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龙头是哪只
特高压概念股龙头股:通光线缆300265、大连电瓷002606、保变电气600312、中国西电601179、平高电气600312、汉缆股份002498以及德威新材300325、中能电气300062等。
“新基建”主要包括九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电力物联网、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超高清、物联网。
拓展资料: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
龙头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地位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成为龙头股的依据是,任何与某只股票有关的信息都会立即反映在股价上。
龙头股必须从涨停板开始,涨停板是多空双方最准确的攻击信号,不能涨停的个股,不可能做龙头.
龙头股必须是在某个基本面上具有垄断地位。
龙头股流通市要适中,大市值股票和小盘股都不可能充当龙头。11月起动股流通市值大都在5亿左右。
龙头股必须同时满足日KDJ,周KDJ,月KDJ同时低价金叉。
龙头股通常在大盘下跌末期端,市场恐慌时,逆市涨停,提前见底,或者先于大盘启动,并且经受大盘一轮下跌考验。再如12月2日出现的新龙头太原刚玉,它符合刚讲的龙头战法。
一是从涨停开始,且筹码稳定,二是低价即3.91元,三是流通市值起动才4.5亿,周二才6.4亿,从底部起涨,炒到翻倍也不过10亿,也就是说不到2-3亿的私募资金或游资就可以炒作。四是该股日周月KDJ同时金叉,说明该股主力有备而来。五是该股在大盘恐慌末端,逆市涨停,此时大盘还在下跌,但并没有影响此股涨停。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龙头的起涨过程,也说明下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盘下跌,没有龙头出现。
要炒作龙头股,首先必须发现龙头股。股市行情启动后,不论是一轮大牛市行情,还是一轮中级反弹行情,总会有几只个股起着呼风唤雨的作用,引领大盘指数逐级走高。要发现市场龙头股,就必须密切留意行情,特别是股市经过长时间下跌后,有几个股会率先反弹,较一般股要表现坚挺,在此时虽然谁都不敢肯定哪只个股将会突围而出,引导大盘,但可以肯定的是龙头就在其中。
Ⅱ 谁能把数字基建龙头
谁会是下一个数字新基建潜力龙头股?
一、数字新基建:双主线题材加持!
当下市场 2 大主线:大基建、数字经济!
数字新基建作为大基建+数字经济的集合,具备双轮驱动的特性,后市潜 力机会更大!
二、为什么关注数字新基建?
主线题材加持:持续性得到保证;
政策催化预期:为中长期机会铺垫;
低估值低价位:符合当下资金审美;
龙头走出标杆:赚钱效应打开。
三、数字新基建龙头走出9天8板!
四、下一个数字新基建潜力龙头股深度梳理!
1、东华科技:公司作为化工建设龙头,煤化工与化工工程业务占比超9成, 煤化工行业整体处于回暖时期,盐湖提锂及磷化工等亦有望贡献工程收入,中长期看实业增厚利润稳定增长。煤化工受益于政策定调(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及经济性出现(原油价格超80美元/桶),十三五搁置建设项目或重启,根据十四五规划 ,煤制油/天 然气/烯烃/乙二醇工程对应工程投资额为 390.6/593.7/414/376 亿,公司乙二醇工程市占率近七成,其他煤化工领域 亦有项目经验,有望行业回暖期业务端迎发展良机。同时,公司传统业务景气度明显回暖,新业务或迎来快速放量!
2、东南网架:2021年9月6日晚间,公司公告与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简称“萧经开”)签订投资协议书,未来萧经开将全力支持公司在政府 投资的党政机关、学校、医院、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以及工商业厂房和农村住宅等屋顶资源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承诺 2022-2026年五个完整年度 内实现项目总装机容量不低于 950MW。根据萧经开对未来五年装机量不低于950MW的承诺,按照4元/W的造价 估算,预计总投资额将达到38亿。 此外,公司还可作为投资方获取额外回报,且不排除引入其 他投资运营商以及政府、银行等机构共同出资。 本次与萧经开的协议距离上次与衙前镇的合作公告仅相隔两周时间,但两者互相独立,一方面显示了公司在当地较好的政府资源,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公司进入BIPV的决心。 相较混凝土建筑,钢结构更容易与BIPV相结合,公司凭借在钢结构EPC的传统优势、快速切入BIPV蓝海市场,战略转型效果显着,成长空间有望不断打开。
3、中国铁建:公司公告2021年前三季度新签合同总额 15663亿元,同比增长12.6%,整体订单增速维持稳健。具体细分来看,新签工程承包合同12910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铁路/公路/城轨/房屋/市政分别新签 2022/1606/980/5014/2660亿元;市政类订单贡献核心增长动 力,新签增速较21H1环比提升28个pct,预计主要受益于核心城市群建设 的快速推进。新签勘察设计合同206亿元,同比增长8.2%。其他非工程承包类订单中工业制造/房地产开发/物资物流分别新签182/900/1301亿元, YoY-1.5%/+50.2%/+77.4%,地产业务延续高 增态势主要受到去年同期低 基数影响。公司净利润连续10年增长;目前估值不到5倍;机构给出超86%的目标上涨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为非证券专业人士观点与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慎重阅读,凡借鉴本文所产生的任何投资形式,盈亏自负,作者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Ⅲ 新基建etf代码
新基建etf代码如下:
5G基金有: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515050)、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A(008086)、华夏中证5G通信主题ETF联接c(008087)、银华中证5G通信主题ETF(159994)。博时5G50ETF(159811)。
新能源基金有:富国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分级(161028)、申万菱信新能源汽车混合(001156)、汇添富中证新能源汽车A(501057)、嘉实新能源新材料股票A(003984)、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515030)、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ETF(515700)。
【拓展资料】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主要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市轨道交通七大领域,涉及诸多产业链,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2020年5月22日,《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建设。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Ⅳ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
新基建”,性价比尚可,板块较好的个股也有,持续性一般;
持股:新疆交建,开盘瀑布,直接卖了,庄游合力打造的股,近期在高位股卖出上面偏保守,本身不多;
关注:几个老相好,虽然都一般;
1.山东路桥、山西路桥:弹性小盘股;
2.中国铁建:活性一般;
Ⅳ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
新基建主要是九大领域的基建,即5G基建、特高压/电力物联网、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超高清、物联网。它相比于传统基建来说规模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它相对于传统基建来说,它代表着新的经济增长点。
【1】5G基建:中兴通讯、烽火通信、深南电路、光迅科技、通宇通讯、大富科技、数知科技、北讯集团等个股。
【2】特高压/电力物联网:国电南瑞、林洋能源、东软载波、恒华科技、保变电气、许继电气等。
【3】高铁/轨道交通:中国中车、康尼机电、华铁股份等。
【4】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锐德、万马股份、科士达、英可瑞等。
【5】云计算/数据中心:浪潮信息、紫光股份、光环新网、宝信软件、中际旭创、新易盛、用友网络、石基信息等。
【6】工业互联网:移远通信、移为通信、用友网络、东方国信、宝信软件、汉得信息等。
【7】车联网:通达电气、高新兴、力源信息、格尔软件、威帝股份。
【8】超高清:当虹科技、数码科技、有方科技、雷曼光电等。
【9】物联网:移为通信、高新兴、三维通信、中国铁塔、高鸿股份、国脉科技、东土科技、永鼎股份。
Ⅵ 新基建股票有哪些龙头股份
一、新基建的立意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或者 “新基建”,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个相对概念。以往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指的是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建设项目,因此也被称之为“铁公基”,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相对于传统基建,聚焦于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今天无疑受到更多瞩目。
随着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深入融合,数据正呈指数型增长,而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化应用为标志的数字经济,需要一套完整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作为支撑。
如我国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的发展需要工业互联网支撑;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车联网和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水电气服务、综合管廊等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需要城市物联网的支撑等等。于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应运而生。
2018 年 12 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建设。由此,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出现在国家层面的文件中。
依据国家发改委日前召开的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实际上,我国重点发展的各大新兴产业,如工业互联网、车联网、企业上云、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均需要以 5G 作为产业支撑;而 5G 本身的上下游产业链也非常广泛,甚至直接延伸到了消费领域。
5G网络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延迟低、节能和支持大规模组网的特点。5G 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变革点,是当前 “新基建” 的领衔领域,此前 5G 也已经被高层定调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管是从未来承接的产业规模,还是对新兴产业所起的技术作用来看,5G 都是最值得期待的。
二、建筑产业对5G技术的展望
以建筑产业为例。建筑业信息化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迫在眉睫。BIM技术在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全产业链创新应用中起到了引领作用,进而推动了BIM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字技术与中国建筑业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而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完美结合更是对建筑产业转型、建筑业重新塑性,创新发展新模式带来无限机遇。BIM+装配式+EPC建造模式也将引领建筑业走向更高、更快、更好的建造新世界,并成为新增长点并为创新型企业和民营企业创造更大空间。
随着新基建大力推进和发展,建筑业高新技术岗位和人才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加大,建筑产业的BIM应用工程师、装配式工程师岗位将成为新基建时代的香饽饽。
从当前发展的新兴产业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车联网、VR/AR等来看,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每一项都依托于5G技术高传输速率、低延迟的特点,因而可以说数字经济时代生产制造和5G息息相关。建筑业作为年产值逾20万亿的庞大产业,可以预见其同样对5G技术具有极大的需求,主要运用在以下未来场景中:
智慧建造
利用BIM和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业务战略,集成人员、流程、数据、技术和业务系统,实现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智慧工地
在5G时代,将会实现对工地的远程自动化操控,通过5G网络对工程机械设备的远程操控,切实解决工程机械领域人员安全难以保障、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
全产业链互联网平台
有别于当前各自为战的建筑互联网电商平台,5G技术的应用将会打通建筑产业的各个环节,使得目前相互孤立的建材产业、工程机械、劳务派遣与项目施工的各方面整合成一体。
三、“新基建”创造新动能
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基建”将拉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要素的投入,对投资和运营模式的要求更高,覆盖面更广,参与主体也更多,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也更明显。
与此同时,“新基建”的管理涉及市政、交通、安全、环境、信息化等多个部门,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管理,必将对政府公共基础设施管理模式带来巨大改变。
可以预判,以信息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基建”,不仅会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创新商业模式,还将拉动新材料、新器件、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为新技术的发展,新产业、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形成与大规模商业化提供必要支撑。这对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支撑新型服务业和新经济、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迎接更大挑战至关重要。
在选择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方向上,应体现国家意志,顶层设计、统筹布局。既要补短板、“还旧账”,又要加快以5G等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基建”;既要“把钱用在刀刃上”,投资到成长性更好、效率更高、产业带动效应更大、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产业,解决当下发展中的紧迫问题,又要为国家未来发展打基础,更多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立稳潮头,在未来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四、2020 年,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爆发吗?
进入到 2020 年,“新基建” 前所未有地进入到高层的布局之中。
以时间点来看:
1 月 3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2 月 14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2 月 21 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5G 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
2 月 23 日,中央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一些传统行业受冲击较大,而智能制造、无人配送、在线消费、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展现出强大成长潜力;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3 月 4 日,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一连串的会议,极大地强调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也极大地丰富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内涵——其中,在 3 月 4 日的会议中,高层首次在 “新基建” 中提及数据中心,尽管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21 世纪经济报道》统计,截至 3 月 1 日,包括北京、上海、江苏、福建、河南、重庆等在内的 13 个省市区发布了 2020 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包括 10326 个项目,其中 8 个省份公布了计划总投资额,共计 33.83 万亿元——其中,基建投资是各地投资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部分地区基建计划投资额甚至占到了总投资额的一半以上。
Ⅶ “东数西算”火了!科技巨头、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继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后,中国又一次国土资源跨区域大规模调配行动正式开启——东数西算。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月17日正式发布消息,同意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地启动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2月18日,A股数据中心板块掀涨停潮,首都在线等个股20%涨停。证券时报·e公司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目前国内华为、中兴通讯、腾讯、海兰信、首都在线、优刻得、首都在线、南凌 科技 、中青宝、吴通控股、常山北明、省广集团、先进数通等 科技 巨头或上市公司已参与或布局“东数西算”相关业务,且部分企业已明确表态,未来将抢抓这一 历史 性发展机遇,加快数据中心相关业务发展。
我国算力东西部不平衡
“东数西算”中,“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得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据了解,和水、电一样,中国算力的供给同样存在不均衡的状况,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为此,要充分发挥我国体制机制优势,从全国角度一体化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对于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优化供需、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等意义重大。
上述人士表示,“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一是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二是有利于促进绿色发展,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将大幅提升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就近消纳西部绿色能源,同时通过技术创新、以大换小、低碳发展等措施,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三是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四是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算力设施由东向西布局,将带动相关产业有效转移,促进东西部数据流通、价值传递,延展东部发展空间,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指出,新一轮 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力,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上市公司纷纷表态将抢抓机遇
受“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消息提振,2月18日,A股数据中心板块上演涨停潮。截至收盘,东方财富Choice数据中心概念板块21只个股涨停,其中依米康、亚康股份、首都在线均20%涨停,奥飞数据、优刻得、立昂技术、南凌 科技 、东方国信、光环新网等个股则涨超10%。
与此同时,当日,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互动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表态将抢抓这一 历史 性发展机遇。首都在线主营云计算服务、IDC托管及IT增值、IT外包、通信集成等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全球23个城市设有节点,51个可用区,帮助企业拓展全球业务;在国家推出数字经济和“东数西算”战略的重大 历史 机遇下,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底座,公司IDC及云计算业务高速发展。
海兰信聚焦航海智能化和海洋信息化两大业务领域,公司表示,其海底数据中心(UDC)正是提供了大幅降低“热数据”能耗的解决方案,目前测试机的PUE能耗值仅为1.078,完全满足“东数西算”国家战略中规定的PUE不得高于1.25的要求,公司目前的海南示范项目已经在海油工程开工建设,接下来将积极抓住 历史 机遇期,在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多个地区加快推进并落地海底数据中心项目,为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项目贡献力量。
优刻得表示,将依托两大自建云计算中心,打造一批“东数西算”典型示范场景和应用,满足企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需要,其上海青浦云计算中心、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分别位于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长三角和内蒙古节点。其中,上海青浦云计算中心是公司在一线城市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总体建筑面积约5.54万平方米,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工程,预计投产时间为2022年。乌兰察布云计算中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集宁大数据产业园。
南凌 科技 表示,公司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信息传输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提供的专用网络服务,包括虚拟专用网服务、企业级互联网接入服务,是数据传输中的重要环节。公司已在全国36个城市设有60多个业务节点,帮助企业修建专业的“信息高速公路”。“东数西算”战略的大力推进,将对公司产生积极的影响。
吴通控股表示,其子公司吴通光电智联 科技 (武汉)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面向数据中心场景的光互联产品,包括10G到100G多模光模块与有源光缆(AOC),目前已实现一定的销量,但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的比重很小。
此外,中青宝表示,旗下公司宝腾互联主要运营深圳观澜云数据中心、乐山未来城云数据中心;常山北明透露,公司目前云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运营,准备投资建设二期工程;省广集团表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旨在为客户提供营销云服务;先进数通表示,公司并不直接从事数据中心运营业务,公司面向大中型金融、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建设及运维服务。
华为、腾讯、中兴等 科技 巨头已率先布局
有关“东数西算”工程,华为、腾讯等 科技 巨头早已巨资布局。
“华为云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是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参与者和践行者,华为云自2017年起就在逐步加大在西部枢纽节点的数据中心布局,每年的投资额都在数十亿左右。”华为方面人士表示,华为公司于2017年就提出了南贵北乌的云数据中心布局,在贵安新区和乌兰察布大数据产业园均规划建设超大型数据中心基地,远期服务器均达到100万台以上,目前均已投产使用,未来60%-80%的数据中心将布局西部,积极践行东数西算。
作为企业,企业将如何受益于“东数西算”工程?华为认为,“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华为云就近服务客户、避免重复建设,节约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同时可助力公司就近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助力企业实现双碳目标。
另据了解,2018年5月29日,腾讯贵安七星数据中心正式开启一期试运行。2018年6月,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位于重庆)一期已投用,可容纳10万台服务器,是腾讯继天津、上海、深汕合作区三地之后的第四个自建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已经成为腾讯在西南地区重要的数据中心和网络中心。2020年4月,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二期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占地107亩,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计划打造西南地区腾讯公司的第一个Tbase园区,整体建成后将具备20万台服务器的运算存储能力,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单体数据中心。
哪些板块将受益?
投资者将如何把握“东数西算”工程实施投资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表示,数据中心产业链既包括传统的土建工程,还涉及IT设备制造、信息通信、基础软件、绿色能源供给等,产业链条长、覆盖门类广、带动效应大。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体从权威人士处获悉,通过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将有力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预计启动后将每年拉动400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
首创证券发2月18日上午发表研报指出,东数西算工程是新基建的范畴,需要新建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需要很多高性能计算芯片,相关高性能计算芯片、通信芯片、接口芯片等硬件设施需求有望持续提升,将迎来利好。
“我们认为,‘东数西算’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而展开的战略级布局,有望为数字经济奠定坚实基础。”东方证券表示,“十四五”期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有望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国产服务器及相关生态厂商迎来发展机遇。
国盛证券认为,本次“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叠加数字经济确定的发展方向,对于整个数据通信领域将是确定性大机会。算力、流量持续高速增长是必然趋势,配套基础设施持续建设扩容是刚性需求,未来3-5年具有高确定性。当前全球 科技 发展趋势均指向算力和流量的确定性机会,而算力、流量乃至应用的发展,也将带动移动网络建设力度,5G及相关产业链作为核心也将持续受益。
中信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黄亚元表示,作为新基建代表,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有望充分受益“东数西算”工程推进。看好“东数西算”工程对IDC、ICT设备、光模块、运营商、温控设备、光通信等领域的需求驱动。
Ⅷ 新基建股票是什么意思新基建和旧基建的区别是什么
中国的基础设施实力很强,很多人对基础设施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股市方面,基础设施行业也很光明。新基础设施的新颖性意味着与时俱进。在当今信息社会,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当然,承载这些技术的基础设施也是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新基础设施的基本特点是基于5G技术,如通信、医疗信息化、汽车互联网等。
新的和旧的基础设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的经济建设。旧的基础设施可以稳定经济增长,保障就业,新基础设施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在基础设施项目中,5G网络建设等“新基础设施”项目比重显着增加。因此,新基础设施在短时间内成为2020年的热门关键词,受到资本市场资金的热烈欢迎。
Ⅸ 数字新基建有哪些股票
1、盛弘股份: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08亿,净利润为2078万,毛利润为9714万。
2、宝信软件:
2021年第二季度,宝信软件实现营业总收入27.35亿元,同比增长29.24%;实现扣非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37.21%;毛利润为8.931亿。国内钢铁工业软件龙头,作为国内稀缺的深度布局“IDC(国内批发型IDC龙头)+工业互联网+智慧制造”的5G新基建龙头。
3、赛微电子:
公司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1.95亿,同比增长-1.76%;净利润为3798万,同比增长679.92%。
4、电科院:
2021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32亿,同比增长7.18%;毛利润为1.259亿,毛利率55.42%。
本文选取数据仅作为参考,并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任何一家企业的未来,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拓展资料: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1]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内容是在“新基建”基础上,依托信创云以及四中台打造的城市级数字大底座,为城市提供随需获取、按需计费的便捷数字化服务,助力城市全领域数字化转型。
基本介绍: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2] ,以中国系统提出的 [3] 信创云为基础,重点打造数据中台、智能中台、技术中台、业务中台四大中台,面向政府、企业、市民提供安全、专属、创新的云服务。
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背景下,以国产CPU、操作系统为底座的自主研发的云平台,统筹利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应用支撑、信息资源等软硬件资源,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高通用性、高可扩展性及快速、弹性、按需自助服务等特征,提供可信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能力。
依托底层大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全面整合城市各领域数据。提供采、存、通、用、服全周期数据管理能力,对数据治理与运营的共性能力进行沉淀与实现。让数据用起来,服务上层数据应用体系,快速满足数据类应用的实现,缩短数据与应用之间距离。快速实现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资产服务化、服务业务化,敏捷响应城市级应用创新需求。
支撑数字城市各类智能应用场景,在统一算力资源、数据资源基础上,通过一站式工具体系支撑数据引入、数据处理、特征工程、模型开发、模型训练、模型部署等AI开发过程需求。基于应用需求驱动,沉淀体系化的基础模型、领域模型,通过在线服务平台对应用场景提供可靠、安全的模型访问服务,提高智能应用开发响应速度,降低AI模型后续运维与升级难度。
面向开发人员提供城市级软件开发的微服务基础环境、中间件、技术组件、服务开发框架、Web前端框架等各类技术服务,为方便开发人员快速掌握各类组件,技术中台提供可配、可查、可学、可看的门户,极大便利各类软件应用开发,助力城市业务敏捷创新。
全面整合城市政务服务、市场监管、综合应急、教育医疗等各领域业务,提供包括个人画像、企业画像、地理信息、消息中心、智能客服等业务能力组件。通过制定标准和规范,将业务组件进行解耦,沉淀到中台进行封装。各业务开发人员通过业务组件的拼接,以搭积木的方式快速组建城市级业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