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据行情 > 股票每月增减持数据

股票每月增减持数据

发布时间:2023-08-23 13:59:28

‘壹’ 在哪里可以看到每月新增股票开户数

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官方网站上可以查到A股每天开户的人数。
主要发布三个数据:新增投资者,交易投资者和持仓投资者。
其中新增投资者就是新增加的股民开户数,我们可以在中国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官网查询。
参考中国证券结算有限公司官网:http://www.chinaclear.cn/
A股开户流程:
1、开立股东卡:本人持身份证、开户费(沪40元、深50元)——交柜台,填写协议书。
2、开立资金卡:本人持身份证、股东卡——在资金柜台填写开户协议书。
3、银证联网:本人持身份证、资金卡、银行储蓄卡——填写相应表格——交资金柜,如无存折可根据需求当场办理。

‘贰’ 股票在哪里可以看到大股东增减持

输入网址http://stockdata.stock.hexun.com/dzjy/,点击要查询的股票代码,就可以查看股票大股东增减持股的情况。或者进入同花顺系统,按F10同样可以查看选择的股票大股东增减持股的情况。

一、何为股东
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_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中的东,原意指“主人”(东家),股东,即持股的主人,简单理解就是“老板”。
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二、法律对大股东增持披露的规定
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公司高管及其股东增减公司的股票必须要发公告。
(1)在一个上市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的,自上述事实发生之日起一年后,每12个月内增加其在该公司中拥有权益的股份不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2%,可先实施增持行为,增持完成后再向中国证监会报送豁免申请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公司上市超过12月的,有关大股东才可以实施前述增持行为。
(2)增持过程中,大股东应在首次增持、继续增持、实施后续增持计划累计增持股份比例达到1%时、后续增持计划实施完毕或实施期限届满后两个交易日内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后续增持计划实施期限届满前,上市公司应在各定期报告中披露增持计划实施的情况。
(3)有关增持股份的锁定期应当符合《证券法》第四十七条、第九十八条的有关规定,12个月内不得转让。

手机系列移动终端为iPhone或Android智能手机,iOS系统版本需4.0 以上,Android操系统版本需2.0以上。浏览器采用谷歌浏览器,同花顺版本为V6.31.01。

‘叁’ 一个月股东数减少百分之22怎么样会产生什么影响

分两种情况

第一种,次新股上市会股东人数都会大幅减少,申购中签的散户会集中性卖出,如果是这类股票,需要注意,看是否有主力资金承接,这关系到后期股价涨不涨的问题。

第二种,非次新股,如果股东人数短时间内大幅减少,那么就基本上明确了有主力在吸筹,也就是建仓的阶段。这类股票有的股价会表现比较活跃,有的则继续弱势整理,无论哪种都要重点跟踪,等启动点,买入持有即可。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的股东增多是好现象,表示有更多的人认同该公司并且愿意投资加入股东。更多人加入股东会造成公司股权较为分散,股权分散的话,股价较不会被少数人操控,相对于集中更有利于投资者。

股东人数没有最高限定。 但有最低限制。上市前的股东人数,不得少于1000人. 中小板块和创业板上市的小企业,持股人数上会有所放宽,但无论如何上市前股东人数是越多越好. 如果公司真的上市,原始股就能翻10倍以上。

你说的应该是股票交易。股东减少要看公司情况,一般这种新股开板一个月出现的情况比较多。就是散户卖了被看好的机构或者个人收了。没有所谓好坏影响,因为新股变化大。

股东人数减少当然不是一个坏事情。而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是一个坏事情。一个月股东人数减少22%说明有大资金买入。

有些股票股东人数很少,所有平均每个股东持股金额很高。不少股票的流通股的股东,平均每个股东持股金额都达到了一二百万元左右。这显然说明了这些股票中有很多股东持有的金额都非常巨大。不是一般的散户所为。

我们知道有90%的散户持股金额不到10万元。散户极少有人能持股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一只股票的流通股东平均持股金额达到一二百万元以上,说明了散户被机构大平均了。这只股票中有众多的大户甚至机构在持股。

一个月股东数就减了22%,说明在这个月中机构大户资金大力买入,散户资金在抛出。股票进一步流入机构大户手中。

但是这样并不能表明未来股票马上就会大涨。这只表明了当前股票分布的状况——大量股票被机构买走。

一般来说机构大量买入的股票都是经过机构深入分析研究的。大多数后市走势会比较好,特别是当行情变好时,这样的股票走势往往强于大盘。

股民如果持有这样的股票,必须要有耐心。不要指望马上大涨。有很多这样的股票都是长线股。要做好持有一二年不涨的准备才行。

一个月内持股股东减少22%,说明股份出现了非常大的转移,由分散趋向集中。

结果是好是坏,还要分开来讲。与其琢磨是谁在买进为什么买进,我们不如换个角度考虑,是谁再卖出为什么卖出。股东这么大量的减少,十有八九是受共性因素的影响。

首先要查明公司最近有没有爆雷,有没有明显改变公司基本面的情况,比如乐视网爆雷后股东恐慌而大量抛售的例子。这样的话基本不会有什么好的影响,尽量远离,除非出现过根本的逆转,否则亏损的风险极大。如果是好消息导致股价大幅上涨而引起散户大量获利了结的话,也可能出现股东大量减少。要是长期从基本面上的彻底改变,回落之后可以参与,只是短期影响的话还是回避好些。

如果没有改变公司现状的事情发生,就要观察股价的走势了。重点看股价的位置,如果是经历了一轮熊市,股价已经长期在低位徘徊,此时有大量股东可能已经不堪煎熬,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忍痛割肉。这时候的股份大量集中多数是好事,日后爆发起来力度会比较大,发现了可以参与其中。要是刚经历了一轮牛市的话,在股价高位发生这种情况还是观察吧,宁可错失机会也不要落入彀中。

一直股票股东发生这么大的变动,有危险也有机会,辨明情况后果断行动。不管你所见为朝阳还是落日,望好运。

这种也是分情况的,不同的股票会有不同的分析。

一般下面2种情况比较典型:

1 次新股 这类股票因为上市时股东人数很多,新股开板后会不断有申购到股票的投资人卖出,这时有机构或主力继续看好,不断收集筹码,股东人数就会大幅减少。但对于次新股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现象,不意味着就会马上大幅上涨。所以,不适合作为选股的必要的条件。

2 对于上市很长时间的股票,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跟踪关注,如果连续几期都出现股东减少的情况,而涨幅又不大,那大概率就是主力或机构在建仓,一旦此股票价格突破盘整区间,股价一般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一个月股东数减少百分之22怎么样?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个月内股东数量减少了22%是一个非常严重的事,一般情况下出现这样的数据往往说明了公司出现了严重的风险或者问题。

对于大部分优质、低估的股票来说,股东数量减少是一件好事,因为预示着股票的筹码相对较为集中,主力机构收集筹码的比重增大,散户成为韭菜的比例越来越多,有助于未来发动一轮很好的上涨行情。

但是,这样的情况往往是一个时间较长的周期。

而对于你的问题来看!

一个月内就减少了22%的股东数量,只有两种情况:

1、就是刚上市的次新股,在开盘以后遭到了严重的获利抛压;

2、就是公司质地出现了问题,基本面发生了变化,有危机,甚至有退市的可能;

对于这两种情况来说,前者可能是短期套牢的一个局面,但是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你输的只是时间,而不是空间。

最可怕的就是后者,一旦个股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大量的股东出现了减持,那你输的就不是时间了,而是真正的财富缩水,甚至面临退市的尴尬。

所以,你要从个股的基本面,估值,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来判断,是不是有问题!

因为一个月减少22%的比例,真的是太快太多了。

通常来说,股东快速减少,代表股票开始集中,有股东在收集,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股价快速拉高时。

什么情况下你最可能抛售手中股票呢?一般在低位长期横盘,突然出现一两波剧烈波动时最可能卖出,这时候一定要关注成交量,这是最好的指标。

由于散户行为的一致性,股东快速减少很少会出现股价暴跌的情况。

一个月减少这么多,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会对股价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个月内股东减少20%以上,说明有大资金强势吸纳筹码。股东人数快速减少,说明小散户加速离场,筹码快速转移到大资金手中,筹码集中度大幅提高,为股价上涨打下良好基础。

在短短一个月减少20%以上,势必引起股价上涨。筹码一般会,下跌中分散,上涨与平盘震荡时集中。平盘震荡时筹码集中,是一个缓慢的交换过程,过程势必漫长。能在一个月快速集中,只有强势上涨才能完成。对股价的影响是积极的。

说明散户已绝望,发生恐慌性踩踏,你要分清是股票的基本面发生了恶化还是系统性风险,从逆人性角度考虑,如果只是暂时的可以等磨底阶段逐步介入

‘肆’ 怎么查询获取北向资金单日个股增持比例数据

很多网站都可以查询北向资金的数据。有些是查询北向资金的持仓数量、持仓市值、持仓占比、持股市值变化等;
举例如下:
1. 香港交易所
2. 新浪财经
3. 深港通:行情中心首页>沪深股市 >深港通> 深股通
拓展资料:什么是北向资金?
北向资金主要是指外资通过香港和沪深通道(沪股通和深股通)进来的资金, 一般认为北向资金比较聪明, 从历史数据来看, 确实比A股大部分投资者聪明, 不管是长线短线都比较厉害, 主要原因可能是外资的投资经验丰富信息渠道广, 同时内地部分游资也可通过北向资金通道进来. 北向资金是沪股通与深股通的资金总和, 南向资金是港股通资金总和. 查股网可实时查询北向资金和南向资金净流入情况, 以及沪股通深股通个股北向资金的流入流出持股量等最新数据.
在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沪深两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向资金就是指从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陆股市的资金,同时内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资金,而这个资金被称为南向资金。很多看盘软件里都能查询北向资金的历史数据,不过,我建议你用阿牛智投的北上资金数据查,会更直观些。他家能往前查到很多年前的历史数据,而且是图表化的,非常好用。
二、北向资金增持股票会涨吗?
北向资金增持股票即北向资金加大对个股的买入,一般来说,北向资金加大对该股的买入,说明香港投资者比较看好该股,会吸引市场上的投资者买入,在买入单的推动下,股价会上涨,但是,也存在北向资金增持股票时,个股却出现下跌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如下:
1、北上资金增持股票时,但是个股却出现重大的利空消息,受重大利空消息的影响,a股市场上的投资者大量地卖出,导致个股当天资金流出大于流入,从而导致股价下跌。
2、当北向资金增持股票时,个股的主力趁机进行出货操作,也会导致股价下跌。
总之,股价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投资者在分析股价的波动,应结合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伍’ A股数据密码:大金融被爆买!王亚伟、淡水泉调研忙不停,4月底牌大曝光

上周末,“央妈”放大招!

时隔12年,央行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上一次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从0.99%下调至0.72%后,一直未做调整,可见是史上罕见的。

另外,年内第3次降准,释放4000亿长期资金,年内累计投放1.75万亿资金。

近一个多月,虽然外围市场险象环生,美股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巴菲特抄底抄到“半山腰”,败走达美航空......但A股沪指在3月全球主要股指中表现最强。而从有“聪明钱”之称的北向资金来看,近9个交易日里,累计净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在4月3日央行公布两大重磅利好的影响下,4月A股是否现转机?

关键要点梳理:

1,北向资金: 多次精准抄底逃顶, 先知先觉,其有“聪明钱”之称,逆势吃进的个股尤其需要重视 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678.7亿元,但有近30只股被大幅加仓。

2,重要股东增减持: 上市公司董监高、产业资本无疑最了解上市公司。 3月大金融是被增持重点领域。有知名私募称,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为100%。

3,大宗交易: 机构专用席位无疑是研究重点,因其大多崇尚价值投资。 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4,融资融券:3月,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1亿元,9只个股融资余额增幅超100%。

5,主力资金流向: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了三类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净流入超过1亿的个股达40多只。

6,机构调研: 除了季报、半年报、年报, 调研是提前了解机构动向的重要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等顶级私募则与众不同,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3月北向资金狂甩678亿元, 29只股被大幅加仓!

3月随着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海外主要股指都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美股更是在3月史无前例地出现了10天内4次熔断。历来受外盘影响较大的北向资金也在3月选择了暂避风头。

据Choice数据统计, 今年3月,北向资金大幅净流出 678.7亿 元,创下2014年沪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之最。而与此同时,3月南向资金却大幅净流入 1263亿 元。这一减一增让A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血”。

自从2014年11月沪港通开通以来,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内,北向资金在其中的11个月出现过单月净流出。不过 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超百亿的情况只发生过 6次 ,而上一次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出A股超500亿元的还发生在2019年5月,当月净流出规模为536.7亿元。

虽然3月北向资金的大幅流出让市场感到了一些错愕,不过从 历史 上看每逢北向资金单月出现百亿规模的大幅净流出,却有一定概率对应的是A股的阶段性底部,比如2019年5月、2018年10月。

对照沪指的走势图,再仔细研究一下可以发现,北向资金大部分时候卖出时机还是精准的,其有“聪明钱”之称,如2015年4月净流出35亿元后,2015年5月沪指小涨3.83%,2015年6月沪指见到5178点的 历史 大顶。2015年10月、11月、12月连续三个月净流出,2016年1月沪指大跌22.65%。2019年4月、5月净流出后,沪指进入横盘震荡几个月。2018年10月净流出105亿元后,随后沪指在2019年1月初二次探底成功后才最终见底。2018年2月净流出26亿元,沪指随后下跌到2018年年底。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3月北向资金创纪录的净流出678.7亿元,加上海外疫情数据持续飙升,新增确诊病例数据何时拐头,美国失业率飙升,美股是否展开第二波杀跌,这些都有待观察,因此4月A股是否见底,目前来看难以预测。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虽然今年3月北向资金罕见地净流出A股678亿元,不过仍然有一些A股在3月被北向资金逆势加仓。而且, 近9个交易日,北向资金累计流入167亿元,扭转前期连续多日净流出的局面。

Choice数据显示,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有436只A股得到了北向资金的逆势增持,占到所有沪深股通个股的34%。在这436只A股中,有22只A股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在100%以上,其中粮价上涨概念股苏垦农发期间北向资金的加仓幅度更是高达1300%,位居所有A股之首。从盘面上看,苏垦农发股价在3月9日~3月23日期间表现较为抗跌。然而,从北向资金的持股情况来看,外资并没有打算继续加仓,在3月23日见到北向资金对苏垦农发持股比例的年内高点后,北向资金便开始逢高减仓,到4月1日,北向资金的持股比例已降至0.77%。

而3月份,北向资金持股比例显着增长的个股有29只。

从上述个股来看,华创证券研报指出,深信服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成长空间不断打开。2019年公司重新调整业务架构,发布深信服智安全、云计算,新IT三大业务品牌,涵盖三个方面:一是云网端的安全及安全服务;二是基于超融合技术构建的私有云、托管云和混合云;三是基础架构业务则包括桌面云、SD-WAN、应用交付和企业级分布式存储EDS。从安全到云再到新IT,是公司创新能力的体现,随着业务边界不断拓展,公司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而对于凯利泰,广发证券研报指出,公司是国内脊柱微创治疗龙头,公司于2018年并购Elliquence的成长空间广阔。

银行板块多数破净, 确定性机会是100%?

3月A股市场出现调整,海外局势一直牵扯着投资者的心。 从重要股东增减持来看, 产业资本对后市分歧仍然较大 ,但也有一些公司开始喊话增持,稳定市场信心。

东方财富Choice金融终端数据统计显示,3月A股市场一共公告发生了2703笔减持,485笔增持,减持与增持的比例为5.57:1(按照公告日期)。

大金融是近期被增持重点领域。3月23日至24日,招商银行行长等10名董监高增持招行A股41.99万股,合计金额约1282万元。

兴业银行25日晚间公告称,该行部分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分别于2020年3月23日至25日期间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共计177.99万股,成交价格区间为每股15元至15.79元。

此外,中国平安3月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2020年度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于2月底完成股票购买,累计成交金额约为46.27亿元,占总股本的比例为0.316%。成交均价约为80.17元/股。

大金融的估值一直是市场的热门话题。 银行板块已经多数破净。 兴业银行3月31日收于每股15.91元,而其去年三季报的每股净资产达到23.38元,市净率仅为0.68倍。招商银行因为其零售银行的领先优势,市场给予了估值溢价,目前市净率约为1.4倍。

招行和兴业银行都在2月和3月出现一波下跌。招行1月曾经创出每股40.16元的 历史 高点,但3月19日最低跌至每股28.71元,区间跌幅达到28.51%。

值得一提的是,在增持后,招行和兴业银行的二级市场股价均有所企稳。3月25日至4月2日,招行股价温和上涨超过2%,同期兴业银行涨幅超过3%。

但增持更早的中国平安则没那么好运。3月以来,海外疫情不断升级,中国平安又遇到汇丰银行暂停派息的利空。3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最低跌至66元,上述2月底完成增持的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和长期服务计划最高浮亏率约为17.65%,最高浮亏金额超过8亿元。

从 历史 经验来看,大金融板块的贝塔属性较重,即大部分时候以跟随市场为主。但由于股息率较高、业绩可预见性等因素,更多受到长期资本青睐,且负面消息有时候会提供很好的买入机会。

最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中国平安。当年次贷危机爆发,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银行巨亏228亿,其A股股价一度跌破20元大关(不复权)。12年过去再回头看,当时的巨坑是中国平安12年长牛的起点。

否极泰基金总经理董宝珍 多次看好银行股,曾在2月下旬表示,银行股的确定性机会是100%。因为在中国,如果银行业都没有投资价值了,那整体的经济怎么可能好起来呢?做投资我们看重的就是,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永远是人性的一部分,不会改变。

3月中小创是 大宗交易 高折价率的主力, 机构席位买入多只 游戏 股

3月一共22个交易日,发生了2075笔大宗交易,成交金额480.50亿元。其中195笔溢价成交,299笔平价成交,1581笔折价成交。

3月31日大宗交易单日成交井喷,达到68.58亿元,占全月成交金额的14.27%。但当日溢价成交金额仅仅1120万元,占比0.16%,为当月最低。溢价成交最高的一天是3月23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14.51亿元,其中溢价成交8.74亿元,占比高达60.24%。溢价成交占比第二高的是3月11日,当天大宗交易一共成交38.46亿元,其中溢价成交20.78亿元,溢价成交占比达到54.03%。3月6日发生了35.45亿元大宗交易成交,其中溢价成交14.27亿元,占比为40.26%。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溢价大宗交易较高的交易日,往往市场表现偏弱。3月23日,沪指下跌3.11%;3月11日,沪指下跌0.94%;3月6日,沪指下跌1.21%。

3月溢价率最高的一笔大宗交易是3月9日的乐凯新材。当天乐凯新材以每股17.76元成交了75.13万股,成交金额为1334.31万元。买方为华泰证券北京西三环国际 财经 中心证券营业部,卖方为中金财富合肥长江中路证券营业部。乐凯新材3月9日收盘价为15.14元,溢价率达到17.31%。之后乐凯新材随大盘下跌,3月31日收于12.93元,接盘方被套27.19%。

折价交易是大宗交易的常态。3月一共有684笔大宗交易折价率高于10%,539笔折价率位于5%~10%之间。折价率不足5%的共有358笔。中小创是高折价率的主力。

从3月的机构专用席位的操作动向来看,万科A的交易金额较大,卖出61亿元,买入39亿元。从机构专用席位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深信服被买入10亿元,数据中心建设的光环新网被买入4.59亿元,比较明显的一个特点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从机构专用席位卖出居前的个股来看,万科A、紫光股份、正泰电器卖出金额居前,值得注意的是,多只医药股被机构卖出,虽然金额不大,如迪安诊断、济川药业、蓝帆医疗、人福医药等。

从机构席位买入个股来看,新基建的 深信服 、光环新网 分别获得10.68亿元、4.59亿元买入,还有就是多只 游戏 股被买入,如完美世界、昆仑万维、世纪华通、游族网络、巨人网络等。

3月融资余额下降404亿元,融资客狂买74只个股, 9只股融资余额一个月翻倍

3月A股市场震荡显着,上证指数下跌4.51%,振幅达14.84%。在市场动荡的大背景下,融资客也趋于谨慎。行业上,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农林牧渔一马当先。74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1亿元,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

Wind数据统计,截至3月31日,融资余额为10474.44亿元,相比2月28日减少了404.58亿元。

从行业来看,3月有6大行业实现融资净买入,分别是农林牧渔(64.67亿元)、建筑材料(4.90亿元)、钢铁(3.43亿元)、休闲服务(2.08亿元)、建筑装饰(1亿元)和纺织服装(0.40亿元)。

16大行业融资净卖出较多,均超过10亿元,其中电子、计算机和非银金融融资净卖出居前,分别达到84.92亿元、46.55亿元和32.42亿元。

方正证券研究报告指出,两融策略上,4月首选行业: 汽车 、工程机械、券商。 汽车 的支撑因素在于 汽车 销量增速降幅持续收窄,景气底部反弹上行,目前估值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汽车 消费刺激政策不断出台,成为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工程机械的支撑因素在于最艰难的时刻已过,后续将逐步边际改善。整体估值较低,安全边际较强。逆周期对冲基建政策加码在即,工程机械将受益。券商的支撑因素在于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整体估值合理,安全边际较高。证券行业进入监管红利释放期。

从个股角度来看,虽然两融余额相比2月末下滑,不过仍有562只两融标的实现融资净买入,其中有155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5000万元,74只超过1亿元。牧原股份和新希望3月累计融资净买入分别达35.40亿元和10.76亿元;烽火通信、隆基股份融资净买入均在5亿元以上;此外,正邦 科技 、通威股份、赢合 科技 、鱼跃医疗等13只个股融资净买入超过3亿元。

另外,从融资余额增长情况来看,有47只两融标的融资余额在3月增长超过50%,其中有9只增幅超100%。截至3月31日,汉缆股份的融资余额达2.3亿元,相比2月末增长了253.62%,增幅居于首位。另外,东湖高新、中通国脉、楚天高速等8只个股的融资余额在3月也增长了100%以上。

从融资净买入居前的个股来看,包括光伏板块头部企业 隆基股份、通威股份 ,另外低位股 中航飞机、紫金矿业。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2020年光伏电价政策正式落地。随着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价格下跌以及新增产能的释放,高成本产能将加速出清。我们认为,头部企业抗风险、运行周转能力相对较强,预计落后产能加速出清将优化行业格局、带来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主力资金逆势布局三类股:农业板块成吸金“黑马”, 市场质疑游资爆炒“金健米业们”

今年3月A股市场整体下跌,而主力资金在3月也采取了出货为主的策略。

据Choice数据统计,在今年3月的22个交易日里,出现主力资金净流入A股的只有5个交易日,且净流入规模都相对较小;其余17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其中3月9日、3月16日两个交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都接近千亿元。

具体到行业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5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28个申万一级子行业均呈现出主力资金的净流出,其中净流出规模最小的行业为休闲服务行业,而净流出规模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是电子、计算机、非银金融。

具体到个股上,据Choice数据统计,从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有多达3429只A股呈现出主力资金净流出。

其中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A股分别为京东方A、中兴通讯、TCL 科技 、中国平安、东方财富、科大讯飞等,其中京东方A的净流出规模超130亿元。这也与同期主力资金净流出规模最大的3个行业相对应,与此同时,这些个股期间内也都悉数下跌。

不过A股从来不乏局部机会。据统计,3月4日以来的20个交易日内,仍然有367只A股获得了主力资金的净流入,其中净流入规模排名居前的个股包括英杰电气、美尚生态、伊利股份、恒瑞医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最近农业股行情的发酵,市场上涌现出了以金健米业为代表的新“妖股”。

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4月2日收盘,今年3月下旬以来,金健米业已走出过7个涨停,在最近4个交易日,金健米业更是连拉4个涨停;此外,同期,农发种业、京粮控股等农产品涨价概念股也都已有3个涨停。

他认为,“炒股也要有点底线,在涉及民生的领域还是不能任由游资炒作。”另有投资者感受到,最近周围的朋友问粮价是否会上涨、是否要买米的声音有所增多。

历来,“妖股”的背后总不乏游资煽风点火。据公开信息显示,3月下旬来,金健米业已有7次现身龙虎榜。

据Choice数据统计,3月下旬来在龙虎榜买入金健米业次数较多的营业部包括,长城证券资阳娇子大道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东方财富证券拉萨东环路第二营业部、华鑫证券上海红宝石路营业部、华泰证券太原 体育 路营业部、国泰君安上海江苏路营业部、银河证券北京阜成路营业部等。

值得一提的是,从金健米业近年来的财报来看,游资的这番逆势炒作恐怕与其基本面关系不大。数据显示,从2007年以来的十多年间,金健米业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根据公司发布的2019年年报,2019年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再度为负值。如果不是总有非经常性收益“调节”利润,金健米业恐怕已成为退市对象。此外, 历史 上,金健米业还曾多次“跨界”其他行业,但大多已半途而废。

王亚伟、高毅资产、淡水泉调研忙不停, 行动目标大曝光

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进入密集期,从去年开始的 科技 股行情到目前也到了交卷时刻,此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机构开启了“云调研”模式,表现强势的 科技 股盈利能力如何?今年受疫情影响如何?这些问题都是焦点。

而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4月1日,近一月的机构调研次数为9775次,较前期下降了4869次,降幅为33%,其中创业板的调研次数为3148次,中小板调研次数为4572次。而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场调研1407次,从调研公司来看,近一月调研上市公司186家。值得注意的是,王亚伟等顶级私募频频现身上市公司调研。

另外在3月份,万达信息接待了包括安信基金、中银基金、中欧基金、招商基金等公募;此外私募领域,包括和聚投资、成泉资本、源乐晟资产、尚雅投资、景林资产、高毅资产等私募的调研。据了解,万达信息是国内领先的城市信息化领域软件和服务提供商,主营业务包括民生信息化和 健康 城市两大板块,业务辐射医疗、医保、医药、政务等多个行业。中国人寿自入主以来,对公司的业务、财务和管理层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梳理,当前公司各项调整已基本完成。

视觉:刘阳

排版:吴永久 杨诗涵

每日经济新闻

‘陆’ 今天股票大跌为什么是2009年2月18日的股票

央行挤压票据融资泡沫 三个月正回购放出天量

昨天,公开市场三个月正回购量猛增至1200亿元,创下了其历史最高纪录。市场猜测,央行此举可能意在通过微调短期流动性,适度平抑连月突飞猛进的票据融资。此外,这次巨额回笼只是结构性调整,并未改变资金宽松的局面,目前公开市场仍为向市场净投放资金。

央行昨天在公开市场选择对91天回购品种进行了正回操作,正回购量为1200亿元,为前次操作的2.4倍;收益率则为0.96%,与前次操作持平。

本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力度增加显然与到期资金大量释放有关。由于上一年央票的大量发行,本周到期央票和正购量合计达到了1565亿元,比前一周增加了1125亿元,为2月份的最大单周资金释放量。因此,公开市场有必要加大资金回笼力度以免流动性过度投放,千亿级正回购操作量并未超出市场的预料。

然而,这一平常的冲销行为可能蕴藏着另一层深意。本周公开市场使用的回笼工具为91天正回购,而此前公开市场通常选用7天和28天这两个期限品种来调节短期流动性的收放,一旦涉及一个月以上的资金调控往往选择直接发行三个月央行票据。

值得关注的是,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贷款迅猛增长,其中票据融资的增速最为显着。今年1月,在银行的信贷总额中,票据融资占比已由去年12月的30%猛增至41.59%,并且直接推动当月银行贷款创下1.62万亿的历史新高。

利率低是票据融资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与同期的短期贷款相比落差大,企业通过票据借贷的成本低,积极性高。另一方面,票据贴现率的市场化程度高,由于近期资金宽裕,加之竞争激烈,银行票据贴现率已低于其资金成本,企业可以在贴现利率与政策利率倒挂的情况下,从中无风险套利。

尽管目前关于巨额票据融资增长的争论仍在持续,但是如何确保银行信贷在年内实现持续均衡地投放,则是事关今年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的关键。从技术上看,确保票据融资的正常增长无疑要从资金供给和资金价格两方面入手。票据贴现期限通常较短,基本上在3至6个月以内。因此,在央行的操作工具中,3个月央票和正回购则是比较“对症”的工具。其实,从本月初开始,3个月央票的发行节奏已经悄然加快,由原先的两周发行一次,转变为每周发行。一些业内研究人士认为,如果公开市场持续加大这一期限资金的回笼力度,必然将推动资金价格水平上升。一旦贴现率回复到银行的资金成本之上,将有效抑制企业套利行为,挤压票据融资中的泡沫成分。

虽然本周公开市场加大资金回笼力度,并且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三个月期限资金回笼,但这只是结构性的微调,并未改变整体资金面宽松的大局。从今年年初至今,公开市场仍然向市场净投放资金,资金净投放量约为2600亿元。(上海证券报)

1月大小非减持比重创近三个月新高

A股大盘开年后的持续反弹既对场外资金产生了强烈吸引,也为仍持“落袋为安”观念的大小非提供了套现的良机。尽管1月两市解禁、实际减持的大小非数量分别比去年12月下降了36.1%和30.7%,但当月大小非减持量占两市总成交量的比重却创下近三个月的新高。

平稳度过了去年12月的解禁“洪峰”,今年1月沪深市场面临大小非解禁总量的压力大幅减轻,但解禁小非的比重显着增大。

根据中登公司按月披露的股改限售股解禁和减持情况,1月两市合计解禁大小非80.48亿股,比前一个月显着减少36.1%。其中大非解禁54.42亿股,占比67.6%;解禁小非达到26.06亿股,创下自中登公司披露该数据以来的最高水平。

26.06亿股小非“出笼”的1月,恰逢股指自6124点调整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波反弹,当月上证综指在流动性充足、经济预期转暖、投资信心恢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创出9.33%的涨幅,一度逼近2000点大关。数据显示,1月大小非实际减持5.7亿股,环比减少30.7%,其中小非减持2.68亿股,占比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个月大小非减持总量显着下降,但其减持力度并未同步减轻。根据中登公司数据,1月沪深总成交量为2039.74亿股,环比减少超过四成,而当月实际减持大小非数量占总成交量的比重达到0.28%,比去年12月的0.24%高出0.04个百分点,也高于11月0.26%的水平。

截至上个月月底,两市累计产生股改限售股数量达到4685.35亿股,存量未解禁股改限售股为3228.90亿股,股改以来沪深累计解禁1444.80亿股,占比30.84%;累计减持292.80亿股,占比20.27%。

自中登公司2008年6月开始按月披露大小非解禁、减持情况以来,近8个月内两市累计解禁的股改限售股达到631.45亿股,实际减持47.24亿股。

本月,两市解禁股改限售股总量将再度反弹,西南证券数据显示,本月股改限售股解禁额度为1532亿元,环比增加134.97%;当月限售股解禁总额度1652亿元也比1月份增加134.33%,其中仅招商银行(600036)解禁的大小非额度就将占到全部限售股解禁额度的38%左右。

市场人士认为,本月大盘量价齐升的反弹无疑会加大大小非套现的意愿,但由于市场还比较看好这轮反弹的持续性,部分股改限售股股东也存在明显的惜售心态,在目前流动性充裕的市场环境下,本月大小非的释放不会对盘面造成很大影响。(上海证券报)

年报将至 39家公司高管及其亲属“准点出货”

乘着大盘回暖,同时也可以避开年报、业绩快报等敏感时期,不少上市公司高管纷纷买卖自家公司股票。统计数据显示,2月2日至13日,共有39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及高管亲属买卖自家公司股票总计98笔,其中减持占了绝大多数。

不仅交易频繁,而且不少中小板公司高管抛售套现的数额惊人。路翔股份董事郑国华于2月12日减持120万股股份,成交价13.35元/股,套现金额在1602万元左右。同样,恒宝股份的江浩然以及恒星科技的谢富强、谭士泓也在近日套现了上千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中小板高管套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盘最近回暖、个股升温,上市公司高管逢高减仓。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年报披露工作的推进。

根据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上市公司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的股票,同时,在对本公司股票交易价格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项发生之日或在决策过程中,至依法披露后2个交易日内,董监事高管也不得对自家股票进行买卖操作。此后,这一规定的适用范围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买卖本公司股票行为的通知》中又被推广至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配偶。

从目前年报披露情况来看,自今年1月20日永新股份率先披露中小板2008年年报之后,中小板公司的年报披露频率较慢。根据预约时间表显示,主要集中在3月、4月期间。由于年报前30日内,买卖自家公司股份有限制,因此不少上市公司高管赶在目前这个时间段买卖股票。

以恒星科技的减持为例,该公司的年报披露时间预定为3月10日,所以2月10日之后,公司的董监事、高管就不能买卖公司股份了。因此,公司董事谢富强、陈丙章、谭士泓分别在2月2日至6日期间通过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减持了大量上市公司股份。

“再加上近期市场情况也不错,因此上市公司高管如果想减持的话,就要抓紧年报披露前的这段日子了。”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上海证券报)

标准普尔500指数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因投资者对全球经济前景感到担忧,美国周二大幅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今日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原油期货大幅下跌,三月份交割的原油合约下跌了6.8%,报收每桶34.95美元。油价在过去三个月里共下跌了36.4%。

黄金期货上涨了2.7%,报收每盎司967.50美元,盘中最高涨至970.50美元。四月份黄金期货今年迄今共上涨了9.4%,过去三个月里共上涨了30.3%。金价的上涨反映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而选择安全度较大的投资。

主要股指盘中创自去年11月以来新低。

今日波动性指数自一月份来首次恢复到50以上的水平,当前上升17%,至51。该指数通常被人们称为恐惧指数,该指数在去年10月曾达到89.5。

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纽约2月份制造业指数(773.217,-25.45,-3.19%)从1月份的-22.2下跌至-34.7,创自2001年开始编纂这一指数以来新低。这一数据说明美国经济衰退正在进一步恶化,投资者还担心美国最新的经济刺激计划不会在短期内产生效果。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日本上一财季GDP按年计下降了12.7%,创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来最大降幅。

标准普尔500指数自去年11月21日创下熊市低点后首次跌破800点大关。

美国银行下跌了10.2%,摩根大通下跌近9%,富国银行下跌了7%以上,KBW银行指数下跌了7.2%。

Miller Tabak & Co。市场分析师丹-格林豪斯(Dan Greenhous)表示,“银行业的问题仍未解决,企业盈利能力在下降,我们在近期看不到有什么力量能够扭转这一趋势。”

他表示,“我认为当前股价并没有充分反映出2009年恶劣的经济形势。”

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了297.81点,至7552.60点,跌幅为3.79%;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37.67点,至789.17点,跌幅为4.56%;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了63.70点,至1470.66点,跌幅为4.15%。

上周,由于投资者担心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方案和银行救援计划可能无法扭转美国经济的下行趋势,美国股市震荡收跌。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均下跌5%左右。

周二最值得关注的消息是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GM)和未上市公司克莱斯勒(ChryslerLLC)向美国政府递交的复苏计划,这是其获得数十亿美元救命钱的前提条件。据《华尔街日报》报告,前Lazard银行家荣-布鲁姆(RonBloom)有可能被任命为政府顾问组成员,而他对汽车制造商的态度向来非常强硬。

另外,戴姆勒(Daimler) (DAI)报告第四季度亏损19亿美元,部分原因是其所持的克莱斯勒股权价值严重缩水以及梅赛德斯-奔驰销售业绩急剧下滑。

汽车制造商必须在美东时间今天下午5点前(北京时间次日早上6点前)提交自己的复苏计划。

沃尔玛(WMT)公布第四季度财报,其盈利表现略好于预期,但全年财测数字却未能达到预期。该股上涨了3.3%。

亚洲股市在香港及中国银行股的拖累下下跌,其中日经225指数收盘时下滑1.4%,上证综合指数重挫2.9%。

外媒诬称中国操纵统计数据 制造经济反弹假象

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

部分外国学者机械片面的理解导致站不住脚的判断

问:最近,我在路透社网站上看到了一篇题为“中国统计数据迷雾重重经济学家不知所措”的评论。作者引述了多位西方学者的言论,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被“官方操纵”,目的是“保持社会稳定”。文中还引述了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一位学者认为中国官员在向下调整数据,为2009年下半年制造一种相对强劲的数据反弹效果;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中国官方在向上调整数据,他们认为,2008年12月中国的发电量同比下降了7.9%,工业产出的增长率也在下降,所以,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不可能带来GDP6.8%的“强劲”增长。这篇文章也给一些读者带来了“重重迷雾”,请你们对这个“评论”做一些评论。

答:这些学者在对中国的统计指标、统计方法、统计制度以及现实的经济活动缺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贸然做出“官方操纵”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这不但影响他们自己对中国经济增长实际情况的真实判断,也对世界上关心中国经济增长的人们形成误导。

问:对统计局发布的发电量与工业增长的数据提出非议,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工业电力消耗与工业增长之间到底有什么关联?

答:一些学者对于工业电力消耗和工业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是机械的。

在我国,工业确实是电力消耗最大的部门,2007年工业的电力消费量占全部电力消耗量的75%。但在工业部门中,各个行业电力消费情况是不同的。除电力部门外,电力消耗占工业部门总消耗的比重最大的三个部门分别为: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1%)、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

在全球金融危机下,这些正是受到冲击最大的行业,如冶金行业去年11月的增长率为-4.8%,12月转为增长0.8%;有色金属行业的增长率分别为2.3%和9.5%,石化行业为0.9%和4.4%。这些行业的增长所受到的影响在11月份表现得最为明显,12月份虽然有所回升,但除了有色金属行业外,增长率仍然偏低。相对于这些重化工行业,我国的低能耗行业也受到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但从整体上看,所受的影响要小于重化工部门。这就是我国发电量在下降,但工业仍然保持增长的基本原因。

问:去年四季度的工业增长率确实很低,如此低迷的工业能支撑6.8%的GDP增长率吗?

答:2008年四季度6.4%的工业增长率反映的是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增长率,即主营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的增长率。虽然它反映了工业增长的趋势,但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工业增长。

从国民经济的其它行业来看,并没有都出现大幅度下滑,有的行业增速还出现了近两年来的新高。从分季不变价增加率来看,农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达到7.2%,比2008年三季度提高了1.6个百分点,达到2007年和2008年两年来季度增速的最高点;建筑业增速在2008年四季度为8.6%,比三季度提高了4个百分点,也达到了2008年年内的新高;批发和零售业2008年四季度的增速为15.2%,也是自2004年以来除2008年三季度以外的最高增速;金融业2008年四季度增速为15.0%,比三季度提高了4.4个百分点。

从2008年数据来看,上述四个行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达到了30.3%,在2008年四季度6.8%的经济增长中,这四个行业的拉动率为3.1个百分点。因此,仅仅根据工业增长下滑来否定整个中国经济增长是站不住脚的。

不能低估国内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问:一些学者非常重视评估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他们是不是低估了国内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答:是的。中国经济增长是靠“三驾马车”拉动,而不是仅仅靠出口驱动的。我们可以具体分析一下三个方面的情况。

去年四季度,我国的进口和出口都有所下降,但由于前一段时间我国企业为应付原材料的涨价,积累了大量库存,因此在出口小幅下降时,进口却是大幅下降的,这样我国的顺差反而是提高的,达到了1145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0.5%,如果扣除掉汇率和价格上涨因素,上涨幅度至少在15%以上。

再看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年本轮经济周期以来,投资拉动一直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从2003年至2007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实际增长一直保持在20%以上,大约在GDP增长率的两倍左右。但是到了2008年四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名义同比增长率虽然还保持了22.6%,但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率只达到16.8%,这和6%左右的GDP增长率是基本呼应的。

最后看看消费,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名义增长20.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达到17.2%。虽然我国目前没有按季度公布支出法的GDP数据,但是从最终需求上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下降,净出口和消费增速却在上升,尤其是消费的增长仍然相当强劲,从这些变量与支出法GDP中的有关变量的联系看,如果利用支出法计算GDP增长率,结果可能还会略高于用生产法得到的结果。

客观准确的统计数据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问: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不时听到对我国统计数据的批评,时而说高估,时而又说被低估了。作为研究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的学者,你们怎么看待这些批评?

答: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由计划体系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中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也由传统的MPS体系转变为市场经济国家共同使用的SNA体系。反映在对经济总量的统计上,就是GDP核算代替原来的工农业总产值统计和MPS体系的国民收入统计。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官方统计尤其是宏观经济统计数字,已经越来越多地在宏观经济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如果说这些数据是“官方操控”的,那么建立在这种虚假数字上的宏观调控也是脱离实际的。但事实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决策,从整体上看是科学、合理和正确的,这本身就说明我们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数字依据在不断发展完善,对经济运行的描述越来越客观。现在,以官方统计反映的中国综合实力、人民生活和国际地位的变化,已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如果中国在经济遇到困难时就“操控”统计数据,那么每次“失之毫厘”,加起来就会“谬以千里”,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统计部门的独立性不断增强,不但需要满足政府在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制订政策和管理的需要,还要满足企业、学术机构、个人和国外的各方面的需要,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决策所依据的统计数据,和社会上广大统计用户所得到的数据是一致的。如果政府和企业得到的数据是不一致的,即政府得到的是真实的数据,企业得到的则是“操控”的数据,政府的宏观决策就会和企业的整体预期产生背离,就不可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

我们认为,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政府部门所公布的经济统计数字,反映的各个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平衡关系是清晰的,在总体上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形势。中国的政府统计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独立性和透明度都有很大的提高,为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广大社会用户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服务,这也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民间研究能力不断提高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我国的政府统计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如从GDP核算本身来看,我国以生产法计算的GDP统计已经相当完善,进度和年度数据都是用生产法公布的,但是以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目前还只能提供年度数据。我们对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分析在口径上和生产法GDP是有差异的,这就影响了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经济增长进度研究。国家统计局已经表示,要尽快地将季度支出法GDP核算加以完善并且公布结果,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人民日报)

‘柒’ 在股市中,大小非是什么意思,它是一种政策还是股市里的什么

给您最全的解释:

大小非 (非流通股 non-tradable share)
非是指非流通股,即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小:即小部分。小非:即小部分禁止上市流通的股票(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一年以后也不是大规模的抛售,而是有限度的抛售一小部分,为的是不对二级市场造成大的冲击。而相对较多的一部分就是大非。)。反之叫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因为大非一般都是公司的大股东,战略投资者。一般不会抛;)。 解禁:由于股改使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即解禁(解除禁止)。“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场的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完全变成了流通股。
非流通股可以流通后,他们就会抛出来套现,就叫减持。通常来说大小非解禁股价应下跌,因为会增加卖盘打压股价;但假如大小非解禁之后,其解禁的股份不一定会立刻抛出来而且如果市场上的资金非常充裕,那么某只股票有大量解禁股票抛出,反而会吸引部分资金的关注,比如氯碱化工年初的时候有大量大小非解禁股份上市,从解禁当日开始连续放量上涨!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
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不过,经历去年的股改洗礼,越来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经或即将解禁流通,这些大股东们增持还是减持公司股票,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大小非的由来
当初股权分置改革时,限制了一些上市公司的部分股票上市流通的日期。也就是说,有许多公司的部分股票暂时是不能上市流通的。这就是非流通股,也叫限售股。或叫限售A股。其中的小部分就叫小非。大部分叫大非。
2月,3月,4月解禁股流通,大小非总量有多少?
2007年1月1日 601939 建设银行解禁27亿股,流通盘增42.86%,吸钱约275亿
2007年1月5日 601988 中国银行解禁12.857亿股,流通盘增24.69%,吸钱约80亿
2007年1月6日 000069 华侨城A解禁5556万股,流通盘增11.34%,吸钱约30亿
2007年1月9日 601628 中国人寿解禁4.2亿股,流通盘增46.67%,吸钱约240亿
2007年1月9日 601088 中国神华解禁5.4亿股,流通盘增42.86%,吸钱约340亿
2007年1月24日 600739 辽宁成大解禁1.1578亿股,流通盘增15.77%,吸钱约50亿
2007年2月1日 601006 大秦铁路解禁9.09亿股,流通盘增42.85%,吸钱约170亿
2007年2月3日 601857 中国石油解禁10亿股,流通盘增33.33%,吸钱约290亿
2007年2月5日 601166 兴业银行解禁17.7亿股,流通盘增253%,吸钱约880亿
2007年2月18日 601111 中国国航解禁3.5亿股,流通盘增27.15%,吸钱约100亿
2007年2月27日 600036 招商银行解禁11.576亿股,流通盘增24.57%,吸钱约460亿
2007年3月1日 601318 中国平安解禁19.63亿股,流通盘增243.85%,吸钱约2050亿
2007年3月4日 601390 中国中铁解禁14亿股,流通盘增42.86%,吸钱约90亿
2007年3月5日 000878 云南铜业解禁1.743亿股(成本9.5元),流通盘增47.76%,吸钱约60亿
2007年3月31日 000858 五粮液解禁3.796亿股,流通盘增26.36%,吸钱约130亿
2007年4月27日 601398 工商银行解禁9.615亿股,流通盘增10.47%,吸钱约80亿
2007年4月28日 601998 中信银行解禁5.17亿股,流通盘增29%,吸钱约47亿
2007年4月30日 601600 中国铝业解禁24.915亿股,流通盘增217%,吸钱约850亿
2007年5月12日 600000 浦发银行解禁3.173亿股,流通盘增8.97%,吸钱约160亿
2007年5月16日 601328 交通银行解禁32.77亿股,流通盘增146.7%,吸钱约480亿
2007年5月19日 600050 中国联通解禁10.598亿股,流通盘增11.3%,吸钱约100亿
2007年5月25日 600519 贵州茅台解禁4719万股,流通盘增11.57%,吸钱约80亿
2007年5月30日 600150 中国船舶解禁2415万股,流通盘增17.9%,吸钱约45亿
2007年6月5日 000878 云南铜业解禁3500万股(成本9.5元),流通盘增6.49%,吸钱约12亿
2007年6月6日 600015 华夏银行解禁5.1亿股,流通盘增30.27%,吸钱约100亿
2007年6月23日 600016 民生银行解禁16.3亿股,流通盘增11.26%,吸钱240亿
2007年6月26日 601919 中国远洋解禁5.35亿股,流通盘增28.03%,吸钱约180亿
2007年7月12日 601168 西部矿业解禁12.51亿股,流通盘增28.03%,吸钱约370亿
2007年8月11日 002024 苏宁电器解禁3.82亿股,流通盘增39.13%,吸钱约230亿
2007年8月15日 600030 中信证券解禁4.937亿股,流通盘增17.68%,吸钱约450亿
2007年8月19日 600019 宝钢股份解禁31.449亿股(国有减持上限),流通盘增56%,吸钱约480亿
2007年9月19日 601169 北京银行解禁6.684亿股,流通盘增74.27%,吸钱约120亿
2007年10月10日 600028 中国石化解禁43.351亿股,流通盘增51%,吸钱约880亿
2007年10月24日 600104 上海汽车解禁16.3亿股(国有减持上限),流通盘增99.1%,吸钱约350亿
2007年11月21日 600837 海通证券解禁6.446亿股,流通盘增551%,吸钱约320亿
2007年12月2日 000898 鞍钢股份解禁5.268亿股(承诺减持上限),流通盘增41%,吸钱约130亿
2007年12月27日 000002 万科A 3.225亿股解禁 流通盘再增5.92%,吸钱约90亿
2007年12月27日 600717 天津港 1.449亿股解禁 流通盘增20%,吸钱约30亿
2007年12月28日 601808 中海油服解禁27亿股,流通盘增41%,吸钱约36亿
2007年12月31日 600500 中化国际 1.2577亿股解禁 流通盘增24.4%,吸钱约23亿
深圳证券交易所(下称“深交所”)最近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自第一笔解除限售以来的不到2年里,深市主板超过四成的解除限售股份已被减持,累计成交额超过1000亿元。深交所表示,尽管“大小非”减持并非导致去年以来市场深幅调整的主因,但应当提前应对将于2009年到来的“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
自2006年8月第一笔解除限售至今年4月24日,深市主板解除限售股份共计193.86亿股,减持82.66亿股,占解除限售总额的42.64%,累计成交金额1006.37亿元。截至今年4月,深市共有335家上市公司的股份解除限售,在二级市场出售股份的上市公司,占解限上市公司的87.16%。其中,持股5%以上的股东出售20.7亿股,占总减持额的25%。从时间分布看,“大小非”股东减持主要在去年,共减持67.78亿股,占总减持额的82%。
深交所对主板的分析发现,作为产业投资人的“大非”倾向于持有股份,而作为财务投资人的“小非”以股权投资盈利为目的,基本上不打算长期持有,是减持的主要力量。超过60%的上市公司的“小非”减持数量达到解限比例的50%以上,有39家上市公司的“小非”已将解除限售股份全部售出。
从月度来看,减持股数最高的去年4月共计减持13.32亿股,当月也是深证综指涨幅最大的一个月,上涨33.63%;减持股数占市场总成交比例最高的是去年12月,占总成交量的1.184%,而当月深证综指上涨17.04%。平均而言,每月减持股份总量占交易总量的比例为0.538%。因此,“大小非”通过减持股份卖出的数量十分有限,不是导致当前股市下跌的主要原因。
尽管深交所不认为“大小非”减持导致去年以来的市场深幅调整,但其在报告中仍警告说,由于“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在明年才真正到来,因此有必要未雨绸缪地应对未来“大小非”解除限售高峰期。深交所预计,剔除因非公开发行、增发而导致的新限售股,深市主板今年因股改产生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为225亿股,比去年增长53.06%,明后两年的解禁规模分别为412亿股和136亿股,2011年为149.8亿股。
为消除市场对“大小非”减持的盲目恐慌情绪、增加透明度,报告建议通过深交所网站披露“大小非”解限、减持总体情况。其中,通过大宗交易系统成交的,按大宗交易相关规定进行披露;通过二级市场减持的,主板上市公司与中小板上市公司可分别披露。
大小非解禁的影响
分析人士认为,解禁潮是否会影响股市关键要看市场总体趋势,一旦股指上涨过快,再加上周边市场尤其是美国经济走势并不乐观,大小非解禁的负面影响会被放大。
尽管"大小非"经历了股改送股的成本付出,但其购入成本仍然极低,即便按照暴跌后的市价套现,依旧能获得暴利。因此市场很难准确估量解禁后的套利冲动。
对今年而言,"大小非"解禁对A股市场阶段性的资金供求面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影响。总体而言,不会对资金供求面的总体格局产生根本性影响。若市场正处于平衡市格局或偏弱市格局,则可能给市场阶段性走势产生负面影响。
对个股而言,获得流通权既可能带来投资机会,又可能带来回调风险,投资者应区别对待。在市场总体趋势向好时,若公司基本面较优秀,则限售股很可能带来投资机会。这是因为在限售股解禁前期,因投资者心理压力,股价往往会出现调整。而一旦解禁之后,优质的基本面容易吸引更多的资金关注,股价可能被推高;若市场总体运行趋势偏淡,且公司基本面乏善可陈,则限售股解禁很可能带来显着回调风险。

‘捌’ 什么包括股东增减持和高管增减持股票

增持和减持是大家在股市中比较长见到的两个概念,那么增持和减持分别指的是什么呢?最近,很多的朋友也是在向我咨询关于增持和减持的相关内容。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人员无疑是最熟悉上市公司基本面情况,最了解上市公司所属行业动态的一个群体,他们往往会对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情况做到先知先觉。
增持
高管增持事件是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自有资金在二级市场增持自己公司的行为。
据数据显示,自11月1日-11月8日(以变动截止日期为准),沪深两市的高管增持交易共发生44笔,主板增持公司为13家,其余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
有机构认为,高管大额增持通常意味着其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或者认为公司股票受到低估,同时改善了市场对于上市公司的预期。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通常能够显着地跑赢市场。
增持须在两个交易日内公告
根据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发生变动的,应当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2个交易日内,向上市公司报告并由上市公司在证券交易所网站进行公告。因此,可以把公告日作为研究高管增持的关键时点。
在大部分年份,高管增持的股票在公告前60个交易日到实际增持日相对于同市值的股票具有明显的负超额收益,平均跑输4%左右。
高管增持在公告日至公告日后50个交易日有超额收益
无论是否剔掉当日涨停和停牌的股票,高管增持在公告日T+1至公告日后50个交易日有明显的正超额收益。除2008年以外,其它年份高管增持的股票相对于同市值的股票超额收益在1%到8%之间,这也是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区间。
减持
高管减持是指上市公司的高管在二级市场卖出自己公司股票的行为。

与股票每月增减持数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股票数据哪个准 浏览:693
京东方股票最新排名 浏览:15
深证交易所股票退市条件 浏览:931
股票相对强弱平均指标 浏览:429
股票软件指标运用 浏览:560
买了退市风险股票 浏览:295
股票资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吗 浏览:228
八菱科技股票代码 浏览:574
股票投资公司黄页 浏览:362
股票做差1分钱赚钱 浏览:328
北京绿涯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735
股票的现金选择权是什么意思 浏览:946
股票提现到账多长时间到账 浏览:850
股票销户的多长时间 浏览:28
股票账户买国债收益怎么样 浏览:744
股票发行是筹集资金 浏览:928
怎样更改股票看盘软件上的参数 浏览:282
股票交易软件图解 浏览:918
四川双马网易版股票历史交易数据 浏览:282
一只股票会一只停牌么 浏览:534
© Arrange www.nalinmakar.com 2012-2022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