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新保险概念股一览表 保险概念股票有哪些
保险板块备受“青睐”
与10月以来大盘的整体“拉锯”相比,同时期保险板块的表现堪称“优异”。据统计,10月以来,在69个Wind主题行业中,保险指数以8.14%的涨幅,成为统计区间内主题行业中毫无争议的最大赢家。从昨日行业内个股方面的表现来看,根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行业中6只成分股全数实现上涨。其中,新华保险(63.50 -1.03%,诊股)、中国人寿(31.31 +1.10%,诊股)的涨幅超5%,即便是垫底的中国平安(64.13 +0.11%,诊股)也有0.20%的涨幅,这在昨日“跌多涨少”的盘面中,表现已属相当优秀。
今年以来,一向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的机构投资者对上市险企频抛“橄榄枝”。据上市险企三季报显示,除一向“钟情”板块的公募基金之外,证金公司、汇金公司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机构。以中国平安为例,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在第三季度分别增持了中国平安的H股和A股,持股比例分别从二季末的33.54%、1.78%升至三季末的33.85%、2.19%。
在板块、热点频繁切换,市场情绪“阴晴不定”的市场中,保险板块的集体走强,其实并非偶然。近日摩根大通发表的研究报告称,第三季度中国上市险企盈利复苏,主要是由于宏观环境有利(长期债券收益率上升和股票市场稳定),以及行业本身表现强劲(产品组合和债务储备结构改善)。而该机构也表示,从第三季上市险企的业绩中反映出的行业基本面支持市场对板块的重新估值,预计未来数季度板块市场盈利仍会上调,这也将进一步刺激板块的表现。而从资金方面来看,根据Wind数据,近5个交易日,在10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仅有15个行业出现了资金净流入,而在这15个行业中保险行业以近5日净流入8.74亿元位列第三。从昨日的资金流向来看,虽然盘面整体回调,两市资金整体净流出态势有所加剧,但从保险板块仍然呈现的资金流入来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资金对保险板块的“青睐”。
机构看好后市
在昨日市场的整体回调中,保险板块的逆势上涨无疑是盘面中的最大看点。虽然当前市场情绪依然不稳,后市走向也仍存分歧,但由于行业“靓丽”的三季报,对板块的乐观之声已成为当前多数机构的一致共识。
东吴证券(10.80 -1.37%,诊股)表示,上市保险公司发布三季报,前三季度业绩全面加速增长,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42.38 +0.76%,诊股)、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98.3%、41.4%、23.8%、5.3%,业绩增速较上半年明显提升,主要源于投资端持续发力+需求端高景气延续。而由于投资与需求共振下“靓丽”基本面的延续,从上市险企三季报来看板块拐点已全面确立。
针对板块三季报业绩超市场预期,中泰证券认为,主要为寿险剩余边际持续强劲释放、投资端向好、准备金因素逐渐出清等多重因素叠加所致。转型保障是保险基本面提升的根本逻辑,随着消费升级、家庭保障意识觉醒,保障型产品的需求端空间依然较大,保险公司也有充足动力提升保障型产品占比。目前四家保险公司17PEV估值不到1.2倍,估值切换后 18PEV仅1倍左右,估值提升空间仍然较大,继续看好保险股长期投资价值。
Ⅱ 友帮保险为什么在香港上市,不在美国
首先要搞清楚一个事情:美国友邦保险和友邦保险现在不是同一家公司。
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 是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全资附属公司。但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国际集团陷入财务危机,多次要求美国政府出手拯救。
因此,美国国际集团在香港的分公司友邦保险在2009年2月28日完成法律重组,将美国国际集团在亚太地区的众多保险业务合并组成友邦保险集团,重组后的友邦保险公司资产超过600亿美元。截至2008年11月30日,其综合的偿付能力比率平均超过监管规定之200%。
美国国际集团AIG于3月2日宣布,若得到监管机构批准,友邦保险将被置于一个特定成立的独立法定机构下。这一法定机构将向美国国际集团发行普通股,并向纽约联储银行发行优先股。该机构的成立得使友邦保险可获定位为一家独立营运的机构。
友邦重组独立之后,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确认了友邦保险‘A+’的财务实力评级,并将其移出“信用观察名单”。从标准普尔改进友邦保险的评级来看,友邦保险脱离AIG取得了良好的反应。
之后,2010年10月29日,友邦保险于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 “1299”);其美国预托证券(一级)于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买卖(交易编号为 “AAGIY”)。
看到这里就明白啦,友邦保险香港分公司本身就是为了脱离美国AIG集团,发展亚洲业务,又怎么会在美国上市呢,肯定选择香港上市啦。
Ⅲ 香港保险公司十大排名
香港保险公司十大排名:1、友邦保险、2、保诚保险、3、国寿海外、4、汇丰人寿、5、宏利人寿、6、中银人寿、7、安盛保险、8、恒生保险、9、大都会人寿、10、富卫人寿。
1、友邦保险1919年成立,距今已有100年历史,1931年正式开始香港的业务,是目前唯一全球总部在香港的保险公司,全球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截止2020年1月,友邦保险总市值达1.03万亿港币。截止2020年1月,友邦保险总市值达1.03万亿港币,几年的时间从恒生指数第四大成分股上升为第一大成分股,也是不容小觑了。
2、保诚保险是英国保诚的全资子公司,英国保诚于1964年开始香港的业务,并在2013年于香港正式注册成立保诚保险有限公司,英国保诚有170年的历史。截止2020年1月,母公司英国保诚全球总市值3936亿港币。
3、国寿海外是中国内地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银行系寿险公司,1984年于香港注册成立,截止2018年12月31日,国寿海外总资产3400亿港币。
4、汇丰人寿1978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综合业务保险公司,标准的银行系寿险公司。2019年一季度,汇丰人寿当季保费收入70亿港元,与2018年四季度相比环比增长108.1%,成绩可谓亮眼。这种业绩“坐过山车”式的表现,对汇丰人寿来说并不陌生,2016年亏损1.61亿元,在2017年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12亿元,在2018年又由盈转亏损2.06亿元。
5、宏利人寿是宏利金融的全资子公司,宏利金融是位于加拿大的金融服务公司,宏利人寿是1985年于百慕大注册成立的长期业务保险公司,截止2020年1月,其母公司宏利金融的全球总市值3198亿港币。从香港保监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上半年,宏利人寿以179亿港币的总保费收入居第五,市场份额占比7.3%,市场排名与2018年相比无变化,位居第五。在香港有唯一的一座自有物业——位于九龙东的宏利大楼,是香港保险公司里面少有的在香港拥有自有物业的公司。
Ⅳ 香港巨头保险公司有哪些
香港巨头保险公司其实就是世界巨头保险公司了,香港是自由贸易区,如果您有购买香港保险的意向可以私信咨询更细致的
Ⅳ 香港保险投资收益更高吗
首先,香港保险的分红演示确实会比内地高这是因为内地的监管部门出于保护消费者、减少销售误导的缘故,限制了分红演示的利率,最高不能超过6%,且必须演示低中高3档。而香港的这方面监管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分红演示通常是按照6%以上来演示的。香港保险过去几年的实际分红水平确实比内地高,但是这都是不能保证的。
Ⅵ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份有限公的股票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的曰期是
中国内地保监会、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年报、季报数据显示,近年来,内地保险业每年新签约保费增长率在10%左右,而内地居民赴香港新签约投保保费每年以50%左右的速度递增。
去香港买保险日益走进老百姓的生活。然而,一些还没有全面了解香港保险的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问,甚至误解。
对香港保险的误解主要有:
误解①:香港保险业向内地居民发售保单,属于“地下保单”不合法,不受法律保障。
误解②:香港保险公司会破产倒闭,内地不允许破产倒闭。
误解③:汇率风险造成内地客户巨大损失。
误解④:香港保险业销售佣金是内地几倍,客户退保损失高于内地。
误解⑤:香港保险纠纷处理与理赔难。
针对客户的疑问,我们的解答如下。
1赴港买保险合法吗?
到香港买保险,这不就是媒体上常说的“地下保单”吗,是非法、无效的吗?曾经有一位有心的客户做了详细的赴港买保险前期准备。该客户说,“我先是向本地的一些保险代理人、律师咨询。咨询结果基本上属于两派。代理人的基本观点是不建议买,听说香港的保险只有持香港居住证的人才可以买,而且香港保险合同都是英文的,中文仅供参考,大部分人看不懂,就算看得懂,其中奥妙之处未必明白,万一上当受骗了浑然不知。因是外汇管制,缴付保费、理赔事宜比较麻烦。”在咨询过后,该客户还做了两件事情。
一是查询香港法律,其中第41章是《保险公司条例》。(香港政府律政司查询网址:http://www.qishiwealth.com/)。为了确保投保人的利益,该条例对香港的保险公司的确作出了非常具体的规定。该条例没有明确写明香港境外人士可以在香港购买保险,但同时没有对投保人的身份进行限制,也就是说不违法。据其一律师朋友说,保险也是商务活动之一,香港是贸易自由港,法律对商务活动主体身份不作限制,只是合同签署地在香港,香港拥有司法管辖权而已。
二是咨询了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该客户发了一份电子邮件,问内地人去香港买保险究竟合不合法?香港保险公司认不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不出三个小时,一名监理专员就回复了他的邮件,内容大意如下:根据香港的法律,无论内地人、外国人还是香港人,只要持有合法身份与香港合法的保险公司签订的保险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是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保险是一份长期合约,如果期间出现没有连续付保费的情况,将可能造成投保人利益受损;
二是如果与保险公司出现诉讼时,将可能要投保人或代理人亲自到香港法庭聆讯;至于保险公司是否认可内地医疗机构的疾病证明材料或公安部门的死亡证明,则是保险公司的商业决定。
由上述案例可知,去香港买保险是可行且合法的。
2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有客户认为内地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监管严格,而在国外即使像友邦、富通这样的大公司2008年也险些倒闭,香港的小保险公司风险是不是更大?这种理解其实是不全面的。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是不允许倒闭的。2008年,美国投行雷曼兄弟和美国友邦AIA的母公司AIG一起到了破产的边缘,美国政府没有挽救雷曼兄弟,而出钱收购了友邦保险的母公司AIG 80%的股权,从而避免了它倒闭的命运。
香港保监处规定经营不善的保险公司会有再保公司或者其他规模大的保险公司收购继续经营,以确保客户的权益。所以客户最多只会因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损失红利收益,但保障类投保保额肯定是100%得以保障的。对于寿险,香港政府监管非常严格,每出售一份,香港保险监理处都会要求香港保险公司把该份保单80%价值的资产维持在香港,以便更好地保障投保人的利益。如果在香港有人寿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香港政府也正在设立香港人寿保险再保险基金,用以担保香港出售的每一份人寿保单。
3汇率损失会造成内地客户重大损失吗?
有客户问: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价格,七年内从1.2元跌到0.79元(每港元),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
赴港投保汇率确实是大的问题,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那么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但是这个世界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吗?内地短短十几二十年间,通胀高企,在内地高保费的情况下,客户购买的保单贬值速度更快,而香港保险就算计上汇率损失,也比内地保单更便宜更能保值。
近年来,人民币在内地快速贬值,《中国青年报》报道说,如果十年前拥有1000元人民币,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上海契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十年后因持续贬值,其购买力只相当于576元。而自进入2014年以来,人民币更出现了由过去“内贬外升”向“内贬外贬”同步的局面。由此可见,赴香港投资保险,汇率风险并不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问题。
4客户早期退保损失大?
在客户退保设计上,香港保险侧重于要求客户长期保障,严格控制客户准入和投资保险的心理预期,即“严进宽出”,因此在退保损失设计时,要求严格。相反,内地保险公司在保险销售上执行的“宽进严出”,且存在较为严重的销售误导,客户退保现象十分普遍。2013年,中国保监会公布内地客户退保金额高达19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4家的退保金总额超过千亿元,达到121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国内保险业保费规模已排名世界第四,而退保率可能是世界第一),这要是在保险市场十分成熟的香港,简直是难于理解和想象的。
5赴港买保险受法律保护吗?
事实上,香港保险公司是向全球发售保险的,保险公司均有设立签约认证中心,赴港投保客户必须亲临办理,三方见证。以录音录像作为客户赴港投保的记录,在香港境内签署的投保文件是受到香港法律认可以及被保护的。自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发布受理非香港居民之投诉,如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索赔纠纷,该机构则出面受理纠纷审判,审判结果直接产生法律效力。如判决保险公司必须理赔。与内地不同的是,假若在内地,客户与内地保险公司发生纠纷仍需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
正因为香港是个法治社会,所以在法律上非常严峻。如保险计划书写着不适合于“中国大陆境内使用”字样,即是说买香港保险一定要在香港签单才有效,才受香港法律保护。
Ⅶ 太平洋保险公司股票在香港吗
太平洋保险旗下设有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香港)有限公司,公司在美国投资设有中国太平洋(美国)服务公司,在伦敦和纽约设有代表处。1998年公司与荷兰国际集团合资设立的太平洋安泰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中外合资的保险公司。
Ⅷ 保险 香港上市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和效果
第一、香港上市的时间可控性很高。这主要受益于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规范的程序,加之监管机构独立透明、廉洁高效,专业机构质素高,公司一般在6-12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的过程。上市时间可控意味着企业可以更好地把握上市时机。我们曾帮一家国内着名的零售连锁企业物美股份2003年在香港上市,整个上市过程用了7个月左右的时间,赶在2004年12月11日中国零售业全面对外资开放之前,为公司筹集了一大笔资金,用以发展网络,以抵抗外资零售业的冲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在物美股份是北京地区最大的连锁超市之一。
第二、在估值方面,香港市场对内地金融、新能源、消费品行业的接受程度较高,估值基本接近,甚至出现很多香港估值高于内地A股估值的案例,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新能源等行业板块。最近有多家先A后H股上市的成功案例(例如:农业银行)以及多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金风科技、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宣布进行H股增发的现象,更从侧面说明香港在估值水平总体上并不比内地股市差。
第三、对于一些拥有品牌和国际业务的公司,香港上市能给予公司一个借助上市过程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宣传和推广公司业务的机会。第四、香港的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媒体公众都对上市公司的企业管制和内部控制有较高的要求,这会促使上市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使公司的股东和管理层长期获益。
上市后的各项便利
第一、香港上市后的再融资非常便利,通常是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不需要额外的行政审批。
第二、在香港可以使用的融资手段极为众多,包括:配售、供股、可转债、认股证、高息债、杠杆融资等等。其实在香港资本市场,除个别年份以外,上市公司的再融资的规模都超过了首次公开发行的规模,这突显了再融资的便利,也为优秀企业和像渣打银行这样融资产品全面的国际性银行提供了广阔的业务空间。
第三、控股股东禁售期仅为6个月,相比A股的3年禁售期要短得多。
第四、兼并收购的便利。香港上市公司运用股票作为并购工具的作法比较普遍,并且是市场化运作,无需行政审批。如果利用香港上市公司的平台进行国际并购,其便利性也优于涉及跨境审批的A股公司平台。
第五、香港上市公司得到来自于国际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员广泛和资深的研究覆盖。通过与国际投行和国际投资者的密切交往,可以为公司提供更国际化的视野。
所以香港成为中国公司上市最多的海外市场,群英荟萃,中国的行业龙头很多是在香港上市的。中资股票在香港的地位举足轻重,以2009年度为例,中资企业占了香港股票交易总额的72%,市值占了58%,新股集资占了83%。渣打2009年度完成的香港上市案例全部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企业。香港股票市场也就此成为国际资金投资中国股票的最主要场所。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