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平安为什么跌那么厉害
业绩低于预期、投资房地产、市场过于饱和。
1、中国平安业绩低于预期,市场估值比较高,下跌是为了挤泡沫。
2、中国平安投资了很多房地产企业,房地产公司股票价格出现了下滑,投资被套,损失很多。
3、.中国平安主营业务是保险,保险公司竞争激烈,买保险的人达到饱和状态,继续发展很难。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 ,"平安保险","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平安集团")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为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及上海证券交易所两地上市公司,股票代码分别为02318和601318。
B. 为什么中国平安最近大跌
中国平安最近大跌,除了三季报预亏公告影响外,还有以下的致命原因:
1、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买进欧洲富通集团(Fortis),几近血本无归:238.74亿元的原始投资按9月30日收盘价计算,浮亏157亿元,为此公司不得不发布三季报预亏公告。而实际上,据有关人士测算目前富通股价已低于1欧元(最新价0.88欧元),平安买进的1.21亿股市值已不足10亿元人币,缩水接近100%!
2、这家仅次于中国人寿的国内第二大保险公司,四分之一家当被输得精光,去年A股募资380多亿竟“谈笑间灰飞烟灭”!理由是:238.74亿元的投资血本无归又是个什么概念呢?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1072亿元,此时平安刚买进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报,公司以“浮亏不必计提损益”为由,看起来上半年仍有71亿元净利润,但净资产却已从1072亿减至809亿;三季报这一巨亏,净资产估计也就700多亿。
3、重大事务五是股东权利。虽然,买富通不是买外汇衍生品,看起来风险似乎要小些,此举也不是某几个人的“越权行为”,但平安是在二级市场买进富通股票的,连小股都知道股市有风险。然而,如此大手笔的风险投资(占净资产四分之一),事先既不经董事会讨论,更别说股东会审议,去年11月29日一纸“特别提示公告”,就算履行告知义务了。不仅如此,到了今年4月3日,公司又准备出资21.5亿欧元购买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股权,只是后来因为股价实在跌得不成样子才不得已中止。如果第二笔投资出去,就将占到平安净资产的一半,动用股东一半权益,居然只要董事会一声告知,真不知这家上市公司的眼睛里还有没有股东,重大事项还要不要经过股东审议?
4、中国平安2007年末总资产为6510亿元,按15%计算其投资海外最高可达977亿元,接近同期净资产1072亿。金融机构净资产的杠杆比率通常都是很高的,保监会的“暂行办法”以总资产的一定百分比,而不是以净资产为基数,就把风险给放大了,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平安用足策,将近千亿资产全部投资海外,在这场金融海啸中说不定也要面临破产的厄运。
这些致命的巨亏,足以让平安从此不再平安哦。
C. 平安股票为什么一直下跌
一、可能中国平安的内部出现严重问题
平安被华夏幸福套牢的消息震动了市场,平安由此可能损失数百亿。紧接着,平安又将斥资约500来亿接盘北大方正这个巨坑。其实,即便这些投资选择存在巨大争议,但毕竟不伤及保险主业的根本,在货币超发的背景下,国内本来就存在巨大的资产荒,谁拿着上万亿资产需要投资都会很绝望。
二、平安的主业问题
平安的主业,还是要依托保险,而保险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现在数据上看到的,还有几个行业潜在的问题。
寿险面临众多行业问题:
1、虽然平安是从财产险起家,但毫无疑问,真正让他发展壮大的,是寿险代理人模式,然而近两年代理人队伍实际缩水,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市场饱和程度增高,另一方面是新时代的互联网企业,如淘宝、美团、饿了么、抖音等,提供了大量门槛更低且能获得稳定收益的就业机会,以前很多人因为缺乏专业技能,选择进入保险代理人队伍,现在时代不一样了,选择性更广了;
2、出生率持续下降,意味着新增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趋势更加明显,越来越多的保单开始进入需要产生赔付的阶段,一方面入口趋紧,另一方面出口却要放大,似乎很不乐观;
三、股票价格的涨跌,长期来说是由上市公司为股东创造的利润决定的,而短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而影响供求关系的因素则包括人们对该公司的盈利预期、大户的人为炒作、市场资金的多少、政策性因素等。一般情况下,股票涨跌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股票的供求关系。在股票市场上,当股票供不应求时,其股票价格就可能上涨到价值以上;而当股票供过于求时,其股票价格就会下降到价值以下。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D. 中国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一、中国平安股票跌的原因
1.止损盘蜂拥而出。
2019和2020年,80元上方堆积了大量的做多筹码,融资余额近280多亿。由于做多的投资者设置了止损价位,股价跌至70元一带时,成本在85元以上的筹码触及止损价位,止损盘蜂拥而出,80元一带几无抵抗,飞流直下。
2.融资合约到期选择卖股还钱。
2020年下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由于此前中国平安被强烈看好,大量投资者融资买进。进入3月份,大量融资合约到期,面临展期和平仓还钱的选择,就在这个时候,华夏幸福惊天暴雷、卜蜂集团大幅减持,知名私募彻底清仓,利空消息接踵而来,融资客只好卖股还钱,认亏出局。
3.部分融资盘爆仓被强行平仓。
自93元杀跌以来,中国平安融资客损失惨重,加之投资组合其他的股票同样暴跌,融资担保比例迅速下降,有的接近爆仓边缘,更有甚者被强行平仓。2015年7月股灾的悲惨局面再次出现。
二、中国平安为什么下跌:
很简单,因为机构的无情打压,疯狂打压,之前还打压到股折价,外资每天疯狂买入中国平安,卖出贵州茅台,机构想要散户去接盘他们的抱团股,这些垃圾抱团股他们已经无法完全出货,那么只能打压中国平安,没想到外资天天买入中国平安,卖出贵州茅台,坚定看好价值白马股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a,格力电器,兴业银行,伊利股份。机构其实持有一些中国平安,只能卖出以中国平安,招商银行,万科a,格力电器,兴业银行,伊利股份为代表的大白马。目前行情是套机构行情,小盘价值股因为基本上机构已经跑完了,然后之后会开始疯狂的上涨,大盘成长因为有着大量的机构,会开启疯狂的套人行情,大盘价值因为机构也有不少,会和2015年蓝筹股下跌一样被机构砸下来,等机构卖完了,就是以价值白马股中国平安和小盘价值白马华侨城a真正得上涨,而且会涨到套在大盘成长股票里面的机构不敢相信。
内容来源于网络。
E. 为什么中国平安最近大跌
最近,中国平安股价的大幅下跌引起了广泛关注。除了三季报预亏公告的影响外,还有几个关键因素导致了这次股价下跌。首先,中国平安在二级市场购入了欧洲富通集团(Fortis)的股票,但投资亏损严重。据初步计算,投资的238.74亿元人民币已浮亏157亿元,公司不得不发布三季报预亏公告。最新的股价显示,富通股价已低于1欧元,而中国平安买入的1.21亿股富通市值已不足10亿元人民币,几乎相当于100%的亏损。
其次,这家仅次于中国人寿的国内第二大保险公司,在去年A股募集资金380多亿元人民币的情况下,这笔巨额投资似乎“谈笑间灰飞烟灭”。2007年年报显示,公司净资产为1072亿元人民币,此时平安刚买入富通不久。到了今年中报,公司以“浮亏不必计提损益”为由,净利润看起来仍有71亿元人民币,但净资产却已从1072亿减至809亿。三季报显示的巨亏,导致公司的净资产估计降至700多亿元人民币。
再者,中国平安在进行重大投资时,存在股东权利被忽视的问题。买富通股票并非外汇衍生品交易,且并非某几个人的“越权行为”。然而,平安是在二级市场购买富通股票的,连小股东都知道股市有风险。但如此大额的风险投资(占净资产的四分之一),事先既未经过董事会讨论,也未经过股东会审议,仅通过11月29日的一纸“特别提示公告”就完成了告知义务。而且,公司后来还计划出资21.5亿欧元购买富通投资管理公司50%的股权,但由于股价跌得太低,不得不终止这项投资。如果这笔投资真的进行了,将占到平安净资产的一半,动用股东一半的权益,居然只需要董事会一声告知,这样的做法不禁让人怀疑,这家上市公司是否真的将股东利益放在首位。
最后,根据中国平安2007年末的总资产6510亿元人民币,按15%计算,其海外投资最高可达977亿元,几乎相当于同期净资产1072亿的90%。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杠杆比率通常都非常高,保监会的“暂行办法”是以总资产的一定百分比来衡量风险,而非以净资产为基数。可以想象,如果中国平安用足政策,将接近千亿资产全部投资海外,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其面临的破产风险是相当大的。
综上所述,这些致命的巨亏不仅反映了中国平安在投资决策上的失误,也暴露了公司在管理上的漏洞。这些问题足以让平安这个名字从此不再意味着“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