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价值的构成包括
股票价值分为三种,分别是:清算价值、经营价值和交易价值!
懂得股票价值的构成,才能在对股票进行估值的时候做到有依据。
1、清算价值。从资产负债表可以较为容易得算出来,这一点,投资人之间一般分歧较少,在上市公司没有很高明的财务造假情况下,一般人都能通过财务知识和常识算出来,所以这部分价值的弹性也最小。很少有股票真的跌破清算价值,大部分时间股票都在清算价值以上运行。清算价值并不等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所以破净的股票并不能简单地说跌破清算价值了,破净有破净的原因。净资产价值不高,比如商誉或待摊费用多,应收账款难以收回,固定资产清算价值远低于账面价值,等等。或者未来的经营对股东权益造成伤害,比如每年都有亏损,造成现金流出,且盈利无望。这两点都有可能会使股价破净。
跌破清算价值,格雷厄姆所说的买点就到来了,正常情况下,买下跌破清算清算价值的股票,即便未来股价不上涨,也可以通过私有化清算的方式回本盈利。
在A股市场上真正靠清算价值溢价赚钱的机会很少,如果非要举例,可能早年“赌净壳”的投资者是在清算价值以下买入并赚取这部分收益的,一般壳公司要卖壳,都要先把自己的有毒资产处理干净,资产负债表的变化会呈现一些规律性,但是,这种操作也是建立在壳资源的价值基础上,随着新股、科创板的开闸,甚至未来的注册制,壳资源价值大概率归零。
2、经营价值。是公司未来持续运营期间能带给股东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它的计算需要几个根本性假设,这些假设依赖于投资者对经营行业的认知深度和风险偏好,不同投资者之间会产生很大分歧。折现周期、折现率、每个期间的预测现金流,是计算一家公司经营价值的三大假设。且不说折现周期和折现率定多少合理,单是每个期间的预测现金流,就足以让不同的投资者争得面红耳赤,公司的未来经营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一个投资者对一家公司研究再深,也难言100%准确,能看准三五年都实属困难,遑论八年十年。
虽然经营价值的精确计算非常困难,但并不代表不能大致测量,所以,巴菲特曾说模糊的正确远胜于精准的错误,并且在购买购票时给自己留足安全边际,在相当程度的容错性下仍需要持续跟踪、及时纠错。大致测量对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样能触及企业经营价值的本质,穿透涨涨跌跌的迷雾,带来收益的确定性,虽然不是100%的确定性,但是能达到50%以上根据概率原则就能产生正收益。
计算经营价值时的分歧,对于股票价格的走势起着至关重要的左右,大量专业的投资者以及跨越了“简易看图炒股”门槛的业余投资者,都会对公司的经营价值产生自己的判断,并据此进行买卖,推动股价走势。要想算准经营价值,不仅需要一定的财务知识,还需要对所投公司和行业形成自己的认知护城河,理解的越深刻估得就越准确,这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因为每个行业、每个公司都有许多繁杂的细节,要理解这些内容并持续跟踪,说是一场苦行僧般的修行一点也不过分,这让我想起了彼得林奇的白发,英年早逝的周期天王,还有许多没日没夜奋斗的研究员。
经营价值的预测修炼很熬人,但是带来的收益也是很丰厚的,随着预测准确度的提升,在收益稳定性和时间复利层面都会带来回报,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很多长牛股都呈现此种特性。
但是,并不是估准了经营价值,就能立刻赚钱,很多时候,一笔看似划算的建仓,在短期内还要忍受浮亏,往往需要市场的酝酿才能带来收益,而且当投资者根据经营价值测算卖出时,很多时候还会错过一段不菲的收益,这是因为股票作为一种交易标的,还存在交易价值。
3、交易价值。就像赌场里的筹码一样,如果离开赌桌,那些筹码没什么价值,可是在赌桌上它们却被明码标价,因为有人愿意花真金白银购买这些筹码,于是这些筹码就存在了交易价值。
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股票就是这样一种用于交易的筹码,他们只看见在每个交易日的价格波动中带来收益或亏损,而不太清楚股票背后对应的是哪家公司,这家公司的资产和经营状况如何。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买卖依据,有的根据K线走势,有的根据新闻消息,有的甚至根据八卦周易,他们的买卖形成了股票的交易价值。
很多自认为跨越“一尺门槛”的价值投资者看不起交易价值,甚至对这块价值进行否认,但是确实有人据此发财,比如2017年的蓝筹股牛市,比如2019年科技股一枝独秀,总有人一个劲儿相信未来。那么,只要不站最后一班岗,股票的交易价值收益就能落袋为安。
只可惜这是一场变幻莫测的博弈,其估值基础很难量化,规律难寻,更多的感性因素在其中起了作用。所以,在对交易价值的追逐中,我们可以看到有的时候,股票价格变态的低,甚至跌破了清算价值,有的时候股票价格离奇的高,远远超出清算价值和经营价值总和。
对于股票的三种价值,不同价值有它自己的计算逻辑,也对应了不同的赚钱逻辑。但是,没有一种逻辑能够实现一夜暴富,也没有一种逻辑能够实现永远的正确。
❷ 财务管理中关于价值的内容有哪些
财务管理中涉及的价值概念包括:
1. 货币时间价值:这一概念强调货币在不同时间的价值不同,常用现值和终值来表示。现值是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而终值则是未来某一时点的现金流在当前时点的价值。
2. 净现值法:这是一种评估投资项目的方法,通过计算项目的净现值来判断其可行性。净现值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比较项目带来的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现值差异。
3. 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报率(ROI)衡量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计算公式为(投资收益 / 投资成本)× 100%。它帮助决策者评估投资效益。
4. 市盈率:市盈率(P/E ratio)是评估公司估值和盈利能力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股票价格除以每股收益。较高的市盈率通常意味着市场对公司盈利前景的积极预期。
5. 股票价值:股票价值通常通过折现现金流模型(DCF)来估计,该模型将公司未来现金流折现到当前时点以计算其价值。
6. 资本预算:资本预算是财务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涉及评估和选择投资项目。它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以确定哪些项目对公司最有利。
7. 风险价值:风险价值指的是投资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通常通过方差、标准差、β系数等统计指标来衡量,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评估投资组合的风险。
8. 贴现曲线:贴现曲线展示了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值如何随时间变化。常见的贴现曲线包括折现现金流曲线和内部收益率曲线,它们在评估投资项目时起到重要作用。
以上是财务管理中关于价值的核心内容,这些概念和工具对于公司的财务决策至关重要,帮助公司评估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制定投资策略,并监控财务健康状况。
❸ 货币时间价值等于什么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特定时间段内所获得的增值或收益。
以下是关于货币时间价值的详细解释:
一、货币时间价值的基本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经过一定时间后的增值部分。简单来说,就是钱放在口袋里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来源于通货膨胀、利率变动或其他经济因素。货币的时间价值反映了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价值差异。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体现形式
货币的时间价值主要体现在投资收益上。例如,当我们将货币投资于股票、债券、房地产或其他资产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投资可能会产生收益。这种收益是货币时间价值的一种体现,反映了货币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增值能力。此外,储蓄账户中的利息收入也是货币时间价值的另一种体现形式。
三、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
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市场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等。市场利率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市场利率上升时,货币的增值能力可能增强;通货膨胀率则会影响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影响其实际价值;经济增长率也是影响货币时间价值的重要因素,因为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高的收益可能性。
综上所述,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在特定时间段内所获得的增值或收益。它体现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差异和投资回报的理念,反映了经济环境中的多种因素如何影响货币的购买力及其增值能力。
❹ 股票是否具有时间价值
持有股票有时间成本,其时间成本等于用来购买股票的货币的时间价值。
一般认为,只有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才具有时间价值,因为“时间价值”的实质是机会成本:随着持有时间的延长,本可实现的消费被推迟得越久,机会成本就越高,而只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可以被可靠的预计和精确地计量——比如股票未来的收益,就做不到这一点。其他商品,包括股票,都需要先换算成货币价值,才能可靠地计量其机会成本(时间成本)。