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股退市制度那些
A股的退市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市值退市:
面值退市:
- 標准:明確為「1元退市」,即股價連續低於面值1元。
- 過渡期安排:觸及面退的個股,若「低面」時間從新規前開始,按原規則進入退市整理期交易。
財務類退市指標:
- 取消單一凈利潤和營收指標:新規下,扣非前/後凈利潤孰低者為負且營收低於1億元,將被戴上*ST;連續兩年如此,將被終止上市。
- 重大違法財務造假:連續2年財務造假,且虛假記載金額總額達5億元以上,超過相應科目兩年合計總額的50%,將觸發退市。
規范類指標:
- 信息披露、規范運作重大缺陷: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或半數以上董事對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停牌兩個月內未改正的,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再有兩個月未改正,終止上市。
退市流程調整:
- 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明確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
- 交易類退市不設退市整理期:其餘類型退市整理期首日不設漲跌幅限制,退市整理期從30個交易日縮減至15個交易日。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過渡安排:
- 在新規前已收到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或決定書且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適用原規則;新規施行後收到的,以2015至2020年財務數據按原規則標准判斷,2020年及以後年度財務數據按新規標准判斷。
風險警示板設置:
- 深市設立風險警示板,具體實施時間另行通知。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進入風險警示板交易,設置交易量上限,普通投資者參與需滿足特定門檻。
這些退市制度的設立旨在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和效率,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