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央行货币上市是买股票吗还是买股
买股不能直接买股票,2018年来,中国股市跑输绝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在市场情绪低迷之际,上周,东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抛出了岩高“央行持有本国股票资产大有可为”的论点,建议中国央行应进入股市,购买股票或股指产品。股市一度暴涨。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接近央行人士的否认以及各路专家学者的反面意见,尾盘股市涨幅收窄。
接近央行人士回应媒体称,“没听说这样的计划,法律上也不支持”;
央行原调统司司长盛松成也表示,中国央行直接购买股票或者ETF的理由不成立。法无禁止即可为,理论上,《中国人民银行法》并没有明令禁止央行购买股票或股票ETF的行为。但粗派尺是,从各个方面考虑,中国央行没有必要直接购买股票,因为央行购买股票容易加大股价波动性,很可能扰乱市场定价功能;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里储备工具较多,目前仍应该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进入股票市场,将出现监管难题,羡顷并且容易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健康的股票市场取决于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制度改革。
某原央行人士也对笔者提及,2010年日本央行大举购买股票ETF,但这是作为量化宽松的工具,目的是为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也是因为日本经历了20年的通缩,且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本土企业投资意愿低下的背景下,央行才不得不选择购买股票ETF来注入流动性,而且如今买成多家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日本央行已是“骑虎难下”,还被指责扭曲价格、垄断市场流动性。
2. 想买点银行股,有哪些推荐的吗
如果说你想要购买银行股的话,那么我会给你以下几个建议。第1个建议就是尽量不要去买四大行的银行股,因为这四大行的流通盘太大了,买进去基本上都不会怎么动。第2个建议就是尽量去购买那些小盘股,因为那些小盘股的涨跌幅度更大,会有更多的机会。第3个建议就是你可以在他低位的时候介入进去,然后等到哪天有利好再冲高把它卖掉。
一.不买四大行
就像刚刚所说的,我是非常不建议你去购买四大银行的。因为四大银行的股票它的流通市值太大了,所以它每一天的涨跌幅度都是特别小的。可能一年的波动幅度基本上都不会超过20%,这就跟买大盘差不多。哪怕就算是行情很好,你也不太可能可以从他身上赚到多少钱。不过四大行是比较适合那些风险偏好很小的人去做,如果你不想承担太多的风险,那就买四大行。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关注+转发哦。
3.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形式是什么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是为了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不是为了赢利。
中央银行买卖证券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一次性买卖。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增加或压缩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时,就会一次性购买或出售某种证券,中央银行直到购足或售足为止。
另一种是附有回购协议的买卖。
拓展资料: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意义是什么?
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买卖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影响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变化平稳、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具有操作灵活、主动性强等优点,其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进而调节宏观经济;与准备金政策和相再贴现配合;缓解财政收支造成的不利影响;
协助政府的公债发行与管理。
证券买卖业务是中央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之一,由于其具有操作灵活、主动的优点,其重要性有不断加强趋势。
中央银行通过在二级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类证券(包括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和政策性金融债等),可以释放和回收金融体系的流动性,调控基础货币,实现体系内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变化平缓和货币市场利率基本稳定的目标。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的证券主要是政府债券、国库券以及其他市场性非常高的有价证券。
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此,各国法律规定中央银行可以买卖的证券种类也不同。
1.美国公开市场的证券业务:
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直接领导,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具体操作。从众多的证券交易机构中选择几十家初级交易商进行政府证券的买卖。
操作方式主要有永久性储备调节,即单向的购入或售出债券;临时性储备调节,即通过回购协议和等量售出——购入交易进行双向操作。
2.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买卖业务:
1994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在上海银行间外汇市场买卖外汇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始通过融资券的买卖试行公开市场业务;1996年4月9日,才正式启动中央银行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操作工具是国债、中央银行融资券、政策金融债,交易主体是国债一级交易商,而不是个人和企业事业单位。
4. 中国人民银行股票价格
、“中国人民银行” 是个政府的银行管理机构,没有发行股票,所以也就没有价格 2、“中国人民银行” 管理的下属的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等,号称四大银行
5.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上市吗
中国人民银行不能上市,因为它是中央国家机关!!!
商业银行可以上市(如:工行、建行、农行、中行等)
国有银行能不能上市?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如果上了市才能成为好银行,那么上市之前就不是好银行,而不是好银行则不应当上市。国有银行上市颠倒了逻辑顺序。应当在银行上市之前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得银行成为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稳定的金融机构。然后才讨论是否应当上市。
近来,频频出现商业银行要求上市的呼声。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民生银行已经上市。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也发布信息,希望在短期内上市。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上市的呼声最高。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正在进行改组,据说它的海外部分要首先上市。其他的几家国有银行也希望尽快上市。好像金融改革的关键在于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银行上市是否会成为金融改革的突破口?会不会出现“一股就灵”的奇迹?
国有银行能不能上市?也许有人认为,这难道还成问题吗?四大国有银行是“国家所有,国家信誉”,只要国家批准,要上市还不是轻而易举?
事情未必如此简单。企业上市是直接融资行为,上市的前提条件是信息透明化。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扩大再生产,拿出一部分股权来换取外部资金。例如,企业自有资本10亿元,年利润1亿元。如果想把经营规模扩大一倍,需要资本20亿元,于是,这家企业通过上市,对外发行相当于10亿元的股票。如果企业的生产效益好,购买股票的人按照投资多少来分享利润。假若股票价格上升,股东们还可以从股票升值得到额外的收益。因此,上市的前提是,第一,企业要有自有资产,第二,要期望盈利。
家当知多少
国有银行上市的第一关就是要弄清楚究竟有多少家当。企业上市时考虑的是净资产。如果企业注册资本是一亿元,但是欠别人的债务有2亿。那么,我们说这家企业资不抵债。别说上市,早就该破产倒闭了。国有银行的自有资产(一级资本)在总资产当中的比例称为资产充足率。按照《巴塞尔协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当在8%以上,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不到这个标准就会影响银行的稳定性。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接近8%,其他各家都远远低于这个标准。换句话说,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中最多只有8%是属于自己的。银行拿储户的钱放贷,如果出现了不良贷款,自然应当由银行负责。因此,如果银行要上市,首先要把不良贷款的数字搞清楚。在这里有几笔帐非算不可。
第一,按照官方数字,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24%左右。显然,中央银行没有任何理由夸大这个数字,只少不多。
第二,按照官方报导,被“剥离”到四大资产公司的不良贷款有13000亿元。就算四大资产公司讨债的本事很大,按照一般规律,能要回来30%就算很成功了。那么还有将近10000亿的坏帐。这是四大商业银行欠老百姓的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储蓄者都有权把自己的存款要回去。倘若如此,四大商业银行怎么来补这个
窟窿?如果把这10000亿算进去,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要上升多少?
第三,目前,国有银行计算不良贷款数目是采用“一滞二呆”的分类原则计算的。朱总理在1998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上曾经明确指出,“我们不要盲目在所有领域都照搬国际惯例,但是在贷款分类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采纳国际惯例。”在2002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度强调“商业银行从今年开始要全面实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按照“一逾两呆”,贷款逾期3年才划为呆滞,借款人走死逃亡才划为呆帐。而“五级分类”只要借款人不能归还本息30至90天就列入不良贷款。假定国有银行认真地采用了“五级分类”,许多现在算为正常的贷款将变成不良贷款,不知道这样一来,银行的不良贷款还要上升多少?
第四,“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考虑信贷质量。如果一个企业借了10笔款,按照“五级分类”,只要有一笔贷款不能按时归还,鉴于这个借款者缺乏信用,其他贷款都要列入问题贷款。可是按照“一逾二呆”,只要其他贷款尚未到期就不算。如果按照“五级分类”,信用破产的国有企业有多少?银行的不良贷款还要上升多少?
第五,四大银行的大部分贷款都给了国有企业,特别是目前上市的几千家国 有企业。当计算不良贷款的时候,是按照这些企业的帐面数字来评估的。可是,有人估计至少80%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假帐。“银广夏”就是一个例子。前不久还被称为资产质量特别优秀的好企业,说破产就破产了,揭开盖子来,尽是假帐。如果还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隐瞒了巨额亏损,那么一旦搞清楚了这些公司的帐目,岂不是又要给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大增加一笔?
银行上市要不要算清楚帐目?如果算清楚了帐,国有银行能够拿出来合股的资本究竟有多少?虽然银行的情况和企业不尽相同,但是基本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一家银行的自有资本是10亿,但是贷款的坏帐也有10亿之多,事实上,这家银行已经把自己的资本全赔光了。银行的钱都是别人的。凭什么拿别人的钱上市呢?如果不良贷款比银行的一级资本还多得多,那么凭什么上市?倘若某个公司已经是资不抵债了,公之于众,还有人敢买这种股票吗?如果不告诉老百姓真话,靠造假帐上市,今后怎么办?
“家丑不可外扬”,如果国有银行不上市,那么,尽管现存的不良贷款数额巨大,但是还可以慢慢对付。如果一定要急于上市,岂不是马上就要踩响这个大地雷?
上市的逻辑顺序
为什么国有银行如此急于上市?许多企业上市是为了取得发展资金,国有银行缺资金吗?目前金融市场过于单一,民众的积蓄只能存进银行。由于市场疲软、通货紧缩、投资不足,银行里的钱贷不出去。国有银行的战略发展方向不是扩张而是向中心城市收缩。从广义上来讲,银行里的钱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从国有银行自身运行机制来看,没有急于上市的理由。
据说,银行上市的目的就是要筹集资金,使得银行能够达到资本充足率。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悖论:如果上了市才能成为好银行,那么上市之前就不是好银行,而不是好银行则不应当上市。国有银行上市颠倒了逻辑顺序。应当在银行上市之前提高资本充足率,使得银行成为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稳定的金融机构。然后才讨论是否应当上市。
另外,要将国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1%,至少需要500亿。要使中国四大国有银行达到所需的资本充足率,至少需要几千亿元。上哪里去找这笔巨款?近年来,上海、深圳股市每年筹集不过几千亿元资金,倘若国有银行上市,一下子吸收了如此巨额资金,还不得把股市压趴下来?
至于说国有银行上市之后能否给股东带来利润,能否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董事会的有效监督,能否通过上市提高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等,这些问题
都不是轻易能够回答的。有鉴于此,国有银行上市还是慢点谈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