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科創板退市規則
退市制度是指上市公司退出證券市場,甚至退出證券市場。由於科創板IPO實行注冊制,與傳統的核准制有較大區別,其退市制度也與上交所的核准制有較大區別,主要表現在重大違法、交易違規、財務等退市標准上。
注冊制背景下,IPO常態化帶來的是簡單高效的市場准入,匹配的話退市也要常態化。注冊制對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募集資金用途、控制人、關聯交易等要求更寬松,審核程序更簡單,企業更容易達到上市資格。與此同時,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大幅增加,處於下滑或年底不良業務的企業也應被淘汰。
上海證券交易所現行的《證券法》和科技創新板上市規則,在原核准退市規則的基礎上更新了多項具體規定。其中《證券法》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板股票上市規則中上市,退市制度單列一章說明。與上交所核準的退市制度相比,科技創新板注冊制的退市制度有所不同,具體如下:
1.審批制度
(1)包括舞弊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其中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包括「連續會計年度財務指標」;(二)危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行為;3.對信息披露、聽證等退市程序做出要求。
2.科技創新板注冊制度
(1)包括舞弊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其中重大信息披露違法行為包括「相關財務指標」;(二)危害國家團舉友安全和公共安全的行為;(三)退市期限為15日;(4)細化退市決定撤銷、重大違法司法裁判文書撤銷後的程序。
科創板注冊退市制度中重大信息違法披露弱化了對企業盈利能力的明確要求,強調了企業財務的公開透明,退市程序細化了裁判文書撤銷後的程序。
1.審批制度
(一)包括連續120個交易日成交500萬股;(二)包括連續二十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和股票面值;(3)包括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東人數,平均每天2000人。
2.科技創新板注冊制度
(一)包括連續120個交易日,交易量200萬股;(2)包括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為人民幣1元;(三)包括連續20個交易日,市值3億元人民幣;(4)包括連續20個交易日的股東人數,平均每天400人。
科技創新板的注冊退市制度降低了交易量要求,增加了退市交易指數和「1元退市」規則。
1.審批制度
退市風險警示情形包括: (一)最近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連續為負;(2)扣非凈利潤為負值且近一年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三)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末凈資產為負;(4)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意見或審計報告為無法表示意見或否定意見。
2.科技創新板注冊制度
退市風險警示情形包括: (一)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非凈利潤為負,營業收入1億元;(二)最近一個會計年度凈資產為負。(3)扣非凈利潤為負的公司需要披露扣非情況,會計塌槐師事務所將出具專項核查意見。
科創板注冊退市制度優化了業務能力指標,調整了財務退市風險預警標准。
1.審批制度
(一)財務會計報告和年度/中期報告存在重大錯誤、虛假記載和未按時披露;(二)上市公司股權分布不符合上市條件的;(3
(2)對於紅籌企業,適用《關於紅籌企業申報科創板發行上市有關事項的通知》,相應答帶條款另行適用。
如果是獨立子公司應該是可以的,公司資產不計入上市公司。如果計入上司公司資產,需要通過一些途徑剝離,不過現在搶著上科創版的多的是,肯定先選優質的,條件更符合的。科創版與主板最大的區別是注冊制,更接近國際金融市場規則。退市規則也要完善的多。新股發行結束後8個交易日內安排上市(如遇重大事件視情況順延),排隊時間不會超過4個月,漲跌停板為20%,而且震盪幅度過大時會有盤中臨時停盤,這點類似於當時的熔斷機制。總之,科創版與主板在上市條件,交易規則,運行機制方面都有很大區別,也是中國金融市場邁入國際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步。
⑵ 全面注冊制下ST股票退市的條件是什麼
a股市場退市條件,經過幾次修改並完善之後,注冊制之下最新的退市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
條件一:1元退市法,也就是當股票的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也就是低於1元的時候將會被強制被退市。
當然除了這兩種退市的股票數量比較多之外,還有就是財務造假、IPO造假,以及操縱股價等情況的,這些退市條件也是有個別股票被強制退市的。
總之,隨著a股市場注冊制時代來臨,股票觸發退市的風險也是在逐步加大力度,相信未來退市制度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多的股票將會觸發退市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