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你好,这个问题实在太难的了,官方的文献也很难找~~毕竟我们中国的产品被外国控制本来就是让国人不爽的一件事~~但是我现在能给你招出十个从朋友哪里知道的,原来是我们中国的,但是现在已经是外国品牌的东东~~~都是真实的,我都有点不相信~~希望多你有所帮助~~第一名:中华牙膏
怎么排这个第一,我倒着实为难了一把,排在第一位的这个企业一定要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算去算来,也只能在快速消费品行业了。毕竟你可以不上网、不买车,但你不能不吃饭、不喝水、不刷牙。
我至少核实了5家网站,才敢肯定,中华牙膏早就已经是荷兰联合利华的了。我想,大多数老百姓打死也不会相信中华牙膏居然是荷兰的——它上面不是有中华两个字么?
1994 年初,联合利华取得上海牙膏厂的控股权,并采用品牌租赁的方式经营上海牙膏厂“中华”牙膏,外方口头承诺自己的“洁诺”牌和“中华”牌的投入比是4:6,但并未兑现。与此类似的是中国着名商标美加净:该品牌曾经占有国内市场近20%,1990年,上海家化与庄臣合资,“美加净”商标被搁置。跨国公司向上海家化投入巨资,实际上是将“美加净”逐出市场,为自己的品牌开路——中华牙膏的命运正是如此。
从整个洗化行业上来说,美国宝洁利用其品牌优势和税收优惠,基本上挤垮了国内洗涤品企业,国内十大民用洗涤剂品牌几乎全军覆没。仅飘柔、海飞丝、潘婷、沙宣四个品牌,就占有60%以上的国内市场,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垄断线。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
我想支持国货,但我在洗化行业连支持国货的机会都没有!如果中国的每个行业都像洗化行业一样,那么中国的企业也就完了。
第二名:双汇
我承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的吃点双汇火腿肠(习惯了),虽然它早在2006年就卖给美国高盛集团。08年,高盛又投资2—3亿美元在湖南、福建收购了10多家养殖厂。
“在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就是农产品。”罗杰斯如是说。
在多哈小型部长会议再次破裂、各国死保农业底线的今天,高盛以及其他国际投行在中国农业相关产业链领域不断追加投资的行为值得关注。我不是民族主义者,但看着逐渐发展起来的双汇放心肉专卖店,看着双汇不断攀高的市场占有率,我有理由表示我的担心。垄断不可怕,可怕的是外资打着中国企业的名号,不断着蚕食着市场。
我只想陈述一个事实,双汇是美国的,就这么简单
第三名:娃哈哈
本来想提名健力宝的,当年的东方魔水,在中国的罐装饮料市场上是威风八面,一统江山,但自从李经纬离开后,健力宝是一泻千里,现在只能给当年的小弟提鞋了。正YY间,脑袋突然开窍,健力宝鼎盛时期还是属于咱中国的,现在虽然属于统一了,但台资企业还算不得外资,那是咱人民内部矛盾。
那就娃哈哈了,当年法国达能收购娃哈哈时,宗庆后还一度扛着民族主义的大旗勾起了广大国民的无限爱国情怀,结果呢,宗庆后在收购争论的数年前早就拿到美国绿卡了,一个美国居民跟咱谈中国的民族情怀,真**扯淡。
怎么说呢,我挺喜欢娃哈哈的,但法国达能已经控股51%以上了,咱就别自欺欺人了
第四名:金龙鱼
如今咱自己吃的食用油居然也是外国的了。典型就是金龙鱼,这个牌子几乎出现在每个中国家庭的厨房里,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是第2名福临门的8倍,但它彻头彻尾是一家外资企业,属于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跟中国毛关系都没有。
目前,中国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其食用油供应的75%以上已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和路易·达孚所控制。跨国粮商在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的64家企业参股控股,占总股本的66%。国际巨头凭借资本和历史与经验的优势,已完成对上游原料、期货,中游生产加工、品牌和下游市场渠道与供应的绝对控制权,即中国食用油战略安全的“安全门”已不在国人手中,已现实弱化了我们的市场调控能力,这不仅对食用油乃至对国家安全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直接威胁
第五名:大宝
“大宝明天见,大宝天天见。”多么熟悉的广告语啊,大宝几乎是大多数工薪阶级男性的必用品牌,咱中国老百姓又怎么可能把它和美国联想起来呢?可惜事实是,早在2007年4月美国强生就已经收购了大宝。别以为中低端这块市场老美不要,对于外来资本来说,虾米也是肉。何况中低端市场真的是虾米吗?中国13亿人,有多少有钱人
第六名:苏泊尔
2006 年8月法国着名小家电企业SEB收购国内烹饪炊具第一品牌苏泊尔,当然新闻有播,但又有多少老百姓知道这则新闻呢?起码我是事后多时才知道的——还是因为我在家和朋友聚会时吹牛说自己多么支持国货,买东西首先国货时,被朋友揭露的。如果不是这个插曲,也许我一辈子都不知道,这个当年起身浙江的中国名牌,已经成了法国货。
又一个行业第一被纳入了国外资本的怀抱,而我们(我相信绝不止我一个人)依然满怀爱国情怀的支持着已经变为洋货的曾经的民族品牌
第七名:汇源
可口可乐179亿元收购汇源,一场轰轰烈烈的收购案,那么多保卫民族企业的呼声,换来的却是狗血的不能再狗血的一个事实。
在和汇源联合发表收购要约后不久,可口可乐中国区副总裁李小筠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汇源品牌由汇源香港上市公司拥有,而汇源香港上市公司近60%股份由达能、境外公众股东和一家美国的私人投资基金拥有,因此这次交易前和交易后品牌的持有是从一家外国公司转到另一家外国公司,没有民族品牌流失。当时有媒体查出,汇源果汁的详细注册地址为:Scotia Centre,4th Floor,P.O.Box2804,George Town,Grand Cayman,Cayman Islands, 是一家离岸公司。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以商务部否决可口可乐对汇源的兼并案,说明中国不欢迎外资到中国投资,是一个非常大的误会。
陈德铭说道:“可口可乐兼并汇源发生在两个外资企业之间,可口可乐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公司,汇源果汁是注册在开曼群岛的一个外国公司,这两个外国公司之间的企业兼并不涉及中国的投资政策,只涉及中国对这两个企业在中国销售产品的经营集中度的审核问题。
第八名:南孚
南孚是电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还是首选南孚电池。吉列的金霸王电池进入中国市场十年,却始终无法打开局面,市场份额不到南孚的1/10。
但是贪婪是魔鬼,只要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2003年8月,南孚电池被其竞争对手美国吉列集团收购。当年的手下败将,现在成了老板。
曾经,孙雯那句铿锵有利的“民族力量!”,曾让南孚这个响亮的品牌传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可是现在呢?多少人知道南孚已经不是中国的企业了?所谓的民族力量又到底忽悠了谁?
第九名:白加黑
在中国,谁不知道白加黑啊?多少人感冒都会首选白加黑,可又有多少人知道,白加黑这玩意现在压根就不是咱中国的东西。
2006年10月,德国拜耳医药与我国东盛科技之启东盖天力制药公司签署协议,以10.72亿元收购后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信力”止咳糖浆等业务和相关资产,收购金额 10.72亿元(1.08亿欧元),东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药OTC业务。
这其实只是医药行业的冰山一角,国内最大抗生素生产基地中国的华药集团,早在 2004年已经卖给了荷兰的DSM(欧洲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企业);
西安杨森虽然名字里有个西安,其实早就百分之百属于比利时了,中国最常用的紧急避孕药毓婷原本是北京紫竹的,但现在是瑞士诺华100%控股。
先说这么多吧,再说下去,别说你,我担心我自己都被吓到。这些药,咱老百姓肯定百分之百认为是中国的,结果呢,却都是外国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咱中国人感个冒,避个孕现在都掌握在别人外国人手里了.
2. 中国银行业的IPO为什么要引入外资
中国其实并不缺钱,为什么还要加紧引进外资?在引进外资问题上,中国政府与学者们普遍认为,吸引外资是为了弥补国内投资资金的不足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中国缺少国内建设资金吗?好像并非如此。目前,中国的居民储蓄总量十分庞大,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之差)不断扩大:截至2003年7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10.61万亿元,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机构)本外币并表的各项存款余额为20.79万亿元,而各项贷款余额仅为16万亿元,存贷差高达4.79万亿元。[1]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半数的存贷差说明,金融机构有数万亿的巨额资金未能贷放出去,中国目前并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连年外贸赢余和巨额外汇储备亦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不存在引进外资平衡国际收支的强烈需求,况且外商直接投资也远未带动中国产业的技术进步并明显改善工业结构[2],那么中国千方百计地引进外资的动机究竟为何?
一、国内投资需求乏力的几大因素
1.资金投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
从1995年开始,国有企业进入了破产、倒闭的高潮。由于国内工业技术落后,大量小规模的重复投资,使得主要工业品生产能力的利用率相当低,同业之间陷入过度竞争的长期消耗战。1995年全国工业普查发现,主要工业品有三分之二生产能力闲置,其中的37.2%利用率不到50%[3],工业企业的盈利率迅速下滑。在此情况下,国内企业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而努力寻求与外商合资,甚至不惜让渡大量的股权,外商趁机大批进入中国。跨国公司在资金、技术、品牌和企业管理方面处于全面竞争优势,因此中国的国有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大批国有企业被挤垮,特别是跨国公司在华的资本技术密集型投资项目大量增加,对中国的石化、机械、弊森电子、钢铁等国有重化工业构成了重大打击。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大批工人下岗失业,就业安全感的普做清遍消失使人们的收入预期下降,社会购买力明显萎缩。
直接面对就业压力的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本地经济、确保财税收入,一方面采用一切手段招商引资,吸引外资的数量成了考核各级政府官员政绩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又施加各种压力,迫使国有银行大量放贷给与当地政府存在各种利益关系的国有企业,75%的贷款依然流向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但这些国有企业的产品并没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形成严重的产品积压,不但加大了通货紧缩压力[4],也令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随之上升。1998年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实际上升4,900多亿元纯卜前,1999年实际上升5,800多亿元,2000年实际上升3,700多亿元。[5]国有银行为了在每年的不良贷款指标考核中过关,不得不“惜贷”,对求贷企业提出过苛的要求,以规避坏帐风险和相应的政治责任。这就出现上述巨额“存贷差”。在目前的经济体制下,中国出现了存贷差过高与“资金饥渴症”同时并存的情况。
2.国债投资效应递减
1997年以后,中国出现了在社会购买力不足基础上的商品过剩,通货紧缩接踵而至,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出口严重受阻,国内生产和就业压力骤然增大。鉴于国内外泡沫经济的教训以及90年代以来国内两极分化的加剧,中国政府认识到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的破坏性后果,于是在1998年采用积极财政政策,通过赤字财政和国债投资来刺激内需。截至2002年12月末,国债余额已达1.93万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3.7%,约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9%;政策性银行金融债余额为10,05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9.9%,两项合计已接近国内生产总值的30%[6]。再加上目前靠财政支撑的养老金支付有3万至7万亿元左右的资金缺口[7],国家债务的实际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远远超出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所以,依靠发行国债刺激内需这一政策已经达到极限,无法再进一步制造需求了。
3.经济信用缺失导致投资短期化
影响企业投资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国内信用的严重缺失。合同失效和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造成国内商业信用极其低下,各种经济欺诈行为泛滥,严重冲击了市场竞争秩序,使得投机取巧、恶意钻营成为企业行为的“典范”,从而大大恶化了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抑制了企业正常的投资需求,加剧了个人和企业投资行为的短期化。个人投资者宁可选择投资风险较大、但交易体系电子化的股票债券,也不愿意投资实业。不少国内企业根本无意于改进技术和管理,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是竞相钻政策和法律的空子,投机钻营获取短期利益,甚至一些正当经营的企业为了维持生存也不得不从事部份非法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即使想寻找新的长期投资项目,也越来越艰难,本国企业的长期投资没有空间,意味着中国企业的成长前景日益暗淡,破产倒闭的数量会越来越多。
4.出口市场不稳定
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质量、档次偏低,主要依靠价格和数量竞争,因此容易遭致贸易保护主义的抵制。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对美国歧视性贸易壁垒的妥协,进一步加剧了出口市场的不稳定。目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今年以来美国、日本与欧盟一再要求人民币升值,反映出各国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禁止中国商品低价倾销的意愿。中国的出口越来越明显地受到国际市场风险的影响和制约[8],粗放型的出口必然要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5.中央财政面临巨大压力
近几年,中国宣称实现了8%的经济增长,但银行的经营状况却未根本好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于1999年至2000年间向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转移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使当年的不良贷款率下降了约10个百分点。尽管如此,按照国际5级分类标准,2002年末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高达26.1%,不仅远远高于4%至6%的国际同业水平,而且也大大超出了10%的国际警戒线。
国有商业银行的坏帐转移给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实质上只是将债务从银行的帐面上转移到中央财政的帐外记录里而已。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这1.4万亿不良贷款的资金大部份是通过由中央财政担保发行的特别债券来筹集的[9]。这些由政府开办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一小部份不良资产、回收一些现金后,剩余的无法解决的不良资产就在资产管理公司的帐面上表现为巨额资产损失,这笔损失构成了事实上的中央财政赤字。按照比较乐观的估计,不良资产的30%可能回收为现金,那么4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损失将高达9,800亿元[10]。其结果不外是两种,或者是国有商业银行为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认购的债券在银行帐面上表现为“垃圾债券”或资产损失,这实际上等于银行转移出去的坏帐又回来了,如果不加以改变将导致银行系统的金融危机;或者是中央财政承认国有商业银行的这笔巨额资产损失,用财政拨款逐年弥补,这将表现为中央财政的债务负担一次性增加1万亿左右,构成对已经不胜负荷的中央财政的沉重压力。在潜在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财政赤字的压力之下,中国政府更需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以应付不测。
正因为上述几大不利因素的存在,中国政府遂不遗余力引进外资以维持经济的增长。随着国债投资效应的递减和本国企业可选择投资项目告罄,吸引外资变得更加紧迫,许多地方纷纷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下级政府和直属的政府机构层层分解、下达招商引资的责任指标,甚至对招商引资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实行重金奖励政策。近年来中国国内的稳定依赖于经济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则在相当大程度上得益于大量流入的外资。如果外资流入量下降,中国经济可能会发生严重困难。
二、用引进外资抵消资本外逃
各地地方政府官员和国有企业经理热衷于引进外资,并不完全是出于急国家建设之需,还有他们希望与国外挂钩、以便安排在国外的后路的个人考虑。从这层意义上看,中国特色的引进外资有一个副产品,即资本外逃。这自然使中国政府深为苦恼。
当外商被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的幻象所吸引时,中国的资本外逃也同时扩大,日益严重。中国外逃的贪官到底有多少?这恐怕永远是个无法确知的谜。
据一份未经证实、网上流传的资料,截至2003年6月30日,在党政部门、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中共党员及党员干部失踪、外逃最多的前5个省份依次为:
广东省:失踪790名、外逃1,240名
河南省:失踪512名、外逃854名
福建省:失踪414名、外逃586名
辽宁省:失踪318名、外逃403名
江苏省:失踪316名、外逃227名
3个直辖市的数量为:
北京:失踪112名、外逃442名
上海:失踪187名、外逃354名
天津:失踪60名、外逃182名
流传说,仅仅是今年8月3日至8月5日这3天当中,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渖阳、深圳、珠海、蛇口、昆明等口岸与航空港,就查获了60多名持护照或通行证、企图外逃的官员,其中有7名是来自北京、沈阳、武汉、郑州和南京等地的副厅级官员。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企图外逃的官员多持有中国金融机构与海关核准携带大量外汇出境的合法证明;携带外汇最少的一名经贸干部即持有60万欧元(相当于50万美元左右)。被查扣后这些官员们竟一致声称,携巨款出国是为了“考察”招商引资环境。这些官员在海关被截住是中央的一次全国性突击检查的结果。中共中央于2003年8月初颁发了“关于党政机关、司法公安部门人员出境、出国通行证、护照管理措施”,并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派出9个组分赴9省、市召开紧急会议,突击收缴高官的出境通行证和出国护照。据传上述3天中外逃被扣的官员们由于未及时得到“通风报信”,在突击检查中被逮个正着。[11]
中国的贪官历年来到底携带了多少资金外逃,恐怕同样是一个无法确知的谜。据中国财政部办公厅“积极财政政策”课题组的专题研究资料显示,1997年和1998年资本外逃额分别为364.74亿美元和386.37亿美元;1999年这一局面虽然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资本外逃额仍高达238.3亿美元。2000年资本外逃又急剧增加,总额大约在480亿美元左右,当年比外商对中国实际投资的407亿美元还要多。无疑,资本外逃对于急需投资资金以维持经济增长的中国来说不啻雪上加霜。可以说,如果不是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外资,让引进外资与外逃资本进行了大置换,中国定会陷入严重的资金饥渴症。
三、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的利与弊
毫无疑问,在短期内,外资规模的扩大可以维持中国的经济增长。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进入中国的市场准入程度也将大大提高。但受现行体制束缚的本国企业能否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置之死地而后生”,却是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事实上,从各地政府全力以赴“招商引资”就足以看出,中国已承认并接受了外资在中国经济中的优势地位。
随着今后外资在华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加强,究竟是会加重政治买办意识和民族失败主义情绪,还是会激起部份民众的民族主义型经济抵抗心理,仍待观察。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经济技术实力的差距往往构成有关各方利益分配上的差异,由此进一步拉大国家总体实力和国际地位上的差距,造成国家间谈判地位的不对称,使谈判结果更可能有利于实力强大的一方。也就是说,当双方经济实力相当时,相互大规模开放市场往往会带来真正的“双赢”,形成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关系;而当双方经济实力悬殊时,弱者就容易形成对强者的经济乃至政治依赖,使得“双赢”成为掩盖自身经济弱势和依赖地位的托辞。
中国现在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国家,但一个必须正视的基本事实是:在过去的20多年里,尽管中国的经济开放是逐步的、有限度的,国产品牌的产品被外资打败并逐出市场的例子比比皆是,不仅在中方处于劣势的高科技领域如此,甚至在中方占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少国产品牌的产品也丧师失地。这使人对中国产业入世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能力表示怀疑。
作为世界头号人口大国,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将长期困扰着中国。依赖外资的大量进入所形成的就业机会远远不能缓解庞大的就业压力,中国需要重新开始发展制造业,也需要政府提出长期的产业政策引导。适度借助外力倒逼国内改革的策略无可厚非,但必须基于一系列条件,如本国体制的灵活性、民族工业承受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家产业政策的有效性以及实现国家强盛的民族共识和坚强意志。这是区分是否掌握了改革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重要标志。世贸规则的全面实施将导致中国难以实施产业政策,在世贸规则的约束下,中国国内市场的竞争将完全国际化,置身于“全球公平竞争”(global level playing field)之下的中国民族工业,将要面对空前严峻的竞争形势和异常强大的竞争对手。
3. 海外企业想进入内地,能享有什么优惠政策呢
景顺与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11月11日发布了一份名为《中国投资定位》的调查报告,调查访问了全球范围内的411名资产所有人及专业投资者,受访机构所管理的资产规模从5亿美元至超过100亿美元不等。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全球投资者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大幅或适度增加对中国的投资配置。
而随着中国市场愈加开放,未来也将有更多资金从世界各地涌向中国市场,华夏基金管理公司国际商务主管潘中宁指出,全球投资人将愈来愈积极地拥抱生机盎然的中国资本市场,其预测10年后,外资在中国A股的持有比例将由目前的2.7%大幅提高至10%以上。
4. “十一”前后股市上涨情况 五维度揭示主力路径@
“十一”前后八成概率上涨
偶然机会,听到说,A股最近十年有个惊人的规律,就是十一前后,股市表现都非常好!
有多好呢?过去十年,十一长假前一周,10次里面,七次涨;长假后第一周,10次里面,八次张。
当然,过去十年八次涨,根本不等于说,上涨的概率是80%。从统计学上说,这远远没有达到统计的时候,要求的样本数量啊。这个道理应该懂吧。
不过,我们就几十年历史的股市,即使你把二十多年一起算进去,也还是不够样本。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主观的去从逻辑的层面去猜测,这个十次里面八次涨,有没有逻辑支撑。
我可以想到的是,2005年-2007本身,就是一个大牛趋势。而2009年后,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股市影响巨大,而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在9月中下旬就有一次。上周我们刚刚经历一次,下图是去年的美联储议息表。记得2010年国庆后,有色股带动股市暴涨,也是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
第二个可能,就是国庆前后,股市消息面一般偏暖,这个我相信容易理解吧
第三个可能就是来自博弈层面,一般人国庆长假前夕,前不就开始抛售了,真正到国庆那周抛压可能没那么大,其实今年中秋前,应该就有这种感觉。然后,长假后,这部分资金回流,这个逻辑,其实有点像春节长假。春节长假前后,A股有非常明显的规律,我去年写过一篇文章。
但是,如果看2005年以前,也就是不仅仅看最近10年的数据,我们会发现,其实国庆前一周和后一周,股市表现好的概率没那么大,我自己的一个猜测是,2006年开始的大牛市之前,股市整体是一个比较小众的市场,专业人士和重度股民为主。普通群众的旅游,这种行为,对市场影响还比较小。另外,黄金周也是1999年才开始,可能出游的习惯也还在慢慢养成。所以刚开始的几个长假,这种资金潮汐不那么明显。
总结一下一下,无论如何,10一前后最近十年表现,多少有一定的逻辑支撑。但远远够不上什么科学统计,所以参考一下就好了。真正操作,还是要按照自己的交易系统。
五维度揭示主力投资新路径
近期,A股一直处于存量资金博弈的弱势震荡中,对此,分析人士表示,现在增量资金入市不足、监管趋严使得风险偏好再度承压、小盘股上涨已露疲态、产业资本减持高压重返、人民币贬值预期再起、流动性短期将面临压力,在此背景下,各路资金的流向以及操作布局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今日特以专题形式,从大宗交易、沪股通、龙虎榜、产业资本以及融资融券等五个路径,探寻主流资金的最新动向,以供广大投资者布局参考。
一大宗交易:9月份以来日均成交81笔环比增三成
在大盘维持箱体震荡格局这段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量也较此前有所回落。《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自8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额降至471.80亿元,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上涨态势后,截至现在,大宗交易月内成交额仍徘徊在466亿元左右。
从行业角度来看,截至9月22日,房地产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47.02亿元位居首位,电子行业紧随其后,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达45.82亿元,机械设备和化工商银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40亿元以上,分别成交44.98亿元、44.97亿元,而非银金融和计算机等行业月内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分别达到39.81亿元和38.79亿元。
个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88只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共计成交1134笔大宗交易,平均每日成交81笔,较8月份环比上升约30%。
从上述个股现身大宗交易平台次数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15只个股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美的集团大宗交易次数最多,达到47次,众信旅游、*ST山水大宗交易次数则分别为39次、20次,此外,期间大宗交易次数达到或超过10次的个股还有,绿地控股、吉艾科技、蓝光发展、美年健康、电科院、皇氏集团、柳州医药、利亚德、上汽集团、瑞茂通、亚邦股份、景峰医药。
而在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期间的大宗交易成交额方面,共有112只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超1亿元,具体来看,永泰能源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位居首位,达到216368.54万元,格力电器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超10亿元,达到113031.17万元,此外,绿地控股、吉艾科技、国投安信、皇氏集团、光大证券、吴通控股等个股期间大宗交易成交额也均在8亿元以上。
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当前的震荡行情下,投资者需规避那些被产业资本减持的个股为宜。
二沪股通:月内逆市净流入24.14亿元
进入9月份,A股场内交投持续清淡,量能维持低位,尤其是9月12日大盘跳空下行以来,资金的参与热情极速下降。但沪股通资金对A股后市表现仍持相对积极态度,在9月份以来的15个交易日中沪股通资金有7天是净流出,其余的8天全部实现净流入,本周四沪股通资金结束了连续七天净流出的局面、周四、周五连续2天均实现净流入,累计净流入资金18.01亿元,月内累计净流入资金为24.14亿元。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运行统计,9月份以来的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共涉及39只A股标的,从上榜次数来看,贵州茅台、中国平安、海螺水泥、民生银行、中信证券、伊利股份、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9只个股均上榜5次以上,分别为14次、14次、8次、7次、7次、7次、7次、6次和6次,是短期内沪股通资金最为关注的标的。
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以净买卖金额计算,有23只活跃股9月份以来获净买入。其中,中国平安、亨通光电、海螺水泥、上汽集团、青岛海尔、保利地产、和邦生物等7只个股期间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在亿元以上,分别达到11.04亿元、3.20亿元、2.31亿元、1.83亿元、1.25亿元、1.23亿元和1.03亿元。另外,月内沪股通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个股还包括长江电力、恒瑞医药、驰宏锌锗、工商银行、国泰君安、天士力、东方金钰和中国建筑等。
在沪股通资金的追捧下,沪股通前十大活跃股月内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在上述39只沪股通前十大活跃个股中,期间股价表现跑赢大盘(上证指数月内累计下跌1.67%)的个股有22只,占比56.41%。其中,和邦生物、烽火通信、长电科技等个股期间累计涨幅均在10%以上,分别为14.74%、13.70%、10.10%。另外,期间实现上涨的个股还包括天士力(8.64%)、中国动力(8.45%)、外运发展(3.30%)、恒瑞医药(2.63%)、中国平安(2.55%)、宇通客车(2.50%)、民生银行(0.75%)、航天动力(0.71%)、海通证券(0.38%)和亨通光电(0.15%)等。
市场普遍认为,纵观近期市场表现,板块、个股的热点持续性均较差,观望氛围相当浓厚,市场挣钱效应较低,未来市场能否打破僵局,取决于场外资金的态度。在投资热情低迷的大环境下,外资通过沪股通流入A股市场,对A股市场一定程度起到稳定的作用。沪股通资金动向体现了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于A股的投资判断,从历史来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较高的准确率,因此,上述沪股通资金买入个股的后市表现值得期待。
三龙虎榜:月内258只活跃股登龙虎榜
近期市场持续走出缩量震荡的行情,面对大盘上下两难的纠结态势,不少个股却表现活跃,并频频出现在龙虎榜之上。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共有258只个股登上龙虎榜,其中月内登榜次数在10次以上的个股有20只,剔除近期首发上市的次新股后,东方新星、光洋股份、中电电机、金轮股份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居前,分别为12次、11次、11次、10次。
按登榜原因分类,有178只个股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登上龙虎榜,剔除近期首发上市次新股,共有152只个股因该原因登榜,合计登榜次数为192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因“当日涨幅偏离值达7%”累计登榜6次,此外,岭南控股(4次)、东方新星(3次)、力源信息(3次)、台基股份(3次)、南极电商(3次)、天山纺织(3次)、甘肃电投(3次)等个股月内登榜次数也均在3次或以上。
从龙虎榜数据来看,上述152只个股中,有31只个股龙虎榜资金累计净买入额均超亿元,其中欣旺达、飞亚达A、安洁科技、安利股份累计净买入金额均超过2亿元,分别为23342.90万元、21338.73万元、21235.26万元、20743.16万元,而兰石重装、方大化工、科泰电源、榕基软件、金科股份、乾照光电、国星光电、深赛格、太阳电缆等个股净买入金额也在1.5亿元以上。
市场表现方面,上述152只登榜个股几乎囊括了月内的全部牛股,其中,四川双马月内股价实现翻番,累计涨幅达105.97%,而力源信息(65.00%)、台基股份(46.45%)、蒙草生态(41.04%)、金轮股份(40.83%)、大杨创世(40.63%)、岭南控股(40.60%)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也在40%以上,成为当前震荡市中最耀眼的明星股。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个股普遍为时下热门概念板块的龙头标的,以蒙草生态为例,公司是两市PPP概念的龙头之一。而从行业的角度上看,机械设备、化工、电子、电气设备等为月内登榜个股最为集中的申万一级行业。
四产业资本:逾20亿元增持三峡水利等9只个股
《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9月份以来,产业资本合计出手624次,涉及个股234只,其中85只月内累计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147只出现净减持。总体来看,月内产业资本累计净减持金额约为5.81亿元。
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多数上市公司股票遭减持,显示出产业资本对未来A股走势态度较为谨慎,不过,正因如此,近期受到产业资本净增持的个股则更需关注。通常来看,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的原因主要是看好公司未来发展形势以及当前股价被市场低估,在当前弱势的行情中,产业资本的正向操作更加凸显其对公司股价回升的信心,而逢低关注相关个股,不失为当前投资者布局的较佳策略。
具体来看,从月内净增持股份数量来看,两市有24只个股月内受到产业资本增持逾百万股,其中,三峡水利、新筑股份、东华能源、金科股份、盛屯矿业、恒顺众升、西安旅游、ST慧球等8只个股月内产业资本净增持股份数量均在千万股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月内有11家公司产业资本净增持数量已超过公司流通股总数的1%,其中,康跃科技(7.48%)、三峡水利(5.59%)、新筑股份(5.15%)、西安旅游(5.05%)4只个股净增持股份数量占流通股比例超过5%,此外,ST慧球、熊猫金控、恒顺众升、北纬通信等个股净增持数量也达到流通股总数的2%以上。
良好的业绩预期无疑为产业资本增持自家股票增添了底气,据统计显示,上述85家月内获得净增持的公司中,有38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其中29家公司业绩均预喜。其中,恒逸石化、苏州固锝、东华能源、世荣兆业、盛路通信、中南文化、小商品城等7家公司预计三季报业绩有望实现同比翻番,而北纬通信、瑞泰科技两家公司则预计业绩将实现同比扭亏。
市场表现上,上述87只个股中,月内有14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10%,大杨创世(40.63%)、三峡水利(24.94%)、西安旅游(24.72%)、山西三维(23.11%)、九鼎投资(22.78%)、格力电器(20.99%)、金科股份(20.96%)等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过20%,显示出在产业资本用实际行动看好自身股票后,市场对相关个股也抱以更为积极的态度。
五融资融券:53只标的股月内融资净买入超亿元
当前存量博弈行情的延续,使得两融资金变化所带来的市场影响被逐渐放大。《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据同花顺统计显示,截至9月22日,沪深两市融资融券余额为8960.28亿元,环比下降0.16%,结束此前三连升。
分行业来看,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银行、家用电器、房地产、建筑装饰、化工、公用事业、汽车、休闲服务、食品饮料、机械设备等10类申万一级行业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状态,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分别为102550.35万元、100581.17万元、99691.80万元、96178.70万元、82412.56万元、68140.08万元、22019.88万元、13070.33万元、4769.21万元、3247.39万元。
而在融资融券标的股方面,9月份以来截至9月22日,共有307只标的股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态势,累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达238.88亿元。其中,248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在1000万元以上,更有53只标的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均超1亿元。具体来看,万科A(235772.75万元)、格力电器(149175.87万元)、民生银行(85913.47万元)、东旭光电(69946.25万元)、三聚环保(62115.51万元)、中国动力(40174.94万元)、东方园林(36057.21万元)、蒙草生态(35187.35万元)、安徽水利(34657.33万元)、中信证券(34485.75万元)、中安消(33990.17万元)、太平洋(33738.14万元)、宋都股份(29149.13万元)、天士力(28982.70万元)、正泰电器(28421.29万元)、中科三环(27068.84万元)等近期在市场上较为活跃个股期间融资净买入额位居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从期间买入额与偿还额的比值来看,民生银行(2.3006倍)、新力金融(2.2480倍)、中国动力(1.7586倍)、青岛啤酒(1.6655倍)、天士力(1.4981倍)、交通银行(1.4741倍)、格力电器(1.4682倍)、滨化股份(1.4491倍)、宋都股份(1.4488倍)、中化国际(1.4233倍)等个股该比例居前,且买入额均达到偿还额的1.4倍以上。
对此,有分析人士表示,较少的偿还额显示出融资客对于相关标的未来走势的分歧较小,而此类个股后市有更大可能走出震荡攀升甚至单边上涨行情。
那么,上述备受融资客青睐的标的股二级市场表现如何呢?统计显示,在上述呈现期间融资净买入的标的股中,共有149只个股9月份以来实现上涨,其中,28只个股9月份以来累计涨幅超10%,蒙草生态、商赢环球、新力金融、三峡水利、申华控股、格力电器、君正集团期间累计涨幅在20%以上,分别为41.04%、34.60%、31.90%、24.94%、24.94%、20.99%、20.67%。
5. 中国国内企业有哪些企业被外资控股外资为第一股东
中国国内企业被外资控股的情况如下:
1. 银行业: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企业或基金。例如,高盛持有工商银行股份,美铝持有中铝股份。
2. 石油行业: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中国海油等国有石油公司,其前十大股东中也包括美国企业或基金。
3. 电信行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国有电信公司,其前十大股东中也包括美国企业或基金。
4. 资源性企业:中煤、中铝、中国神华等资源性企业的前十大股东中也包括美国企业或基金。
截至2010年底,美国企业、基金和个人投资者在中国A股股票的价值约为1000多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H股股票的价值约为2000亿美元,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的价值约为300亿美元,合计3300亿美元。
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重要行业中,跨国公司子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标准普尔500企业在中国的分支每年从中国赚取超过8百亿美元,按其14倍的历史平均市盈率,其在中国的资产价值约11000亿美元。加上其他中小企业在中国投资,美国企业在中国拥有的资产价值,高达15000亿美元。
外资掌控下的中国市场据《中国产业地图》一书指出,中国每个已开放产业的前5名都由外资公司控制,在中国28个主要产业中,外资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控制权。
在啤酒行业,60多家大中型企业只剩下青岛和燕京两个民族品牌,其余全部合资。在玻璃行业,最大的5家已全部合资。在电梯行业,最大的5家均为外商控股,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在家电行业,18家国家定点企业中11家合资。在化妆品行业,被150家外资企业控制。在医药行业,20%为外商控制。在汽车工业,外国品牌占销售额90%。
在感光材料行业,美国柯达于1998年仅出资3.75亿美元就实行在华全行业并购,2003年又收购了乐凯20%国有股,已占有中国感光材料市场至少50%的份额,富士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超过25%。
据国家工商总局调查:美国微软占有中国电脑操作系统市场的95%,瑞典利乐公司占有中国软包装产品市场的95%,法国米其林占有中国子午线轮胎市场的70%。
在手机行业、电脑行业、IA服务器、网络设备行业、计算机处理器等行业,跨国公司均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垄断地位。
在高科技领域,如手机行业,由于本土企业上游技术、关键零部件乃至生产线大部分从跨国公司购买,跨国公司早已从中赚够了。近期跨国公司开始采用低价策略,挤压国内手机厂商的利润空间,意在赶尽杀绝。国内手机行业除了自有品牌外没有核心部件的核心技术,2005年以来全部亏损,市场占有率严重萎缩,纷纷退出市场。
在流通领域,占有主导份额的大型超市领域,外资控制的比例已高达80%以上,中国零售企业只能在中低端市场经营。随着外资的延伸,低端市场也将面临逐渐萎缩的危险。
在第一产业,外资四大粮商ABCD威胁4000万豆农生产,种植大豆赖以生存的无数豆农,年年赔本,不得不改种其它经济作物,造成2000万豆农集体“下岗”事件,2.3亿民工,或许从中能发现许多豆农的身影。大量豆油油榨企业倒闭,由于“大豆危机”,2004-2005年,1000多家内资榨油企业构成的“中国大豆军团”,瞬间烟消云散,随后倒闭率达90%以上,导致10多万人失业。
在第二产业,日用品和化妆品行业,外资品牌占市场份额的60%以上,宝洁每招收一名员工,就意味着中国原洗涤剂企业有2~3名员工下岗……在食品饮料业,机械制造业,建筑业,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石化行业,玻璃行业,家电行业,酿酒行业,纺织行业,造纸行业,供水供气行业,印刷包装业几乎囊括所有的第二产业,由于外资生产效率普遍比内资要高,且极端盘剥人力成本,外资的每一次并购,都意味着大批人失业,外资的每一次投资,都意味着同行业竞争对手大多数职工失业下岗,挤占了无数工作岗位……
在第三产业,外资大型连锁超市每一次选址开张,对方圆两公里的中小型零售商店和门面都是一次集体毁灭性的打击,惨淡经营,或失业,或改作别的生意,从而挤占其它行业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