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华尔街是如何崛起的
华尔街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在这三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有四大因素决定了华尔街的命运。
三、创新
简单说有四大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理念创新与主体创新。
四、黄金
作为一个偶然因素,加州金矿的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全世界资本对华尔街的信心,也部分加速了华尔街的金融帝国进程。
华尔街的崛起,一方面依赖于美国的历史机遇和经济腾飞,另一方面,创新为华尔街提供了内在动力。
微信号:认知升级内参
② 读《伟大的博弈——华尔街的历史》
即使身为一个普通大众,“华尔街”三个字对于我来也是如雷贯耳。世界金融的中心,数不清的经纪公司与投资机构,巨额股票交易等等,这些都是我从电影 《华尔街之狼》 中的直观印象。不久之前,我恰好看到了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的历史》 这本书,就想着从中窥视一下这个心目中在世纪经济市场上的庞然大物。
首先,不得不说新阿姆斯特丹(后改名为纽约),荷兰殖民者在踏上这块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明确了他们了目标——赚钱。作为一个港口城市,这里充满着无数的商机, 面粉、奴隶、 木材和无数其他商品,都可以与北欧以及地中海、西印度甚至印度洋更大的范围内寻找 低买高卖 的机会。 这种无处不在的商业精神以及只对钱感兴趣的传统,为华为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在美国建国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证券市场开始活跃。一批专业的经纪人出现在这个地方,他们需要一个交易场所,于是他们签订了着名的 《梧桐树协议》 ,也建立起了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华尔街的雏形。于是,故事也就开始发展了。
十九世纪的早期,伊利运河修建成功,使得纽约一举成为美国的经济中心。也引发了对运河概念股的狂热投机,在这个牛市中,出现了华尔街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投机者 雅各布·利特尔 (a.k.a大熊星),他通常在市场行情下跌的时候进行操作,喜欢赌股价的下落。他的成名之作是莫里斯运河股投机案。但真正的大牛市的到来是源于安德鲁·杰克逊政府的金融政策:尽快还清国债,关闭第二合众国银行。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在证券市场上,证券的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因此证券价格被大大抬高。然后,就在牛市势头正旺的时候,一场大火烧袭了纽约(1835/12/16),商业中心成为了废墟,导致了许多公司与个人的破产。好在此时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经过短暂的调整后,纽约的经纪业很快开始重回正轨。中国有句老话,“成也萧何败萧何”,美国股市的首次大熊市也来源于杰克逊政府,其在1836年实施《铸币流通令》后,大量实力弱的银行倒闭破产,国内外资本的减少,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大萧条。但也是这个时期,"华尔街"作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代名词进入美国人的字典。
对于提到的投机,在早期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证券市场缺少监管,市场上的股票交易,更多的是投机商以及腐败政府的一种投机活动。真正的 投资 要到美林公司的出现才成为华尔街上的主流。这是我之前没想到的,但是确实如此,在没有法律法规的监督下,人类的贪婪本性就会暴露出来,人们遏制不住得挖空心思,竭尽手段去获得巨额的暴利。
19世界30年代,铁路的大力发展使货运的成本得到了大大的下降,贸易发展同样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融资,于是铁路证券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华尔街的主流,在1835年到1850年,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铁路从3只剧增到38只。与运河的建成相类似,铁路证券也成为了华尔街新的投机工具。还是利特尔,通过卖空明面上的伊利铁路股票,而到履约日通过可转换债券平了仓,赢取了对手们口袋里的大量金钱。
同时期,电报的发明也对整个美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早期,落后的远距离通信(旗语)使得华尔街的人总能在情报上获得优势,通过信息不对称,他们总是能去其他城市(比如费城)的交易所小赚一笔。但此时,至少这些交易所还保持着其各自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当19世世纪50年代,电报真正被发明出来后,确保了纽约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由于金钱集聚的趋势)。
1849年,加利福尼亚淘金热。大量黄金的开采并流入市场,扩大了货币供应并强有力地支撑了美元,经济也在黄金的带动下迅速地繁荣起来(当时的 金本位制 )。经济的蓬勃发展也活跃了证券市场,大量的新股票参与到了这个市场当中。股票发行数的增多,投机的案例层出不穷,使股票的交易量大大增加,整个华尔街喜气洋洋。可是好景不长,1857年中期,经济开始显出衰退的迹象。黄金的产量趋于平稳,其他国家与地区的恢复使得美国的出口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在夏季与早秋,资金流出了纽约的银行,这导致纽约的资金供应非常紧张,崩溃从脆弱的经纪商与投机商开始,一步步席卷了整个金融市场。当时,由于破产留下的债务高达1.2亿美元,这在当时就是个天文数字。1857年的华尔街是萧瑟的,大量的人黯然离去,但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契机,新鲜血液的注入,将给华尔街带来不同凡响的能量。
1857-1867年间,美国经历了它历史上最大的创痛-南北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100年中人类最大的军事冲突, 它的规模和破坏力都是此前人类无法想象的, 而同样影响深远的是, 如何满足这第一场现代意义上的战争的巨额资金需求, 也为此后的战争融资提供了经典的范例。
战争实际上就是经济的比拼,长远来看,经济占优的一方总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传统上,政府为战争进行融资, 主要依靠征税和大量印钞, 这是南北方政府都想到并做到的。但华尔街上年轻的银行家-库克为北方政府...革命性地通过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 ...战争后期, 库克出售国债的速度已经超过北方政府为战争花钱的速度。 而与此同时,严重依赖发行纸币支付战争费用的南方政府,此时的通货膨胀率是战前的9 000%。 同时,大量印钞使黄金自然地从流通中消失(格雷欣法则)。华尔街上又开始了新的投机——黄金投机。
战争使大量的资金流入诸如铁路、 钢铁厂、 纺织厂和军工厂等公司, 而这些公司产生的利润将流入华尔街,与此同时这些公司也要从华尔街获得急需的资本。
于是华尔街历史上最繁荣的牛市即将开始。
华尔街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 仅次于伦敦证券市场。新的交易所与交易系统使得交易量大大增加。据估计,到 1865 年,华尔街的年交易量已达到了空前的 60 亿美元。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纽约变得前所未有的繁荣,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浮华世界。
显然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对后影响深远的人,但不得不提在这些历史巨人当中依然算是傲视群雄的人——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尔特(Cornelius Vanderbilt) 。 他既不是一个经纪人, 也不是银行家, 他从来不做投机活动, 甚至基本上不涉足华尔街。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后 15 年里,他成了这场大博弈的最重要的参与者。这里主要提一下其主要事迹:哈德逊股票逼空站与哈莱姆股票逼空战。
范德比尔特希望在铁路之间寻求妥协, 以维持价格同盟。而控制伊利铁路的德鲁集团(丹尼尔·德鲁和两个年轻人-杰·古尔德与詹姆斯·菲斯科)对铁路运营毫无兴趣、 一心只想靠操纵股市大发横财。于是两者之间围绕着伊利铁路控制权的遭遇战就此展开(1867--1869)。
在这场战争中,也充分显示了当时美国政府的腐败。两方分别贿赂法官为自己签署有利而限制对方的的条令,以操纵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
结果是德鲁集团通过可转换债券和印制新的股票,赢得了范德比尔特700万美元后逃往新泽西。
第二次,在古尔德和菲斯科入主伊利铁路后,他通过一个做空陷阱,使德鲁损失了130万美元,破灭了德鲁以往不可战胜的神话,也将属于他的时代抹去了。
这两次投机案,让华尔街的经纪商们意识到一个规范性的法律对于证券市场是多么的重要,他们提出了5条建议实施的法律——这是如今美国《证券法》的基础。但在当时,纽约立法机构不可能主动改革这样一个能为其会员源源不断带来巨额灰色收入的体制。痛恶于市场本身监管缺失以及政府不作为,华尔街自身也开始着手实施一系列改革。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公开交易所开始了合作,于1868 年 11 月 30 日第一次颁布了要求所有在交易所拍卖的股票进行登记,并且任何新股发行都必须提前30 天通知交易所的监管条例。其后,监管条例在在数目上逐渐增多,而且在执行中也越来越严格,华尔街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得益于此,华尔街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迅速繁荣起来。
1869年9月,美国爆发了历史上着名的黄金操纵案。华尔街新生代投机家古尔德和菲斯科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是前无古人,也是后无来者的:他们试图操纵黄金市场。
刚结束南北战争后的美国,还没有实施金本位制 ,金币和绿钞同时可以流通,但是由于"劣币驱除良币", 人们很自然地选择使用劣币--绿钞 , 而黄金几乎立刻从流通领域彻底消失。在当时的黄金市场上, 只需要交纳少量保证金就可以购买数额很大的黄金,这种杠杆效应使得黄金投机成为了最危险, 但同时也是回报最为丰厚的投机活动。于是古尔德计划买断纽约黄金市场的所有黄金供应。
在计划过程中,他通过他人结识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来促使保证联邦政府对于黄金市场的干预。
计划进行的很顺利,通过囤积操作,他们成功地控制了数倍于纽约黄金供应量的黄金合同,黄金价格扶摇直上,给美国经济和华尔街带来了巨大的混乱。格兰特总统醒悟过来,他及时下令干涉黄金市场,结束了这场金融噩梦。同时也让美国政府意识到金本位制的重要性,他们在十年后回归金本位制。
1873年,以股市崩溃(也影响到了欧洲市场)为导火索,美国开始了长达6年的经济萧条期。
股市周期性的崩溃,虽然对经济打击不小,但是也将经济芳容时期积累下来的泡沫挤出了经济循环之外,使得经受了考验的经济体变得更加健康,增强了免疫力。
19世纪最后二十年,美国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化进程。使得到1990年,工业股票迅速成为华尔街的股票主体。
这个时期有一个重要的人物——J·P·摩根,他作为华尔街新一代投资银行家的代表,信奉诚信为本的理念,重塑了华尔街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使得华尔街在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注:摩根创立的摩根银行从那时起到现在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1895 年,发生了一个非凡的事件,黄金从国库大量外流。原因是美国国会于1887通过法案, 允许更为自由地将白银铸币, 并规定了银币和金币的价格比,又由于西部地区以空前的速度开采白银, 白银的供应量随之激增, 导致白银开始逐渐贬值。按照"劣币驱除良币"的原则,人们将黄金藏匿起来。于是,黄金开始不断流出国库。在1893 年市场崩溃的打击下,形势迅速恶化,流出国库的黄金如滚滚洪流,并被整船整船地运往欧洲。1895 年的 1 月, 美国国库只剩下了价值 4500 万美元的黄金, 不到一亿美元法定黄金储备量的一半。
时任美国总统克利夫最终向摩根伸出了求援之手。摩根和他的同伴成功地为美国在欧洲筹集了一亿美元的黄金储备, 同时摩根使出浑身解数, 使用各种金融操作手段,使黄金不再源源不断流向欧洲。终于,到 1895 年 6 月, 美国国库的黄金储备稳稳地停在了一亿美元之上。 这样, 摩根凭借他无人可及的影响力和非凡的智慧, 独臂擎天地挽救了美国, 使其免遭一场金融灾难。 这一刻, 华尔街凭借自己的力量, 真正地成为了一个世界巨人。
19 世纪的 90 年代也是华尔街的转型期。1892 年,纽约建立起了一个大型清算中心,为经纪商的证券交割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在这个时期,《华尔街日报》的创始人道·琼斯发明能够反映股市整体情况的一个绝妙而简单的方法——道琼斯指数。同时期的华尔街的银行和经纪人自发推行了对上市公司强制实施公认的会计准则, 有效地遏制了此前上市公司乱做假账的恶习(现代会计制度与注册会计师首次出现)。
二十世纪初期,由蒙达纳州的比尤特"铜矿王"之争引发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大危机, 摩根挺身而出,最终解救了这场危机。这一事实促成了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在 1913 年建立。这一年, 成为了美国金融历史的分水岭。 同年, 摩根去世, 这位在美国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中起了非凡作用的人物,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914-1918),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七月底, 全球股票市场全线下跌,伦敦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相继闭市。八月,战争创造了对军需品和农产品的巨大需求, 订单源源不断地飞向大洋彼岸的美国, 这给美国带来了自南北战争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 而华尔街, 也在经历了战争刚刚爆发的短暂恐慌之后, 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美国政府在战争中向协约国提供直接贷款,在战后一举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至此, 美国不仅在实业上, 而且在金融上, 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战争大大刺激了美国经济,而从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华尔街了, 它一举成为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纽约股票交易所, 虽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 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 年它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 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成员牟取利益, 而不是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发生历史上最严重的崩盘。这使得随后而来的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1933 年, 罗斯福总统开始着手实施历史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地改革美国的经济政策, 并着手对岌岌可危的华尔街进行改革,以恢复市场的信心。在这一年,美国取消金本位制, 并通过了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决定了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而在罗斯福上台伊始被任命为刚刚成立的证券监督委员会主席的老肯尼迪,显示出了非凡的改革艺术, 在他的治下, 华尔街开始逐步走入了正轨。时任纽约股票交易所的主席的惠特尼由于他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和极其低劣的理财能力而覆灭, 使得卫道士的势力图崩瓦解, 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
在此之前, 华尔街上的所有改革都从未触动过交易所自身会员的利益, 而这一次则完全不同了, 它彻底改变了交易所的运行方式, 使其开始真正为公众投资者服务, 并为即将到来的华尔街巨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战的发生,拯救了陷入经济大萧条中的美国。虽然初期受战况(希特勒节节胜利)影响,股市下跌,交易萎缩,但此时美国整体的经济却在高速增长,因为战争带来了巨大的需求。
该时期,梅丽尔创建的美林公司(1918年),严格培训客户经理,使他们成为具有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的新一代经纪人,从而一举改变了华尔街经纪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些经纪人将股票第一次引入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而另一个人物——格拉汉姆,则通过自己的成功证明了基本面研究额重要性,使得"投资"这个概念最终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而成为主流。他同时开创了现代证券分析业, 公司运营资本和现金流等概念被他首次提出--而这些概念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分析师们分析上市公司价值的基本工具。
于是在1954年,华尔街再一次迎来了长达十年的大牛市。更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包括一大批养老基金、 共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在证券市场出现, 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同样, 也是在这一时期, 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交易所的技术装备日新月异, 新的股票自动报价机和数字计算机开始使用。
纽约股票交易所于1964 年第一次建立了风险基金以防止单一金融风险扩散为金融系统风险。交易所和经纪人委员会曾一致采取行动抑制过度的投机行为,投资银行也曾一致要求上市公司出具年度报告和独立的会计报表一样, 这一次, 华尔街的参与者们再一次团结一致, 他们再一次意识到, 他们有着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六十年代初期, 牛市结束。 此后的华尔街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 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 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 市场的交易量也逐年增高。激增的交易量使得华尔街的后台运作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个时代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这一情况。
面对这些挑战, 华尔街上证券公司不向公众出售股份的百年惯例终于被打破。 为了增加资本金以迎接华尔街的新时代, 一些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开始放弃了合伙人制,1971 年,美林证券也成为了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会员公司。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 通货膨胀、 越南战争、 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低迷, 使得华尔街再一次陷入困境。但是变革仍在继续,纽约股票交易所最终于1975 年放弃了长达 183 年的固定佣金制, 这标志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私人俱乐部"时代的彻底终结。
1975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修正法案》,该法案要求将全国的证券交易所和三板市场连接起来,形成统一市场。1978 年,跨市场交易系统投入运营。 在这个扩大了的无形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纽约股票交易所利用其长久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保持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而悄悄兴起的纳斯达克系统, 渐渐对纽交所形成了挑战。 而今, 纳斯达克已经成为唯一可与纽交所抗衡的交易系统,它培育了微软、思科、甲骨文等美国经济中新的龙头企业。
华尔街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同样不曾风平浪静。1982 年,道琼斯指数第三次突破 1000 点,此后它就再也没有跌破过这个数字。 1987年 8 月 25 日,道琼斯指数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是又一次股市崩盘。1987 年的股市危机期间, 联邦政府坚决地介入其中, 以免股市危机演变成为全国性的恐慌。在挽救此次危机的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格林斯潘,他所代表的的美联储承诺向任何处于困境的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帮助,这使得恐慌果然很快结束了。
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人物是鲍斯基和密尔肯。鲍斯基的专长是风险套利--对潜在的被收购公司进行投机,最后由于行贿锒铛入狱。而密尔肯开创了着名的垃圾债券业务,他最终被判入狱十年,并被处以6 亿美元的罚款,这是美国商业史上对个人的最高罚金。
到 1999 年的夏天,道琼斯指数较1990 年初上涨了 400%, 较 1980 年初上涨了 1300%。
互联网的出现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网络股的兴起、 在线交易的出现是华尔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 但是, 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对已经在加速进行之中的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未来跨越国界的金融市场的联合监管会提出怎样的挑战,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注:现在我们知道了,存活下来的互联网公司对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产生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使得经济发展得更加迅速。而网络金融市场的监管变得更加严格,想想之前跑路的P2P平台。
尽管存在着无数的未知, 华尔街不会止步。 就像历史反复证明的那样, 尽管有过无数的股灾, 人们依然进入这个市场, 参与到这个伟大的博弈中去, 也正是通过这个生生不息的伟大的博弈,人类在不断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或许, 只要这个世界有人需要资本, 而又有人能提供这些资本, 在曼哈顿岛南端的这个伟大的金融市场就不会消失,会有无数的人们来到这里,实现他们自己的梦想。
注:此书简述了华尔街的历史,以时间线为轴,一步一步带着读者了解华尔街的发源,成长,壮大以及经历的困境,感觉就像看着一个孩子慢慢得长大,只不过这个孩子的未来我们无法明确得知,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只要这个世界还需要,那么他在将来必定大有作为(虽然现在就很厉害了)。书中的人物以及事迹,对了解华尔街发展起到了脉络的作用,让人能更深刻得记得不同时期华尔街的变化。还有一点很有趣的,作者在每一部分的结尾比较了同时期的中国历史,这对于中国人来说起到了很好的反思作用。总而言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好书。
③ 2003年,一个神秘的华尔街股票投资商自称来自未来世界,是真的吗
近日,一篇关于“未来人类”的帖子在各大论坛引起网友热烈讨论,帖子宣称美国股市出现一名奇异男子,选股必涨,赢利数千万,在被警方抓获后,该男子自称来自未来世界,并且知道治疗艾滋病方法。到目前为止,联邦调查人员没有能发现这名男子存在的任何记录。
我大约于1997年3月份入市,迄今做股票11年了,而且还会做下去。中间因为要用钱买房的缘故,停顿过一段时间,但是看盘、复盘、分析研究是11年来从没有间断的。也曾看了一些股票方面的书籍,做了几百万字的笔记,感觉自己所下的功夫,即便不是最大的,也应该是万里挑一,常人所不能及的。
一年前的美国股市大跳水,让许多美国投资者输了个倾家荡产,以泪洗面,痛不欲生,但卡尔森却接连投资多个股票,他投资的股票总是在购买后不久就开始大涨,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卡尔森就购买了126次股票,几乎每股必涨,卡尔森至少赢利数千万美元。
④ 谁能够介绍一下”华尔街”
华尔街(wall street)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超过一英里,宽仅11米。它是美国一些主要金融机构的所在地。
华尔街是英文“墙街”的音译。荷兰统治时,在这里筑过一道防卫墙。英国人赶走荷兰人后,拆墙建街,因而得名。这条街上的联邦厅曾是美国第一届国会的所在地,首任总统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宣誓就职的,如今大门前耸立着华盛顿像以纪念此事。不过华尔街作为政治中心只是短暂的一瞬,而作为金融中心却一直辉煌夺目,经久不衰。
华尔街两旁很早就已是摩天大楼竖立,街道如同峡谷,抬头只能望见一线天。数不清的大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和交易所都在这里驻足。每天成千上万的白领阶级涌到这里上班。而住在郊区的金融巨头们,则不必受挤车堵车之苦。他们上下班乘飞机,直升机场就设在华尔街东端不远的东河畔。
华尔街设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投资银行、政府和市办的证券交易商、信托公司、联邦储备银行、各公用事业和保险公司的总部以及棉花、咖啡、糖、可可等商品交易所。华尔街是金融和投资高度集中的象征。在纽约的华尔街这条全长仅有500多米、街面非常狭窄的小马路上,云集着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联邦储备银行在内的众多金融机构,正是这些呼风唤雨的知名机构,使其成为国际金融界的“神经中枢”。
“牛”气冲天
华尔街是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一座建筑都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来争取最大的收益。由于建筑的间距非常小,走在街上有种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这种氛围不禁使人联想到这里的股市每天上演的激烈博弈。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证券交易所大门难寻
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华尔街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着名的经济大萧条。此外,“9·11”事件也给华尔街繁荣的金融生活带来沉重打击,当时的遇难者大多数是活跃在华尔街各大金融机构的精英。事件发生后,人们用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包裹住证券交易所门前的石柱,以纪念那些不幸的亡灵。
金融业的象征
华尔街是英语“WallStreet”的音译,但这个名称并非源于街道两旁大墙似的高楼。根据华尔街街口大厦墙上镶嵌着的铜匾记载,年,荷兰人统治时期,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总督的驻地。为方便警卫通行,总督下令用木头做围墙,筑起一条街,就地取名“墙街”,这就是最早的华尔街。18世纪,24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只要一提股票,人们便会联想到华尔街,就连一些并非在此办公的金融大公司,也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华尔街公司,可见其地位已经深入人心。
⑤ 国家宝藏总 尼古拉斯凯奇 介绍 华尔街的来历是什么
还介绍的是百老汇
华尔街的由来
华尔街起源于17世纪,当时那里隶属于荷兰新移民。那块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地方位于曼哈顿岛前端,夹在两条航运方便的河流之间,是易于停靠船舶的天然深水良港。因而,航海业发达的荷兰看中了这一地点。
十年后,新阿姆斯特丹北部前沿被三角形栅栏“墙”所取代,它延续了910米,为的是防范新的敌人——英国人。
1664年,英国人和荷兰人展开了一场海上争夺战,英国人成功地占领了新阿姆斯特丹,“墙”没有起到多大的防御作用。1685年,英国人把这条街命名为“华尔街”(WallStreet)。英文单词“Wall”是“墙”的意思。
华尔街临近港口,地理位置重要,对于纽约商业金融活动具有特殊意义。在英国人统治时期,纽约迅速发展成为港口城市,并逐渐展现出一个国际大都会的雏形。
把华尔街作为市中心,是英国任命的纽约总督托马斯·唐干做出的决定。他事先偷偷购买了临近的大片土地,然后分成许多小块待价而沽。1686年,华尔街开始大规模建设开发,他便顺势出售牟利。一些人也看出了门道,分别赶在华尔街区域地价飙升之前购入大量地产。在17世纪的最后十年里,华尔街经过扩建改造,面貌焕然一新,原来老的木栅栏被拆除,基石用于建造市政厅,第一所基督教三一教堂也建造起来,从而拉开了华尔街空前但不绝后的序幕。
汉密尔顿计划
华尔街居民当中,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最为着名。在合众国早期历史上,一些设计者们,不仅从无到有创建了美国,而且为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汉密尔顿就是其中之一。汉密尔顿坚信,新诞生的国家不仅应该制定明确的宪法,而且还要相应地建立起制定和实施商业法规的有效运作系统。一位观察家认为,汉密尔顿把自己看做乔治·华盛顿总统任期的联邦总理,而不仅仅是一位财政部长。
当时,由于独立战争的影响,美国的内、外债总额高达54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严重贬值的面值4000万美元的大陆币,以及各州政府未偿还的2500万美元债务等。单债务利息一项就高达400万美元,联邦政府的年度税收根本无力偿付。
为摆脱困境,汉密尔顿实施了集资和还债计划。他认为,应该将资金集中于商人、经纪人阶层,并由他们对国家的未来进行风险投资。为赢得这些新生资产阶级的信任,国家必须预先投资,而自己的计划就是其中的一个步骤。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汉密尔顿首先开始发行新纸币,用以取代大陆币。其次,汉密尔顿又发行联邦债券,募集了8000万美元资金。债券买卖主要面向沿海商业中心地带的券商和经纪人。
对于大陆币面值可能重新恢复,华尔街经纪人早有预料。他们以十分优惠的折扣大量购进,用旧币换新币,再用新币买政府债券。当曼哈顿南区普通投资者犹豫不决时,华尔街的经纪人不仅购入大批国债,还从南方各州买进了大批大陆币,几乎相当于美国债务总额的三分之二。
这样,政府有钱了,经纪人持有了国家债券,不值钱的大陆币退出了流通领域。可是,对于经纪人可以按极低的价格买进旧币,然后等额兑换新币,众多旧币持有者一无所知,做梦也想不到会出现这种情况,遭受重大损失。正是这种投机,导致了华尔街第一次金融丑闻的发生。
操纵市场的报应
1789年财政部成立的时候,汉密尔顿任命杜尔为助理部长。但杜尔只在这一职位上干了七个月就提出辞职。
1790年12月,杜尔委托伦纳德·布利克作为代理,去南卡罗来纳州购买旧大陆币。有证据表明,在布利克前往南卡罗来纳州之前,杜尔已经开始投机交易了,当时他还在财政部任职。与他关系密切的商业合作伙伴,事先从他口中得知汉密尔顿计划的消息,大多以很低的价格吃进大量大陆币进行囤积。
杜尔不满足于仅投机大陆币,还与别人联手在市场上秘密收购纽约银行的股票,试图取得控股权。纽约银行是一家州立商业银行,在汉密尔顿酝酿的金融大餐里,它是一道重要的基础原料。因为合众国银行不属于商业银行,不能够吸纳储蓄或开展借贷业务,所以汉密尔顿需要将一家信誉良好的商业银行纳入其中,以便保持金融稳定,进行必要的政府资金周转。
杜尔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机会,便与华尔街一些着名人物一起,秘密开始股票收购的垄断操作。杜尔的企图开创了华尔街历史上进行市场操纵的先河,其具体运作策略是:当股价低落时,尽可能地全部买进,然后消除压低股价的负面因素,促使价格回升,再抛售手中的股票。问题在于,随着垄断者不断买进,市场力量自然推动股价上涨,而这恰恰是垄断者满仓之前所极力避免的事情。为达到这一目的,杜尔在运作中巧妙地设计圈套,诱骗投资者相信一家新的银行正在建立,将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致使纽约银行股票价格大幅滑落。此后,杜尔竭尽所能吃进纽约银行的股票。当用尽了所有资金和抵押的时候,他开始以2%-4%的月利率从纽约中央大街的广大民众中集资借钱。
1791年8月,汉密尔顿开始对杜尔产生了怀疑,提醒他不要进行与身份不符的投机生意,后来得知杜尔计划拼凑一家新银行,与纽约银行展开竞争时,汉密尔顿勃然大怒,为避免其将整个国家建立商业信誉的宏伟计划置于险境,汉密尔顿和纽约银行合作,采取拒绝抵押的方式,阻止杜尔及其同谋染指纽约银行。
纽约银行不再为杜尔及其同伙提供进一步的贷款,杜尔的集资由于必须支付2%-4%的月利息,现金流一旦受阻,将产生致命的影响。这样,杜尔的压力骤然增大,灾难发生了。
杜尔不得不被迫宣布无法履约付息。消息一经泄露,他们随即遭到投资者的围攻,但为时已晚,有人这样描述当时的混乱情况:晚上人声嘈杂、喧闹纷乱,城市里出现了暴民,声讨投机之父杜尔掠夺了所有财产,使他们血本无归。暴怒的民众试图将他从监狱里揪出来,但被市长和行政官员制止了。由于令人诅咒的投机,这个城市一半人倾家荡产了。
梧桐树协议
金融丑闻是导致《梧桐树协议》签署的重要事件之一。经纪人希望制定公共管理条例,规范金融市场,以便平息公众的愤怒,同时将约束机制掌握于自我手中。
据说,在杜尔被捕一星期后,在《梧桐树协议》签署大约两个月之前,一批经纪人于3月21日在克里宾馆集会。根据《美国政府公报》报道:“商人和股票经纪人……任命了一个委员会,负责报告与商业交易运作模式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并研究他们的意见是否合适。”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树木大多用来生火,曼哈顿街道上树木贫乏,因而华尔街68号院这棵尚存的梧桐树就格外引人注目,树阴下成了良好的集会场所。1792年5月17日,24个经纪人在树下召开会议,达成一项协定,协议具有中世纪行业协议的性质,它规定24个签约者进行债券买卖时,彼此间享有优惠,以统一、固定的比率提取佣金:
我们,签约者,作为买卖公共证券的经纪人,特此庄严承诺并彼此保证:在从今往后的交易中,无论对任何人,无论买卖任何证券,都将以不低于交易额0.25%的比率提取佣金,而我们之间彼此交易时,则相互磋商,给予优惠。
从此,会员专属和固定最低佣金成为传统和定制,延续并影响到以后的交易活动,直到 20世纪。《梧桐树协议》签约者的行为,也正是所有市场开拓者们梦寐以求的目标:设置壁垒,将自己和其他人隔离开来,以便实现市场垄断;只有在方便可行的情况下,才允许其他人进入同一市场。
《梧桐树协议》的签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阻止政府对于金融市场的干涉。
“庄家”的出现
华尔街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在最初形成的两年里建章定制,为以后两个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样,华尔街培育了早期的券商。他们既是证券交易的受益者,也担负着责任和义务。
无论如何,早期的华尔街迅速繁荣起来,并且很快出现了许多重要场所,容纳商人们从事金融活动。其中第一场所当属唐提饭店,唐提饭店由唐提投资机构建造,也因此得名,它不仅是一家饭店,更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招商引资载体。对于经纪人来说,集资的方式已经不算新奇。从贩运皮毛,到买卖奴隶,他们曾经一度无所不为。经纪人作为中间人,从供货商手里购买商品。
在1790-1792年剧烈动荡时期过后,华尔街的证券交易停顿了近20年。 1812年对英战争爆发,政府又开始通过大量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华尔街随即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战争结束后发生了三起重大事件,将华尔街继续推向前进: 1816年美国第二合众银行重新开张,注册资金3500万美元,其中2800万美元向公众出售;为造伊利运河,首批债券开始发行,总额达7000万美元;成立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与《梧桐树协议》签约者联盟一样,都是会员制,但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成为一个行业协会,可以凭几个经济人的实力和影响,为华尔街确定证券价格。普赖姆被选为第一任主席,并且成为现代华尔街的伟大规划者。
最早,普赖姆以银行间的票据买卖积累财富,他以频繁交易成为第一个“庄家”,并通过银行控股,成为第一个私人银行家。他放贷的利率,被称为“普赖姆利率”。当时,由于受杜尔丑闻影响,证券交易行业十分萧条。普赖姆是个革新家,通过对传统交易去粗取精,他在自己的交易场所营造了安全、稳妥、宾至如归的氛围。
此后十年里,竞争出现了,一方自诩为“官方”交易者,采取各种限制措施;另一方为外来者,认为证券交易不能包办代替,不时发起挑战,并聚集在马路上开出了“路边市场”。双方争来斗去,在法庭内外打起了官司,最终导致了法律、经济等领域的新观念的形成——即在一个自由市场体系中,自由应普遍存在,不应仅由一部分人享有这种特权。
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一家金融机构必须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金融大都会的再生
1835年12月16日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日子,但发生了一场特大火灾,夜晚火势骤起,烈焰凶猛,以致连商业贸易大厦的大理石建筑都毁于一旦。当大火终于熄灭的时候,原来的华尔街所剩无几,一片废墟。火灾发生前,纽约共有26家火灾保险公司,火灾后,其中23家宣布破产。
尽管如此,华尔街的乐观精神和无穷活力并没有被摧垮。火灾后仅四天,商业贸易就恢复正常营业。一年后,500幢新建筑拔地而起或正在兴建,一个更新、更好的华尔街如凤凰再生般展现出来。
火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失去了栖身之地,只好四处游动办公,直到新商业交易大厦在原址重新建造。新大厦位于华尔街和交易场所、汉诺威街和威廉街之间,占据了整片城区。设计者艾赛亚·罗杰斯采用了当时普遍流行的希腊新古典风格,在面对华尔街一面,竖立了12根巨大的爱奥尼亚式立柱。立柱每根重45吨,来自马萨诸塞州昆西市的一个采石场,都是由整块的岩石切割打磨而成,使用特制的木筏通过河流向南漂浮运输,抵达纽约后,用了40组牛群从港口运抵施工现场。新大厦的圆形大厅,可以同时容纳3000个交易员来回走动,从事各式各样的商业贸易活动。
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办公地点设在“鲍德厅”,罗杰斯匠心独具,把它设计成一个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采光、供热、通风设施一应俱全,还带有一个巨大的地下室作为金库,摆放着铁皮保险柜,储存各式各样的股票、债券及商业票据。
“卖空”交易的引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华尔街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从“路边市场”开始职业生涯、发家致富的。他们在交易方法上革新、创造,发展了许多专业技巧。“不间断交易”就是从“路边市场”开始的。纽约证券交易委员会每天只进行两次交易,刻板不变,而“路边市场”则不同,随时可以进行交易。这样,市场交易得以与瞬息变动的证券价格相适应,更趋活跃,市场交易额远远高于证券交易委员会。另外,在 “路边市场”里,对某些特定企业或行业颇有研究的专家们,每天经常站在同一个地方,逐渐固定成习惯。长此以往,并经过发展演变,就产生了20世纪证券交易中具有显着特点的“交易席位”和“专家”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最着名的操盘手是雅各布·利特尔,将证券交易中的卖空、买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卖空意味着以特定价格卖出他并不拥有的股票,约定30天或60天后交割。他赌定届时市场价格会有所下降,自己可以按照比约定价格低的价格买进,从而保证个人只赚不赔。
利特尔并非完全凭借预感、对市场趋势的精确分析或者胡乱碰运气,而是通过垄断市场、散布虚假消息、利用他人帮助等手段,操纵特定品种的证券价格,使之向着自己的预期价位靠拢,以达到盈利目的。他最着名的一次成功操盘,是在19世纪 30年代中期。他通过囤积“莫里斯运河及银行公司”的股票,随即将股价从10美元成功地拉升至185美元,从而赚了个钵满盆盈。
利特尔一夜暴富,又一贫如洗,一生至少经历了三起三伏。直到1857年,金融恐慌最终使他倾家荡产,甚至剥夺了他从事金融交易的权利。据一位认识他的经纪人所记录,利特尔本人结束操盘生涯后,在曾经享受国王般的待遇、备受尊崇的鲍德厅里,像鬼一样出没,进行五股这样小份额的买卖,而恰恰同一只股票,他曾经一度可以翻云覆雨。
脆弱的金融体系
国家经济造就了国家金融体系,信用票据毫无阻隔地从一个大洋流向另一个大洋。在政府和普通民众的支持下,华尔街成了美国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管理者。华尔街的股票交易成了国家金融市场平衡所依赖的杠杆。这一金融机构的顶层是华尔街新的代理人——私有投资银行,它彻底改变了华尔街力量的对比,一跃成为19世纪最后25年中华尔街最重要的力量。
新兴投资银行中最强大的是J·P·摩根,摩根大厦就在华尔街和百老汇大街交汇处,摩根战略性地把办公大楼建在财政部大楼及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对面,暗示摩根最终掌控的国有及私有经济领地——正如他既经营华尔街的铁路债券,又经营宾夕法尼亚大道的政府债券那样。摩根秉承了维多利亚时代银行家的风范,他把诚信、声誉和自律作为推进事业的核心准则。
穿着旧式的套装和样式古板的衬衫,摩根在华尔街总部里一张大书桌后面发号施令,管理由自己一手缔造的金融帝国,经营铁路运输、黄金、石油和钢铁,这是美国新工业经济的核心——这也是摩根的首选。
但是,这个国家忽视了一个警告:“用公众的钱漫无目的地修路是不合理的。” 1865-1873年,美国铁路里程增长了一倍;运输能力的增大导致了价格战,新兴集团公司的运输优惠也由此产生——钢铁业巨头卡内基和石油业巨头洛克菲勒都是摩根的客户。危机的伏笔是托拉斯合并和兼并的过分泛滥,几年中,有3000家公司因兼并而消失。在顶峰的1899年,资本总额达22.7亿美元的 1200家公司被工业托拉斯吞并,这些托拉斯公司的名字在20世纪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标准石油、卡内基钢铁公司、联合水果公司、全国饼干和联合碳化物公司。
然而,美国没有管理流动资本扩张活动的中央银行,货币供应的增长受到限制货币供应扩张的金本位制的控制。这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即经济扩张继续而货币扩张停滞的局面,在繁荣的遮羞布褪下时最终爆发。
风向标是不断累积而无法兑付的国债,由此产生的第二轮投机使情况愈发加剧。结果,投资回报如同一个队列,每一份获取的收益都在递减。华尔街大买家最先到达,中央大街的投资者永远迟到,只拣到内部交易者盛宴后的残羹剩饭,其收益之低可想而知。这种模式每次都要重复,从1792年第一次危机到最近20世纪末的网络泡沫,概莫能外。
戳破气泡的事件是联合铜业公司的垮台,该企业背后有摩根的支持,其领导人是信托公司的查尔斯·巴尼。当摩根拒绝巴尼的援助请求时,他举枪自杀了,随之出现其他自杀事件。市场的信心马上崩溃,暴露出堂皇的金融大厦相当脆弱的根基。在之后很短时间,即1907年10月22日,摩根被迫从他心爱的图书馆出来,主持对美国的金融援救行动。
1907年l0月22日,美国财政部长乔治·科特柳,按摩根的安排投放 2500万美元以稳定美国金融市场和平息外国投资者中对欠款延付的担心。两天后,为了避免迫近的国内金融动乱,纽约股票交易所主席H·托马斯造访摩根,告知他,经纪行的大面积破产迫在眉睫,除非摩根拿出2000万美元堵住华尔街亏损的洪水。接到摩根的通知,一位又一位银行家步入他的办公窒,到当天下午,赶在市场闭市的三点钟之前,他集资2500万美元向经纪行放贷,这就实现了中央银行“最后援助贷款方”的功能。
但他们并没能立刻结束危机,在这期间,储户们排队从银行取钱,人数之多迫使城里的警察像今天的面包店一样分发编号的纸条以维持秩序。10月28日,纽约市长请求摩根给予3000万美元的紧急融资并获得同意,这是摩根财团牵头进行的四次金援,在仅仅一周之内聚集了总额达8000万美元的资金,摩根拯救了华尔街、纽约和美国财政部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信誉。
构筑“防火墙”
摩根去世的1913年,美国取得了两个在金融改革之路上意外而又重要的进展。国会当年建立了联邦储备制度,从而解决了关于成立一家合众国银行的论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华尔街从1914年负债超过30亿美元的净债务人,变成了1917年向世界各地放贷50亿美元的净债权人。在其后的20年代,牛市吞没了华尔街,汽车改变了美国人的活动方式,电话在家庭和工厂的普及加速了信息的传播,美国似乎走上了一条持久繁荣的大路。当气泡在1929年10月24日这个周四又一次破碎的时候,美利坚银行倒闭了,这在象征意义上成为大萧条的导火索。恐慌第二天就蔓延到了证券交易所,抛售的浪潮打击了股价,股价暴跌的结果,就是严重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大萧条。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当选,对普通美国人预示了一场新政,而对华尔街则是新一轮监管约束。1933年3月,罗斯福宣誓就职后不久,他就请求国会支持银行业立法,其法理基础是“古老的真理”:那些经营银行、公司和其他管理或使用他人钱财的机构是代表他人利益的托管人。
《格拉斯——斯蒂格尔法》(1933年)为普通银行储户提供了协调保护。首先,禁止商业和储蓄银行投资于股市证券;其次,建立银行保险金保护储户利益——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一家金融机构必须从中做出选择,是致力于成为一家投资银行,还是成为大型的、以客户为主的商业银行——银行业的两种功能间设置了防火墙。
第一部管理华尔街证券市场的法律经国会通过——《1934年证券交易法》,该法的实质是透明度,凭借SEC(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执法权的要求注册和完全的信息披露,其现有权力扩大到管理新发行的证券。
1934年,罗斯福任命埃克尔斯担任联邦储备银行主席,他在这个位子上干了14年。作为一个远离华尔街地理和意识形态圈子的人,埃克尔斯正是民主主义者梦寐以求的人物:一个来自西北的坚定正直的银行家,他改革了联邦储备银行,以新的方式控制了货币政策。
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监管制度一直执行到20世纪80年代,这半个世纪中美国经济要比历史上任何其他可比时期的增长更快,同样,这也是华尔街惟一一个没有发生重大或甚至轻微金融危机的50年。
⑥ 看了很多关于股票的书,其中常常提到的华尔街是什么,里面谈到的东西在中国股市有用吗
华尔街原本是指美国的一条街道,原本的荷兰殖民者在那个地方建了一座墙,后来墙被拆掉,墙原来所在的地方就被称为WALL STREET,音译过来就是华尔街。后来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早期在华尔街形成,最终称为资本中心,因此现在的人如果说华尔街实际指的是美国的资本市场
至于你说股票书中所提到的东西是否对中国股市有用,我可以告诉你,重要的或者核心的东西必然是有用的。但是却不是书上所直接了当写给你看的。很多人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就归结于中国股票市场的不完善。要知道,华尔街的核心技术和理论,都是在美国市场极度不完善的时候逐步建立起来的。后人只是根据以前的理论做了修补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的创新型东西。包括波浪理论和江恩理论都已经成型上百年了。所以现在的股票理论体系,骨架依旧是以前的,只不过是进行了肌肉再延伸罢了。因此,那些东西对中国的市场必然有用,关键看你是否看得懂。如果你是想深入股市股市,并且持续盈利,姑且作为一个活得不错的前辈给你提个建议。股评也好,电视也好,媒体也好,自媒体也好,书籍也好,大凡是敢在公众视野下夸夸其谈的人,他们的东西听听罢了。不可信。一句话,如果他们能在股市赚钱,犯得着那么辛苦去做这些事?真要听,就听听那些一级券商高层人士的话。可能还靠点谱,但是这些大腕都是要做大资金的,一天到晚打太极拳,对于普通炒股的散户来说,听了大多也是有害无益
书是一定要读的,但是你读书的时候,多花点精力和脑筋去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才是核心。我不妨再告诉你一句,如果你根据书上的东西对市场做出评价, 那么索罗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你就很有用了“如果我的分析和市场上的人大多不同,那么我只重新复查一遍,如果和一半的人相同,那么我需要重新复查3遍,如果我的分析结论和市场上大多数人一致,那么我必须重复检查,直到找到我错误的地方。”
⑦ 仅几亿美元身家的罗杰斯,为何还能被称为是华尔街巨头
因为罗杰斯的投资眼光极佳,可以说一看一个准,加上他创造了很多投资神话,这个世界上很少人可以打破他投资记录,所以被大家称为华尔街巨头,是实至名归的,不接受反驳。
PS:只想说大神收下我的膝盖,或者是大神家里需要打扫卫生的吗?小声说出来我觉得我挺适合的......
众网友:来人,拉下去,不要脸......
02、原因二是罗杰斯的投资眼光一看一个准
就算是罗杰斯退休之后,他去非洲旅游,他也可以发现投资目标,比如非洲的旅游。估计罗杰斯是天生的投资高手吧,就在他从非洲旅游回来不久之后,他果断成为ATT/ATC(非带链)合作小伙伴。事后证明罗杰斯的眼光极佳,这次投资同样取得非常大的收益,成功让非洲经济跟国际经济接轨,真是太厉害了,旅游都可以发现商机。
⑧ 华尔街是什么意思
华尔街是纽约市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到东河的一条大街道的名字,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11米,是英文“Wall Street”的音译,原意为“大墙大街”。街道狭窄而短,从百老汇到东河仅有7个街段,却以“美国的金融中心”闻名于世。
1、美国摩根财阀、洛克菲勒石油大王和杜邦财团等开设的银行、保险、航运、铁路等公司的经理处集中于此。着名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在这里,至今仍是几个主要交易所的总部:如纳斯达克、美国证券交易所、纽约期货交易所等。
2、“华尔街”一词现已超越这条街道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亦可指对整个美国经济具有影响力的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难怪陈运和诗称"偌大纽约浓缩于小华尔街,小华尔街折射出偌大纽约"。
(8)华尔街是是一只股票获利上亿扩展阅读:
华尔街着名建筑:
1、华尔街上的建筑风格多以镀金年代为基础,附近地区同时也受到装饰艺术的影响。联邦国家纪念堂和位于百老汇街口的纽约证券交易所是街上最着名的建筑物。
2、此外,亚托罗·迪·莫迪卡(Arturo Di Modica)所雕塑的公牛可以说是表华尔街的的代表。1989年12月,莫迪卡将这尊代表牛市的雕塑作为公共艺术,放置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方,后被移至华尔街附近的博灵格林(Bowling Green)公园。
3、走上百老汇与华尔街的交界处,抬头就看到了着名的三位一体教堂(Trinity Church);早在华尔街还是一堵破烂不堪的城墙的时候,它就已经是这附近的标志性建筑了。
4、三位一体教堂的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AMEX),左右两侧都是高耸的写字楼,只有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17世纪的花园和墓地。从教堂门前穿越百老汇,就算正式进入了华尔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