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香港回归20年股票

香港回归20年股票

发布时间:2023-10-24 03:32:06

1. 香港回归概念股票 香港回归哪些股票会涨

业内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香港、深圳和广州港三个全球十大港口,又位于东北亚到东南亚的战略要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桥头堡地位。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是国家从全球坐标出发,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水平的又一崭新举措。随着港珠澳大桥年内通车以及一系列利好政策落地,区域内港口、地产开发等行业将获得发展机遇,相关A股有深赤湾A(000022)、盐田港(000088)、招商蛇口(001979)等。

2. 香港回归10年内的大事件

回归后的香港

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然而,就在3个月后,东南亚及日、韩、台货币受外来冲击。香港亦不能幸免于难,地产产值大幅下跌、失业率由2%升至6%、经济增长率亦由正变负、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700点、银行同业拆息由被狙击前的数厘升至数十厘,当中隔夜利率更于1997年10月23日高见300厘。
1998年8月中,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会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入市,试图扭转一年多恒生指数跌势,最后动用了1180亿港元成功击退以量子基金为首的炒家。随着1999年因当年因香港政府于1998年入市购入的“官股”而衍生出来的盈富基金加上美国的科网热吹至,香港股票市场再一次进入疯狂状态。恒生指数亦约12000点,上升至18300点历史新高,失业率由6%下降至4.5%,经济增长率上升10%,但随着美国的科网热减退,香港的科网泡沫亦随即破灭,及后于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香港交易所继87股灾停市四天后,宣布停巿一天。香港无可避免持续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国转口港的优势受到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挑战,而且面对经济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令制造业北移,失业、通缩问题随之而来。政府连串政策失误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关形象,令政府处于弱势,社会不满气氛与日俱增,这股衰退潮一直持续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2003年春,由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ARS)爆发,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击;直至6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香港从“发生本地传染地区”的名单中剔除。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经济损失无法估计,失业率升上至8.7%的历史新高。政府处理抗疫过程备受批评,市民由从前只着眼经济发展、转而开始关心本土政治。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问题强行立法时,成为市民对政府施政不满的导火线,引发同年7月1日的50万人大游行及视为亲政府一方的自由党于此时突然宣布反对,政府才只好暂时搁置立法。游行过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对港政策,再次变成着重经济方面,如落实香港与中国大陆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以及推行“个人游”,容许中国大陆部分省市居民来港作短暂旅游,并落实兴建港珠澳大桥,巩固香港作为亚洲物流中心的地位。

2003年7月1日,以反对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为首的大批市民,参与七一游行;主办单位指人数达50万人。其后两年的7月1日都有进行游行,争取民主及反对官商勾结。

2004年5、6月、香港成为“泛珠三角9+2”经济整合的成员,继续发挥原有的优势。另外,民企自由行令香港继续成为大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外国和香港企业进军大陆市场的“窗口”。人民币可在香港兑换令香港成为人民币最大的离岸中心。特区政府亦开始和中央、各级政府商讨香港和内地的公路、铁路规划,加强两地的陆路交通联系,确保香港继续成为亚洲重要的金融、航运和服务中心。同年7、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通胀,正式走出持续了68个月的通缩期。

2005年3月12日,行政长官董建华突然以健康为由辞职,同时获中央委任为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辞职的原因,社会普遍认为他是面对各种压力,尤其面对七年来施政效果不理想的指摘,身心俱疲。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宣布参选行政长官以替代董建华辞职的空缺,最后成为唯一获得有效提名的候选人,于6月21日获中央政府正式任命出任新的行政长官,并于6月24日赴京宣誓就职。曾荫权继任之后,给香港政坛带来新气象,市民对香港政府的信心和评价普遍回升。

2005年9月12日,亚洲第二个迪士尼乐园于在香港大屿山竹篙湾开幕,为香港的旅游和经济注入了活力。

2005年12月4日,大批市民参与争取香港普选大游行,主办单位指人数有25万,其他调查团体统计约3万人。
2005年12月13日至12月18日,第六次世贸部长级会议于香港举行,各国示威者到港游行示威,包括欧美的社运人士、菲律宾、印尼、韩国等亚太区的工会人士等,其中以韩国农民最受传媒注目。12月17日与警方在湾仔一带发生冲突。

3. 有关香港的历史、回归和现在的资料

香港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在香港居住。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曾经发现新石器时代人类聚居的遗址。唐朝开元廿四年,香港属于循州。设立屯门军镇,派员2000驻守来保护海上贸易。当时军队屯驻在今天的屯门,该区因而得名。及由于大步一带海面盛产珍珠,南汉刘氏遂于公元963年设官办珠场,称为媚川都,宋太祖赵匡胤灭南汉后明令禁止官方采珠。至元朝曾复采官珠,但受到士绅反对,不久又再次停办。明清两朝采珠事业时禁时驰,但仍不能回复至五代十国时的昌盛。
1970年代初期,由于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虑香港前途的问题。英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延续新界的租约,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拒绝。不过在1970年代末,“香港前途问题”已成为中英两国正式议题,但谁先提出转移香港政权,外界一直众说纷纭;但不论谁先提出,香港前途问题为中英两国,揭开了近20年争拗的序幕。
香港在1970年代末至1997年20年来的经济起飞,归功于中国的开放改革。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11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战略决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这个决策既改变了新中国长期以来对外封闭的情况,也给香港经济发展的良机,让香港发挥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中介人角色,从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
中英谈判
主条目:香港联系汇率制度, 1981年香港股灾, 和 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在1980年代初,英国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前者归中华人民共和国,但英国仍保留治权。不少香港传统上流社会的政治及商界精英,开始时亦支持有关建议。传统的英资公司,如汇丰银行、怡和洋行,亦曾参与游说工作。期间,1981年由当时的商界年青领袖李鹏飞率领当时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组成“年青才俊团”前往北京交流,并得到当时的领导人邓小平接见。当他们向邓小平提出有关建议时,被邓小平严辞指责,这种强烈反对及绝不让步的态度,令游说工作失败。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乘福克兰群岛战争大胜阿根廷之威,到北京提出继续“以主权换治权”作为方针,企图延续对香港的管治,但结果与之前“年青才俊团”一样,但中国稍微让步让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这亦成了中英两国谈判时的唯一方针,亦因中方对收回香港立场强硬,其间香港的楼价、股市及港元汇价大幅度波动,更于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由1982年约6港元兑1美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香港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宣布联系汇率制度[7],港元再与美元挂勾,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稳定下来,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而作为英资首席财团—怡和,于1984年3月28日宣布迁册百慕大,这举动被政经界人士视为英国资金撤走的先兆及对中国收回香港的举动投不信任票。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1997年7月1日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而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上述协定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会依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产主义制度不会在香港实行,并保证香港除外交及国防外,各方面都拥有高度自治。
回归后的香港
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主条目: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过渡期在1997年6月30日结束,香港正式结束英国的殖民管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首任行政长官。然而,就在3个月后,东南亚及日、韩、台货币受外来冲击。香港亦不能幸免于难,地产产值大幅下跌、失业率由2%升至6%、经济增长率亦由正变负、恒生指数由1997年8月所创的16820点历史新高,下跌至翌年8月的6700点、银行同业拆息由被狙击前的数厘升至数十厘,当中隔夜利率更于1997年10月23日高见300厘。1998年8月中,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会同香港交易所行政总裁邝其志宣布动用外汇基金入市,试图扭转一年多恒生指数跌势,最后动用了1180亿港元成功击退以量子基金为首的炒家。随着1999年因当年因香港政府于1998年入市购入的“官股”而衍生出来的盈富基金加上美国的科网热吹至,香港股票市场再一次进入疯狂状态。恒生指数亦约12000点,上升至18300点历史新高,失业率由6%下降至4.5%,经济增长率上升10%,但随着美国的科网热减退,香港的科网泡沫亦随即破灭,及后于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香港交易所继87股灾停市四天后,宣布停巿一天。香港无可避免持续衰退,加上以往香港扮演中国转口港的优势受到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挑战,而且面对经济转型和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令制造业北移,失业、通缩问题随之而来。政府连串政策失误和不擅建立良好的公关形象,令政府处于弱势,社会不满气氛与日俱增,这股衰退潮一直持续至2003年尾仍未竭止。

4. 香港回归的评论

香港回归八年内外经济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香港回归十年来,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增长放缓、SARS及政治纷争等多种风险的冲击,但是香港都能沉着应对,成功地一次次化险为夷,并不断强化金融系统抗御风险的能力,使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形巩固。

一九九八年亚洲金融危机是香港特区成立后遇到的最大的一次考验。面对国际炒家对金融市场的反复冲击,特区政府以果断和智慧,动用巨额外汇储备,在汇市、股市和期货市场同时行动,直接与国际炒家搏杀,最终击退了国际金融大鳄的凶恶进攻,成功地捍卫了港元联系汇率制度。

虽然香港回归后经济面临结构调整,但是随着内地和香港经济往来密切,为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香港交易所主席李业广早前在“香港经济峰会二○○五”的致词时指出,自一九九三年至今,内地企业通过在香港上市及上市后再集资,共筹集超过八千八百九十亿港元(近一千一百四十亿美元)。这些数字充分显示了香港为中国企业发挥中转市场的角色,只要香港维持法治,交易所、证监会严密把关的话,香港仍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金融中心。

目前,香港已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在过去十年为内地企业融资达一千一百亿美元。财政司司长唐英年表示,在五年前,他根本不敢想象香港能超越东京及伦敦,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金融中心。港府将继续努力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希望进一步提升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以吸引更多资金来港。

事实证明,落实“一国两制”确保了香港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和办事处的跨国公司数目,比亚太区其他城市都多。世界上最大的一百间银行有四分之三在香港营业;香港的股票市场按资本市值计算在亚洲排行第二,仅次于日本。而且,一直以来,香港拥有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系的美誉,是资本主义完全自由运作的成功例子。

香港回归祖国后,《基本法》以立法的形式保障了香港经济制度的延续性和规范性。汲取了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香港近年采取了加强银行内部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等措施;香港证券业和债市的电子化、无纸化建设目前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提高股票市场的素质,出台了新的《证券及期货条例》。去年二月十五日,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个人人民币业务服务。

虽说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面对着区内其他城市及国家(如上海及新加坡)的挑战,但香港仍有一定优势,包括:健全的法律及监管制度,日渐提高的公司管治,市场透明度相对区内市场为高。

回归八年来,香港经受住了来自各类风险的严峻考验,国际金融中心的风采依旧。香港金融界普遍认为,香港作为区内国际金融中心的“一哥”地位,今后十年不会动摇。他们认为,香港在过去十年间克服困境所表现的韧性,令人相信香港有条件在下一个十年内发展成为全球的金融中心,以及“中国的国际都会”。

阅读全文

与香港回归20年股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证券板块股票行情排名 浏览:199
1994年渤海集团股票数据 浏览:678
北京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748
理财基金股票APP 浏览:94
股票上市连续涨停 浏览:163
利君股票最低多少钱 浏览:1000
沪深股票数据分析 浏览:487
601633长城汽车股票历史数据 浏览:395
2020年买振德医疗股票 浏览:564
每天都资金进入股票 浏览:425
为什么手机股票的指标和电脑不同 浏览:912
股票账户怎么买国债有风险吗 浏览:472
st股票撤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权限 浏览:516
处理股票账户问题必须工作日吗 浏览:201
个人提供股票数据 浏览:927
民族证券大智慧股票软件 浏览:683
杉杉股票走势如何 浏览:360
股票多头指标回落 浏览:13
预期值影响股票价格的例子 浏览:473
金博士通达信股票软件 浏览: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