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川长虹这只股票历史最高价是多少
你好
未除权历时最高价格是:66.18(1997-5-21)
除权后的最高价为:15.09(2015-6-16)
B. 四川长虹股票的历史价格是怎样的
http://www.tdx.com.cn/download/ShowArticle.asp?ArticleID=34
下载--安装--登陆,输入600839+回车+F5+下箭头键
C. 四川长虹财务丑闻(被指虚增收入50亿)是真是假对该股票有什么影响
长虹发布澄清声明:销售虚增举报为要挟诋毁
长虹发布澄清声明:销售虚增举报为要挟诋毁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25日 15:20 新浪财经
点击查看最新行情
新浪财经讯 2月25日下午消息,就今日媒体爆出四川长虹虚增销售收入50亿元,长虹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海中刚刚发来声明称,四川长虹(7.41,-0.11,-1.46%)“财务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
声明表示,“四川长虹虚增50亿销售收入”的报道属于虚假信息。“该报道中提及的公司1998年度确认的销售收入均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结算方式、开具提货单证,货物所有权已发生转移并取得收款凭证,销售收入确认及财务处理完整、真实、合法。”
据刘海中介绍,举报人范德均挪用公款炒卖承兑汇票,并将利差据为己有;假借商业单位名义销售公司货物窃取返利,金额达77万余元,构成职务侵占罪。2000年范德均入狱。
“自2007年底范德均出狱至今,范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多种方式反复纠缠公司,认为当初公司是有意为难他,要求公司为其‘平反’,并‘退还’全部赔偿款77万余元。”声明表示,范德均正是在要挟不成的情况下,开始了四处散布不实言论,中伤、诋毁长虹公司声誉。(张伟)
以下为声明全文:
长虹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海中正面回应“四川长虹虚增50亿销售收入”的不实报道
2010年2月25日,第一财经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被指虚增销售收入50亿 四川长虹十年财务迷踪》的报道。报道称据有关人士举报,四川长虹1998年财务报告存在虚假销售收入的情况,根据举报材料汇总统计,四川长虹虚增销售收入约50亿元。为澄清事实,还原真像,长虹公司新闻发言人刘海中今日正面回应了“四川长虹虚增50亿销售收入”的报道,并就事件原委进行了如下澄清说明:
一、“四川长虹虚增50亿销售收入”的报道属于虚假信息。作为一家公开上市公司,四川长虹历年财报中销售收入的确定均符合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财务报告内容真实、准确、完整。该报道中提及的公司1998年度确认的销售收入均签订了销售合同、约定结算方式、开具提货单证,货物所有权已发生转移并取得收款凭证,销售收入确认及财务处理完整、真实、合法。公司根据客户的商业信用等级采取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承兑、商业承兑等不同结算方式,均系根据销售市场变化作出的一贯性政策安排,公司历年收取的商业票据均进行了正常的收款结算,不存在任何虚增。
二、范德均其人。据刘海中介绍,文中所称“知情人范德均”,原系长虹公司员工,1998-1999年时任公司销售处湖南管委会主任,期间因涉嫌职务侵占被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公司依法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
根据绵阳市涪城区人民法院(2000)涪刑初字第21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认定:范德均挪用公款炒卖承兑汇票,并将利差据为己有;假借商业单位名义销售公司货物窃取返利,金额达77万余元,构成职务侵占罪。范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原判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恰当,民事判赔合理,审判程序合法,遂做出(2000)绵刑二终字第108号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自2007年底范德均出狱至今,范通过电话、短信、信函等多种方式反复纠缠公司,认为当初公司是有意为难他,要求公司为其“平反”,并“退还”全部赔偿款77万余元。对于范的无理要求,长虹公司本着维护公司股东的合法利益不受侵占,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严正拒绝了范的要求。对此,范德均多次对公司扬言,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工具和手段报复长虹公司。
据刘海中介绍,对于范德均的无理取闹和公开挑衅,长虹公司各级领导曾多次耐心地进行了开导和教育,反复告知其犯罪事实证据确凿,无需争议,即便其认为是“冤案”,也应通过正常的法律途径,通过司法程序合理解决,长虹公司无权干涉司法机关独立办案,并严正地拒绝了其诸多不合法的要求。范德均正是在要挟不成的情况下,开始了四处散布不实言论,中伤、诋毁长虹公司声誉。
三、对于公开诽谤、诋毁、中伤长虹公司声誉,破坏长虹品牌形象,不负责任地广泛散布不实言论的个人和机构,长虹公司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恳请新闻媒体不应成为个人泄私愤的工具。
D. 四川长虹股票最高价格
四川长虹股票最高价格
按照复权价:最高是320.33元,到了1998年1月,长虹从开盘16.8元涨到320.33元,四年不到涨了18倍
不复权价: 最高是66.18元; 1993年3月四川长虹市,后来以16.80元的开盘价开启了股市之旅;1997年5月,长虹股价创下了66.18元的最高价;2003年10月,股价出现了6.48元的最低价。自上市至今的11年,长虹股价上演了一幕冲高回落的股价史。
目前的修正价:最高是11.15元,时间定格于1998年1月23日,目前整体价格如下图
E. 长虹股票那年上市的
1994-3-11 第二天最高拉到21.5元开始下跌.
F. 四川长虹股票市净率仅为1左右,但是没有人炒作,这是为什么
原因有如下
1 该股历史上曾经历过大幅度炒作,套牢盘众多,且由于该企业知名度颇高,也不存在破产的可能,多数套牢盘一直坚守,决不割肉,所以该股上方压力重重。
2 该股流通盘巨大,不易炒作。
3 该股股价偏低,且存在较高知名度,散户持仓过重,主力很难拿到足够的筹码。
4 家电行业在中国是典型的微利行业,夕阳行业,缺乏炒作题材。
5 四川长虹自赵勇以后,经营严重失误,不去努力研发新技术,而是一味打价格战,与众多国内同业搞内耗,造成近几年一直处在亏损和微利的边缘。
6 至于净资产,那在相当程度是唬人的,许多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存在严重的造假现象,净资产这东西怎么算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许多差公司把净资产报的很高,配合庄家吸引散户,相反许多好公司把资产报的很低,吓唬散户不敢买,这里面学问大了。
G. 四川长虹财务造假事件发生于哪一年
我回答第一个主题吧:。金秋时分,确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怀揣着实现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梦想,以中国第一条自建等离子屏生产线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和成功研制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等傲人成果,四川长虹在注定不平凡的2008年迎来了建厂50周年华诞。 先哲孔子曰:“五十而知天命”。50年的风风雨雨,让长虹经历了“昔日辉煌--痛苦调整--重新崛起”的曲折发展历程,练就了长虹的“成熟、淡定与自信”,更坚信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对企业自身价值更充满信心。 50年的企业发展历程,也让长虹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长虹已从昔日的一家军工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之一。 这50个春秋,是长虹不断寻求自立、变革与创新的一部企业编年史,也是一个历史缩影——彰显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50年——长虹奇迹书写“中国制造”经典魅力 翻开长虹的企业发展编年史,长虹从一个地处偏远的军工企业到发展成为举世闻名的家电业巨头之一。这朵生长于中国西南地区的奇葩,如今又在国内外到处绽放。确实,长虹的50年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1958年,长虹在四川绵阳正式建厂。长虹作为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作为一家军工企业,长虹从成立之初就被深深地烙上了“产业报国”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感。 在上世纪70和80年代,长虹抓住了中国家电业迅速崛起的一个历史性发展机遇。1972年12月,试制成功了第一台黑白电视机。由此,长虹开启了第一次企业发展战略转型——“军转民”。 1984年,长虹开始上马第一条现代化彩电生产线,随着彩电在中国不断得到普及,也成就了昔日长虹的一段辉煌历史。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长虹是彩电行业的绝对领先者。1996年,长虹的彩电销售收入就已超过了100亿元。并且,长虹彩电连续18年(1990年-2007年)夺得中国市场销量第一。由此,长虹也成为国内彩电生产的龙头老大。 对长虹来讲,四川长虹于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标志着长虹已从产品经营转向了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举的新发展阶段。 当然,长虹50年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也经历过许多曲折与艰难。其中,最值得叙述的是长虹曾经过的一段产业结构调整的阵痛期。 1998年至2004年,长虹经历了长达7年的产业结构调整期。例如,销售收入停滞不前和盈利能力急剧下滑等,导致长虹在2004年出现了首次巨亏。或许,是彩电单一产品的技术、市场、经营和管理风险,让长虹深陷于危机之中。 由此,2004年,长虹开始第二次重要的企业发展战略转型——由传统家电制造商转型为迎合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这次战略转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量的调整”结束于2005年,长虹实现了“量的增长”,如自2005年起,长虹每年的销售收入平均接近30%的增长。即便今年受地震影响,但长虹的销售收入仍保持了30%增长水平。而从2006年开始,长虹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第二阶段调整--“质的调整”。长虹试图通过这一阶段的调整,使长虹能发生一些更本质的变化,即核心竞争能力提升的变化,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品牌溢价能力提升。经过不懈的努力,长虹在解决这三个问题上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突破。 其实,这一战略转型的初步成功得益于长虹董事长赵勇于2004年重掌帅印后提出的四川长虹的产业发展“三坐标战略”。即以传统家电制造为原点,沿着三根轴线方向(延伸产业价值链、丰富产业形态和创新商业模式方向)进行产业整合。 围绕着这一企业发展战略展开工作,长虹的实践证明,唯有顺应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才能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长虹从一家军工企业蜕变为股份制企业、由单一彩电终端制造商发展成为一家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可以说,长虹50年成长的每一步轨迹,变革才能化挑战为机遇,变革才能让长虹走得更远。 确实,长虹50年的成长奇迹,浓缩了中国企业如何做强做大的精华,也成为书写“中国制造”是如何产生的经典之作。 14年——资本市场让长虹跨越式发展“如虎添翼” 说到四川长虹,人们自然又会联想到国内资本市场中的四川长虹形象。从四川长虹于1994年3月1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算起,长虹在资本市场中已走过了14个年头。不难发现,资本市场让长虹“如鱼得水”,更为长虹的跨越式发展平添了原动力。
补充:
首先,资本市场对长虹的规模化和跨越式发展影响深远。可以说,资本市场为长虹提供了可贵的资金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长虹的可持续发展。长虹首次发行股票共募集资金约为3.54亿元。此后,四川长虹分别在1995年、1997年、1999年实施了三次配股,共募集资金45.01亿元。还有,上市14年以来,四川长虹的公司总资产也由1994年的31.11亿元发展到了2008年中期的264.11亿元(翻了8倍多)。另外,资本市场也提升了长虹的企业形象、企业价值和企业品牌。例如,长虹早先在资本市场中的突出市场表现,提高了长虹的市场知名度,也为市场公允确认或评估长虹品牌价值、公司价值等提供了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 其次,资本市场为长虹的产业整合与产业协调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遇,长虹也借道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实现了部分企业发展目标。 从2005年起,长虹在企业发展模式上已有较大变革,不再局限于寻求自身积累的企业发展方式,而是试图通过加大资本运作(即兼并或收购),来实现企业快速增长的目标。 四川长虹作为产业投资者,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先后成功收购了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这是长虹成功实施企业发展战略--“技术附加价值提升”中进入关键部品方向的一个积极努力。由此,以较少的成本撬动了较大的产业,进一步扩充和完善原有产业链,并形成了技术、产业与资本运作平台。 从目前来看,长虹透过打造美菱电器和华意压缩,而一跃成为国内白电业巨头。这表明,长虹的资本运作日渐成熟。 今年9月份,四川长虹发行30亿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申请已获证监会批准。这将有助于继续推动等离子屏和数字电视等新产业发展和快速提升长虹的核心竞争力。 确实,资本市场对长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还在延续,并将继续产生积极的影响。 长虹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 回首长虹的50年发展历程,在看到长虹创造了中国的“制造业奇迹”之后,人们似乎更期待长虹的明天更灿烂、更辉煌。 事实上,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正进入一个新的调整周期,企业如何顺应这一经济周期的变化,是眼下长虹发展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补充:
其中,涉及到产业发展方面,长虹董事长赵勇针对性地指出,以往我们讲产业发展往往是指,我们可以利用我国综合性的成本竞争优势,靠我们的比较优势“转移”或“承接”发达国家做不下了的一些产业,再依托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形成了我们的对外工业和制造业的竞争力。但是,这个时代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也就是说,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那么,中国的产业结构应当如何调整?在赵勇看来,目前长虹的产业结构已经升级了,长虹似乎已有形成替代的能力,去国际上拼抢一些有广阔的利润空间的新型产业。一旦长虹能形成这样的替代能力,长虹将可能获得的利润就完全不同于目前以“承接”为主的产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利润水平。 可以说,这就是绘就未来长虹产业发展蓝图的真正看点,这也让市场看到了未来长虹赢得广阔的利润空间的巨大可能性。从目前来看,长虹已经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了实质性脚步。 以PDP(等离子屏)为例,长虹之所以敢进入这一领域,实际上是显示了长虹对未来中国产业调整方向——“替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深刻认识,中国企业已有能力发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了。在收购了韩国的ORION.PDP公司后,更强化了长虹进入PDP领域的决心。 其实,包括PDP屏在内,长虹还在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软件设计,以及OLED屏制造、空调压缩机制造和冰箱压缩机制造等关键部品上重兵布局,旨在改变其“处于高科技行业中低附加值位置”的不利现状,通过向技术附加值更高的产业或产品延伸来赢得更为丰厚的利润水平。 除了规划产业“替代”的发展方向外,长虹还关注3C(即计算机、通讯和消费电子)融合和3C协同的产业融合发展方向。在当前全球信息化和技术化大背景下,3C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就目前而言,长虹已完成了比较完善的3C业务布局,3C的协同效应已经产生,预期未来将创造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补充:
事实上,无论是“产业替代”还是“产业融合”,要想发展技术附加值高的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业,离不开培育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为此,近几年来长虹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从2005年开始,长虹连续三年的研发资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比重的5%以上。例如,长虹在2007年的技术研发投入了14.7亿元,是同期净利润的4倍多,至少有3个单个项目的研发投入超过亿元。随着巨额研发资金的投入,长虹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已占到总销售收入比重的65%以上,这表明目前长虹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已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长虹之所以这么做,借用长虹董事长赵勇的话讲,长虹不是追求一年或两年的短期盈利目标,而是追求长期的、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下决心为未来投资,短期内为未来投资,但最终会给股东带来收益”。所以,尽管目前四川长虹的净利润水平还远未达到理想的预期水平,但是,基于长虹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的思路与运作,一旦长虹介入到技术附加值高的一些替代产业中,大幅提升盈利能力是可以预期的。 这就是长虹公司基本面正在发生的本质变化。一旦这一变化逐步变为现实,那么长虹将迎来下一次腾飞的新发展里程碑。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长虹值得期待;未来长虹也会因此而更灿烂、更辉煌。
H. 四川长虹股票现在市价多少
四川长虹[600839]股票 6.04+0.28 (+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