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股票基金首源投资公司

中国股票基金首源投资公司

发布时间:2024-10-03 07:57:30

① 中国的基金经理哪几位的风格最稳健 谢谢

先胜而后求战

2005年净值增长率17.8%

何 震

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

经济学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海南富南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君安证券公司、广发证券公司工作。2002年8月加入广发基金管理公司,曾任广发聚富基金经理助理,现任广发稳健增长基金经理。

何震挂在嘴边的投资格言是“先胜而后求战”。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何震不止一次对记者提起,但自己具体怎么理解的,何震一直没有明说。“其实,就是做投资要先有自知之明。” 何震说,“我的短处是短线交易能力一般,也看不准大势。所以,我就踏踏实实地研究和选择企业,做长线。先搞清楚自己什么不能干,已经‘胜’在战之前了。”观察何震的持股,的确是“放长线钓大鱼”:上海机场、盐湖钾肥、贵州茅台三大重仓股,何震从年初攥到年底。

何震获得了冠军,但并没把原因说得含混玄机:“ 一是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二是‘先胜而后求战’;三是适当考虑市场偏好。”

何震解释说,谁都说要坚持价值投资,可是,2005年市场波动不小,在市场逼近1000点时,恐慌出现了,动摇的人非常多,许多股票被市场“错杀了”。我们不仅没有动摇,反而借机买进我们认为值得投资的企业。泥沙俱下,谁值得投资?我们坚持看企业的商业模式,看盈利是否可以复制,看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清晰。看准了的,不管市场如何,我们都坚守。至于考虑偏好是指,当有两个企业发展状况很接近面临选择时,会适当考虑当时的市场热点在哪里。

何震在复旦大学读的研究生,爱打蓝球。说到2006年,“经济增长速度当然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现在各种预测的差距太大了。”当然,仅仅提GDP增速,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结构性调整带来的变化才更值得关注。“2005年我一直看好消费品和资源垄断类企业,这两类企业2006年依然值得看好。”怎么听,都还是“放长线钓大鱼”的思路。

以“净值论英雄”对否?“除了这个,还有什么更科学?”何震说:“不是指标有问题,而是不应该只看短期表现,可以每年比净值啊。”所谓路遥知马力,这正是十大基金经理值得跟踪的原因所在。

去年12月30日,上海机场和贵州茅台走势出现放量阴线,面对基金年末“砸盘”之说,何震笑笑说:“名次相差大的,没必要;相差近的,即便想砸,可是流通盘那么大,能解决什么问题。长期看,基金的业绩与此关系太小了。”即便上述两只股票以阴线报收,何震依然稳获第一,他的说法不无依据。

2、

欣赏巴菲特的风格

2005年净值增长率15.52%

陈 戈

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经理

1972年出生,硕士,8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就职于君安证券研究所任研究员。2000年10月加入富国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策划部研究员,现任研究策划部经理兼富国天益价值基金经理。

陈戈既是投资部门的干将,又是研究部门的直接负责人。所以,他感觉“对研究成果的综合利用更加得心应手一些”,也更欣赏巴菲特“精选公司,长期持有”的投资风格。

2005年的成绩,在陈戈看来是用心之作。他总结的成功因素涵盖了投资的三个层面——首先是年初既定的全面防守投资策略,将可配置资产主要集中在稳定类行业。其次,选股时对诸如云南白药、贵州茅台等配置比例较高。最后,对市场热点的参与、个股的波段操作也比较积极。但说到底,是对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准确把握带来了最后的成功。

陈戈说,2005年初他们判断宏观经济增速或能保持,但是上游行业的景气度在下降,政策对部分行业的影响可能比较大。对证券市场也看得比较偏悲观一点,一开始就制定了防守型的策略。但是,“没有想到市场能跌到1000点,也没料到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能有这么快”。所幸的是,意外之变并没有造成投资的巨大波动。当市场跌到1000点,出现较大面积的下跌,他们就分析哪些是非理性的下跌,哪些是基本面的变化,之后做出综合判断。“在市场波动很大的时候,坚持既定的投资策略和原则,可以回避市场非理性对投资的干扰”。

“制定2006年年度策略时,考虑的几个主要因素依次为:宏观经济政策和运行趋势、证券市场政策、汇率制度、石油价格和国际经济”,陈戈认为,2006年整个市场会较去年偏暖,表现较活跃,但是行业基本面及其市场表现的分化会加剧。这种情况下,可以看好非贸易品、消费服务类行业;资源类股票;科技股,尤其电子元器件股;周期性的行业中选择长周期或周期向上的行业,如军工、电力设备、新材料。

3、

由积极防御到主动进攻

2005年净值增长率14.02%

易阳方

广发聚富基金经理

经济学硕士,6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从事股票发行、资产管理业务,加入广发基金管理公司前,曾担任广发证券公司投资自营部副经理,现为投资管理部总经理、广发聚富基金经理。

易阳方津津乐道的,并不是过去的成绩。“进入2006年,一切归零。”这是面对记者采访时,易阳方说的第一句话。其实,易阳方是有理由骄傲的。广发聚富基金2003年底成立,易阳方在基金经理位置上两年业绩不俗。2004年,广发聚富位列全部基金净值增长率排位第5名,同类型第2名。尽管连续两年跑在第一方阵前列,易阳方谈得更多的,是如何及时汲取教训更好成长。

宏观经济调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着基金的选择,易阳方体会深刻:“2004年初,我们投资了一系列的周期性股票,比如原材料、电解铝、水泥、钢铁等,到了4月初开始宏观调控,这些行业中众多企业盈利能力迅速下降,大大出乎我们的预料,在投资选择上我们调整的比较慢,虽然后来采取了补救措施,最终的结果还可以,但是,中间的业绩波动比较大。对于这次教训,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反思。”

吃一堑长一智,“到了2005年,我们在周期性股票上的投资就比较成功。”易阳方说,“我们寻找周期性行业拐点到来的时候,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投资。“比如,海螺水泥跌至5元多时我们买进,现在已经上涨80%左右。”

易阳方认为,好的基金经理应该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勤奋,二是敢于否定自己,三是在大的方向上,不轻易为外界所动。”听起来,后两点似乎有些矛盾,易阳方却有自己的独特认识。所谓坚持大的方向,就是稳扎稳打地贯彻年初制定的总体战略,所谓要敢于否定自己,就是在执行中的战术调整。 易阳方说,回顾2005年,积极防御的总体战略是对的,投资于消费类也是对的,但具体到房地产投资,由于情况有变,当时就应该及时进行战术调整。我迟迟没有动手吃了大亏,今后必须加强执行力。

谈及2006年,易阳方在基金经理中态度最为积极和乐观:“这将是熊牛交替的一年,我们的战略将由积极防御转向主动进攻。”易阳方说,“今年市场的机会肯定更多,基金的收益也应该更好,去年我给自己定的收益率目标是8%-10%,今年力争达到10%-15%甚至更好。”

4、

抓住汇率调整的机会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92%

毛卫文 银河银联收益基金经理

先后任职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银河证券公司。加盟银河基金管理公司后,曾任公司债券组合经理、银富货币市场基金经理,现任银河收益银联基金经理。

采访毛卫文的时候,她刚刚出完差下飞机回到酒店。不过,时间的仓促并没有带来采访仓促的举动。拿到采访提纲,毛准备半小时后开始侃侃而谈。于是,细致稳重是她留给我的最大印象,一如她多年从事的投资一样,值得信赖。

“要说2005年我们做得比较好的话,也主要是对宏观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变化研究的比较深入,比较准确地把握了汇率调整带来的机会”,毛卫文说,她管理的银河银联收益2005年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就是在债券、股票和可转换债券之间的大类配置合理。

毛卫文说,他们在去年年初就预测全年债券市场较好,而股票市场处于调整期。后来的市场情况证明他们对行情性质和基本趋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准确预测了2005年,那么,2006年又如何呢?毛卫文说,2006年的中国经济将呈现成长中的调整,债券投资仍有比较稳定的收益,没有大的系统性的风险,投资机会主要来自于信用产品;股票市场的投资环境在好转,估值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主要的投资机会存在于四类企业:稳定增长型企业;有并购重组题材的;在股权分置改革中公司治理结构进一步理顺的公司;以及市场对宏观经济的下滑多度反应,被过分打压的基础投资、出口导向型的企业等。

“市场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恐慌情绪已经过去,”毛卫文对股权分置改革的进程和方式表示赞同。她表示,2006年需要重点考虑的两个因素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可能带来的金融环境、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外需如果走弱将带来的经济层面的影响以及政策可能的调整。

“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政策亦带来新的投资亮点。毛卫文眼中的机会,“一是,资源的稀缺性决定其长期走高的价格趋势。二是,征收政策的调整将对节能和环保型企业更加有利”。

不过,这个细致稳重的女子,对投资风格的选择标准却很宽松。“投资风格的关键就是,要符合市场环境又能为自己的性格所接受”,毛卫文的评价标准是,“顺应市场”和“适应自己”。

5、

基金经理是大厨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71%

肖 坚

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

1969年出生,经济学硕士, 曾任香港安财投资公司财务部经理,粤信(香港)投资公司业务部副经理、广东粤财信托投资公司基金部经理、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投资管理部常务副总经理,现任易方达基金公司总裁助理、基金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兼易方达策略成长基金经理。

肖坚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既是基金经理,也是基金公司总裁助理,还是基金投资部、研究部总经理,可以说“赚钱带队两不误”。采访刚刚开始,肖坚就说到易方达基金团队:机制稳定,以老带新,氛围宽松。易方达的一个特点是,研究员不少是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研究生、博士生,“我对新人说,你是‘羊’不要紧,进了‘狼’群,你慢慢就成‘狼’了。”肖坚说的“狼”,是指有经验的研究员和基金经理。

“刚开始做不好不要紧,大家互相帮助。”易方达给基金经理有三年的观察期,“还不行,说明不适合做基金经理。有人很努力,但要成为好的基金经理,只有努力是不够的。”肖坚说。

肖坚到易方达四年多,做基金经理三年多。三年来基金总收益率达到50%多,平均每年10%多。对于这样的成绩,“当然主要是靠团队,每年市场变化都能把握好,没有公司作为基础是不可想象的。”

但是,好的团队里面,基金经理的表现还是有差异,怎么看基金经理和研究团队之间的关系?身兼易方达投资、研究部双重领军人的肖坚,对此有个形象的比喻:“研究员是采购的人,基金经理是厨子。”研究员都说买回来的是最好的“菜”,究竟怎么选择,怎么配菜和炒菜呢?这里面就有学问了,有人清蒸,有人红烧。况且,因为每只股票的投资比例不能超过10%,这里就涉及到行业配置的问题。“要想成为大厨、名厨,基金经理就要有自己的思路、理念和风格,要有自己的判断。”

肖坚就有与众不同的判断,大家很看空的时候,肖坚的持仓位也很高。“2005年初,经济学家在争论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人能告诉你真实的答案。去年第一季度市场大跌,但我的仓位在85%,净值涨的也最大。”肖坚说,“股指确实在下跌,但这又关你什么事呢?市场有很多机会啊,看你怎么选择。因为这个市场进行的是结构性调整,有不少股票实际上涨了很多。”

回顾2005年,肖坚清晰地描绘出市场的波动脉络:去年有四个大机会,第一季度的二线蓝筹,第二季度大盘股的股改,第三季度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小盘股,第四季度的金融创新品种,“去年成绩比较好的原因是,除了最后一个,前面三个机会基本都把握住了。”

事后看脉络当然容易,当初又是怎么具备这个慧眼的呢?肖坚给出的答案是,“以确定的企业价值应对不确定的市场风险,以灵活的配置策略追求持续的超额回报。”最后,肖坚很简洁地给出了投资的希望所在:“2003年至今,一直是局部牛市,机构投资人不断壮大,他们入市就必须买进那些具备投资价值的股票,想明白了这些,还怕市场没有机会吗?”

6、

读博士搞研究打下投资基础

梁文涛

易方达科汇基金经理

1972年出生,管理学博士,1994年参加工作,2002年起任职于易方达基金管理公司,曾任研究员,现任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助理、易方达平稳增长基金和科汇的基金经理。

梁文涛是个认真的人,面对记者“你2005年到过多少家企业调研”这样的问题,梁文涛再三更正。第一次,梁说,“到过30多家。”几分钟后说:“不,是30多次,没有那么多家,有的企业去了不止一次。”临近采访结束,梁又自己做出更正:“我查了一下记录,准确地说,是24次实地调研,6次开会与企业见面。”

认真的梁文涛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在做基金经理之前,梁毕业后在易方达从事了两年的研究工作,这给他后来做基金经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像我这样从研究人员转做基金经理,易方达还有不少,比如,科瑞、科翔、科讯的基金经理,都是这样。”

提到2005年成功的因素,除了强调研究团队的作用,梁文涛注重的是“坚持从企业基本面、从投资价值的角度选择股票”。这听起来似乎与大多数基金经理别无二致,但梁文涛有自己的体验。比如,面对房地产调控,梁文涛不是像多数基金经理那样,考虑怎么规避地产股的系统风险,而是考虑怎么趁机在大浪淘沙中选择“金子”。“那些没有实力的企业,在土地、资金、项目的获得上都受到调控的影响,那些运作比较规范、财务状况健康的好企业,像万科、华侨城、招商地产等,反而扩大了市场份额,真正体现出来核心竞争力。”梁文涛说。

对于大的经济背景,我们当然会关注,但最后落实到投资上,我们更注重的是研究吃透企业。“在多个行业进行均衡配置,选择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投资,这是我们最主要的策略。”

对于2006年,梁文涛认为,产能过剩是一个问题。不少行业和企业的利润会因此受影响,这就对我们提出一个挑战,要排除掉这之中的劣势企业,并发现由整合和并购带来的机会。

怎么发现这些机会呢?梁文涛还是相信易方达的研究团队。“我们的研究团队有两个特点,强调独立性和前瞻性,强调研讨和投资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公司的整体水平高,与此关系密切。”

对不少基金净值最后一个月翘尾,市场存有疑问。对此,梁文涛认真地追问:“如果年末上涨是基金为了拉高净值,那怎么解释过了元旦市场涨得更快?”

7、

快乐但不激进

2005年净值增长率13.11%

袁 蓓 华安保利配置基金经理

1977年出生,毕业于中国金融学院。5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管理中心工作。2003年加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就职于基金投资部从事投资和研究工作,现任华安保利配置基金经理。

采访袁蓓是件快乐的事情。“在投资领域,与男人竞争,你有压力吗?”面对这样的问题,记者听到的,先是她“咯咯”的笑声:“看怎么认识啦,如果要做这一行,压力和焦虑是难免的,认识到压力,然后找办法去化解就可以了。”“怎么化解呢?”“逛街看电影,睡懒觉,旅游啊什么的。”听着和时尚女孩的喜好无二。

到过虎跳峡的人不少,徒步走下来的人不多。喜欢旅游的袁蓓试着徒步走完了全程。做事情,袁蓓愿意认真努力地试一试。当被问及跻身2005年十大基金经理之列的原因时,袁蓓说,“离不开一个强大的投资研究团队的支持,当然,个人也在努力。”

“2005年的市场表现和当初的预测是否吻合?”面对这一问题,袁蓓坦承,影响因素都有所考虑,年底的最终结果也还是正常的,但在中间阶段,市场对这些因素的反映和波动程度,的确超出了预想。

由此,袁蓓强调投资中的风险管理问题,“我不希望净值波动幅度太大,不选择特别激进的投资策略,即使是重仓股,单只也控制基本不超过总资金量的5%,以减少个人认识给基金带来的风险。2005年年初总仓位保持在30%以下,到了一季度末,才开始逐渐增加到目前的60%左右,加上20%左右的转债仓位,基本能够均衡地反映对未来市场良好的预期。”

至于选择股票的角度,袁蓓并不看重其所属行业类别,“我更关注企业自身的成长性,不管公司是消费品还是周期类,只要经过研究发现,公司仍然有较长的上升阶段并具有优良的素质,我们都会考虑买进或者持有。”

“2006年你最关心什么问题?”袁蓓说,我最关心货币供应量,它对于股票和债券市场影响都很大。经济增长速度可能要回落,但如果货币供应量不下滑太多,经济增长速度也不至于回落太多。

同样站在年初的角度,今年和去年的感觉有何不同?“我的判断是,2005年是证券市场的改革年,2006年是转折年,虽然可能问题不会少很多,但希望总归比去年更大了。”

你觉得困扰2006年市场的因素是什么?“扩容压力和企业利润下滑。”袁蓓想了想说,“新股发行和全流通都涉及扩容问题,但同时,这也是市场重新定价的机会。”

8、

心理素质过硬很重要

2005年净值增长率 12.64%

尚志民

华安安顺基金经理

1968年生,工商管理硕士,9年证券从业经历,曾在上海证大投资管理公司工作,进入华安基金管理公司后曾先后担任公司研究发展部高级研究员、基金安顺、基金安瑞、华安创新基金经理。现任基金投资部副总监、基金安顺基金经理。

尚志民对媒体颇为低调,“我很少接受采访,也没什么特殊的原因,可能是性格使然吧。”同在华安基金公司,尚志民的沉稳冷静和袁蓓的热情开朗,形成鲜明对比。

性格的影响不仅显现于面对媒体时,也显现于看待2005年宏观调控的态度。“占市值约60%-70%的上市公司都处于周期行业,这些企业肯定无法避免调控带来的影响。宏观调控带来的结构性股价调整,应该是非常明显的。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回避了一些周期性行业或公司。” 尚志民说,“当然换个角度看,这也是机会。”什么机会呢?尚志民强调的是“估值”的机会:调控确实影响到了企业的经营状况,但是市场的反应往往过度,这时候,一些周期性行业的优质股票价值被低估,机会就出现了。当然我们选择了一些对经济周期敏感性低的行业或公司,如国防军工、新能源、水务、机械等行业的企业,并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两个行业。

是坚守在看好的企业,不理会市场的波动,还是空仓等待市场调整到一定阶段,选择估值的机会介入,这显然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思路。很难说哪一种更科学,准确地说,很难说哪一种更适合中国的股市。因为,这两个选择都有基金经理跑进了第一集团。尚志民选择的是,既中长期持有具持续竞争能力的企业,又利用市场的波动抓住企业被低估的机会。

大多数封闭式基金处于高折价状态,尽管净值增长率表现不错,基金安顺也无法避免这一现象。“对于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作为基金经理确实没有办法。”尚志民说,“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取得好的投资业绩,同时以大比例现金分红回报基金持有人。”

面对工作压力的反应,尚志民和袁蓓的态度也是迥然有别,“我感到压力不小。面对证券市场的不断变化,只有加倍付出,而且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不会被淘汰。”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一名好的基金经理呢?面对这一问题,尚志民给出了非常具体的答案:“不仅研究投资基础扎实,工作勤奋努力,而且心理素质要过硬,如买股要有信心,持股要有耐心,卖股要有决心。”

谨慎的尚志民对2006年也持相对乐观的态度,“股改的顺利推进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重大而深远的,扩容也将带来新的机会,现在的市场整体风险已经比2005年年初小多了。”

9、

重点研究 重点持股

2005年净值增长率

11.59%

梁 辉

湘财合丰成长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4年基金从业经历。2002年3月起,任职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先后担任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湘财合丰成长基金经理。

闲暇时喜欢自由放松环境的梁辉,说话很是严谨。梁辉首先提到领导和研究团队的作用,其次提到较早确立的主题投资方法——从基本面出发,选择具有业绩提升同时估值也可能提升的股票,重点研究后重点持股,持有期也较长。

梁辉强调,“选成长型的股票,更要有比较冷静的心态。出发点一定是一个长期投资的想法。”

在具体操作方面,梁辉感受到的是一个较大的自由空间,“有几种情况:我发现一家公司,一直在观察它,后来发现它比较便宜,同时又在股票库里,在事先规定好的范围内,我就可以直接去买。也可能研究员通过调研发现一家公司,就和基金经理进行交流,形成一个结论,基金经理就可以去买。如果购买的量大的话,我们必须经过一个更大范围的讨论,跟投资总监等讨论,最后还要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分析是建设性的,基金经理本人的意见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

“股改刚开始的一段时候,我确实挺担心我持有股票的净值波动,因为我的公司大部分都没有股改”,梁辉说,当时一些基金经理的很多股票都股改了,很可能一开盘就涨得很多。现在看来,股改是一个短期机会,而且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机会。“如果你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的话,这类机会丢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现在市场已经从对短期对价的关心,转向对资本价值(包括控制资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考虑。股改对市场已经带来了长期、基础和深层的影响。

“2005年初,我们看到的机会是电信、数字电视。事实证明这一方向是对的,但时机上略显早了一些,”梁辉认为,2006年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市场,上述两个行业仍被看好,此外,他还看好军工和高端制造业。

10、

2005年净值增长率 11.05%

吕俊

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经理

以国际视野看待A股机会

“他是很特立独行的”,对吕俊的整体印象,是从他同事的评价中得来的。 “那会儿基本上各家基金都是扎堆持股、交叉持有,像中石化、上海机场什么的。吕俊拿的就和别人不一样,当然最后收益也不错。”

吕俊表示,以国际投资人的视野看待A股投资机会,把握其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一贯坚持的投资理念。从此出发,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稳定增长的区间,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被严重低估,正是难得的投资良机。

“2005年初我们判断人民币升值和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年两大主题。我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股和重资产品种是布局重点之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影响,在吕俊看来主要是投资理念和投资机会的转变。他说,后股权时代,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判断将以实业投资的眼光观察,股市投资与实业投资将如出一辙,价值投资者或者实业投资者买股票相当于买企业的资产,会更加理性的基于企业内在的绝对投资价值来进行判断。

“对2006年的大市完全不必悲观,机会应该比较多,只须认真把握。”吕俊认为,这些机会可以从“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找出。主要是消费行业、能源节约、能源替代、防治污染等相关行业;特别是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

个性鲜明的吕俊对市场上颇有微词的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亦有自己的看法。“没有一种指标是完美的,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指标,比所谓的‘全面’评价体系要更可靠可信赖。”不过,排名不应过分看重短期。

“乔治·索罗斯是位真正的大师,他的深邃思想影响了我。”吕俊说,“索罗斯是宏观投资的

②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在几个方面:一是我国的公募基金管理水平太差,让买基金的投资者都赔了钱,投资者买基金总是赔钱,当然是不愿意再买基金。投资者投资基金的目的是赚钱,如果投资者买基金能赚钱,当然会买基金。明知道买基金会赔钱,谁还会买基金呢?

二是我国公募基金经理的道德风险太高,公募基金经理们为投资者管理基金赔钱的原来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道德风险,公募基金管理基金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又都是高薪,公募基金经理们为了自己个人获得更多的财富,就与证券市场的机构庄家合作,当庄家把股价炒高后,公募基金就当庄托,在高位买股票,引诱投资者上当,庄家机构就给公募基金经理很多好处费,这样的做法并不违法,只是道德上有问题,这就叫做道德风险,而现在我国的公募基金经理只要能发财,才不管什么道德不道德。这种公募基金经理当庄托在高位接盘的道德风险在公募基金行业非常普遍。许多公募基金经理就是这样发了大财。这种情况下公募基金只能是赔钱,反正赔了钱还照样收取管理费。

三是我国证券市场是个投机的市场,大量的上市公司都是包装上市的,上市公司质量都不高,这就造成了我国证券市场上能长期投资的股票太少,90%的上市公司的股票都只能是进行短线的虚假题材概念炒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基金想赚钱也是非常困难的。

以上几个方面是公募基金赔钱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不愿意买基金的原因。

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我认为: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出在如下:

第一:没有赚钱效应,自然就不会买啦。大家知道,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哪里人气旺就往哪里去,如街道两边同样开的饭店,无论好与不好吃,大家都看人气,是吧!最简单的道理, 汽车 停得多,人多,就算排位也要等,而旁边的,无论广告招牌做得多好,没车就每人气,大家都不去。

因为大家就认这个理,既然人多,味道更定好,所以人气很重要。

如果买基金大家都能赚,自然一传十,十传百的效应,不用你打广告,都争着买。

第二:基金不专业,据我观察,水平还不如散户。为什么?因为你看基金经理有多少还是小伙子,小姑娘,刚从学校出来的,仅凭一个资格证,无实战经验,就杀入股市,亏了,无责任,股市有风险,是投资者的责任,你想谁敢把血汗钱交给你理财。

就好比考车牌,仅考理论,就开车上路,连路考都没有,谁敢上你的车,其实一样道理。

除非你通过一,二年实盘,证明你有实战能力,起码收益比银行存款高,比如年利率6%吧,估计投资者会相信你了,在加上你的理论与实践水平。

大家都看到2016到2018年,基金及机构的盈利水平知道了,明知熊市还投入,那有不亏的。

因此说:上述因素是导致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根源就出在这里……

2009年买的银华抗通胀,十年过去了,十年又通胀了多少!然而这垃圾,通胀没抗住,本金损失了55%。所以相信中国基金,中国股市和价值投资的人不是脑残就是神经病!话又说回来,在中国不管投资什么都是死路一条(万恶的房子除外),放在银行也是被贬死,死的慢些而已!

朋友们好!

现在国内确实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主要是基金没有赚钱的动力,可以说是旱涝保收,而且基金公司管理水平太差,还有就是基金名声也不太好。下面来分析一下。

基金公司现在实行的是提成制,不论是否赚钱,每年都会提取固定的管理费,好多亏损的基金公司也是提取管理费,维持着高工资。

这样的机制之下,可以说基金公司根本就没有太多的动力去盈利,反正是按时按点提取管理费,因此,可以说基金公司的危机感不强,更是没有上进的动力了。

曾经见一个朋友买过几次基金,后来几乎没有一次赚钱的,后来朋友气愤了,再也不投资基金了。

因此,基金公司旱涝保收,虽然是保证了基金公司人员的高工资,但是慢慢也失去了投资者的信任。

现在的很多基金公司可以说管理水平太差。现在的基金是很多的,但是能够盈利的基金可以说只能是靠碰,能够稳定盈利的基金可以说是比较少的,感觉上好像基金公司也是靠天吃饭一样的水平。好多基金公司并没有体现出非常专业的管理水平。

曾经有一个朋友在2008年购买了两款QDII海外投资基金,据说是投资美国股市的基金,结果倒霉了,过了将近10年,美国股市大盘都涨到08年指数的几倍了,结果这两款基金还不到1元钱,没办法亏着卖了。

这样的基金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买的股票,到底是怎么管理的,以后谁还敢买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管理水平比较低,盈利率不稳定,这个可能是制约大家购买基金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好多基金公司不仅在大盘不好的情况下亏算,而且在大盘上涨的情况下,有些基金也是亏损。这样的基金肯定是口碑不好了,而且这些基金即使亏损,也不影响基金管理人员的高工资。

而且有些基金公司还存在着老鼠仓,还存在盲目投资,故意亏损的风险,可以说这样的基金怎么能够让大家放心呢。

因此,好多基金公司口碑不好,也是大家不买基金的原因了。

综上所述,现在大家不愿意买基金,主要是有些基金公司口碑不好,管理水平有点差,而且基金公司旱涝保收提取管理费,可以说是毫无盈利的动力。

感谢阅读!

国内是不是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我没有调查过,也没看到过相应的资料,不敢乱说。但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购买基金的,我身边也有一些朋友在通过基金进行理财。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型基金,指数的构成是相对稳定的,且不由基金经理操控。指数基金经理在投资上的自由度是很低的,这种基金和指数的走势基本一致。

我不太喜欢购买主动型基金,因为选择这类基金和自己选择股票去投资没有多大的差别,还是要去花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提问的朋友说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估计指的是主动型基金。

在选择主动型基金上,的确比较困难,就像我刚才说的难度不亚于选股票。与其花大量时间研究后,把钱交给他人打理,还不如自己直接去投资。

另外,主动型基金被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操纵的几率会很大,容易出现老鼠仓等违规操作,导致投资者损失。

以前买基金的人很多,现在买基金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几点吧:

资本都是逐利的,如果买基金不能取得正收益,或者收益还不如存定期或者其他理财产品,那作为投资者为什么要去买基金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我们以2018年公募基金的收益排名为例,2018年股票型基金居然没有一个取得正收益,排名第一的上投摩根医疗 健康 股票基金全年亏损4.34%,排名第十的股票型基金亏损则将近13%,看到这种业绩,你还愿意去买基金吗?

基金行业鱼目混杂,许多基金公司没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老鼠仓现象非常严重,有些基金公司为了捧红旗下的某只基金,不惜通过老鼠仓抬拉该基金重仓的某只股票,进行利益输送,做高这只基金的净值,而使旗下的其他基金出现亏损,最终买单的还是广大基民,所以,很多人对基金公司都不信任,如其把钱给他们管理,还不如自己玩股票,即便是亏钱了至少亏得明明白白!

一方面是基金行业的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另一方面,相关立法和监管有些缺失,违规现象比较频繁,投资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投资基金!

笔者认为,主要还是因为国内人民都比较自信,相信自己可以操作的比机构更好,只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先说一个大家都听腻了的数字, 美国股市中90%的资金来自于共同基金、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中国A股中90%的资金是来自于个人散户的,机构投资者市值仅占10%左右。

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觉得, 主要是国内A股机构投资者从来都没有拿出过什么亮丽的成绩来 ,国内大多数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往往是跑输市场平均收益的,在这种情况下,个人投资者为什么要把钱交给这些机构呢?

回顾美国机构投资者的崛起 历史 ,可以发现,机构投资者之所以能够占大90%的比例,原因是因为在上世纪50-60年代期间美股一轮长达10年的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很多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业绩远远跑赢大市 ,而很多美国家庭个人投资者却业绩平平。

这个时候, 这些家庭个人投资者开始注意到共同基金、社保、401K等投资计划 ,并且很多人都将大部分资金投资于这一类机构投资,从而导致了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上升。

有数据统计,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的时候,美股机构投资者占比仅为30%左右,而到了60年代初的时候这一比例已经上升到了60%-70%。

同时,也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不断提升,促成了美国牛长熊短的特点。而A股的特点恰恰是牛短熊长,原因也恰恰相反,机构投资者占比太小。

所以,A股就成了,因为散户太多,投机性太强,牛短熊长;又因为牛短熊长,机构投资者业绩总是不理想,散户不愿意把钱交给机构打理,更愿意自己进行投资;但个人投资者的天性就是追求暴富,这就不可能产生长期牛市。

这就像那只咬着自己尾巴的狗,一直转圈圈。

机构投资者自己不突破,真正做出点业绩出来,是不能吸引太多个人投资者的,所以,笔者认为, A股投资者机构的改变还得看机构投资者有没有突破 。

基金有很多类别:封闭式基金、对冲基金、QDII基金、ETF基金、认股权证基金、契约型基金、平衡型基金、公司型基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投资基金、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其他类型基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基金不受到广大投资者热爱,只有一些基金对比其他类型的基金时,会选择其他类型投资。那么,我们再来看问题:我们国内很少有人愿意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

市场常见的基金有股票基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信托基金、保险基金、ETF基金等,最为常见的则为股票基金、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我们先来了解了解这几类基金的不同:

股票基金,又称之为股票型基金,主要是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近。股票型基金投资股票的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0%的资金总比例,常分为了三类型基金:1、价值型股票基金,投资的渠道多为公共事业、金融、工业原料等稳定性强的行业,市盈率倍数较低,偏向于价值投资;2、成长型股票基金,就如其字面,偏向于成长型高的上市公司投资,多数会投资 科技 类、新兴、互联网行业;3、平衡型股票型基金,也就是将价值与成长进行了综合,投资的渠道有价值公司也有成长型公司。

货币基金,是聚集了市场中倾向于投资的闲散资金,由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开放基金。灵活、安全系数高、流动性强、收益稳定性好。投资的渠道有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有价证券。日常常见到的货币基金有余额宝、零钱通等,均是货币基金的模式。

债券基金,基金资产80%以上的资金需要投资债券,一小部分的资金可以用来投资可转债、股票以及打新市场。主要投资债券、央行票据、回购等。安全系数高,收益稳定。

三类基金有不同的风险系数,也有不同的年化可能收益率,是不同的。虽然统称之为基金,但细分下来的区别很大。

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多少呢?货币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为2.5%-4%之间,不同的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债券基金现阶段的年化收益率约在3%-4.5%之间,不同方向的债券基金有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当然,如果扣除基金的运营费用,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约在2.1%-3.5%之间,债券基金约在2.5%-3.8%之间。当然,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具有很好的流动性,特别是货币基金能达到“灵存灵取”的程度,并且没有门槛。

那么,再来看银行理财。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要比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的年化利率高一些。银行理财有五类风险等级:低风险、中低风险、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常见的有两类:低风险以及中低风险。这两类理财产品的年化利率是多少呢?一般低风险等级银行理财为2.5%-3.5%水平,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为3%-5.5%之间。当然,银行理财的年化利率高于货币基金以及债券基金,却是固定期限,灵活度要弱于货币基金与债券基金。

对比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与银行理财,这三类是势均力敌,投资者都有选择,不同的需求,选择的不同。

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所以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后者,个人认为有三点:1、对于投资,更多的投资者是“零认知”,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理论不理论的知识,甚至根本不知道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区别,也全然不知股票型基金与股票之间的风险孰轻孰重。

2、不管是私募基金,还是公募基金,基金管理人不管基金盈亏都是需要从基金里拿酬薪,并且基金如果效益好,是具有一定比例份额的提成,普遍来说是20%业绩提成。这对于很多的投资者而言,是不能接受的。2018年有这样的一项数据,A股共计有1.5亿户投资者,但资金体量小于50万的投资者占比高达95%。而基金经理的年薪通常就能超过50万,从心理的角度讲,更多的投资者无法从心理上接受,进而自己进入股市投资,放弃选择股票型基金。

3、从心理上看,投资基金与投资股票没有太大的区别,资金掌握在自己手里会更加“踏实”。下面两图分别是最近三个月基金的盈亏情况,有的基金能实现正盈利,有的基金一样是亏损:

而股票市场呢?一样是有盈利,也有亏损,并且可能发生的盈利幅度会特别大,存在“一夜暴富”的心理撞击。

那么,在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更多的投资者会选择直接进入到股市,而不是选择基金投资。

总结:并不是所有的基金对比其他理财产品会逊色,只有股票与股票型基金之间的选择下,更多的投资者并不愿意去购买基金,问题的根源出在认知、知识的欠缺以及心理的偏向。

对于一个不了解的事物,人的本能反应是避而远之。虽然大学学了四年金融,我对基金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先是相信媒体上各种基民亏钱的负面报道,后是自己找数据研究,学习基金的投资方式。

即便是花了这么多功夫,买基金也要忍受浮亏的过程,每一步都是门槛,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投资方法,大部分人买的基金都将以失败告终。

从我个人经历出发,我终于理解大部分人对基金的认知水平,是很低的。这不是挖苦和嘲笑,而是基于大量数据的事实。请看各类理财平台上,很多人连最基本的基金种类都分不清,更遑论投资方法和风险控制了。

即使具备了一些金融知识,没有真实的投资经历,在市场上,就好比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全凭本能反应,平时的训练早忘了。市场每天都在波动,都在考验人脆弱的神经,很多人连100块钱的波动都难以忍受,更不用说基金投资百分之二三十的波动了。

很多人对投资的定义就是“快速致富”、“不劳而获”,带着这样的思想,不论投资什么都不会长远。

其实买基金的人不少,只是赚钱的人少,亏钱的人骂骂咧咧,认为是基金害了他,殊不知根本原因在于自身的无知和贪婪。

随着智能投顾的兴起和投资者认知水平的提高,基金会成为主流的资产配置之一,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国的基金市场就目前来看还处于一片蓝海之中,无论是证券公司的基金平台还是几个主流的基金头部平台,比如天天基金网,支付宝蚂蚁财富等,总体的基金用户量级还是有待进一步开发。为什么这么少的用户愿意主动购买基金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以下两方面:

在我国A股开市的时间也还不到30年,而基金投资的时间就更短。A股市场从经历过去几十年的坎坎坷坷,历来牛短熊长的特点,中国股民能够最终赚到钱的没有多少。所有的散户在股市中亏钱的效应更高,据统计有80%的用户在A股市场上处于亏损的一个状态。

基金市场大多数由基金经理进行打理,然而基金经理却也没能逃过A股牛短熊长的这个怪圈,在A股的牛市中,大部分的股票的涨幅通常在100%~300%之间,而基金的涨幅大多数在100~200%之间。当一种投资品类赚钱效应没那么高时,自然不会成为投资者心中首选的投资产品。散户最大特点是追高,那么投机的重心放在A股的股票上,买基金的人自然就少,因为毕竟没有那么多人愿意慢慢变富,都梦想着一夜暴富。

基金交易相对于股票来讲,它的收费项目会更多,因为是基金是有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专业打理,包括了购买手续费、基金管理费、基金托管费、甚至还包括基金经理投顾咨询费等。这些费用其实长期累积起来,并不比我们购买股票时的印花税要低,因此股票中的印花税则变成了较为低廉的费用支出,因此大多数用户可能不愿意去支付基金中的各项管理费用,然后转而投向购买股票。

综上所述,我们从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交易机制去分析,我国基金用户我国的投资用户选择股票而不是基金的主要原因。

随着市场越来越成熟,国内投资者的认知也在随之提升,这几年基金的规模和基金的用户群体呈现出井喷式的爆发。中国基金业协会昨日发布8月底公募基金市场数据,继续7月份实现接近2600亿增长后,8月份总规模增长再超1200亿,至此总规模达到13.84万亿元,逼近14万亿大关。

因为有更多的人意识到了基金的赚钱效应以及基金的稳健投资的特点,相对于股票来讲会更加的稳定。

同时随着投资市场以及投资者教育的逐渐普及,基金投资市场被逐渐认可,投资者越来越成熟。我相信未来基金市场一定是会占据更高市场的份额,因为基金的投资特点就已经证明了稳健投资才是投资中最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以上就是我对该问题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题主及更多的人。

我是杜耶,价值投资的布道者

③ 中国股市投资专家哪些知名度高

近日,中国股评界根据权威数据进行统计,筛选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知名度的行业专家,来看看这些股评专家都有谁。

一、张磊

“投资狂人”张磊,管理的资产达300亿美元。1972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高瓴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校董事会副董事长,耶鲁大学校董事会董事,亚洲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大学创校校董、创始捐赠人、发展委员会主席,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香港大学校董,未来论坛创始理事、未来科学大奖捐赠人。张磊先生还担任中国科协“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科技创新投资顾问小组顾问委员、上海全球招商合作伙伴,天津市智能科技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高级顾问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第一届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并曾担任2016年B20中国就业工作组联合主席及2017年B20德国就业和教育工作组联合主席,中美交流基金会董事,团结香港基金理事,香港金融发展局委员以及香港金融科技督导小组成员。

二、张坤

张坤,易方达基金经理,2020年底,易方达张坤管理的5只基金总规模已达到1255.09亿元,成为首批公募基金管理规模逾千亿的基金经理之一。2021年1月25日,张坤管理的易方达蓝筹精选因重仓白酒股而出现一日净值暴涨5%,当天粉丝们就建立了后援团,并表示“坤坤不老,蓝筹到老,张坤随后登上微博热搜高位。

三、弘度

弘度,本名不详,据说该名是其皈依后的法名,人称“定海神针”,二级市场预判能力最强的股评家,其判断A股指数走势预测能力非常强悍,无差错的预判能力让业界精英纷纷倾佩,散户投资者称其为“定海神针”,足见散户对于其能力的肯定,中兴通讯11.68抄底成功,股价一路上涨至56元,高达500%的盈利能力更是成为封神之作,管理资产70个亿无败绩更是让投资者惊叹。

四、林园

林园,1963年出生,陕西汉中人,曾在深圳红十字会医院及深圳博物馆工作,1989年以8000元进入股市,2006年10月底,林园持有股票市值达到20亿元。

爱吹牛说大话的林园资产从8千到10亿 ,一度自称是中国股神 。

五、王亚伟

曾经的“公募之王”王亚伟,带领华夏基金在5年内产生748.90%的总回报,成为业界的神话。他以低调和犀利的操作被誉为“中国最好的基金经理”。然而,由于他大胆的操作风格,他的基金在2016年的表现令人尴尬,王亚伟从神坛上摔了下来。但现在他重生了,带着240亿规模基金卷土重来,年化收益70%以上,重回巅峰。

六、花荣

花荣是沪深股市第一代职业操盘手,也是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人称“不死鸟”。花荣炒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底,当时开户最少需要资金1万元,他凑了3000元和别人合伙开户,从邮市转战股市。1993年花荣已经在证券公司工作,成为证券市场上第一批红马甲。

七、章盟主

章建平,浙江临安人,天津商学院毕业,1996年入市,活跃至今。

老牌游资大鳄,人称“老章”,“游资中的北斗人物”、“涨停敢死队之王”、“浙江股市第一盟主”、“章盟主”,也有“善庄”称谓。



八、殷保华

1996年开始投资,我们可以在股票、期货、债券市场看到他,他最擅长投资组合,年化收益率25%。

九.小鳄鱼

小鳄鱼本名不详,1990年出生于江苏,2011年还在读本科大四的时候,他就携数万元资金投入到股市当中,从此便开始了传奇的炒股生涯。小鳄鱼一开始做短线,但是亏得很快,后来做长线,发现性格太急躁,拿不住,再改到短线,之后似乎打通了任督二脉,找到了自己的方法。2013年末,入市两年的小鳄鱼的资金已经从刚开始的几万元到了接近2000万的体量。2014年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后小鳄鱼再接再厉,资金实现了从2000万到7000万的跨越。到了2015年,趁着牛市的东风,直接进入了亿元俱乐部,现在的持仓达到了几个亿。

十.徐翔

徐翔被誉为“宁波极限敢死队”首席舵手。17岁时,他拿着3万元入市投机到40亿元,一度管理数百亿资产“鹤立鸡群”。不幸的是,2015年,人们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和内幕交易而被捕,2021年刑满释放重获自由。

阅读全文

与中国股票基金首源投资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方财富股票数据中心 浏览:773
青岛吉利优行科技股票代码 浏览:829
退市股票还能卖出吗 浏览:457
股票休眠账户会怎么样 浏览:817
绿景中国地产的股票趋势分析 浏览:430
新浪出的股票软件 浏览:900
至纯科技股票还可以涨吗 浏览:49
新集能源股票历史数据分析 浏览:819
中国大保股票什么价 浏览:658
股票退市都不卖 浏览:815
苹果石油股票价格走势 浏览:817
白酒消费股票哪个适合长期持有 浏览:914
股票多长时间会被st 浏览:956
沪深历史上个股市净率最低的股票 浏览:116
尚荣医疗股份股票行情 浏览:597
重组失败后股票会跌停吗 浏览:340
华联国际股票走势 浏览:820
神舟投资股票 浏览:993
股票名字前加st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178
微电子行业股票有哪些 浏览: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