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股票市场从开始到现在的发展过程及重要事件
、1984年- 提出建立资本市场构想
2、1984年11月-中国第一股发行1万股
3、1986年-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诞生
4、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
5、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试开业
6、股市设计者点评:
股市最初的建立就是如此,“历史在为未来奋斗的时候总是高尚和纯洁的,当年设计者所构想的证券市场只有一个榜样——欧美,欧美股市是完全市场化的结果,是最精明的商人之间的活动,而中国的历史现实却决定了中国的股市一开始就带着太多的政府色彩。”一位最初设计者对本刊评论说。这为后来的政策市以及国企圈钱埋下了伏笔。
三、○ 混乱90年代初:股市徘徊在保与压之间
1、1991年8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北京成立
1991-08-28 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
2、1992年5月21日-上交所取消股票交易价格限制
3、1992年8月10日-“810”事件
4、1992年10月12日-证监会正式成立
5、1992年8月-1994年8月-股市变冷
6、1994年7月30日-三大利好救市政策引发大涨
7、1996年12月-政策扼住股市涨势
四、○ 牛市1999:功利性透支
1、1999年5月19日-5.19行情爆发
2、1999年6月-多重利好促股市大涨
3、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实施
五、○ 打开潘多拉魔盒:从国有股减持到股权分置改革
1、2001年6月-国有股减持拉开序幕
2、2001年7月-国有股减持在新股发行中正式开始
3、2001年10月-证监会一家宣布暂停国有股减持
4、2001年7月-社保基金正式入市
5、2002年6月-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
6、2002年12月-QFII制度正式实施
7、2005年4月30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正式启动
8、2005年6月-利好齐发,股改行情启动
9、2006年9月-股权分置改革已近收官
10、就是从06年下半年到现在的大牛市,正在持续中。
‘贰’ 春节股市一般怎么变化
春节股市没有固定的规律的:
这里是很详细的记录
http://bbs.laoqianzhuang.com/viewthread.php?tid=589185
你可以去看看
如果以12年为一个轮回来看,从1997年的牛年至今正为一个周期,1997年上证指数上涨超过30%,可谓牛年小牛市,而2009年的牛年会否会迎来牛市呢?在迎接牛年的前夕,我们来回顾一下自1997年来历年春节前后走势。
1997年,牛年。由于96年的牛市延续行情,本年春节前大盘走小阳碎步上攻,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于964点,逼近千点,节后虽然有诸多不利因素,但投资者做多激情强烈,节后首日高开在969点,随后一周内突破千点大关,从而展开了上半年的绩优蓝筹行情。
1998年,虎年。节前一周稳步上升,收盘于1222点,节后股指开于1257点,跳空30多点,可是最终由于市场信心不足,大家都处于观望,股指随后走低。
1999年,兔年。节前连续阴跌使市场信心不足,股指逼近千前大关,节后低开1076点,在随后的一轮小反弹后,股指在5月创出新低并再次逼近千点,随后“519”行情暴发,科技股崛起造就未来两年的大牛行情。
2000年,龙年。节前一周大盘稳步上升,收于1534点,节后开盘首日恰逢西方“情人节”,又由于管理层宣布市值配售的利好消息,股指从跳空高开至1591点,当天大盘接近涨停,涨幅为9.05%,这一年又是中国龙年,中国股市展开了全年慢牛盘升行情,这一年大盘突破2000点大关。
2001年,蛇年。当时市场处于高位,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迎接新年,收于2065点,但由于市场人事对大盘高位的不认同,节后首日大盘高开低走,首日跌幅接近3%,形成蛇年第一根大阴线,随后在跌破2000点大关,但由于赚钱效应使一大批新投资者入市,在上半年行成2245的高点,之后股指走下坡路,形成了四年的熊市。
2002年,马年。节前收于1506点,节后受到降息等利好刺激,股指高开呈震荡走势,节后首日涨幅为1。57%,02年最受关注的还属624行情的爆发。
2003年,羊年。节前大盘经过了一轮百点拉升行情之后,正处于整理中,最后一日收于1499点,节后开盘首日由于获利盘的回吐,大盘低开低走,跌幅达到1。31%,收于1480点。
2004年,猴年。节前大盘处于升势中,最后一日收盘在1600点整数大关。节后首日大盘沿路了节前的强势上攻行情,大盘一路高开高走,全天涨幅达1。78%,收于1629点。随后在当年创出了自2245来反弹新高1783点。
2005年,鸡年。节前最后一日高开高走,收于1269点,涨幅为2。15%,节后首日延续节前反弹之势,在高位震荡,收于1278。88点,拉出新年首根小阳十字线,虽然管理层出台一系列利好消息,但由于受到全流通的不确定性影响,在节后短暂反弹后继续探底,本年创出自2245来调整新低998点,而该点也验证了许小年的“千点论”。
2006年,狗年。这一年在尚福林主席对于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坚定态度下展开了稳步上升的走势,摆脱了千点底部。节前最后一日大盘收于1258点,这一数字被私募理解成“要让我发”,节后大盘高开高走,以长阳回应了节前的吉利数字,全天涨幅达2。29%,收于1287点,随后,在短暂调整后步入了超级大牛市。
2007年,猪年。大盘持续上升,突破了2245点,解放了几乎全部投资者,节前最后一日大盘高位震荡,盘中一度突破3000点大关,收盘收于2998点,虽然没有能收在整数关口,令人有点遗憾,但是在牛市行情中人神共奋,每个人都沉浸在欢天喜地中。节后首日虽然低开,但由于众多投资者的热情不减,买盘众多,一举将股指推上3000点上方,当天收盘收于3040点。猪年的开门红使得这一年的牛市行情继续扩大,并且创出6124点的历史新高。
2008年,鼠年。在创出6124点新高之后,这一年随着大小非的逐渐解禁,市场压力显现,新年伊始大盘便跌破5000点大关,随后节节败退,在跌破年线之后的一根大阳线将大盘救于危难之中,节前最后一日大盘在大阳线之内整理,跌幅达1。55%,收于4599点。由于大小非因素以及信息不足,节后首日开盘低开整理,收于4490点,跌幅达2。37%,随后的日子里,大盘跌破4000点大关,之后3000点,2000点大关均告破,之后创出1664点低点,全年跌幅达60%,创出中国证券史上最大跌幅年。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除这12年的行情回顾外,前几年的走势笔者根据统计资料进行了整理。1991年,春节后大盘从110点附近一路盘升至135点附近。 1992年,春节前大盘从310余点一路升至春节后的360余点。 1993年,大盘在春节后跳空扬升,从780点一路飙升至最高点的1558点。1994年,市场正是熊市,春节后大盘平开低走,击穿了所谓“政策铁底”的777点大关。 1995年,大盘在春节后低开低走,再度考验500点大关。1996年,由于降息导致市场对于货币政策松动的利好预期,使得大盘节后就由节前的552点高开于583点,从而展开了一轮大牛市。
‘叁’ 今年国庆节,美国股涨,买美国基金咋计算
每逢国庆股市涨?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进门财经
首席分析师助你选股
每逢国庆股市涨?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13 人赞同了文章
为你朗读
12 分钟
中秋节已经过去,国庆节即将到来。因为中秋节时间较短,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选择并不太纠结。但国庆假期长达七天,面临很多不确定性,持股还是持币过节一直都是一个不容易选择的问题。尤其是今年行情持续低迷,面临和往年不一样的更多的新变量。那么回顾A股历史表现,到底是持币还是持股过节能够获得更大的收益呢?
一、 中国股市存在节日效应
人们常说五穷六绝七翻身,但转眼已是金九银十秋收季。每逢佳节股市涨,中秋前这几天,A股真的涨了,接下来又是国庆节,股市还会涨吗?A股的日历效应到底是传说还是真实的存在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陆磊、刘思峰在《中国股票市场具有“节日效应”吗?》论文中,总结了1996年12月31日——2007年12月14日上证综指日收益率数据三个阶段(节前、节后和其他交易日)的统计结果,从中得到三点启示。
1、中国股市存在节日效应,即不但有节前效应,而且有节后效应,依据是不仅在节前,节后的收益率均值也比其他交易日收益率均值大得多。
2、中国股市的节日效应可能主要体现在个别节日上,依据是节日与节日之间的收益率均值有很大差距,甚至个别节日出现负的收益率均值。
3、中国股市节日前后的高收益率可能与风险有关,依据是节日前后的收益率与其他交易日的收益率有很大差异的同时,它们的收益率标准偏差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节后,其标准偏差都比其他交易日的标准偏差大。那么节后的高收益可能是对高风险的补偿。
二、 中秋、国庆月份上涨概率过半
9月已过大半,股市仍然低迷,中秋临近,这周似乎验证了节日效应,国庆的节日效应是否会应验呢?我们统计了最近15年A股9月和10月的表现,发现上涨概率过半。9月上涨概率是53%,10月上涨概率是60%,9月和10月涨跌同步的概率是53%。这15年当中,2006、2009、2012、 2017年四年中秋和国庆节是重叠的,除去这四年,9月上涨概率略大于10月。A股9月没几个交易日了,看来要加油表现了。
三、 除了双节,A股四季度看什么?
其实除了9、10月份的中秋节,四季度还有几大看点包括重要会议和年底博弈。
每年的9-11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每五年的10-11月召开党代会。党代会全称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办一次,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选举出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由该委员会召开的全体会议称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X届全体会议,简称X中全会。
从1997年以来历年的会议看,两次党代会间一般要召开7次中共中央全会,其中一中全会于党代会结束后立即召开,选举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政治局委员,决定中央其他部门人员;二中全会一般于次年的二月召开,进行国家主席、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换届选举;三中至六中全会从二中全会召开的当年起,一般于每年的9-11月召开,主要审议决定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事务;七中全会于新一届全国党代会前夕召开,主要任务是为大会召开做好准备工作。
从行情表现来看,回顾1997年至今党代会及较受股市关注的三至六中全会前后上证综指表现,党代会开幕(T1)前15天与闭幕后(T2)后15天上证综指平均涨幅分别为2.6%与-3.6%,三至六中全开幕(T1)前15天与闭幕后(T2)15天上证综指平均涨幅为1.6%与0.6%。
每年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规格最高的经济会议,它的任务是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成绩,分析研判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形势,制定来年宏观经济发展规划,一般在每年的12月举行,持续3天左右。由于该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投资者对此会议非常关注。
回顾1997年至今会议前后股市表现,会议开始前上证综指往往震荡走平,至会议开幕前两天开始上涨,会后行情受到年底利率抬升影响,往往会有调整。
统计2012-2017年前三季度领涨的前5个行业、以及领跌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的超额收益表现,发现除了2014、2015年以外,其他时期这些行业在四季度的平均超额收益都不明显:2012-2017年前三个季度领涨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平均跑赢上证综指-6、-9、-34、19、-1、4个百分点,仅15年相对收益较好;前三个季度领跌的前5个行业在四季度平均分别跑赢上证综指-9、-1、9、-2、-1、-7个百分点,仅14年出现明显的补涨行情。
四季度行情多异动
除14、15年以外的几年年底反转行情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这几年为震荡行情,行业的涨跌幅与盈利相关性更强,前三季度领涨的行业主要源于业绩改善,领跌的行业大部分源于盈利下滑。而到了四季度,前期涨幅偏中等的行业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更高,在政策或事件的催化下反而更容易出现结构性行情,如12年12月的银行,13年8-9月的自贸区、16年11月的建筑。
博弈行情的主要诱因是四季度公募机构进入最后一个考核季,前期业绩好的产品担忧未来表现的延续性,而业绩平平的产品则要抓住最后的机会,积极调仓换股。统计2013年至今的数据,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后25%的基金通过第四季度逆袭进入全年业绩前75%的比例达25%,而前三季度业绩排名前75%却在第四季度后掉队落入全年业绩后25%的行列中的基金比例达8%。
回顾过往年底市场表现,A股频繁出现某些行业的短期逆袭。近几年年底主要出现过以下变化:
1、2012年12月的银行。受益于机构配置比例较低和市场风险偏好提高,银行股在2012/12/4-2012/12/31期间大涨24%。
2、2013年8月-9月的自贸区主题。8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建立上海自贸区是推进改革重大举措,自贸区主题应声而起,8月27日-9月24日一个月内上海自贸区指数大涨105%。
3、2014年11月-12月的一带一路、券商大涨。
4、2016年11月的建筑。16年11月17日安邦举牌中国建筑,11月份中国建筑大涨50%,带动建筑板块11月份大涨15%,而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仅5.6%。
9月过半,今年的四季度要关注什么?哪些行业会出现逆袭?9月27日晚20点,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做客进门财经,分享四季度决战策略。
四、 除了节日效应,A股还有季节性轮动
除了9、10月份的中秋国庆,四季度的重要会议和年底博弈,历史数据还表明,A股的季节特征非常明显。
一年中每个阶段的关注点不同。年初至3月投资者往往会关注开年情绪高涨带来的春季躁动行情,由一号文刺激的农业板块行情,以及3月两会带来的会议行情。4月是基本面和政策面的验证期,投资者对新一年的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面的判断更明确。5-10月海外市场通常有“Sell in May”效应,统计上A股这个阶段表现也相对平淡。每年9-11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每五年10-11月召开党代会,12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0-12月受年底基金排名影响,博弈行情频现。
1-3月:春季躁动+一号文+两会
回顾2005 年至今每年岁末年初市场表现,从空间上看,2005年以来春季躁动时上证指数平均最大涨幅为17.4%,剔除处于牛市中的06、07、09、15 年,上证综指平均最大涨幅为13.5%;躁动后上证综指平均最大回撤13.8%,剔除牛市后平均最大回撤16.2%。
从时间上看,春季躁动行情,启动有早有晚,早的12 月上旬、晚的2 月初,平均持续36.2天,剔除牛市影响后平均持续36.8天;躁动后平均回撤25.2天,剔除牛市后平均回撤32.8天。
从行业来看,春季躁动的特征就是行业轮动快,以2018年的躁动行情为例,8个交易周中每周领涨和领跌的行业都不同且轮动明显,如家电行业在2017/12/25-12/29的跌幅为2%,位列跌幅第三,在2018/1/1-1/5和1/8-1/12分别以4.4%和5.6%的涨幅领涨,在2018/1/15-1/19下跌3.2%,在2018/1/22-1/26又补涨5.5%。躁动行情缘何而起?主要由于开年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且流动性宽松,而1-2月基本面数据少,全年主线尚不明朗,因而政策和事件成为行情的主要驱动力。
为什么会春季躁动?
年初时经济走势不明晰,一年新开工的计划都是在两会之后才完全推开。在这之前,新开工比较低,而且民工都是在元宵节以后才慢慢返回,1、2月的经济数据本质上不能反映全年的经济状况。企业盈利预测调整四月份之后才开始,根据一季报或是一季报的盈利预期,才进行调整。 在整个一季度整个经济走势或是基本面的状况,看不大清楚 。 两会之前,政策方向往往不够明晰。但是这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提案、议案,市场也会有很多预期,所以这个时候整个环境对政策的敏感程度也会特别强。
综合来看,A股的特征就会呈现这样一种状态,也就是年初会出现所谓的“春季躁动”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会出现真正的“证实”或者“证伪”,如果是证实,那么全年就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整体的向上趋势;如果是证伪,那么年初在“春季躁动”中获利的人在之后可能都会有所损伤。
4月:基本面验证期
4月前的市场处在由短期政策或事件引导的躁动行情,因为4月以前经济基本面与宏观政策面不太明朗。4月之后,3月的宏观数据逐步公布,微观企业的年报及一季报也开始披露,基本面逐步明朗,全国两会开完,宏观政策形势也更明朗,因此在4月投资者可以对行情做出更明确的判断。回顾11年至今的4月股市情况,11、14、16、17年4月股市下跌,13、15年4月股市上涨,12年4月股市短期上涨后5月开始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差时,4月后市场下跌。2011年年初,为了控制过快上涨的房价,“国八条”等调控政策密集出台,11年4月为控制过高的通胀,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地产和货币政策从2010年开始逐步收紧,累积到11年4月,市场最终出现熊市大跌,这次是政策面紧最终带动基本面变差,股市出现杀估值、杀盈利的戴维斯双杀。
2012年4月上市公司公布业绩,全部A股12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13.4%大幅下滑至0.5%,虽然当月因为金融改革上证综指有所上涨,但5月后指数依旧大幅下跌。2014年上半年行情的焦点仍然在创业板,4月创业板指14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的28%下滑至22%,2013年的利润增速回升的趋势被逆转,创业板指下跌。12、14年是非常典型的基本面恶化导致股市下跌。
基本面或政策面变好时,4月后市场上涨。2013年市场的焦点是创业板,经历12年底到13年初的反弹后,4月初市场对创业板分歧很大,季报显示创业板指13Q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由上季度17%增至24%,创业板指最终突破向上,走成牛市形态。2015年4月央行降准,同时人民日报发文《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投资者情绪高涨,股市上行。13年创业板行情是非常典型的盈利改善的基本面推动,15年全面牛市与政策面偏暖有关。
5-10月:Sell in May 效应
“Sell in May”效应源自海外。"Sell in May "这一说法源自华尔街,最早书面记载于1964年《英国金融时报》,所表达的是每年5月前后市场往往开始走弱。2002年Bouman 和Jacobsen在《美国经济评论》发表文章,对37 个成熟与新兴市场1970-1998年的MSCI 再投资指数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当年5-10月和当年11-次年4月的指数涨幅,他们发现除阿根廷和新西兰外,其他35 个市场都存在"Sellin May"效应。
关于此效应,海外专业研究认为季节、假期等对情绪的影响是"Sellin May"效应的主因,如Bouman 和 Jacobsen (2002)发现夏季假期更长的国家"Sellin May"现象更为明显,认为假期因素可能对投资者风险偏好或流动性产生影响;Kamstra,Kramer and Levi (2003)研究发现"Sell inMay"效应与季节性情绪扰乱有关,白昼时间的缩短使得投资者情绪低,增加风险厌恶情绪,因而夏季与秋季股票收益率更低;Caoand Wei (2005)研究认为温度的变化使得投资者情绪发生变化,进而影响股票收益率表现。
1991年至今上证综指5-10月/11 -次年4月涨幅历年均值分别为4.6%/20.1%,2000年至今万得全A指数5-10月/11-次年4月涨幅历年均值分别为0.1%/15.5%,可见5-10月这半年股市收益明显差于11-次年4月。为何会有“Sell in May”效应?
海外市场的"Sell in May"效应源于假期、季节等因素对情绪的干扰,而A股出现"Sell in May"行情主要跟我国每年的政策周期有关:每年1-2月地方召开“两会”、国家多部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3 月召开全国“两会”,10-11 月召开中共中央全会、12 月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而言,5-10 月份是政策淡季,对股市刺激较少。4、5 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明朗,上市公司公布年报和一季报,市场进入验证期,而在这之前市场已躁动过,因此只有数据持续改善且好于预期,市场在5-10月才有继续上涨动力。
但值得注意的是,从胜率角度看,“Sell in May”效应并不必然出现,往年数据显示,1991年至今上证综指5-10月/11 -次年4月的胜率分别为48.1%/51.9%,2000年至今万得全A指数5-10月/11-次年4月的胜率分别为50%/38.9%。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每年的2月和11月股市表现均较好,这两个月的样本拉高了11月至次年4月的收益率,因此投资者无需在五月过于担忧市场下跌。
自1990/12月以来中国股市总共经历了5轮牛熊震荡市,其中牛市占了37%(116个月),平均每轮牛市持续19个月,熊市占20%(64个月),平均持续10个月,震荡市占43%(135个月),平均持续24个月。考虑到97年之前我国股票市场尚未设置涨跌停板,我们主要考虑97年以后的五轮震荡市,震荡区间分别为1997/5-1999/5、2002/1-2004/9、2009/8-2011/4、2012/1-2014/7、2016/01底至今,统计得到震荡市中当年11月-次年4月收益率均值为2.6%,而在当年5-10月为-6.0%,可见震荡市中"Sell in May"效应较显着。
至于10—12月的焦点,就是文章一开始介绍的中秋、国庆双节和两个重要的会议。这样,全年A股的日历效应就已经清晰呈现了。
编辑于 2018-09-25
着作权归作者所有 · 申请转载
分享到
金融
股票
日历
评论
添加评论...
推荐阅读
A股30年涨跌史一览
关注我,每天一点不一样 本文首发:知行合一的阿莫 前言以史为鉴,…
知行合一的文章 · 5 赞同
明天,迎接A股暴跌时刻!
终于,在休假闭市10天之后,A股要迎来重新开张的日子。由于肺炎疫情的蔓延,春节后A股的行情变化,超过了很多朋友的预期。 节前我在1月19日晚的文章《 今年可能是锁仓过节了》曾经为大家统…
股市药丸的文章 · 25 赞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读 下周A股将开启震荡下跌模式!
欢乐孤烟的文章 · 75 赞同
定啦!期待已久的会议即将召开,哪些板块有望站上风口
老司基一...的文章 · 10 赞同
A股暴跌日与九次熊市全纪录
还记得前些天,10月8日,A股迎来国庆长假后首个交易日,便遭遇“开门黑”, 沪指跌逾3%失守2800点。黑色经历过去才两天, 10月11日,受美股暴跌影响,A股遭遇“黑色星期四”,暴跌逾5.22%,…
Valu...的文章 · 7 赞同
A股过去一年都经历了什么?
五一放假期间,A50期货暴跌5%,很多小伙伴又惴惴不安,十分担心五一开盘之后再次暴跌。 看看过去一年,我们投资都经历了什么?难道还没习惯暴跌的节奏吗? 01 | 三次贸易战升级这次是传闻欧…
定投君的文章 · 37 赞同
收好不谢!6月基金投资全攻略来啦
老司基一...的文章 · 23 赞同
周末重磅消息解读:券商板块再传利好!明日A股或将迎来冲高回落
欢乐孤烟的文章 · 45 赞同
A股正在发生的重要变化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周一文章说…
布衣书生的文章 · 71 赞同
A股每月固定热点规律
固定热点板块的炒作规律按照时间排列,如下: 一月行情:年报行情…
量俊学堂的文章 · 12 赞同
‘肆’ 根据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形式分析我国股票市场未来的走势
股票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高级组织形态,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化大生产越发达,对社会资金的融通需求就越大,股票市场筹集资金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就越是能够充分发挥,股票市场也就越发达。
(4)基于中国股票节日效应扩展阅读:
2013年影响股市表现因素分析:
我国经济将在2013年实现温和复苏,各项经济指标将逐步好转。与2012年每个季度经济增速均低于年初预期相比,2013年每个季度实际增速有望不断超出年初预期,预计全年GDP增速将回升到8%以上。
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出口仍不会有起色,但内需的增长可以抵消外需的下降。而高铁、水利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增无减,投资仍是推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伍’ 节日的消费跟对大盘起到什么作用吗
“假日效应”催动股市波澜
主持人:简名
主持人: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休闲和娱乐随之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顺应社会文明进步的潮流,国家明文规定增加公众假期,此举不但深受广大民众欢迎,并可刺激消费,增强经济的“假日效应”。与此同时,原本就存在的股市“假日效应”,即股市在较长的假期前后产生的特殊的波动,也变得更为明显了。今年元旦和春节前后深沪两市的走势,就说明了这一点。今年“五一” 节又到了,长假期来临,谈谈股市的“假日效应”,看来不无意义。
问题一:从以往经验看,假日对股市的影响有正面的,有负面的;有资金面上的,心理层面上的。其中有什么规律吗?现在,这种效应是否在逐步凸显?
姚迈(广发证券):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即将到来,股民们不免要关心一个问题:节后是涨还是跌?这个问题关系到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的决策。回想近一年来的股市走势,真是令人神往:去年“五一”过后不到两周,就爆发了“5·19”行情。今年元旦后第一个交易日,沪市上涨40点,且连涨5天。今年春节后首个交易日,爆发了“2·14”行情,把股市推上了持续振荡向上的新阶段。可见,这种逢年过节股市有所表现的现象,即不少市场人士所说的 “假日效应”,还是很引人注目的。但从本质上说,决定股市大趋势的,是实体经济的基本状况。从统计部门公布的一季度经济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不错,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1%,工业生产增长10·7%,其中三月份增长11·9%,消费品零售总额、投资、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等的增长幅度,都超过去年的水平。但一季度形势不错还不能说明问题,还不能确认我国经济已进入强势发展阶段。尤其重要的是,一季度形势虽然不错,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需求不足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从有关市场货币的数据看,今年一季度,现实货币不但比重下降,绝对量也下降,也就是现实购买力下降,这意味着在以后的季度里,需求不足仍然存在,将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后劲。如果今年的后三个季度保持与一季度差不多的增长率,确认我国经济进入强势,那么,从去年“5·19”开始的这一轮行情,才会演变成一轮真正的长阳大趋势,延续两三年,甚至三五年。但这一点现在还不能确认,只能说有这种可能。
钱建(华泰证券):从以往长假之后的大盘走势来看,股指一般都会在假期结束后的首个交易日出现高开的特征,无论是在1996年以前的宽幅箱型振荡走势里,还是自1996年踏上牛市征途至今,均是如此。只不过,在1996年以前,一般呈现出高开后节节走低的特点,典型的如1995年春节后的走势。而如今确是高开后继续高走,典型的如今年元旦后以及春节后的走势。出现这种“假日效应”大概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资金的时间成本问题,二是影响股票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如政策、政治因素等。一般而言,假期时间越长,这种因素的影响就越大,这使得目前股指呈现出假期前缩量阴跌,假期后放量大涨的特点。只不过近年来,券商一方面通过资本积累使自有资金量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去年的增资扩股大大增加了券商的现金流量,加之目前银根较为宽松,所以,资金成本因素的影响已大为下降。反而是政策因素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是在我国股票市场尚未完全摆脱“政策市”的前提下,更是如此。这些因素包括新股发行速度、对股票市场某些违规行为处罚的力度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等等。目前股指处在历史高位,更容易对这些因素“过敏”。所以,可以这样讲,目前这种“假日效应”特别明显,这也是本周市场连拉五根阴线后出现大幅反弹的原因。投资者普遍认为,节后会出现大幅跳空高开的走势。
周懿(越声理财):就笔者愚见,假日与股市的升跌并无必然联系。一年之中有许多不同的假日,而影响股市升跌的因素也有许多,因此,简单地把假日作为影响股市升跌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似乎不合逻辑。但从以往经验看,元旦、春节等假日前后确是升多跌少。一般情况下,元旦一过,资金面宽松,心理面也趋于正常,故升的动力大一些。春节后亦有类似情况。今年元旦、春节后股市涨升很明显,似乎确是形成了“假日效应”。
桂浩明(申银万国):每到长假来临,证券市场总要作出一些特殊的反应。譬如债券市场因为休市时间较长,多数债券的价格会上涨。而股市的情况较为复杂,到底是跌还是涨,比较难说。像去年国庆长假前后,股市就出现了较大的下跌。而今年春节长假前后,股市则有相当大的上涨。一般来讲,长假使得市场上的做多和做空能量积聚,节后就有一个集中释放的过程,形成市场向某一方向加速运行的态势。而通常,节后是上涨或是下跌,都在节前最后几天的走势中体现出来了。在这个意义上,节后行情是由节前行情决定的,节后行情是节前行情的放大,是后者惯性运动的产物。如果要找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节后行情的波动要比节前大。现在,节日放假时间延长了,“假日效应”也确实越来越明显了。
问题二:“五一”节与国庆、春节、元旦一样,成为我国公众假期中的重要角色。放假时间越长,对股市的影响就越大。此次“五一”假期,对深沪两市有什么影响?节后,两市还能不能继续走高?
钱建:从历史上看,5月份从来就是股市的多事时节,从升至降或由跌转涨的拐点也大多出现在5月份。如去年行情发动是在5月19日,1998年年内高点区域也产生于5月底,1997年牛市第一大浪的顶部1510点则诞生于5月12日。而从上述的历史走势可以看出,凡是5月份之前上涨的,一般来讲,年内高点就出现在5月份。更何况,今年“五一”节后的股票市场又具备了不同以往行情的环境:一方面是主导本轮行情的龙头股———科技网络股因为周边市场振荡而大伤元气,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另一方面,周边形势、动向也不能不考虑。因此,投资者对今年“五一”这个节日要增加几分敏感。目前,化解这种敏感局面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能够激发人气的板块,在节后迅速将股指拉起,脱离目前1800点的整理区域。从节前市场的走势来看,主力也在试图寻找这个板块,那就是绩优蓝筹股,其中包括绩优科技股。节后大盘能否高开高走,关键就看这个板块的走势了。
姚迈:节后走势如何?从短期行情来说,我估计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节后第一个交易日就启动,直指2000点。另一种是节后先调整两周,然后再起动,达到2000点以上。前一种是今年春节的模式,后一种是去年“五一”的模式。其实不管哪个模式,问题都不大。为了应付这两种可能,我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半仓过节。至于中期,比如今年的基本趋势,我看股市走好比较有把握。因为,第一,根据宏观经济主要问题仍然是需求不足这一点来看,经济上毫无疑问只能继续执行扩张政策,这种政策对股市无疑是有利的。第二,为了满足国企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政府必须采取呵护股市的政策,因而近期内不会出现重大利空。第三,在证券质押融资、三类企业入市等政策的作用下,市场资金十分充裕。第四,人们老是嘀咕的扩容问题,其实并不严重,今年以来平均每周上市也不超过两家。所以,如果说长期趋势还只能谨慎乐观的话,中期看好却比较有把握,这一轮行情至少可延续到今年下半年。
周懿:这次长假,时间跨度确是以往的“五一”所少见,加之节前股市深幅回调,故节后上涨的机会比以前大得多。至于能否形成今年元旦、春节时那样的涨升效应,目前难作定论。从节前最后一天科技股、绩优股异动的情况看,有可能再掀起波浪,但强度则要大打折扣。
桂浩明:此次“五一”节,连休时间长达七天,股市休市更是长达九天,是仅次于春节的长假。节前,沪深股市都处于历史高位,向上的冲击力度已明显减弱,成交量也跟不上。同时,扩容压力日益加大,市场的利益平衡也被打破,因此,股市在这段时间出现了一定的下跌,反弹时能量不足。根据以往的经验,如果节前股市较弱,节后通常会继续疲软一段时间,并且可能还要下跌一点。因此,我们对节后行情似乎不能太乐观。不过,由于现在广大投资者对后市普遍还是较为看好的,基本面也的确对市场的向上运行有支持,所以,即使下跌,空间有限。而在下调以后,市场还会有新的行情产生。
问题三:当股市在历史高位区“踱步”之时,近一段时间,新股上市节奏也较以往有所加快。一些投资者担心,扩容会抑制节后股市的走势,各位以为然否?
周懿:目前扩容速度已明显加快,扩容是今后的必然趋势,但节奏却是把握在管理层手上。因此,扩容只是影响股市上升的强度,但不会改变股市上升的趋势。节后,扩容同样会继续进行,且极可能会影响节后走势,但还不至于抑制其上升趋势。
桂浩明:现在,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是扩容速度太快,已经宣布要在5月份发行的新股就有7个之多,估计整个5月份,扩容压力都是比较大的。这样,场外的增量资金基本上就不会进入二级市场,而场内的资金可能还会逐步退出。因此,如果没有政策上的较大调整,市场必然要被扩容所累,可能走势要受到一些影响。当然,扩容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否找出更好的兼顾各个方面利益的做法呢?显然在这方面还大有文章可做。人们比较担心的是盲目地高速扩容,不考虑市场的承受能力及市场利益机制的变化,这会对市场走势产生很不利的影响。问题解决得不好,5月份股指拉出月阴线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这需要加以提防。
钱建:我觉得,大家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这个道理管理层也在反复强调,即扩容要看二级市场的活跃程度。目前扩容速度加快,其实也反映了管理层的态度,即目前二级市场还是比较繁荣的。不过,我们也要考虑这么一个因素,即招股说明书的签署与见报,中间有一段时滞,如目前的招股说明书及上市公告书的签署日期都在4月上旬。因此,近两周的市场疲态相信会引起管理层的注意,管理层也会考虑到二级市场的承受能力。由此可以推测,5月中旬,扩容节奏会有所放慢,这样就可能为5月份主力发动一轮以绩优蓝筹股为核心的行情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目前最关键的是,先前出台的政策要坚持,尤其是对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的政策。可惜的是,近来发行新股时似乎忘了这个政策,我们希望这一点能引起管理层及中小投资者的注意。
‘陆’ 节假日对股市有没有影响
节假日对股市有没有影响
四、大势情况:如果大盘当天急跌,破位的就更不好,有涨停也不要追
在一般情况下,大盘破位下跌对主力和追涨盘的心理影响同样巨大,主力拉高的决心相应减弱,跟风盘也停止追涨,主力在没有接盘的情况下,经常出现第二天无奈立刻出货的现象,因此在大盘破位急跌时最好不要追涨停。
而在大盘处于波段上涨时,涨停的机会比较多,总体机会多,追涨停可以胆大一点;在大盘波段弱势时,要特别小心,尽量以ST股为主,因为ST股和大盘反走的可能大些,另外5%的涨幅也不至于造成太大的抛压。如果大盘在盘整时,趋势不明,这时候主要以个股形态、涨停时间早晚、分时图表现为依据。
五、第一个涨停比较好,连续第二个涨停就不要追了
理由就是由于短期内获利盘太大,抛压可能出现。当然这不是一定的,在牛市里的龙头股或者特大利好消息股可以例外。
‘柒’ 中国民众投资者从中国有股票以来经历了哪些变化
自创立股票开始,经历了拿着股票在街头买卖的无秩序发展,到经过国家整顿,在交易所交易,再经过完善法律法规,完善管理规则等。现在已步入正轨。
‘捌’ 节日效应的对股市的影响
“节日效应”引发的“抢年货”热潮,使一轮本被视为超跌反弹 的行情,居然在成交量并不强劲的情况下,创出了历史新高。昨日沪市伴随887亿元成交量高收于2993点后,今日冲击3000点已成必然。然而,“抢年货”能否成为新行情的起点呢? 昨日沪市再度跳空高开,随后一路走高,尾市大涨87点,至此本周大盘已经4连阳。令人关注的是:其一,自周一以来,大盘始终处于“反弹能够维持多久”的怀疑声中。这从周一股指大涨76点后,次日大盘便步履蹒跚,且成交不能放大可见一斑。其二是日成交量总是不能充分放大。沪市4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分别为645亿、630亿、755亿和887亿元。这与一月上中旬大盘摸高2994点前900亿、1000亿,甚至1100亿元的量显然不是同一级别。其三,虽然成交量不足,但每天上涨甚至涨停家数特别多。
大盘能够缩量推高,以至创出历史新高,原因何在?一是因为市场放弃了大盘股的炒作,众多资金涌入小盘股。“大象不跳舞”,市场需要的量能自然少了很多。二是虽然沪综指从2994点跌到2541点,大跌了453点,看起来形态已经跌坏,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其实,扣除权重股对指数的虚跌,大盘形态并不是很坏,这从不受权重股影响的深综指走势便可看出,该指数周二已经创出历史新高。三是“节日效应”引发了“抢年货”的热潮,尤其是申购平安保险的巨量资金解冻使市场出现“钱比货多”的局面。 近期市场在放弃热炒大盘股的同时,把目光转向了成长股和类似资产注入、集团整体上市这样的资产重组股。沪东重机、东方电机持续暴涨引发的“寻宝游戏”,使近期市场充满了活力。而这种个股热点很大程度上与刚刚刊登的年报相当吻合。至本月13日已经披露的120家公司年报,去年业绩比上年剧增84.85%,其中相当多企业正是由于资产注入等原因导致了业绩大增。
我们注意到,本周以来,“寻宝游戏”持续升温,不少个股或因重组传闻,或因朦胧题材连连大涨。据统计,仅仅沪市,本周4个交易日涨停的个股便分别达到16家、14家、26家和40家。正是这种财富效应使大盘不断升温。而由于这些个股很多是低价股、小盘股,即使连连涨停,对资金需求不大,对指数影响也不大。
相反,在昨日股指创新高之际,很多大盘股离开最高价却相当遥远。例如工行、中行和中石化,分别离最高价31%、21%和18%。看来,先前被众多机构视为核心资产的权重股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明显被机构冷落了。 虽然昨日股指又到了3000点附近,但估计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摸高2994点后大幅回落。此番大盘再攻3000点市场氛围与上次大不相同,例如短期内不会加息、节后新基金马上发行等等利好,使春节前的市场暖意融融。
今日已是节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又有2家新股申购资金解冻,“节日效应”将会进一步扩展。然而,虽然市场继续冲高已成共识,但投资者也不能“抢进篮里就是菜”。特别对于消息朦胧的题材股,选股时还得三思而行,尽可能避免昨日冠农股份那样的“地雷”。
节日效应除了股票以外
还应该有人们的心里变化
如学生,在节日中会有晚起晚睡,进食无节制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在节日过后的1-3天中仍然有后遗症
如还以为是节日,早上忘记起床等
‘玖’ 马上五一了,中国股市接着会怎么走
长假前下跌,长假后反弹。多年走势大部分这样。如果全球疫情减轻,反弹会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