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小非解禁详解
大小非裂镇中的非是指非流通股,也就是不能在证券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票。大非是指占股本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一般占总股本5%以上,小非指则占总股本5%以下的非流通股。
解禁:指由于蔽源顷股权分置改革使得非流通股可以流通了,从而解禁(解除禁止)了原来的非流通股,使得非流通股变成了流通股。
大小非解禁:增加市场的流通股数,非流通股完全变成了流通股。
大小非为什么要解禁:
股权分置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集中表现在3点:
a. 权利不对等。同一种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的不同持有者享受的权利不对等,主要体现在参与经营管理决策权的不对等、不平等。
b. 承担义务不对等。同一种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的不同持有者承担的义务不对等,主要体现在持股成本有巨大差异。
c. 不同股东获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承担的风险不对等。同一种股票流通股、非流通股的不同持有者取得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和承担的风险是不对等、不平等的。
以上这些股权分置问题,使得上市公司的产权关系无法理顺,企业结构治理无法进行,企业管理决策独裁化、内部人控制比较普遍,企业产权改革根本无法深入下去,股权分置成为一块绕不过去的石头。
有鉴于此,我国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到2001年间,进行过两次国有股减持探索,但效果并不理想,不得不半途而废。
从总体上看,这个过程分为三阶段:一开始是提出国有股减持,即让国有股在证券市场上慢慢出售,逐步减少国有股比重,最终完全退出股市;接下来提全流通,即把非流通股全部变成流通股,变成现金;最后提股权分置改革,即把非流通股全部变成流通股。应该说,这三个口号的意思是完全不同的。股权分置改革后不一定非得要进入流通,所以和市场扩容没有必然联系,但却可以实现同股同权,这样就完全符合资本市场的基本要求了。
2004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据此,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4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正式启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5年9月4日发布《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标志着股权分置改革从试点阶段正式进入积极稳妥、全面铺开的新阶段。
截至2007年4月20日,上海、深圳两家证券交易所中完成或者已经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有1290家,占总市值的98%。这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一大创举,具有划时代意义。它能够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前提下解决原来的股权分置问题,从而使得股票市场的供求关系、定价机制得到真实反映,便于今后一系列金融创新措施,促进资本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
容易看出,股权分置改革一定要考虑非流通股和流通股的持股成本,这个问题如果无法解决,就谈不上公平、公正。换句话说,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中所有股份的持股成本是否相同,是判断股权分置改革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
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
一般来说,大小非解禁是会导致股票价格下跌的。道理很简单,某只股票的供应量增加了,就会因为市场供大于求而导致价格下跌。
但是,大小非解禁后股价不跌反升也是可能的,主要原因无非是两种:一是解禁后的股票没有立刻抛售,或者抛出的数量太少;二是市场资金充裕,有多少吃多少,这样反而会引起场外资金关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态势。这方面典型的例子有“氯碱化工”,该股票2009年1月12日宏陆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解禁后一连几天都在放量上攻。
大小非解禁后,股市中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那些原来以低成本获得了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们。
② 大小非的解禁,对一只股票来说算是利空吗
股票涨跌不由解禁决定,并且股票解禁不代表大股东马上减持,股票涨跌由供求关系、资金量、业绩、政策、消息等多方面因素决定。股票解禁意味着大量的非流通股可以进行流通,减持需要提前发出公告,非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的,一般要求两年以上才能减持,非流通股占总股本低于5%的,一般要求在一年以后才能减持。
股票解禁的定义是限售股过了限售承诺期,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一般来说,解禁当日开始,解禁的股票就可以自由交易。企业持有的限售股在解禁前已签订协议转让给受让方,但未变更股权登记、仍由企业持有的,企业实际减持该限售股取得的收入。
按照证监会的规定,股改后的公司原非流通股股份的出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二)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个股解禁通常来说会使得股票供给增大,股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股价会下行,但是具体需要结合解禁时该个股的基本面、所处的价位和当时的大盘情况。
比如有的个股已经超跌或到横盘突破区域,那么一旦解禁,股东极有可能拉高出货,反之一只业绩不佳的个股解禁或者高位那么下跌可能性大,当然还要适当结合当时大盘走势,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对于大型国企,大非解禁冲击较小,因为国有资本很少会减持。而对于创业板、中小板这类制造暴富神话的板块,则需要保持谨慎,一般都会引发大跌。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投资速报:度小满金融“定期盈”
定期盈是度小满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稳健型理财产品,更多产品信息可以通过度小满金融APP了解。
③ 大小非解禁
面对大小非减持后不断扩容的股市,A股市场的流动性变得日趋紧缺,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探讨如何能够使股市供求平衡。 显然,管理层已把限制大盘股的IPO和一些上市公司的恶意圈钱行为作为平衡股市资金压力的方式之一。 据万德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A股市场首发家数和募集资金额、上市公司增发家数和募集资金额,都呈逐月下降趋势。与2007年四季度对比,今年一季度券商投行业务收入环比下降趋势更为明显——IPO融资额、增发融资额、配股融资额分别下降63%、36%和64%。 而在解决大小非解禁的问题上还没有公开出招。 首先,“在大小非减持的过程中,市场需要明确的预期,不能暗箱操作”。一位券商人士认为,在减持前,应该确定减持比例,大股东减持前出公告与公司业绩的最新状况。 这在A股市场已有先例。 为预防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在全流通时代下可能通过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手法牟利、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深交所在去年5月发布了《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 深交所要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增持或减持公司股份达到公司总股份1%时应当及时出公告;在出售后导致持有、控制公司股份低于50%、30%或出售后导致其与第二大股东持有、控制的比例差额少于5%时应对出售的原因、进一步出售或增持股份计划等事项及时出公告。 “这一规定完全可以推广到主板市常”业内人士认为。 其次,“在减持过程中,大宗交易也是可以考虑的,这样可以减少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一位券商人士认为,成熟市场里,大宗交易比较普遍,在国内,沪深两市也有,但是,不够普遍。 实际上,也有部分大非在减持过程中,采取了大宗交易的形式。 去年6月,路桥建设(600263.SH)披露,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交股份)已通过上证所交易系统以大宗交易方式出售1087.7177万股公司股份,占总股本2.67%。中交股份的这种减持方式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赞扬。 “大宗交易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在二级市场减持,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抛售出去,而以大宗交易的形式,往往会出现折价现象或是无人接盘的窘境。”一位市场人士提出质疑。 “这就要看股票的估值是否合理了,如果估值合理、投资者看好公司今后的发展前景的话,同样可以卖出去。”一位私募基金人士认为。 “管理层做了很多风险后置的事,比如现在的大小非解禁。”同济大学博士黄建中称,因此,如何延缓大小非的减持进程,成为管理层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A股很多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国资委,这样的话,国有股份的减持就很容易控制,关键是如何控制非国有股东,这其中,很多上市公司的非国有股东是小非。而股改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限制其减持,就会失去信用。”一位法律界人士认为。 “关键以什么方式达到这一效果。”海通证券(600837.SH)的一位人士称,国有股东可以采取国家强制的措施,而非国有股东则必须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比如,在禁售期满一年后,再持有一年才出售者,免征20%所得税,这显然是第三招。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
详情
http://bbs.chaogu.com/viewthread.php?tid=286756&highlight=%B4%F3%D0%A1%B7%C7%BD%E2%BD%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