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市公司的重組一般需要經過什麼流程呢大概需要多少時間呢
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流程:
一、申報接收和受理程序
證監會辦公廳受理處負責接收上市公司申報材料,並進行形式審查。上市公司需提交書面材料一式三份(一份原件和兩份復印件)及電子版。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在接到申報材料後的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或發出補正通知。上市公司及獨立財務顧問需在30個工作日內提供書面回復意見。如果無法提供完整合規的回復意見,上市公司需在到期日的次日公告進展情況及原因。
二、審核程序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對並購重組中的法律和財務問題進行審核,形成初審報告,並提交專題會復核。專題會研究後,形成反饋意見。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可以在反饋意見發出後與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進行溝通。如果需要解釋或說明問題,上市公司應在30個工作日內提供書面回復。
三、無需提交重組委項目的審結程序
如果上市公司和中介機構提交了完整合規的反饋回復,不需要提交並購重組委審議的,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將予以審結核准或不予核准。如果回復不完整合規,或反饋期間有其他需要解釋或說明的事項,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可以再次發出反饋意見。
四、提交重組委審議程序
根據《重組辦法》第27條,需要提交並購重組委審議的,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將安排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議。並購重組委的審核程序按照相關規定進行。
五、重組委通過方案的審結程序
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後,如果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得通過,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將出具並購重組委反饋意見。如果回復完整合規,將予以審結,並向上市公司出具相關批准文件。
六、重組委否決方案的審結程序
如果並購重組委否決了方案,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將審結並向上市公司出具不予批准文件,同時出具並購重組委反饋意見。如果上市公司擬重新上報,需召開董事會或股東大會進行表決。
上市公司並購的方式:
根據證券法規定,投資者可以通過要約收購、協議收購及其他合法方式收購上市公司。要約收購方式下,收購人必須遵守證券法規定的程序和規則,在收購要約期限內不得超出要約條件買賣被收購公司的股票。協議收購方式下,收購人可以與被收購公司的股東以協議方式進行股權轉讓。達成協議後,收購人需在3日內向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及證券交易所報告,並予公告。在未公告前不得履行收購協議。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若干問題的通知》第七條,證監會收到上市公司報送的全部材料後,審核時間不超過20個工作日。
『貳』 股票重組要什麼手續
股票重組需要的手續:
一、籌備階段手續:
1. 董事會決策與策劃:重組方案需經公司董事會深入研究和決策,制定詳細的重組計劃。
2.股東會審議:重組方案需提交至公司股東會進行審議,並獲得必要的批准。
3. 聘請專業機構:如聘請財務顧問、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進行法律事務及財務方面的專業服務。
二、實施階段手續:
1. 信息披露:按照相關法規要求,公開披露重組信息,確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2. 申報與審批:將重組方案及相關材料報送至證監會或其他相關監管機構進行審批。
3. 談判與協議:與相關方進行談判,達成重組協議。
4. 修訂章程:根據重組方案,修改公司章程。
三、後續階段手續:
1. 公告與通告:在重組完成後,發布相關公告,向公眾通告重組的完成情況。
2.股權變更登記:若涉及股權變更,需前往工商部門進行股權變更登記。
3. 持續監管:完成重組後,企業需接受監管機構的持續監管,確保重組後的運營合規。
股票重組涉及多個階段和復雜的法律、財務流程。企業在進行股票重組時,應充分了解並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確保手續齊全、合規。從籌備到實施再到後續階段,都需要與專業機構合作,確保重組的順利進行。此外,股票重組完成後,企業還需接受監管機構的持續監管,確保合規運營。
『叄』 證監會審批並購重組的流程及其需要的日期是什麼
法律分析:上市公司的並購重組,是涉及雙方乃至多方的資源重組,重組流程需要上交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審核,獲利批准。
1、提出反饋意見,即要求上市公司及其中介機構回答審核中發現的問題;
2、回復反饋意見(30天內回復);
3、再次反饋——再次回復;
4、召開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重組事項(這時候要停牌了,從收到會議通知次日直到會議結束次日止,共停5個工作日);
5、重組復牌後有漲跌停限制,與其他股票一樣。
法律依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上市公司重大購買出售置換資產若干問題的通知》 第七條 中國證監會收到上市公司報送的全部材料後審核工作時間不超過20個工作日。
『肆』 股票重組上會流程是怎樣的
我國上市公司資產重組基本流程:
這里資產重組特指非上市公司購買上市公司一定比例的股權來取得上市的地位。
資產重組一般要經過兩個步驟:
首先是收購股權,分協議轉讓和場內收購;
其次是換殼,即資產置換。
本文將對我國資產重組的一般程序作簡單的介紹,實踐中應根據個案靈活處理。
第一部分 資產重組的一般程序
第二部分 資產重組流程圖
第三部分 資產重組的操作實務
資產重組的一般程序
第一階段買殼上市
第二階段資產置換以及企業重建
第一階段 買殼上市
目標選擇
明確並購的意圖與條件,草擬並購戰略
尋找、選擇、考察目標公司
評估與判斷
全面評估分析目標公司的經營狀況、財務狀況
制定重組計劃及工作時間表
設計股權轉讓方式,選擇並購手段和工具
評估目標公司價值,確定購並價格
設計付款方式,尋求最佳的現金流和財務管理方案
溝通:與目標公司股東和管理層接洽,溝通重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談判與簽約:制定談判策略,安排與目標公司相關股東談判,使重組方獲得最有利的金融和非金融的安排。
資金安排:為後續的重組設計融資方案,必要時協助安排融資渠道。
申報與審批:起草相應的和必要的一系列法律文件,辦理報批和信息披露事宜。
第二階段 資產置換及企業重建
宣傳與公關:
對中國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地方政府、國有資產管理 部門以及目標公司股東和管理層開展公關活動,力圖使資產重組早日成功。
制定全面的宣傳與公共關系方案,在大眾媒體和專業媒體上為重組方及其資本運作進行宣傳。
市場維護:設計方案,維護目標公司二級市場。
現金流戰略:制定收購、注資階段整體現金流方案,以利用有限的現金實現盡可能多的戰略目標為重組後的配股、增發等融資作準備。
董事會重組
改組目標公司董事會,取得目標公司的實際控制權。
制定反並購方案,鞏固對目標公司的控制。
注資與投資
向目標公司注入優質資產,實現資產變現。
向公司戰略發展領域投資,實現公司的戰略擴張。
ESOP(員工持股計劃)
在現行法律環境下,為公司員工制定持股計劃。
資產重組流程圖
資產重組的操作實務
明確的合理的重組動機
重組目標的選擇
資產重組的前期准備
展開資產重組行動
申報與審批
企業重建
公共關系
明確的合理的重組動機
獲取直接融資的渠道
產業發展的戰略需求
二級市場套利
提高公司形象
資產上市套現
收購股權增值轉讓
目標公司的選擇
合適殼資源的一般條件:
符合重組戰略
合適的產業切入點
資產規模和股本規模
符合重組方的現金流
資源能被迅速整合
目標殼資源的評價指標:
目標不同的兩種重組方式:
戰略式重組關注
行業背景
公司運營狀況
重組難度
地域背景
財務式重組關注
股權設置
公司再出讓
融資能力
現金流
公司重組陷阱:
報表陷阱:大量應收帳款、無力收回的對外投資、連帶責任的擔保、帳外虧損。
債務現金:額外的債務負擔使重組方不能實現現金迴流,陷入債務現金。
重建陷阱:無法改組董事會、無法重組上市公司、受當地排斥。
資產重組的前期准備
1. 設定合適的收購主體
沒有外資背景:由於目前政策限制,人民幣普通股不允許外資投資,所以設計收購主體時,必須使它沒有外資背景。
50%的投資限制:根據《公司法》的要求,公司的對外投資額不得超過凈資產的50%,因此,重組方應該因目標而異選擇收購主體。
2. 買方形象策劃
推介廣為人知、實力雄厚的股東
實力雄厚、信譽卓著的聯合收購方
展示優勢資源、突出賣點
能表現實力、信任感的文字材料
比如政府、行業給公司的榮譽,媒體的正面報道、漂亮的財務報表、可信的資信評估證明。
詳盡的收購、重組計劃
印製精美的公司簡介材料
展開資產重組行動
1. 資產重組的基本原則
合理的利益安排
積極的與各方溝通
處理好與關聯方的關系
2. 股權收購價格確定
兩大基本方式:
以凈資產為基礎,上下浮動
以市場供求關系決定
重組方尤其應該關注現金流出總額,而不是價格本身。價格只是交易的一部分,應該與交易的其他條件結合。
3. 資產重組的典型方式
方正科技模式(二級市場收購)
青鳥天橋模式(先收購,再授讓股權)
新太科技模式(反向收購)
托普科技模式(先注資,後收購)
創智科技模式(合資新公司,間接控股)
科利華模式(帳面對沖)
申報與審批
1. 重組中的各種組織
管理部門
財政部和地方各級國資局
中國證監會及地方證管辦
滬、深交易所
中介機構
律師事務所
會計師或審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事務所
並購顧問
2. 國有股權收購申報文件
①轉讓股權的可行性分析報告
②政府或有關部門同意轉讓的意見
③雙方草簽的轉讓協議
④公司近期的財務報告
⑤資產評估資料
⑥公司章程
⑦提供有關部門對公司產業政策的要求
⑧其他需要提供的資料
3. 向證券監管部門申報
將國有股權轉讓獲財政部批准後簽署的正式合同或法人股轉讓簽定的合同向中國證監會申報。
向深、滬證交所申報分兩種情況:
若轉讓不超過總股本30%,僅需向相應證交所報告並申請豁免連續披露義務及申請公告和辦理登記過戶。
若轉讓超過總股本30%,則應先後向中國證監會和相應證交所申請豁免全面收購以及連續披露義務並申請公告和辦理登記過戶。
4. 上市公司收購申報程序
公告:當獲得證券管理部門批准後,應在指定的報紙上進行公告。
過戶:法律意義上講,股權過戶是收購行為完成的標志。公告發布後,雙方應該去證券登記公司辦理過戶登記。
企業重建
1. 管理整合
改組董事會及管理層
文化融合
制度整合
人力資源問題
部門機構調整
2.戰略協同
調整公司經營戰略
收購方結合重組調整經營戰略
①確立上市公司作為重組方發展的地位;
②優良資產注入上市公司,轉移不良資產;
③合理處理上市公司的業務與資產。
確立上市公司經營戰略
①注重公司專業形象,提高凈資產收益率;
②注意避免同業競爭。
重構公司核心優勢
選擇和突出產品的競爭優勢,擴大生產規模,降低成本開支,或加強技術開發、市場營銷。
組織現金流
對原有資產保留經營或出售,投資建設新利潤增長點,包括配股、增發、發行企業債券、股權質押貸款、抵押貸款等。
周期一般是18~23個交易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