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uber有股票吗,股票代码是什么
Uber还没有上市。
Uber 的估值是 6000 万美元,虽然没有写清楚,但感觉是融资 1100 万美元之后。
我仔细看了一下这家公司的资料,很酷,是我最近一段时间里看过的最酷的公司之一。
为什么?有几点原因。
第一,市场巨大。你看着它是一个 app,其实它做的是一家出租车公司的生意。
美国的出租车也是有所谓的牌照的(medallion),就是说,如果你做的生意是“有人在路边招手,你停车搭载他,并收费”,你就需要牌照。这机制已经有 80 年了。
但 Uber 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用户是通过 iPhone 预定车辆的,并没有“在路边招手,你停车搭载他,并收费”,就不需要牌照。
如果能就此打造出一家全美的全新的出租车网络来,光这一点就很牛了。
第二,有独家技术。核心就是怎么能在一个城市里部署最少的车,能够最有效率的满足全城的需求。
这个算法的核心是所谓的 travelling-salesman problem。怎么能把无数个移动的点用最短的线串起来。
第三,有定价权。Uber 的出租车比普通出租车贵不少,但用户依然愿意付费,那说明解决了真实需求。
其实说白了,是它更市场化。很多时候,如果你打不到车又急需打车,你是愿意付更高价的,但传统的出租车生意做不到这点。Uber 甚至可以做到,一些高峰时期(比如演唱会、全城活动结束后)比它平时的价格更高,这样供需就更平衡了。
第四,有数据。能够通过后台统计全城的人流和车流。这个数据的持续积累,说不定变成什么。比如,可以卖给地产商。
有这几点,已经非常厉害了。可惜,中国暂时做不出这样的公司来。
㈡ Uber瘦身,滴滴扩张,终归都只是为了“活下去”
在国内,它的竞争对手如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操出行、T3出行等都在不断发展壮大,美团、高德等企业也通过聚合打车模式跨界加入了网约车战场。在国外,Uber一直是其最大劲敌。在两轮车领域,滴滴的青桔单车压力也不小,美团、哈喽都是其竞争对手。在滴滴计划的1亿单目标中,青桔要完成4000万目标,2020年计划上线20余个城市,投放200万辆,且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
不过对于滴滴的这一系列动作,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无论是在新赛道上还是老赛道上,它都没有创造出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不少人认为,滴滴进行这一系列扩张的目标其实只是想在IPO前将估值提高到600亿美元以上,好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钱。当然,对于IPO消息的猜测,滴滴向来是否认的。
无论是Uber的退还是滴滴的进,谁都无法断言哪一个更正确,但总体而言它们的阵痛都会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打下基础。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㈢ 滴滴收购了优步吗
是的。
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这一里程碑式的交易标志着中国共享出行行业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双方达成战略协议后, 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Uber全球将持有滴滴5.89%的股权,相当于17.7%的经济权益,优步中国的其余中国股东将获得合计2.3%的经济权益。
滴滴也因此成为了唯一一家腾讯、阿里巴巴和网络共同投资的企业。同时,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3)uber股票最新数据扩展阅读
媒体报道,优步(全球)创始人卡兰尼克日前发布内部信指出,滴滴出行和优步中国合并后,优步中国将取得新公司20%的股权,而优步(全球)将成为滴滴最大的股东。专家分析认为,两巨头合并后不仅占有绝对优势市场份额,而且有通过垄断大数据取得巨大利益的可能性。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给予网约车合法地位的国家,更是全球最大的网约车市场。目前,超过1500万司机和3亿注册用户已经加入滴滴社群。权威报告显示,2015年滴滴出行订单总量达到14.3亿,相当于美国2015年所有出租车订单量的近两倍。
㈣ Uber第一季度继续亏损吗
据《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6月1日报道,尽管Uber营收在第一季度实现了增长,但是继续录得重大亏损。Uber在周三表示,公司财务主管高塔姆·古普塔(Gautam Gupta)将离职,成为最新一位离职的顶级高管,也拉开了第二轮主要高管遴选的序幕。
除了消除一系列争议外,Uber很可能还需要解决公司商业模式的问题,这一商业模式导致Uber在去年至少亏损28亿美元,令公司的近半数销售额化为乌有。这一亏损额中剔除了Uber中国业务业绩等一系列项目。Uber中国业务每年亏损约10亿美元,在去年夏天出售给了对手滴滴出行。
Uber的收入来自分成,从司机车费中扣除25%。包括打车业务、送餐应用UberEats以及货运服务Uber Freight在内,Uber第一季度的总交易额同比增长8.7%至75亿美元。
不过,Uber第一季度的营收增速从去年第四季度的74%降至18%。Uber称,第四季度是公司全年最忙碌的一个季度。
㈤ 滴滴纽交所上市,市值670亿美元,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国内最大出行平台滴滴,历时9年终于登陆资本市场。6月30日晚,滴滴出行(DIDI)正式在纽交所挂牌,发行价14美元,整体估值超过670亿美元。首日高开每股16.65美元,较发行价涨近19%,但随后即大幅下跌,当日收盘于14.2美元,相比发行价仍上涨1.43%。IPO首日收盘后,富时罗素宣布将滴滴纳入富时罗素全球股票指数、富时罗素全球大型股票指数以及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从7月8日起生效。
如今,滴滴在中国市场已经占据超过 80% 的市场份额,但盈利依然艰难。近三年,滴滴营收分别为 1353 亿元、1548 亿元、1417 亿元,其中 95% 来自其中国出行业务,但利润分别为 -2.74 亿元、38.44 亿元和 39.6 亿元,分别对应 -0.2%、2.5% 和 3.1% 的利润率。早先时候,滴滴一度期望以 Uber 为锚,冲击千亿美元市值,近年来陆续拓展自动驾驶、货运、社区团购等业务以增加估值空间,但在上市前又将这些业务拆分独立融资,比如,滴滴从今年 4 月开始将其最具想象空间的社区团购业务排除在上市主体之外。
㈥ 腾讯红杉资本拟联手软银投资Uber是真的吗
据报道,打车应用Uber很可能在今天晚些时候收到软银集团牵头财团发出的股份收购要约。但是,想要从Uber员工和其他股东手中收购Uber股份的不只有软银和投资公司Dragoneer。
软银已发出要约,以每股32.96美元收购Uber现有股票,较Uber最新G轮融资的每股48.77美元估值折价32%。投资财团拟收购大约80亿美元的Uber股份。如果没有足够的Uber股东出售股份达到80亿美元这一规模,他们可能会提高报价。
软银等还将会对Uber直接投资10亿美元,保持Uber上一轮私募融资时的近700亿美元估值。
Uber、红杉资本不予置评。
㈦ 全球疫情下的优步该何去何从
5月18日,Uber公司继上一轮的裁员计划后,再次裁员3000人,并表示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关闭几十家办公室,以及多个附带项目,包括其孵化器、AI实验室和名为Uber Works的求职服务。
本月初,优步公司的客户服务负责人鲁芬·查韦洛女士,召开了一次视频会议,虽然只有3分钟的时间,但却让3500人瞬间丢掉了饭碗,成为了失业者。在会议中,查韦洛女士告诉员工们说:“没有人想要接到这样的电话,但今天将是您在优步工作的最后一天。”
很委婉,但也相当残酷,一个月内,优步的两轮裁员总数高达6700人,相当于员工总数的2%。更让人心灰意冷的是,Uber发言人还表示,我们有可能在未来继续裁员。
雪上加霜
可以很确切的说,优步的此番裁员,与当前全球严峻的疫情形势不无关系。UBER管理层曾在2020年2月财报发布会的电话会上称:“有望在今年年底首次实现季度盈利”,但恐怕他做梦也没想到疫情的全球蔓延,会为之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20日6时左右,全球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4,881,619例,累计死亡322,457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并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各国逐渐推进重启,美国放松限制措施后,多个州上周新增病例现最大增幅。截至目前,美国累计确诊1524107例,累计死亡91661例。与前一日数据相比,美国新增确诊病例19721例,新增死亡病例1467例。
随着美国多州开始放松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而在早前实施的限制措施,5个州的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在上周达到了疫情以来的最大增幅。尽管在美地区没有严格的限制措施,但足不出户的美国人仍然让网约车业务近乎停滞。
2020年3月,UBER便承认,疫情可能对公司业务构成重大风险。同月,为了减少冠状病毒的传播,UBER暂停在美国和加拿大提供拼车服务。随后,其“难兄难弟”LYFT来福网约车公司也宣布暂停北美地区的多人拼车服务。
根据IBM商业价值研究所今年4月对2.5万美国成年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其中超过一半的成年受访者都表示,在疫情过后,他们也将减少或完全停用叫车服务。这一调查的数据显示,一些城市4月的出行需求下降了80%。
UBER在美国的订单量也是大幅下降,CEO达拉·科斯罗萨西表示:“订单总量在一些疫情严峻的城市已经遭受了高达70%的损失。”
“我们正在考虑多种可能性,优化公司的每一项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我们希望变得高效,行动迅速,尽可能多地留住我们的优秀人才,并以尊严、支持和尊重对待每一个员工。”这位CEO在备忘录中承认了裁员计划的痛苦:“像这样的日子是残酷的。”
由于疫情对业务影响的不确定性,优步已经撤回了全年业绩目标,并搁置了在明年年底前实现首个经调整后盈利的承诺。
事实上,暂且抛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第一季度,优步已经连续亏损了7个季度,2018年优步亏损79亿美元,2019年净亏85亿美元。疫情的影响对优步来说,真的是雪上加霜。
孙正义的心头刺
持续亏损的优步让投资人孙正义焦虑不已,优步已经从曾经的心头肉成为了孙正义的心头刺。
就在一年前,孙正义放出豪言:今后每隔2到3年,就完成一期新的规模在千亿美元以上的基金募集。这位62岁的软银集团掌门人给这批基金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愿景基金” ,计划中每一支千亿美元的规模,承载了他对未来科技生活的伟大构想。
今年4月份,愿景基金披露投资业绩巨亏170亿美元时,孙正义不得不承认:未来或许再也没有愿景基金了。
业绩显示,2019财年,软银旗下愿景基金及其他所管理基金的投资收益为1.3万亿日元,2020财年投资收益为-1.8万亿日元,业绩下滑238%。
从愿景基金所投项目的具体行业来看,孙正义将重金押注在交通、物流以及前沿科技相关领域,共33笔投资,总投资额高达439亿美元,占到全部投资额的近60%,然而这些板块也正是导致愿景基金巨亏的最主要原因。
从具体的投资项目盈亏来看,对Uber和WeWork这两家公司的投资损失,占到了全部投资损失的一半有余,其中愿景基金持有的Uber的股权价值已经减少了5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00亿。
一直以来,软银对于优步的发展可以说是“保驾护航”,优步能有如此大的精力和毅力持续不断地开拓新市场,甚至布局未来空中出行,软银的投资功不可没。
几年时间,软银前后向优步投资逾百亿美元,但是自从2019年5月优步IPO后,优步的市值和股价就在不断下跌,让孙正义头疼不已。
优步在IPO首日,股价就下挫5%,而如今优步的股价更是仅为27.99美元,较45美元的上市价相差甚远。孙正义期待的优步股票大涨特涨,没有发生。值得一提的是,高管和创始人们的减持也让孙正义心寒。
2020年5月19日,优步公告披露公司内部人交易情况,公司高管Ceremony Glen、Hazelbaker Jill、Krishnamurthy Nikki于2020年5月16日净卖出2006.00股。
去年年底,Uber优步创始人兼前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在持续、密集的多次减持后,已经将手中的公司股票抛售一空,总共套现超过2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从此彻底离去。而另一位创始人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也抛售了大约2000万美元的股票。
孙正义也不得不承认:“我在投资的判断上出了问题,目前正在深刻地反省自己。”
优步的自救
与美国相比,随着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国内网约车市场呈现快速反弹态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相比去年同期,网约车市场已恢复至6成,且一线和超一线城市恢复较快,网约车仍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出行工具之一。
上述报告还显示,用户规模方面,截至2020年3月,国内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2亿,占网民整体的40.1%。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城市暂停了网约车运营服务。在疫区城市,公共交通工具停运,多家网约车平台组织司机为医生病患接送和特殊服务保障提供运力支持。中长期来看,网约车用户规模将恢复性增长。
没有社会环境背书,在美国生长的优步除了裁员断臂求生外,更多的只能依靠自己。
5月12日晚间,彭博报道称优步计划收购美国外卖平台GrubHub,消息传出后两家公司股价直线拉升,优步一度涨超7%,最终收涨约2%。而Grubhub则收涨29%。并且在大盘本周累计跌超2%的情况下,优步的股价仍保持稳定,当周跌幅不足1%。可以看出来资本市场十分看好这次的收购。
5月初,优步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收35.4亿美元,亏损达到29亿美元(约合206亿元)。出乎意料的是,其外卖平台优步Eats的业务量却在疫情之下实现了逆势增长,营收为8.19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53%。
由于疫情导致传统叫车业务需求暴跌,Uber宣布将推出分别名为Uber Connect和Uber Direct的服务,都将专注于递送物品。曾经的外卖业务Uber Eats,也开始从单纯提供送餐,转向同时向消费者供应超市代购服务。
这些年来国内兴起的外卖配送服务,让国内外的很多企业也是非常眼红的,毕竟付出人力成本就能够拥有更多的用户增长,确实是可以接受。而我们都知道滴滴现如今也是推出了司机跑腿的业务,旨在为签约司机提供更多的额外营收,也能够进一步为滴滴笼络到更多的用户群体,优步目前同样也是在效仿滴滴的这一做法的。
为了给自己赢得更多的自救时间,优步现如今正在和各地的商业以及超市合作开发外送业务。现如今大部分民众都在家,自己隔离食品以及药品和清洁产品,确实是比较稀缺的,在西班牙优步将会为15个城市的居民提供相应的送货服务,而在法国,优步则直接和超市巨头家乐福达成了相应的配送协议,在印度优步也有着多家合作商。
现在国外超市的线上订单是在不断增长过程当中的,优步的这一措施能够解决配送员人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优步赢得更多的营收,确实是一举两得。
曾经在中国市场溃败后,面对滴滴在全球化市场上的布局和攻势,优步网约车全球龙头老大的地位正在摇摇欲坠,此番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垮优步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ALTTT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㈧ uber股价是多少
2020年4月4日,Uber的股价为22.03美元,总市值为380.52亿。
公司介绍
Uber(Uber Technologies,Inc.)中文译作“优步”,是一家美国硅谷的科技公司。Uber在2009年,由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辍学生特拉维斯·卡兰尼克和好友加勒特·坎普(Garrett Camp)创立。
因旗下同名打车APP而名声大噪。Uber目前已经进入中国大陆的60余座城市,并在全球范围内覆盖了70多个国家的400余座城市。
(8)uber股票最新数据扩展阅读
市值估计
2010年下半,优步获得加州硅谷一群超级天使投资者的创业投资资金挹注。
2011年下半,优步再次从多位投资者处获得了3,200万美元的资金,投资者包括高盛、Menlo Ventures和杰佛瑞·贝佐斯等,这让优步获得的总创投资金达到4,950万美元。
2014年6月,优步宣布在新一回的募资活动中获得12亿美元的投资,公司约价值182亿美元。
2016年6月2日,优步宣布获得沙特主权财富基金35亿美元投资,G轮融资前估值625亿美元。
㈨ 为什么说滴滴和Uber 正在走向"末日"
近日,Uber股价创下历史新低,这也使得最大投资者软银集团出现账面亏损。软银去年斥资约66亿美元,以每股32.87美元的价格从原始投资者手中收购了逾2亿股股票,同时软银还以720亿美元的估值,再向Uber注资了10.5亿美元,以48.77美元的价格收购了2145万股新股。而这笔投资就目前来看已经失败。
Uber正在软硬兼施以试图阻止法案通过,Uber已经承诺其愿意给司机每小时最低21美元的工资,以及其它一系列保护措施。除了“给糖”,Uber正在加大政治献金的规模,Uber联合Lyft、美国外卖平台DoorDash警告立法者,“如果AB5最终被通过,他们每家公司将准备3000万美金支持游说团体,以推翻法案。”但目前来看,加州公众对互联网科技巨头越发反感,加州不断推升的房价,贫富差距的极大扩大,使得Uber此次几乎无法阻止该法案通过。加州工会严厉反击Uber,“我们将通过由工人主导的激烈运动,来阻止这些公司荒谬的政治支出,以确保劳动人民获得基本的工作保护,并有权组织自己的法律联盟。”就目前的投票形势看,Uber在加州已经失败。
由于加州是全球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如今Uber因司机性质转变而深陷泥淖,我国的滴滴、美团们呢?滴滴近来虽然出了一档“吐槽滴滴”的活动,但这种无法触及内核的自嘲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一方面是公众打车难,另一方面是全球司机都面对的缺少保障。不说像加州推出AB5法案,哪怕是Uber给的每位司机21美金每小时的最低工资保障,滴滴也根本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