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全球股市 > 中国太平保险股票价值

中国太平保险股票价值

发布时间:2024-12-08 23:22:49

❶ 太平保险是国家财政部全额出资的吗

太平保险是2000年在香港H股上市的,股票代码是0966.HK,是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国有保险公司。2013年6月6日,太平保险集团改制成太平保险责任有限公司,为回归A股上市铺路,改制后注册资本变更为252亿,财政部全资出资并100%持有太平保险责任有限公司。至于什么时候能在A股上市,这是个未知数,估计是在2015年,一个副部级央企要上市有何难?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❷ 601628与601601的两只股票的异同点

601628是中国人寿,601601是中国太保,加上601318中国平安,请看下面的分析: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侧面比较

报告关键点:

我们期待太保复制国寿境外上市后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第三大寿险公司和第二大财险公司。

报告摘要:

我们认为四家主要的中资上市保险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处的状态有较大差别,我们制作了一张效率提升曲线以此来形象化的描述。太保是刚刚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为平坦;国寿已经过一轮效率改善,目前所处的斜率较小;平安是又迎来一轮新的效率改善。

2006年,国寿、平安和太保个人代理人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8%、16%和13%。

而国寿、平安和太保的个险新单保费收入市场份额分别是53%、23%和9%。太保代理人和新单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是很不匹配的。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国寿的58%,而只相当于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华更多。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已经完成全国性布局并且在很多地区的网点覆盖层次堪与国寿媲美的公司长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应该与同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的,效率提高将是今后业绩提升的主动力。我们对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复制国寿境外上市后效率改善的故事。

公司是中国第三大寿险公司。从销售渠道看,太保的个险渠道占比与国寿和平安相比最低,但逐年上升。从险种结构看,太保的传统险比例要明显比国寿和平安高。从区域上看,其相对优势在县域,据统计太保有70%的保费收入来自于县域,而国寿这一比例也只是50%。

公司一直以来均是中国第二大财险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来的数据,公司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了稳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场份额为11%。我们认为由于监管层加强了价格管制、偿付能力及准备金提取的管理,承保业务利润率会有所上升,综合成本率将会略有下降。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资资产1,917亿元,在保险行业中排名第三。从投资资产构成来看,太保最大的区别在于定期存款比例要明显更高,而债券投资比例要明显更低。与国寿和平安相比,太保股票投资比例最低,而封闭式基金比例最高。

我们采用内含价值法对太保的寿险部分进行估值,采用市盈率法对财险分部进行估值。内含价值的基本假设是投资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贴现率10%,新业务价值倍数40倍,我们得出太保2008年寿险业务每股评估价值为49.14元,加上财险分部的6.34元,对公司6个月目标价为55.49元。询价区间确定根据2007年预计EPS0.91元,结合按内含价值发计算的2007年目标价,再考虑一级和二级市场的差价,得到询价区间为23-27元。摇钱树下看摇钱术

1.效率提升还有很大空间

1.1.效率提升曲线

我们认为四家主要的中资上市保险公司在效率提升方面所处的状态有较大差别。

平安上一轮的效率改善是在2004年之前,在经过2004年上市之后的内部架构完善和产品结构调整之后,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明显的进入又一轮的发展高峰。国寿的效率改善是从2003年底在境外上市开始的,到去年底基本结束了这一过程,今年以来开始进入调整期。人保是从年初开始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综合成本率以及投资收益方面都开始有明显起色的。而太保的效率提升主要也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的,由于和同业比较起来人均保费等指标有较大差距,因此我们判断未来提升的空间可能比人保要大一些。根据上面的定性判断,我们制作了一张效率提升曲线以此来形象化的描述我们认为各公司所处的效率提升状态。太保是刚刚起步,效率改善的斜率比较陡峭;人保效率改善的斜率略为平坦;国寿已经过一轮效率改善,目前所处的斜率较小;平安是又迎来一轮新的效率改善。从目前来看,平安是唯一一家具备长期效率改善能力的公司,其它的公司往往是上市后的一次性改善,能否持续改善还有待证明。

1.2.人均保费提升潜力很大

我们认为太保寿险业务人均保费提升潜力很大,正如我们在效率提升曲线中所说的那样。

2006年,国寿个人代理人65万人,平安21万人、太保18万人、新华14万人、泰康13万人、太平2.4万人,六大公司合计132万人。国寿、平安和太保个人代理人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8%、16%和13%(图2)。而2006年个险渠道新单保费收入(FYP)

六大公司合计为512亿元,其中国寿、平安和太保的市场份额分别是53%、23%和9%(图3)。太保代理人和新单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是很不匹配的,13%的人只贡献了9%的保费收入,人均月度新单保费收入(个险新单保费收入/(代理人数量*12))同业界有较大差距(图4)。2006年,平安的人均月度FYP是4,718元,国寿是3,542元,而太保是2,069元。太保的人均FYP是平安的44%,是国寿的58%,而只相当于平均水平的64%,只比六大公司中的新华更多。我们认为作为一个已经完成全国性布局并且在很多地区的网点覆盖层次堪与国寿媲美的公司(图5)长期的人均月度FYP是不应该与同业存在这么大的差异的,效率提高将是今后业绩提升的主动力。如果太保将人均月度FYP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那也至少会有超越行业平均水平50%的增长。

1.3.国寿上市后效率大为改善

我们对太保最大的期待是其是否能够复制国寿境外上市后效率改善的故事。我们来回顾一下国寿上市之后的效率改善情况。

1.3.1.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上市之后,国寿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市场份额保持了基本稳定,甚至在2006年的时候,市场份额还略有上升。

1.3.2.人均月度FYP大幅提升

上市之后,国寿推出了颇受市场欢迎的"鸿鑫"等产品,同时加强了内部管理,使得人均月度FYP出现了明显的提升。

1.3.3.产品利润率大幅提升

由于个险渠道在新单保费收入占比得到了有效提升,公司自上市之后产品利润率逐年提升。APE margin(标准保费利润率)从2004年的17.1%提升至2006年的24.23%。

2.各项业务分析

2.1.寿险业务

2.1.1.增长情况

自从1996年以来,公司就一直是中国第三大寿险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来的数据,公司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了稳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场份额为10%。

2006年,公司寿险保费收入378亿元,保费收入的8年复合增长率为24%。

2.1.2.渠道结构

静态的比较2006年各公司数据,平安的个险渠道保费收入是最高的,达到了80%,其次是国寿的51%,太保的个险渠道占比最低,是35%。个险渠道占比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银保渠道业务量相对较大。

动态的比较太保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看出公司的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占比从2004年的38%提高到了2007年中期的48%,银保渠道占比基本未变,个险侵占的主要是团险的占比。

2.1.3.产品结构

从总保费收入来看,国寿最大的险种是分红险,占比67%,其次是传统险,占比25%;平安最大的险种也是分红险,但占比仅为34%,意外和健康险的占比是23%,传统险占比15%;太保的传统险比例要明显的高,占比达到了42%,和分红险几乎平分秋色,这是各大公司中绝无仅有的。

从新单保费收入来看,国寿85%的保费来自于分红险,而平安来自万能险的保费收入与分红险相当,太保新单保费收入中传统险的比例也是最高的,达到了21%。

2.1.4.区域结构

太保拥有仅次于国寿的分支机构,比平安更多。其相对优势在县域,据统计太保有70%的保费收入来自于县域,而国寿这一比例也只是50%。在县域保险市场,几乎只有国寿和太保两家机构,国寿的市场份额大致是70%,而太保则享有剩余的市场。

从分省数据来看,江苏、山东、上海、河南和山西是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5名的省份,占公司总保费收入的42%。其中山西在当地市场的份额居于太保系统内的首位,达到接近20%,其次是宁波、江苏、贵州和河南。而国寿市场份额最高的公司分别是江西、内蒙、广西、甘肃和河北,平安的是大连、宁夏、厦门、青岛、深圳。

从以上数据也可以看出,太保与国寿具有相对优势的区域有较高的共同点,而平安作为一个城市公司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

2.1.5.关于利差损

太保与平安一样,均没有将高利率保单进行剥离。由于平安在利差损形成时期,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因此其利差损保单规模要更大。从准备金余额占比上来看,2006年平安的占比是37%,太保是24%。从有效业务价值来看,2007年中期,利差损保单的有效业务价值为-164亿元,而太保这一数据为-28.73亿元。与平安一样的是,在近年利润比较好的时候,公司均花费了一些力量来消化利差损,具体方式是调低利差损保单的评估利率。经过几次调整,目前太保利差损保单的负债成本已下调至了6.53%,与平安相当。预计两家公司在今年底都会继续下调评估利率。总体来讲,两家公司均具备消化利差损的能力。

2.2.财险业务

2.2.1.增长情况

公司一直以来均是中国第二大财险险公司。按照自1998年以来的数据,公司的市场份额基本保持了稳定,截至2007年10月份,公司的市场份额为11%。2006年,公司寿险保费收入181亿元,保费收入的8年复合增长率为16%。

2.2.2.险种结构

由于车险发展速度快于其它险种发展速度,太保的车险比重与市场一样逐年提高,从2004年的56%提升至68%。

与人保和平安相比,太保的车险比例在历史上较低,但由于近年的比例提高,使得和人保、平安的车险占比较为接近,甚至还略为高了一些。

2.2.3.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且有望下降

虽然车险比例逐年提高,但公司的综合成本率还保持了稳定。其中赔付率呈下降趋势,而费用率的提升抵销了赔付率的下降,使得综合成本率保持稳定。正像我们在《中国财险:承保业务处于上行周期》一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认为由于监管层加强了价格管制、偿付能力及准备金提取的管理,承保业务利润率会有所上升(图23),综合成本率将会略有下降。

2.3.投资业务

截至2007年中期,公司的投资资产1,917亿元。同期中国人寿的投资资产是7,663亿元,中国平安的投资资产是3,318亿元,中国财险是770亿元,太保的投资资产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2.3.1.投资资产构成

从投资资产构成来看,太保最大的区别在于定期存款比例要明显更高,而债券投资比例要明显更低。定期存款与债券相比,优势在于其主要形式协议存款一般含有浮息条款,在加息时段更为有利;劣势在于其流动性较差,而且期限最长5年。与同期限的债券收益率相比,协议存款收益率并不低,如最新央行公布的3季度61个月协议存款加权利率为5.28%,而同期国债收益率一般为4.7%-4.8%。

2007年中期,太保权益类资产中42%是股票投资,30%是开放式基金,28%是封闭式基金。与国寿和平安相比,其股票投资比例最低,而封闭式基金比例最高。从金融工具分类来看,太保的交易性资产比例最低,只有8%,而国寿、平安和人保分别为18%、28%和40%。

2.3.2.投资收益率

2007年中期,国寿的总投资收益率为10.38%,平安和太保的收益率分别为15.81%和15.2%。投资收益率出现较大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人寿收益率是包含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另一方面公司的会计政策对投资收益率也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可供出售类资产浮盈兑现比例以及交易性资产的占比等。因此,收益率指标只能作为一项参考而已,并不一定代表实际的投资业绩。我们认为10大重仓股是一个很好的跟踪标的,因为其表现不受管理层态度的影响,能公允地反映其权益类资产的表现。遗憾的是太保尚未公布其10大重仓股。

中国人寿中期债券收益率相对较低是因为在债券市场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公司提取了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所致。

3.估值

我们采用内含价值法对太保的寿险部分进行估值,采用市盈率法对财险分部进行估值。

内含价值的基本假设是投资收益率提高150bp至6.2%,贴现率10%,新业务价值倍数40倍。公司公布了2006年新业务价值21.76亿元(12%的贴现率),截至2007年中期的一年新业务价值29.18亿元,同时在内含价值变动表中还列出了2007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18.42亿元,由此推出去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11亿元。今年上半年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67%。我们预计公司今年寿险业务新业务价值至少会有50%的增长,同时我们认为未来几年公司由于效率的提高,新业务价值仍将会有快速的发展,未来两年同比增长分别会有30%和20%。同时考虑明年H股发行9亿股。

按照以上假设,我们得出太保2008年寿险业务每股评估价值为49.14元,加上财险分部的6.34元,对公司总的目标价为55.49元。

4.公司背景

4.1.历史沿革

1988年,交行成立了保险业务部。经过3年的运作,1991年交行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经过两轮增资,太保的注册资本达到了20亿元。由于太保的业务最初主要来自交行信贷相关的财产保险业务,所以太保最初更重视财险业务,财险业务的相关经验积累也较为丰富。直到后来随着平安凭借个人营销在全国范围内快速发展,太保才开始跟随性的发展寿险业务。

1999年,由于监管的要求,交行将其股份转让给上海市政府,上海市政府随后逐步转让给其下属企业,太保的控制人随即也从交行转到了上海市政府。太保独立之后,管理层也意识到了寿险业务的"利差损"问题,而同时财险业务盈利能力却要好很多,这也在公司内部引发了究竟要不要发展寿险业务的争论,市场份额也因此有所下滑,与此同时平安借"投联险"继续攻城拔寨。

2001年,同样也是由于监管的要求,太保发起成立了寿险和产险公司。由于寿险公司独立经营,有了自己独立的财务资源,因此寿险开始快速发展,个人代理人数量由2001年底的14万人上升至2002年底的21万人。由于大规模发展初期投入很大,形成了一些累计亏损,而同时业务快速发展客观上需要更多的资本金,两方面因素导致公司寿险业务在2004年存在115亿元的偿付能力缺口,限制了分支机构的开设和业务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太保集团与凯雷在2005年底共同出资66亿元(其中凯雷出资4.1亿美元)对寿险进行注资。在这一阶段的2002年,公司还进行了一次增资,引进了宝钢集团和大连实德作为股东,管理层对公司的话语权加大。

2007年4月份,为了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同时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经与凯雷磋商,将凯雷对太平洋人寿的股权转为对太保集团的股权,为上市铺平了道路。

4.2.组织架构

公司发行前的最大股东为华宝投资有限公司,占比20%,是由宝钢集团及下属企业合并股份转让给华宝投资有限公司。申能集团是其第二大股东,占比19%。凯雷通过两个基金控制了公司19.9%的股权。

太保同平安一样也是集团整体上市,同时对子公司均是高比例控股,其占寿险、财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的股份比例分别是97.83%、98.14%和90%。同时还持有太平洋安泰50%的股权和太平洋香港公司的100%股权。估值基本相同下买保险还是买平安 。

❸ 中国太平保险是上市公司吗

中国太平保险是上市公司。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第一家跨国金融保险集团公司,其品牌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1929年创立的太平水火保险公司、1931年创立的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1949年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太平”,于1929年在上海创立,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保险品牌,也是唯一一家总部位于香港的中管金融机构,是中国保险业第一家在境外上市的中资保险企业。

2000年,中国太平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2011年中国太平列入中组部管理。2013年,中国太平同步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 。2018年7月19日,中国太平高质量进入《财富》世界500强,跻身全球顶级企业俱乐部。

(3)中国太平保险股票价值扩展阅读:

中国太平源自中国保险、太平保险、民安保险三大民族品牌,创立于1929年,[13]从立足沪上,潮涌香江,到扬帆海外,再到回归祖国大陆,汇聚了一条中国民族保险业发展的历史长河。

概括地讲,发展历程大致分五个阶段:

(一)1929年-1949年:创办发展时期

1929年11月,太平水火保险公司由“北四行”之一的金城银行独资在上海创建,1934年后开始集团化经营,并逐渐发展为解放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华商保险企业之一。1935年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1938年在新加坡设立分支机构。

1931年11月,中国保险由中国银行拨资于上海成立,机构遍及境内主要大中城市,以及香港、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尼拉、西贡、暹罗等地建立分支机构。

1943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地下党机构广大华行创办民安产物保险。1949年10月,由民安产物保险香港分公司改制成立的香港民安保险有限公司正式开业。

(二)1949年-1979年:改组和海外专营时期

1956年,太平保险与新丰保险合并。同年,"中国保险"和"太平保险"相继由上海迁册北京,成为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附属公司。期间,专门经营境外业务。

1958年,根据国家统一安排,中国太平品牌三大血脉之“太平保险”和“中国保险”停办国内业务,与“香港民安”一起专营境外业务,为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服务,同时为国家积累外汇资金。

(三)1980年-1997年:境外扩展时期

1979年4月,国务院决定“逐步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中国保险、太平保险和民安保险当时的母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也开始加大海外发展力度,设立了一系列金融保险附属公司。

1992年,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对港澳地区附属公司进行统一管理。集团近半数子公司于此间创办,集团经营领域进一步扩展。

(四)1998年-2009年:集团化经营时期

1998年,原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撤销,由其持股的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股权转让给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中国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合称中国保险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模式。

集团化经营拉开帷幕。2001年,太平人寿、太平财险相继在国内复业。2002年8月,中国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

2008年,为应对“金融海啸”冲击,中国太平启动了以建立客户为中心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和可持续盈利模式为目标的综合改革。2009年5月7日,中国保险(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集团公司。

(五)2011年至今:列入中央管理时期

2011年10月,中国太平正式列入中央管理 。2012年提出“三年再造一个新太平”战略目标。2013年7月,完成重组改制和整体上市,正式更名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中国太平总保费、总资产、净利润等主要经营指标实现三年翻番。

2015年,中国太平开始实施精品战略,掀开打造“最具特色和潜力的精品保险公司”篇章。2018年7月19日,首次高质量进入世界500强。

2018年9月4日,中央决定罗熹同志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阅读全文

与中国太平保险股票价值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st长城影视股票 浏览:405
宜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股票 浏览:26
股票app哪个更好 浏览:543
影响股票价格的政治因素有哪些 浏览:933
股票美都能源要退市 浏览:479
疫情对股票影响的分析图片 浏览:821
一只股票的换手率是什么意思 浏览:280
股票资金卡交易明细 浏览:61
上海凯鑫股票涨幅 浏览:169
医疗教育新材料新能源股票基金 浏览:377
股票延长交易时间延期 浏览:568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股票 浏览:92
股票认证账户密码是 浏览:67
2019年7月2号黄金股票涨幅图 浏览:588
新冠病毒对中国股票的影响 浏览:415
从投资分析角度贵州茅台股票 浏览:476
雄塑科技2020年股票怎么预测 浏览:229
微软2016年股票数据 浏览:369
年中业绩好的股票 浏览:11
银行股票价格为什么很低 浏览: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