8.5%,較重組前直接翻倍,加速向 科技 集團靠攏。
在中報中,TCL集團首次將華星光電表述為「TCL華星」,加強TCL品牌和華星掛鉤,也顯示出000100不會改名華星光電。由於公司旗下還包括聚華顯示、華睿光電和金融創投業務,上市公司保留TCL集團名稱更全面,也體現出顯示產業和TCL實業控股接盤的終端業務之間的聯系。
01
根據中報,華星光電上半年營業收入163億元,同比增長33.5%,增速領先所有業務板塊,佔到公司備考口徑營收的62%,為公司核心產業。
華星光電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0.2億元,同比下降7.83%,由於面板價格持續走低,導致公司凈利率從2018年的8.4%滑落至本期的6.3%。其中二季度單季營收90.3 億元,環比增長2.4%,實現凈利潤3.4 億元,環比下滑50%,顯示出二季度面板跌價還在繼續。
上半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36億元,同比微跌0.4%,現金流與凈利潤之比高達3.5,公司經營穩健。金融和創投業務實現凈利潤3.68億元,同比增長76%,作為華星的安全墊有力平滑了面板業務的周期波動。
面板價格持續下行中,華星光電能保持盈利已屬不易。環顧全球,二季度除了三星顯示依靠蘋果的補償款實現了7.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444億元)和7500億韓元營業利潤(約合44億元人民幣),多家屏廠都陷入了虧損。LGD二季度營收下降5%至5.4萬億韓元,凈虧損55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2億元),友達、群創二季度營收約合155億元和140億元人民幣,虧損6億元和6.6億元人民幣。
從2017年9月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通過,到2019年4月交割尾款,TCL集團戰略重組歷時一年半,從2017年面板大年一直等到了2019年行業下行期。2019年8月面板價格持續下跌已超過一年,大尺寸跌幅超過5美金, 目前還看不到回暖趨勢。華星出貨量排名第一的55吋面板價格從2018年7月的154美元跌至上月的109美元,跌幅30%。
市場需求持續低迷,終端廠商出貨壓力加大,價格戰不斷挑戰底線,「818」拼多多向兆馳定製的65吋電視已經賣到了1999元。上游屏廠還在不斷開出新產能,2019年到2020年,中國有華星光電T6、富士康廣州、京東方武漢3條10.5代線陸續量產,供過於求繼續,全行業准備過冬。根據TCL集團2018年底發布的重組公告,華星光電未來兩年營收持平、凈利潤下滑,李東生也在中報業績說明會上預測說,行業拐點到來還需等待兩到三年。
優質產線組合和高效運營能力是華星光電過冬的儲備。目前華星光電手握6條線,2條8.5代線、2條6代線和2條10.5代線(其中一條在建),均處於最佳服役期。2019年,T1折舊完成將減少11億費用,這是確定的利潤增長點。2018年,華星光電以不到京東方30%的營收實現了京東方67%的凈利潤,凈利率8.4%,高出京東方近5個點。由於產品結構偏向大尺寸,毛利率18.4%,比京東方低2個點。
2019年上半年,華星T1和T2合計月產能315K已達極限,受益於T6量產爬坡,大尺寸產品供應面積同比增長3.9%,推動公司出貨面積闖入全球前五,按出貨量計算則排名第四。全球彩電出貨量排名第二的TCL電子和去年出貨超過800萬台的小米電視是華星光電的重要客戶,2019年1月小米入股TCL集團持股1%,加強了雙方的利益捆綁。
02
為顯示對華星效益領先和業績成長的信心,2019年上半年,TCL集團已斥資15.6億元回購公司股份,董事長李東生承諾三年內不會增發募資後,半年內5次增持公司股票,合計1.75億股,耗資5.3億元,為市值管理可謂拼盡全力。但公司股價仍然在3.5元上下徘徊。李東生在業績交流會上發問,為何公司各項經營指標均高於同行,但估值只有京東方的三分之一,市值不到500億?
面板行業已經有了一個京東方,華星的策略是跟隨者而非開創者,而市場一貫更偏愛龍頭。目前京東方PE 53倍,市值1300億是TCL的三倍,其營收規模也相當於華星的三倍。華星光電自2009年成立以來從未虧損,這在面板行業極為罕見,也是李東生引以為豪之處,但量入為出的原則也讓華星在戰略上相對保守。相比京東方一年上一條線、全國遍地開花的激進,紮根深圳的華星光電缺少京東方逆勢擴張的膽識。目前10.5代線京東方和華星各有兩條,AMOLED京東方已布局4條,華星只有1條T4。
根據群智咨詢數據,2019年上半年智能手機面板出貨下降6%,而AMOLED面板出貨則增長了19%,已佔到整體市場的26%,柔性OLED成為高端手機的標配。AMOLED的快速成長推動了小尺寸廠商加速布局,8月13日,深天馬公告將在廈門建設AMOLED6代線,總投資達480億,這是天馬繼武漢之後第二條柔性OLED生產線。李東生3月接受采訪時稱,第二條柔性OLED線T5已在計劃中,何時官宣目前仍是懸念。
當前大尺寸面板價格持續低迷,華星光電T1和T2營收92億元,同比下降15%。T6剛一滿產就迎來大屏價格跳水,43吋、55吋、65吋價格快速下降,主力產品55吋價格和65吋價差縮小至1.5倍,55吋市場份額被分流。75吋是為數不多的高毛利產品,但總量太小,市場剛剛起步還有待開發。
2019年,專注小尺寸和筆電產品的T3滿產成為華星業績的重要支撐,上半年T3月產能提升至50K,貢獻營收71億元,佔到華星光電營收的44%,已經進入三星供應商名單。對華星來說,調整產品結構不僅能提升公司毛利率,也有助於減輕對TCL電子的依賴性。但由於公司持股武漢華星僅有43%,T3對盈利的貢獻有限。
武漢T4將於2019年Q4量產,柔性可折疊、屏下攝像產品即將供貨,產品結構的改善將提升公司毛利率。顯示技術的進步已成為推動用戶換機的一大動力,在小尺寸上表現得尤為明顯,柔性可折疊、屏下指紋和攝像頭引領高端手機潮流的同時,有效提升了屏廠的毛利率。屏幕物理形態的改變則創造出了更多應用場景,如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電子標簽等。
群智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華星光電在全球智能手機面板佔有率為6%,排名第六,和京東方、三星有較大差距。現在柔性OLED已經成為高端手機標配,根據IHS預測,2020年隨著5G加速普及,柔性OLED在手機市場的滲透率將提升至20%以上。在這一市場三星仍然占據了近9成市場份額,中國廠商有很大的追趕空間。2019年京東方B7已經滿產,且擁有華為這樣的重量級客戶,7月綿陽B11也已經量產,後來者華星T4需要拿出更有競爭力的差異化產品。
03
2019年夏天,以榮耀智慧屏的發布為契機,TCL、海信、創維各大廠商爭相發布新品,為量價齊跌的彩電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可升降攝像頭、全時AI語音、多屏交互和自動旋轉屏幕的加入帶來了溢價空間,讓8K超高清、量子點等高端顯示屏有了用武之地。據李東生透露,華為即將發布的65吋智慧屏採用華星光電產品,外界預計華為大屏的價格可能在萬元左右。
華星光電正在加速大屏產品的迭代,在7月的上海UDE顯示展上,華星光電拿出了85吋8K顯示屏、65吋量子點超大視角顯示屏以及全球首款75吋落地式玻璃背板產品。繼5月亮相美國SID展之後,華星光電再次攜全系產品亮相,品牌推廣力度明顯加大,打造大國重器形象也是公司市值管理的一部分。
不只是彩電,華星光電還在為新零售、教育培訓、會議行業提供商用顯示方案,如觸控條形屏、數字標牌、拼接屏和4K電子白板。市場供過於求、需求低迷,如何從客戶角度出發引導需求、創造需求,這是屏廠面臨的共同挑戰。
一方面顯示技術在不斷突破自身,另一方面,晶元和系統對終端的賦能已經不亞於面板,5G和人工智慧的落地正在創造新的大屏應用場景。屏廠不僅需要加強產業鏈配套能力,還需要來自互聯網、人工智慧領域的跨界支援。
TCL已經完成了從面板到模組的一體化布局,惠州華星的高世代模組項目7月開工建設二期,為T7執行配套,預計2021年量產後年產能將達到6000萬片,目前一期項目產能為4000萬片。公司在印度投資了15億元建設模組生產基地,2020年量產後實現年產能800萬台大尺寸和3000萬台中小尺寸,為TCL電子的海外攻勢提供助力。
2019年6月,TCL在深圳華星舉辦了首屆TCL技術合作開放大會,對外發布了面向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等領域的13個項目,並聘請了29名外部技術專家。和過去相比,現在的華星光電更加開放,體現出行業主流廠商的自信。
躍過資金和技術門檻後,面板產業仍然要面對供過於求和差異化競爭的挑戰。這個冬天不僅要熬,降本增效、確保利潤,更重要的是面向未來提前布局,今天的戰略眼光將決定明天的起點。
Ⅲ TCL科技2021年營收凈利均倍增 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成為新引擎
4月28日,TCL 科技 披露2021年年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35.4億元,同比增長113.3%;實現凈利潤149.6億元,同比增長195.3%;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129.2%。
面臨當下半導體顯示仍處於下行周期的困境,TCL 科技 正在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上加碼投入,現已成為公司價值增長新引擎。
TCL 科技 董事長李東生在年報中表示:「受惠全球節能減碳政策,新能源光伏迎來 歷史 性機遇,TCL中環新能源光伏業務將加快發展;中環領先半導體材料業務要把握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機遇,預計今年TCL中環業務將持續強勁增長。」
轉型全尺寸領域應對短期行情波動
年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半導體顯示行業供需關系改善,行業集中度提升;受市場需求波動及物流成本影響,大尺寸產品價格在下半年有較大回調。報告期內,TCL華星實現銷售面積3949.15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6%;半導體顯示業務實現營業收入881億元,同比增長88.4%;凈利潤106.5億元,同比增長339.6%。
TCL 科技 表示,短期層面,受國際政經形勢動盪影響,經濟增速放緩,市場需求疲軟,半導體顯示行業的經營挑戰加大,目前形勢仍不容樂觀。
但長期來看,LCD顯示產業向中國大陸集中、競爭格局優化的趨勢不變,頭部企業在產能規模、技術研發、供應鏈生態等方面具備顯著優勢,行業進入壁壘大幅提高。
TCL華星將繼續優化業務組合,加快從大尺寸顯示龍頭向全尺寸顯示領先轉型升級。隨著t4二期和三期產能爬坡,19和t3擴建,TCL華星產能規模將持續高增長,大、中、小業務布局更加完善:大尺寸業務持續提升高端產品佔比,率先實現全球領先,中小尺寸以產品線和技術線構建業務矩陣,結合柔性OLED、LTPS以及模組廠形成多元化業務布局,進行全技術別產品規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尺寸業務領域,TCL華星產品結構不斷豐富優化,電競顯示器市場份額在四季度躍居全球第一,t3產線加速中尺寸轉型,非手機類產品收入佔比提升至41%,LTPS筆電出貨量全球第二,LTPS平板出貨量全球第一,車載實現頭部國內車廠批量出貨和海外重點客戶突破;在小尺寸業務領域,TCL華星通過差異化技術提升產品力,t3產線LTPS手機面板出貨量保持全球第四,同時拓展VR/AR新型顯示產品,盈利能力提升。
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快速擴產
打造新引擎
在半導體顯示的主營業務之外,當下TCL 科技 的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業務已成為公司價值增長新引擎。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業總收入411億元,同比增長115.7%,凈利潤44.4億元,同比增長200.6%。
在新能源光伏產業領域,TCL中環的新能源光伏材料產能提升至88GW,產品適應性持續提升,市佔率攀升至28%,依託G12矽片技術及製造模式的優勢,G12矽片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高效N型單晶矽片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全球產業影響力進一步加強。
在半導體材料產業領域,公司半導體材料達成8英寸75萬片/月、12英寸17萬片/月的既定產能目標。8英寸產品已形成可對標國際一線廠商的產品綜合能力和市場競爭力;12英寸產品處於突破期,應用於特色工藝的產品已通過多家國內一線客戶認證並穩定量產;先進製程產品加速追趕,28nm以上產品在多家客戶驗證順利,進入增量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TCL 科技 如今正在加速進入新能源光伏及半導體材料產業領域。4月20日,TCL 科技 公告稱,公司及子公司TCL中環與協鑫集團、保利協鑫能源簽署了合作框架協議。各方擬就約10萬噸顆粒硅、硅基材料綜合利用生產及下游應用領域研發項目、約1萬噸電子級多晶硅項目進行戰略合作,總投資預計共120億元。
TCL 科技 表示,通過本項目的建設,公司將實現在半導體光伏及半導體材料上游核心多晶硅材料的業務布局,助力實現公司「半導體光伏材料全球領先戰略,半導體材料追趕超越戰略」。
(編輯 孫倩)
Ⅳ 雲計算大數據龍頭股票有哪些
雲計算大數據龍頭股票有哪些?
大數據板塊龍頭股是指在大數據領域具備卓越實力和市場份額的公司,是該行業的領軍者。這些龍頭股通過應用先進的技術和分析方法,幫助企業進行全面的數據管理、下面小編帶來雲計算大數據龍頭股票有哪些,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帶來參考。
雲計算大數據龍頭股票有哪些
1.高偉達(300465):利用大數據徵信、雲計算等技術,實現線下到線上的客戶遷移,構建「互聯網金融生態圈。
2.潤和軟體(300339):公司智能終端信息化業務全面向智能物聯網方向進行數字化戰略升級,並逐步構建起了系統級晶元、邊緣計算、雲計算、大數據等全棧式智能物聯網能力鏈;該業務已經初步具備了從晶元到應用的軟硬體一體化的綜合智能物聯網方案與綜合服務能力,具有完整的預研-設計-開發-測試的技術及實施體系,以「一站式的交付模式」幫助客戶快速研發產品、提高用戶體驗。
3.賽意信息(300687):公司設立產業基金旨在增強公司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領域的核心競爭力,此外公司與華為雲開展緊密合作,更好地服務企業級客戶。
4.吉視傳媒(601929):以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並積極向社會信息化領域拓展和轉型,改變了公司依靠單一業務、傳統業務及同質類產品的線性增長模式,不斷增強了公司核心競爭力與盈利模式。
5.ST大唐(600198):雲計算龍頭。大唐電信擁有信息通信相關自主知識產權、安全技術、晶元設計、軟體平台、集成應用和一站式解決方案的產業優勢,同時在可信識別晶元、汽車電子晶元、智能終端晶元、物聯網連接性晶元、信息安全與服務、智能終端整體解決方案、基於雲計算/大數據技術的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核心平台、智慧城市、行業信息化等領域具有豐富的技術積累和競爭優勢。
6.三六零(601360):雲計算龍頭。除此之外,360公司利用大數據、雲計算及人工智慧技術,通過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打造了包括360手機、360兒童智能手錶、360智能攝像機、360行車記錄儀及360安全路由器等一系列智能硬體產品,致力於通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及車聯網等智能產品為用戶解決信息安全、出行安全、家居安全等網路安全問題。
7.TCL科技(000100):雲計算龍頭。TCL集團擬與思科成立一家商用雲服務平台公司,在雲計算、下一代視頻通訊和交互技術進行合作。
8.華軟科技:公司依託「簡融」平台,運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為金融機構提供新一代解決方案,支持銀行等金融機構提升獲客能力、經營模式轉型、IT架構轉型和技術開發能力,賦能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創新。2020年公司營業總收入27.39億,同比增長3.96%;毛利潤為2.097億,凈利潤為1278萬元。
大數據板塊龍頭股有哪些
1、福田汽車600166:
大數據龍頭。2020年報顯示,公司的營業收入577.7億元,同比增長22.99%,近3年復合增長18.63%。公司是網路Apollo的合作夥伴,與網路就車聯網、大數據、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智能互聯網商用汽車。
2、高鴻股份000851:
大數據龍頭。公司2020年實現總營收70.18億,同比增長-38.49%。2014年6月17日晚間公告稱,公司擬聯合貴州旅遊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產業技術發展研究院,合計認繳資5000萬元發起方式設立貴州大數據旅遊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立足貴州,面向全國打造知名的大數據旅遊平台運營公司。
3、神州數碼000034:雙方將聚焦金融、稅務、醫療大數據、農業等領域構建差異化雲服務,未來將帶動上百萬企業和代理商客戶向雲轉型。
4、中國長城000066:採用新一代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為傳統智慧城市提供全新的一攬子解決方案,促進關鍵行業的產業升級。
5、華數傳媒000156:公司處於大數據產業鏈的數據端(影音數據),公司通過有線電視網路業務逐步輻射互動電視/IPTV、手機電視、互聯網電視和互聯網視聽等新媒體業務,同時公司於阿里合作推出阿里盒子,掌控電視屏入口。
6、常山北明000158:中標舞鋼市智慧城市項目;通過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等領域技術、業務成果,融合成國內領先的智慧城市總體解決方案。
7、美的集團000333:2014年3月,公司與阿里雲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就構建基於雲平台的物聯網智慧系統及大數據應用達成框架合作意向。
數字經濟股票龍頭有哪些
數字經濟股票龍頭有中國長城、烽火通信、用友網路、步步高、易華錄、東華軟體等等。
一、中國長城
雙方期望該合作為數字經濟賦能,提供數字城市跨代解決方案,撬動逾萬億市場。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20.6億元、22.18億元、26.75億元、32.68億元。
二、烽火通信
網路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是信息通信業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50.01億元、56.37億元、53.77億元、45.85億元。
三、用友網路
國內領先的企業管理軟體和企業移動應用、企業雲服務提供商,是中國最大的ERP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提供商;用友雲包含PaaS、SaaS等多類雲服務業務,提供面向數字化商業的社會級企業服務,是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45.31億元、53.89億元、55.67億元、52.04億元。
四、步步高
公司和騰訊以共同發展「智慧零售」為願景,一致同意建立長期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雙方將在構建新能力、構築「數字化」運營體系、最終營造新生態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實現零售行業的價值鏈重塑。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37.08億元、42.22億元、47.4億元、47.14億元。
五、易華錄
交通電視監視系統、交通流信息採集系統、交通事件檢測系統、交通違法行為監測系統等;作為數字中國峰會新型智慧城市分論壇支持單位並做主旨發言。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8.75億元、11.47億元、13.41億元、12.74億元。
六、東華軟體
在毛利潤方面,從2017年到2020年,分別為21.65億元、22.67億元、24.54億元、21.09億元。
大數據概念股哪些股票行情好?
大數據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以下幾個股票中誕生,海量數據、科創信息、新國都等這些個股。
數據中心龍頭股票有哪些
數據中心龍頭股票有:
一、光環新網(300383)
龍頭。公司不斷改進技術水平、提升服務品質,以高品質服務、高性價比優勢成為眾多知名客戶的優選對象。
2020年報顯示,光環新網凈利潤9.13億,近三年復合增長為16.95%;凈資產收益率10.38%,每股收益0.5900元。
二、鵬博士(600804)
龍頭。國內規模領先的中立數據中心廠商之一;公司中報凈利潤同比增長208%,因本期處置數據中心資產組產生資產處置收益,使得2021年1-6月凈利潤同比增加6.77億。
公司2020年實現凈利潤1.01億,近三年復合增長為-48.52%;毛利率43.54%。
三、數據港(603881)
龍頭。雲計算數據中心基礎設施運維作為公司核心業務,一直保持較大的競爭優勢,且公司仍在不斷努力,尋求更高的突破。
2020年凈利潤1.36億,同比上年增長率為23.58%。
四、特發信息(000070)
西安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尚未正式開工,開工後預計工期180天。
2020年報顯示,特發信息實現凈利潤1145萬,同比增長-96.46%,近五年復合增長為-50.82%;毛利率18.68%。
數據中心股票其他的還有:達實智能、中衡設計、寶信軟體、海量數據、城地香江、中通國脈、南興股份、三鋼閩光、銀江技術、證通電子、省廣集團、和達科技、聖陽股份、仕佳光子、金信諾、海峽創新、匯金股份、高鴻股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