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螺水泥完全可以提高分红
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海螺水泥的资金极为充裕,完全有能力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
本刊特约研究员 孙旭东/文
海螺水泥(600585.SH)2020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2.12 元人民币(含税) , 不实施公积金转增股本。
以5分制进行评价,我给这一方案打2分。
很多投资者对海螺水泥的分红不是太满意,在2021年安徽上市公司投资者集体接待日活动中,有投资者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海螺水泥资产负债率非常低,账上现金储备包括理财产品都比较充足,我们作为长期投资者,是非常乐意看到的。但是又疑问,为何海螺水泥大把资金在账户上躺着,却不提高分红或者进行再投资等事宜,这样是否会影响账面资金的使用效率。
公司方面的回答如下:
公司会保持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兼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分红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固然重要,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否则,投资者直接投资国债好了,为什么要买股票呢?目前,海螺水泥的资金极为充裕,完全有能力给投资者更高的回报。
另有投资者问:
请问公司是否有未来三年的股利分配方案或预案?
公司方面回答如下:
公司暂无未来三年利润分配具体方案。公司会继续维持分红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对投资者的合理投资回报,并兼顾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保持股息率处于合理区间。
说实话,一开始我怀疑上述回答有笔误。股息率是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的比率。那么,问题来了——首先,保持股息率处于合理区间,请问这里的股息率该使用哪一天的股价计算为好?
其次,即便选定了某天或者某段时间的股价作为计算股息率的分母,且其合理性得到了广泛承认,保持股息率稳定的做法也不可取。例如,当前海螺水泥的股价低迷,截至7月9日,2021年已下跌了20%以上。假如到了2022年公司董事会讨论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时,公司的股价没有变化,那么2021年度现金分红比2020年度减少20%合理么?要知道,海螺水泥的股价低迷,多多少少有公司分红太少、资金使用效率太低的原因。再如,如果那时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市场预期海螺水泥即将展开大的并购行动,从而股价大幅上升。那么,海螺水泥反倒要随之大幅提高分红的力度?
然而,从雪球网上一场题为《吝啬的印钞机,水泥龙头被低估了吗?》的访谈中的相关内容来看,上述回答还真有可能没有笔误。访谈中有嘉宾这样回答提问:
海螺水泥的分红主要看股价,海螺水泥的管理层是以维持股息率为目标。也就是说,股价越高,他们分的利润会越多。目的就是为了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以及鼓励大家长期持有。
股价低迷时雪中送炭少,股价高涨时锦上添花多,这样做真的能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么?我很是怀疑。
我没有想到的是,海螺水泥的这个分红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获得了高票通过——同意票占99.90%。要知道,会上关于续聘财务和内控审计师的议案也只有99.03%的同意票。
对此,我感到非常迷惑。于是,我试图找到中小投资者们赞同海螺水泥分红方案的原因。以下三个原因可能是比较典型的。
财务分析能力欠缺
首先,一些投资者对海螺水泥的财务状况有误解,这有可能是因为没有掌握足够的财务分析知识。一篇题为《海螺的资金运用分析》的文章这样说:
从实力上来讲,海螺确实有能力加大分红。但从数字上来计算,貌似能加大的程度也不是很大。2020年归母净利润351亿,除去150亿计划投资花费,剩下200亿,折合3.77元/股,相比目前的2.12元/股,多出77.83%。
可这样一来,海螺就等于把去年挣的钱全交代了,自己一点没留,有其他额外需要怎么办?这不合理,也不可能!
显然,这位作者不知道自由现金流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也不知道万一有额外的支出,企业除了去年还有更早年度的留存收益可用。
读者们不要认为这位作者犯的错误太过低级,一般人不会犯。要知道,我是因为这篇文章出现在雪球“今日话题”上才注意到它的,能够被雪球推荐,而且文章后面的评论没有人指出上述错误,这足以说明很多投资者缺乏足够的财务分析能力。
独立思考不够
在前面提到的雪球访谈中,因为网友们对分红问题提得太多,有一位嘉宾忍不住说了下面这样的话:
相信管理层比我们聪明,也比我们更希望多分红,多留资金,管理层肯定比我们有更长远的考虑。
更早的时候,这位嘉宾还说过这样的话:
海螺水泥账上如此多的现金,分红只有2.12元/股,股息率只有4%,作为小股东,我们是不太满意的。但是,提高分红,谁最受益?最受益的是海螺水泥的管理层和老员工(董事长高后来才调入除外),海螺水泥大股东是安徽海螺水泥集团,其中安徽省国资委持股51%,海创持股49%,同时,海创还直接持有海螺水泥0.77%的股份,实际上,海创才是海螺水泥真正的第一大股东。而海创是由海螺水泥员工持股会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海创员工持股会的成员,大部分是海螺水泥2002年以前入职的老员工,目前,这些老员工,大部分都在不同层级的管理岗位上,所以,海螺水泥的股权激励是业内做的最好的。分红多了,骨干的收入就多,对骨干员工的激励就大。那为什么海螺水泥不加大分红呢?
这位嘉宾言下之意,作为小股东的投资者们应该相信公司的管理层和员工,相信公司少分红有道理。不过,虽然同为海螺水泥的利益相关者,中小投资者和大股东、管理层、员工的利益未必会完全一致,否则,就不会有“公司治理”这门学问了。
在这之前,格力电器(000651.SZ)2017年度利润分配推出了不分红的方案,受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反对。但也有声音说,董明珠是公司的第十大股东,高分红对她本人非常有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分红一定有道理。几年过去了,我想更多的人应该看清楚了当时格力电器不分红有没有道理。
巴菲特提倡独立思考,我想,这应该是价值投资者不可忘却的信念。
对并购期望过高
前述雪球访谈的嘉宾对海螺水泥未来可能实施的并购有着很高的期望,他对海螺水泥不加大分红的解释如下:
海螺需要花钱的地方还很多,未来增长潜力还很大,更重要的是未来的产能并购,我想,管理层是有他们的考虑的,也许在憋一个大招,由于信息保密的原因,现在不便对外公布罢了。最有可能的,就是重大资产收购,也许时机还没成熟,也许价钱还没谈拢,还得等一等,比如,收购西部水泥,这个在2016年搞了一次,由于当时反垄断审查没通过,没能成行,2021年,天山股份重组中国建材水泥资产成功的示范效应,会是一个契机,有可能会重启收购。
我注意到另外一位嘉宾在回答“海螺水泥留了太多的现金在账上,拉低收益率,这样的目的或者说好处到底在哪呢?”这个问题时这样说:
这个问题每年都会问董秘虞总,从18年一直讨论到21年。讨论基本上没有什么结果,基本上就是现在市场上能投资的东西都比较贵,不符合海螺的心理价位。
由此,我想起了杜丽虹博士的一篇文章《逆周期现金并购》,杜博士认为,“从壳牌到米塔尔,不难看出,套利低估的现金并购战略不仅适用于石油行业、钢铁行业,也适用于其他周期性行业。只要产品价格的波动幅度大于因储备金融资源而导致的财务效率‘浪费’,‘储备金融资源、套利行业低估’的战略就能够提升公司资本盈利能力,进而提升股东回报。”
从保留了大量现金、极低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长期寻找低价资产来看,海螺水泥采取的很可能是逆周期现金并购战略。不过,有一个问题必须弄清楚——水泥行业的周期性如何?来看看雪球访谈几位嘉宾的观点:
在16年供给测改革之后,水泥就已经不属于强周期的行业了。
水泥的周期属性比长电要大一些,但具体到海螺,由于其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和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其周期属性比其他水泥公司要弱一些。
水泥周期属性已经越来越弱,如何能赚估值提升的钱,主要这要看市场如何认知。
如果水泥行业的周期性确如此,那么,海螺水泥实施逆周期现金并购战略就未必能获得成功。杜博士认为:
逆周期现金并购提升资产回报率,实际上是利用了周期性行业的产品和资产价格波动:在低谷时期由于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行业内公司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现金流短缺,资产被贱卖,同时资本市场上投资人的抛弃加剧了资产的贬值。资产市值严重低于重置价值,从而产生了并购套利机会——低价收购的资产在行业高峰期将释放出巨大的盈利能力和潜在的市场价值,并在长期来看将降低生产成本。
水泥行业在未来的低谷期会出现企业普遍陷入财务困境的景象么?似乎很难想象。如果行业周期性不强,长期保留大量金融资源的损失就无法由低谷期资产价格的下跌弥补。
此外,海螺水泥的董秘虞水先生在投资者接待日活动中曾这样说:
水泥价格取决于行业供求关系的变化,预计十四五期间行业供求格局保持相对稳定。公司会持续做好生产经营和项目发展,继续专注水泥主业,同时加快产业链延伸,大力发展骨料项目,积极稳妥推进商混项目发展。
也就是说,即便水泥行业是强周期行业,海螺水泥可以采取逆周期现金并购战略,按公司的判断,未来五年也很可能没有合适的并购机会。
目前,一些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并不昂贵。海螺水泥目前的市净率只有1.24倍,西部水泥(02233.HK)更是只有0.5倍。我觉得,如果只是单纯的财务投资,海螺水泥应该已经可以出手了。以现在的价格买入一些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股票,长期收益率不会太低。
问题是,海螺水泥很可能不想做单纯的财务投资。虞水先生在投资者接待日活动说:
公司未来会持续专注主业发展,国内积极推动并购整合,海外积极稳妥推进新建项目。同时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大力发展骨料项目,稳妥推进商混项目的建设。
单纯的财务投资显然难以推动并购整合。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对海螺水泥的并购不宜抱有太高的期望。
❷ 曼彻斯特大学的杰出华人校友
张彦通(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一司司长)
岑建君(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
王良城(国家档案局正局级巡视员)
沈阳(中国驻英国使馆教育处公使衔参赞)
张林逸(中国驻意大利使馆教育处教育参赞)
杨进(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
静炜(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
熊军(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规划研究部副主任)
戴晓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
张峻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副所长)
杨英明(财政部国际财金合作司副司长)
孙志(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副司长)
陈昶学(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环境与资源处处长)
谭崇钧(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处长)
刘健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综合司督查考评处处长)
吴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王辉耀(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闫傲霜(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致公党中央常委)
唐晓青(北京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张志强(天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
陈艺(安徽省教育厅厅长)
黄维礼(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民盟中央常委)
李茜(云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
李慧琼(民建联主席,香港行政会议非官守成员、立法会议员)
陈肇始(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副局长)
林奋强(前香港行政会议成员,智库组织HKGolden50香港黄金五十创办人之一,原瑞银环球资产管理董事总经理)
殷玮(台湾“总统府”秘书)
此外,曾在曼大进行非学位求学或担任访问学者的中国政界人士包括:
张少琴(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曾于1983年2月至1985年2月在曼彻斯特大学担任访问学者)
孙振宇(商务部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首位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特命全权大使,曾于1989年至1990年在曼彻斯特大学学习)
李青原(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推动者和设计者之一,原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主任、高盛(亚洲)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曾于1977年在曼彻斯特大学攻读) 黄伟明(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
杜哲民(联想集团欧洲、中东和非洲首席财务官,原宏碁首席财务官)
欧阳谦(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
丘仲文(中信银行(国际)稽核总监)
唐汉城(东亚银行副行政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陈天正(富邦银行(香港)高级副总裁兼财务管理部主管)
陈碧霞(富邦银行(香港)前高级副总裁兼企业传讯部主管)
李家祥(交通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恒生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
杜江龙(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兼董事会办公室主任)
程军(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总经理)
李克全(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郑文彪(安永大中华区首席财务官及营运主管)
黄大展(招商局资本副总经理兼首席经济学家)
詹德慈(招商局资本副总经理,原港交所财务总监)
王一岗(招商昆仑董事总经理)
张迎昊(中信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
陈镇洪(天泉投资总裁,中国十大风险投资家)
余建明(麦格理资本大中华区资本市场主席)
郭慧娜(景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亚太区首席行政官)
任重(世铭投资合伙人)
许志明(宽带资本合伙人)
朱大铭(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
徐炳东(海纳亚洲创投基金董事总经理)
陈礼明(DHL Express亚太区财务总监)
叶祖达(奥雅纳(中国)规划/发展总监)
李婷婷(丘博保险(中国)董事会秘书兼法律责任人)
陈翀(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理事,原碧桂园集团主席特别助理)
刘锋杰(上市公司科达股份董事长)
林斌(上市公司跃岭股份副总经理)
张钜(上市公司海能达通信董事兼财务总监)
姚锦丽(上市公司美锦能源副总经理兼资本运营部总经理)
简迅鸣(上市公司上海电气独立非执行董事)
苏文俊(上市公司加加食品独立董事)
王清华(上市公司中海科技独立董事)
吴德龙(上市公司一拖股份独立董事,原农银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苏志国(上市公司华兰生物独立董事,中科院过程所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首席科学家)
利定昌(香港上市公司希慎兴业前主席)
冯绍波(香港上市公司经济日报集团主席兼创办人)
陈永燊(香港上市公司YGM贸易副主席,长江制衣董事)
吴长胜(香港上市公司科联系统创办人兼主席)
徐达明(香港上市公司恒天立信副总裁)
彭赐明(香港上市公司中亚能源副行政总裁)
邓宇平(香港上市公司中国飞机租赁高级副总裁)
石国文(香港上市公司鸿兴印刷集团财务副总裁)
何汉明(香港上市公司香港中华煤气首席财务总裁)
朱欣欣(香港上市公司华彩控股副总裁兼集团人事行政部总监)
谈俊伟(香港上市公司绿森集团财务总监)
潘家利(香港上市公司中慧国际控股财务总监)
关志坚(香港上市公司宝光实业首席财务总裁)
袁伟良(香港上市公司恒隆地产独立非执行董事、前董事总经理)
张智媛(香港会计师公会前行政总裁兼注册主任)
唐建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标准与技术指导部主任)
陈展生(立白集团董事长助理,接力中国副理事长)
平凡(上海国际商会副会长,接力中国副理事长)
杨南生(着名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火箭事业的开创者)
柯召(着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名誉副主席,四川大学名誉校长)
余瑞璜(着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教授,吉林大学物理系创始人)
史绍熙(着名工程热物理学家、燃烧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天津大学校长)
章名涛(着名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主任)
赵承嘏(着名植物化学家、药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草药化学研究的先驱者)
苏元复(着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化学工程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朱亚杰(着名化学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石油大学副校长)
陆学善(着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晶体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
朱洪元(着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希涛(着名口腔医学专家,中国口腔修复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名誉院长)
夏震寰(中国水利工程学泰斗,原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副主任)
顾兆勋(着名水利专家、教育家,河海大学前身华东水利学院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苏良赫(着名工艺岩石学家,中国工艺岩石学开拓者之一,第二届世界非金属矿物大会副主席)
郑建宣(着名物理学家,中国合金相图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原广西大学副校长)
刘培德(着名切削理论与刀具专家,原华侨大学副校长、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
许道生(着名冶金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研究员)
陈季丹(着名电气化绝缘专家,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电所系绝缘教研室和研究室主任)
严灏景(中国纺织纤维材料学科的创始人,原东华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授)
沈宗瀛(国际着名药物化学家,曾获美国化学会首届Abred Burger医药化学奖)
郭正晓(伦敦大学学院(UCL)首位华人副校长、材料化学教授)
汤家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统计学教授,香港大学前副校长、研究生院首任院长)
姚良忠(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曾荣树(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国际顾问,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
吴恩华(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导)
何元庆(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甘肃省侨联副主席)
葛惟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
王运东(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
符松(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教授)
叶大田(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刘波(浙江大学国际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
吴惠桢(浙江大学电子与无线电物理研究所所长、教授)
傅育熙(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院长、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
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教授)
袁学锋(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中山大学超级计算应用研究院院长、教授)
姜正禄(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
马春文(吉林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教授)
陈宗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教授)
张以都(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教授)
曹文(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教授)
王蔷(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外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赵成平(重庆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教授)
周俊良(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侯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杨永春(兰州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资源环境学院人文地理研究所副所长)
张卿(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孙旭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外语系教授)
徐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生物工程与技术中心教授)
陈小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教授、翻译学科带头人)
田金洲(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
杨剑波(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兼金融实验室主任,原光大证券策略投资部总经理)
柴明颎(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教授)
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
朱小美(安徽大学外语学院教授)
刘学军(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方召麐(当代杰出国画大师)
庄巨忠(亚洲开发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
蒋小涵(着名主持人和女演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
黄荣楠(上海市律师协会理事)
王汉齐(大成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主任)
陈建军(《财经》杂志公关部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