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股票是一种债券
不是的,它们属于有价证券。 股票与债券的比较 股票和债券都是有价证券,股票是股份公司公开发行用以证明出资人和股东身份的凭证,而债券是政府或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公开发行的并且承诺在限定的时间内还本付息的证券。
不过巴菲特认为股票其实是一种债券,因为从长期来看,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 保持在12%左右上下波动,当以公司净资产值买入公司股票时且长期持有时,实质上是购买了一种无期限、利率12%的长期债券。
‘贰’ 股神巴菲特是怎样起家的如题 谢谢了
巴菲特是美国“股神”。
从20世纪60年代用低价收购了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公司开始,巴菲特就连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唯兆消想象的投资神话。在美国,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其之猜慎所以能够取得这样成就,就是因为巴菲特一直信指知奉这样一条定律:在众人相中的地方投资,是不可能发财的。
简单而朴素的价值投资策略(买入估值便宜的好公司),给巴菲特带来了长期年化20%的收益率。而巴菲特的几个经典投资案例,包括可口可乐,吉列,富国银行等也常常被投资者津津乐道。
(2)巴菲特股票就是一张长期债卷扩展阅读
1980年,他用1.2亿美元、以每股10.96美元的单价,买进可口可乐7%的股份。到1985年,可口可乐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抽回资金,投入饮料生产。其股票单价已涨至51.5美元,翻了5倍。至于赚了多少,其数目可以让全世界的投资家咋舌。
2008年9月,在抛甩股权为主流、持有股权为找死的乱世里,伯克希尔用1.03美元(8港元)价格吃进了2 .25亿股比亚迪股票,成本约为2.32亿美元。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了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巴菲特
‘叁’ 巴菲特股票债券的概念如何理解
所谓股权债券,即股票债券。股权债券本质上是指股票,拥有公司部分股权,能够享有相应的利润分成。但形式上像债券,每年可以享有的利润像债券利息一样稳定。公司的税前利润相当于债券所支付的利息。但不同于普通的债券。股权债券所支付的利息稳定,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公司的盈利能力年复一年地保持增长态势,股权债券的内在价值自然也在随之不断地攀升,最终会推动公司的股价在长期内持续增长。原因很简单,巴菲特知道,股市长期而言是一台称重机,最终会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增长。 听起来似乎有些复杂。其实就像你买债券一样,是复利,也就是利滚利。表面看起来,利率是不变的。但是你每年的利息到了第二年,就成了新增的本金,这样你的本金总额其实越来越多,尽管利率不变,其实你的利息总额每年越来越多,按照最初的本金来计算,你的实际利率越来越高。</SPAN></SPAN></SPAN>
‘肆’ 举例说明 巴菲特怎么定义股票估值
巴菲特如何给企业估值
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是利用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即巴菲特所说的“用4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
估值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价值投资者在找到具有连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后,为保证获得利润,需要对其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估值,即准确评估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然
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是利用股票价格与企业价值的背离,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价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即巴菲特所说的“用40美分购买价值1美元的股票”。
估值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价值投资者在找到具有连续竞争优势的企业后,为保证获得利润,需要对其所要投资的企业进行估值,即准确评估企业股票的内在价值,然后跟该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进行比较。
在为企业股票进行准确估值的过程中,巴菲特分三步搞定。
第一步 选模型
内在价值的定义很简单,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寿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巴菲特
内在价值非常重要,为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提供了唯一的逻辑手段,是一种有事实——比如资产、收益、股息、明确的前景等——作为根据的价值,完全有别于受到人为操纵和心理因素干扰的市场价格。
现金为王原则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唯一标准不是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而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否为投资者的将来带来更多的现金(不能带来更多现金的竞争优势也不能给股东创造价值,是没意义的),所以,内在价值的评估原则就是现金为王。
因此,对巴菲特来讲,正确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是1942年威廉姆斯(John Burr Williams)提出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用公式表示,即V= ,其中,Dt表示在时间T(t=1,2,3,……,n)内与某一特定普通股股票相联系的预期现金流,即在未来时期以现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为一 定风险程度下现金流的合适的贴现率;V为股票的内在价值。该公式假定所有时期内的贴现率都一样,且对股票和债券完全相同。
符合投资原则
巴菲特使用伊索寓言中“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的比喻,再次强调内在价值评估应该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使用这一公式及原则只需要回答3个问题: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确定树丛里有小鸟?小鸟何时出现?以及有多少小鸟会出现?小鸟在此就是资金(或者说产生的现金)。
如果你能回答出以上3个问题,那么你将知道这片树丛的最大价值是多少,以及你现在需要拥有小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才能使你现在拥有的小鸟价值(准备付出?)正好相当于树丛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鸟的价值(可能收益?)。使用该模型,只要输入正确的数字,你就可以对资本在宇宙间任何一种可能用途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
第二步 选标准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值(包含维持企业经营需要再投资的现金流量)其实高估了真实的自由现金流量(即可自由支配的利润)。
无风险利率是多少?我们认为应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为准。——巴菲特
同样的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巴菲特在使用上与其他人截然不同,即两个最关键的变量————现金流量和贴现率的标准选择上有根本不同。
所有者收益为标准
巴菲特认为,按照会计准则(GAAP)计算出来的现金流量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长期自由现金流量,所有者收益才是计算自由现金流量的正确标准,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否包括了企业为维护长期竞争优势地位的资本性支出。(是否需要大额的投资来维持竞争优势,收益的增长或维持是否需要大比例的投资来驱动?是否属于小投入大产出,还是大产出更大投入?)
所有者收益包括:(a)报告受益,加上(b)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非现金费用,减去(c)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平均资本性支出。而根据现金流量表计算出的现金流量数值却没有减去(c)部分。
所以,巴菲特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值其实高估了真实的自由现金流量,他所倡导的所有者收益才是对企业长期自由现金流量的准确衡量。尽管由于年平均资本性支出只能估计,导致所有者收益计算并不精确,但大致的正确估计,远胜于精确的错误计算。
贴现率以长期国债率为准
贴现率是企业内在价值评估中非常重要的参数,其选择是否恰当将对评估结果和投资判断产生巨大的影响。巴菲特的选取标准是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为准。
巴菲特之所以将无风险利率以美国长期国债利率为准,是因为巴菲特把一切股票投资都放在与债权收益的相互关系之中。如果他所投资的股票无法得到超过债券的潜在收益率,那么他宁可购买国债。也就是说,美国长期国债利率是巴菲特为进行股票投资所设定的门槛收益率。
第三步 选方法
价值评估,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巴菲特
估值的最大困难和挑战是企业内在价值取决于企业未来的长期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又取决于企业未来的业务情况,而未来是不确定的,预测期间越长,越难准确进行预测。因此,内在价值是估计值而非精确值,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大致的价值区间。为此,巴菲特给出4方法。
坚守能力圈与安全边际原则
为防止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出错,巴菲特认为,有两个保守却可靠的办法:能力圈原则与安全边际原则。
能力圈原则是指坚决固守于自己能够了解且可以了解的企业,这意味着这些企业的业务本身通常具有相对简单且稳定的特点,如果企业很复杂而产业环境又在不断变化,那就根本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去预测其未来的现金流量。
与能力圈原则同等重要的是安全边际原则,即强调在买入价格上留有安全边际。例如,经过计算,某一只股票的内在价值仅仅略高于该股票的市场价格,则就不该对该股票产生兴趣。与格雷厄姆一样,巴菲特认为安全边际原则是成功投资的基石。
以长期历史经营记录为基础
对未来保守的估计,只能建立在企业稳定的长期历史经营基础上。一个企业盈利的历史记录是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的最可靠的指示器。巴菲特非常强调企业业务的长期稳定性,他认为,经营盈利能力最好的企业,经常是那些现在的经营方式与5年前甚至10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这些企业总是不断有机会进一步改善服务、产品线、生产技术等等,最终形成稳定的持续竞争优势。
以股东权益收益率为最佳指标
巴菲特认为衡量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最佳指标是股东权益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的增加,股东权益收益率体现了管理层利用股东投入资本的经营效率。 高水平的权益投资收益率必然会导致公司股东权益的高速度增长,相应地企业内在价值及股价也将稳定增长。集中投资于具有高水平权益投资收益率的伟大企业,正 是巴菲特获得巨大投资成功的重要秘诀之一。这一点,巴菲特通过1988年《财富》杂志出版的投资人手册的数据已得到充分证明。
由于每股盈利容易受很多因素影响,甚至管理层的操纵,因此每股盈利经常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以大量阅读财务报告为基本功
巴菲特认为分析企业财务报告是进行企业内在价值评估的基本功。当人们问巴菲特是如何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价时,巴菲特回答说,大量阅读!巴菲特阅读最多的是财务报告,不但要阅读自己所关注的企业年报,同时也阅读它的竞争对手的年报。
巴菲特认为,当企业管理层试图向投资者解释清楚企业的实际情况时,可以通过财务报告的规定来进行;不幸的是,如果他们想弄虚作假时,同样可以利用有关财务报表的规定来进行。如果不能辨认出其中的差别,那么就失去了在资产管理行业中谋生的意义。
‘伍’ 巴菲特如何分析财务报表
刘建位价值投资,最重要的不是投资,而是价值。知道价值多少,投资就很简单了:等到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相当于打六折、五折甚至两折,这时买入就行了。 问题是,价格一清二楚,但价值却模模糊糊,看不见、摸不着,10个人估值,却有20个答案,因为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根据不同的信息也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有一种估值的方法实务界和学术界没有争缓判议,就是用现金流量贴现的方法。听起来很专业,巴菲特解释得很通俗,其实就是把股票当债券看,都用你得到的现金回报衡量,如果你当公司股东以目前价格收购整个公司的投资收益率,比当国家的债主买长期国债的投资收益率高很多,就值得买入。巴菲特买股票如同买长期国债,目的是寻找一个超级赚钱机器,像债券那样稳定,创造的现金流量却更多。 第一是限制范围,只预测你非常熟悉而且业务十分简单稳定的公司。 第二是价格上留有足够安全边际,即大大低于预测的价值,即使自己犯错高估一些,仍有较大的赚钱余地,其实相当于做最保守的预测。 第一,你非常熟悉自己,非常了解自己的业务,就是你的工作,你能大概估计你未来几年的现金流入流出,就是每年大概会赚多少钱,花多少钱,最后能存多少钱。 第二,你预测自己的现金流量时,非常保守,你不会盲目预测自己的工资会持续大幅增加,你也不会轻信老板会发很多年终奖的口头承诺,你只算你有很大把握拿到的钱。相反计算支出时,会把结婚、生子、买车、买房、生病等可能的支出尽可能多地考虑在内。 第一,你不熟悉这家公司,不了解公司的业务,或者公司的业务非常复杂难懂,你在这方面的知识、能力、经验根本不够,再努力也搞不懂。可是你不是知难而退,避而远之,而是知难而上,不懂装懂,大胆预测。 第二,你预测公司的现金流量时,不够保守。你经常假设公司过去几年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率将会持续保持很多年,甚至假设增长率还会大幅提高。而你预测成本费用时,没有考虑人工和原料成本的上升、技术的过时,往往低估。这样你预测的现金净流量过于乐观。一旦宏观经济和行业发展出现你想象不到的意外,如金融危机,如低温、暴雪、地震,乎陆你的预测会错得离谱。 很多人盲目相信别人的分析、别人的推荐,盲目相信公司过去的良好业绩记录,简单地认为,公认的好公司就可以闭着眼睛买,结果闭着眼睛跳进火坑。 可口可乐是不是好公司?巴菲特6岁开始在街上卖可口可乐,26岁开始管理投资,1988年他58岁才开始买入可口可乐,他说自己整整观察研究可口可乐52年之后才开始大笔买入。他两年买入13亿美元,10年后涨到134亿美元,一只股票赚了121亿美元。可口可乐是公认的好公司,巴菲特为什么不从一开始就闭着眼睛买入,却整整研究了52年,即使是从他管理投资开始算起,也关注了32年之久。 巴菲特常说:选股如选妻。结婚娶妻,很简单,领个结婚证,花钱买房办婚礼就行了。结婚不难选妻难,选到一个你认为既适合自己的要求又长期稳定可靠的女孩,太难了。选到一个符合巴菲特要求的公司,业务一流、管理一流、业绩一流,而且未来长期稳定可靠,太难了。巴菲特找了一辈子,只找到几个未来必定如此的好公司,加上一些未来有较大可能如此的公司。 巴菲特最重要的工作,是分析公司多年的财务数据,判断公司业务、管理和业绩的稳定性,如果具有稳定性,就可以轻松预测其未来几年的现金流量。所以他说,他最重要的工作是阅读,阅读最多的是上市公司的年度和季岁哪顷度财务报告。
‘陆’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
一、保本金规避风险
就算是巴菲特,也不是每次投资都能够保证一定成功的,所以巴菲特的第一条投资理念就是尽可能的保住本金,避免市场风险。所以巴菲特总是会在市场最火热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很贪婪的时候急流勇退。比如在1968年5月份,当时美国的股市出现狂欢,大家都为股票所疯狂,但是这时候巴菲特却认为当前很多股票已经被严重高估了,已经没有具备价值投资的股票了,所以他果断的清仓,把所有的股票全部卖掉之后还不够,甚至把自己的公司都给解散了。而接下来一年之后,市场证明巴菲特是非常有远见的,69年6月份,在经历过之前大跌之后,美国出现了股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几乎所有的股票价格最起码都被腰斩,而由于巴菲特提前退出,所以对他没有丝毫影响。
巴菲特认为,投资首要的就是稳,不要干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就这样,巴菲特逃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股灾,而股灾之后的机会也被他把握住了,这样一来别人都在赔钱,而巴菲特的资产却是在快速增加。而事实上,很多股民都不能清除的认识到股票存在的风险,并且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承受多大的风险,这也是大多数人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不做短线或投机
巴菲特是一个崇尚价值投资的人,他从来不做短线,也不做投机行为,对于很多股民所热衷的追逐短期利益,他是完全没有兴趣。巴菲特不会去选择那些被高估的行业或企业,而是不断去挖掘那些被低估的股票,一旦买入持有,通常都是以年来计算持有时间的,甚至有些股票持有的时间长达数十年,这在股票史上恐怕也都是很少见的行为。
巴菲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一生的决策有20个,那么我们每做出一个,就少了一个。在短期投资领域,巴菲特并不擅长,但是在长期投资领域,巴菲特的能力无人能够匹敌。巴菲特的资产从来不会出现暴涨暴跌,一直都是呈现稳步增长的情况。
三、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
股市中很多人都认为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分散投资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但是巴菲特并不这么认为,他喜欢集中投资,这样管理起来会更加容易,成本也会更加低。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能够看好自己的鸡蛋。巴菲特之所以敢于这样做,那是因为他有很大的信心,巴菲特在每次投资之前,都会对标的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甚至有的时候要花上一年或几年的时间去评估,对于一些自己搞不清楚真是状况的公司是绝对不会去投资的。所以,他才能有信心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对于我们普通投资者来说,要做到这点真的是非常困难,除非你能做到巴菲特这样,花费大量时间去研究投资标的,否则最好还是别按照巴菲特这种方式来投资了。
‘柒’ 解读《巴菲特之道》:巴菲特的股神进阶之路和投资方法
在投资人心中,巴菲特是神一样的存在,和他吃一顿饭要花300多万美元,而饭本身只值100美元。
为什么巴菲特投资这么厉害呢?他有什么秘诀吗?
为了解开巴菲特投资之谜,国内外出版了数百本书籍。其中,这本《巴菲特之道》被公认为总结巴菲特投资思想最好的书。
本书认为,普通人使用巴菲特的方法,或许不一定能成为亿万富翁,但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平,成为更好的投资者。
先讲第一个重点,股神之路。
巴菲特是怎么成为股神的?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巴菲特,主要因为3个人:格雷厄姆、费雪、芒格。
巴菲特11岁就开始买股票,他看了很多关于股票的书,也画过股票K线图,但几年下来,水平跟普通小股民还是差不多,依然赚不到钱,直到他遇见了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是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老师,也是证券分析行业的开山祖师。他写了两本书,《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巴菲特看完这两本书深受启发,于是巴菲特就申请了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投身格雷厄姆门下系统学习投资理论。
格雷厄姆主要教会了巴菲特什么呢?主要有三点:一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二是安全边际,就是打折买股票;三是正确看待股价波动。
第一点,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年轻时的巴菲特跟大部分股民一样,认为股票不过就是一张有价格的交易纸片。这种认知让巴菲特追涨杀跌,不但搞得自己身心疲惫还被股市割了韭菜。遇到格雷厄姆之后,他开始认识到,股票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公司。不论是买入100%的股票,还是只买入1股,代表的都是公司相应的份额。每股都对应着公司相应的净资产、利润和分红的权利等。于是巴菲特从买股票只看价格进化到了买股票主要看公司的财务情况。
第二点,安全边际,打折买股票。格雷厄姆买股票的时候会先计算出股票的内在价值,主要是每股净资产,然后打个7折去买。比如通过计算发现一家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是10元,当价格低于7元的时候,格雷厄姆就会买入。这样做的好处是就算看错了,也不容易亏损,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第三点,正确看待股价的波动。格雷厄姆创造了一个寓言人物,叫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每天都会来到投资者门口,给股票报个价格。可他情绪很不稳定,有时乐观,有时悲观,所以报价时高时低。可股票代表的企业,真实价值并不会大起大落。投资者要做的就是始终保持理性,无视或者利用市场先生的报价。当市场先生的报价大幅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时,买入;当市场先生的报价高于内在价值时,卖出。不符合这两个条件时,无视价格波动。
靠着这三点,巴菲特早期的投资生涯非常顺利,他的私募基金发展得非常快。30出头巴菲特就成了千万富翁。从购买力来看,巴菲特30多岁时的身价就有现在的10多亿人民币了。
但是随着资金的增长,巴菲特发现了格雷厄姆方法带来的问题。通过格雷厄姆方法打折买到的公司基本都是烂公司,这些烂公司常常搞的巴菲特焦头烂额。巴菲特虽然投资烂公司赚到了很多钱,但是赚得很累,甚至还差点坏了自己的名声。
费雪跟格雷厄姆的投资风格完全不一样,格雷厄姆喜欢好价格,费雪喜欢好公司。格雷厄姆愿意用好价格买烂公司,而费费愿意用合适的价格买好公司。
打个比方,格雷厄姆是用五毛钱去买现在值一块钱的东西,而费雪则是花一块钱去买几年后值十块钱的东西。
费雪的好公司有两个要点:一是好生意,二是好的管理层。
费雪特别看重一个企业的竞争壁垒,后来巴菲特把这个竞争壁垒发展成了“护城河”。
巴菲特很早就接触并认同了费雪的理论,但在投资风格上完全是格雷厄姆风,因为格雷厄姆的方法在早期让巴菲特赚了很多钱。每个人都有成功的路径依赖问题,巴菲特也不例外,真正让巴菲特在投资行为上做出改变的人是芒格。
芒格认为:为一家伟大的公司支付合理的价格,胜过为一家平庸的公司支付便宜的价格。
在芒格的推动下,巴菲特走出了格雷厄姆理论框架的束缚。1971年,芒格说服巴菲特买入了喜诗糖果,出价是净资产的2.5倍。要是以前,高于净资产1倍的价格,巴菲特打死都不会买,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中第一次为品质买单。喜诗糖果后来成为巴菲特最成功的投资案例之一,他至今还持有这家公司。
下面讲第二个重点:投资方法。
巴菲特是怎么选股票的呢?巴菲特虽然绰号“股神”,但其实他并不会炒股,而是投资公司。他进行投资决策时,分析的是企业,而不去分析市场、宏观经济和股票。
巴菲特挑选“好公司”有3大标准:一是好生意,二是好高管,三是好价格。
好生意,也就是商业模式要好。
好生意有三个特点:一是生意模式简单,一看就懂;二是经营 历史 持续稳定;三是长期前景清晰可见。好生意需要有宽广的“护城河”。
比如说可口可乐,过去一百年它在卖可乐,未来一百年大概率还是在卖可乐。只要未来全世界的人依然还喝可乐,可口可乐的利润率依然会比较高。这样的生意就是好生意。
好高管,也就是核心管理人员要好。
巴菲特曾说过,他喜欢买那种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但他从来没有买过傻子经营的生意。傻子都能经营的生意说明商业模式好,但是如果由好的管理人员来经营,就可能创造奇迹。
那怎么才算是好高管呢?巴菲特认为,最好的高管应站在公司主人的角度去思考和行动,最大化股东的利益。巴菲特认为好高管有3个特点:理性、坦诚、独立思考。
理性就是能高效配置资源,坦诚就是不仅能报喜也能报忧、承认错误和失败,独立思考就是能不从众、不跟风。
那如何判断高管到底做得好不好呢?
巴菲特提供了一些小窍门:你可以翻翻这家公司过去几年的年报,尤其是仔细阅读管理层所说的未来策略,对照现实看看有没有说到做到。除此之外,就是去查看财务数据。
财务数据是评判“好公司”的关键要素,从财务上看,对股东的回报好不好?
看财务数据,主要看什么呢?先看公司赚不赚钱。
再看公司赚了钱是不是回报给投资者了。
公司管理层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赚了钱怎么分。不管是给员工加工资,还是用于研发或是投资,你没有发给股东的那部分利润,留在公司是要增值的,否则就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
选出了符合好生意、好高管的公司,还要看看是不是好价格?好价格,也就是股价是不是大幅低于内在价值。
巴菲特投资可口可乐的时候,市值约150亿美元,而它的真实价值在200亿到480亿之间,以最保守的估计,巴菲特买可口可乐的股票,也只是用了七折的价格。后来可口可乐10年涨了10倍,成了巴菲特投资案例中的经典。
选出来了好公司以后,巴菲特如何买卖呢?
在具体买卖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坚守两个基本原则:能力圈原则和集中投资原则。
能力圈原则是指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投资。能力圈以外的公司,再好也不买。
其实巴菲特也买过能力圈以外的公司,比如他在2018年割肉清仓了IBM这只股票,并且在多个场合亲口认错。这恰恰反证,即使是股神走出能力圈,也会失败。
集中投资原则指抓住好机会下重注。好公司不多,好公司的好价格更少。轻易不要买股票,但是一旦有绝佳机会出现就要尽量多买。借用巴菲特的比喻就是,本来该用大盆接钱,就别去用一个小勺子。
在2018年,巴菲特控制的资金多达近2000亿美元,而其中三分之二,都集中在五只股票上。
到这里,这本书的精华我们就分享完了。我们再来总结一下。
第一点是巴菲特的股神之路。巴菲特主要受到三个人的影响,分别是:格雷厄姆、费雪、芒格。他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了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思想,从费雪那里学到了投资好公司的重要性,并在芒格的推动下开始买进好公司;第二点是巴菲特的投资方法。巴菲特选择好公司的3个标准:好生意,好高管,好价格。买卖股票的两个原则:能力圈原则和集中投资原则。
‘捌’ 巴菲特是如何评估一家公司的内在价值的
一、巴菲特对内在价值的简单定义:
巴菲特对内在价值的简单定义——它是一家企业在其余下的生命中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贴现值。
二、巴菲特通常对公司内在价值采用最简单的评估方法
【评估企业内在价值的方法,越简单往往越有效。这就像田间施肥一样,通过各种数学模型和电脑计算得到的化肥施用量,貌似不会比老农凭经验施肥更合理、更简单】
巴菲特在2000年财务报告中坦言,他对上市公司价值评估的方法是现金流量贴现率,而且,他只评价那些业务简单/他能够理解,并且可以预测/具有持续竞争优势/长期稳定的现金流。
这种简单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3项内容:
1.使用最简单的长期现金流定义。
这个定义就是所有者权益,相当于上市公司财务年报中的“公司收益+折旧等非现金支出-维护持续竞争优势的资本支出”。
2.使用最简单的贴现率——一般参照长期国债利率。
3.寻找最简单的明星企业。
明星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它们能够给股东以长期、稳定的获利回报。明星企业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和经济商誉。
三、巴菲特的内在价值估算法
假如有一家企业可以持续获得每年20%的投资收益,那么,有两种方法来估算该企业的价值。
1、可以建立一个未来利润和现金流模型,并把预测的现金流按10%的贴现率/折现率择现成现值。这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难操作,而且由于想象中的投资回报期经常被夸大,所以容易高估实际价值。
2、另外可以采用的较好的方法是,把股票当作一种债券来估值。
假设市场利率水平保持在10%附近,票面利率为10%的债券通常会按票面价值出售,票面利率为20%的债券则会以两倍于票值的价格出售。
例如,按100元发行而每年利息为20元的债券很快就会被买主把价格推高到200元,即翻一翻。回报率为20%的股票价格会稍高一些。如同债券一样,股票收益的一部分是现金(即现金股利),剩下部分留存起来。如果留存的盈利还可以保持20%的净资产收益率,它如同创造了一个以票面价格购买收益率为20%的债券的选择权:企业每留存一元钱就会在将来多创造0.2元的收益或者其价值为2元(=2倍)。
简单说,留存收益的价值是正常企业收益的2倍。通常情况下,企业留存收益的价值相当于企业增量收益与正常利率水平的比值。计算出的留存收益价值还需再进行折现以计算内在价值。
内在价值=净收益*可持续的资本收益率/(贴现率*贴现率)
由于我们假定长期贴现率为10%,这相当于说内在价值是收益的100倍再乘以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来表示,所以一个实用的记法是:
当证券的市盈率与净资产收益率100倍相等时的市场价值就是它的内在价值。(_对这个持否定态度,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估算靠谱些)。巴菲特说:“没有一个能计算出内在价值的公式。你得懂这个企业。”意思是:有公式可以算出公司价值的人都是蒙人的!
四、安全边际
俺们通常所说的安全边际——在其内在价值上给5~8的折让,就是股票的市场价格比它的内在价值低多少?有多少空间可以作为我们投资的屏障?这样俺们的投资就很踏实的多,象巴菲特一样稳坐钓鱼船.
‘玖’ 巴菲特股票理论是什么
巴菲特就是准许的价值投资。
也就是股票有了投资的价值,或是他认为股价被低估了他才会买入。
比如,一个公司业绩很好,但是同时股价也很低,他就不会买入的,他必须等到该公司的股价跌到了合理的价位才会买入。而一旦买入了,只要这家公司的业绩没有出现下滑,巴菲特就会长期持有该股,甚至是20年也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